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931B - 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931B
CN114786931B CN202080085864.1A CN202080085864A CN114786931B CN 114786931 B CN114786931 B CN 114786931B CN 202080085864 A CN202080085864 A CN 202080085864A CN 114786931 B CN114786931 B CN 114786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drum
rotation
horizontal
building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58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6931A (zh
Inventor
D·孔蒂
C·德科尔
G·E·波尔蒂纳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Tyre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Tyre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Tyre SpA
Publication of CN114786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6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5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s for the processing of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2030/202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the building drums being movable, i.e. not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a fixed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2030/209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the drum supporting device being rotatable around an inclined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处于竖直初始姿态的第一成型鼓(110)被转移到倾斜旋转构件(40),所述倾斜旋转构件布置在服务站(S2)处并且具有相对于基本上水平方向倾斜45°的旋转轴线(R)。倾斜旋转构件(40)可以被驱动直到所述第一成型鼓(110)采取水平最终姿态。处于所述水平最终姿态的第一成型鼓(110)被从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拾取并且在其上执行轮胎的第一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构建活动,同时保持所述水平最终姿态。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以在前述工艺和设备中使用的倾斜旋转构件。
背景技术
车辆车轮用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布置在相对于胎体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胎冠结构和相对于垂直于该轮胎的旋转轴线的中间平面作为轮胎的轴向外表面的一对侧壁。
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由结合在弹性体材料基质中的增强帘线形成。胎体帘布层具有分别与环形锚固结构接合的相对端部边缘。环形锚固结构布置在通常以名称“胎圈”标识的轮胎区域中,并且它们中的每个通常由基本上周向的环形插入件或“胎圈芯”形成,在所述环形插入件或胎圈芯上在径向外部位置中施加至少一个填充插入件,所述填充插入件随着径向远离旋转轴线而渐缩。
可以在胎圈处设置具有改善至轮胎的扭矩传递的功能的特定增强结构。
在“无内胎”轮胎的情况下(即没有气室),通常称为“衬里”的弹性体材料层也可以设置在相对于胎体结构的径向内部位置中,以提供对轮胎的充胀空气的必要的不渗透性。通常,衬里从一个胎圈延伸到另一个胎圈。
胎冠结构包括带束结构和位于相对于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胎面带。
带束结构包括一个带束层或多个相对于彼此径向并置布置的带束层,带束层包括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所述增强帘线具有基本上平行于轮胎的周向延伸方向的取向(零度带束层)或者在多个带束层的情况下具有交叉取向。在后一种情况下,所述零度带束层可以设置在相对于具有交叉取向的带束层的径向外部位置中。
纵向沟槽和横向沟槽典型地形成在胎面带上并且布置成限定期望的胎面花纹。在胎面带和带束结构之间可以布置有所谓的“胎面带底层”,其由具有合适特性的弹性体材料制成,以获得带束结构与胎面带本身的稳定结合。
侧壁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限定了相对于环形锚固结构、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带束层(或多个带束层)以及可能的胎面带的至少一个部分而言的轴向外表面。例如,每个侧壁均从胎面带的侧向边缘之一延伸直至相应的胎圈环形锚固结构。
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任何数值都被认为在前面冠以术语“约”,以还表示与所指出的数值略有不同的任何数值,例如以考虑参照领域典型的尺寸公差。
术语“弹性体材料”用于表示包含至少一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强填料的组合物。这种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添加剂,例如交联剂和/或增塑剂。由于交联剂的存在,这种材料可以通过加热交联,以便形成最终制品。
术语“生轮胎”用于表示从构建处理获得但尚未模制和硫化的轮胎。
术语“成品轮胎”用于表示通过对生轮胎进行模制和硫化处理而获得的轮胎。
术语“轮胎”用于表示成品轮胎或生轮胎。
术语“轴向”、“轴向地”、“径向”、“径向地”、“周向”和“周向地”参照轮胎或轮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成型鼓使用。
特别地,术语“轴向”和“轴向地”用于表示在与轮胎或成型鼓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布置/测量或延伸的引述物/参数。
术语“径向”和“径向地”用于表示在基本上垂直于轮胎或成型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布置/测量或延伸并且位于包括该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引述物/参数。
术语“周向”和“周向地”用于表示沿着绕轮胎或成型鼓的旋转轴线延伸的圆周布置/测量或延伸的引述物/参数。
术语轮胎的“结构部件”用于表示能够执行其功能的轮胎的任何部分或其一部分。轮胎的结构部件的示例是以下部件:胎体结构、胎冠结构或其部分,如衬里、底衬、耐磨损插入件、胎圈芯、胎圈区域中的填充插入件(以及因此由胎圈芯和相应的填充插入件限定的环形锚固结构)、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带束层(或多个带束层)、带束底层、胎面带底层、侧壁、侧壁插入件、胎面带、织物或金属增强件、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增强元件等等,或者它们的一部分。
术语“操纵器”用于表示配置成支撑成型鼓并使之沿着至少两个笛卡尔坐标轴X、Y、Z独立地移动的装置。优选地,操纵器能够使成型鼓绕至少一个轴X、Y、Z旋转。
术语“交叉带束结构”用于表示这样的带束结构,该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带束层,这些带束层彼此径向并置布置,每个带束层包括多个平行的织物和/或金属和/或混合增强帘线,这些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的周向延伸方向(并因此相对于轮胎的轴向中间平面)倾斜,其中一个带束层的增强帘线相对于所述轴向中间平面倾斜的角度与另一个带束层的增强帘线相同,但是在与之相对的侧上倾斜。
术语“支撑臂”用于表示配置成通过其自身支撑成型鼓的构件,即,没有其他构件的帮助或干预。
术语“带束组件”用于表示包括交叉带束结构和布置在相对于交叉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零度带束层的环形组件。
术语带束组件的“圆柱形成形(shaping)”用于表示旨在获得具有基本上圆柱形形状的带束组件的构建循环。
术语带束组件的“环形成形”用于表示旨在获得具有基本上环形形状或者径向截面轮廓接近对应成品轮胎的径向截面轮廓的带束组件的构建循环。
术语“基本上环形的成型鼓”用于表示这样的成型鼓,无论在正在处理的轮胎的构建期间铺设在其上的任何半成品如何,该成型鼓的外表面在径向截面上的轮廓都使得半成品采取接近成品轮胎形状的形状。
术语“正在处理的轮胎”用于表示处于从构建至少一个结构部件直到获得成品轮胎的相关生产过程的任何阶段的轮胎。例如,正在处理的轮胎是移动到专用于构建胎体结构的工作站中的轮胎,或者是移动到专用于构建带束组件的工作站中的轮胎。
术语“构建活动”用于表示在任何工作站中设置的任何构建装置中进行的任何过程,包括在成型鼓上铺设或成型结构部件。例如,构建活动包括将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或带束条和/或零度带束层铺设在成型鼓上以分别制造胎体结构、带束结构或带束组件。
