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3365A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3365A
CN114783365A CN202210470575.4A CN202210470575A CN114783365A CN 114783365 A CN114783365 A CN 114783365A CN 202210470575 A CN202210470575 A CN 202210470575A CN 114783365 A CN114783365 A CN 114783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displa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05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3365B (zh
Inventor
宋一帆
谷朝芸
孟昭晖
齐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05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3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3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3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显示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包括信号相互分离的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供电信号。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光场(Light Field),可以是指光在每一个方向通过每一个点的光量。光场作为理想的三维(3D)显示技术与传统二维(2D)显示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的2D显示器只能提供仿射、遮挡、光照阴影、纹理、先验知识五方面心理视觉信息。光场显示除了能产生传统2D显示器的所有信息外,还能提供双目视差、移动视差、聚焦模糊三方面的生理视觉信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光场显示并满足视点(View)数量的要求,一个像素单元中可以设置多个发光器件,而这些发光器件均需要单独驱动,功耗较高,对驱动电路设计方案中的电流承载能力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
显示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包括信号相互分离的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供电信号。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将提供数据信号和供电信号的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并实现信号分离,避免了数据信号和供电信号的电流差异且电路中器件电流承载能力不同而导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示出了一种示例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1C示出发光器件的一种示例性等效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D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示例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性绑定基板的示意图。
图2F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示例性显示模组的主视图。
图3C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示例性显示模组的侧视图。
图3D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示例性显示模组的主视图。
图3E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示例性显示模组的侧视图。
图4A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示例性显示模组的主视图。
图4B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示例性显示模组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的示例性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A示出了一种示例性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
如图1A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2。这些像素单元102可以阵列排布在显示面板100中。
图1B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像素单元102的示意图。
如图1B所示,像素单元102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器件1022,这些发光器件1022可以阵列排布在像素单元10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发光器件1022可以是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或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ED),相应地,显示面板100可以是Mini LED或Micro LED显示面板。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像素单元中可以包括多个LED芯片1024(图1B中示出了3个),每个LED芯片1024可以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1022。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布线等因素,单个像素单元中LED芯片的排布方式可以具有特殊设计,例如,如图1B所示的三角形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显示原理,像素单元102可以是一个显示像素,也可以是一个亚像素(或子像素)。当像素单元102是一个亚像素时,也可以称为亚像素单元,相应地,组成一个显示像素则需要多个像素单元102来实现。例如,一个显示像素可以包括三个像素单元102,分别对应显示红色、绿色、蓝色。
图1C示出发光器件1022的一种示例性等效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1C所示,该驱动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M1、M2、电容C和发光器件1022。薄膜晶体管M2的控制极、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与扫描走线(Gate Line)、数据走线(Data Line)和薄膜晶体管M1的控制极电连接,薄膜晶体管M1的控制极同时还经过电容C接地,薄膜晶体管M1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与供电电压Vsupply和发光器件1022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光器件1022的第二端接地。
该驱动电路的原理在于,薄膜晶体管M2的控制极被扫描走线(Gate Line)开启后,将数据走线(Data Line)的数据信号Vdata传送至供电电压Vsupply的电流控制的薄膜晶体管M1的控制极,从而通过数据信号控制流经薄膜晶体管M1和发光器件1022的电流,实现单个发光器件1022的亮度控制功能。换言之,在电流驱动下,发光器件1022的发光亮度与通过发光器件1022的电流大小成线性正相关,因此通过改变流经发光器件1022的电流,便能控制发光器件1022的输出亮度。
