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265A -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265A
CN114786265A CN202210441959.3A CN202210441959A CN114786265A CN 114786265 A CN114786265 A CN 114786265A CN 202210441959 A CN202210441959 A CN 202210441959A CN 114786265 A CN114786265 A CN 114786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ensing
template
communication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19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艳
张忠皓
张涛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19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6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6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为感知业务和通信业务合理分配上行资源块。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上行感知数据量;目标终端为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内具备感知功能的终端中的一个;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上行通信数据量;确定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总数据量的感知占比,或者上行通信数据量占总数据量的通信占比;根据目标占比确定目标资源块RB分配模板;目标占比为感知占比或通信占比;向目标终端发送目标RB模板,以使目标终端根据目标RB模板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和感知融合(简称为通感融合)是未来通信网络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中,通信即两点或多点之间的信息传输,感知即探测物理环境的参数。通感融合可以极大的复用通信和感知的频率和站址资源,实现通信、感知功能统一的设计,在进行信息传递的同时,还能实现感知的功能,从而实现整体性能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但是,目前通感融合还处于技术定义阶段,为方便构建,如何在现有的频分双工制式的(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网络架构的基础上为终端分配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信道资源(例如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信道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能够为感知业务和通信业务合理分配上行资源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目标终端为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内具备感知功能的终端中的一个;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确定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总数据量的感知占比,或者上行通信数据量占总数据量的通信占比;上行总数据量为上行通信数据量和上行感知数据量的总和;根据目标占比确定目标资源块RB分配模板;目标占比为感知占比或通信占比;向目标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以使目标终端根据目标RB模板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某个接入网设备需要指示其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终端进行感知业务的情况下,本申请中,首先会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需要发送的感知业务对应的上行感知数据量和通信业务对应的上行通信数据量。之后,可以计算确定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感知数据量和上行通信数据量之和的感知占比,或者上行通信数据量占上行感知数据量和上行通信数据量之和的通信占比。然后,便可以根据感知占比或通信占比,确定符合目标终端下一单位时间内上行数据中配比(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配比)的目标RB模板。最后,接入网设备上执行该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的装置将用于指示该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目标终端,进而使得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目标终端使用该目标RB模板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为感知业务和通信业务合理分配上行资源块,解决了在现有的频分双工制式的网络架构的基础上为终端分配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资源块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资源块的问题。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目标终端为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内具备感知功能的终端中的一个;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模块获取的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总数据量的感知占比,或者获取模块获取的上行通信数据量占总数据量的通信占比;上行总数据量为获取模块获取的上行通信数据量和获取模块获取的上行感知数据量的总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模块确定的目标占比确定目标资源块RB分配模板;目标占比为感知占比或通信占比;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处理模块确定的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以使目标终端根据目标RB模板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接入网设备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单独封装,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方案,均用于执行上文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上述接入网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发明类似,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另外,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四种RB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通信和感知融合(简称通感融合)是未来通信网络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其目前还处于技术定义阶段。为方便构建通感融合网络,如何在现有的频分双工制式的(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网络架构的基础上为终端分配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信道资源(例如RB)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信道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具体可以是各类用户终端(例如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获取到的。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可简称为感知数据)可以包括接触式的感知数据和非接触式的感知数据。其中,接触式的感知数据包括身体温度、心跳和血压等。非接触时的感知数据需要终端通过向周围环境主动发送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信号,该信号在遇到障碍物后会发生反射,此时终端可以接收到该信号由于发射所返回的回波信号,并进行统计后所得到的,如:图像、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位置信息,海拔高度等。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该方法在实施前,会提前定义多种感知RB数量不同的RB模板。其中感知RB为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RB。具体针对某个目标终端,会根据该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需要传输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或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占两者总和的占比,来确定合适的目标RB模板,并将该模板发送给该目标终端,以使该目标终端可以使用该目标RB模板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该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可以用于在如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示例性的,参照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感知终端01、接入网设备02、感知服务器03、核心网04。感知终端01和接入网设备02之间、接入网设备02和感知服务器03之间、感知服务器03和核心网04之间、接入网设备02和核心网04之间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
