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3439B - 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3439B
CN114783439B CN202210694545.1A CN202210694545A CN114783439B CN 114783439 B CN114783439 B CN 114783439B CN 202210694545 A CN202210694545 A CN 202210694545A CN 114783439 B CN114783439 B CN 1147834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array
control system
command
intelligent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45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3439A (zh
Inventor
诸葛建伟
石贺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6945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3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3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3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语音指令;将所述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所述拾音器阵列。本发明通过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实现能够稳定地将激光命令注入到语音设备中、激光命令注入时能够适用各种类型的语音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也称为自动语音控制系统,其目标是以电脑自动将人类的语音内容转换为相应的文字。语音控制系统的应用包括语音拨号、语音导航、室内设备控制、语音文档检索、简单的听写数据录入等。智能音箱作为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一种典型代表,是传统音箱升级的产物,是家庭消费者用语音进行上网的一个工具,比如点播歌曲或者了解天气情况等功能,也可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台灯、打开窗帘、设置扫地机器人清扫时间等。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麦克风可以分为:动圈式麦克风、电容式麦克风和新型的MEMS麦克风几类,而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所采用的拾音器目前绝大多数是MEMS(微电机)麦克风,产品品牌覆盖广泛;另一些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如小型会议拾音系统、车载电热壶等采用业内称为咪头的小型电容式麦克风作为拾音传感器。MEMS麦克风和电容式麦克风二者本身皆存在安全问题,即两种类型麦克风不仅可以接受声音信号,同时也会响应光线信号。一旦光信号强度达到对应麦克风的光功率阈值,光信号便与用户的语音信号等价,即唤醒智能语音智能控制系统或占据系统拾音通道,并注入希望系统执行的有关命令、信号。实验发现此种响应与光线的光功率强弱相关。
攻击者可以利用上述安全问题,可以对多家智能语音设备进行较远距离且打破物理隔离的控制。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智能语音设备进行激光命令注入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命令注入设备信号注入不稳定、难以适应市面语音设备的缺陷,实现能够稳定地将激光命令注入到语音设备中、激光命令注入时能够适用各种类型的语音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语音指令;
将所述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
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所述拾音器阵列。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将所述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所述控制信号为脉冲宽度调制波;
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输入所述激光发射器中,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转换成所述激光命令后,通过所述激光器阵列发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在所述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
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光照强度,通过所述光照强度的激光对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拾音器阵列进行瞄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根据所述拾音器阵列中拾音器个数和方位,调整所述激光器阵列中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个数和方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所述获取语音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测试指令;
将所述测试指令录制成所述语音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向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注入命令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语音指令;
控制调整模块,包括信号转换模块,位置调整模块和控制信号观测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所述位置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所述控制信号观测模块用于观测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工作状态;
命令注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所述拾音器阵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通过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实现能够稳定地将激光命令注入到语音设备中、激光命令注入时能够适用各种类型的语音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脉冲宽度调制正弦波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系统的设备模块功能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系统的系统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系统的可调激光器支架系统硬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激光命令注入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远距离激光命令注入的模块化功能框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激光将命令信号注入到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中。
