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619B - 人工晶状体 - Google Patents

人工晶状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619B
CN114786619B CN201980103145.5A CN201980103145A CN114786619B CN 114786619 B CN114786619 B CN 114786619B CN 201980103145 A CN201980103145 A CN 201980103145A CN 114786619 B CN114786619 B CN 1147866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sion
intraocular lens
tab
width
longitudin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31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6619A (zh
Inventor
D·潘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 Zeiss Meditec AG
Original Assignee
Carl Zeiss Meditec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l Zeiss Meditec AG filed Critical Carl Zeiss Meditec AG
Publication of CN114786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6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77Special surfaces of prostheses, e.g. for improving ingrowth
    • A61F2002/0081Special surfaces of prostheses, e.g. for improving ingrowth directly machined on the prosthetic surface, e.g. holes, gro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81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 A61F2002/1689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having plate-hap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1),具有:‑具有几何中心(M)的光学体(2),第一主轴线延伸穿过该几何中心作为纵向轴线(L)并且第二主轴线延伸穿过该几何中心作为横向轴线(Q),其中横向轴线(Q)垂直于人工晶状体(1)的纵向轴线(L)布置,‑邻接光学体(2)的板状第一袢体(31)和邻接光学体(2)的板状第二袢体(32),其中第一袢体(31)和第二袢体(32)相对于几何中心(M)点对称地布置,其中人工晶状体(1)的围绕几何中心(M)的外半径(RA)和从几何中心(M)到人工晶状体(1)的横向轴线(Q)与圆周线(12)的交点(SI)的径向距离(A1)相对于彼此的比率在1:0.5至1:0.9的范围内,其中至少两个第一切口(4)设置在第一袢体(31)中,一个第一切口(4)在纵向轴线(L)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一切口(4)在纵向轴线(L)的右侧,其中两个第一切口(4)各自具有第一切口长度(L4)和第一切口宽度(B4),第一切口长度(L4)大于第一切口宽度(B4)。

Description

人工晶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该人工晶状体具有带有光轴的光学体和邻接光学体的板状袢体。
背景技术
当天然眼睛晶状体由于混浊或硬化而不再能够实现良好视力时,人工晶状体旨在替代天然眼睛晶状体。每个人工晶状体具有光学体,光线可以穿过该光学体到达患者眼睛的视网膜。为了使光学体可以尽可能地布置在患者眼睛的囊袋的中心,与周围囊袋接触的间隔件邻接光学体。间隔件(也称为袢体)通常是C形或J形的。这种袢体非常窄,使得可以非常牢固地折叠人工晶状体并通过非常小的切口将其插入囊袋中。
然而,人工晶状体具有设计成板状的袢体可能是有利的。这种人工晶状体可以在植入囊袋之后立即由外科医生容易地处理并在囊袋中居中,在处理袢体时损坏光学体的风险很小。由于板状袢体具有相对较大的外周,因此与囊袋内壁的相对较大接触表面也是可实现的。这意味着人工晶状体在囊袋中的位置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稳定的。
然而,缺点是由于囊袋相对较小,具有板状袢体的人工晶状体承受很大的机械应力。这会导致这种人工晶状体沿其纵向轴线弯曲。结果可能是光学体在囊袋中轴向偏移,其结果是人工晶状体的焦点移位到视网膜的前方或后方,这与清晰度的损失相关联。如果人工晶状体的后部设置有PCI边缘以防止继发性白内障,则人工晶状体在这种轴向偏移之后可能不再按预期搁靠在囊袋的后壁上。结果,形成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可以渗透到囊袋后壁的中心区域,并导致视力重新混浊。已经插入太小的囊袋中的具有板状袢体的人工晶状体可能在这里以如下方式变形:光学体发生散光畸变。
例如,在WO 01/89 425 A1和WO 2006/033 984 A1中描述了具有袢体的人工晶状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板状袢体的人工晶状体,即使在相对较小的囊袋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良好的视力。