感知服务器03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核心网04中的某个网元(例如为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或UPF(userport function,用户端口功能))或者某个网元中的一部分,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感知终端01为可以进行通信业务和感知业务的终端。
其中,图1中以至少一个感知终端01包括感知终端01-1、感知终端01-2和感知终端01-3为例。实际中感知终端可以更多或更少。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02可以是无线通信的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station,B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 B,NB),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基站(evolvedNode B,eNB),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of things,NB-IoT)中的eNB,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感知终端01用于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服务。感知终端01还可以用于执行感知任务,例如检测用户生理特征、定位等。感知终端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车辆用户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可选的,所述终端可以为各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例如,手持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车载设备可以是车载导航系统。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计算机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以及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
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接入网设备02可以包括有三大部分:感知触发部分021、接收通感数据部分022和关键数据库023。
其中,感知触发部分021主要用于获取感知终端01的感知需求和通信需求,即感知终端01在下一单位时间内需要向接入网设备02发送的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量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量。感知触发部分021还用于根据获取的感知需求和通信需求,确定感知终端01对应的RB模板,并在将该感知终端01与相应的RB模板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关键数据库023中的同时,向该感知终端01发送用于指示其对应的RB模板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中提到的RB模板主要是针对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FDD)制式的网络中的上行信道的信道资源中的RB进行分配的模板。示例性的,因为业务数据主要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PUSCH)进行传输的,所以这里的上行信道可以是PUSCH。
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本申请中预先定义的RB模板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通信模板Type0:Type0为针对没有感知需求的用户终端的RB模板,即该RB模板中的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示例性的,通信模板的具体样式可以如图3中(a)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即为一个RB,可以看出通信模板中的所有RB均为通信RB,即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RB。
第一模板(或称为TypeA):TypeA主要适用于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少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多的场景。该模板中仅存在很少一部分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其余的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示例性的,第一模板的具体样式可以如图3中(b)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即为一个RB,可以看出通信模板中的存在一列RB为感知RB,即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RB;其余RB均为通信RB。
第二模板(或称为TypeB):TypeB主要适用于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多但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仍然占大部分的场景。该模板中仅存在较少一部分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其余的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示例性的,第二模板的具体样式可以如图3中(c)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即为一个RB,可以看出通信模板中的存在两列RB为感知RB,其余RB均为通信RB。
第三模板(或称为TypeC):TypeC主要适用于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很多,如与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量相当的场景。该模板中仅存在较多一部分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其余的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示例性的,第三模板的具体样式可以如图3中(d)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即为一个RB,可以看出通信模板中的采用隔列的方式为感知业务和通信业务分配RB。其中,四列RB为通信RB,三列RB为感知RB。
当然,上述四种RB模板仅为示例,实际中RB模板的具体形态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可行方式,只要能够针对不同的场景为感知业务和通信业务分配合适的RB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感知触发部分021可以包括有感知需求接收模块0211、通信及感知需求分析模块0212、RB分配模板选取模块0213和感知触发信令发送模块0214。
其中,感知需求接收模块021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感知服务器03的感知需求,以从中获取到需要感知终端01进行的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其中,需求数据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的上行数据需求量。感知需求可以是某些需要该感知业务相关业务数据的用户(具体为用户终端)向核心网发送的,而后核心网将其发送给感知服务器03,以使感知服务器将其发送给接入网设备02。示例性的,感知需求接收模块0211获取的感知需求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感知需求统计表
感知业务类别 感知业务名称 需求数据速率(Mbps)
1 高清定位 2
2 呼吸监测 10
通信及感知需求分析模块0212用于完成对感知终端01下一单位时间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和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进行分析确定,并确定任一者占两者综合的占比。具体的,该模块可以根据感知需求接收模块0211获取的感知需求计算感知终端01下一单位时间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该模块可以依据感知终端01在包括当前TTI和所述当前TTI之前的至少一个TTI的多个TTI中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计算感知感知终端01下一单位时间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之后,该模块则可以根据感知终端01在下一单位时间的上行感知数据量和上行通信数据量,计算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两者综合的感知占比,或者上行通信数据量占两者综合的通信占比。
RB分配模板选取模块0213则用于根据通信及感知需求分析模块0212计算得到的感知占比或通信占比,确定匹配感知终端01在下一单位时间的上行数据配比的RB模板。RB分配模块选取模块0213还用于将感知终端01与其匹配的RB模板的对应关系存储至关键数据库023中。关键数据库中具体可以存储是感知终端01的身份识别码(identity document,ID)与其匹配的RB模板的关联关系。示例性的,该关联关系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RB模板关联统计表
