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7158B - 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Google Patents

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7158B
CN114787158B CN202080081017.8A CN202080081017A CN114787158B CN 114787158 B CN114787158 B CN 114787158B CN 202080081017 A CN202080081017 A CN 202080081017A CN 114787158 B CN114787158 B CN 114787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ompounds
solution
added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10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7158A (zh
Inventor
罗微
黄志刚
丁照中
黎健
陈曙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r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r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r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r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87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7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7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7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 C07D417/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33Thidiazo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Onc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类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体涉及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以及其在制备治疗与细菌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本申请主张如下优先权:
CN201911159356.9,申请日2019年11月22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的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体公开了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以及其在治疗与细菌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症。
背景技术
自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素以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耐药基因及抗生素水解酶如超广谱β素内酰胺酶(ESBLs),丝氨酸碳青霉烯酶(KPCs)的不断涌现,现有抗生素越来越力不从心。尤其对于金属β不内酰胺酶(MBLs)介导的严重甚至多药耐药性,使得传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已无法应对这些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给人类的健康安全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以氨曲南为代表的单环β人内酰胺环类抗生素对金属β酰内酰胺酶(MBLs)天生稳定,是极具优势的化学系列。
上市药物氨曲南存在渗透性差,外排作用强,抑菌谱窄的劣势,为克服这些临床问题,通过铁载体增强通透性的策略被引入,如Basilea(WO 2007065288),Naeja Pharmaceuticals(WO 2002022613)报道了相应系列分子;最近Novartis(WO 2015148379)报道了通过修饰氨曲南分子上的取代基来克服耐药性的研究,化合物通式如下所示,其中基团Het为杂芳环或1-2个杂原子取代的杂环。
基于严峻的耐药形势,开发出新一代的单环β出内酰胺抗生素,解决目前的耐药问题是当务之急,本发明中的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分子具备相应潜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式(I)所示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L1选自-CH2CH2-、-CH2CH2CH2-、-C(=O)CH2-、-C(=O)CH2CH2-和-CH2C(=O)CH2-;
L2选自单键和-CH2-;
R1选自H、CN、C1-3烷基,所述C1-3烷基任选被1、2和3个Ra取代
R2和R3分别独立地选自H、OH、C1-6烷基、C1-6烷氧基、-CH2-O-C(=O)-C1-3烷基、-CH2-NH-C1-3烷基、-CH2-NH-C(=NH)NH2和-CH2-NH-C(=O)-C1-3烷基,所述C1-6烷基、C1-6烷氧基、-CH2-O-C(=O)-C1-3烷基、-CH2-NH-C1-3烷基、-CH2-NH-C(=NH)NH2和-CH2-NH-C(=O)-C1-3烷基任选被1、2和3个Rb取代;
R4、R5、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H、F、Cl、Br、I、CH3、CH2CH3、CF3、CHF2和CH2F。
Ra和Rb分别独立地选自F、Cl、Br、I、OH、CN、COOH、CH3、CH2CH3、CH2CH2CH3、CH(CH3)2、OCH3、OCF3、CHF2、CH2F和NH2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1选自H、CN和CH3,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2和R3分别独立地选自H、OH、C1-3烷基、C1-3烷氧基、 所述C1-3烷基、C1-3烷氧基、/>任选被1、2和3个Rb取代,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2和R3分别独立地选自H、CH3 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结构单元选自/> 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结构单元选自/>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选自
其中,R1、R2、R3、R4、R5、R6和R7如本发明所定义。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选自
其中,R1、R2、R4、R5、R6和R7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还提供下式所示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选自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选自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化合物、其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与细菌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有一些方案是由上述各变量任意组合而来。
技术效果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对产各种β-内酰胺酶的细菌,水溶性好,可用于制备治疗与细菌感染相关的疾病的药物。
定义和说明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用的下列术语和短语旨在具有下列含义。一个特定的术语或短语在没有特别定义的情况下不应该被认为是不确定的或不清楚的,而应该按照普通的含义去理解。当本文中出现商品名时,意在指代其对应的商品或其活性成分。
这里所采用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针对那些化合物、材料、组合物和/或剂型而言,它们在可靠的医学判断的范围之内,适用于与人类和动物的组织接触使用,而没有过多的毒性、刺激性、过敏性反应或其它问题或并发症,与合理的利益/风险比相称。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本发明化合物的盐,由本发明发现的具有特定取代基的化合物与相对无毒的酸或碱制备。当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对酸性的功能团时,可以通过在纯的溶液或合适的惰性溶剂中用足够量的碱与这类化合物接触的方式获得碱加成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碱加成盐包括钠、钾、钙、铵、有机胺或镁盐或类似的盐。当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对碱性的官能团时,可以通过在纯的溶液或合适的惰性溶剂中用足够量的酸与这类化合物接触的方式获得酸加成盐。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的实例包括无机酸盐,所述无机酸包括例如盐酸、氢溴酸、硝酸、碳酸,碳酸氢根,磷酸、磷酸一氢根、磷酸二氢根、硫酸、硫酸氢根、氢碘酸、亚磷酸等;以及有机酸盐,所述有机酸包括如乙酸、丙酸、异丁酸、马来酸、丙二酸、苯甲酸、琥珀酸、辛二酸、反丁烯二酸、乳酸、扁桃酸、邻苯二甲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柠檬酸、酒石酸和甲磺酸等类似的酸;还包括氨基酸(如精氨酸等)的盐,以及如葡糖醛酸等有机酸的盐。本发明的某些特定的化合物含有碱性和酸性的官能团,从而可以被转换成任一碱或酸加成盐。
