CN114787723A - 带有机械机芯和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校正装置的时计 - Google Patents

带有机械机芯和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校正装置的时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7723A
CN114787723A CN202080087773.1A CN202080087773A CN114787723A CN 114787723 A CN114787723 A CN 114787723A CN 202080087773 A CN202080087773 A CN 202080087773A CN 114787723 A CN114787723 A CN 114787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orrection
mechanical resonator
brak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77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因博登
G·苏尔梅里
L·托姆贝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A
Original Assigne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A filed Critical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A
Publication of CN114787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7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7/00Mechanisms for stabilising frequency
    • G04B17/04Oscillators acting by spring tension
    • G04B17/06Oscillators with hairsprings, e.g. balance
    • G04B17/063Balance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27/00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 G04B27/007Mechanical devices for setting the time indicating means otherwise than manuall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11/00Synchronisation of independently-driven clocks
    • G04C11/08Synchronisation of independently-driven clocks using an electro-magnet or-motor for oscillation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04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wherein movement is regulated by a balance
    • G04C3/042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wherein movement is regulated by a balance using mechan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04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wherein movement is regulated by a balance
    • G04C3/047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wherein movement is regulated by a balance using other coupling means, e.g. electrostrictive, magnetostrict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Abstract

手表(2)通过结合有机械谐振器(14)的机械机芯形成。它包括时间显示(12)和用于校正所显示的时间的校正装置(6),其由通过外部电子装置40(尤其是移动电话)提供的外部校正信号的接收器(30)、机械谐振器的制动装置(22A)和电子控制单元(28)形成。校正装置被布置成能够根据包含在外部校正信号中的时间误差(滞后或提前)来校正所显示的时间。为此目的,校正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制动装置能够在校正时段期间作用于机械谐振器以改变显示的驱动机构的运行,从而至少大部分地校正所显示的时间的时间误差。

Description

带有机械机芯和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校正装置的时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时计,其包括机械机芯、由该机械机芯驱动的用于显示实际时间的显示(affichage)、以及用于校正该实际时间的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表领域中,用于校正其显示所指示的实际时间的常规方式是使用常规的杆-冠(tige-couronne),该杆-冠通常被布置成在突出位置中借助于在这些指示器与擒纵轮之间的运动链中提供的摩擦而作用于用于驱动时指示器和分指示器的轮组上。因此,为了将机械表设置为实际时间,使用者或机器人通常必须拉出杆-冠并对其进行致动,以使其旋转以将时指示器和分指示器带到期望的相应位置,特别是通过与例如可以在火车站找到的参考时钟或与例如计算机提供的数字时间进行视觉比较。
发明内容
因此可以看出,在带有机械机芯的时计的领域中,除了确保该机械机芯的精确运行之外,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有效的系统来校正由包括机械机芯的这些时计显示的实际时间。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精确地设置时计的时间,所述时计包括驱动时间显示的机械机芯,优选地能够将其基本设置为由被布置成提供准确实际时间的外部系统(特别是连接到原子钟的系统)给出的准确实际时间,而无需使用者或机器人来致动时计的杆-冠或其他外部控制构件来亲自对显示进行时间设置操作。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将带有机械机芯的时计设置到实际时间的精度不依赖于使用者估计各相关指示器何时处于正确的相应位置所需的视觉评估。
术语“实际时间”理解为意指给定位置的法定时间,所述给定位置通常是时计及其使用者所位于的位置。实际时间通常以时、分和秒(可选)来显示。时计、特别是机械类型的时计可以以一定的误差指示实际时间。为了指示特别是通过/经由从高精度时钟接收实际时间的GPS系统、电话网络或特别是连接到互联网网络服务器的计算机以高精度给出的法定时间,本文将使用表述“准确实际时间”。该表述还适用于由电子时钟或电子时基正确给出的实际时间,该电子时钟或电子时基结合在该时计外部的装置中,可以与给出法定时间的高精度时钟定期同步。在本文中,还将实际时间简称为术语“时间”,特别是涉及到时计所显示的实际时间。
为了满足钟表领域中存在多年的上述需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时计,其包括:
- 实际时间的显示;
- 由用于驱动显示的驱动机构和机械谐振器形成的机械机芯,所述机械谐振器联接到驱动机构,使得机械谐振器的振荡调整该驱动机构的运行节律;
- 用于校正显示所指示的实际时间的校正装置;
并且其中,结合到上述时计中的用于校正所显示的实际时间的校正装置由以下部件形成:- 针对所显示的实际时间的外部校正信号的接收器,- 电子控制单元,以及- 机械谐振器的制动装置;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能够处理包含在外部校正信号中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来控制制动装置。此外,用于校正所显示的实际时间的校正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当时计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要求校正所显示的实际时间时,制动装置能在校正时段期间作用于机械谐振器,以改变驱动机构的运行,从而实现所显示的实际时间的至少大部分的校正,优选地实现基本上全部的所要求的该校正。
术语“制动装置”理解为通常意指能够制动和/或停顿振荡的机械谐振器和/或使这样的谐振器暂时保持停顿(即阻挡该谐振器)的任何装置。制动装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制动单元(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形成。在制动装置由多个制动单元、特别是两个制动单元形成的情况下,每个制动单元被选择成在相对于所需校正的特定情况下作用于机械谐振器上,特别地,第一制动单元用来校正滞后,并且第二制动单元用来校正提前(第二制动单元有利地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停顿并暂时阻挡谐振器)。短语“调整显示的驱动机构的运行节律(cadencer la marche d'un mécanisme d'entraînement d'un affichage)”理解为意指调节该机构在操作时的轮组的运动节奏,特别是确定这些轮组的转速,从而确定显示的至少一个指示器的转速。在下面的描述中,当使用术语“谐振器”而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定词时,它表示机械谐振器。振荡的谐振器用于描述被认为处于其激活状态的谐振器,其中它由机械能量源通过擒纵机构振荡并维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制动装置由机电致动器形成,该机电致动器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向机械谐振器施加制动脉冲,并且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用于生成至少一个频率的装置,该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生成频率为FSUP的第一周期性数字信号。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每次经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滞后时,在第一校正时段期间向制动装置提供从第一周期性数字信号得到的第一控制信号,以激活制动装置使得制动装置以所述频率FSUP生成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的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所述第一系列中的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数量以及因此的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由要校正的滞后来确定。提供频率FSUP,并且布置制动装置,使得频率为FSUP的所述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能够在第一校正时段期间导致其中机械谐振器的振荡被(平均地)同步至校正频率FSCor的第一同步阶段,校正频率FSCor大于针对机械谐振器提供的设定点频率F0c。
根据一个优选变型,其中钟表机芯包括与谐振器相关联的擒纵机构,频率FSUP和该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的制动脉冲持续时间被选择成使得在所述第一同步阶段期间,所述第一系列中的每个制动脉冲发生在振荡谐振器与擒纵机构的联接区之外。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时计包括用于阻挡机械谐振器的阻挡装置。此外,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当经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提前时,电子控制单元能够向阻挡装置提供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激活阻挡装置,使得它在由要校正的提前确定的校正时段期间阻挡机械谐振器的振荡,以便在该校正时段期间停止驱动机构的运行。阻挡/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通常基本上等于相应的要校正的提前。
一般而言,由显示所显示的时间的校正是关于由外部电子装置在该显示的时间中检测到的误差,该外部电子装置被布置成能够将外部校正信号提供给时计。在一个特定情况下,显示时间的校正是关于季节性时间变化,甚至关于时区变化。
本发明还涉及由根据本发明的时计和外部装置形成的组合,该外部装置包括所述外部校正信号的发射器。该外部装置包括:
- 摄影装置,其包括由光电探测器阵列形成的摄影传感器,
- 图像处理算法,其被布置成能够在由摄影装置捕获的图像中确定时计的显示的至少一个确定的指针的位置,以及
- 时基,其能够提供准确实际时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部装置还包括时间误差计算算法,用于计算第一时间数据和第二时间数据之间的时间误差,第一时间数据由显示在给定的时刻所显示并且由外部装置经由其摄影传感器及其图像处理算法检测到,第二时间数据对应于第一时间数据并且由时基基本上在所述给定的时刻提供。当要校正计算出的时间误差时,由时计的外部装置提供的外部校正信号包括关于该时间误差的信息。
附图说明
在后文中将使用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是以绝非限制性的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其中:
-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该组合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时计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外部电子装置,该时计带有机械机芯、时间显示、以及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校正装置,该外部电子装置被布置成能够与校正模块通信;
-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时计的校正装置的变型;
- 图3和图4示出了在经由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进行校正期间、在校正频率与设定点频率之比相对接近该值的情况下、在针对由所考虑的时计的显示所指示的时间的提前校正时段或者是滞后校正时段期间的对机械谐振器的振荡频率的改变;
- 图5示出了在校正频率与设定点频率之比相对较高的情况下的机械谐振器在涉及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滞后校正时段开始时的振荡,该校正时段具有初始过渡阶段;
- 图6示出了在使用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进行的滞后校正期间、在针对两个不同的同步频率的同步阶段期间的机械谐振器的若干振荡周期;
- 图7A示出了对于与机械谐振器的每次振荡交替一个制动脉冲相对应的制动频率的根据谐振器的自由振荡幅度以及其品质因数的最大相对同步频率的多个曲线;
- 图7B示出了对于与机械谐振器的每个振荡周期一个制动脉冲相对应的制动频率的根据谐振器的自由振荡幅度以及其品质因数的最大相对同步频率的多个曲线;
- 图8是近似地示出针对给定的设定点频率、根据针对制动脉冲选择的多个制动频率的、用于使用短周期性制动脉冲来校正时间显示滞后的可能校正频率范围的图表;
- 图9是近似地示出针对给定的设定点频率、根据针对制动脉冲选择的多个制动频率的、用于使用短周期性制动脉冲来校正时间显示提前的可能校正频率范围的图表;
- 图10部分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二实施例;
- 图11部分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三实施例;
-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四实施例;
-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的第二实施例,该组合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时计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外部电子装置,该外部电子装置用作时计的盒子和再充电站;