术语“在功能上独立”用于表示构件或装置以自主方式执行其被设置用于的功能的能力,即不与被设置用于执行相同功能的其他构件或装置交互或协作。
术语“正常操作”用于表示轮胎生产设备的正常操作状态,因此不包括设备本身可能的启动或停止过渡阶段,例如与生产批次的改变有关的启动或停止过渡阶段。
术语“构建设备的总循环时间”用于表示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在正在处理的轮胎离开构建设备与下一个轮胎离开同一构建设备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术语“水平姿态”用于表示成型鼓在其旋转轴线相对于地面沿着基本上水平方向取向时所采取的姿势。
术语“竖直姿态”用于表示成型鼓在其旋转轴线相对于地面沿着基本上竖直方向取向时所采取的姿势。
表述“下游”/“上游”参照运动方向使用。因此,假设例如从左到右的运动方向,相对于任何参照元素的“下游”或“头部”位置表示所述参照元素右边的位置,“上游”或“尾部”位置表示所述参照元素左边的位置。
轮胎的生产循环提供,在其中构建和组装轮胎本身的各个结构部件的生轮胎构建处理之后,将生轮胎转移到模制和硫化线,在该模制和硫化线中执行模制和硫化处理,所述模制和硫化处理适于根据所期望的几何形状和胎面花纹限定成品轮胎的结构。
在适当的成型鼓上执行轮胎结构部件的构建和随后的组装。例如,可以在称为第一阶段鼓的第一成型鼓上构建胎体结构,可以在称为辅助鼓或第二阶段鼓的第二成型鼓上构建胎冠结构。胎体结构与胎冠结构的组装可以在第一成型鼓上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级鼓采用单一级或“单级”鼓的名称)或者在称为成形鼓的不同成型鼓上进行。
WO 2010/070374中描述了用于生产生轮胎的设备的示例。这种设备包括:
-用于在第一成型鼓上构建胎体结构的至少一个构建线,该构建线包括根据顺序序列布置的多个工作站;
-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二成型鼓上构建胎冠结构的至少一个构建线,该构建线包括根据顺序序列布置的多个工作站;和
-正在处理的轮胎的至少一个成形和组装站,其适于通过将胎体结构组装到所述胎冠结构而在胎体结构的第一成型鼓上使所述胎体结构成形。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观察到,在WO 2010/070374中描述的类型的轮胎生产设备的总循环时间以及因此这种设备的生产率或效率受到以下两者的影响:在各个工作站内部传送的各个成型鼓上进行各个构建活动所需的时间(该时间又包括将轮胎的各个结构部件铺设在设置于单个工作站内部的构建站处的成型鼓上所需的时间和在工作站内部的前述构建站之间移动成型鼓所需的时间);以及运送成型鼓靠近工作站和/或将成型鼓从一个工作站移动到另一个工作站所需的时间。因此,为了减少生产设备的总循环时间,可取的是提供允许减少专用于构建活动的时间和/或专用于将成型鼓移动到工作站之外的时间的方案。
本申请人还观察到,为了进行构建活动,可取的是成型鼓在工作站内部具有水平姿态。另一方面,根据本申请人,优选的是,当成型鼓在从一个工作站移动到另一个工作站期间靠近工作站时,成型鼓采取竖直姿态。这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因为成型鼓通常具有很大的长度和重量,并且当它们在各个工作站(这些工作站也可能不是彼此紧密相邻的)之间移动时被悬臂式支撑,所以将它们移动到水平姿态的可能运动需要使用非常笨重且强大的运动装置,以便有效地抵消由高质量参与引起的弯曲应力。因此,这种运动装置将对设备的布局、成本和尺寸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申请人已经意识到,为了允许成型鼓在其在工作站内部运动期间采取水平姿态并且在其在工作站外部运动期间采取竖直姿态,可取的是提供靠近至少一些工作站的合适的服务站,所述服务站配置成:
-以初始姿态接收成型鼓(这样的初始姿态在成型鼓从工作站内部出来的情况下是水平的,或者在成型鼓需要被进给到工作站的情况下是竖直的);
-将成型鼓的姿态从水平改变为竖直,反之亦然;
-转移处于新姿态的成型鼓以在工作站外部(在新姿态为竖直的情况下)或在工作站内部(在新姿态为水平的情况下)进行后续运动。
本申请人还意识到,为了尽可能减少生产设备的总循环时间而不对设备的布局产生负面影响,可取的是前述姿态的改变迅速发生并且在尽可能小的空间中发生。
因此,本申请人已经意识到,通过在每个前述服务站中由相应的鼓倾斜旋转构件适当地操纵成型鼓,可以获得成型鼓从水平姿态到竖直姿态的快速改变,反之亦然,所述倾斜旋转构件相对于地面稳定地(或固定地或不可拆卸地)布置并且具有相对于地面倾斜45°的旋转轴线。
最后本申请人发现,通过在前述服务站中提供上述类型的倾斜旋转构件,一旦这种倾斜旋转构件已经拾取处于相应水平或竖直的初始姿态的成型鼓,就允许改变成型鼓的姿态,直到通过简单地使成型鼓绕前述旋转轴线旋转而获得相应竖直或水平的最终姿态。
本发明在其第一方面中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
优选地提供,将处于相应水平或竖直的初始姿态的第一成型鼓转移到倾斜旋转构件。
优选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布置在服务站处。
优选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具有相对于基本上水平方向倾斜45°的旋转轴线。
优选地,由所述倾斜旋转构件驱动所述第一成型鼓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旋转被驱动直到第一成型鼓采取相应竖直或水平的最终姿态。
优选地提供,从所述倾斜旋转构件拾取处于所述最终姿态的第一成型鼓。
优选地,在将第一成型鼓转移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之前或在已经从所述倾斜旋转构件拾取第一成型鼓之后,在第一成型鼓上执行轮胎的第一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构建活动,其中第一成型鼓处于水平姿态。
本申请人认为,使用上述类型的倾斜旋转构件使得可以在小空间内将成型鼓的姿态从水平快速改变为竖直和/或反之亦然,从而允许该成型鼓在需要进给到工作站以进行轮胎的结构部件的构建时采取水平姿态,或者允许该成型鼓在需要靠近工作站和/或从一个工作站移动到另一个工作站时采取竖直姿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优选地,提供处于相应水平或竖直的初始姿态的第一成型鼓。
优选地,提供倾斜旋转构件。
优选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布置在服务站处。
优选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具有相对于基本上水平方向倾斜45°的旋转轴线。
优选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配置成驱动所述第一成型鼓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旋转被驱动直到第一成型鼓采取相应竖直或水平的最终姿态。
优选地,提供运动构件,所述运动构件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成型鼓从第一位置沿着第一运动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
优选地,所述移动在第一成型鼓处于水平姿态时执行。
优选地,提供至少一个构建站,所述构建站相对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游。
优选地,所述构建站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成型鼓上构建轮胎的第一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类型的设备适用于执行上述工艺。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的倾斜旋转构件。
优选地,提供基架。
优选地,提供可动组,所述可动组可旋转地与所述基架相关联。
优选地,可动组包括配置成支撑第一成型鼓的第一支撑臂。
优选地,第一支撑臂具有沿着基本上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轴线。
优选地,提供马达,所述马达配置成驱动所述可动组相对于所述基架绕旋转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基本上水平方向倾斜45°。
这种倾斜旋转构件可以在上述设备中使用以执行上述工艺。
在前述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可以具有下文所述的优选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倾斜旋转件不可拆卸地布置在所述服务站处。
优选地,倾斜旋转构件在轮胎生产设备的胎体结构构建线和/或胎冠结构构建线中使用。
更优选地,倾斜旋转构件布置在胎体结构构建线中,靠近专用于铺设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的工作站,以及布置在胎冠结构构建线中,靠近专用于构建带束组件的工作站。
优选地提供,将处于水平姿态的第一成型鼓沿着第一运动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优选地提供,将第一成型鼓布置在至少一个构建站中。
优选地,所述构建站相对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游。
优选地提供,在所述至少一个构建站中在第一成型鼓上构建轮胎的所述第一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鼓具有竖直的初始姿态和水平的最终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在已经从所述倾斜旋转构件拾取第一成型鼓之后,在第一成型鼓上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构建活动。
优选地,在前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站与所述第一位置相邻。