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由含有酸根或碱基的母体化合物通过常规化学方法合成。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盐的制备方法是:在水或有机溶剂或两者的混合物中,经由游离酸或碱形式的这些化合物与化学计量的适当的碱或酸反应来制备。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存在特定的几何或立体异构体形式。本发明设想所有的这类化合物,包括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和(+)-对映体、(R)-和(S)-对映体、非对映异构体、(D)-异构体、(L)-异构体,及其外消旋混合物和其他混合物,例如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体富集的混合物,所有这些混合物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烷基等取代基中可存在另外的不对称碳原子。所有这些异构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对映异构体”或者“旋光异构体”是指互为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顺反异构体”或者“几何异构体”系由因双键或者成环碳原子单键不能自由旋转而引起。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非对映异构体”是指分子具有两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并且分子间为非镜像的关系的立体异构体。
除非另有说明,“(D)”或者“(+)”表示右旋,“(L)”或者“(-)”表示左旋,“(DL)”或者“(±)”表示外消旋。
除非另有说明,用楔形实线键和楔形虚线键/>表示一个立体中心的绝对构型,用直形实线键/>和直形虚线键/>表示立体中心的相对构型,用波浪线/>表示楔形实线键/>或楔形虚线键/>或用波浪线/>表示直形实线键/>和直形虚线键/>
除非另有说明,当化合物中存在双键结构,如碳碳双键、碳氮双键和氮氮双键,且双键上的各个原子均连接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时(包含氮原子的双键中,氮原子上的一对孤对电子视为其连接的一个取代基),如果该化合物中双键上的原子与其取代基之间用波浪线连接,则表示该化合物的(Z)型异构体、(E)型异构体或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例如下式(A)表示该化合物以式(A-1)或式(A-2)的单一异构体形式存在或以式(A-1)和式(A-2)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下式(B)表示该化合物以式(B-1)或式(B-2)的单一异构体形式存在或以式(B-1)和式(B-2)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下式(C)表示该化合物以式(C-1)或式(C-2)的单一异构体形式存在或以式(C-1)和式(C-2)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存在特定的。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互变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形式”是指在室温下,不同官能团异构体处于动态平衡,并能很快的相互转化。若互变异构体是可能的(如在溶液中),则可以达到互变异构体的化学平衡。例如,质子互变异构体(proton tautomer)(也称质子转移互变异构体(prototropic tautomer))包括通过质子迁移来进行的互相转化,如酮-烯醇异构化和亚胺-烯胺异构化。价键异构体(valencetautomer)包括一些成键电子的重组来进行的相互转化。其中酮-烯醇互变异构化的具体实例是戊烷-2,4-二酮与4-羟基戊-3-烯-2-酮两个互变异构体之间的互变。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富含一种异构体”、“异构体富集”、“富含一种对映体”或者“对映体富集”指其中一种异构体或对映体的含量小于100%,并且,该异构体或对映体的含量大于等于60%,或者大于等于70%,或者大于等于80%,或者大于等于90%,或者大于等于95%,或者大于等于96%,或者大于等于97%,或者大于等于98%,或者大于等于99%,或者大于等于99.5%,或者大于等于99.6%,或者大于等于99.7%,或者大于等于99.8%,或者大于等于99.9%。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异构体过量”或“对映体过量”指两种异构体或两种对映体相对百分数之间的差值。例如,其中一种异构体或对映体的含量为90%,另一种异构体或对映体的含量为10%,则异构体或对映体过量(ee值)为80%。
可以通过的手性合成或手性试剂或者其他常规技术制备光学活性的(R)-和(S)-异构体以及D和L异构体。如果想得到本发明某化合物的一种对映体,可以通过不对称合成或者具有手性助剂的衍生作用来制备,其中将所得非对映体混合物分离,并且辅助基团裂开以提供纯的所需对映异构体。或者,当分子中含有碱性官能团(如氨基)或酸性官能团(如羧基)时,与适当的光学活性的酸或碱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的盐,然后通过本领域所公知的常规方法进行非对映异构体拆分,然后回收得到纯的对映体。此外,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是通过使用色谱法完成的,所述色谱法采用手性固定相,并任选地与化学衍生法相结合(例如由胺生成氨基甲酸盐)。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构成该化合物的原子上包含非天然比例的原子同位素。例如,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比如氚(3H),碘-125(125I)或C-14(14C)。又例如,可用重氢取代氢形成氘代药物,氘与碳构成的键比普通氢与碳构成的键更坚固,相比于未氘化药物,氘代药物有降低毒副作用、增加药物稳定性、增强疗效、延长药物生物半衰期等优势。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所有同位素组成的变换,无论放射性与否,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任选”或“任选地”指的是随后描述的事件或状况可能但不是必需出现的,并且该描述包括其中所述事件或状况发生的情况以及所述事件或状况不发生的情况。
术语“被取代的”是指特定原子上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可以包括重氢和氢的变体,只要特定原子的价态是正常的并且取代后的化合物是稳定的。当取代基为氧(即=O)时,意味着两个氢原子被取代。氧取代不会发生在芳香基上。术语“任选被取代的”是指可以被取代,也可以不被取代,除非另有规定,取代基的种类和数目在化学上可以实现的基础上可以是任意的。
当任何变量(例如R)在化合物的组成或结构中出现一次以上时,其在每一种情况下的定义都是独立的。因此,例如,如果一个基团被0-2个R所取代,则所述基团可以任选地至多被两个R所取代,并且每种情况下的R都有独立的选项。此外,取代基和/或其变体的组合只有在这样的组合会产生稳定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才是被允许的。
当一个连接基团的数量为0时,比如-(CRR)0-,表示该连接基团为单键。
当其中一个变量选自单键时,表示其连接的两个基团直接相连,比如A-L-Z中L代表单键时表示该结构实际上是A-Z。
当一个取代基为空缺时,表示该取代基是不存在的,比如A-X中X为空缺时表示该结构实际上是A。当所列举的取代基中没有指明其通过哪一个原子连接到被取代的基团上时,这种取代基可以通过其任何原子相键合,例如,吡啶基作为取代基可以通过吡啶环上任意一个碳原子连接到被取代的基团上。
当所列举的连接基团没有指明其连接方向,其连接方向是任意的,例如,中连接基团L为-M-W-,此时-M-W-既可以按与从左往右的读取顺序相同的方向连接环A和环B构成/>也可以按照与从左往右的读取顺序相反的方向连接环A和环B构成/>所述连接基团、取代基和/或其变体的组合只有在这样的组合会产生稳定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才是被允许的。
除非另有规定,当某一基团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连接位点时,该基团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点可以通过化学键与其他基团相连。所述位点与其他基团连接的化学键可以用直形实线键直形虚线键/>或波浪线/>表示。例如-OCH3中的直形实线键表示通过该基团中的氧原子与其他基团相连;/>中的直形虚线键表示通过该基团中的氮原子的两端与其他基团相连;/>中的波浪线表示通过该苯基集团中的1和2位的碳原子与其他基团相连。