根据电流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362176050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3621760500000042
为薄膜晶体管(TFT)M1的制作工艺参数,Vth为M1的固有阈值电压。根据该公式也可以看出,通过控制流经M1的电流(M2仅具备开关(Switch)的作用),可以控制流经发光器件1022的电流,从而实现了根据数据变化改变发光器件1022的亮度的功能。
这样,通过输送不同的数据电压Vdata,可以改变薄膜晶体管M1的控制极的电压。
结合图1B所示,在光场显示系统中,为了实现较多的视点数量,一个像素单元102中需要设置很多发光器件1022,而这些发光器件1022都需要采用图1C的驱动电路来单独驱动。假设一个像素单元102要实现200个视点(View),则一个像素单元102中需要防止200个发光器件1022,而每个发光器件1022都需要能够单独点亮。
这样,在相同分辨率下,该显示面板100的驱动功耗约为普通的显示面板的200倍,因此对驱动电路设计方案的电流承载能力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显示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包括信号相互分离的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供电信号。
这样,通过将提供数据信号和供电信号的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并实现信号分离,避免了数据信号和供电信号的电流差异且电路中器件电流承载能力不同而导致的问题。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模组200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该显示模组2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202和用于为显示面板202提供驱动信号的显示驱动电路204。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模组2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B所示,该显示面板202可以分为显示区域(AA区)202A和围绕该显示区域202A的非显示区域202B。其中,显示面板202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显示区域202A中的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2022,每个像素单元20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图2B中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器件可以具有如图1B所示的排布方式。
结合图1C所示,像素单元2022的每个发光器件均需要数据信号Vdata和供电信号Vsupply来实现驱动,因此,如图2B所示,在显示面板202中还可以设置数据走线2024和供电走线2026,分别用于将数据信号Vdata和供电信号Vsupply提供给相应的发光器件。
基于前面所述,由于每个发光器件均需要单独驱动,而每个发光器件均需要一个供电信号Vsupply,且发光器件是电流驱动型器件。假设,单颗红色发光器件、单颗绿色发光器件和单颗蓝色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分别为6μA、3μA、3μA,以一个像素单元2022中包含200个发光器件(200个视点)为例,一个显示像素包括三个像素单元2022(分别为红、绿、蓝),则总电流约有17.18A。由此可见,在发光器件的供电电压相同(例如,均为Vsupply)的情况下,相对于普通显示设备,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2对驱动电流的需求呈与视点数倍数相同的比例增长。这样,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在显示面板202中的供电走线对电流强度的耐受能力有限,可以采用并联多组供电走线(如图2B所示)来实现供电。但是,通常多个像素单元(例如,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像素单元)或多个发光器件(例如,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发光器件)会利用一根供电走线2026来提供供电信号,这样在供电走线2026中的电流依然会很大。
为了给显示面板202提供相应的信号,同时避免供电走线2026电流过大而超出器件电流承载能力的问题,如图2A所示,显示模组200的显示驱动电路204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为像素单元2022提供数据信号Vdata的第一驱动电路2042和用于为像素单元2022提供供电信号Vsupply的第二驱动电路2044。该第一驱动电路2042可以与数据走线2024电连接,以向数据走线2024提供数据信号Vdata;类似地,第二驱动电路2044则可以与供电走线2026电连接,以向供电走线2026提供供电信号Vsupply。这样,将第一驱动电路2042和第二驱动电路2044分开设置,可以保证第二驱动电路2044(供电电路)的耐电流强度,同时使得供电走线中的大电流不会影响到第一驱动电路2042,而第一驱动电路2042的器件可以不需要较大的电流承载能力(通常设计就可以满足要求)。
可以理解,显示驱动电路204可以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202的非显示区域202B中。但是,这样的设计需要将显示驱动电路204全部放置在显示面板202的非显示区域202B,将会导致显示面板202的非显示区域202B的面积过大,不利于显示设备的小型化。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板2046,例如,该控制电路板2046可以是印制电路板(PCB)。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板2046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电路2042的逻辑电路2048(例如,逻辑板TCON)和第二驱动电路2044的电源电路2050(例如,电源芯片)。通过将该逻辑电路2048和电源电路2050设置在控制电路板2046上,避免将电路设置在显示面板202的非显示区域202B中的边框过宽的问题。
然后,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PC)将控制电路板2046与显示面板202实现电连接,从而通过柔性电路板将第一驱动电路2042和第二驱动电路2044分别提供的数据信号和供电信号传输到显示面板202中。这样,利用柔性电路板实现电连接,在装配显示设备时,可以利用柔性电路板的可弯折特性,通过弯折该柔性电路板而将控制电路板2046放置在显示面板202的背光侧,从而减小了设备边框。
考虑到第一驱动电路2042和第二驱动电路2044的走线中的电流强度差异,为了避免器件电流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显示模组200还可以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206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08,图2A的第一驱动电路2042可以通过该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与显示面板202电连接,而第二驱动电路2044可以通过该第二柔性电路板208与显示面板202电连接。这样,第一柔性电路板206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08中的走线的电流大小不同,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些承载电流能力一般的器件,而第二柔性电路板208的承载电流能力则需要更高一些,一般不设置其他器件,仅用于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第二柔性电路板208的数量为2个,2个第二柔性电路板208对称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两侧。这样,保证从两侧输入显示面板202的供电信号的走线阻抗基本一致,防止因为阻抗不一致而导致的延迟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走线阻抗的一致性,2个第二柔性电路板208中的走线数量相同,进一步地,2个第二柔性电路板208中的走线分布(例如,走线宽度、走线间距等)也可以是相同的。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中的走线数量和走线分布也可以是对称的,从而保证走线阻抗一致性。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性显示面板202的示意图。