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发展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具有:
- 具有几何中心的光学体,第一主轴线延伸穿过该几何中心作为纵向轴线并且第二主轴线延伸穿过该几何中心作为横向轴线,其中该横向轴线垂直于该人工晶状体的纵向轴线布置,
- 邻接该光学体的板状第一袢体和邻接该光学体的板状第二袢体,其中该第一袢体和该第二袢体相对于该光轴点对称地布置,
其中该人工晶状体围绕该几何中心的外半径和从该几何中心到该人工晶状体的横向轴线与圆周线的交点的径向距离相对于彼此的比率在1 : 0.5至1 : 0.9的范围内,
其中在该第一袢体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切口,其中一个第一切口存在于该纵向轴线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一切口存在于该纵向轴线的右侧,其中这两个第一切口具有相应的第一切口长度和第一切口宽度,其中该第一切口长度大于该第一切口宽度,
其中这些第一切口各自具有质心,其中这些相应的质心能够通过形成第一圆弧的线连接,该第一圆弧具有围绕布置在该纵向轴线上的第一中心的第一半径,
其中在该第一袢体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切口,其中一个第二切口存在于该纵向轴线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二切口存在于该纵向轴线的右侧,其中这两个第二切口具有相应的第二切口长度和第二切口宽度,其中该第二切口长度大于该第二切口宽度,
其中这些第二切口各自具有质心,其中这些相应的质心能够通过形成第二圆弧的线连接,该第二圆弧具有围绕该第一中心的第二半径,其中该第二半径小于该第一半径。
因此,该人工晶状体具有光学体,在俯视图中看,该光学体具有几何中心。该人工晶状体的几何中心通常是与该光学体的光轴相交的点。可以在该人工晶状体的俯视图中指定该人工晶状体的第一主轴线和该人工晶状体的第二主轴线。该第一主轴线是在最大范围的方向上或在该人工晶状体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纵向轴线。在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的情况下,代表该人工晶状体的横向轴线的第二主轴线在俯视图中同样垂直于该第一主轴线延伸。
板状第一袢体和板状第二袢体邻接该光学体。两个袢体相对于该人工晶状体的几何中心点对称地布置。该第一袢体和该第二袢体优选地沿该纵向轴线延伸。
在俯视图中,具有围绕该几何中心的外半径的圆周可以围绕该人工晶状体放置。该外半径可以与从该几何中心到该人工晶状体的横向轴线与圆周线的交点形成的径向距离成比率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中,该外半径与该径向距离的此比率在1 : 0.5至1 : 0.9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 : 0.5至1 : 0.8的范围内,或优选地在1 : 0.5至1 : 0.7的范围内,或优选地在1 : 0.5至1 : 0.6的范围内。因此,该人工晶状体沿该纵向轴线的延伸比沿该横向轴线的延伸更大。
该人工晶状体在该第一袢体中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切口。一个第一切口布置在该纵向轴线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一切口布置在该纵向轴线的右侧。此外,该人工晶状体在该第一袢体中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切口,其中一个第二切口布置在该纵向轴线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二切口布置在该纵向轴线的右侧。优选地,人工晶状体在该第一袢体中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切口,其中此第三切口与该纵向轴线相交。该第三切口具有第三切口长度和第三切口宽度,其中该第三切口长度大于该第三切口宽度。
优选地,该人工晶状体在该第二袢体中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切口。一个第一切口布置在该纵向轴线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一切口布置在该纵向轴线的右侧。此外,该人工晶状体在该第二袢体中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切口,其中一个第二切口布置在该纵向轴线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二切口布置在该纵向轴线的右侧。优选地,人工晶状体在该第二袢体中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切口,其中此第三切口与该纵向轴线相交。该第三切口具有第三切口长度和第三切口宽度,其中该第三切口长度大于该第三切口宽度。
当压缩力在该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并平行于该人工晶状体的纵向轴线引导时,即,从该第一袢体或第二袢体朝该光学体的方向引导时,这些切口使得该第一袢体或第二袢体朝该光学体的方向弹性变形。切口可以看作等效线路图中的弹性弹簧。由于不仅设置有第一切口而且还设置有第二切口,其各自都可以变形,其中第一切口布置在具有围绕中心的第一半径的圆弧上,并且第二切口布置在具有围绕该中心的第二半径的圆弧上,该第二半径小于该第一半径,这意味着在从该第一袢体或第二袢体朝该光学体的方向的压缩力的情况下,弹性弹簧串联连接。整个弹簧行程因此在该第一切口与该第二切口之间划分,结果每个切口仅经历相对较短的弹簧行程。在相对较小的囊袋的情况下,该袢因此可以在长度上、即沿其纵向轴线显著缩短。