优选地,在前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在已经在第一成型鼓上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构建活动之后,第一成型鼓沿着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优选地,这种移动是在第一成型鼓处于水平姿态的情况下进行的。
优选地,在这种移动期间,不在第一成型鼓上执行构建活动。因此,这种移动可以快速进行,从而减少设备的循环时间。
本申请人认为,前述第一实施例当被设置在轮胎胎体结构构建线中并且特别是靠近配置成施加胎体层(或多个胎体层)的站时被是特别优选的。
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鼓具有水平的初始姿态和竖直的最终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在将第一成型鼓转移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之前,在第一成型鼓上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构建活动。
优选地,在前述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站与所述第一位置相邻。
优选地,所述服务站与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一位置相邻。
本申请人认为,所述第二实施例在被设置在轮胎胎冠结构构建线中并且特别是靠近带束组件构建站时是特别优选的。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在由倾斜旋转构件驱动第一成型鼓旋转之前,所述倾斜旋转构件与处于相应竖直或水平的初始姿态的第二成型鼓相关联。这样的设置使得可以为由前述服务站服务的工作站提供第二成型鼓,在已经在第一成型鼓上完成构建循环之后,可以在所述第二成型鼓上立即开始新的构建循环,从而减少设备的循环时间。前述第二成型鼓的使用还可以使得在胎冠结构构建线中执行带束组件的环形成形,如下文所述。
优选地,当倾斜旋转构件被驱动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直到第一成型鼓采取相应竖直或水平的所述最终姿态时,倾斜旋转构件使第二成型鼓绕所述旋转轴线运动,直到第二成型鼓采取相应水平或竖直的最终姿态。
有利地,以这种方式获得了两个成型鼓的姿态的同时改变,从而允许已经在其上执行了构建活动的成型鼓采取被认为是最适合将其转移到另一个工作站的姿态(竖直)以及允许需要在其上进行构建活动的成型鼓采取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这样的活动的姿态(水平),从而进一步减少设备的循环时间。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鼓为基本上圆柱形的。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成型鼓也为基本上圆柱形的。
前述优选实施例优选地设置在胎体结构构建线中,或者当需要执行带束组件的圆柱形成形时设置在带束组件构建线中。
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鼓和第二成型鼓中只有一个为基本上圆柱形的。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另一个成型鼓为基本上环形的。当需要执行带束组件的环形成形时,这样的实施例优选地设置在带束组件构建线中。
优选地,轮胎的所述结构部件是轮胎的胎体结构。因此,倾斜旋转构件在胎体结构构建线中使用,优选地在这种构建线的专用于铺设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的部分中使用。
可替代地,轮胎的所述结构部件是轮胎的胎冠结构。因此,倾斜旋转构件在胎冠结构构建线中使用,优选地在这种构建线的至少专用于构建带束组件的部分中使用。
优选地,倾斜旋转构件包括基架。所述基架配置成相对于地面不可拆卸地布置,从而对其操作而言不需要大空间。
优选地,提供可动组,所述可动组可旋转地与基架相关联。
优选地,可动组包括配置成支撑第一成型鼓的第一支撑臂。
优选地,前述第一支撑臂具有沿着所述基本上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轴线。当第一成型鼓安装在第一支撑臂上时,前述第一安装轴线与第一成型鼓的旋转轴线重合。
优选地,提供马达,所述马达配置成驱动可动组相对于基架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这样的运动允许改变第一成型鼓的姿态。
优选地,基架包括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服务表面。因此,该服务表面相对于地面倾斜45°。
优选地,可动组可旋转地与所述服务表面相关联。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可动组包括配置成支撑第二成型鼓的第二支撑臂。
优选地,第二支撑臂具有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线的第二安装轴线。当第二成型鼓安装在第二支撑臂上时,前述第二安装轴线与第二成型鼓的旋转轴线重合。
优选地,前述两个支撑臂都固定地连接至可动组,从而当前述马达驱动可动组相对于基架旋转时,获得两个成型鼓的姿态改变。
前述支撑臂中的一个或两个的纵向或轴向尺寸可以根据旨在将成型鼓转移到倾斜旋转构建/从倾斜旋转构件拾取成型鼓的其他装置或构件的位置来选择。
优选地,倾斜旋转构件包括在第一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分处与第一支撑臂固定地相关联的第一阻尼装置。
优选地,第一阻尼装置配置成与第一成型鼓相联接,留有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线的方向的自由度。这种装置配置成补偿第一成型鼓在被转移到倾斜旋转构件或被从倾斜旋转构件拾取时受到的可能的推力。
优选地,第一阻尼装置包括与第一支撑臂固定地相关联的第一部分。
优选地,第一阻尼装置包括与第一成型鼓相联接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第二部分包括多个气动缸。
优选地,所述多个气动缸中的至少一些气动缸在功能上独立于所述多个气动缸中的至少另一些气动缸。
提供在功能上独立的气动缸使得可以根据成型鼓的姿态调节补偿动作。本申请人确实已经观察到,由于重力,当成型鼓以竖直姿态被拾取/转移时由补偿装置提供的补偿力大于当成型鼓以水平姿态拾取/传送时的补偿力是可取的。提供在功能上独立的气动缸有利地允许通过在成型鼓处于竖直姿态时激活全部或部分前述气动缸以及在成型鼓处于水平姿态时激活较少数量的气动缸来根据需要改变前述补偿力。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倾斜旋转构件包括在第二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分处与第二支撑臂固定地相关联的第二阻尼装置。
优选地,第二阻尼装置配置成与第二成型鼓相联接,留有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轴线的方向的自由度。
优选地,第二阻尼装置与第一阻尼装置相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清楚。
在这样的附图中:
-图1是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和设备制造的轮胎的示意性径向半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设置在图2的设备的胎体结构构建线中的工作站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18是设置在图2的设备的带束组件构建线中的工作站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在本发明的过程期间所采取的各个操作构造中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9是设置在图4-18的构建线中的环形保持构件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0和图21是设置在图3-18的工作站中的倾斜旋转构件处于其两种不同操作构造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2表示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中生产的轮胎的示例。这样的轮胎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的工艺来生产。
轮胎2具有垂直于其旋转轴线R的中间平面A(在图2中,以指示性和示意性方式示出了旋转轴线R相对于轮胎2的截面的位置)。中间平面A将轮胎2分割成第一轴向半部2a和第二轴向半部。为了简化说明起见,图2仅显示了轮胎2的第一轴向半部2a,另一半部基本上是第一轴向半部2a的镜像(除了可能相对于前述中间平面A不对称的胎面花纹)。
轮胎2基本上包括具有一个或两个胎体帘布层4a、4b的胎体结构3。在相对于所述一个或两个胎体帘布层4a、4b的径向内部位置中施加有不可渗透的弹性体材料层或所谓的衬里5。
两个环形锚固结构6(在图2中仅示出了轴向半部2a中的一个)在轴向相对的位置(相对于中间平面A)中接合至所述一个或两个胎体帘布层4a、4b的相应端部边缘。两个环形锚固结构6中的每个包括所谓的胎圈芯6a,所述胎圈芯在径向外部位置中承载弹性体填料6b。两个环形锚固结构6结合靠近通常以名称“胎圈”7标识的区域(图2中仅示出了其轴向半部2a上的一个),在该胎圈处通常发生轮胎2和相应安装轮辋之间的接合。
胎冠结构9'设置在相对于胎体结构3的径向外部位置中,胎冠结构9'包括带束组件8'和胎面带9,所述胎面带设置在相对于带束组件8'的径向外部位置中。
带束组件8'包括交叉带束结构8,该交叉带束结构包括两个径向并置的带束层8a、8b和布置在相对于交叉带束结构8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零度带束层8c。
交叉带束结构8可以与所谓的“底层带束插入件”10相关联,每个底层带束插入件布置在所述一个或两个胎体帘布层4a、4b和交叉带束结构8的轴向相对端部边缘之一之间。