-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外部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和功能单元的布置;
-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五实施例,其可以形成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组合;
-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六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并且
- 图17和18示出了分别针对图16中的时计的制动装置的两个实施变型的在滞后校正时段期间的机械谐振器的振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一实施例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的第一实施例,该组合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时计和由移动电话形成的外部电子装置。
时计2包括机械机芯4、模拟时间显示12、用于驱动该显示的驱动机构10、以及用于校正显示所指示的时间的校正装置6。机械机芯包括:形成用于驱动机构10的机械能量源的发条盒8,驱动机构10由齿轮系11形成,该齿轮系运动学联系至该显示;机械谐振器14,其由与游丝15相关联的摆轮16形成;以及擒纵机构18,其将该谐振器联接到驱动机构,使得谐振器的振荡调整该驱动机构的运行节律。模拟显示12由刻度盘32和指针34形成,刻度盘32包括形成用于显示实际时间的刻度的附标36,并且指针34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指针具有不同的形状,特别是不同的长度和/或宽度。优选地,附标被布置成使得能够从视觉上确定一圈时间为12小时的位置“12H”(或一圈时间为24小时的位置“24H”)。在所示情况下,“12H”的角位置由两个平行且大致径向的条来限定,而其他小时的角位置由单个条来限定。
可以提供各种变型,以使得能够确定显示的与在刻度上确定的分钟数和/或秒数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角位置,所述刻度被提供用于显示分和/或秒。要注意到,刻度不一定是可见的。实际上,例如,只需知道一圈时间有12个小时,并且在时计的给定的且可标明的轴上提供“12H”的角位置,并且在显示侧具有可见的标志,该标志使得能够在该给定的轴上确定12H的角位置,从而确定对应于任何小时、任何分钟和/或任何秒的任何其他角位置。例如,刻度盘可以具有使得能够限定刻度盘定向的图案,或者刻度盘包括限定对应于所提供刻度的特定位置的确定角度标志的另外的符号。这样的另外的符号也可以安置在刻度盘周围的轮缘上或结合有机械机芯4的表壳的边框上。应当注意,角度标志可以简单地由表壳的形状给出,所述形状限定了可在视觉上标明的确定的轴,或者由上发条的表冠给出。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实际时间的模拟显示,而是也可以涉及显示实际时间的其他显示,例如具有“跳跃的小时改变”和/或特别是“跳跃的分钟改变”的显示。因此,该显示不限于其指针以近似连续的方式前进的系统。因此,本发明可以进一步特别地应用于具有盘或环的系统,并且特别是通过在刻度盘中提供的至少一个孔来提供的显示。
校正装置6包括针对显示12所显示的时间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的接收器30和所显示的时间的电子控制单元28,电子控制单元28被布置成能够处理包含在外部校正信号SExt中的信息,并且作为响应生成关于显示时间校正的至少一个内部校正信号,显示时间校正由外部校正信号SExt来确定,也就是说由包含在该外部校正信号中的信息来确定。时计被布置成使得能够根据其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来校正其显示所指示的时间。为了实现显示时间校正,校正装置通常包括用于制动机械谐振器的制动装置。在主要变型中,制动装置由机电致动器形成,例如压电型致动器22A。此外,制动装置由电子控制单元28来控制,电子控制单元28向其传输控制信号SCmd,以便控制其供电电路,从而管理在机械谐振器14上施加机械制动力的定时。一般而言,校正装置被布置成使得每当时计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要求显示时间校正就能够在校正时段期间作用于机械谐振器14上,以改变驱动机构10的运行,从而校正显示时间的至少大部分。
在所示变型中,致动器22A包括由柔性条24形成的制动构件,该柔性条在两个相对表面(垂直于图1中的平面)上分别具有两个压电层,每个压电层涂覆有金属层以形成电极。压电致动器包括供电电路26,该供电电路26允许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以通过两个压电层施加电场,这两个压电层被布置成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使条24向摆轮14的轮缘20弯曲,使得形成移动的制动垫的条的端部可以压靠在轮缘的外圆形表面上,从而在机械谐振器上施加机械制动力。应当注意,电压可以是可变的,以便改变机械制动力,从而改变施加于摆轮的机械制动扭矩。关于制动装置,可以参考国际专利文献WO 2018/177779,其是针对在机械时钟机芯中的这样的制动装置的各种替换布置。在一个特定变型中,制动装置由被磁体线圈系统致动的条形成。在另一特定变型中,摆轮包括限定或带动除摆轮的轮缘以外的部分(例如,限定圆形制动表面的盘)的中央杆。在上面的情况中,布置制动构件的垫,以便在短暂地施加机械制动力时向该圆形制动表面施加压力。
接收单元30优选为非接触式接收器,例如用于根据给定通信协议编码的光信号的传感器、“蓝牙”接收器(优选为“蓝牙低能量”:BLE)或以缩写NFC而为人所知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器。应当注意,在后两种情况下,在实践中,这涉及到使得能够根据预定义的标准收发信号的通信单元。接收单元30被布置成能够解调外部校正信号SExt,并向电子控制单元28提供对应于解调后的信号SExt的数字校正信号SCor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变型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时计和移动电话40,其中安装有至少一个时间校正应用以用于实施本发明,特别是用于检测由时计的显示所指示的时间中的误差,并向该时计提供相应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移动电话包括由时间校正应用使用的它自己的资源,特别是能源42、给出准确实际时间的时基48和包括由光电探测器阵列形成的摄影传感器的摄影装置。时基可以由电子时钟形成,电子时钟定期与电话网络、WIFI和/或GPS接收器提供的准确实际时间同步。因此,时基提供了能够非常精确的参考时间,例如与原子钟同步,原子钟提供移动电话及其用户所处的位置的准确实际时间。摄影装置44具有由像素阵列形成的传感器,其使得能够拍摄模拟显示12的清晰图像。
安装在移动电话中的时间校正应用包括图像处理算法46,或者该应用被布置成能够利用这样的算法,该算法构成安装在移动电话上或移动电话能访问(尤其是通过互联网)的服务器中的特定图像处理应用的一部分。图像处理算法被布置成能够在由摄影装置44捕获的图像中确定模拟显示12的至少一个确定的指针的位置,即该指针相对于为其显示提供的刻度的位置,该刻度能够被简化为使得能够确定虚拟刻度的特定位置的单个视觉标志,如前所述。在具有两个指针(分针和秒针)的显示中,将至少确定分针相对于刻度盘32的标志或相对于从显示侧可见的时计的另一部分的角位置,从而使得能够相对于分钟刻度(无论是否可见)确定所显示的分钟。在具有三个指针(时针、分针和秒针)的显示中,将至少确定分针的角位置和秒针的角位置。还将参考涉及各种变型的前面的段落,所述变型可被提供用于确定显示的至少一个角位置。
然后,时间校正应用包括用于计算第一时间数据和第二时间数据之间的时间误差的时间误差计算算法,第一时间数据由显示在给定时刻指示并且由外部装置、特别是移动电话40经由其摄影传感器及其图像处理算法检测到,第二时间数据对应于第一时间数据并且在所述给定时刻由时基48提供。如上所述,第一时间数据可以是显示的分钟、显示的分钟和秒或显示的实际时间(小时、分钟和秒)。
最后,移动电话40包括外部校正信号SExt的发射单元(发射器)。发射单元与时计的接收单元(接收器)类型相同,尤其是光学型(光电二极管)或无线电型(例如BLE或NFC通信单元)。时间校正应用包括使得能够将时间误差计算算法所提供的结果编码为用于发送外部校正信号SExt的发射单元52所特有的格式的功能。这样,当打算校正检测到的时间误差时,由时计的外部装置提供的外部校正信号包括与该时间误差有关的信息。优选地,传输的信息是以比时间显示可允许的更精确的单位检测到的时间误差,通常以秒或十分之一秒为单位。将注意到,是否校正显示的决定可以由便携式装置中的应用或时计中的电子控制单元做出。如果检测到的误差为零,则显然不需要校正。如果检测到的误差非零但很小,例如小于5秒,则在变型中可能决定该误差不需要校正。换言之,至少在给定的操作模式中,可以为检测到的时间误差定义一个值的范围,对于该范围不提供对显示的校正。
在另一变型中,提出了将上述时间误差计算算法结合到时计中。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校正信号SExt包含第一时间数据和第二时间数据,然后由结合在位于时计中的电子控制单元中的时间误差计算算法对它们进行处理。在时计包括内部电子时钟的实施例中,特别是对于“健康(Fitness)”类型的电子模块,还可以将移动电话的时基的时间作为补充信息传输到时计。实际上,第二时间数据涉及图像捕获时刻,而非确切地对应于外部校正信号的传输时刻,因此,如果作为附加功能期望向时计的内部电子时钟提供准确的时间,则与第三时间数据相关的补充数据是有利的。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校正时计的装置。接收单元30A由光信号传感器形成。该光学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光电晶体管类型的元件。在一个变型中,它构成了形成能量采集器54的太阳能电池的一部分或由这样的太阳能电池构成,并用于给蓄电池56供电。在另一变型中,光学传感器30A是与能量采集器56分离的元件,其充当校正装置的供电电路58的能量源。能量采集器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类型的装置形成,例如磁性、光或热能采集器。在一个变型中,磁能采集器被布置成从外部磁源接收能量,从而允许在没有电接触的情况下对蓄电池再充电。在另一有利变型中,能量采集器由磁体线圈系统形成,其允许从时计的机械谐振器的振荡并因此从维持该振荡的发条盒的振荡采集少量能量。在上述变型中,至少一个磁体被布置在谐振器的振荡元件上或谐振器的支撑件上,并且至少一个线圈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或所述振荡元件上,使得当谐振器在其可用的操作范围内振荡时,磁体所生成的大部分的磁通量穿过线圈。优选地,绕谐振器的中性位置(静止位置)提供磁体线圈联接。在其中机械机芯自动运动的另一变型中,使用振荡锤来驱动产生电力的微型发电机,电力存储在蓄电池中。应当注意,能量采集器也可以是混合的,即由多个不同的单元形成,特别是由无线/非接触类型的单元,其旨在从各种能量源采集各种能量并将这些各种能量变换成电能。
电子控制单元28A控制用于制动谐振器14的制动装置22,特别是图1示意性示出的机电致动器22A。可以提供允许将制动力暂时性地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的其他类型的致动器。可选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检测可用电能水平的电路68,该检测电路向控制逻辑电路60提供信号SNE,以向其提供关于可用电能水平的信息,使得该逻辑电路可以在启动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操作之前知道校正模块是否具有足够的能量。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下面各种选项都是可能的:
1)时计具有发射器,其允许经由发射器生成的光信号或声信号来直接通知使用者必须对蓄电池再充电来启动对显示时间的完整校正。只要电能水平不足以完成校正操作,时计就不进行任何校正操作。
2)时计具有发射器,尤其是BLE或NFC通信单元或由至少一个电致发光二极管形成的光学发射器,其允许通知移动电话40必须为蓄电池再充电,以便进行校正显示时间的完整操作。移动电话于是可以在其电子显示上向使用者通知该信息。在一个变型中,只要电能水平不足以完成校正操作,时计就不进行任何校正操作。在一个有利变型中,移动电话直接激活再充电功能,其经由能量采集器54或专用于移动电话(例如通过磁感应)传输能量的另一能量采集装置来对蓄电池56进行再充电。
3)时计仅使用蓄电池56中可用的能量来对显示时间进行部分校正,并且优选地,经由布置在时计中的发射器向移动电话通知将仅实现部分校正以及可选地逻辑电路60可以计算的剩下的误差。
4)时计不进行任何校正也不传输任何信息(采用“静默”时计的简单变型)。
在没有如上指示的电能管理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可用电压足够,则时计可以开始所需的校正操作,并且只要由供电电路58提供的电压足够就可以进行该校正操作。在一个有利变型中,当没有计划用于校正所显示的时间的操作时,校正装置被置于待机模式,以便节省在蓄电池56中可用的电能。校正模块的各个部分可以取决于需要仅在不同时段期间激活。接下来将在另一实施例的背景下再现对根据本发明的校正装置的供电管理。
结合在时计2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控制单元28A包括控制逻辑电路60,其接收由外部校正信号SExt的接收器30A提供的数字校正信号SCor;以及用于生成具有给定频率FSUP的周期性数字信号的装置62(生成装置62也称为“频率生成器”或简称为频率FSUP的“生成器”)。取决于要校正的时间误差TErr是对应于时间显示中的滞后还是提前,控制逻辑电路60分别生成两个控制信号S1R和S2R,控制逻辑电路60将其分别传输到频率生成器62和计时器63,或生成一个控制信号SA并将其传输到计时器70。计时器63和70是可编程的,并且用于测量预期的校正时段,分别是用于校正滞后的时段PRCor和用于校正提前的时段PACor。按照定义,提前对应于正误差,并且滞后对应于负误差。如上所述,逻辑电路接收要校正的时间误差TErr(优选变型),或者接收时计在给定时刻显示的时间和由外部电子装置的时基提供的相对应的准确实际时间。在第二种情况下,逻辑电路自己计算时间误差TErr
接下来将首先描述用于校正时间显示中检测到的滞后的电子控制单元28A的布置,并且紧随其后描述用于校正提前的该单元的布置。
在负误差对应于滞后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滞后校正模式,本发明提供了以频率FSUP生成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这些周期性制动脉冲由制动装置22、特别是由致动器22A施加于振荡的谐振器。为此目的,控制逻辑电路60经由信号S1R激活频率生成器62和计时器63,计时器63从与校正时段PRCor相对应的时间间隔开始向上或向下计数,其持续时间(值)由逻辑电路来确定(按照定义,表述“计时器”涵盖了向上计数至给定的时间间隔的计时器,也涵盖了从最初输入到该计时器中的该给定的时间间隔向下计数至0的计时器)。
在所示变型中,当频率生成器被激活时,它以频率FSUP提供周期性数字信号SFS至另一计时器64(具有与针对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所选持续时间相对应的值Tp的计时器)。计时器63和64的输出提供至“与”逻辑门65,该“与”逻辑门65输出周期性激活信号SC1以在预期的校正时段PRCor期间经由“或”逻辑门66或允许周期性激活信号SC1传输到制动装置的任何其他开关电路周期性地激活制动装置22。在校正在时计显示的时间中检测到的滞后的情况下,周期性激活信号SC1形成控制信号SCmd。因此,制动装置在校正时段PRCor期间以频率FSUP向机械谐振器施加周期性制动脉冲,其持续时间(值)取决于要校正的滞后。一般来说,制动脉冲具有耗散性质,因为在这些制动脉冲期间振荡的谐振器的部分能量被耗散。在主要实施例中,机械制动扭矩基本上是通过摩擦施加的,特别是借助于机械制动构件,该机械制动构件在谐振器的制动表面、优选地圆形制动表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如上文在参考图1对时计2的描述中所述。
优选地,对于图1中所示的变型,由机械谐振器和用于制动该谐振器的装置形成的系统被构造成使得制动装置能够在振荡谐振器的可用操作范围内基本上在振荡谐振器的自然振荡周期中的任何时刻开始机械制动脉冲。换言之,周期性制动脉冲之一可以基本上在振荡谐振器的任何角位置处开始,特别是在校正时段期间发生的第一个制动脉冲。
根据上文已经引用的国际专利文献WO 2018/177779的公开内容,可以通过以连续的方式以有利地对应于两倍的设定点频率F0C除以正整数N的制动频率FFR(即FFR=2•F0C/N)向振荡谐振器施加周期性制动脉冲来精确地调节振荡谐振器的平均频率。制动频率FFR与机械谐振器的设定点频率F0c成比例,并且一旦给出正整数N就仅取决于该设定点频率。国际专利文献WO 2018/177779公开了,在以制动频率FFR施加周期性制动脉冲的制动装置的激活开始时发生的过渡阶段之后,建立同步阶段,在此期间将机械谐振器的振荡平均地同步至设定点频率F0c,只要由制动脉冲施加的制动扭矩和这些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被选择成使得制动脉冲在同步阶段期间在机械谐振器经过其振荡的极端位置时发生,即在每个制动脉冲期间或在每个制动脉冲结束时发生振荡运动方向的反转。在有利的情况下发生后一种解决方案,其尤其更加可靠,由此,机械谐振器被每个制动脉冲所停顿,并随后保持被制动装置阻挡,直到该制动脉冲结束。