Figure BDA0003615187040000081
Figure BDA0003615187040000091
感知触发信令发送模块0214则用于向感知终端01发送感知触发信令。具体的,感知触发信令发送模块0214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向感知终端01发送感知触发信令。该信令中可以包括有指示RB分配模板选取模块0213确定的RB模板的指示信息。该感知触发信令还应包括有感知需求接收模块021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感知服务器03的感知需求对应的感知业务的指示信息,以使感知终端接收到该感知触发信令后执行该感知业务对应的感知任务。
接收通感数据部分022则用于接收感知终端01在下一单位时间内向接入网设备02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并利用关键数据库023中与该感知终端01匹配的RB模板对该上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以得到该上行业务数据中对应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对应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接收通感数据部分022还用于将解析得到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发送给相应的处理设备进行处理。例如,将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发送给感知服务器03,将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发送给核心网中相应的网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通感数据部分022可以包括有数据接收模块0221、数据类别提取模块0222、感知数据和通信数据提取及发送模块0223。
其中,数据接收模块0221用于接收来自感知终端01在下一单位时间发送的上行数据。并将其解码到RB级别,即知晓那一部分数据属于哪个RB。
数据类别提取模块0222用于根据数据接收模块0221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中的感知终端01的身份标识码ID,从关键数据库03中确定对应的RB模板。
感知数据和通信数据提取及发送模块0223则用于依据数据类别提取模块022提取到的RB模板对数据接收模块0221解析得到的RB级别的上行数据进行进一步解析,以提取其中属于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属于通知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之后,将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发送给处理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感知服务器03,将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发送给核心网中用于处理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网元或设备。
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感知终端01可以包括有三个功能模块:感知触发信令解析模块011、感知模块012和数据封装发送模块013。
其中,感知触发信令解析模块011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感知触发信令,并根据其中用于指示RB模板的指示信息确定下一单位时间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使用的RB模板。
感知模块012则会在感知触发信令解析模块011接收到感知触发信令的情况下,根据感知触发信令中用于指示感知业务的指示信息,启动感知,在下一单位时间开始进行该感知业务对应的感知任务。本申请中,这里的感知业务可以是多种。
数据封装发送模块013则用于利用感知触发信令解析模块011确定的RB模板,将下一单位时间内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和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进行编码后,发送至接入网设备02。
基于上述图1-图3所示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中。以接入网设备为新空口(new radio,NR)为例,参照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401-413:
401、核心网向感知服务器发送感知服务请求。
该感知服务请求具体可以是有感知需求的用户向核心网发送的感知服务请求。示例性的,这里的用户可以是运营商或者某些特定用户,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该感知服务请求中可以包括有感知需求,该感知需求可以包括有至少一个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当然,实际中为了明确感知业务具体是什么感知业务,该感知需求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感知业务的业务类别和/或感知业务名称,示例性的,该感知需求可以如前表1所示。
402、感知服务器接收来自核心网的感知服务请求,并向NR发送该感知服务请求。
403、NR接收来自感知服务器的感知服务请求,获取感知服务请求中的感知需求。
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403步骤具体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感知需求接收模块0211实施。
404、NR根据感知需求中至少一个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计算所有感知业务在单位时间内的第一数据量,并将该第一数据量确定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
其中,目标终端可以为NR覆盖范围内具备感知功能,即可以进行感知业务的感知终端中的一个。
基于404步骤,NR(即接入网设备)便可以获取到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
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以单位时间为秒为例,第一数据量或者上行感知数据量可以依据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615187040000111
其中,Tsense为第一数据量或者上行感知数据量,Ti sense为至少一个感知业务中第i个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N为至少一个感知业务中感知业务的数量。
405、NR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
需要说明的是,405步骤和前述的401-403步骤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405步骤可以在403步骤之后执行,也可以是在401-403步骤之间任意可行时机执行,还可以在401步骤之前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结合图4,参照图5所示,405步骤具体可以包括4051和4052:
4051、NR获取目标终端在多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
其中,多个TTI包括当前TTI和当前TTI之前的至少一个TTI。
具体4051获取数据的方式可以是任意可行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4052、NR根据目标终端在多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计算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
示例性的,以多个TTI包括当前TTI、前TTI和前前TTI为例,上行通信数据量可以依据如下公式(2)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615187040000121
其中,Ttele为第一数据量或者上行感知数据量,
Figure BDA0003615187040000122
为多个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中第k个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
基于上述4051和4052对应技术方案,接入网设备(这里为NR)便可以利用已经产生过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计算的到下一单位时间内目标终端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为后续选择RB模板提供的数据支持。
406、NR确定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总数据量的感知占比,或者上行通信数据量占总数据量的通信占比;上行总数据量为上行通信数据量和上行感知数据量的总和。
示例性的,以Tsense为上行感知数据量,以Ttele为上行通信数据量,则总数据量为。感知占比Psense=Tsense/(Tsense+Ttele);通信占比Ptele=Ttele/(Tsense+Ttele)。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404步骤、405步骤(包括4051和4052)和406步骤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通信及感知需求分析模块0212实施。
407、NR根据目标占比确定目标资源块RB分配模板;目标占比为感知占比或通信占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占比为感知占比,则结合图4,参照图6所示,407具体可以包括4071A-4074A:
4071A、NR在感知占比为零时,将通信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