由于第一切口或第二切口的相应切口长度大于相应切口宽度,因此该袢体仍然具有良好的抗扭刚度,使得当压缩力在该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并平行于该纵向轴线引导到该袢体时,该光学体不变形并且该光学体不发生散光畸变。由于该光学体没有变形,因此保证了该光学体与该囊袋内后壁的良好贴合,使得该人工晶状体上的PCI边缘可以继续良好工作,并且避免继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该第一切口或该第二切口优选地被设计为槽的形式。因此可以实现比1大得多的切口长度与切口宽度的比率,并且因此在该人工晶状体的纵向轴线上实现大的弹性并且同时实现高的抗扭刚度。可以均匀地吸收该人工晶状体的袢体的周向壁上的压缩力。另外,从机械角度来看,槽的制作相对简单。
有利的是,该人工晶状体由单一材料制成。这意味着无需集成附加的元件(比如线材)即可在一个维度上实现较大的刚度。由单一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还能够以极高的准确度实现均匀的机械性能。因此很容易使用用于微切口的注射器进行强力折叠,其中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在该囊袋中的均匀展开。
优选地,该第一切口或该第二切口仅存在于该第一袢体内和/或仅存在于该第二袢体内并且不到达该第一袢体和/或该第二袢体的外周。以这种方式,可以另外确保该人工晶状体围绕其纵向轴线的较高的抗扭刚度。
该第一切口和/或该第二切口可以各自具有在0.05 mm至0.8 mm、优选地0.05 mm至0.4 mm、以及特别优选地0.1 mm至0.3 mm范围内的切口宽度。这使得可以在该人工晶状体的纵向轴线上实现该袢体的高弹性,并且同时实现高抗扭刚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人工晶状体具有上侧和下侧,并且该第一切口或该第二切口在纵向截面中从该上侧延伸到该下侧。切口因此是开口或孔,结果是该袢体在该人工晶状体的纵向轴线上的非常高的弹性和同时高的抗扭刚度是可能的。
优选地,该第一切口或该第二切口在纵向截面中在该人工晶状体的上侧上的宽度大于在该人工晶状体的下侧上的宽度。结果,该上侧的抗弯刚度低于该下侧的抗弯刚度,使得可以沿该纵向轴线在定义的方向上、即朝向该上侧发生弯曲。结果是使得更确定该光学体的后壁可靠地搁靠在囊壁的内侧上并且该人工晶状体沿该光轴没有轴向偏移。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来解释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和特征,附图中:
图1以俯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示意图;
图2 以俯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示意图;
图3 以俯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
图4a 以俯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一部分在松弛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b 以俯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一部分在施加压缩力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a 以纵向截面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一部分在松弛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b 以纵向截面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一部分在施加压缩力的状态下的示意图;以及
图6 以纵向截面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袢体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带有光轴A的光学体2的人工晶状体1,该光轴垂直于附图平面并垂直于人工晶状体1的纵向轴线L延伸。板状袢体3(其与光学体2一体形成)邻接光学体2。袢体3具有第一袢体31和第二袢体32,其中第一袢体31和第二袢体32相对于几何中心M点对称地布置。
如果围绕几何中心M来形成围绕人工晶状体1的圆周,则此圆周具有外半径RA。径向距离A1被定义为使得它形成几何中心M与人工晶状体1的横向轴线Q和圆周线12的交点S1之间的距离。外半径RA与径向距离A1的比率很重要,其在1 : 0.5至1 : 0.9的范围内。这描述了人工晶状体1沿纵向轴线L的延伸比沿横向轴线Q的延伸更大。这种人工晶状体的问题是它可能在相对较小的囊袋中以如下方式变形:其沿其纵向轴线弯曲。这可能导致光学体在囊袋中轴向偏移或者导致光学体发生散光畸变。
为了避免这些后果,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在第一袢体31中具有在于纵向轴线L的左侧上的第一切口4和在纵向轴线L的右侧上的另一第一切口4。两个第一切口4相对于纵向轴线L对称地布置。另外,第一袢体31具有在纵向轴线L的左侧上的第二切口5和在纵向轴线L的右侧上的另一第二切口5。两个第二切口5相对于纵向轴线L对称地布置。