虽然益处不大,但是国际专利文献WO 2018/177779指示:也可以针对大于设定点频率的两倍(2f0)的制动频率FFR获得同步,特别是针对等于M•F0的值,其中M是大于2的整数(M>2)。在FFR=4•F0的变型中,该系统仅在同步阶段期间损耗能量而没有影响,因为每两个脉冲中的一个发生在谐振器的中性点处,这是不利的。对于较高的制动频率FFR,不在极端位置处发生的同步阶段中的成对的脉冲彼此抵消效果。因此要理解,这些是没有重大实际益处的理论场景。应当注意,其他制动频率可以导致谐振器与设定点频率的同步,但是实现调节方法的条件要繁琐得多并且难以实现。
在本发明起源的发展范围内,突出了国际专利文献WO 2018/177779中公开的值得注意的现象不仅可以用于使谐振器与其设定点频率连续同步,而且还可以用于以确定的方式使谐振器的振荡频率在分别位于其设定点频率之下和之上的两个频率范围内变化;即,可以通过施加周期性制动脉冲向机械谐振器施加确定的平均频率,该确定的平均频率与其设定点频率不同、大于或小于该设定点频率,所述周期性制动频率可以将该谐振器同步至与设定点频率不同但与之足够靠近的频率,以允许在振荡谐振器与生成具有为该目的而选择的频率的制动脉冲的制动装置之间建立同步阶段,同时将振荡谐振器维持在运转状态中以调整时计运行节律。本发明提出使用这一值得注意的发现来通过在给定的校正时段期间改变所考虑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运行、即通过改变谐振器的频率来校正时计显示的时间,该谐振器调整驱动所讨论的时计显示的驱动机构的运行节律。
特别地,此处描述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用于根据第一滞后校正模式来校正在显示时间中检测到的滞后,其中,在校正时段PRCor期间,振荡谐振器被同步至大于设定点频率F0c的校正频率FSCor。在本发明起源的发展的范围内已经示出,对于大于或小于设定点频率的校正频率,以类似于与设定点频率同步的情况的方式,当针对给定的校正频率FCOR选择制动频率FBra以满足下面的数学等式时获得最佳结果:
FBra=2•FCor/N,其中N为正整数。
因此,周期性制动脉冲以制动频率FBra施加到机械谐振器,制动频率FBra有利地对应于两倍的校正频率FCor除以正整数N,该正整数N优选地非常低。该等式对于大于设定点频率的校正频率FCor=FSCor以及小于设定点频率的校正频率FCor=FICor(第一提前校正模式,其将在后文在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另一实施例中发生)有效。因此,制动频率FBra与所提供的校正频率FCor成比例,并且一旦选择了正整数N,制动频率FBra就仅取决于该校正频率。术语“同步至给定频率”理解为意指平均地同步至该给定频率。对于大于2的数字N,此限定很重要。例如,在N=6的情况下,三个振荡周期中的仅一个经历其持续时间相对于设定点周期T0c=1/F0c(因此相对于自然/自由振荡周期T0=1/F0)的变化,这是由每个制动脉冲在谐振器振荡中生成的时间差引起的。
应当注意,如同同步至设定点频率的情况一样,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使用其他制动频率来获得与期望校正频率的同步,然而,制动频率FBra=2•FCor/N的选择允许以更有效和更稳定的方式获得与频率FCor的同步。一般而言,表示制动频率与校正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数学等式为FBra=(p/q)•FCor,其中,p和q是两个正整数,并且数字q有利地大于数字p。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验编写出合适的分数p/q以及其条件(尤其是针对哪个制动扭矩)的列表。
可以看出,可以以恒定的力偶或非恒定的力偶(例如基本上以高斯曲线或正弦曲线)施加制动脉冲。术语“制动脉冲”表示将力偶暂时性地施加到谐振器使得其振荡构件(摆轮)制动,即,抵抗该振荡构件的振荡运动。在可变扭矩的情况下,脉冲持续时间通常被限定为该脉冲的具有用于制动谐振器的显著力偶的部分、特别是该力偶大于最大值的一半的部分。应当注意,制动脉冲可以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它甚至可以不规则地改变,并形成一系列较短脉冲。一般而言,提供每个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使得其小于谐振器的设定点周期T0c的一半,但是它有利地小于设定点周期的四分之一,并且优选地小于T0c/8。
图3和图4对于具有设定点频率F0c=4Hz且具有振荡72的机械谐振器分别示出了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74和第二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76,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74以频率FINF=2•FICor施加到谐振器,其中针对自然频率F0=4.0005Hz的情况,FICor=0.99975•F0c=3.999Hz,第二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76以频率FSUP=2•FSCor施加到谐振器,其中针对自然频率F0=3.9995Hz的情况,FSCor=1.00025•F0c=4.001Hz。图3、图4中的底部图表示出了在校正时段期间谐振器的振荡频率的变化,校正时段被限定为将制动脉冲以频率FINF或FSUP施加到谐振器的时段。曲线78示出了在施加第一系列的周期性制动脉冲74以校正在显示时间中检测到的提前期间机械谐振器的振荡频率的变化,得到校正频率FICor的制动频率FINF由同步频率给出,同步频率小于设定点频率F0c(第一提前校正模式)。曲线80示出了在施加第二系列的周期性制动脉冲76以校正在显示时间中检测到的滞后期间机械谐振器的振荡频率的变化,得到校正频率FSCor的制动频率FSUP由同步频率给出,同步频率大于设定点频率(第一滞后校正模式)。
采用图3和图4中的非常短的校正时段以便示出完整的校正时段,同时在给出根据时间的谐振器的角位置的图表上以清晰可见的方式表示谐振器的振荡和周期性制动脉冲。更具体地,在几秒内,可能的校正相对较小,在实践中小于一秒。因此,对于图3和图4中选择的校正频率,校正非常小。因此,尽管在这种情况下振荡谐振器的自然频率(自然/自由频率)是在机械表的规范内(因为它们对应于每天约10秒的每日误差(提前或者是滞后)),但是仅出于例证的目的给出了校正频率,并且该校正频率与通常为实现第一提前或滞后校正模式而提供的校正频率相比更接近设定点频率。总之,图3和图4仅示意性地给出,以整体地示出在自然频率导致常规时间漂移的情况下,振荡谐振器在经历以接近设定点频率但又与设定点频率不同的校正频率的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时的行为。下面将描述关于可能的校正频率的更详细和精确的考虑。
在示出频率曲线78和80的两个图表中,在校正时段开始时,可以看到过渡阶段PHTr,在此期间频率变化,然后在过渡阶段之后的同步阶段PHSyn期间稳定至FICor或者是FSCor。在所示的两种情况下,过渡阶段PHTr相对较短(小于2秒),并且频率变化发生在期望的校正频率的方向上。在所示的两种情况下,过渡阶段期间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校正近似等于同步阶段期间的平均校正。然而,应当注意,过渡阶段可以更长,例如从3秒到10秒,并且过渡阶段期间的频率变化会因情况而异,因此平均校正是可变的且不确定的,但在实践中它保持较低。可以参考国际专利文献WO 2018/177779的图9至图11,其中,用于使谐振器从与设定点频率F0c接近但与之不同的天然频率同步至设定点频率F0c的过渡阶段更长。从该文献的图10可以看出,当设定点频率大于谐振器的自然频率时,振荡频率从过渡阶段开始时开始减小,然后增大至最终超过自然频率并稳定在设定点频率。
过渡阶段的持续时间以及该过渡阶段期间的频率变化取决于各种因素,尤其取决于制动扭矩、脉冲持续时间、振荡的初始幅度、以及在振荡周期中施加第一个制动脉冲的时刻。因此,难以控制由过渡阶段引起的相对于设定点频率的时间偏差。例如,如果FCor=1.05•F0c=4.2Hz,并且过渡阶段最多持续10秒,并且如果假设该过渡阶段期间的平均频率等于F0c,则相对于FCor的绝对时间偏差最多等于半秒。因此,这种不确定性在校正时段期间生成的校正中生成小的误差,但是这种误差是不可忽略的。下文描述了防止这种误差的解决方案。在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一实施例中,如果仅基于要校正的时间误差TErr来确定校正时段PRCor(的持续时间),则在所获得的校正中因此存在可能的小误差,其中,将该校正时段限定为在其期间向谐振器施加以期望的制动频率的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时段,并且应用如下假设:校正时段期间的振荡频率是同步频率。
同步频率确定校正频率。按照定义,校正频率FCor等于同步频率。可以看出,在校正时段的同步阶段中,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必须足以使施加到谐振器的制动扭矩能够在每个制动脉冲期间或在每个制动脉冲结束时使谐振器停顿(经过限定其瞬时幅度的极端角位置)。在同步频率大于用于校正滞后的设定点频率的情况下,在制动脉冲期间谐振器保持停顿的时间间隔降低了每单位时间的可能校正,因此该时间间隔优选地在考虑到一定的安全余量的情况下被限制,以借助于较高的同步频率获得较短的校正时段。应当注意,在使振荡谐振器停顿所需的时间间隔内发生制动脉冲的频率、在其每次振荡交替时提供给谐振器的维持能量以及制动扭矩的值。对于给定的制动频率和所得到的校正频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知道如何(特别是通过实验方式或通过仿真)确定制动扭矩和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以便优化制动系统。对于2Hz至10Hz之间的设定点频率,针对有利地在实践中使用的校正频率,0.5µNm至50µNm范围内的制动扭矩和2ms至10ms范围内的制动脉冲看起来通常是恰当的(这些值范围是出于例证的目的以非限制性方式给出的)。
基于上述假设,即同步频率在整个校正时段PRCor中施加的假设,可以基于要校正的时间误差TErr、设定点频率F0c和校正频率FCor来确定要提供的校正时段的值;并且由于同步频率确定与其相等的校正频率,因此还可以基于要校正的时间误差TErr、设定点频率F0c和制动频率FBra来确定要提供的校正时段的值。按照定义,显示时间提前对应于正误差,而滞后对应于负误差。获得下面的数学等式,以确定校正时段的值:
PCor=TErr•F0c/(F0c-FCor)=2TErr•F0c/(2F0c-N•FBra)。
在第一滞后校正模式(负误差)中,校正频率FCor=FSCor大于F0c,使得PCor为正。在这种情况下,制动频率FBra=FSUP。因此获得下面的等式:
PRCor=TErr•F0c/(F0c-FSCor)=2TErr•F0c/(2F0c-N•FSUP)。
在第一提前校正模式(正误差)中,校正频率FCor=FICor小于F0c,使得PCor为正。在这种情况下,制动频率FBra=FINF。因此获得下面的等式:
PACor=TErr•F0c/(F0c-FICor)=2TErr•F0c/(2F0c-N•FINF)。
在一个实施变型中,外部电子装置(移动电话40)在存储器中具有或从所考虑的时计接收用于该时计的机械谐振器的设定点频率和被提供用于校正滞后的更高频率(可选地根据该滞后的值范围)。这样,在该变型中,外部电子装置中实现的时间校正应用可以确定校正时段PRCor的值,并经由外部校正信号SExt将该信息传送到时计。在该变型中,时计的电子控制单元不需要资源来基于要校正的时间误差TErr来计算校正时段的值。
在关于通过对机械时计的谐振器施加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来获得对其运行的校正的一般描述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一实施例。电子控制单元28A(图2)被布置成每当时计2的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滞后时、在校正时段PRCor期间向制动装置提供从由频率生成器62提供的周期性数字信号SFS得到的控制信号SC1,以激活制动装置22使得该制动装置以频率FSUP生成施加到谐振器的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由于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由要校正的滞后来确定,因此该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中的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数量也由要校正的滞后来确定。提供频率FSUP,并且布置制动装置,使得频率为FSUP的每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能够在对应的校正时段期间导致其中谐振器的振荡被同步(按照定义“平均地同步”)至校正频率FSCor的第一同步阶段,校正频率FSCor大于针对机械谐振器提供的设定点频率F0c。
参考图5至图10,下面的段落将给出关于制动脉冲的一些观察,特别是关于有利地针对第一滞后校正模式的优选变型以及针对第一提前校正模式的优选变型(将在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中实现)而考虑的制动频率FBra和对应的校正频率FCor,在第一提前校正模式中,在显示时间中检测到的提前旨在通过以频率FINF的一系列制动脉冲进行校正,已在上文限定了频率FINF,其得到也在上文中限定的小于设定点频率F0c的校正频率FICor
图5示出了校正时段的第一部分,校正频率FSCor=3.5Hz与设定点频率F0c=3.0Hz(在由振荡82表示的自由振荡时基本上等于谐振器的自然频率)之比相对较高,即,比率RS=FSCor/F0c=3.5/3.0=1.167。当以制动频率FBra=FSUP=2•FSCor=7.0Hz(N=1的情况)的制动脉冲84和足够的制动力偶施加到机械谐振器时,这允许在过渡阶段PHTr中振荡谐振器的振荡86的幅度充分减小并最终达成在每个制动脉冲期间停顿,可以相对快速地将对应的校正频率(即FSCor=3.5Hz)施加到该谐振器上。可以看出,在仅一秒之后在给出的示例中获得了期望的同步,然而,在同步阶段PHSyn的开始处发生振荡在其期间稳定的阶段PHSt。在所示情况下,幅度在稳定阶段期间再次增大,以最终稳定在对应于自由谐振器初始幅度的约三分之一的幅度上。
已针对图5呈现的情况制作了演示器(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原型)。通过向机械谐振器施加频率为FSUP=7.0Hz的周期性制动脉冲,可以以非常精确的方式针对6个小时的校正时段在时计显示上获得7个小时的提前。因此,在6个小时的实际时间内精确地“提前”了1个小时。这样的结果为校正由显示指示的时间做好了准备,该校正不同于对该显示的时间漂移所做的校正,后者仅是由于自由操作的谐振器(即,在没有制动脉冲的情况下)的不精确性而造成的结果。这样,如在稍后描述的另一实施例中将看到的,本发明使得能够校正季节性时间变化所涉及到的1小时的跳跃(特别是对于从冬令时改为夏令时,此时法定时间提前)。同样可以设想校正在旅行时可能涉及到的时区变化。
图6示出了机械谐振器的自由振荡82A、该谐振器在其中校正频率FSCor与设定点频率F0c之比RS相对较低(即,相对接近“1”)的校正时段的同步阶段中的第一振荡86A、以及该谐振器在其中校正频率FSCor与设定点频率F0c之比RS相对较高(即,相对远离“1”)的校正时段的同步阶段中的第二振荡86B。第一振荡86A由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84A得到,其强度相对较低并且每个振荡周期发生一次(这对应于N=2的情况,其中FSUP=FSCor)。然而,第二振荡86B由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84B得到,其强度相对较高并且每次振荡交替发生一次(这对应于N=1的情况,即FSUP=2•FSCor)。
通过以适当的方式选择制动扭矩和制动频率,可以看出,校正频率可以在设定点频率F0c和某个较高的频率FSCmax之间连续变化,以校正显示时间的滞后,并且可以在设定点频率F0c和某个较低的频率FICmax之间连续变化,以校正显示时间的提前。该较高频率FSCmax和较低频率FICmax不是理论上可以容易地计算出的值。必须在实践中针对每个时计确定它们。可以看出,尽管对此信息很感兴趣,但其不是必需的。重点在于选择制动频率,并且可用的制动扭矩适于在每个校正时段期间(优选地非常快地)生成同步阶段,在此期间机械谐振器可以以上面给出的数学等式所提供的校正频率进行振荡,而不使其振荡停顿(即,谐振器一定不能停顿以致它不能从停顿位置重启,这将导致显示的驱动机构停顿)。
图6示出了安全角度θSec,以绝对值形式小于该角度防止机械谐振器停顿(即,在-θSec与θSec之间),因此在实践中,在同步阶段期间、至少在稳定阶段之后必须保持幅度以绝对值形式大于该角度。有利地,对于机械谐振器的操作,角度θSec等于或优选地大于角度θZI(参见图10),角度θZI对应于谐振器和与其相关联的擒纵机构之间的在谐振器的中性位置的任一侧的联接角,所述中性位置由当该谐振器处于其静止位置或经过其静止位置时由摆轮的板带动的联接销的角位置来限定。为了在制动脉冲期间停顿机械谐振器,机械谐振器与擒纵机构的角联接区(-θZI到θZI)因此被称为“禁区”(可以看出,在过渡阶段期间,在该禁区内的制动是可能的,但是防止谐振器在该禁区中停顿)。应当注意,在谐振器的可用操作范围内,为了保持擒纵机构的正确操作,并且特别是为了保证释放阶段,安全角度θSec可能需要大于联接角度θZI。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确定用于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校正装置相关联的每个机械机芯的安全角度θSec的值。联接角度θZI可以在各机械机芯之间有所不同,特别是在22º至28º之间。