除非另有规定,术语“C1-6烷基”用于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由1至6个碳原子组成的饱和碳氢基团。所述C1-6烷基包括C1-5、C1-4、C1-3、C1-2、C2-6、C2-4、C6和C5烷基等;其可以是一价(如甲基)、二价(如亚甲基)或者多价(如次甲基)。C1-6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Me)、乙基(Et)、丙基(包括n-丙基和异丙基)、丁基(包括n-丁基,异丁基,s-丁基和t-丁基)、戊基(包括n-戊基,异戊基和新戊基)、己基等。
除非另有规定,术语“C1-3烷基”用于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由1至3个碳原子组成的饱和碳氢基团。所述C1-3烷基包括C1-2和C2-3烷基等;其可以是一价(如甲基)、二价(如亚甲基)或者多价(如次甲基)。C1-3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Me)、乙基(Et)、丙基(包括n-丙基和异丙基)等。
除非另有规定,术语“C1-6烷氧基”表示通过一个氧原子连接到分子的其余部分的那些包含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所述C1-6烷氧基包括C1-4、C1-3、C1-2、C2-6、C2-4、C6、C5、C4和C3烷氧基等。C1-6烷氧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包括正丙氧基和异丙氧基)、丁氧基(包括n-丁氧基、异丁氧基、s-丁氧基和t-丁氧基)、戊氧基(包括n-戊氧基、异戊氧基和新戊氧基)、己氧基等。
除非另有规定,术语“C1-3烷氧基”表示通过一个氧原子连接到分子的其余部分的那些包含1至3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所述C1-3烷氧基包括C1-2、C2-3、C3和C2烷氧基等。C1-3烷氧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包括正丙氧基和异丙氧基)等。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方法来确认结构,如果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则该绝对构型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予以确证。例如单晶X射线衍射法(SXRD),把培养出的单晶用Bruker D8 venture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光源为CuKα辐射,扫描方式:扫描,收集相关数据后,进一步采用直接法(Shelxs97)解析晶体结构,便可以确证绝对构型。
本发明所使用的溶剂可经市售获得。
本发明采用下述缩略词:aq代表水;HOBT代表1-羟基苯并三唑;HBTU代表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ATU代表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EDCI代表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DCC代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eq代表当量、等量;DCM代表二氯甲烷;PE代表石油醚;DMF代表N,N-二甲基甲酰胺;EtOAc代表乙酸乙酯;EtOH代表乙醇;MeOH代表甲醇;CBz代表苄氧羰基,是一种胺保护基团;BOC代表叔丁氧羰基是一种胺保护基团;HOAc代表乙酸;THF代表四氢呋喃;Boc2O代表二-叔丁基二碳酸酯;TFA代表三氟乙酸;DIPEA代表二异丙基乙基胺;TBAF代表四丁基氟化铵;iPrOH代表2-丙醇。
化合物依据本领域常规命名原则或者使用软件命名,市售化合物采用供应商目录名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任何不利限制。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多种合成方法来制备,包括下面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与其他化学合成方法的结合所形成的实施方式以及本领域技术上人员所熟知的等同替换方式,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针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将是显而易见的。
一般合成路线:
反应流程1
PG1为常见的胺基保护基,如三苯甲基,叔丁氧羰基等;PG2为常见的羧基保护基,如二苯甲基,叔丁基等。所有其它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式(I)的化合物可由反应中间体SM-1经三步制备而来,具体的,步骤一为酸胺缩合反应,通常在偏低的温度如0~20℃,在缩合剂如HOBT、EDCI、HATU、HBTU、DCC及适量的碱作用下完成;步骤二为上磺酸反应,通常在溶剂DMF中,底物SM-2与磺化试剂如DMF·SO3,吡啶·SO3作用下低温下反应完成,优选温度范围0-10℃;步骤三为脱保护反应,通常在酸作用下完成,常用的酸有三氟乙酸、甲酸等,溶剂为二氯甲烷,苯甲醚有助于保护基的脱除,优选的反应温度范围-10-10℃。
中间体的制备
中间体的合成路线一:
中间体A-6的合成见参考文献(Org.Process Res.Dev.2018,22,212),消旋体A-5通过化学拆分得到单一手性化合物A-6。
中间体的合成路线二:
步骤一:化合物B-2的制备
A-6(3.8g,10.40mmol,1当量)和三乙胺(2.10g,20.80mmol,2.89mL,2当量)溶于二氯甲烷(30mL)溶液中,在0℃下滴加氯磺酰氨基甲酸苄酯(2.60g,10.40mmol,1当量)的二氯甲烷(30mL)溶液,将混合物在10-20℃下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用水(40mL)洗涤并搅拌5分钟。用二氯甲烷(3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30mL)洗涤,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有机相得化合物B-2(6.0g)LCMS(ESI)m/z:579.2(M+1)。
步骤二:化合物B-3的制备
将化合物B-2(6g,10.37mmol,1当量)溶于MeCN(60mL),在N2保护下,在10-20℃向溶液中一次性加入1,2-二溴乙烷(3.90g,20.74mmol,1.56mL,2当量)和K3PO4(4.40g,20.74mmol,2当量)。将混合物在60℃下搅拌14小时,补加1,2-二溴甲烷(1.95g,10.37mmol,782.32μL,1当量),混合物在90℃下再搅拌8小时。过滤混合物,减压浓缩,得到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PE/EA=4:1至2:1,然后再用二氯甲烷/PE=50:1至20:1)纯化残余物。得到化合物B-3。LCMS(ESI)m/z:477(M+23);399(M-56+1)。
步骤三:化合物B-4的制备
化合物B-3(3.4g,5.62mmol,1当量)溶于H2O(45mL)和MeCN(90mL)中,在25℃,氮气保护下一次性加入磷酸氢二钾(3.92g,22.49mmol,4当量)和过硫酸钾(6.84g,25.30mmol,4.5当量)。将混合物在100℃下搅拌0.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0mL碳酸氢钠水溶液并用乙酸乙酯(100mL溶液)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洗涤,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以下均是)=4:1至1:3)纯化残余物,得化合物B-4。LCMS(ESI)m/z:399.1(M-56+1)。
步骤四:化合物B-5的制备
将化合物B-4(1.6g,3.52mmol,1当量)和Pd/C(320mg,10%纯度)溶于EtOH(30mL)中,在25℃下在H2(15psi)下搅拌2小时。过滤,将滤液真空浓缩。得B-5,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五:化合物B-6的制备
将化合物B-5溶于二氯甲烷(5mL)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在0℃下一次性加入TFA(8.47g,74.28mmol,5.50mL,21.63当量)。将混合物在25℃下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真空浓缩得化合物B-6的三氟乙酸盐。LCMS(ESI)m/z:242.9(M+23)。
中间体的合成路线三:
步骤一:化合物C-2的制备
将化合物A-6(500mg,1.37mmol,1当量)溶于乙腈(20mL)中,在25-30℃,氮气保护下,一次性加入2-溴乙醇(341.97mg,2.74mmol,194.30μL,2当量)和K3PO4(580.88mg,2.74mmol,2当量)。将混合物在90℃下搅拌持续12个小时,过滤混合物,滤液用盐水(30mL)洗涤,混合物用EtOAc(80mL)萃取,有机层用Na2SO4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通过柱色谱(SiO2,石油醚/乙酸乙酯=3:1至0:1)纯化残余物。得到化合物C-2。LCMS(ESI)m/z:410.2(M+1)。
步骤二:化合物C-1的制备
将化合物A-6(410.0mg,1.12mmol,1当量)溶于1,2-二氯乙烷(20mL)和MeOH(2mL),在氮气保护下于30℃加入2-[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乙醛(293.36mg,1.68mmol,320.62μL,1.5当量),用AcOH(67.38mg,1.12mmol,64.17μL,1当量)将混合物调节pH=5并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至0-10℃并加入NaBH(OAc)3(832.28mg,3.93mmol,3.5当量),将混合物再搅拌18小时。向溶液中加入饱和NaHCO3水溶液(5mL),并用DCM(1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滤液。浓缩液通过硅胶色谱法(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0:1)纯化得化合物C-1。LCMS(ESI)m/z:524.5(M+1)。