其中,通信RB模板中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在感知占比为零时,可以认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没有感知业务的进行。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目标终端确定的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所有RB都可以作为通信RB用来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所以确定的目标RB模板可以为所有RB均为通信RB的通信RB模板。示例性的,该通信RB模板可以是图3中(a)所示的Type0。
4072A、NR在感知占比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
其中,第一模板中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10%,第一预设占比可以为1/7。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占比可以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第一预设阈值越大,第一预设占比就越大。实际中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占比可以结合实际的上行信道资源量来定,这里仅为示例,具体数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感知占比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需要传输的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少且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多。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使得目标终端可用的上行RB中存在很少的一部分RB作为感知RB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其余RB作为通信RB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所以确定的目标RB模板可以为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作为感知RB,其余RB作为通信RB的第一模板。示例性的,以第一预设阈值为10%,第一预设占比为1/7,第一模板可以是图3中(b)所示的TypeA。
4073A、NR在感知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
其中,第二模板中存在第二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第二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
示例性的,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30%,第二预设占比可以为2/7,第二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占比可以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第二预设阈值越大,第二预设占比就越大。实际中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占比可以结合实际的上行信道资源量来定,这里仅为示例,具体数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感知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需要传输的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多但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仍然占目标终端上行数据的大多数。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使得目标终端可用的上行RB中存在较少的一部分RB作为感知RB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其余RB作为通信RB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所以确定的目标RB模板可以为存在比第一预设占比的RB更多的第二预设占比的RB作为感知RB,其余RB作为通信RB的第二模板。示例性的,以第一预设阈值为10%,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30%,第二预设占比可以为2/7为例,该第二模板可以如图3中(c)所示的TypeB。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感知占比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可以归于感知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中,也可以归于感知占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中,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感知占比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同理。
4074A、NR在感知占比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三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
其中,第三模板中存在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第三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
示例性的,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30%,第三预设占比可以为3/7,第三预设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实际中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三预设占比可以结合实际的上行信道资源量来定,这里仅为示例,具体数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感知占比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需要传输的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数量相当。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使得目标终端可用的上行RB中感知RB和通信RB的占比相当,所以确定的目标RB模板可以为存在比第二预设占比的RB更多的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作为感知RB,其余RB作为通信RB的第三模板。示例性的,以第一预设阈值为10%,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30%,第二预设占比可以为2/7为例,该第三模板可以如图3中(d)所示的TypeC。
基于上述4071A-4074A对应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感知占比确定符合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上行数据配比(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两者占所有上行数据的配比)的RB模板。进而使得后续目标终端可以更合理使用上行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这里为NR)上传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和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占比为通信占比,则结合图4,参照图7所示,407具体可以包括4071B-4074B:
4071B、NR在通信占比为百分之百时,将通信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
其中,通信RB模板中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在通信占比为百分之百时,可以认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没有感知业务的进行。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目标终端确定的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所有RB都可以作为通信RB用来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所以确定的目标RB模板可以为所有RB均为通信RB的通信RB模板。示例性的,该通信RB模板可以是图3中(a)所示的Type0。
4072B、NR在通信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百分之百时,将第一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
其中,第一模板中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