当下较为成熟的激光注入技术主要是故障注入(Fault Injection),即通过激光照射,利用光子扰乱设备的正常运行。由于芯片主要都是在正面进行保护,背面很少采用保护措施,激光信号可以通过照射背部进行攻击。激光注入技术常用于破解,对硬件进行激光故障注入,由固态激光器产生光源,充电1毫秒可产生小于4纳秒而带有大于20uJ的脉冲,可用于故障注入。激光故障注入也支持多光源输入,激光的不同波长会产生不同的故障效果,用于分析硬件内部重要秘密信息。这些激光信号故障注入的是一束强能量,利用局部瞬间产生的能量脉冲,对设备芯片产生干扰,从而解离出芯片中有意义的信息量,而激光中包含的光强、颜色以及其他信息量对故障注入没有作用。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如智能语音音箱、智慧电视、会议系统以及车载智慧屏,以至于车辆内嵌智能语音助手、车载智能电热壶等所采用的拾音器不外乎电容式麦克风——咪头或MEMS麦克风两种。这是因为此类型麦克风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成本低的特点。研究发现,两种类型麦克风可以接收一定强度的光信号,而光信号经过特殊编码后便可以代替声音,对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发布指令。上述控制过程具有没有外在表征(无声音、无光斑)以及打破物理隔离(玻璃等透明介质隔离)的特点。在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数量日渐增加的今日,相关设备在出厂前的安全测试一定要做到严格把关,除了传统的安全测试方向,类似本发明领域的新型测试方向也是十分必要的。
图1是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了完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出厂前的安全测试,防止更多携带有此种安全问题的物联网设备投放市场,保障消费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0、获取语音指令。具体的,获取语音指令包括:获取测试指令;将测试指令录制成语音指令。
120、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
130、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已经趋向于拾音阵列而不是单一或两个拾音口。当下国内主流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多采用多麦克风拾音阵列,仅注入一个麦克风是无法影响智能语音控制系统设备。因此本发明通过调整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使目标设备拾音器收集到等效的语音音频信号,从而测试者便完成向待测设备注入指令的过程。
进一步的,根据拾音器阵列中拾音器个数和方位,调整激光器阵列中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个数和方位。例如,当拾音器的个数是1个时,调整激光器的个数为1,且该激光器与该拾音器的位置相对应。同理当拾音器的个数为多个时,调整激光器的个数为多个,且激光器与拾音器的位置相对应。
140、基于控制信号,通过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拾音器阵列。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命令注入方法对应的可调激光器支架系统。本发明中涉及到机械结构以及电路连接部分包括:
(1)用于给整体设备供电的激光器电源供电模块(可以是同种的直流电源或者锂电池与电源控制板);
(2)用于激光器阵列与电源连接的多路激光电源连接模块;
(3)用于执行步骤130的可调激光器阵列。如图5所示,多个多维度可调激光座设置在主承重支架上,通过调整激光座相对于主承重支架上的方位,使得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
(4)信源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将指令信号转换成语音指令,并接收;
(5)激光信号调制和控制模块,用于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涉及到机械结构以及电路连接部分:(1)激光器电源(可以是同种的直流电源或者锂电池与电源控制板)(2)6-路激光电源线 (3)可调激光器支架(底座与6个YZR方向可调激光器座)(4)激光波长405nm,输出功率1.6w 的激光器(激光波长可选不唯一)(5)激光信号调制控制模块(蓝牙开发版、单片机STM32F407VET6、电平转换模块)。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系统的整体结构将上述部分分成三部分:电源、调制控制源和激光器部分。
可选的,电源部分由直流电源、多路激光电源线分压板与多根DC圆头电源线构成;调制控制源由蓝牙接收板、STM32开发板、电平转换模块构成,STM32 开发板使用者可以根据测试声音的特征,调整信号调制的相关参数,可拓展性高、可再开发性强;激光器部分由多个相同的4类激光器以及一个可调激光器支架构成。
电源部分由直流电源、6-路激光电源线分压板与6根DC圆头电源线构成;调制控制源由蓝牙接收板、USB拓展坞、STM32开发板、电平转换模块构成;激光器部分由6个相同的405nm 1.6w激光器以及一个可调激光器支架构成。
其中,蓝牙接收板是用于远距离接受测试者命令。通过蓝牙无线传输方式连接存储有测试语音的终端设备(如PC、智能手机等)与嵌入式开发板(STM32)使语音信号得到调制。再将开发板载波调制输出端接入到电平转换模块,由于STM32开发版输出电平最高为3.3V不能达到要求,再将电平转换器输出接入激光发射器的信号输入端,作为调制源,并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为激光发射器供电。
可调激光器支架是为了配合开发板中实现的多路激光协同控制算法较为精细地调整激光器阵列位置,使光束阵列与目标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麦克风阵列瞄准准确。
本发明通过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实现能够稳定地将激光命令注入到语音设备中、激光命令注入时能够适用各种类型的语音设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中,步骤120中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
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下简称PWM)技术,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该方式利用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在PWM波形中,各脉冲的幅值是相等的,要改变等效输出正弦波的幅值时,只要按同一比例系数改变各脉冲的宽度即可,因此在交-直-交变频器中,PWM逆变电路输出的脉冲电压就是直流侧电压的幅值。
结合如图2所示的脉冲宽度调制正弦波的原理示意图,将矩形脉冲调制成正弦波的过程如下:
将正弦半波波形N等分,就可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所组成的波形。这些脉冲宽度相等,都等于 π/n ,但幅值不等,且脉冲顶部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曲线,各脉冲的幅值按正弦规律变化。如果把上述脉冲序列用同样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序列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等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正弦部分面积(即冲量) 相等,就得到一组脉冲序列,这就是PWM波形。可以看出,各脉冲宽度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根据冲量相等效果相同的原理,PWM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对于正弦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PWM波形。
在本发明中,步骤120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通过PWM技术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为脉冲宽度调制波。将脉冲宽度调制波输入激光发射器中,将脉冲宽度调制波转换成激光命令后,通过激光器阵列发射。使用PWM技术将语音指令转换为脉冲宽度调制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AM调制方法有如下优点:
1.由于在PWM技术中利用惯性环节的冲量等效原理模拟正弦波,即在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时,利用音频信号中惯性环节的冲量等效原理模拟成控制信号的正弦波,因此得到的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调制波谐波分量小,得到的控制信号鲁棒性高;
2.利用PWM技术进行信号调制时动态响应快,相比于传统的AM调制,PWM将音频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的相应速度快;
3.在使用PWM技术的音频信号与控制信号转换设备中,无功功率低,电源侧功率因数高;
4.脉冲宽度调制设备的控制电路相对简单、整体成本低;
5.在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通过PWM转换成脉冲宽度调制波的过程中,由于PWM的脉冲调节特性,对音频信号中的噪声的抵抗能力强,因此对语音指令的录制条件要求低。
如图3-8所示,本发明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完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设备安全性的验证流程,筛选出尚存在被激光远程命令注入漏洞的设备,防止这些设备流入市场,成为消费者家中被黑客攻击的安全隐患。与本发明的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系统对应有以下模块:信源接收模块、光信号转换模块、多路激光协同控制模块、光强管理模块、用户串口命令控制接口。
其中,信源接收模块用于将指令信号转换成语音指令,并接收。光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实现基于PWM技术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光信号。使用PWM技术的设备简单,波形调制程序实现简洁,检验方式鲁棒性良好。对于测试声源或环境噪声的要求相较于其他调制方法更低,对噪声的抵抗能力强。
多路激光协同控制模块,用于实现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多路激光通过激光器阵列发出。通过该多路激光协同控制模块可以测试当下绝大多数采用多路麦克风阵列技术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本发明除了可测试多路阵列,对于单个或两个拾音麦克风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亦可胜任测试工作。根据PWM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对应本发明应用场景,实现语音信号到激光光信号的调制工作;鉴于现有市面上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采用的都是麦克风拾音器阵列实现人机交互,测试者是无法通过单一麦克风控制系统的,为此以应对实际情况下的大部分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方法,本发明设计了多路激光协同控制模块;激光器设计有TTL信号控制接口,通过调整开发板输出PWM信号的占空比比例,实现激光器输出光功率转换。
光强管理模块,用于实现调整激光发射器的光照强度,通过光照强度的激光对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拾音器阵列进行瞄准。进一步的,加入了两种激光光强模式,可控性强,安全性高,可以杜绝测试员由于误操作所造成的潜在损失。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调整激光发射器的光照强度,通过光照强度的激光对激光器阵列与拾音器阵列进行瞄准。具体的,考虑到操作者自身安全,同时也因为本发明使用的激光器是4类激光,以免操作不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发明在设计多路激光协同控制技术的同时加入了光强管理部分。具体应用技术:输入控制信号为PWM控制信号,通过调整此类型信号的占空比实现两种模式,瞄准、测试光强模式。用户串口命令控制接口用于:测试者可以通过向控制板发送简单的串口指令,配合上位机实现一个简易的端口信号显示器,查看本次测试状态。
本发明命令注入系统的适应性与可扩展性强,可以通过增加激光发射器、调节调制波占空比等方式,对抗设备的软件与算法端防护。在现有的智能语音设备中,有部分使用了麦克风阵列,并在语音识别算法中过滤仅有单个麦克风收到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多个激光发射器,输入相同的PWM调制波,同时照射到待测设备的多个拾音器孔中,从而进行对抗性安全测试。
如图3-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基于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如图7 激光命令注入测试流程图,注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需要录制待注入的测试语音指令。在环境干扰音较少的情况下,测试指令可直接使用录音设备进行录制,得到音频文件。由于本测试方法使用PWM技术将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成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由于在PWM技术中利用惯性环节的冲量等效原理模拟正弦波,因此得到的脉冲宽度调制波谐波分量小;利用PWM技术进行信号调制时动态响应快;在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通过PWM转换成脉冲宽度调制波的过程中,对音频信号中的噪声的抵抗能力强、系统整体的鲁棒性强,即使在语音指令音频中混杂有一定强度的环境干扰也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本发明考虑到进行激光测试时涉及到将激光瞄准到被测试设备的拾音口处的问题,为了保护测试人员的自身安全,本发明设计有瞄准激光强度与测试激光强度两种激光光强。测试者可以通过本发明配套自主开发的控制界面实现强度的“一键”转换。即在系统中设置低功率光强模式和高功率光强模式。
在低功率光强模式下,测试者启动激光发射器,利用本发明中的可调激光器架子的调节旋钮调整激光发射器阵列与待测设备的麦克风阵列相对位置、方向与姿态,使得多路激光能够较为准确地直射到待测设备对应的麦克风阵列孔中。