步骤三:化合物C-2的制备
在0℃下,在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C-1(740mg,1.41mmol,1当量)的THF(10mL)溶液中在0℃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丁基氟化铵的四氢呋喃溶液(1M,2.83mL,2当量),然后搅拌1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20mL饱和盐水,分离有机相,并用EA(20mL,3)萃取,收集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浓缩液通过硅胶色谱法(石油醚/乙酸乙酯=5:1至0:1)纯化得化合物C-2。LCMS(ESI)m/z:410.3(M+1)。
步骤四:化合物B-3的制备向化合物C-2(380毫克,928.02微摩尔,1当量)的THF溶液(10毫升)中在25℃加入N-(三乙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甲酸苄酯(参考Chem.Eur.J.2004,10,5581–5606合成))(2575.3mg,2.78mmol,3当量),氮气下,然后在75℃下搅拌4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10mL水,用EA(20mL混合)萃取,有机相用20mL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浓缩液通过硅胶色谱法(石油醚/乙酸乙酯=5:1至0:1)纯化得化合物B-3。1H NMR(400MHz,CDCl3)δ=7.35-7.28(m,3H),7.27-7.20(m,2H),7.17(s,5H),6.38-6.33(m,1H),5.23(s,1H),5.14-5.00(m,2H),3.71(d,J=4.3Hz,5H),3.38-3.29(m,2H),3.18-2.99(m,2H),1.48(s,20H),1.37-1.29(m,9H),1.28-1.05(m,4H),0.96-0.69(m,2H);LCMS(ESI)m/z:605.4(M+1)。
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四:
步骤一:化合物D-2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于0-10℃,向二苯基甲酮腙(10g,50.96mmol,1当量)与二氯甲烷(100mL)混合物中一次性加入MgSO4(4.60g,38.22mmol,0.75当量)和二氧化锰(15.50g,178.35mmol,3.5当量)。将反应混合物在0-30℃下搅拌1小时。过滤混合物,在0-10℃,氮气保护下,将滤液加入到D-1(4.94g,48.42mmol,0.95当量)的MeOH(30mL)混合物中。将混合物在0-30℃下搅拌2小时。将混合物真空浓缩。从PE(150mL)中重结晶,得到化合物D-2。1H NMR(400MHz,CDCl3)δ7.20-7.30(m,10H),6.85(s,1H),1.27-1.36(m,2H),1.09-1.22(m,2H)。
步骤二:化合物D-3的制备向氧-二苯基磷酰基羟胺(521.50mg,2.24mmol,1.2当量)和化合物D-2(0.5g,1.86mmol,1当量)在THF(10mL)中的混合物中在0-10℃,氮气保护下。加入t-BuONa(214.91mg,2.24mmol,1.2当量)。将反应混合物在0-10℃下搅拌120分钟。将反应液用5%的盐水(30mL)洗涤,搅拌15分钟。过滤不溶物,滤饼用乙酸乙酯(10mL)洗涤,滤液用乙酸乙酯(20mL)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饱和盐水(20mL合并)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化合物D-3的EtOAc/THF(60mL)溶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三:化合物D-4的制备向化合物D-3的EtOAc/THF溶液(理论产量528mg,1.86mmol,1当量,60mL)中,在氮气保护下,在15-25℃下一次性加入2-氧代-2-[2-(三苯基氨基)噻唑-4-基]乙酸(617.94mg,1.49mmol,0.8当量)。将混合物在15-25℃下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混合物在45℃下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D-4。LCMS(ESI)m/z:680.2(M+1)。
实施例1
化合物1的合成
步骤一:化合物1-2的制备
在15℃,向化合物B-6的三氟乙酸盐(1.1g,3.29mmol,1当量)和化合物D-4(2.01g,2.96mmol,0.9当量)与DMF(20m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HATU(1.63g,4.28mmol,1.3当量)和TEA(998.97mg,9.87mmol,1.37mL,3当量),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15℃氮气保护下搅拌8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水(50mL),水相用乙酸乙酯(100mL乙酸)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用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PE/EA=4:1至1:3)纯化粗产物得化合物1-2。LCMS(ESI)m/z:882.2(M+1)。
步骤二:化合物1-3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1-2(1.3g,1.47mmol,1当量)与DMF(15mL)的混合溶液中一次性加入DMF·SO3络合物(1.35g,8.84mmol,6当量)。将溶液在15℃下搅拌1小时。向溶液中加入水(20mL)并用乙酸乙酯(5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用水及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化合物1-3。LCMS(ESI)m/z:962.7(M+1)。
步骤三:化合物1的制备
将化合物1-3(400.00mg,415.77μmol,1当量)溶解于二氯甲烷(4mL)中,氮气保护下在0℃,向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苯甲醚(89.92mg,831.53μmol,90.37μL,2当量)和TFA(3.08g,27.01mmol,2.00mL,64.97eq)。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1小时。向化合物中加入甲基叔丁基醚(100mL)有固体析出,过滤并收集滤饼。滤饼通过反相HPLC(柱:PhenomenexLuna C18 200*40mm*10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0.1%TFA);流动相B:乙腈];流动相B的百分比:1%-27%,10min)纯化粗产物,得化合物1。1H NMR(400MHz,DMSO-d6+D2O)δ=6.96(s,1H),5.39-5.10(m,1H),4.28-4.05(m,2H),3.56-3.42(m,1H),3.36-3.29(m,2H),3.27-3.03(m,3H),1.40(br d,J=3.9Hz,4H);LCMS(ESI)m/z:553.9(M+1);473.9(M-80+1)。
实施例2
化合物2的合成
参考化合物1的制备过程,通过反相HPLC(柱:Phenomenex Synergi C18 150mm*25mm*10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0.1%TFA;流动相B:乙腈];流动相B的百分比%:1%-25%,10min)后处理得化合物2。1H NMR(400MHz,DMSO-d6+D2O)δ=6.90-6.84(m,1H),5.21(d,J=5.7Hz,1H),4.22-4.12(m,1H),3.59(br dd,J=3.2,14.1Hz,2H),3.31-3.05(m,6H),1.37(br s,4H);LCMS(ESI)m/z:567.5(M+1)。
实施例3
化合物3的合成
步骤一:化合物3-2的制备
将化合物A-6(5.7g,15.60mmol,1当量),叔丁基-二甲基-[[((2R)-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硅烷(3.23g,17.16mmol,1.1当量)和二异丙基乙基胺(2.32g,17.94mmol,3.12mL,1.15当量)于15℃在氮气保护下溶解于乙醇(60mL)中,然后将混合物在90℃搅拌18小时。真空浓缩溶液。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4/1至0/1)。得到化合物3-2。
步骤二:化合物3-3的制备
将化合物3-2(4.02g,7.26mmol,1当量),三乙胺(1.47g,14.52mmol,2.02mL,2当量)溶解于二氯甲烷(40毫升)中,降温至0℃,在氮气保护下,滴加氯磺酰基氨基甲酸苄酯(1.81g,7.26mmol,1当量)的二氯甲烷(20毫升)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在0-15℃搅拌2小时。溶液加水(50mL)淬灭,用二氯甲烷(5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100mL*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粗品3-3。
步骤三:化合物3-4的制备