两个侧壁11在轴向相对位置中(相对于中间平面A)施加在所述一个或两个胎体帘布层4a、4b上,每个侧壁从对应的胎圈7延伸到胎面带9的对应的侧向边缘。由每个侧壁11的靠近胎面带9的相应侧向边缘的部分和胎面带9的靠近相应胎侧11的每个部分组成的组件称为轮胎2的胎肩1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2的设备1。
设备1包括胎体结构构建线100、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用于获得生轮胎2'的成形和组装机300以及用于获得成品轮胎2的模制和硫化站400。
在设备1的正常操作中,胎体结构构建线100包括多个工作站(像例如用125在下文表示的工作站),所述工作站包括各自的构建装置,所述构建装置配置成在从第一鼓存储区域111拾取的相应成型鼓110上构建多个胎体结构。
类似地,胎冠结构构建线200包括多个工作站(像例如在图3-17中示出的工作站),所述多个工作站包括各自的构建装置(未示出),所述构建装置配置成在从第二鼓存储区域211拾取的相应成型鼓25、210上构建多个胎冠结构。
优选地,成型鼓110为基本上圆柱形的。
相反,关于在胎冠结构构建线200中循环的成型鼓,在需要对带束组件进行圆柱形成形的情况下,它们是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25,或者在需要对带束组件进行环形成形的情况下,它们是基本上环形的成型鼓210。
胎体结构构建线100包括第一路径120,该第一路径包括构建装置,所述构建装置配置成将胎体结构的第一部分结构部件铺设在成型鼓110上。
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一路径120包括例如:
-配置成施加衬里的站;
-配置成施加底层衬里的站;
-至少一个配置成施加胎体帘布层的站;
-配置成施加金属和/或织物增强件的可选站;
-配置成施加底层带束插入件的可选站。
胎体结构构建线100还包括第二路径130,该第二路径包括构建装置,所述构建装置配置成在成型鼓110上构建胎体结构的第二部分结构部件。
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二路径130包括例如:
-配置成通过将连续细长元件以螺旋状缠绕在第一阶段成型鼓110周围来施加耐磨插入件的站;
-配置成通过将连续细长元件以螺旋状缠绕在成型鼓110周围来施加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可选站。
优选地,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一路径120为基本上直线的。
优选地,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二路径130为基本上直线的并且垂直于第一路径120。
在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一路径120和第二路径130之间的拐角区域中布置有配置成使轮胎的胎圈成型的工作站125。
胎体结构构建线100还包括第一鼓转移装置121和第二鼓转移装置122,所述第一鼓转移装置配置成将成型鼓110从第一路径120转移到胎圈成型站125,所述第二鼓转移装置配置成将成型鼓110从胎圈成型站125转移到第二路径130。
所述鼓转移装置121、122中的每个均可以包括拟人化机器人(例如,具有至少6个运动轴的机械臂)或非拟人化笛卡尔运动装置,所述非拟人化笛卡尔运动装置允许依照三个笛卡尔坐标轴X、Y、Z运动以及优选地绕所述笛卡尔坐标轴中的至少一个坐标轴、更优选两个坐标轴X和Y旋转。在图2中示出了轴X和轴Y;轴Z垂直于轴X和轴Y。
优选地,每个成型鼓110均可以在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各个工作站之间以与这些工作站的空间顺序相同或不同的顺序移动。
胎体结构的第一部分部件的构建优选地沿着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一路径120进行,同时成型鼓110与一对轴向相对的支撑环(未示出)相关联。
成型鼓110在胎圈成型站125中并沿着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二路径130与前述一对支撑环断开关联。
胎冠结构构建线200包括第一路径220,该第一路径包括构建装置,该构建装置配置成在成型鼓25、210上构建胎冠结构的第一部分结构部件。
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第一路径220包括例如:
-配置成施加底层带束插入件的可选站(提供这样的站,除非它已经包括在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一路径120中);
-至少一个带束组件构建站;
-配置成施加底层的可选站。
胎冠结构构建线200还包括第二路径230,该第二路径包括配置成构建胎冠结构的第二部分结构部件的构建装置。
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第二路径230包括例如:
-配置成通过将连续细长元件以螺旋状缠绕在成型鼓25、210周围来施加胎面带的至少一个站;
-配置成通过将连续细长元件以螺旋状缠绕在成型鼓25、210周围来施加侧壁的至少一个部分的可选站。该最后一个站至少设置在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所述第二路径130中或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所述第二路径230中。
胎冠结构构建线200还包括鼓转移装置221,其配置成将成型鼓25、210从第一路径220转移到第二路径230。
鼓转移装置221可以包括拟人化机器人(例如具有至少6个运动轴的机械臂)或非拟人化笛卡尔运动装置,所述非拟人化笛卡尔运动装置允许依照三个笛卡尔坐标轴X、Y、Z运动,优选地绕所述笛卡尔坐标轴X和Y中的至少一个、更优选两个旋转。
优选地,每个成型鼓25、210均可以在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各个工作站之间以与这些工作站的空间顺序相同或不同的顺序移动。
优选地,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第一路径220为基本上直线的。
更优选地,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第一路径220基本上平行于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一路径120。
优选地,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第二路径230为基本上直线的并且垂直于第一路径220。
成型和组装机300配置成在胎体结构从胎体结构构建线100到达时一次一个地依次对胎体结构进行成形,以及在相应胎冠结构从胎冠结构构建线200到达时将所述胎体结构组装到相应胎冠结构上,以便获得相应的生轮胎2'。在本文所示的特定示例中,成形和组装机300配置成在成型鼓330上使胎体结构成形并将它们组装到相应胎冠结构。因此,它对已经与相应成型鼓110和210断开联系的胎体结构和胎冠结构进行操作。这样的成型鼓110和25、210移动以返回到相应存储区域111和211。
离开成形和组装机300的所构建的生轮胎2'被转移到模制和硫化站400,在该模制和硫化站中执行模制和硫化处理,从而获得成品轮胎2,该模制和硫化处理配置成根据期望的几何形状和胎面花纹限定轮胎的结构。
参照图3,胎体结构构建线100包括工作站101,该工作站配置成在成型鼓110上铺设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优选地,这样的工作站101布置在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一路径120处。
工作站101包括可在基本上直线的轨道21a'上移动的台车21'。轨道21a'布置成允许台车21'沿着直线的运动方向A'(优选平行于胎体结构构建线100的第一路径120)运动以及沿着与运动方向A'相反的运动方向B'运动。
在其沿着前述运动方向A'和B'运动期间,台车21'支撑处于水平姿态的成型鼓110。
优选地,成型鼓110为基本上圆柱形的。更优选地,成型鼓110是径向可扩张/可收缩的。
工作站101包括构建站W1'。在这样的构建站W1'处布置构建装置102,该构建装置102配置成在成型鼓110上铺设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
台车21'可沿着运动方向A'和B'在第一位置P0'和在构建站W1'处限定的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
在图20和图21中详细示出的倾斜旋转构件40布置在与第一位置P0'相邻的位置中。
在前述图所示的特定实施例中,倾斜旋转构件40包括各自的成型鼓的两个支撑构件41、45。然而,可以提供倾斜旋转构件40的替代实施例,其中只有一个支撑构件41。这样的实施例优选地用于图3的工作站101中以代替这里所示的实施例。
在倾斜旋转构件40仅具有一个支撑构件41的情况下,该支撑构件配置成支撑第一成型鼓(例如,上述成型鼓110)。
在倾斜旋转构件40具有两个支撑构件41、45的情况下,支撑构件41配置成支撑第一成型鼓(例如,上述成型鼓110或下文讨论的成型鼓25,如图20和图21所示),而支撑构件45配置成支撑第二成型鼓(例如,下文讨论的成型鼓110'或210,如图20和图21所示)。
倾斜旋转构件40优选不可拆卸地布置在第二服务站S2'中,即,当使用它时,它优选地相对于地面保持在同一位置中。
倾斜旋转构件40包括稳定地定位在地面上的基架40a和可相对于基架40a绕相对于地面倾斜的旋转轴线R旋转的可动组40b。特别地,旋转轴线R相对于地面倾斜等于45°的角度。
可动组40b与基架40a的服务表面44相关联。该服务表面相对于地面倾斜等于45°的角度。
两个支撑构件41、45与可动组40b固定地相关联,使得可动组40b相对于基架40a绕旋转轴线R的旋转导致支撑构件41、45绕旋转轴线R旋转。该旋转可以由图中不可见的马达组件驱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旋转角度。
每个支撑构件41、45包括相应的支撑臂42、46和相应的安装轴线。当支撑构件42、46支撑相应的成型鼓时,其安装轴线与相应的成型鼓的旋转轴线重合。