测试者在调整至合适位置状态后,需锁定激光发射器阵列与待测设备麦克风阵列的相对位置。届时转换到测试激光强度,控制存储有测试语音的终端设备(如PC、智能手机等)对激光调制模块中的蓝牙接收板发送测试信号,观察测试效果。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向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注入命令的系统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一种向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注入命令的系统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向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注入命令的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向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注入命令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获取模块810、控制调整模块820、命令注入模块830。
具体的,获取模块810用于获取语音指令;控制调整模块820包括信号转换模块,位置调整模块和控制信号观测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所述位置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所述控制信号观测模块用于观测所述信号转化模块的工作状态;命令注入模块830,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所述拾音器阵列。
同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智能设备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中,不仅考虑到了安全测试本身的功能实现,同时考虑了远距离控制以及一对多主从控制模式问题。通过远距离控制,降低了有线连接控制造成的线路复杂性,可以一个上位机对多从机,同时进行多个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安全测试。
进一步的,在测试信源传输以及上位机控制部分:利用串口透传以及蓝牙实现远程信源信号传输以及控制信号传输。通过串口模组唯一的SN号将上位机与STM32控制板实现配对,而信源的传输利用蓝牙或蓝牙mesh 的蓝牙网卡Mac地址实现定向传输。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电源供应部分:每个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系统独立配备电源即可。便可以适应大规模激光安全测试,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实际企业中应用的并行安全测试流程。
图9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9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920、存储器(memory)930和通信总线940,其中,处理器910,通信接口920,存储器930通过通信总线9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910可以调用存储器9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语音指令;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基于控制信号,通过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拾音器阵列。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9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语音指令;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基于控制信号,通过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拾音器阵列。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语音指令;将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调整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激光器阵列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基于控制信号,通过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拾音器阵列。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语音指令;
将所述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
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光照强度,通过所述光照强度的激光对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拾音器阵列进行瞄准,根据所述拾音器阵列中拾音器个数和方位,调整所述激光器阵列中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个数和方位;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所述拾音器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为脉冲宽度调制波;
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输入所述激光发射器中,将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转换成所述激光命令后,通过所述激光器阵列发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语音指令包括:
获取测试指令;
将所述测试指令录制成所述语音指令。
5.一种向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注入命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语音指令;
控制调整模块,包括信号转换模块,位置调整模块和控制信号观测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语音指令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激光发射器的控制信号;所述位置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器阵列,使得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拾音器阵列相对应;调整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光照强度,通过所述光照强度的激光对所述激光器阵列与所述拾音器阵列进行瞄准,根据所述拾音器阵列中拾音器个数和方位,调整所述激光器阵列中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个数和方位;所述控制信号观测模块用于观测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工作状态;
命令注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激光器阵列将激光命令照射至所述拾音器阵列。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