将化合物3-3(6.30g,8.21mmol,1eq),三乙胺(1.25g,12.32mmol,1.71mL,1.5当量)溶解于二氯甲烷(70毫升)中,降温至0℃,在氮气保护下,滴加甲磺酰氯(1.13g,9.86mmol,762.92μL,1.2当量),将溶液在0℃下搅拌2小时。溶液用水(100mL)淬灭,用二氯甲烷(10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100mL*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粗品3-4。
步骤四:化合物3-5的制备
将化合物3-4(13.40g,15.86mmol,1当量),磷酸钾(4.38g,20.61mmol,1.3当量)在15℃混合于乙腈(150mL)中,然后将反应液在80℃搅拌2小时。滤液真空浓缩。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5/1至3/1),得化合物3-5。
步骤五:化合物3-6的制备
在25℃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3-5(5.00g,6.68mmol,1当量),磷酸二氢钾(4.65g,26.70mmol,4当量),过硫酸钾(8.12g,30.04mmol,6.02mL,4.5当量)混合溶于乙腈(240mL)和水(120mL)中,然后将溶液加热至100℃搅拌40分钟。将溶液冷却,过滤,滤液真空浓缩,然后加入水(50mL),用乙酸乙酯(5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100mL*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4/1至2/1)。得到化合物3-6。
步骤六:化合物3-7的制备
将化合物3-6(2.30g,3.84mmol,1当量)溶于二氯甲烷(30mL)中,在25℃氮气保护下,向反应液体中加入三乙胺三氢氟酸盐(3.72g,23.05mmol,3.76mL,6当量),然后将溶液在25℃搅拌15小时。向溶液中加入水(30mL)稀释,并用二氯甲烷(3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100mL*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在真空浓缩。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至0/1)。得化合物3-7。
步骤七:化合物3-8的制备
氮气保护下,在0℃下。将化合物3-7(700mg,1.44mmol,1当量)、三乙胺(190.05mg,1.88mmol,261.42μL,1.3当量)溶于二氯甲烷(20mL)中,滴加乙酰氯(136.09mg,1.73mmol,123.72μL,1.2当量),溶液缓慢升温至25℃,搅拌4小时。向溶液中加入水(10mL)淬灭,用二氯甲烷(2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50mL*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至0/1)。得化合物3-8。1H NMR(400MHz,CDCl3)δ=7.46-7.34(m,5H),6.53-6.46(m,1H),5.40-5.31(m,2H),5.06-5.05(m,1H),5.10-5.00(m,1H),4.57-4.47(m,1H),4.41-4.34(m,1H),4.28-4.21(m,1H),4.12-4.06(m,1H),4.18-4.06(m,3H),3.64-3.55(m,1H),3.52-3.43(m,1H),3.39-3.33(m,1H),3.26-3.18(m,1H),2.12-2.09(m,3H),1.50-1.42(m,9H)。
步骤八:化合物3-9的制备
在20℃,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3-8(430mg,816.62μmol,1当量)的乙醇(10mL)溶液中加入钯碳(130mg,189.56μmol,纯度10%),置换氢气,然后将该溶液在20℃和氢气压力(15Psi)下搅拌2小时。溶液过滤,用四氢呋喃洗涤,滤液真空浓缩。无需纯化得化合物3-9。
步骤九:化合物3-10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3-9(280mg,713.51μmol,1当量)溶于二氯甲烷(1mL),向溶液中添加TFA(1.54g,13.51mmol,1mL,18.93当量)。反应液升温至25℃,反应2小时。将该反应溶液真空浓缩。得3-10的三氟乙酸盐粗品。
步骤十:化合物3-11的制备
在25℃,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3-10的三氟乙酸盐(290mg,713.70μmol,1当量)溶于DMF(10mL)中,向该反应溶液中添加化合物D-4(485.16mg,713.70μmol,1当量),HATU(352.78mg,927.81μmol,1.3当量)和三乙胺(216.66mg,2.14mmol,298.02μL,3当量)。溶液搅拌4小时后。向溶液中加入10mL水,水相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粗产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PE/EA=3/1至1/3),得化合物3-11。LCMS:954.3(M+1)。
步骤十一:化合物3-12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化合物3-11(100mg,104.81μmol,1当量)溶于DMF(3mL)中,向该反应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氧化硫络合物(96.32mg,628.88μmol,6当量)。25℃反应2小时。向反应溶液中加入水(5mL),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20mL*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粗品3-12。LCMS:1034.3(M+1)。
步骤十二:化合物3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3-12(60mg,58.02μmol,1当量)溶于二氯甲烷(0.8mL)中,加入苯甲醚(62.74mg,580.19μmol,63.06μL,10当量)和TFA(1.23g,10.80mmol,0.8mL,186.23当量),然后将反应液在25℃,氮气保护下搅拌1小时。将溶液用正庚烷(5mL*2)洗涤,倒出上清液,然后用冷却的MTBE(20mL)打浆,过滤并将滤饼用MTBE(5mL)洗涤,滤饼通过反相HPLC(柱:Phenomenex Luna C18 150*25mm*10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0.1%TFA);流动相B:乙腈];流动相B的百分比:10%-30%,10min)纯化得化合物3。1H NMR(400MHz,DMSO-d6)δ=6.81(s,1H),5.25(d,J=5.5Hz,1H),4.18-4.10(m,1H),3.96-3.88(m,2H),3.76-3.66(m,1H),3.63-3.46(m,2H),3.05(br dd,J=8.3,13.6Hz,1H),2.95-2.69(m,2H),2.01-1.96(m,3H),1.42-1.28(m,4H);LCMS(ESI)m/z:626(M+1);546(M-80+1)。
实施例4
化合物4的合成
步骤一:化合物4-2的制备将化合物A-6(5g,13.68mmol,1当量)和(S)-2-(环氧乙烷-2-基甲基)异吲哚啉-1,3-二酮(1.95g,9.58mmol,0.7当量)、高氯酸锂(4.37g,41.05mmol,1.80mL,3当量)与乙腈(30mL)混合,反应液在60℃下搅拌3.5小时。溶液用100毫升水淬灭,然后用乙酸乙酯(10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层用水(100mL*2)及盐水(100mL*2)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通过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PE/EA/DCM=5/1/1至DCM/MeOH=10/1)。将残余物在DCM:EA=1:1(80mL)中打浆16小时,形成白色固体,通过过滤收集固体,并用EA(10mL*2)洗涤。收集滤饼得化合物4-2。LCMS(ESI)m/z:569.3(M+1)。
步骤二:化合物4-3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4-2(2.8g,4.92mmol,1当量)和三乙胺(996.56mg,9.85mmol,1.37mL,2当量)的DCM(20mL)溶液中,滴加氯磺酰基氨基甲酸苄酯(1.84g,7.39mmol,1.5当量)的DCM(5mL)溶液,搅拌1小时。用50mL水淬灭反应,然后用DCM(50mL*2)萃取,有机层用水(100mL*2)及盐水(100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粗品4-3。LCMS(ESI)m/z:726.2(M-55)。
步骤三:化合物4-4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4-3(4.78g,6.11mmol,1当量)和三乙胺(804.26mg,7.95mmol,1.11mL,1.3当量)的DCM(40mL)溶液中滴加甲烷磺酰氯(700.35mg,6.11mmol,473.21μL,1当量),加完后反应液搅拌1小时。用水(50mL)淬灭反应,然后用DCM(50mL*2)萃取,有机层用水(100mL*2)及盐水(10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化合物4-4。LCMS(ESI)m/z:804.2(M-55)。
步骤四:化合物4-5的制备