示例性的,第三预设阈值可以为90%,第一预设占比可以为1/7,第三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阈值的和可以为100%。第三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占比可以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第三预设阈值越大,第一预设占比就越小。实际中第三预设阈值和第一预设占比可以结合实际的上行信道资源量来定,这里仅为示例,具体数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通信占比大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百分之百时,可以认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需要传输的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少且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多。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使得目标终端可用的上行RB中存在很少的一部分RB作为感知RB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其余RB作为通信RB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所以确定的目标RB模板可以为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作为感知RB,其余RB作为通信RB的第一模板。示例性的,以第三预设阈值为90%,第一预设占比为1/7,第一模板可以是图3中(b)所示的TypeA。
4073B、NR在通信占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
其中,第二模板中存在第二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第二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
示例性的,第四预设阈值可以为70%,第二预设占比可以为2/7,第二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第四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的和可以为100%。第四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占比可以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第四预设阈值越大,第二预设占比就越小。实际中第四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占比可以结合实际的上行信道资源量来定,这里仅为示例,具体数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通信占比大于第四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需要传输的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较多但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仍然占目标终端上行数据的大多数。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使得目标终端可用的上行RB中存在较少的一部分RB作为感知RB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其余RB作为通信RB传输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所以确定的目标RB模板可以为存在比第一预设占比的RB更多的第二预设占比的RB作为感知RB,其余RB作为通信RB的第二模板。示例性的,以第三预设阈值为90%,第四预设阈值可以为70%,第二预设占比可以为2/7为例,该第二模板可以如图3中(c)所示的TypeB。
4074B、NR在通信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将第三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
其中,第三模板中存在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第三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
示例性的,第四预设阈值可以为70%,第三预设占比可以为3/7,第三预设占比大于第二预设占比。实际中第四预设阈值和第三预设占比可以结合实际的上行信道资源量来定,这里仅为示例,具体数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通信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需要传输的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数量相当。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使得目标终端可用的上行RB中感知RB和通信RB的占比相当,所以确定的目标RB模板可以为存在比第二预设占比的RB更多的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作为感知RB,其余RB作为通信RB的第三模板。示例性的,以第一预设阈值为10%,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30%,第二预设占比可以为2/7为例,该第三模板可以如图3中(d)所示的TypeC。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占比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可以归于通信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中,也可以归于通信占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中,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通信占比等于第四预设阈值同理。
基于上述4071B-4074B对应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通信占比确定符合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上行数据配比(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两者占所有上行数据的配比)的RB模板。进而使得后续目标终端可以更合理使用上行信道资源,向接入网设备(这里为NR)上传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和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407步骤(包括4071A-4074A,或者4071B-4074B)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RB分配模板选取模块0213实施。
408、NR向目标终端发送感知触发指令。
其中,感知触发指令中可以包括有指示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这样一来,目标终端在接收到该感知触发指令后,便会根据感知触发指令中指示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确定目标RB模板,进而根据目标RB模板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RB模板是提前定义好的,感知终端在出厂或者进行入网注册后可以在本地存储有每种RB模板的具体格式以及相应的类别、名称、标识符等,以便在接收到指示某个RB模板的指示信息时,可以顺利知晓该RB模板的具体格式。当然,感知终端也可以在接收该指示某个RB模板的指示信息后向核心网或接入网设备请求该RB模板的具体格式。具体目标终端如何在接收到指示RB模板的指示信息后获取该RB模板的具体格式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任意可行方式,本申请对比不错具体限制。
示例性的,以目标RB模板为前述实施例中提到的TypeC为例,感知触发指令中指示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可以如下所示:
Signaling Type(信令类型):sense trigger(感知触发)
UE ID(用户终端身份识别码):1234
RB choose type(RB模板):TypeC
其中,用户终端识别码为目标终端的身份识别码。
另外,为了使得目标终端可以开始执行NR接收到感知服务请求中感知需求指示的至少一个感知业务对应的感知任务以产生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这里的感知触发指令中还可以包括有指示该至少一个感知业务的指示信息,例如至少一个感知业务的业务类别/业务名称。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408步骤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感知触发信令发送模块0214实施。
409、目标终端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感知触发信令,在下一单位时间开启感知并执行感知触发信令指示的感知业务对应的感知任务。
具体的,目标终端在接收到感知触发指令后,会提取其中携带的指示感知业务的指示信息以及指示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之后会在下一单位时间开启感知执行该感知业务对应的感知任务,并根据该目标RB模板编码封装该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和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并将封装后的上行数据发送至NR。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409步骤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感知触发信令解析模块011和感知模块012配合实施。
410、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根据感知触发信令中指示的目标RB模板,将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和感知业务的感知业务数据进行编码封装为上行业务数据后向NR发送。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410步骤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封装发送模块013实施。