两个支撑臂42、46沿着基本上彼此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配置成支撑成型鼓,使得两个支撑构件41、45之一的安装轴线(以及因此两个成型鼓之一的旋转轴线)沿着基本上水平方向布置,并且另一个支撑构件45、41的安装轴线(以及因此另一个成型鼓的旋转轴线)沿着基本上竖直方向布置。
在图20所示的操作构造中,支撑臂42支撑成型鼓110或25,使得支撑构件41位于装载/卸载位置并且成型鼓110或25的旋转轴线(以及因此支撑构件41的安装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布置,而支撑臂46支撑成型鼓110'或210,使得支撑构件45位于等待位置并且成型鼓110'或210的旋转轴线(以及因此支撑构件45的安装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布置。
在图21所示的操作构造中,可动组40b已经绕旋转轴线R旋转了180°。在这种构造中,支撑构件41、45已经交换了它们的位置,从而支撑臂42支撑成型鼓110或25,使得支撑构件41位于前述等待位置并且成型鼓110或25的旋转轴线沿着前述竖直方向布置,而支撑臂46支撑成型鼓110'或210,使得支撑构件45位于前述装载/卸载位置并且成型鼓110'或210的旋转轴线沿着前述水平方向布置。
每个成型鼓由各自的支撑臂42、46通过各自的阻尼装置43、47支撑,阻尼装置配置成补偿成型鼓的可能的轴向运动。因此,这种阻尼装置43、47将支撑臂42、46与相应的成型鼓联接在一起,留有沿着平行于相应的支撑臂42、46的安装轴线的方向的自由度。
阻尼装置43、47是相同的。因此,在下文中仅描述阻尼装置43。
每个阻尼装置43、47包括与支撑臂42的自由端部分固定地相关联的第一部分43a和与成型鼓固定地相关联的第二部分43b。
第二部分43b包括多个气动缸431。
一些气动缸431在功能上独立于其他气动缸,从而根据成型鼓的旋转轴线是沿着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延伸而允许不同程度的补偿。
参照图3,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在成型鼓110上的铺设首先包括将处于竖直姿态的成型鼓110装载在倾斜旋转构件40上。
如下文所述,此时倾斜旋转构件40被驱动旋转,以使成型鼓110处于水平姿态并将其转移到位于第一位置P0'附近的台车21'。
台车21'因此沿着第一运动方向A'移动并且当成型鼓110位于限定在构建站W1'处的第二位置P2'时停止。之后,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在成型鼓110上的铺设接着由构建装置102执行。
台车21'随后沿着第二运动方向B'移动以将成型鼓110带到第一位置P0'。在该运动期间,在成型鼓110上不进行构建活动。
在工作站101的一实施例中,在成型鼓110已经返回到第一位置P0'之后,它被转移到倾斜旋转构件40,该倾斜旋转构件再次被驱动旋转以使成型鼓110处于竖直姿态。
在工作站101的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成型鼓110从台车21'的拾取由前述鼓转移装置121执行,该鼓转移装置布置在与第一位置P0'相邻的位置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倾斜旋转构件40仅用于将成型鼓110装载在台车21'上。
图4-18显示了当需要执行带束组件的环形成形时倾斜旋转构件在胎冠结构构建线200中的可能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胎冠结构构建线200包括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优选地,该装置201布置在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第一路径220处。
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包括可在基本上直线的轨道21a上移动的台车21。轨道21a布置成获得台车21沿着直线运动方向A(优选平行于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第一路径220)以及沿着与运动方向A相反的运动方向B的运动。
如下文所述,在其运动期间,台车21支撑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25,以便在其上构建带束组件或仅其一部分,这取决于是需要执行带束组件的圆柱形成形(在这种情况下,台车21一直仅支撑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25)还是需要执行带束组件的环形成形(在这种情况下,台车21支撑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25以用于带束组件构建过程的第一部分以及支撑基本上环形的成型鼓210以用于带束组件构建过程的剩余部分)。
成型鼓25和210可径向收缩/扩张。它们二者都包括以同步方式径向可移动的多个角扇段。成型鼓25的角扇段被成形为使成型鼓25无论其径向尺寸如何都设置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几何形状,而成型鼓210的角扇段被成形为使成型鼓210无论其径向尺寸如何都设置有基本上环形的几何形状。
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包括参照运动方向A布置在台车21的第一位置(或起始位置)P0下游的第一构建站W1和参照运动方向A布置在第一构建站W1下游的第二构建站W2。第一位置P0也可以限定在第一构建站W1中。
第一构建站W1包括交叉带束结构构建装置22。为此目的,第一构建站W1包括第一操作站W1a和第二操作站W1b,第一操作站包括铺设设备22a,该铺设设备配置成铺设第一带束层,该第一带束层具有以第一取向倾斜的多个第一增强帘线,第二操作站参照运动方向A布置在第一操作站W1a下游并且包括铺设设备22b,该铺设设备配置成铺设第二带束层,该第二带束层具有相对于前述第一增强帘线的取向以交叉取向倾斜的多个第二增强帘线。
第二构建站W2包括配置成铺设零度带束层的铺设装置23。
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包括参照运动方向A位于第二构建站W2下游的第一服务站S1。
第一服务站S1包括环形保持构件30,其在图19中更详细地示出。
环形保持构件30包括基块31和与基块31固定地相关联的环形体32。
环形体32包括多个角扇段35(在图18所示的特定示例中为八个),它们在周向上彼此相邻并且(优选地在接收到合适的电气或气动命令时)可在径向最外操作位置与径向最内非操作位置之间以同步方式径向移动。由于角扇段35运动的可能性,环形保持构件30因此是径向可收缩/可扩张的。
在图19中,角扇段35被示出为位于它们的非操作位置中。该非操作位置对应于环形保持构件30的最大径向收缩构造。
参照图4-18,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还包括参照运动方向A位于第一服务站S1下游的第二服务站S2,在该第二服务站中布置有上述类型的倾斜旋转构件40。
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使得可以执行带束组件的圆柱形成形和带束组件的环形成形两者。
当选哟执行带束组件的环形成形时,像在如图4-18所示的示例中,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配置成采用图4所示的操作构造,其中台车21位于其第一位置P0(或在第一位置P0限定在第一构建站W1中的情况下位于第一构建站W1中)并支撑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25。在该操作构造中,倾斜旋转构件40的支撑臂42被定向为使得支撑构件41布置在前述装载/卸载位置(并且因此支撑构件41的安装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定向),而支撑臂46被定向为使得支撑构件45布置在前述等待位置(并且因此支撑构件45的安装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定向)并且支撑基本上环形的成型鼓210,如图20所示。
之后,带有成型鼓25的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直到成型鼓25被带到第一构建站W1。当第一位置P0被限定在第一构建站W1中时,这种移动不被致动。
如图5所示,当成型鼓25位于第一操作站W1a处时,台车21停止,在该第一操作站,由铺设设备22a将第一带束层,像例如图1的轮胎2的带束层8a,铺设在成型鼓25上。
如图6所示,台车21随后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并当成型鼓25位于第二操作站W1b时停止,在第二操作站,由铺设设备22b将第二带束层,像例如图1的轮胎2的带束层8b,在相对于第一带束层的径向外部位置中铺设在成型鼓25上,由此在成型鼓25上构建交叉带束结构,像例如图1的轮胎2的交叉带束结构8。
如图7所示,台车21随后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并在承载交叉带束结构的成型鼓25到达第一服务站S1并设置在相对于环形保持构件30的径向内部位置时停止。
然后将交叉带束结构从成型鼓25转移到环形保持构件30。这种转移包括:首先,通过角扇段35的同步径向运动使环形保持构件30径向收缩,直到角扇段35接触交叉带束结构;然后,通过相关角扇段的同步径向运动使成型鼓25径向收缩。
此时,交叉带束结构保持固定地连接至环形保持构件30,并且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以将其上没有交叉带束结构的成型鼓25带到第二服务站S2,在第二服务站,该成型鼓被转移到第一支撑构件41,如图8所示。
之后,如图9所示,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B移动,以便移动远离第二服务站S2。