第一切口4具有第一切口长度L4和第一切口宽度B4,其中第一切口长度L4大于第一切口宽度B4。每个第一切口4具有第一质心S4。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1被设计的方式为使得第一切口4的质心S4可以通过形成第一圆弧7的线连接,该第一圆弧具有围绕中心M1的第一半径R1。中心M1布置在纵向轴线L上。在优选实施例中,中心M1与人工晶状体1的几何中心M位于同一位置。
第二切口5具有第二切口长度L5和第二切口宽度B5,其中第二切口长度L5大于第二切口宽度B5。每个第二切口5具有第二质心S5,其中这些质心S5可以通过形成第二圆弧8的线连接,该第二圆弧具有围绕中心M1的第二半径R2。第二半径R2小于第一半径R1,结果是第二切口5被布置得比第一切口4更靠近光学体2。
在此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切口4和第二切口5以槽的方式设计。然而,它们也可以设计成具有其他几何形状,例如三角形或水滴形,参见图2。至少一个第三切口41也可以设置在两个第一切口4之间或旁边,第三切口的质心S4同样位于圆弧7上,参见图1,其中所述第三切口与纵向轴线L相交。第三切口41具有第三切口长度和第三切口宽度,其中第三切口长度大于第三切口宽度。在第一切口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具有与两个第一切口4不同的几何形状的附加切口9,参见图2,其中其质心S9可以不位于圆弧7上。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人工晶状体1的情况下,切口4、5设置在第一袢体31和第二袢体32中。在位于第二袢体32中的切口4、5的情况下,切口4、5的相应质心同样可以通过形成圆弧的线连接,该圆弧具有围绕中心的半径。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袢体32的相关联中心是中心M2。
在图1所示的人工晶状体1中,第二切口5以与第一切口4相同的方式设计为槽的形式。在第二切口5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的第二切口5。
有利的是,切口4、5仅设置在第一袢体31或第二袢体32内并且不到达第一袢体31或第二袢体32的外周10。这使得在第一袢体31或第二袢体32处在第一袢体31或第二袢体32的切口4、5与外周10之间留有周边区11,结果是可实现第一袢体31或第二袢体32围绕纵向轴线L的相对较高的抗扭刚度。周边区11的宽度以及因此第一袢体31或第二袢体32的切口4、5与外周10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是第一切口4的宽度B4或第二切口5的宽度B5的绝对值。周边区11的宽度、即第一袢体31或第二袢体32的切口4、5与外周10之间的距离特别优选地达到在第一切口4的宽度B4的一倍至两倍的范围内的绝对值或在第二切口5的宽度B5的一倍至两倍的范围内的绝对值。
根据第三实施例,可以设置另外的切口6,其相应的质心可以通过形成另一圆弧的线连接,该另一圆弧具有围绕中心M1的第三半径,其中另一半径小于第二半径R2,参见图3和图4。另外的切口6可以到达光学体2,这意味着袢体3具有多个切口4、5、6、9、41。
从图3可以看出,人工晶状体1具有上侧20和下侧21。第一切口4和第二切口5优选地在人工晶状体1的纵向截面中从上侧20延伸到下侧21。这种切口4、5因此是开口或槽。由于以下原因,这种实施例特别有利:
如果人工晶状体1已被插入囊袋中并且该囊袋在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并平行于该纵向轴线在袢体3的周边处向人工晶状体1的圆周线12施加相对较强的压缩力F,因为处于松弛状态的人工晶状体1(参见图4a)对于所述囊袋来说太大,这使得袢体3中的切口4、41、5和6的弹性变形相对较大,参见图4b。在人工晶状体1的松弛状态下,高度H1从几何中心M(在该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1的光轴A延伸穿过该几何中心)延伸到圆周线12与纵向轴线L的交点。当压缩力作用在圆周线12上时,高度减小到高度H2。切口4、41、5和6(其从上侧20延伸到下侧21)因此允许类似于海绵的相对较大的压缩。
如果第一切口4在纵向截面中具有在上侧20上的宽度B4和在下侧21上的宽度B40,其中上侧20上的宽度B4大于下侧上的宽度B40,则可以加强这种效果。图5a示出了处于松弛状态的这种人工晶状体1。如果压缩力在纵向轴线L的方向上并平行于该纵向轴线在上边缘处作用在第一袢体31的圆周线12上,则第一袢体31朝向切口4具有较大宽度B4的一侧、即朝向上侧20弯曲,参见图5b。因此,光学体2的姿态保持不变,并且不会沿光轴A发生任何轴向偏移。从B4到B40的宽度变化可以是连续的或增量式的,参见图6。如果这以增量式的方式发生,第一切口具有宽度B4的盲孔401,该盲孔不从上侧20到达下侧21,其中此盲孔401由具有恒定宽度B40的另一个盲孔402延续。
这些陈述也类似地适用于在上侧具有宽度B5并且在下侧具有宽度B50的第二切口5。这同样也适用于另外的切口6。

Claims (13)

1.一种人工晶状体(1),该人工晶状体具有:
-具有几何中心(M)的光学体(2),第一主轴线延伸穿过该几何中心作为纵向轴线(L)并且第二主轴线延伸穿过该几何中心作为横向轴线(Q),其中该横向轴线(Q)垂直于该人工晶状体(1)的纵向轴线(L)布置,
-邻接该光学体(2)的板状第一袢体(31)和邻接该光学体(2)的板状第二袢体(32),其中该第一袢体(31)和该第二袢体(32)相对于该几何中心(M)点对称地布置,
其中该人工晶状体(1)的围绕该几何中心(M)的外半径(RA)和从该几何中心(M)到该人工晶状体(1)的横向轴线(Q)与圆周线(12)的交点(S1)的径向距离(A1)相对于彼此具有在1:0.5至1:0.9的范围内的比率,
其中在该第一袢体(31)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切口(4),其中一个第一切口(4)存在于该纵向轴线(L)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一切口(4)存在于该纵向轴线(L)的右侧,其中这两个第一切口(4)具有相应的第一切口长度(L4)和第一切口宽度(B4),其中该第一切口长度(L4)大于该第一切口宽度(B4),