将化合物4-4(5.32g,6.19mmol,1当量)和磷酸钾(1.71g,8.04mmol,1.3当量)与乙腈(80mL)混合,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于60℃下搅拌16小时。将混合物过滤,滤液真空浓缩得化合物4-5。LCMS(ESI)m/z:708.2(M-55)。
步骤五:化合物4-6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4-5(2.94g,3.85mmol,1当量)溶于乙腈(100mL)和水(30mL)中,向该反应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铈铵(4.22g,7.70mmol,3.84mL,2当量)的水(20mL)溶液,然后在0-25℃下搅拌5小时。向反应溶液中加入100mL水,然后用EA(100mL*2)萃取,将有机层用水(100mL*2)及盐水(100mL*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滤液。通过硅胶柱色谱(PE/EA=5/1至1/1,20%DCM)纯化得化合物4-6。LCMS(ESI)m/z:558.2(M-55)。
步骤六:化合物4-7的制备
将化合物4-6(1.42g,2.31mmol,1当量)和Pd/C(150mg,10%纯度)与乙醇(40mL)混合,在20-30℃、氢气(15psi)下搅拌15小时。将混合物过滤并将滤液真空浓缩,得到化合物4-7。
步骤七:化合物4-8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4-7(1.2g,2.50mmol,1当量)的DCM(16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2.32g,108.05mmol,8mL,43.17当量),并在0℃搅拌1小时。将该溶液真空浓缩,得4-8的三氟乙酸盐粗品。
步骤八:化合物4-9的制备向化合物4-8的三氟乙酸盐(1.3g,2.63mmol,1当量),化合物D-4(1.79g,2.63mmol,1当量)与DMF(15m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HATU(1.30g,3.42mmol,1.3当量)和二异丙基乙基胺(1.02g,7.89mmol,1.37mL,3当量),然后在20-30℃下搅拌1小时。将溶液倒入100mL水中,并用DCM(100mL*2)萃取,有机层用水(100mL)及盐水(10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纯化(DCM/EA=1/0至1/2)得到化合物4-9。LCMS(ESI)m/z:1041.4(M+1)。
步骤九:化合物4-10的制备
将化合物4-9(1.22g,1.04mmol,1当量)、水合肼(265.13mg,5.19mmol,257.40μL,98%纯度,5当量)与乙醇(30mL)混合,混合溶液在30℃下搅拌4小时。将溶液倒入250mL水中,并用DCM(150mL*3)萃取,有机层用盐水(20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浓缩液通过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DCM/MeOH=50/1至20/1)得4-10。LCMS(ESI)m/z:911.4(M+1)。步骤十:化合物4-11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4-10(145mg,159.16μmol,1当量)和三乙胺(40.26mg,397.89μmol,55.38μL,2.5当量)与DCM(5m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oc2O(45.16mg,206.90μmol,47.53μL,1.3当量)的DCM(0.5mL)溶液,并搅拌1小时。加入10mg Boc2O并在25-30℃下搅拌1小时。溶液用DCM(10mL)稀释,然后用盐水(10mL*2)洗涤,有机层用Na2SO4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残留物通过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PE/EA=2/1至0/1)得化合物4-11。LCMS(ESI)m/z:1011.5(M+1)。
步骤十一:化合物4-12的制备
在25℃下,向化合物4-11(130mg,128.56μmol,1当量)的DMF(2mL)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氧化硫络合物(59.07mg,385.69μmol,3当量)。反应液在25℃反应1小时。向溶液中加入10mL水,并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5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化合物4-12。LCMS(ESI)m/z:1091.4(M+H)。
步骤十二:化合物4的制备
在0℃下,向化合物4-12(150mg,137.46μmol,1当量)、苯甲醚(29.73mg,274.92μmol,29.88μL,2当量)的DCM(1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54g,13.51mmol,1mL,98.26当量)。然后将混合物在25℃下搅拌1小时。降温至0℃,向混合物中添加正庚烷(6mL*3),倒出上清液,然后用冷却的MTBE(4mL)打浆,然后在N2保护下过滤溶液。粗产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柱:Waters Atlantis T3 150mm*30mm*5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0.1%TFA);流动相B:乙腈];流动相B的百分比:5%-35%,10min)得到化合物4的三氟乙酸盐。1H NMR(400MHz,DMSO-d6+D2O)δ=6.86(s,1H),5.27-5.19(m,1H),4.23-4.16(m,1H),3.73-3.59(m,2H),3.40-3.33(m,1H),3.20-3.06(m,2H),3.03-2.82(m,3H),1.36(br s,4H);LCMS(ESI)m/z:583.0(M+1)。
实施例5
化合物5的合成
步骤一:化合物5-2的制备
将化合物4-10(87mg,95.49μmol,1当量),(E)-叔丁基(((叔丁氧基羰基)氨基)(1H-吡唑-1-基)亚甲基)氨基甲酸酯(35.56mg,114.59μmol,1.2当量)于20-25℃下与乙腈(5mL)混合,向该混合物中逐滴加入三乙胺(24.16mg,238.73μmol,33.23μL,2.5当量),然后加入硫酸镁(53.22mg,442.14μmol,4.63当量),在20-25℃下搅拌20小时。将混合物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DCM/MeOH=10/1)粗产物得化合物5-2。LCMS(ESI)m/z:1153.5(M+1)。
步骤二:化合物5-3的制备
在25℃,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5-2(85mg,73.70μmol,1当量)溶于DMF(2mL),向该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氧化硫络合物(33.86mg,221.10μmol,3当量),然后在25℃搅拌1小时。向反应溶液中加入10mL水,并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5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粗品5-3。LCMS(ESI)m/z:1234.7(M+1)。
步骤三:化合物5的制备
在0℃下,向化合物5-3(93mg,75.40μmol,1当量)、苯甲醚(16.31mg,150.80μmol,16.39μL,2当量)的DCM(1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54g,13.51mmol,1mL,179.12当量)。然后将混合物在25℃下搅拌1小时。降温至0℃,向混合物中添加正庚烷(6mL*3),倒出上清液,并在0℃下用冷却的MTBE(4mL)打浆,然后在氮气保护下过滤。粗产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柱:Shim-pack C18 150×25mm×10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0.1%TFA);流动相B:乙腈];流动相B的百分比:12%-30%,10min)得化合物5。LCMS(ESI)m/z:625.0(M+1)。
实施例6
化合物6的合成
步骤一:化合物6-2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4-10(160mg,175.62μmol,1当量)和三乙胺(44.43mg,439.05μmol,61.11μL,2.5当量)及DCM(5m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酸酐(17.93mg,175.62μmol,16.45μL,1当量)的二氯甲烷(0.5mL)溶液,并在该温度下搅拌1小时。溶液用盐水(1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PE/EA=2/1~0/1至DCM/MeOH=10/1)得粗产品6-2。LCMS(ESI)m/z:953.5(M+1)。
步骤二:化合物6-3的制备
在25℃,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6-2(210mg,220.34μmol,1当量)溶于DMF(5mL)中,向该溶液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氧化硫络合物(101.24mg,661.01μmol,3当量)。在该温度下搅拌1小时。向溶液中加入水(10mL),并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20mL*2)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化合物6-3。LCMS:1033.6(M+1)。