如图10所示,此时倾斜转动件40的可动组40b被驱动绕旋转轴线R旋转180°的角度。这样的旋转导致支撑构件41绕旋转轴线R旋转,直到它被带到起初由支撑构件45占据的等待位置,同时导致支撑构件45绕旋转轴线R旋转,直到它被带到起初由支撑构件41占据的装载/卸载位置。因此,成型鼓25的旋转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定向,成型鼓210的旋转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定向,如图21所示。
之后,如图11所示,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A运动,以便从支撑构件45拾取成型鼓210。
之后,如图12所示,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B移动,直到成型鼓210布置在第一服务站S1中处于相对于环形保持构件30的径向内部位置中。
交叉带束结构然后被从环形保持构件30转移到成型鼓210。这种转移包括成型鼓210通过其角扇段的同步径向运动而径向扩张,直到这些角扇段使成型鼓210采取其中前述角扇段与由环形保持构件30支撑的交叉带束结构接触的扩张状态。为了促进前述转移,可以在成型鼓210已采取前述扩张状态时提供环形保持构件30的径向扩张。环形保持构件30的径向扩张也可以至少部分与成型鼓210的径向扩张同时进行。
优选地,成型鼓210保持在前述扩张状态直至胎冠结构构建循环结束。
一旦交叉带束结构已经被转移到成型鼓210,如图13所示,台车21就沿着运动方向B移动,以将其上带有交叉带束结构的成型鼓210带到第二构建站W2,在第二构件站,将零度带束层,像例如图1的轮胎2的零度带束层8c,在相对于交叉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铺设在成型鼓210上。以这种方式,获得了带束组件的期望环形形状,像例如图1的轮胎2的带束组件8'。
之后,如图14所示,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以将其上由此成型有带束组件的成型鼓210带到第二服务站S2,在第二服务站,该成型鼓被转移到第二支撑构件45。
台车21随后沿着运动方向B移动,以便移动远离第二服务站S2,如图15所示。
如图16所示,此时倾斜旋转件40的可动组40b被驱动绕旋转轴线R旋转180°的角度。这种旋转导致支撑构件45绕旋转轴线R旋转,直到它被带到先前由支撑构件41占据的等待位置,同时导致支撑构件41绕旋转轴线R旋转,直到它被被带到先前由支撑构件45占据的装载/卸载位置。因此,成型鼓210的旋转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定向,成型鼓25的旋转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定向,如图22所示。
之后,如图17所示,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以便从支撑构件41拾取成型鼓25。
之后,如图18所示,带有成型鼓25的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B移动,直到它返回到其第一位置P0(或在第一位置P0限定在第一构建站W1中的情况下返回到第一构建站W1)。在该运动期间,成型鼓25在相对于环形保持构件30的径向内部位置中通过,但不在第一服务站S1中停止、不在第二构建站W2中停止、以及在第一位置P0没有限定在第一构建站W1中的情况下不在该第一构建站W1中停止。
在台车21运动以将成型鼓25从第二服务站S2带到第一位置P0(或在第一位置P0限定在第一构建站W1中的情况下带到第一构建站W1)之前不久、期间、或之后紧接着,图2所示的鼓转移装置221从支撑构件45拾取成型鼓210以将该成型鼓传送到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路径230,并且新的基本上环形的成型鼓210'如图18所示被布置在支撑构件45上,优选地再次由鼓转移装置221布置。
上述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因此可以通过重复上述动作执行具有环形成型的带束组件的新构建循环。
从以上描述清楚的是,在图2的设备的正常操作中,多个基本上环形的成型鼓210、210'相继进入/离开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而成型鼓25始终保持在该构建装置201内部。
优选地,在图2的设备中,有5个或6个基本上环形的成型鼓,它们同时在胎冠结构构建线200中循环。
这些成型鼓在其收缩构造中具有优选地介于500mm到900mm之间的直径并且允许等于300mm的最大径向扩张。因此,环形保持构件30也必须能够具有相似的径向扩张。
当需要执行带束组件的圆柱形成形时,带束组件构建装置201配置成采取与图4所示的操作构造不同的操作构造,不同之处仅在于支撑构件45还支撑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以下称为第二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其完全等同于之前描述的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25。
之后,带有成型鼓25的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直到成型鼓25被带入第一构建站W1。
以类似于图4所示的方式,当成型鼓25位于第一操作站W1a处时,台车21停止,在该第一操作站,第一带束层由铺设设备22a铺设在成型鼓25上。
以类似于图5所示的方式,台车21随后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并且当成型鼓25位于第二操作站W1b时停止,在该第二操作站,第二带束层由铺设设备22b在相对于第一带束层的径向外部位置中铺设在成型鼓25上,由此在成型鼓25上构建交叉带束结构。
之后,台车21随后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并且当成型鼓25到达第二构建站W2时停止,在该第二构建站,零度带束层由铺设装置23在相对于交叉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铺设在成型鼓25上,由此获得带束组件的期望圆柱形形状。
之后,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直到成型鼓25在穿过第一服务站S1(在这里没有停止并且没有在相对于环形保持构件30的径向内部位置中通过)之后到达第二服务站S2,在该第二服务站,该成型鼓被转移到支撑构件41。
之后,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B移动,以便移动远离第二服务站S2。
此时,倾斜旋转构件40的可动组40b被驱动绕旋转轴线R旋转180°的角度。这样的旋转将成型鼓25带到起初由第二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占据的位置,并且将该第二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带到起初由成型鼓25占据的位置。因此,成型鼓25的旋转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定向,第二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的旋转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定向。
之后,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A移动,以便从支撑构件45拾取第二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
之后,带有第二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的台车21沿着运动方向B移动,直到它返回到其第一位置P0(或在第一位置P0限定在第一构建站W1中的情况下返回到第一构建站W1)。在该运动期间,第二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在相对于环形保持构件30的径向内部位置中通过,但不会在第一服务站S1中、在第二构建站W2中以及在第一构建站W1中停止。
在台车21运动以将第二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从第二服务站S2带到第一位置P0(或在第一位置P0限定在第一构建站W1中的情况下带到第一构建站W1)之前不久、期间、或之后紧接着,图2所示的鼓转移装置221从支撑构件41拾取成型鼓25,以将其传送到胎冠结构构建线200的路径230,并且在支撑构件41上(优选地再次通过鼓转移装置221)布置另一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在需要执行新带束组件的圆柱形成形的情况下),该另一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也完全等同于之前描述的基本上圆柱形的成型鼓25,或者布置基本上环形的成型鼓(在需要执行带束组件的环形成形的情况下),像例如图4-18所示的成型鼓210。
已经参考一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不同的修改,同时仍落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包括:
-将处于相应水平或竖直的初始姿态的第一成型鼓(110;25)转移到倾斜旋转构件(40),所述倾斜旋转构件布置在服务站(S2;S2')处并且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45°的旋转轴线(R);
-由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驱动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绕所述旋转轴线(R)旋转,直到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采取相应竖直或水平的最终姿态;
-从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拾取处于所述最终姿态的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