如图2C所示,显示面板202的非显示区域202B的第一侧可以设置绑定区202C,绑定区202C中可以设置第一导电垫2028和第二导电垫2030。其中,该第一导电垫2028可以与数据走线2024电连接,该第二导电垫2030可以与供电走线2026电连接。
假设,单根数据走线2024为同一列的发光器件提供数据信号Vdatda,为了减少布线数量,同时保证单根供电走线2026上的电流不会过大,单根供电走线2026可以用于为相邻的4列(该数量仅为示例性的)发光器件提供供电信号Vsupply。
进一步地,若供电走线2026在显示面板202中的布线与数据走线2024在显示面板202中的布线出现重叠(跳线),就会导致增加掩膜版(mask)工艺的制造成本和增加边框宽度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显示面板202中走线重叠(跳线)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每引出4根数据走线2024,就引出1根供电走线2026,这样,每4根数据走线2024为一组,1组数据走线2024与1根供电走线2026交替设置,如图2C所示。相应地,连接数据走线2024和供电走线2026的第一导电垫2028和第二导电垫2030也是交替设置。在图2C所示的示例中,可以是每4个第一导电垫2028为一组与1个第二导电垫2030交替设置。
由此可见,由于第一导电垫2028和第二导电垫2030是交替设置的,在对接第一柔性电路板206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08之前,为了将数据走线2024和供电走线2026分别引到相应的柔性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入了用于桥接显示面板202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06、第二柔性电路板208的第三柔性电路板。
图2D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示例性显示模组2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D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0还可以包括第三柔性电路板210,第一柔性电路板206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08分别与第三柔性电路板210电连接。其中,第三柔性电路板210上可以设置第一走线2102和第二走线2104,第一导电垫2028可以通过该第一走线2102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06电连接,第二导电垫2030可以通过该第二走线2104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08电连接。这样,就利用第三柔性电路板210将数据走线2024和供电走线2026分离开来,使得相应的走线与相应的电路板连接起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2042还可以包括数据驱动单元,该数据驱动单元用于将逻辑电路2048提供显示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像素单元中发光单元对应的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窄边框,数据驱动单元可以不设置在显示面板202的非显示区域202B中,而是可以设置在外部电路中。例如,如图2D所示,数据驱动单元可以是覆晶薄膜(COF)芯片2062,从而可以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上,例如,绑定(bonding)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上。
但是,由于传统COF工艺更适合于将设置有覆晶薄膜(COF)芯片2062的柔性电路板与玻璃材质(Glass)进行绑定(而不适于与其他柔性电路板绑定),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柔性电路板210和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之间还可以设置绑定基板212,例如,该绑定基板212的材质可以是玻璃。
图2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性绑定基板212的示意图。
如图2E所示,绑定基板212朝向第一柔性电路板206的侧边设置第一绑定区2122,第一柔性电路板206绑定在该第一绑定区2122上。类似地,绑定基板212朝向第三柔性电路板210的侧边设置第二绑定区2124,第三柔性电路板210绑定在该第二绑定区2124上。
这样,就利用绑定基板212实现了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与第三柔性电路板210的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COF的电流承载能力较弱,通过在第一驱动电路2042中设置覆晶薄膜(COF)芯片2062,并将其绑定在第一柔性电路板206上,能够很好地与第二驱动电路204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08中的大电流信号相分离,保证了覆晶薄膜(COF)芯片2062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因为绑定基板212是玻璃材质,因此,数据驱动单元可以是数据驱动芯片(Source Driver IC)并可以直接绑定在绑定基板212上,如图2F所示。
图2C~图2F示出了将第一柔性电路板206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08与显示面板202的同一侧实现电连接的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分别与显示面板的不同侧进行电连接。例如,第一柔性电路板可以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电连接。该第一侧和第二侧不是同一侧,可以是相对侧或者相邻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布线和结构设计的方便,前述的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与显示面板的第二侧可以是相对侧。
图3A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模组300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显示模组300具有与显示模组200类似的结构,为了简洁,显示模组200中的一些类似的结构,显示模组300均可以具有,因此图中未示出。如图3A所示,显示模组3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302和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设置在控制电路板3046上的逻辑电路3048,第二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设置在控制电路板3046上的电源电路3050。进一步地,显示模组300还可以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306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08,第一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板306上数据驱动单元3062。如图3A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306可以与显示面板302的第一侧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308则与显示面板302的第二侧电连接,该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对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一侧设置与数据走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垫3028,第一柔性电路板306可以与第一导电垫3028电连接(例如,绑定在一起),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侧设置与供电走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垫3030,第二柔性电路板308可以与第二导电垫3030电连接。