7.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
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
CN202210694545.1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783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4545.1A CN114783439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4545.1A CN114783439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439A CN114783439A (zh) 2022-07-22
CN114783439B true CN114783439B (zh) 2022-09-13

Family

ID=8242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4545.1A Active CN114783439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343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42243B1 (en) * 2017-03-14 2018-08-07 Lugol Metayer Digital firearm sight
CN110619877A (zh) * 2019-09-27 2019-12-27 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910879A (zh) * 2019-11-29 2020-03-24 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激光笔的语音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67832A (zh) * 2020-06-14 2020-09-15 史长宣 一种多场所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143664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麦克风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0235A (zh) * 2021-11-09 2022-02-11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控制方法、装置、激光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42243B1 (en) * 2017-03-14 2018-08-07 Lugol Metayer Digital firearm sight
CN110619877A (zh) * 2019-09-27 2019-12-27 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910879A (zh) * 2019-11-29 2020-03-24 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激光笔的语音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67832A (zh) * 2020-06-14 2020-09-15 史长宣 一种多场所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143664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麦克风和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peech measurements using a laser Doppler vibrometer sensor: Application to speech enhancement;Yekutiel Avargel 等;《2011 Joint Workshop on Hands-free Speech Communication and Microphone Arrays》;20110701;第100-112页 *
矿用双通道光纤拾音系统设计;宋晓达 等;《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80405;第32卷(第4期);第43-4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439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382221T1 (de) Automatische charakterisierung von netzwerkverkehr
CN106057056A (zh) 一种基于stm32f4微控制器的教学机器人小车
CN211656146U (zh) 一种rosa性能测试系统
CN208924244U (zh) 一种光模块测试系统
CN112492498B (zh) 一种通话降噪耳机的测试方法
CN114783439B (zh) 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命令注入方法及系统
CN110943779A (zh) 可见光通信设备测试系统
CN115021812A (zh) 一种基于光器件射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0492051C (zh) 多功能水声测距仪
Sindhubala et al. Receiver Intend to Reduce Ambient Light Noise in Visible-Light Communication using Solar Panels.
Ramos et al. Towards energy-autonomous wake-up receiver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CN102255654B (zh) 光发射组件测试工装及其应用电路
CN105784328A (zh) Edfa瞬态特性指标的全自动测试系统
CN104597394A (zh) 一种微环芯片驱动电路性能测试装置
CN205176127U (zh) 一种动态组合的扬声器功率测试系统
Fuada et al. Employing LM13700 as AGC for mobil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2019357U (zh) 光发射组件测试工装及其应用电路
CN111413913A (zh) 一种量子信息研究平台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09936407A (zh) 一种10g epon非对称onu发射光眼图质量验证方法
Scheianu et al. Hybrid VL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mall to medium size enterprises
CN205120875U (zh) 一种eml激光器可重复插拔自动测试装置
CN104734777B (zh) 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
Faruq et al. Li-Fi Technology Based Long Range Free-Space Optics Data Transmit System Evaluation
CN210958411U (zh) 一种物联网中控系统
CN203387513U (zh) 一种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用光节点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