在滞后校正时段期间不将谐振器阻挡在角安全区内的条件非常重要,因为在此滞后校正时段期间必须持续通过擒纵机构来计数经过的时间(即,对时间显示的驱动机构的运行进行计时)。因此,以非常有利的方式,所述频率FSUP和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被选择成使得:在第一滞后校正模式的范围内的校正时段的所述同步阶段期间,每个周期性制动脉冲发生在振荡的机械谐振器与擒纵机构的联接区之外、优选地发生在针对该机械机芯限定的安全区之外。这在第一提前校正模式的范围内选择所述频率FINF和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时也适用。
为了引导本领域技术人员选择校正频率和对应的制动频率,基于机械振荡器的运动等式绘制了数学模型。为了确定最大正或负校正,认为谐振器处于同步且稳定的阶段。此外,针对由能源经由擒纵机构施加到谐振器的保持力引入了简化,将其视为cos(ωt)类型。应当注意,这种简化是有意义的,因为这相对于实际情况减小了最大值,在实际情况中,提供给谐振器的所有能量发生在上面限定的禁区θZI中。最后,通过将制动频率FBra限定为谐振器达到的时间值TSec的倒数,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被视为非常小,因此是点状的,在下面给出的运动等式中,半交替中的安全角度θSec对应于等式FCor=N•FBra/2中选择的数字N。
为了根据要校正的时间误差是负的(滞后)还是正的(提前)来确定最大校正、从而确定最小或最大时段,时间t=0由在其期间将振荡器带至停顿在安全角度θSec处的制动脉冲给出。此外,在稳定的同步阶段中,谐振器必须在由N的值给出的时间范围中尽可能早或者是尽可能晚地停顿后面的制动脉冲,也在安全角度(-1N)•θSec处,并且按照以下事实:提供校正频率,使得其大于或小于设定点频率F0c以校正滞后或提前。在这种情况下,运动等式由下式给出:
Figure 766674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τ=Q•T0/π,T0是自由振荡周期(针对所述计算,视为等于T0c=1/F0c),并且θ 0是自由振荡的幅度。
因此可以看出,机械谐振器的品质因数Q被包括在运动等式中。
为了获得大于设定点频率F0c的校正频率FSCor,TSec必须发生在谐振器经过其中性/静止位置之后的交替中。因此,对于给定的N,获得下面的式子:
Figure 355919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135656DEST_PATH_IMAGE003
最大制动频率FSBmax(N)=1/TSec,并且最大校正频率FSCmax(N)=N•FSBmax/2。
为了获得小于设定点频率F0c的校正频率FICor,TSec必须发生在谐振器经过其中性/静止位置之前的交替中。因此,对于给定的N,获得下面的式子:
Figure 530865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
Figure 345237DEST_PATH_IMAGE005
最小制动频率FIBmin(N)=1/TSec,并且最小校正频率FICmin=N•FIBmin/2。
图7A和7B分别示出了针对该机械谐振器的各种品质因数Q的RSmax(N=1)=FSCmax(N=1)/F0c和RSmax(N=2)=FSCmax(N=2)/F0c根据机械谐振器的自由振荡的幅度θ0的曲线。可以看出,品质因数越小,RSmax(N)的比率就越大。
图8给出了针对具有品质因数Q=100、自由幅度θ0=300º且安全角度θSec=25º的谐振器的对于设定点频率F0c以及N的各种相应的值的更大的校正频率范围,其可以视为在第一滞后校正模式的范围内,示出比率RS=FSCor/F0c在值“1”与RSmax(N)之间延伸。
图9给出了针对具有品质因数Q=100、自由幅度θ0=300º且安全角度θSec=25º的谐振器的对于设定点频率F0c以及N的各种相应的值的更低的校正频率范围,其可以视为在第一提前校正模式的范围内,示出比率RI=FICor/F0c在RImax(N)与值“1”之间延伸。
如上所述,图8和图9中给出的范围是简化的理论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到,最大或者是最小校正频率取决于多个参数。这些图很好地表明了具有相当标准性质的机械机芯的真实情况。然而,对于每个给定的机械机芯,当希望接近极限值以在相对较短的校正时段内进行较大的校正时,必须限定极限值。
在详细描述了用于校正时计显示的时间滞后的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布置和校正装置的操作之后,现在将描述用于根据第二提前校正模式来校正显示时间中的提前的根据此第一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布置。
为了允许实现第二提前校正模式,时计包括用于阻挡机械谐振器的装置。一般而言,在第二提前校正模式的范围内,电子控制单元于是被布置成使得当由接收器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提前时,电子控制单元能够向阻挡装置提供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激活阻挡装置,使得该阻挡装置在由要校正的提前确定的校正时段期间阻挡机械谐振器的振荡,以便在该校正时段期间停顿所述驱动机构的运行。
在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时计2包括由制动装置22、特别是由压电致动器22A形成的阻挡装置,该阻挡装置也用于实现第一滞后校正模式。当接收单元30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中的提前时,电子控制单元28A(图2)的逻辑电路60将控制信号SA提供给可编程的计时器70。因此,该计时器70针对校正时段PACor生成信号SC2,该信号SC2经由“或”门66或另一开关来激活制动装置22,校正时段PACor的持续时间基本上等于要校正的对应提前TErr。周期性激活信号SC2因此形成控制信号SCmd。可以看出,激活信号SC2在机械谐振器的阻挡模式下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即在基本上整个校正时段PACor=TErr期间控制制动装置22。为此目的,在压电条24的两个电极之间由供电电路26如此提供的电压可以不同于为生成周期性制动脉冲以校正滞后而提供的电压。该电压被选择成使得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的制动力可以使其停顿,优选地相当快地使其停顿,并随后阻挡该谐振器,直到校正时段结束。
在一个变型中,施加在压电条24上的电压在校正时段期间是可变的。例如,可以在校正时段的开始处提供较高的电压,该较高的电压被选择成快速使谐振器停顿,特别是在该谐振器的振荡的校正时段的开始发生于其中的交替期间,并且电压随后可以降低到较低值,该较低值仍然足以使谐振器处于停顿。有利地,电压被选择成使得所得到的制动力不能使机械谐振器停顿在上文限定的角度禁区中(-θZI到θZI)。为此目的,制动扭矩被选择成使得其足够强以能够使谐振器停顿并且将其阻挡在所停顿的角位置处,无论该位置为何处,并且又足够小以防止该制动扭矩使谐振器停顿在角度禁区中。优选地,防止谐振器在上述角度安全区(-θSec至θSec)中进入停顿。当谐振器不是自启动谐振器时,上述条件很重要。一般而言,这足以确保谐振器可以在校正时段结束时重新启动。
根据确保快速使谐振器在上述角度安全区外停顿的一个特定变型,提供预备阶段,该预备阶段发生在阻挡谐振器的校正时段之前(即,在校正时段开始时快速或立即使谐振器停顿之后谐振器维持停顿时)。在预备阶段期间,使用在第一实施例中可用的第一滞后校正模式。显然,在上述第一校正模式的同步阶段中,在每个制动脉冲期间发生极端角位置的经过。因此,制动脉冲与机械谐振器经过其两个极端角位置之一同相,这些经过中的每一个限定了交替的开始。通过在预备阶段期间激活频率生成器62来利用这一点,该预备阶段旨在具有相对短但足以建立同步阶段的持续时间,在同步阶段中,谐振器被同步至频率FSCor。预备阶段例如在最终的制动脉冲期间结束,紧接其后是以阻挡模式激活制动装置的校正时段。因此,已知谐振器被阻挡在角度安全区之外。预备阶段的制动扭矩可以不同于如上所述的用于校正滞后的制动扭矩。
由于在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开始时的过渡阶段期间的频率行为可能会因情况而异,因此几乎无法确定由预备阶段生成的误差。然而,可以估计最大误差。例如,如果频率FSUP=1.05•F0c(在10分内校正30秒),并且为预备阶段提供10秒的持续时间(所选持续时间大于能够发生的过渡阶段的持续时间),则最大误差可以估计为等于0.5秒(半秒)。对于机械机芯,尽管这样的误差不可忽略,但是它相对较小,因为常规机械机芯的日误差通常在0到5至10秒的范围内。
参考图10,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阻挡装置的布置,其有利地允许实现第二模式以校正与时计的机械机芯相关联的时间显示的提前。该机械机芯92包括由擒纵叉轮95和能够在两个桩95之间振荡的擒纵叉杆96形成的传统擒纵机构94。擒纵叉杆包括叉97,销98通常在每次交替时插入叉97的角部之间,销98也形成擒纵机构并由板100带动,板100与机械谐振器的摆轮104(部分示出)的杆102成一体或与该杆一体成型(即,将该杆加工成限定该板的纵向轮廓)。板100是圆形的,并且围绕杆102的中央轴居中,该中央轴限定了摆轮104的旋转轴。
时计包括阻挡装置106,其与用于校正滞后的制动装置22A(图1)分离。因此,该阻挡装置专用于实现第二提前校正模式。阻挡装置由机电致动器、特别是由与参考图1描述的类型相同类型的压电致动器形成。根据所示变型,致动器包括柔性压电条24A,并且通过供电电路26A将电压提供给其两个电极。条24A在其自由端具有形成柱的突出部分107,突出部分107位于板100侧。该条在平行于板的圆周切线的方向上、在距该圆周较短距离处延伸。板具有穿透腔108,该通孔径向地通向板的外围,并且其在板的总体平面上的轮廓被提供成使得当柱107位于成角度地面向该腔时并且当压电致动器106被激活时允许将柱107容纳在该腔中。根据所示变型,腔108与销98径向相对,并且柱成角度地位于销的零位置(即,当谐振器静止或者经过其中性位置时该销的角位置)。应当注意,销的该零角位置通常在相对于机械机芯92的固定角参考系中并且以摆轮的旋转轴为中心而限定摆轮104的零角位置,从而限定了机械谐振器的零角位置。
在等效变型中,该腔可以相对于销以另一角度布置,例如以90º布置,并且致动器106因此被定位在板的外围,使得当谐振器静止时柱107与腔径向相对。因此,不管压电致动器被激活时的交替和角位置如何,当谐振器处于以绝对值形式基本等于180º的角位置时(如果摆轮同相,即当谐振器静止时销与摆轮和擒纵叉杆的相应的旋转中心对准,则情况正是如此),柱将进入腔。这个180º的值显然在安全区之外(它大于上面限定的安全角度),并且通常低于机械谐振器的与其可用操作范围相对应的幅度范围。
此外,根据图10所示的有利变型,腔108的侧壁平行于穿过其中心的半径和摆轮的旋转轴。在等效变型中,这些侧壁是径向的。类似地,柱107具有垂直于板的大致平面的两个侧壁,该两个侧壁平行于穿过其中心的半径和摆轮的旋转轴,或者在等效变型中,相对于旋转轴大致径向。藉由这种布置,当柱107插入腔108中时,腔108因此用作其容纳处,该柱通过大致切向的力阻挡板100的旋转并因此阻挡摆轮104的旋转,该切向力的方向大致平行于压电条24A的总体纵向。当致动器106被激活时,条的带动柱107的端部经历相对于摆轮的旋转轴基本径向的位移,并且因此柱此时可以根据摆轮的角位置而在板100的圆形侧表面上施加基本径向的力、或者至少部分地进入腔108。致动器必须仅被布置成使得当该致动器被激活时柱可以经历足够的位移以当腔位于与柱的角位置基本上对应的角位置(在相对于柱的固定角度参考系中)时插入到腔中。
当在校正时段开始时、即在致动器激活之后,在当柱的近端表面到达板的圆周时腔不面向柱的情况下,当柱抵靠在板的圆形侧表面上时,可以提供相对较低的摩擦力。因此,可以保证在由柱向该圆形侧表面施加径向力而引起的初始制动期间,谐振器的幅度不会减小太多。此外,当柱插入腔中而腔位于面向柱时,由压电条施加在板上的径向力可以非常小或为零。因此,在校正时段期间阻挡谐振器所需的电能可以相对较低,比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低得多。
当时计的校正装置接收到与在时间显示中检测到的提前校正相对应的外部校正信号时,其控制逻辑电路以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方式类似的方式激活阻挡装置106,这是通过向其提供控制信号SC2(类似于上面在第一实施例的范围内描述的)达基本上等于要校正的时间误差的时段。在此处描述的变型中,藉由在以谐振器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形板中的腔的布置和具有对应部分的致动器(然而该致动器优选地比该腔窄),该对应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它能够在非相互作用位置(对应于致动器的非供电状态)和与谐振器的摆轮相互作用的状态(对应于致动器的供电状态)之间经历基本上径向的移动,阻挡装置106的激活的开始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而不管谐振器的角位置也不管振荡运动的方向(因此,独立于形成每个振荡周期的两个交替中正在进行的交替)。这是非常有利的。
最后,参考第二实施例,机电致动器可以是与图10所示类型不同的类型。例如,在一个变型中,致动器可以包括铁磁或磁化的芯,其可以在由线圈生成的磁场的作用下移位。特别地,该芯与线圈共线,并且其包括至少当致动器被激活时离开线圈的端部,该端部形成指状件,该指状件被构造成使得其能够插入到板的腔中,该指状件尤其具有呈柱107形状的末端部分。在一个优选变型中,致动器是双稳态致动器。在致动器的激活期间,致动器的供电被有利地维持,以从非相互作用的位置转到相互作用的位置,直到柱至少部分地进入腔108为止。这样的变型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因为致动器不能通过在分别对应于所提供的非相互作用位置和相互作用位置的谐振器的两个稳定位置上在谐振器的摆轮的元件上施加径向压力来施加任何阻挡力。在该优选变型中,与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无关,功耗可以非常低,这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图11,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阻挡装置的布置,其有利地允许实现第二模式以校正与时计的机械机芯相关联的时间显示的提前。已经参考图1和图2描述过的附图标记在此将不再详细描述。类似于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时计112包括阻挡装置114,其与用于校正滞后的制动装置22B分离。制动装置22B类似于上文描述的制动装置22A并且其操作也类似,即,被适配成实现上文详细描述的第一滞后校正模式。该制动装置22B包括供电26B,供电26B与阻挡装置114的供电部分共享,并接收控制信号SC1。然后,它包括L形压电条24B,该形状在此作为可设想的变型而提供,并且使得能够更易于将形成阻挡装置的压电条24B和压电条25布置在包含共享供电26B的支撑件的相同表面上。然而,可以提供其他变型,特别是与图1的制动装置相同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具有与阻挡装置的供电电路完全分离的供电电路。
阻挡装置114至少出于两个原因而是值得注意的。首先,与第二实施例不同,它作用于常规的机械谐振器14上而无需任何修改,特别是不需要任何特定的机械加工。此外,阻挡装置是双稳态元件,即,阻挡元件(即,在该情况中是杆115)具有两个稳定位置。阻挡装置被布置成使得杆的两个稳定位置中的第一个对应于不与摆轮16相互作用的位置,而这两个稳定位置中的第二个对应于通过由条116施加的径向力来锁定谐振器的位置,形成杆115在摆轮的轮缘20上。条116围绕布置在机械机芯4A中的轴枢转(在另一变型中,杆被布置成使得其枢转轴被布置在与机械机芯分离且属于校正模块的支撑件上)。在一个变型中,该轴由固定桩形成,条116的环形末端部分安装在所述固定桩上。该条是刚性的或半刚性的,其中轻微的柔性可能是有利的。
条116与特定的磁性系统相关联,该特定的磁性系统获得了杆115并因此阻挡装置114的双稳态性质。该磁性系统包括:第一磁体118,其由该条带动并因此固定在该条上以随其旋转;第二磁体119,其被固定地布置在机械机芯中或者以相对于机械机芯固定的方式布置;以及小铁磁板120,其被布置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在距第二磁体119较短的固定距离处或与其紧靠(例如,该小板与该磁体紧靠地结合,因此仅有一层粘合剂隔开磁体与小板)。
第一磁体118和第二磁体119具有相反的磁极性,并且其各自的磁轴基本对准。因此,在没有小的铁磁板的情况下,这两个磁体将不断地相互施加排斥力,并且在没有磁性系统外部的力的情况下,杆将保持在或始终返回到其中条与抵靠限定其旋转的桩124而止挡的位置中。然而,藉由小铁磁板的布置,施加在两个磁体之间的磁力被反转。更具体地,当移动磁体118从其远端位置(图11所示)移近时,排斥力减小直到在移动磁体接近小铁磁板时被抵消并最终反转。因此,当移动磁体118位于非常靠近或紧靠小铁磁板120时,该移动磁体受到磁吸引力。瑞士专利申请CH 711 889中详细描述了这种令人惊讶的物理现象,其中还包含一些时钟应用。