其中这些第一切口(4)各自具有质心(S4),其中这些相应的质心(S4)能够利用形成第一圆弧(7)的线连接,该第一圆弧具有围绕布置在该纵向轴线(L)上的第一中心(M1)的第一半径(R1),
其中在该第一袢体(31)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切口(5),其中一个第二切口(5)存在于该纵向轴线(L)的左侧并且另一第二切口(5)存在于该纵向轴线(L)的右侧,其中这两个第二切口(5)具有相应的第二切口长度(L5)和第二切口宽度(B5),其中该第二切口长度(L5)大于该第二切口宽度(B5),
其中这些第二切口(5)各自具有质心(S5),其中这些相应的质心(S5)能够利用形成第二圆弧(8)的线连接,该第二圆弧具有围绕该第一中心(M1)的第二半径(R2),其中该第二半径(R2)小于该第一半径(R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第一切口(4)或该第二切口(5)被设计为槽的形式。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人工晶状体(1)由单一材料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第一切口(4)或该第二切口(5)仅存在于该第一袢体(31)内并且不到达该袢体(31)的外缘(1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第一切口(4)或该第二切口(5)仅存在于该第一袢体(31)内并且不到达该袢体(31)的外缘(1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第一切口(4)具有在0.05mm至0.8mm的范围内的第一切口宽度(B4)和/或该第二切口(5)具有在0.05mm至0.8mm的范围内的第二切口宽度(B5)。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第一切口(4)具有在0.05mm至0.8mm的范围内的第一切口宽度(B4)和/或该第二切口(5)具有在0.05mm至0.8mm的范围内的第二切口宽度(B5)。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第一切口(4)具有在0.05mm至0.8mm的范围内的第一切口宽度(B4)和/或该第二切口(5)具有在0.05mm至0.8mm的范围内的第二切口宽度(B5)。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人工晶状体(1)具有上侧(20)和下侧(21),并且该第一切口(4)或该第二切口(5)在纵向截面中从该人工晶状体(1)的上侧(20)延伸到该人工晶状体(1)的下侧(21)。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人工晶状体(1)具有上侧(20)和下侧(21),并且该第一切口(4)或该第二切口(5)在纵向截面中从该人工晶状体(1)的上侧(20)延伸到该人工晶状体(1)的下侧(21)。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人工晶状体(1)具有上侧(20)和下侧(21),并且该第一切口(4)或该第二切口(5)在纵向截面中从该人工晶状体(1)的上侧(20)延伸到该人工晶状体(1)的下侧(21)。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人工晶状体(1)具有上侧(20)和下侧(21),并且该第一切口(4)或该第二切口(5)在纵向截面中从该人工晶状体(1)的上侧(20)延伸到该人工晶状体(1)的下侧(21)。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1),其中该第一切口(4)或该第二切口(5)在该纵向截面中在该人工晶状体(1)的上侧(20)上具有比在该人工晶状体(1)的下侧(21)上更大的宽度(B4)。
CN201980103145.5A 2019-12-20 2019-12-20 人工晶状体 Active CN114786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9/086603 WO2021121619A1 (de) 2019-12-20 2019-12-20 Intraokularlin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619A CN114786619A (zh) 2022-07-22
CN114786619B true CN114786619B (zh) 2023-07-18

Family

ID=6913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3145.5A Active CN114786619B (zh) 2019-12-20 2019-12-20 人工晶状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9979B2 (zh)
EP (1) EP4076276B1 (zh)
CN (1) CN114786619B (zh)
WO (1) WO20211216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9161B1 (fr) * 1996-05-31 1998-11-06 Ioltechnologie Production Implant formant lentille intraoculaire de chambre posterieure
US20050107875A1 (en) * 1997-05-20 2005-05-19 Eyeonics, Inc. Accommodating lens with haptics