411、NR接收来自目标终端的上行业务数据,并根据与目标终端匹配的目标RB模板,解析得到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NR在接收到该上行业务数据后,首先会将其解析至RB级别,即知晓每个RB对应的业务数据是哪些。然后,NR先会根据上行业务数据中携带的指示目标终端的信息(例如目标终端的ID),从自身的关键数据库中查找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RB模板。之后,NR会根据该目标RB模板对之前得到的RB级别的上行业务数据进行解析,以得到上行业务数据中的扇形感知业务数据和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411步骤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数据接收模块0221、数据类别提取模块0222和感知数据和通信数据提取及发送模块0223配合实施。
412、NR向感知服务器发送解析得到的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412步骤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感知数据和通信数据提取及发送模块0223实施。
413、NR向核心网发送解析得到的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412步骤可以由前述实施例中的感知数据和通信数据提取及发送模块0223实施。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某个接入网设备需要指示其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终端进行感知业务的情况下,本申请中,首先会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需要发送的感知业务对应的上行感知数据量和通信业务对应的上行通信数据量。之后,可以计算确定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感知数据量和上行通信数据量之和的感知占比,或者上行通信数据量占上行感知数据量和上行通信数据量之和的通信占比。然后,便可以根据感知占比或通信占比,确定符合目标终端下一单位时间内上行数据中配比(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配比)的目标RB模板。最后,接入网设备上执行该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的装置将用于指示该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目标终端,进而使得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目标终端使用该目标RB模板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为感知业务和通信业务合理分配上行资源块,解决了在现有的频分双工制式的网络架构的基础上为终端分配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资源块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资源块的问题。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当采用功能模块进行划分的情况下,参照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如图1中所示的接入网设备02的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05。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51、确定模块52、处理模块53和发送模块54。这四个模块共同配合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感知触发部分021、接收通感数据部分022和关键数据库023的功能,即执行前述还是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部分。
结合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获取模块51用于执行其中的403步骤、404步骤、405步骤(包括4051步骤和4052步骤)和411步骤中接收上行业务数据的部分;确定模块52用于执行其中的406步骤;处理模块53用于执行其中的407步骤(包括4071A-4074A或者4071B-4074B)和411步骤中解析得到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上行通信业务数据的部分;发送模块54用于执行其中的408步骤、412步骤和413步骤。
具体的,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目标终端为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内具备感知功能的终端中的一个,即可进行感知业务的终端中的一个。获取模块51还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确定模块52,用于确定获取模块51获取的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总数据量的感知占比,或者获取模块51获取的上行通信数据量占总数据量的通信占比;上行总数据量为获取模块51获取的上行通信数据量和获取模块51获取的上行感知数据量的总和。处理模块53,用于根据确定模块52确定的目标占比确定目标资源块RB分配模板;目标占比为感知占比或通信占比。发送模块54,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处理模块53确定的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以使目标终端根据目标RB模板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获取模块5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感知服务器的感知需求;感知需求包括至少一个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需求数据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需求量;根据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计算所有感知业务在单位时间内的第一数据量;将第一数据量确定为上行感知数据量。
可选的,获取模块51具体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多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所以多个TTI包括当前TTI和当前TTI之前的至少一个TTI;根据目标终端在多个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计算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
可选的,在目标占比为感知占比的情况下,处理模块53具体用于:在感知占比为零时,将通信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通信RB模板中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在感知占比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第一模板中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在感知占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第二模板中存在第二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第二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在感知占比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三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第三模板中存在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第三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
可选的,在目标占比为通信占比的情况下,处理模块53具体用于:在通信占比为百分之百时,将通信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通信RB模板中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在通信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百分之百时,将第一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第一模板中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在通信占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第二模板中存在第二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第二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在通信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将第三模板确定为目标RB分配模板;第三模板中存在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第三预设占比大于第一预设占比。