杆114被布置成在没有阻挡装置的磁性系统外部的力的情况下处于两个稳定位置。第一稳定位置是非相互作用的位置,其中条116抵靠桩124而止挡,移动磁体118因此受到将杆维持抵靠该桩的磁排斥力。第二稳定位置是相互作用的位置,其中条116抵靠摆轮16的轮缘20而止挡,移动磁体118因此受到将杆维持抵靠该轮缘的磁吸引力。小铁磁板120被布置成使得当杆处于其第二稳定位置时条施加径向力,该径向力阻挡摆轮16并因此阻挡谐振器14。为了使条对轮缘20的外侧表面施加阻挡力,当条116与轮缘接触时,小板120的位于面向移动磁体118的表面必须相对于该移动磁体的近端表面稍微缩回。如果条是半刚性的并且因此具有一定的柔性,则移动磁体最终可以止挡抵靠小铁磁板的近端表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条处于弯曲状态。
为了使双稳态杆115在其两个稳定位置之间在两个方向上移位,阻挡装置包括用于致动该杆的装置。该致动装置126由电子控制单元的逻辑电路经由其供电电路来控制,供电电路接收控制信号SC2。值得注意之处在于,由阻挡装置施加的阻挡力不是源自对该阻挡装置的供电,而是源自形成该阻挡装置的磁性系统。因此,阻挡装置仅在第二提前校正模式的阻挡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在双稳态杆在其两个稳定状态之间切换期间需要电功率。
仅作为示例,致动装置126由包括压电条25的压电装置形成,压电条25可通过施加由供电电路26B提供的电压而在其分别具有正负电极性的两个电极之间从其静止位置(非激活位置)向两个方向弯曲。杆115包括限定腔的叉122,压电条25的自由端容纳在该腔内。腔的宽度优选地设置成大于条25的自由端的宽度,并且该条被布置成使得当双稳态杆处于其第一稳定位置时抵靠腔的第一侧壁,并且当双稳态杆处于其第二稳定位置时抵靠腔的第二侧壁。通过调节腔的宽度,可以得到在杆的两个稳定位置基本上是直的、即没有弯曲的压电条25。然而,在没有由供电施加的电压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如图所示的轻微的残余弯曲,并且考虑到压电条的该端所行进的路径,这可能是有利的。
在一个有利变型中,杆的致动装置由磁体线圈的电磁系统形成,磁体尤其固定到杆,并且线圈以与磁体基本对准的方式固定到杆的支撑件。根据施加到线圈的电压的极性,杆受到磁吸引力或排斥力,从而使得杆能够容易地从其两个稳定位置中的一个在两个方向上去往另一个。
在导致相同的物理现象并因此获得相同的受欢迎效果的另一变型中,小铁磁板120抵靠移动磁体118布置,与之牢固地连接。最后,另一变型提供了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组合。为此目的,杆的条在与轮缘20接触的区域中包括朝向该轮缘突出的柱,该柱沿其整个圆周具有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知道如何布置阻挡装置,使得其第一稳定位置是非相互作用的位置并且其第二稳定位置是其中该柱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该腔中的相互作用的位置,当杆被致动装置致动以在提前校正时段开始时从其第一稳定位置进入其第二稳定位置时、在进入该腔之前、当该腔在摆轮振荡期间呈现面向该柱时,该柱通常最初对轮缘的外侧表面施加动态干摩擦。
下面将参考图1和图12描述时计的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是优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其提前校正模式、以及几处改进、以及关于校正装置132的某些单元的变型。
首先,校正装置的接收单元30B是BLE(“Bluetooth Low Energy”的缩写符号)单元。其次,到校正装置的供电130比第一实施例(图2)所示的变型更先进。能量采集器是太阳能电池54A,其尤其布置在刻度盘处或承载保护刻度盘的玻璃的边框处。该刻度盘通常构成时间显示的一部分。此外,光电二极管136被提供以接收由外部电子装置、特别是移动电话40提供的用于激活校正装置的光信号,以基于后面由外部电子装置提供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在时计中启动/触发显示时间校正周期(换言之,起动在校正装置132中实现的显示时间校正方法)。
供电130包括用于管理对校正装置132的供电的供电管理电路134。该电路能够从蓄电池56接收各种信息,并且当该光电二极管从移动电话40接收到特定光信号时,该电路从光电二极管136接收唤醒信号SW-UP。可以采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措施来防止光电二极管向校正装置发送不恰当的唤醒信号。特别地,可以选择特定的窄频带。此外,光信号可以被编码,特别是通过调制其光强度,并且光电二极管136或管理电路134于是被布置成能够确定对应于该调制的逻辑代码是否确实涉及预期的唤醒信号。一旦管理电路134接收到有效的唤醒信号,它就检测蓄电池56中的可用能量水平。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如果能量水平不足以完成校正方法,则管理电路可以以各种方式作出反应。特别地,它可以唤醒BLE单元,并通过该BLE单元向移动电话发送消息,使得该外部装置通过其电子显示向使用者提供该信息。然后,它可以保持等候(“待机”),等候通过其太阳能电池或另外提供的另一能量采集装置提供电能,或者在知道由于可用能量不足而存在无法正确完成校正周期的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开始校正周期。
在第一变型中,当可用能量水平足以进行校正周期时,管理电路134首先激活BLE单元,等候外部校正信号SExt。BLE单元通常具有检查以正确频率接收到的外部信号是否具有标准格式的资源,但也可能是需要激活控制逻辑电路60A来分析由BLE单元接收到的信号,看该信号是否以正确频率接收并且具有正确格式。在后一种情况下,对数字校正信号SCor的分析将在必要时指示接收到的信号不合适或不完整。因此,在第二变型中,管理电路直接激活BLE单元和控制逻辑电路,但优选地不激活校正装置的其他元件。如果没有接收到任何校正信号或者没有正确接收到,则在一个变型中,管理电路134可以(直接地或经由控制逻辑电路60A,因此必须激活它才能做到这点)将此通知给移动电话,并且在附加延迟内等候新的外部校正信号,或返回到“待机”模式以等候新的唤醒信号。在时计包括用于向使用者给出可视信号的电子或机电装置的另一变型中,管理电路134因此可以使用该装置来自己向使用者通知它不能执行校正,因为它没有接收或没有正确地接收外部校正信号。
在上面提到的第一变型中,当BLE单元以正确的频率和正确的格式接收到外部校正信号SExt时,它至少激活控制逻辑电路60A,向其提供数字校正信号以用于分析和随后的校正周期。如果数字信号SCor包括所等候的时间信息,特别是要校正的时间误差TErr和其数学符号“+/-”,其指示是要校正滞后还是提前(该最后的信息是二进制的,可以为此提供单个位),则管理电路134激活整个校正装置和制动装置的供电电路26C。
由于第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滞后校正模式的实现以及上文描述但没有在第一实施例中实现的第一提前校正模式的实现,因此所提供的任何校正是在校正时段期间通过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而进行的。一个主要的变型提供了所有制动脉冲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间Tp。因此,仅需要一个计时器64来确定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并且在图12所示的变型中,该计时器被布置在供电电路26C中。该计时器将激活/致动信号SAct提供到被置于电压源140和作用于摆轮的制动构件24C之间的开关138。制动构件24C例如类似于针对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变型的压电条(图1)。因此,开关138控制向形成制动装置的致动器的供电。计时器64从由逻辑电路60A控制的开关装置66A接收第一控制信号S1Cmd,使得第一控制信号由来自分别具有三个不同的频率FSUP、FINF和F0c的三个提供的周期性数字信号SFS、SFI和SF0c中的周期性数字信号选择性地形成。周期性数字信号周期性地将计时器重置为选定频率,并且作为响应,该计时器通过暂时性地使开关138导通来周期性地激活致动器达持续时间Tp,从而以该选定频率生成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
当数字校正信号指示时间误差与要校正的滞后相对应时或者当控制逻辑电路本身基于包含在外部校正信号中的信息而确定了这样的要校正的时间误差时,逻辑电路60A根据所选频率FSUP确定对应的校正时段PRCor或确定在正在进行的校正周期期间将以频率FSUP生成的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数量。为了实现这点,它使用上面描述的关于该计算的公式。为了以得到大于设定点频率的校正频率FSCor的频率FSUP施加该系列制动脉冲,它使用上文所述的频率生成器62,其以频率FSUP经由开关66A向计时器64提供周期性数字信号SFS,为此目的由控制逻辑电路来控制开关66A。
当数字校正信号指示时间误差与要校正的提前相对应时或者当控制逻辑电路本身基于包含在外部校正信号中的信息而确定了这样的要校正的时间误差时,逻辑电路60A根据所选频率FINF确定对应的校正时段PACor或确定在正在进行的校正周期期间将以上面限定的频率FINF生成的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数量。为了实现这点,它使用上面描述的关于该计算的公式。为了以得到小于设定点频率的校正频率FICor的频率FINF施加该系列制动脉冲,它使用频率生成器142,其以频率FINF经由开关66A向计时器64提供周期性数字信号SFI,为此目的由控制逻辑电路来控制开关66A。
一般而言,为了允许实现第一提前校正模式,电子控制单元28B被布置成使得当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提前时,其可以在校正时段期间向制动装置提供从由频率生成器以频率FINF提供的周期性数字信号得到的控制信号,以激活制动装置,使得其生成以频率FINF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的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提供该频率FINF,并且布置制动装置,使得频率为FINF的该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能够在校正时段期间导致其中机械谐振器的振荡被同步至校正频率FICor的同步阶段,校正频率FICor小于针对机械谐振器提供的设定点频率F0c。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以及因此的所述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中的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数量由要校正的提前来确定。
第四实施例的校正装置包括增强,以提高所进行的校正的精度,并且还允许施加相对较高的制动扭矩,尤其是用于在距设定点频率相对较远的频率处进行的校正,而没有以下风险:在校正时段开始时,在制动脉冲期间,由于使机械谐振器停顿在谐振器与擒纵机构的角联接区内、或者通常在上述角安全区内而使机械谐振器持续停顿。根据该增强,时计包括用于确定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经过至少一个特定位置的装置,该用于确定机械谐振器的特定位置的装置允许电子控制单元确定振荡的机械谐振器位于所述特定位置的特定时刻,从而确定谐振器的相位。此外,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根据所述特定时刻来发起对制动装置的首次激活,该首次激活发生在校正时段的开始时,以产生该制动装置与机械谐振器之间的首次相互作用。
根据上文并参考图12描述的增强的有利变型,校正装置还包括频率生成器144,其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以针对谐振器提供的设定点频率F0c生成周期性数字信号SF0c。电子控制单元28B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在紧接在校正时段之前的预备时段期间向制动装置提供从周期性数字信号SF0c得到的控制信号,以激活制动装置使得该制动装置以设定点频率F0c生成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的一系列预备周期性制动脉冲。为此目的,控制逻辑电路60A向生成器144提供控制信号SPP。提供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Tp和在该系列预备周期性制动脉冲期间施加到振荡谐振器的制动力,使得这些制动脉冲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使振荡谐振器停顿在该振荡谐振器与跟其相关联的擒纵机构的联接区(在-θZI与θZI之间)中,或者优选地无法停顿在覆盖该联接区的预定义的安全区(在-θSec与θSec之间)中(上文描述了这些区)。
此外,提供预备时段的持续时间和在一系列预备周期性制动脉冲期间施加到振荡谐振器的制动力,以便至少在预备时段结束时产生预备同步阶段,其中机械谐振器的振荡被(平均地)同步至设定点频率F0c。在所示的变型中,电压源140是可变的,并且由逻辑电路60A来控制,逻辑电路60A向其提供控制信号S2Cmd,使得可以改变施加到制动构件24C的电压水平,以便改变制动力。因此,可以在预备时段期间施加比在随后的校正时段期间施加的制动力弱的制动力。制动力也可以在预备时段和/或校正时段期间变化。
旨在校正提前或滞后的校正时段直接在预备时段之后。更具体地,在校正显示时间的时段开始时以频率FINF或FSUP发起首个制动脉冲发生在相对于发起了预备时段的最后一个制动脉冲的时刻确定的时间间隔之后,使得该首个制动脉冲发生在覆盖上述联接区的预定义的安全区之外。由于谐振器至少在预备时段结束时处于同步阶段,因此很容易满足该条件,因此这意味着谐振器在该预备时段的最后一个制动脉冲期间进入停顿。因此,在所述最后一个制动脉冲期间发生旋转方向的反转,使得在该最后一个制动脉冲期间发生谐振器的振荡的新的交替的开始。因此,校正装置可以以Tp/2的精度(例如3ms的精度)知道振荡阶段。结果,电子控制单元可以被布置成使得控制逻辑电路能够通过在自从所述最后一个制动脉冲以来过去了所确定的时间间隔之后激活频率生成器62和142(取决于所需校正)(这确保了首个制动脉冲在预定义的安全区之外)来确定满足上述条件的发起首个制动脉冲的初始时刻。
此外,提供发起所述首个制动脉冲的时刻以及在该首个脉冲期间以及后续在校正时段期间的接下来的周期性制动脉冲期间施加到振荡谐振器的制动力,使得以校正频率FICor或FSCor的同步阶段优选地紧接在施加了首个制动脉冲之后,或者紧接在施加了第二个制动脉冲之后(如果首个制动脉冲旨在减小振荡幅度而不设法使谐振器停顿的话),并且使得该同步阶段在校正时段的整个持续时间内持续。在一个特定变型中,校正时段的首个制动脉冲在预备时段的最后一个制动脉冲发生的时刻之后的与频率FSUP或FINF(取决于所需校正)的倒数相对应的时间间隔之后发生。在另一特定变型中,所述时间间隔被选择成使得它等于校正频率FSCor或FICor(取决于所需校正)两倍的倒数,或等于该频率FSCor或FICor的倒数。上面描述的增强的值得注意之处在于,它使用可用资源、特别是为进行所需校正而提供的制动装置来确定谐振器的振荡阶段。不需要特定的传感器来确定此阶段。此外,预备时段不会引入很大的时间漂移(通常最大为T0c/4)。可以看出,在图12中以单独的方式示出了以各种频率的生成器,但是可以使用单个可编程频率生成器。
参考图13至图15,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组合150的第二实施例,其包括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时计154和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的第二实施例的外部装置152。时计是腕带式手表(后文称为手表),并且外部装置形成盒子,该盒子包括用于将手表容纳在给定位置的凹槽。盒子152设有摄影装置156,其布置在盒子的盖子中,以便当时计154正确安置在凹槽中并合上盖子时能够捕获时计的整个显示的图像。
盒子152设有各种电子电路和单元。该盒子包括:
- 摄影装置,其包括由光电探测器阵列形成的摄影传感器,
- 图像处理算法,其被布置成能够在由摄影装置捕获的图像中确定时计的显示的至少一个确定的指针的位置(应当注意,该算法可在与盒子通信的外部服务器中处理),
- 时基,其能够提供准确实际时间,
- 时间误差计算算法,用于计算第一时间数据和第二时间数据之间的时间误差,第一时间数据由显示在给定的时刻所指示并且由外部装置经由其摄影传感器及其图像处理算法检测到,第二时间数据对应于第一时间数据并且由时基基本上在所述给定的时刻提供,
- 外部校正信号的发射器,外部校正信号包括与所述时间误差相关的信息,在所示变型中,该发射器由BLE单元形成。
盒子152还包括电子显示153、中央控制单元、以及能够通过为此目的(无线电同步)提供的天线接收准确实际时间的通信单元(RF单元),以便能够定期或按需接收准确实际时间,或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准确实际时间的WIFI单元、或GPS单元。盒子还包括供电,其能够通过USB型插头或其他插头进行供电或再充电。最后,盒子包括用于手表154的磁感应式无线再充电单元,手表154尤其包括健康模块。该无线再充电单元优选地布置在插入到盒子的凹槽中的支撑件中,以便当手表安置在盒子中时靠近手表并在其下方,特别是使得能够对手表的电池56A进行再充电。
手表154包括各种电子电路和元件。上文已经描述的附图标记在此不再详细描述。该手表包括:用于接收各种信号的BLE单元30B,所述各种信号尤其包括用于校正由手表显示的时间的时间校正信号;以及制动装置22C,其组成元件已经在上文中描述,其从电子控制单元接收激活信号SAct,这将在下文中描述。手表154然后包括可再充电电池56A和供电管理电路134A,可再充电电池56A优选地通过磁感应(通过非接触方式)再充电,供电管理电路134A类似于上文参考图12的手表描述的供电管理电路。可选地,手表还包括健康模块156和特别与健康模块相关联的电子显示158,其可以使用BLE单元与手表外部的电子装置通信,特别是与盒子152、移动电话或任何其他适当的电子装置,例如计算机。