步骤三:化合物6的制备
在0℃,氮气保护下,向化合物6-3(190mg,183.90μmol,1当量)的DCM(0.8mL)溶液中搅拌下加入苯甲醚(99.43mg,919.51μmol,99.93μL,5当量)和三氟乙酸(20.97mg,183.90μmol,13.62μL,1当量),然后将该反应液在25℃搅拌1小时。降温至0℃,向混合物中添加正庚烷(5mL*2),倒出上清液,并在0℃下用冷却的MTBE(10mL)打浆,过滤并用MTBE洗涤滤饼。得粗产物通过反相HPLC纯化(柱:Waters Atlantis T3 150×30mm×5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0.1%TFA);流动相B:乙腈];流动相B的百分比:5%-35%,10min),得到化合物6。1HNMR(400MHz,DMSO-d6+D2O)δ=6.89(s,1H),5.24(d,J=5.6Hz,1H),4.20-4.12(m,1H),3.60(quin,J=6.8Hz,1H),3.53-3.36(m,2H),3.15-2.99(m,3H),2.91(dd,J=7.0,9.5Hz,1H),1.87-1.73(m,3H),1.38(br s,4H);LCMS:625(M+1);545(M-80+1)。
实验例1:化合物抑菌作用检测(MIC)
用3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 BAA-205(TEM-1/SHV-1/SHV-12)、ATCC BAA-1705(KPC-2)、ATCC BAA-2470(NDM-1)、阴沟肠杆菌ATCC BAA-1143(AmpC)、2株大肠杆菌ATCC BAA-2523(OXA-48)、ATCC 25922,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Institute of clinical andlaboratory standard,CLSI)要求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各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在圆底96-孔板(Catalog#3788,Corning)中加入2倍系列梯度稀释化合物(终浓度范围0.125μg/mL-128μg/mL),从过夜辛顿米勒琼脂培养基Mueller Hinton II Agar(MHA,Cat.No.211438,BD BBLTM)平板上挑取新鲜细菌单克隆,悬浮于灭菌生理盐水,调节浓度为1×108CFU/mL,再用阳离子调节的辛顿米勒培养基Cation-Adjusted Mueller Hinton II Broth(MHB,Catalog#212332,BD BBLTM)稀释到5×105CFU/mL,取100μL加入到含有药物的圆底96-孔板。平板倒置于37℃培养20-24h后读取MIC值,将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定为MIC。结果见表1。菌落形成单位(CFU,Colony-Forming Units)指单位体积中的细菌群落总数。
表1本发明实施例的抑菌作用检测(MIC)数据
结论:本发明化合物对多种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实验例2:化合物临床分离菌抑菌作用检测(MIC)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化合物以及联合β-内酰胺酶(MBLs)抑制剂对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科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确定待测化合物对于产MBLs菌株的活性。分别称取抗生素及酶抑制剂用灭菌超纯水或二甲亚砜溶解配制成母液,配置MHA培养基,调整pH值7.2-7.4,121℃灭菌15min,置于55℃水浴锅中保温,采用二倍稀释法将母液稀释至待测浓度,采用直接菌悬液法制备接种液,将制备好的菌液吸取1mL装于接种管中,并安装好定位针与接种针。启动细菌多点接种仪进行接种。待菌液被琼脂吸收后,将平皿倒置于37℃的培养箱内培养16~20h,观察结果。取三次测试平均值。化合物单药及联合用药测试结果如下表2,3所示。
结论:本发明化合物及其与β-内酰胺酶(MBLs)抑制剂联用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LYS-228及上市药物美罗培南、氨曲南。
表2本发明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μg/mL)及MIC50、MIC90
表3本发明化合物联合β-内酰胺酶(MBLs)抑制剂的最低抑菌浓度(μg/mL)及MIC50、MIC90
实验例3:小鼠体内药效实验评估(小鼠大腿肌肉模型)
9只CD-1雌鼠分成3笼,每笼3只;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150mg/kg)。
24小时后,3笼小鼠再次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100mg/kg);MHA平板复苏菌株E.coli ATCC-25922。挑取复苏的菌落溶于生理盐水中,制备浓度为1.36E+07CFU/mL的E.coli ATCC-25922菌液,用于小鼠大腿肌肉感染。实验小鼠的大腿肌肉注射菌液量为100μL/只,即接种量为1.36E+06CFU/鼠。感染后2h,对照组小鼠取大腿肌肉组织置于10mL生理盐水中,大腿肌肉组织匀浆,梯度稀释点板;
小鼠具体给药情况如下:
(1)感染后2h:第1笼小鼠感染2h终点,取大腿肌肉组织置于10mL生理盐水中,大腿肌肉组织匀浆,梯度稀释点板,每只小鼠两个重复,对小鼠大腿肌肉组织载菌量进行计数。第3笼分别皮下注射100mg/kg的化合物1。
(2)感染后4,6,8h:第3笼分别皮下注射100mg/kg化合物1。第2~3笼小鼠感染10h终点,取大腿肌肉组织置于10mL生理盐水中,大腿肌肉组织匀浆,梯度稀释点板,每只小鼠两个重复。对小鼠大腿肌肉组织载菌量进行计数,整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4。
表4小鼠大腿肌肉组织载菌量实验结果
组别 小鼠平均CFU
2h对照组 2.37E+06
10h感染组 4.48E+08
化合物1(100mg/kg) 2.25E+05
结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显著抑制感染作用。
实验例4: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的药效实验评估
15只CD-1雌鼠分成5笼,每笼3只;计感染当天为第0天。
于Day-4天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150mg/kg,第1天再次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100mg/kg造成免疫缺陷小鼠。
于第1天在MHA平板复苏菌株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BAA 2470。挑取复苏的菌落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制备浓度为9.5E+07CFU/mL的菌液用于小鼠大腿肌肉感染。计感染开始时间为0h,于0h通过大腿肌肉每只注射100μL菌液,即接种量为9.5E+06CFU/mouse。感染后2h,根据实验方案进行给药。具体实验方案如下(见表5):
(1)感染后2h:第1笼小鼠终点,取大腿肌肉组织置于10mL无菌生理盐水中,匀质机组织匀浆并将匀浆液进行梯度稀释点板,每只小鼠两个重复。
(2)感染后2h:第2~3笼按照小鼠体重10mL/kg的体积分别给予治疗。第2笼小鼠每2h皮下给予溶媒,24h终点;第3笼小鼠每2h通过腹腔注射给予200mg/kg的化合物4,24h终点。终点取大腿肌肉组织置于10mL无菌生理盐水中,匀质机组织匀浆并将匀浆液进行梯度稀释点板,每只小鼠两个重复。对小鼠大腿肌肉组织载菌量进行计数,实验结果见表6。
表5实验方案
表6小鼠大腿肌肉组织载菌量实验结果
结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显著抑制感染作用。

Claims (10)

1.式(I)所示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L1选自-CH2CH2-、-CH2CH2CH2-、-C(=O)CH2-、-C(=O)CH2CH2-和-CH2C(=O)CH2-;
L2选自单键和-CH2-;
R1选自H;
R2和R3分别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H2-O-C(=O)-C1-3烷基、-CH2-NH-C(=NH)NH2和-CH2-NH-C(=O)-C1-3烷基,所述C1-6烷基、-CH2-O-C(=O)-C1-3烷基、-CH2-NH-C(=NH)NH2和-CH2-NH-C(=O)-C1-3烷基任选被1、2和3个Rb取代;
R4、R5、R6和R7分别独立地选自H;
Rb分别独立地选自N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和R3分别独立地选自H、C1-3烷基、,所述C1-3烷基、任选被1、2和3个Rb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和R3分别独立地选自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结构单元选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结构单元选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选自
其中,R1、R2、R3、R4、R5、R6和R7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选自
其中,R1、R2、R4、R5、R6和R7如权利要求6所定义。