可选的,获取模块51还用于在下一单位时间内接收来自目标终端的上行业务数据;处理模块53还用于根据与目标终端匹配的目标RB模板,解析得到获取模块51接收的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上行通信业务数据;发送模块54还用于向感知服务器发送处理模块53解析得到的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向核心网发送处理模块53解析得到的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主要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所以其对应的有益效果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表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模块的情况下,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接口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控制管理,例如,接口单元和处理单元配合用于支持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执行前述实施例中获取模块51、确定模块52、处理模块53和发送模块54所执行的步骤;接口单元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其他装置的信息交互。例如与核心网设备的交互。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例如各个目标终端和其相应的目标RB模板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以处理单元为处理器,存储单元为存储器,接口单元为通信接口为例。参照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包括存储器61、处理器62、总线63和通信接口64;存储器6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62与存储器61通过总线63连接;当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运行时,处理器62执行存储器61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2(62-1和6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9中所示的CPU0和CPU1。且作为一种实施例,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62,例如图4中所示的处理器62-1和处理器62-2。这些处理器62中的每一个CPU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62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6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61(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61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63与处理器62相连接。存储器61也可以和处理器62集成在一起。
在具体的实现中,存储器61,用于存储本申请中的数据和执行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对应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6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1内的数据,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的各种功能。
通信接口6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控制系统、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64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总线6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6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内具备感知功能的终端中的一个;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
确定所述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总数据量的感知占比,或者所述上行通信数据量占所述总数据量的通信占比;所述上行总数据量为所述上行通信数据量和所述上行感知数据量的总和;
根据目标占比确定目标资源块RB分配模板;所述目标占比为所述感知占比或所述通信占比;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目标RB模板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包括:
接收来自感知服务器的感知需求;所述感知需求包括至少一个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所述需求数据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的上行数据需求量;
根据所述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计算所有所述感知业务在单位时间内的第一数据量;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确定为所述上行感知数据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在多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所述多个TTI包括当前TTI和所述当前TTI之前的至少一个TTI;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在多个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计算所述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占比为所述感知占比的情况下,所述根据目标占比确定目标RB分配模板,包括:
在所述感知占比为零时,将通信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通信RB模板中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在所述感知占比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中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
在所述感知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中存在第二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
在所述感知占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三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三模板中存在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所述第三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占比为所述通信占比的情况下,所述根据目标占比确定目标RB分配模板,包括:
在所述通信占比为百分之百时,将通信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通信RB模板中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在所述通信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百分之百时,将第一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中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
在所述通信占比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且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中存在第二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
在所述通信占比小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时,将第三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三模板中存在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所述第三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下一单位时间内接收来自所述目标终端的上行业务数据;
根据与所述目标终端匹配的所述目标RB模板,解析得到所述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向感知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向核心网发送所述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7.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数据量;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覆盖区域内具备感知功能的终端中的一个;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上行感知数据量占上行总数据量的感知占比,或者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上行通信数据量占所述总数据量的通信占比;所述上行总数据量为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上行通信数据量和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上行感知数据量的总和;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目标占比确定目标资源块RB分配模板;所述目标占比为所述感知占比或所述通信占比;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RB模板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目标RB模板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感知业务的业务数据和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感知服务器的感知需求;所述感知需求包括至少一个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所述需求数据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需求量;