根据增强的变型,手表154的电子控制单元28C被布置成使得能够实现第一滞后校正模式,并且使得能够根据上述第一校正模式或第二校正模式校正提前。这样,该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逻辑电路60B,其与频率F0c、FINF以及F1SUP和F2SUP的频率生成装置并联地控制开关装置66B。F1SUP和F2SUP是针对上文定义的频率FSUP选择的两个不同的值。该频率生成装置包括:频率F0c生成器144,用于实现已经在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四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过的预备时段;频率FINF生成器142,也在第四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以及两个生成器62A和62B,分别提供具有各自频率F1SUP和F2SUP的两个周期性数字信号SFS1和SFS2。换言之,频率生成装置被布置成能够为了校正显示时间的滞后而示出选择性地处于频率F1SUP和频率F2SUP的周期性数字信号,从而控制制动装置。频率F1SUP和F2SUP被提供为使得用于根据第一校正模式校正滞后的校正频率FSCor可以分别针对两个频率F1SUP和F2SUP采用两个不同的值F1Cor和F2Cor,其中校正频率F2Cor大于校正频率F1Cor
有利地提出:当以绝对值形式的待校正滞后小于给定值时,选择频率F1SUP,而当该滞后大于或等于该给定值时,选择频率F2SUP。因此,频率FSUP可以取决于要校正的滞后的值而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值F1SUP和F2SUP。根据被激活的生成器,由周期性数字信号SF0c、SFI、SFS1和SFS2之一形成控制信号S1Cmd。该信号S1Cmd本身直接形成激活信号SAct。将认识到,没有提供计时器来确定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因为在该变型中提出,是周期性数字信号SF0c、SFI、SFS1和SFS2来通过其在逻辑高态(“1”)和逻辑低态(“0”)之间确定的占空比来定义该持续时间。因此,例如,逻辑高态的持续时间确定每个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开关138在所提供的周期性数字信号的上升沿于是是闭合的(晶体管导通),并且在该周期性数字信号的下降沿是断开的(晶体管阻断)。
此外,电子控制单元28C包括计时器70,类似于参考图2描述的计时器,以使得能够实现已经在根据本发明的手表的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校正模式。该计时器70提供控制信号S3Cmd,以通过还接收控制信号S1Cmd的“或”逻辑门166来激活制动装置(将认识到,通过逻辑门操作的开关可以结合到开关66B中,使得在图15的示意图中引入的该逻辑门对于区分第一校正模式和第二校正模式而言是不必要的)。因此,可以选择第一校正模式或第二校正模式来校正提前。
有利地,当要校正的提前小于给定值时,选择第一校正模式,而当要校正的提前大于或等于该给定值时,选择第二校正模式。由于与采用机电致动器类型(其在没有供电时具有单个稳定位置,例如,图1的压电致动器22A)的制动装置的第二校正模式相比,第一提前校正模式使得能够消耗更少的电能,因此第一或第二校正模式的选择也可以取决于可再充电电池56A的电量水平。同样,由于在校正频率和设定点频率之间的比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第一滞后校正模式先验地需要更强的制动扭矩,因此生成器62A或生成器62B的选择也可以取决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量水平。
时计的第五实施例包括不仅能够校正显示时间中的误差、而且还能够在季节性时间变化(从冬令时变为夏令时以及相反)时将显示时间改为适当的时刻的装置,所述误差源于振荡谐振器的时间漂移或不够精确的手动时间设置。为此,手表154包括内部时钟电路162和可编程计数器160。安装在外部装置(盒子152或图1中的移动电话40)中的应用,为了能够与手表通信并激活其校正装置,包括“季节性时间变化”功能,以对手表154进行编程,使得它根据情况在预计时间变化的那一晚提前一小时或推迟一小时(或半小时,在适当的情况下)。为此,外部装置被布置成能够通过被提供用于与手表通信的其发射器向该手表发送与季节性时间变化相关的校正信号。该校正信号包括预计时间跳跃及其方向(+/-1小时),以及关于到这一晚还剩余的时间段和预计执行时间改变的时间的指示(例如,15天8小时20分钟的时段)。这样,外部装置包括不仅知道准确实际时间而且知道日期所需的资源。基于激活“季节性时间变化”功能时的日期,应用容易地计算出上述剩余时间段。
当手表154接收到指示该信号与即将到来的时间变化相关的外部校正信号时,控制逻辑电路60B对时间计数器160进行编程,使得它一接收到来自逻辑电路的复位信号就测量到预计时间变化剩余的时间段。替代地,在该时间计数器被编程后,时钟电路162一被逻辑电路激活就开始测量时间,这种激活在接收到外部校正信号后快速发生。为了在预计的那一晚实现季节性时间变化,手表154可以利用它可以由盒子152中的再充电单元再充电的事实。实际上,由于时间变化通常预计在晚上、午夜之后,因此使用者可以在所讨论的晚上将手表放在盒子里,并激活手表电池的再充电(如果这不是自动进行的话)。这样,手表就有足够的能量进行相对长时间的时间校正。对于这种校正,手表将根据情况通过在为其提供校正时段PACor的持续时间之后激活计时器70而选择第二提前校正模式,或者通过激活生成器F2SUP达针对与“1小时”跳跃相对应的滞后而计算出的校正时段PRCor而选择生成器F2SUP。例如,提出比率RS=F2Cor/F0c大于1.10,优选地大于1.15。如上所述,第一滞后校正模式使得能够例如在6小时的校正时段期间校正1小时。甚至可以设想在5小时内校正1小时。
将注意到,制动装置可以由不同于上述类型的致动器形成,特别是由电磁类型的致动器形成,该致动器包括被提供用于直接制动机械谐振器的磁体线圈耦合系统、固定到谐振器的摆轮或其支撑件的至少一个磁体、以及分别由该支撑件或谐振器的摆轮承载的至少一个线圈。
下面将参考图16至图1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第六实施例。该第六实施例被布置成使得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过的第二提前校正模式以及在此将详细描述的第二滞后校正模式。
在图16中部分地图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时计170,其中仅示出了机械机芯的机械谐振器14A。除了校正显示时间的装置外,时计的其他元件与图1所示的类似。机械谐振器包括与游丝15相关联的摆轮16A。摆轮包括轮缘20A,其具有在其外围径向延伸的突出部分190。摆轮的其他元件都没有延伸到如突出部分190的端部的径向位置那样远。
摆轮包括标记191,该标记191由一连串不对称的条形成,这些条针对源自光学传感器192的光具有不同的光反射系数、或仅仅不同地反射该光,尤其是一连串的至少两个黑条,其宽度不同并用白条隔开,两个黑条之一的宽度等于另一黑条与白条的宽度之和。要理解,所述条因此在标记191中间形成了一种具有过渡的代码。代替黑条和白条,可以使用其他颜色。在一个变型中,黑条对应于轮缘的无光泽区,而白条对应于该轮缘的光泽区。黑条还可以对应于轮缘中具有倾斜平面的凹口。因此,多个变型是可能的。应当注意,为了对其进行描述,将标记191示出在轮缘顶部,但是在所例示的变型中,其位于轮缘的外侧表面上,因为光学传感器被布置在摆轮16A的大体平面中。在另一变型中,标记位于如图所示,在轮缘的顶表面或底表面上,并且传感器因此枢转90º以便照亮该标记。
光学传感器192被布置成检测振荡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对应于突出部分190的角位置“0”),并允许在每次经过该中性位置期间确定摆轮的运动方向。该光学传感器包括:发射器193,其朝向轮缘20A发射光束,该发射器被布置成使得当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时它照亮标记191;以及光接收器194,其被布置成接收由轮缘在标记处反射的光束的至少一部分。光学传感器因此形成用于检测摆轮的特定角位置的装置,从而允许电子控制单元确定振荡机械谐振器位于该特定角位置的特定时刻,并且还形成用于确定在振荡谐振器经过该特定角位置期间的摆轮的运动方向的装置。在其他变型中,可以提供用于检测谐振器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的其他类型的检测器,特别是电容或电感检测器。
此外,时计170包括用于制动谐振器的装置,其由具有双稳态的移动止挡部的机电装置174形成。图16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示出了实施变型。机电装置174包括具有较小尺寸的时钟步进电动机类型的机电电动机176,其由供电电路178供电,供电电路178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被布置成在其接收到控制信号S4Cmd时产生提供给电动机的线圈的一系列三个电脉冲,使得电动机的转子177在每个电脉冲处前进一步,即半圈。提供该系列三个电脉冲以便以连续或近乎连续的方式快速驱动转子。转子的小齿轮与中间轮180啮合,中间轮180与一个轮啮合,该轮的直径等于转子小齿轮直径的三倍并且固定地承载第一双极永磁体182。给定所述小齿轮与承载磁体182的轮之间的直径比,所述轮在一系列三个电脉冲期间旋转半圈。因此,第一磁体具有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二静止位置,第一磁体在第二静止位置中具有与第一静止位置的磁极性相反的磁极性(术语“静止位置”理解为意指在电动机176按照命令进行了一系列三个电脉冲之后并且在其转子于是已停止旋转之后磁体182所位于的位置)。
此外,致动器174包括双稳态杆184,其绕着紧固在机械机芯上的柄轴185枢转,并通过两个桩188和189来限制其旋转。双稳态杆在形成该杆的头部的其自由端包括第二双极永磁体186,该第二双极永磁体186能够移动并与第一磁体182大致对准,这两个磁体的磁轴被提供成使得当第一磁体处于其两个静止位置中的任一者时它们基本上共线。因此,相对于第二磁体186,第一磁体的第一静止位置对应于磁吸引位置,并且其第二静止位置对应于磁排斥位置。每次控制信号S4Cmd激活供电电路以进行一系列三个电脉冲时,第一磁体旋转半圈,并且杆从不与谐振器的摆轮相互作用的稳定位置交替地转到与该摆轮相互作用的稳定位置,在后面的稳定位置中,杆184因此形成了突出部分190的止挡部,当谐振器振荡时并且当突出部分到达该头部时,突出部分190抵靠该杆的头部止挡,而不管在碰撞时摆轮的旋转方向如何。
在非相互作用位置中,当谐振器以其可用操作范围内的幅度振荡时,移动杆位于由突出部分190所跨过的空间之外。然而,在相互作用位置中,移动杆部分地位于由突出部分跨过的该空间内,并因此形成谐振器的止挡部。术语“稳定位置”理解为意指在没有来自电动机176的供电的情况下杆所保持的位置,电动机176用于沿两个方向在杆的两个稳定位置之间致动杆。杆因此形成用于谐振器的双稳态移动止挡部。因此,该杆形成用于谐振器的可收起的止动构件。致动器174被布置成使得杆可以保持在非相互作用的位置和相互作用的位置中,而无需维持对电动机176的供电。
在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中的止动构件和突出部分限定了振荡谐振器的摆轮的不同于其中性位置的第一角止动位置θB,当突出部分在来自谐振器的每个振荡周期的两次交替中的第一个确定的交替的第二个半交替期间从其角位置“0”(对应于谐振器的中性位置)到达时,突出部分在该第一角止动位置中抵靠止动构件而止挡。此外,提供角度θB,使得它小于振荡的机械谐振器在其可用的操作范围中的最小幅度。此外,提供角度θB,使得止动构件使振荡的谐振器停顿在振荡的谐振器与机械机芯的擒纵机构的联接区(上文已描述过)之外。当突出部分在来自每个振荡周期的两次交替中的第二个交替的第一个半交替期间从谐振器的极端角位置到达时,在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中的止动构件和突出部分还限定了振荡谐振器的摆轮的第二角止动位置(靠近第一个,但是比其更大)。也提供该第二角止动位置,使得它小于振荡的机械谐振器在其可用的操作范围中的最小幅度。
可以看出,在另一变型中,突出部分190可以从轮缘或摆轮的其中一个臂轴向地延伸,并且因此双稳态机电装置174被布置成使得双稳态杆具有平行于摆轮的旋转轴的平面中的运动。在该另一变型中,两个磁体182和186的各自的磁化轴是轴向的,并且保持基本共线,因此磁体182被布置在杆的头部下方。可以看出,在其中突出部分从轮缘径向延伸的所示的变型的范围内,也可以提供双稳态机电装置的这种布置。应当注意,在另一变型中,谐振器的突出部分可以被布置在摆轮的杆周围,特别是在由该杆带动的或与杆一体形成的板的外围。在一个变型中,这种板是带动擒纵机构销的板。
最后,时计170包括电子控制单元196,其与光学传感器192相关联并且被布置成控制机电装置的供电电路178,单元196向其提供控制信号S4Cmd。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逻辑电路198、双向计时器200和时钟电路202。该控制单元和外部校正信号SExt的接收器204与机电装置174相关联,以允许实现第二提前校正模式、以及下面所述的用于校正由时计的显示所显示的时间的滞后的第二模式。显示时间中的“提前”和“滞后”既理解为由包括本发明所特有的应用的外部装置检测到的误差,又理解为显示时间中的向前或向后跳跃,这是通过外部装置提供给时计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要求的,无论是如上所述的季节性时间变化,还是在时计的使用者跨越时区的情况下的时区变化。
为了实现在该第六实施例中实现的第二校正模式,电子控制单元196被布置成控制机电装置(也称为“致动器”或“机电致动器”),使得其能够取决于要校正时计显示的时间的滞后还是提前而选择性地致动止挡构件(双稳态杆184),使得分别在突出部分190在振荡周期的所述第一个交替的所述第二个半交替期间到达所述第一角止动位置θB之前以及在突出部分190在振荡周期的所述第二个交替的所述第一个半交替期间到达所述第二角止动位置之前,该止动构件从其非相互作用的位置移位到其相互作用的位置。
一般而言,为了至少部分地校正提前(正时间误差),机电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当致动止动构件以在第一个半交替中止动机械谐振器时,该止动构件在突出部分抵靠该止动构件而止挡之后暂时阻止机械谐振器继续特定于该第一个半交替的自然振荡运动,使得第一个半交替期间的该自然振荡运动被暂时中断,然后在一定的阻挡时间之后继续,该一定的阻挡时间因止动构件的缩回而结束。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双稳态机电装置的情况提供了在限定校正时段(基本上等于要校正的提前)的连续阻挡时段期间对由提供给根据本发明的时计的外部校正信号确定的基本上全部的正时间误差的校正。为此目的,在所描述的变型中,在振荡周期的所述第二个交替(其中突出部分190在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之前到达杆184的头部的交替,该第二个交替由光学传感器192借助于旨在检测在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的检测期间的振荡运动方向的布置而检测到)期间,在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的时刻之后,电子控制单元等待直到到达时间T0c/4才激活致动器,使得致动器经由其电动机将杆184从其非交互作用的稳定位置驱动到其中杆的头部形成用于突出部分的止挡部的其交互作用的稳定位置。取决于角止动位置的值(例如在90º到120º的范围内),可以提供小于T0c/4的时间,例如T0c/5,以发起一系列三个电脉冲,其允许电动机176被驱动以使其转子快速旋转一圈半,因此延伸允许杆在其两个稳定位置之间枢转(通过反转磁体182生成的磁通量的方向)的时间间隔。在后一种情况下,必须确保突出部分确实在第一个半交替之前的交替中超过了角止动位置,在该第一个半交替期间,旨在在校正时段期间阻挡谐振器。
一般而言,为了至少部分地校正滞后(负时间误差),机电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当致动止动构件以在振荡周期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个交替(其中突出部分190在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之后到达杆184的头部的交替)的第二个半交替中止动机械谐振器时,该止动构件因此在不阻挡谐振器的情况下、但是通过反转该谐振器的振荡运动的方向而提前结束了该第二个半交替,使得机械谐振器在由于突出部分与止动构件的碰撞而瞬时或几乎瞬时地停顿之后直接开始后面的交替。因此,在第二滞后校正模式的范围内,用于检测谐振器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的检测器和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每次在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对应于显示时间滞后时它们都能够激活致动器,使得该致动器致动其止动构件,使得振荡谐振器的突出部分在机械谐振器的振荡的多个半交替中抵靠该止动构件而止挡,所述多个半交替中的每一个都在谐振器经过中性位置之后,以便在不阻挡机械谐振器的情况下提前结束这些半交替中的每一个。所述多个半交替中的半交替的数量由要校正的滞后来确定。