US6129760A (en) * 1998-04-10 2000-10-10 Fedorov; Svyatoslav Nikolaevich Artificial lens
US6849091B1 (en) 2000-05-19 2005-02-01 Eyeonics, Inc. Lens assembly for depth of focus
FR2841767B1 (fr) * 2002-07-03 2005-04-22 Ioltechnologie Production Lentille intraoculaire accommodative
US8216308B2 (en) * 2004-09-17 2012-07-10 Tekia, Inc. Accommodating artificial ocular lens (AAOL) device
US7435258B2 (en) 2004-09-17 2008-10-14 Blake Larry W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device
US9427313B2 (en) * 2004-09-17 2016-08-30 Gene Currie Intraocular lens (IOL)
US7455691B2 (en) * 2004-11-03 2008-11-25 Biovision, Ag Intraocular and intracorneal refractive lenses
US10736732B2 (en) * 2010-06-21 2020-08-11 James Stuart Cumming Intraocular lens with longitudinally rigid plate haptic
JP6023378B1 (ja) * 2016-04-18 2016-11-09 株式会社中京メディカル 眼内レンズ及び眼内レンズのハプティック
DE102016218312A1 (de) * 2016-09-23 2018-03-29 Humanoptics Ag Intraokularlin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76276A1 (de) 2022-10-26
US11589979B2 (en) 2023-02-28
CN114786619A (zh) 2022-07-22
WO2021121619A1 (de) 2021-06-24
EP4076276B1 (de) 2023-10-18
US20220287822A1 (en)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34042B2 (ja) 調節性眼内レンズ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230016461A1 (en)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es
EP2111822B1 (en) Intraocular lens with a toric optic
EP2086467B1 (en) Intraocular lens
US8267996B2 (en) Intraocular lens
EP3639085B1 (en) Ophthalmic lens having morphed sinusoidal phase shift structures
US20090228102A1 (en) Thin IOL
US20180318064A1 (en) Controlled axial displacement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KR20090041390A (ko) 원근 조절용 다구면 안내 렌즈
EP3703613B1 (en) Intraocular lenses and peripheral portion stabilization
US8470033B2 (en) Flexible intraocular implant with circular haptic
CN114786619B (zh) 人工晶状体
EP3123979B1 (en) Intraocular lens
CN111491589A (zh) 触觉力分布得到改善的眼内透镜平台
US20030018386A1 (en) Anterior chamber angle-supported intraocular lenses with flexible optic and rigid fixation members
JP4916351B2 (ja) 軟性眼内レンズ
WO2009153873A1 (ja) 軟性眼内レンズ
US20210121286A1 (en) 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closed-loop ring haptic structures
CN116407339A (zh) 人工晶状体
US20070112426A1 (en) Thin flexible intraocular implant
EP2730251A1 (en) Aspherical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EP3302360A1 (en) Controlled axial displacement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JP2018183197A (ja) 眼内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40053798A (ko) 안구내렌즈용 연결지지체
JP2023536232A (ja) 加齢黄斑変性症(amd)又はその他の眼疾患を治療するための眼内偽水晶体コンタクト・レンズ(iopcl)ベースの望遠鏡式アプロー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