根据所述感知业务的需求数据速率,计算所有所述感知业务在单位时间内的第一数据量;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确定为所述上行感知数据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在多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所述多个TTI包括当前TTI和所述当前TTI之前的至少一个TTI;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在多个TTI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数据量,计算所述目标终端在下一单位时间内的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数据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占比为所述感知占比的情况下,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感知占比为零时,将通信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通信RB模板中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在所述感知占比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中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
在所述感知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中存在第二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
在所述感知占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三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三模板中存在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所述第三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占比为所述通信占比的情况下,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通信占比为百分之百时,将通信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通信RB模板中所有RB均用于传输通信业务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在所述通信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百分之百时,将第一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中存在第一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
在所述通信占比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且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将第二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二模板中存在第二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所述第二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
在所述通信占比小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时,将第三模板确定为所述目标RB分配模板;所述第三模板中存在第三预设占比的RB用于传输感知业务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所述第三预设占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占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下一单位时间内接收来自所述目标终端的上行业务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与所述目标终端匹配的所述目标RB模板,解析得到所述获取模块接收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和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感知服务器发送所述处理模块解析得到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感知业务数据,向核心网发送所述处理模块解析得到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中的上行通信业务数据。
13.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在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上行资源块分配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
CN202210441959.3A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4786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1959.3A CN114786265A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1959.3A CN114786265A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265A true CN114786265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1959.3A Pending CN114786265A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62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5875A (zh) * 2022-12-27 2023-01-31 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通感一体化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5875A (zh) * 2022-12-27 2023-01-31 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通感一体化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0466B2 (ja)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バ、およびシステム
EP4280763A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385856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006000B (zh) 用于传输消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674881B2 (en) Device to device beacon, user equipment discover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3923614B (zh)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
US20230037478A1 (en) Positioning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710800B (zh) 一种感知处理网元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64028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CN114727403A (zh)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用户终端
CN108462596B (zh) Sla分解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13055948B (zh) 一种下行资源块预留方法和装置
CN112556704A (zh) 路径规划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333835A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1181707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405637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690944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优先级发送、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12333834A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4070895B (zh) 数据传输方法、控制面网元和用户面网元
CN114786265A (zh) 一种上行资源块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1511037B (zh) 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78412A (zh) 接入方法和终端
CN111918313B (zh) 用于资源分配的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
CN104009937A (zh) 一种增强型传输选择标准配置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602687A (zh) 一种发送、接收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