8.下式所示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选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选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与细菌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CN202080081017.8A 2019-11-22 2020-11-20 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Active CN114787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93569 2019-11-22
CN201911159356 2019-11-22
PCT/CN2020/130568 WO2021098840A1 (zh) 2019-11-22 2020-11-20 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7158A CN114787158A (zh) 2022-07-22
CN114787158B true CN114787158B (zh) 2023-10-24

Family

ID=75980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1017.8A Active CN114787158B (zh) 2019-11-22 2020-11-20 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7556A1 (zh)
EP (1) EP4046998B1 (zh)
JP (1) JP7446424B2 (zh)
KR (1) KR20220084398A (zh)
CN (1) CN114787158B (zh)
WO (1) WO20210988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4594B (zh) * 2022-10-12 2023-02-14 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 磺酰脲环取代的化合物的盐型及其晶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79894A (en) * 1976-12-24 1978-07-14 Bayer Ag Betaalactum antibiotics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 and medicine using same
US5317016A (en) * 1991-08-20 1994-05-31 Shionog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Pyrrolidylthiocarbapenem derivative
CN103228652A (zh) * 2010-11-29 2013-07-31 辉瑞大药厂 单环内酰胺类
CN106164072A (zh) * 2014-03-24 2016-11-23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单环内酰胺有机化合物
CN108137573A (zh) * 2015-09-23 2018-06-08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单环内酰胺抗生素的盐和固体形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298750T1 (de) 2000-09-14 2005-07-15 Pantherix Ltd 3-(heteroarylacetamido)-2-oxo-azetidin-1- sulfonsäure derivate als antibakterielle mittel
US8901293B2 (en) 2005-12-07 2014-12-02 Basilea Pharmaceutica Ag Useful combinations of monobactam antibiotics with beta-lactamase inhibito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79894A (en) * 1976-12-24 1978-07-14 Bayer Ag Betaalactum antibiotics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 and medicine using same
US5317016A (en) * 1991-08-20 1994-05-31 Shionog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Pyrrolidylthiocarbapenem derivative
CN103228652A (zh) * 2010-11-29 2013-07-31 辉瑞大药厂 单环内酰胺类
CN106164072A (zh) * 2014-03-24 2016-11-23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单环内酰胺有机化合物
CN108137573A (zh) * 2015-09-23 2018-06-08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单环内酰胺抗生素的盐和固体形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novel 1β-methylcarbapenem antibiotic, S-4661.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2- (5 - Substituted Pyrrolidin-3-ylthio) -1β-Methylcarbapenems;Yasuyoshi Iso et al.;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第49卷(第2期);199-2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02754A (ja) 2023-01-25
EP4046998B1 (en) 2024-02-28
EP4046998A4 (en) 2023-01-04
JP7446424B2 (ja) 2024-03-08
CN114787158A (zh) 2022-07-22
KR20220084398A (ko) 2022-06-21
US20230037556A1 (en) 2023-02-09
EP4046998C0 (en) 2024-02-28
WO2021098840A1 (zh) 2021-05-27
EP4046998A1 (en) 2022-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84970B (zh) Erk抑制剂及其应用
JP6929881B2 (ja) 新規なβ−ラクタマーゼ阻害剤
CN114829365B (zh) 作为erk抑制剂的噻唑并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JP2021512866A (ja) 細菌感染を治療するための単環β−ラクタム化合物
CN114787158B (zh) 磺酰脲环取代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WO2021129817A1 (zh) 具有果糖激酶(khk)抑制作用的嘧啶类化合物
CN114008046B (zh) 作为cdk9抑制剂的氮杂吲哚连吡唑类化合物
CN114761407A (zh) 作为高选择性ros1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JP7296017B2 (ja) ベンゾスルタムを含む化合物
CN113811530B (zh) 作为糜酶抑制剂的嘧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2752749B (zh) 作为pd-l1免疫调节剂的氟乙烯基苯甲酰胺基化合物
WO2020239096A1 (zh) 抗菌性氨基糖苷衍生物
WO2022161347A1 (zh) 三并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JP2023538645A (ja) ボロン酸化合物
JP2022515104A (ja) 医薬の製造おける単環式β-ラクタム化合物の使用
RU2805569C1 (ru) Тиазололактамн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качестве ингибиторов ERK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WO2023274418A1 (zh)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类化合物
EP2531487A1 (en) Aryl benzylamine compounds
CN114957259A (zh) 氰基取代的芳香双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JPS59199693A (ja) インドリルグリシルセフアロスポリン誘導体
KR102668124B1 (ko) Pd-l1 면역조절제인 비닐 피리딘 카르복사미드 화합물
WO2022063094A1 (zh) 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及其应用
JP2022537291A (ja) ヘテロ環式誘導体及びその使用
EA045519B1 (ru) Антибактериальные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аминогликозид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84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