-在将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转移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之前或在从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拾取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之后,在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上执行轮胎的第一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构建活动,同时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处于水平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构建活动包括:
-将处于水平姿态的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从第一位置(P0;P0')沿着第一运动方向(A,A')移动到第二位置(P2;P2');
-将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A;A')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P2;P2')上游的至少一个构建站(W1;W1')中;
-在所述至少一个构建站(W1;W1')中在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上构建轮胎的所述第一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第一成型鼓具有竖直的初始姿态和水平的最终姿态,并且在已经从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拾取所述第一成型鼓之后在所述第一成型鼓上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构建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中,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构建活动包括将处于水平姿态的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从第一位置(P0;P0')沿着第一运动方向(A,A')移动到第二位置(P2;P2'),并且其中,所述服务站与所述第一位置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第一成型鼓具有水平的初始姿态和竖直的最终姿态,并且在将所述第一成型鼓转移到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之前在所述第一成型鼓上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构建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中,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构建活动包括将处于水平姿态的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从第一位置(P0;P0')沿着第一运动方向(A,A')移动到第二位置(P2;P2'),并且其中,所述服务站与所述第二位置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包括:在由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驱动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旋转之前,
-将处于相应竖直或水平的初始姿态的第二成型鼓(110';210)与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相关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中,当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被驱动绕所述旋转轴线(R)旋转直到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采取相应竖直或水平的最终姿态时,所述第二成型鼓(110';210)由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绕所述旋转轴线(R)运动,直到所述第二成型鼓(110';210)采取相应水平或竖直的最终姿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和第二成型鼓为圆柱形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第一成型鼓和所述第二成型鼓中的一个为圆柱形的,所述第一成型鼓和所述第二成型鼓中的另一个为环形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轮胎的所述第一结构部件是轮胎的胎体结构(3)或轮胎的带束组件(8')。
12.一种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1),包括:
-第一成型鼓(110;25),所述第一成型鼓处于相应水平或竖直的初始姿态;
-倾斜旋转构件(40),所述倾斜旋转构件布置在服务站(S2;S2')处并且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45°的旋转轴线(R),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配置成驱动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绕所述旋转轴线(R)旋转,直到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采取相应竖直或水平的最终姿态;
-运动构件(21),所述运动构件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从第一位置(P0;P0')沿着第一运动方向(A;A')移动到第二位置(P2;P2'),同时第一成型鼓(110;25)处于所述水平姿态;
-至少一个构建站(W1;W1'),所述至少一个构建站相对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A;A')布置在所述第二位置(P2;P2')上游并且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上构建轮胎的第一结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服务站(S2;S2')与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一位置相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包括:
-基架(40a);
-可动组(40b),所述可动组可旋转地与所述基架(40a)相关联并且包括第一支撑臂(42),所述第一支撑臂配置成支撑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并且具有沿着所述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轴线;
-马达(48),所述马达配置成驱动所述可动组(40b)相对于所述基架(40a)绕所述旋转轴线(R)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可动组(40b)包括第二支撑臂(46),所述第二支撑臂配置成支撑第二成型鼓(110';210)并且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线的第二安装轴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包括第一阻尼装置(43),所述第一阻尼装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分处与所述第一支撑臂(42)固定地相关联,并且配置成与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相联接,同时留有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线的方向的自由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阻尼装置(43)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撑臂(42)固定地相关联的第一部分(43a);
-与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相联接的第二部分(43b);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43b)包括多个气动缸(431),其中所述多个气动缸(431)中的至少一些气动缸在功能上独立于所述多个气动缸(431)中的至少另一些气动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可动组(40b)包括第二支撑臂(46),所述第二支撑臂配置成支撑第二成型鼓(110';210)并且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线的第二安装轴线;并且其中,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包括第二阻尼装置(47),所述第二阻尼装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分处与所述第二支撑臂(46)固定地相关联,并且配置成与所述第二成型鼓(110';210)相联接,同时留有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轴线的方向的自由度,其中所述第二阻尼装置(47)与所述第一阻尼装置(43)相同。