在图17和图18所示的优选变型中,电子控制单元和致动器被布置成使得,为了至少部分地校正滞后,当振荡的谐振器相对于角止动位置成角度地位于中性位置侧时,在将杆从其不相互作用的位置致动到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之后,使该杆维持在其相互作用的位置,直到校正时段结束为止,在所述校正时段期间,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突出部分抵靠杆的头部若干次而周期性地止挡,通过要校正的滞后来确定在其期间将杆维持在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中的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杆从其非相互作用的位置到其相互作用的位置的枢转可以:发生在优选地紧接在检测到经过中性位置之后的所述第一交替中(其中旨在发生与突出部分的碰撞,该第一交替通过检测摆轮的旋转方向而被检测到),使得在突出部分到达止动角度θB之前杆被置于其相互作用的位置处;或者发生在紧接在检测到经过中性位置之后的所述第二交替中(也通过检测摆轮的旋转方向而被检测到),该第二变型允许有更多的时间来致动杆并允许以稳定的方式将其置于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中(止动角度按照定义小于或等于180º)。例如,如果θB=120º并且谐振器的自由振荡幅度θL=270º,则在第二变型中,获得与角度“0”和略微小于240º(360º-120º)(即,约230º,如果到由杆的头部限定的旋转轴的角度θT等于约10º的话)之间的旋转相对应的时间间隔来进行杆的枢转(以便不通过在第二交替中超过突出部分的位置来阻挡摆轮);而在第一变型中,获得了仅对应于角度“0”与120º之间的旋转的时间间隔。可以看出,如果θL<360º-θBT,则在第二变型中有多得多的时间可用于杆的枢转。
一般而言,为了确定滞后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电子控制单元包括与光学传感器相关联的测量电路,该测量电路包括以给定的频率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电路以及允许测量振荡谐振器相对于其设定点频率的时间漂移的比较器电路,测量电路被布置成使得它可以测量从校正时段的开始的与机械谐振器的时间漂移相对应的时间间隔。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一旦所述时间间隔等于或略微大于由外部校正信号提供的时间误差就结束校正时段。
在图16中描述的变型中,测量电路包括以频率F0c/2提供周期性数字信号的时钟电路202以及双向计数器200(可逆计数器)。该双向计数器在其“‒”输入端接收时钟电路的周期性信号(使该计数器针对每个设定点周期T0c=1/F0c递减两个单位)并且在其“+”输入端接收来自光学传感器192的数字信号,其包括在谐振器14A每次经过其中性位置“0”时的脉冲或逻辑状态改变。由于这样的经过发生在振荡谐振器的每个交替中,因此计数器200在每个振荡周期递增两个单位。因此,计数器的状态(整数MCb)表示机械谐振器相对于设定点频率的时间漂移,设定点频率由具有石英振荡器精度的时钟电路来确定。整数MCb对应于从可逆计数器重置时的初始时刻开始的谐振器进行的相对于以设定点频率振荡的情况的额外交替数量。
控制逻辑电路198从光学传感器192接收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允许该逻辑电路确定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以及在每个这些经过时的振荡运动方向。为了校正给定的滞后,在如上所述检测到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后,一方面控制逻辑电路激活致动器174,使得其将杆致动到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中,并且另一方面,重置时钟电路202和双向计数器200,其限定校正时段的开始。应当注意,在一个变型中,该重置可以在向致动器174供电以使杆枢转之前、但是在电子控制单元196和光学传感器192已被激活之后进行。在一个变型中,不提供时钟电路的重置。在其他变型中,光学传感器被另一种类型的传感器代替,例如磁性或电容类型的传感器。在一个特定变型中,检测机械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的检测器由能够检测由摆轮的销与形成机械机芯的擒纵机构的擒纵叉杆的叉之间的碰撞所生成的声脉冲的小型声传感器(MEMS型麦克风)形成。
在负的时间误差TErr(给定的滞后)中,在设定点频率F0c处的交替数量等于-TErr•2•F0c。因此,一旦双向计数器的数量MCb达到该值或略微超过该值(因为该值不一定是整数),就弥补了给定的滞后,并且显示的时间再次正确(其因此精确地给出了实际时间,特别是以一秒的精度)。因此,控制逻辑电路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将计数器的状态与值-TErr•2•F0c进行比较,并且使得其能够一旦检测到数量MCb大于或等于该值就结束校正时段,这是通过控制到致动器的供电电路178使得致动器将杆从其相互作用的稳定位置致动到其非相互作用的稳定位置。
图17和图18示出了在校正给定滞后的时段开始时分别在上述优选变型的两个特定的极端情况下的谐振器14A的振荡。图17涉及这样的情况,其中在摆轮的突出部分和止挡部的头部之间的每次碰撞期间,谐振器的运动能被完全吸收。自由振荡210特别地在检测到谐振器经过其中性位置(突出部分190的位置“0”)的时间t0之前、在之后的第一个交替中具有第二自由交替A2L,时间t0标志着校正给定滞后的时段的开始。杆紧接在时间t0之后移位到其相互作用的位置。在突出部分和杆之间的第一次碰撞之后,在假想自由振荡211和振荡212之间获得相对较大的正相差DP1。然后建立稳定阶段,其中在每个振荡周期的第一交替A1的第二半交替中,从由止动构件上次停顿谐振器开始,相对于假想自由振荡213缩短振荡212,从而产生小于DP1的正相差DP2。振荡212的第二交替A2没有被杆破坏。
图18涉及突出部分与杆的头部之间的严重碰撞或弹性冲突的特定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在碰撞期间没有动能耗散,则在每次碰撞期间都保持谐振器的动能,而只是使振荡运动的方向反转。因此,在校正时段期间的振荡216的幅度保持与自由振荡210的幅度相同,并且因此与针对每个振荡周期的假想自由振荡217的幅度相同。在时间t0之后,建立具有交替A1*和A2*的稳定阶段,A2*的持续时间T2远小于T0/2,在每个振荡周期生成相对较高的正相差DP3。为了获得弹性冲突,杆可以视为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别是杆的主体和/或头部由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压缩的弹性材料形成,从而暂时地吸收摆轮的动能,并在振荡运动反转后立即将其再分发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中,振荡216将略微超过止动角度θB。在另一更复杂的变型中,是突出部分弹性地安装在摆轮的轮缘上。例如,突出部分具有在轮缘中机械加工的形成布置在环形滑道中的导槽的基部,并且弹性元件(尤其是小的螺旋弹簧)布置在导槽后方的滑道中,即在杆的头部相对于突出部分的另一侧(当位于其角位置“0”时)。在实践中,摆轮的突出部分与机电装置的止挡部之间的碰撞通常以与在图17和图18中描述的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物理情况相对应的方式发生。
最后,在另一实施例中,机电装置由单稳态机电致动器形成,该单稳态机电致动器包括移动的指状件,其被布置成使得当该致动器分别不被激活(未供电)和被激活(即供电)时,该移动的指状件可以在第一径向位置和第二径向位置之间交替地移位。指状件的第一径向位置对应于与振荡谐振器的摆轮不相互作用的位置,并且指状件的第二径向位置对应于与振荡摆轮的相互作用的位置,其中该指状件因此形成了用于振荡谐振器的突出部分的止挡部,类似于杆184的头部。

Claims (23)

1.时计(2;112;132;154;170),其包括:
- 实际时间的显示(12),
- 机械机芯(4;4A;92),其包括用于驱动显示的驱动机构(10)和机械谐振器(14;14A),所述机械谐振器联接到驱动机构,使得机械谐振器的振荡调整该驱动机构的运行节律,
- 用于校正显示所指示的实际时间的校正装置,
其特征在于,用于校正所显示的实际时间的校正装置由以下部件形成:
- 针对所显示的实际时间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的接收单元(30,30A;30B;204),
- 电子控制单元(28,28A;28B;196),以及
- 机械谐振器的制动装置(22;22A;22A,106;22B,114;24C,26C;22C,174);
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能够处理包含在外部校正信号中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来控制制动装置;并且在于,用于校正实际时间的校正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当时计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要求校正所显示的实际时间时,制动装置能在校正时段期间作用于机械谐振器,以改变驱动机构的运行,从而实现至少大部分的所要求的校正,优选地实现基本上全部的所要求的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确定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经过至少一个特定位置的装置(144;192),用于确定机械谐振器的该特定位置的装置允许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确定振荡的机械谐振器位于所述特定位置的特定时刻;并且在于,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根据所述特定时刻来发起对制动装置的首次激活,该首次激活发生在校正时段的开始时,以产生该制动装置与机械谐振器之间的首次相互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计,其中,时钟机芯包括与机械谐振器相关联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包括致动器(174),致动器(174)设有用于使振荡的机械谐振器止动的止动构件(184),止动构件能够在不与机械谐振器相互作用的位置和相互作用的位置之间被致动,在所述相互作用的位置中,该止动构件形成用于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突出部分(190)的止挡部,突出部分被布置成在止动构件处于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中时抵靠止动构件而止挡,在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中的止动构件和突出部分限定了用于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不同于其中性位置的止动位置(θB),所述中性位置对应于机械谐振器的最小势能状态,并且止动位置小于振荡的机械谐振器在其可用的操作范围内的最小幅度;并且在于,还提供所述止动位置,使得止动构件使振荡的机械谐振器停顿在振荡的机械谐振器与擒纵机构的联接区(θZI)之外;并且在于,用于确定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所述特定位置的电路和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它们能够在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SExt)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中的滞后时激活致动器,使得该致动器致动其止动构件,使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突出部分(190)在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多个半交替位置中抵靠该止动构件(184)而被止挡,所述多个半交替位置中的每一个在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经过所述中性位置之后,以便在不阻挡机械谐振器的情况下提前结束这些半交替中的每一个,由所述要校正的滞后来确定所述多个半交替中的半交替的数量或止动构件在其期间保持在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中的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所述特定位置的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机械谐振器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的检测器(192),该检测器和机械谐振器被布置成允许检测在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每个振荡周期中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经过所述特定位置(“0”)、并允许电子控制单元(196)确定振荡的机械谐振器在交替中的运动方向,在所述交替期间检测到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经过所述特定位置;并且在于,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为了能够至少部分地校正所述滞后,该单元能够控制致动器(174),使得当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相对于所述止动位置位于中性位置侧时该致动器将其止动构件从其不相互作用的位置致动到其相互作用的位置,并且使得致动器随后将止动构件保持在该相互作用的位置达确定的持续时间,该持续时间足以使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突出部分至少一次抵靠止动构件而止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174)是双稳态类型的,并且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在不维持对该致动器的供电的情况下保持在非相互作用的位置中和相互作用的位置中;并且在于,电子控制单元和致动器被布置成使得,为了至少部分地校正所述滞后,当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相对于所述止动位置位于中性位置侧时,在将止动构件从其不相互作用的位置致动到其相互作用的位置之后,使止动构件(184)维持在其相互作用的位置,直到所述校正时段结束为止,在所述校正时段期间,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突出部分(190)抵靠止动构件若干次而周期性地止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电子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检测器相关联的测量电路,该测量电路包括以确定的频率(F0c/2)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电路(202)以及允许测量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相对于其设定点频率的时间漂移的比较器电路(200),测量电路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测量从校正时段开始的与机械谐振器的时间漂移相对应的时间间隔,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一旦所述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由外部校正信号提供的时间误差就结束校正时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由机电致动器(22,22A;22B;22C;24C和26C)形成,其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向机械谐振器施加制动脉冲,并且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用于生成至少一个频率的装置(62,62A,62B),其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生成频率为FSUP的第一周期性数字信号(SFS,SFS1,SFS2);在于,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当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中的滞后时、在第一校正时段期间向制动装置提供从第一周期性数字信号得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C1,SAct(SFS),S1Cmd(SFS1,SFS2)),以激活制动装置使得该制动装置以所述频率FSUP生成