19.一种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1)的倾斜旋转构件(40),包括:
-基架(40a);
-可动组(40b),所述可动组可旋转地与所述基架(40a)相关联并且包括第一支撑臂(42),所述第一支撑臂配置成支撑第一成型鼓(110;25)并且具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轴线;
-马达(48),所述马达配置成驱动所述可动组(40b)相对于所述基架(40a)绕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倾斜45°的旋转轴线(R)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倾斜旋转构件(40),其中,所述基架(40a)包括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R)的服务表面(44),其中所述可动组(40b)与所述服务表面(44)可旋转地相关联。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倾斜旋转构件(40),其中,所述可动组(40b)包括第二支撑臂(46),所述第二支撑臂配置成支撑第二成型鼓(110';210)并且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线的第二安装轴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倾斜旋转构件(4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阻尼装置(43),所述第一阻尼装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分处与所述第一支撑臂(42)固定地相关联,并且配置成与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相联接,同时留有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线的方向的自由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倾斜旋转构件(4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阻尼装置(43)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撑臂(42)固定地相关联的第一部分(43a);
-与所述第一成型鼓(110;25)相联接的第二部分(43b);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43b)包括多个气动缸(431),
其中,所述多个气动缸(431)中的至少一些气动缸在功能上独立于所述多个气动缸(431)中的至少另一些气动缸。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倾斜旋转构件(40),其中,所述可动组(40b)包括第二支撑臂(46),所述第二支撑臂配置成支撑第二成型鼓(110';210)并且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轴线的第二安装轴线;并且其中,所述倾斜旋转构件(40)还包括第二阻尼装置(47),所述第二阻尼装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自由端部分处与所述第二支撑臂(46)固定地相关联,并且配置成与所述第二成型鼓(110';210)相联接,同时留有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轴线的方向的自由度,其中所述第二阻尼装置(47)与所述第一阻尼装置(43)相同。
CN202080085864.1A 2019-12-19 2020-12-18 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Active CN114786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9000024706A IT201900024706A1 (it) 2019-12-19 2019-12-19 Processo ed impia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pneumatici per ruote di veicoli
IT102019000024706 2019-12-19
PCT/IB2020/062172 WO2021124239A1 (en) 2019-12-19 2020-12-18 Process and plant for produc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931A CN114786931A (zh) 2022-07-22
CN114786931B true CN114786931B (zh) 2023-06-13

Family

ID=70228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5864.1A Active CN114786931B (zh) 2019-12-19 2020-12-18 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076919B1 (zh)
CN (1) CN114786931B (zh)
BR (1) BR112022011467A2 (zh)
IT (1) IT201900024706A1 (zh)
MX (1) MX2022007059A (zh)
WO (1) WO2021124239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7155A (en) * 1978-08-04 1980-04-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building drum having three orthogonally oriented tire building drums
CN102300700A (zh) * 2008-12-17 2011-12-28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构造车轮的生轮胎的处理和设备
CN106794647A (zh) * 2014-11-14 2017-05-3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构建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7155A (en) * 1978-08-04 1980-04-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building drum having three orthogonally oriented tire building drums
CN102300700A (zh) * 2008-12-17 2011-12-28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构造车轮的生轮胎的处理和设备
CN106794647A (zh) * 2014-11-14 2017-05-3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构建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201900024706A1 (it) 2021-06-19
WO2021124239A1 (en) 2021-06-24
EP4076919B1 (en) 2023-10-18
EP4076919C0 (en) 2023-10-18
MX2022007059A (es) 2022-08-25
BR112022011467A2 (pt) 2022-08-23
CN114786931A (zh) 2022-07-22
EP4076919A1 (en) 2022-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0655B1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produc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KR20110116014A (ko) 차륜용 생타이어 건조 방법 및 설비
EP3174701B1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CN114786931B (zh) 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工艺和设备
JP6068980B2 (ja) タイヤを構築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およびプラント
CN114761216B (zh) 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KR102521300B1 (ko) 차륜용 타이어용 벨트 어셈블리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102529535B1 (ko) 차륜용 타이어를 생산하는 방법 및 설비
CN114829120B (zh) 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14340882B (zh) 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16600978B (zh) 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和构建线
IT202000014677A1 (it) Metodo per confezionare pacchi cinture per pneumatici per ruote di veicol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