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的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第一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以及因此的所述第一系列中的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数量由所述要校正的滞后来确定;并且在于,提供频率FSUP,并且布置制动装置,使得频率为FSUP的所述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能够在所述第一校正时段期间导致其中机械谐振器(14)的振荡被同步至校正频率FSCor的第一同步阶段,校正频率FSCor大于针对机械谐振器提供的设定点频率F0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FSUP可取决于所述要校正的滞后而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值F1SUP和F2SUP;并且在于,用于生成至少一个频率的所述装置是这样的频率生成装置:其被布置成能够生成选择性地处于频率F1SUP和频率F2SUP的所述第一周期性数字信号;并且在于,频率F1SUP和F2SUP被提供为使得所述校正频率FSCor分别针对两个频率F1SUP和F2SUP采用两个不同的值F1Cor和F2Cor,其中F2Cor大于F1Cor,当所述滞后小于给定值时,选择频率F1SUP,而当所述滞后大于或等于该给定值时,选择频率F2SUP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用于生成至少一个频率的所述装置是这样的频率生成装置(62,142;62A,62B,142):其被布置成使得其还能够生成频率为FINF的第二周期性数字信号(SFI);在于,电子控制单元(28B;28C)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在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提前时、在第二校正时段期间向制动装置提供从第二周期性数字信号得到的第二控制信号(SAct(SFI),S1Cmd(SFI)),以激活制动装置使得该制动装置以所述频率FINF生成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的第二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第二校正时段的持续时间以及因此的所述第二系列中的周期性制动脉冲的数量由所述要校正的提前来确定;并且在于,提供频率FINF,并且布置制动装置,使得频率为FINF的所述第二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能够在所述第二校正时段期间导致其中机械谐振器的振荡被同步至校正频率FICor的第二同步阶段,校正频率FICor小于针对机械谐振器提供的设定点频率F0c。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时计,其中,时钟机芯包括与机械谐振器相关联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FSUP和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的制动脉冲持续时间被选择成使得在所述第一同步阶段期间,所述第一系列中的每个制动脉冲发生在振荡的机械谐振器与擒纵机构的联接区(θZI)之外。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计,其中,时钟机芯包括与机械谐振器相关联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FINF和第二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的制动脉冲持续时间被选择成使得在所述第二同步阶段期间,所述第二系列中的每个制动脉冲发生在振荡的机械谐振器与擒纵机构的联接区(θZI)之外。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用于生成至少一个频率的装置是这样的频率生成装置(62,142,144;62A,62B,142,144):其被布置成使得其还能够生成频率为机械谐振器的设定点频率F0c的第三周期性数字信号(SF0c);在于,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在校正时段之前的预备时段期间向制动装置提供从第三周期性数字信号得到的第三控制信号(SAct(SF0c),S1Cmd(SF0c)),以激活制动装置使得该制动装置以设定点频率F0c生成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的一系列预备周期性制动脉冲,提供这些制动脉冲的持续时间和在该系列预备周期性制动脉冲期间施加到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制动力,使得这些制动脉冲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使振荡的机械谐振器停顿在振荡的机械谐振器与擒纵机构的联接区(θZI)内;在于,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预备时段的持续时间和在该系列预备周期性制动脉冲期间施加到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制动力允许至少在预备时段结束时产生预备同步阶段,其中机械谐振器的振荡被同步至设定点频率F0c;并且在于,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在所述校正时段期间,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中的首个制动脉冲的发起发生在相对于预备时段的最后一个制动脉冲的发起时刻的确定的时间间隔之后,提供所述首个制动脉冲的发起时刻和在所述第一系列周期性制动脉冲期间施加到振荡的机械谐振器的制动力,使得以所述校正频率FSCor的所述第一同步阶段立即在所述首个制动脉冲或第二个制动脉冲处开始。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阻挡机械谐振器的阻挡装置(22;106;114;174);并且在于,电子控制单元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在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外部校正信号对应于要校正的显示时间提前时向阻挡装置提供第四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激活阻挡装置,使得该阻挡装置在由所述要校正的提前确定的所述校正时段期间阻挡机械谐振器的所述振荡,以便在该校正时段期间停止所述驱动机构的运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时段具有基本上等于所述要校正的提前的持续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阻挡装置由与所述制动装置分离的装置(114)形成并且包括双稳态杆(115),该双稳态杆的第一稳定位置对应于不与机械谐振器相互作用的位置,并且其第二稳定位置对应于用于停顿并阻挡机械谐振器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阻挡装置(106)形成用于机械谐振器的锁定,当阻挡装置被激活以在校正给定提前的时段期间阻挡机械谐振器时,该阻挡装置的一部分(107)插入到布置在形成该机械谐振器的摆轮的圆形元件(100)中的腔(108)中。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显示时间的所述校正是关于由外部装置在显示时间中检测到的时间误差,外部装置能够向时计提供所述外部校正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显示时间的所述校正是关于时区变化或季节性时间变化。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由可编程时间计数器和时钟电路形成的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关于季节变化的外部校正信号接收与进行该季节变化的预计日期和时间之间剩余的时间间隔。
20.由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时计和外部装置(40;152)形成的组合,外部装置包括所述外部校正信号的发射器(52);其特征在于,外部装置包括:
- 摄影装置(44;1156),其包括由光电探测器阵列形成的摄影传感器,
- 图像处理算法,其被布置成能够在由摄影装置捕获的图像中确定时计的所述显示的至少一个确定的指针的位置,以及
- 时基(48),其能够提供准确的实际时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外部装置(40;152)还包括时间误差计算算法,用于计算第一时间数据和第二时间数据之间的时间误差,第一时间数据由显示在给定的时刻所指示并且由外部装置经由其摄影传感器及其图像处理算法检测到,第二时间数据对应于第一时间数据并且由所述时基基本上在所述给定的时刻提供;并且在于,当要校正所确定的所述时间误差时,由时计的外部装置提供的外部校正信号包括关于该时间误差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外部装置是移动电话(40)。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外部装置结合到为时计提供的盒子(152)中,所述盒子包括用于将时计(154)容纳在给定位置的凹槽。
CN202080087773.1A 2019-12-17 2020-10-13 带有机械机芯和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校正装置的时计 Pending CN1147877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217160.1 2019-12-17
EP19217160 2019-12-17
EP19219544.4 2019-12-23
EP19219544 2019-12-23
PCT/EP2020/078750 WO2021121711A1 (fr) 2019-12-17 2020-10-13 Piece d'horlogerie munie d'un mouvement mecanique et d'un dispositif de correction d'une heure affiche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7723A true CN114787723A (zh) 2022-07-22

Family

ID=7281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7773.1A Pending CN114787723A (zh) 2019-12-17 2020-10-13 带有机械机芯和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校正装置的时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9341A1 (zh)
EP (1) EP4078298A1 (zh)
JP (1) JP2023508287A (zh)
CN (1) CN114787723A (zh)
WO (1) WO20211217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74586B1 (fr) 2021-10-29 2024-05-29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Ensemble horloger comprenant une montre et un système de correction de l'he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32149C2 (nl) * 2006-07-11 2008-01-14 Magnetic Motion Systems Mms B Uurwerk.
EP3309630A1 (fr) * 2016-10-17 2018-04-18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Remise a l'heure d'une piece d'horlogerie mecanique
EP3339982B1 (fr) * 2016-12-23 2021-08-25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Régulation par freinage mécanique d'un oscillateur mécanique horloger
CH713637A2 (fr) * 2017-03-28 2018-09-28 Swatch Group Res & Dev Ltd Pièce d'horlogerie comprenant un mouvement mécanique dont la marche est améliorée par un dispositif de correction.
CN110520802B (zh) * 2017-03-28 2021-12-07 斯沃奇集团研究和开发有限公司 包括通过调节装置增强其运行的机械机芯的钟表
CN110462529B (zh) * 2017-03-29 2021-06-29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模拟电子表系统以及模拟电子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1711A1 (fr) 2021-06-24
EP4078298A1 (fr) 2022-10-26
US20230009341A1 (en) 2023-01-12
JP2023508287A (ja)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1862B2 (en) Electromechanical escapement device and timepiece part utilizing such a device
US7306364B2 (en) Timepiece having a mechanical movement associated with an electronic regulator
JP6706657B2 (ja) 電気機械式腕時計用の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ケース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アセンブリー
US2006011475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for detecting positions of time display members i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detecting positions of time display members i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031424B (zh) 带有机械机芯和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校正装置的时计
NL1032149C2 (nl) Uurwerk.
CN114787723A (zh) 带有机械机芯和用于校正显示时间的校正装置的时计
US20110216630A1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KR101445455B1 (ko) 표시 부재 조합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10780573B (zh) 钟表机芯和钟表
US8213268B2 (en) Chronograph timepiece
US8289816B2 (en) Chronograph timepiece
JP2004257816A (ja) 電子制御式機械時計
US20110007611A1 (en) Chronograph timepiece
CH717002A2 (fr) Pièce d&#39;horlogerie munie d&#39;un mouvement mécanique et d&#39;un dispositif de correction d&#39;une heure affichée.
US8215827B2 (en) Chronograph timepiece
JP7446375B2 (ja) 腕時計および時刻を修正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を備える時計アセンブリ
JP2023016383A (ja) 電子制御式機械時計
JP6734038B2 (ja) 時計調整システムおよび調整方法
JP2023016384A (ja) 時計および時計の製造方法
JP2011185831A (ja) 電子時計
EP2876507A1 (en) Timepiece
JP2001305252A (ja) 計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84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