如图3A所示,第二柔性电路板308与控制电路板3046、第一柔性电路板306、显示面板302可以是处于同一平面的。这样,第二柔性电路板308的另一端需要和控制电路板3046电连接,则可以通过从显示面板302的两侧绕过显示面板302进而与位于非显示区域的第一侧的控制电路板3046电连接。
这样,通过将第一柔性电路板306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08与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连接部位分开,使得数据走线和供电走线在显示面板302中的重叠(跳线)较少,能够节省制造工艺,提高效率。
考虑到柔性电路板本身可弯折的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柔性电路板308也可以不与显示模组300的其他结构设置在同一平面,而是可以从显示面板302的背面绕过显示面板302来与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侧电连接。这样,相对于第二柔性电路板308也可以不与显示模组300的其他结构设置在同一平面的方案,可以实现更窄的边框。
图3B和图3C分别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示例性显示模组300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3B和图3C所示,该显示模组300的第一柔性电路板306设置在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一侧和控制电路板3046的第一侧之间。第二柔性电路板308的一端与控制电路板3046的第一侧电连接,同时,由于第一柔性电路板306的设置位置使得控制电路板3046的第一侧与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一侧之间形成缺口,第二柔性电路板308的另一端可以穿过该缺口并沿显示面板302的背光侧延伸,直到第二柔性电路板308的另一端与显示面板302的远离控制电路板3046的一侧(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侧)电连接。
这样,通过将第二柔性电路板308从显示面板302的背光侧绕过并与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侧电连接,能够减小边框,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图3D和图3E分别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示例性显示模组300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3D和图3E所示,除了图3B和图3C的示例外,第二柔性电路板308也可以与控制电路板3046的第二侧电连接,然后同样地,第二柔性电路板308的另一端可以沿控制电路板3046的背面和显示面板302的背光侧延伸,直到第二柔性电路板308的另一端与显示面板302的远离控制电路板3046的一侧(显示面板302的非显示区域的第二侧)电连接。
这样,第二柔性电路板308和第一柔性电路板306可以避免在控制电路板3046的同侧进行电连接,从而第二柔性电路板308和第一柔性电路板306在控制电路板3046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更加灵活。
除了上述实施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也可以只设置一块柔性电路板,就能实现显示面板与外部控制电路板的电连接。
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示例性显示模组400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4A和图4B所示,显示模组400具有与显示模组200类似的结构,为了简洁,显示模组200中的一些类似的结构,显示模组400均可以具有,因此图中未示出。如图4A所示,显示模组4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402和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设置在控制电路板4046上的逻辑电路4048,第二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设置在控制电路板4046上的电源电路4050。进一步地,显示模组400还可以包括第四柔性电路板414,第一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四柔性电路板414上数据驱动单元4142。如图4A所示,第四柔性电路板414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402和控制电路板4046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均通过所述第四柔性电路板414与所述显示面板402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单元4142可以是覆晶薄膜(COF)芯片,使得第四柔性电路板414需要采用COF工艺来绑定覆晶薄膜(COF)芯片。由于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需要信号隔离,相应的走线4144和4146也需要隔离,而采用COF工艺时不能在单侧表面上形成交叠的走线,从而需要采用双层COF来实现第四柔性电路板414。
具体地,如图4B所示,采用双层COF工艺,使得第一驱动电路的走线4144和第二驱动电路的走线4146分别设置在第四柔性电路板414的两侧,通过打孔跳线实现走线的交叠,从而走线4144和414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均位于第四柔性电路板414的同侧(图4B中的右侧)。这样,就实现了在一块柔性电路板上设置两种相互隔离的走线,节省了显示模组400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在描述电连接时并未给出详细的电连接方式。可以理解,任何的电连接方式在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中均是可适用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电连接部位均可以采用绑定(bonding)工艺来实现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绑定区可以分为多段子绑定区(对应于压头长度),而相邻的子绑定区之间可以具有一个安全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走线阻抗不一致问题,多段子绑定区可以是对称设置的。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将供电电路与数据电路信号隔离,可以使得显示面板满足单个子像素包含多个视点带来的大功率诉求。
特别是,在一些场景中,FPC、COF以及PCB的耐电流强度能力是不同的,通过将数据信号电路与供电电路分离,可以保证供电电路的耐电流强度,也可以避免电流强度过高导致器件损坏等问题。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的示例性排布示意图。
如图5所示,通过将同一列的发光器件的数据导电垫(Data Pad)通过数据走线(Data Line)进行串联,同一行(存在错位)的发光器件的扫描走线(Gate Line)也进行串联,实现利用驱动单元(Driver IC)对发光器件阵列的驱动。
具体地,结合附图1C,通过逐行开启栅极电位,在对应行的M2的栅极开启时间内,对每一列Data Line输入灰阶信号对应的电位,便能完成对相应视点处电容C的充电,从而驱动发光器件点亮。
由于该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排布不同于传统的RGB像素排布,因此如何利用系统输入的数据信号点亮显示模组,且能够让显示面板正确显示需要的画面,也是驱动方案需要攻克的难关。
在基于前述实施例完成硬件连接后,需要根据像素以及视点数的排布,进行布线设计(Cell Mapping)。
具体地,以单个LED芯片中发光器件排布为2行30列,LED芯片的Data Pad排布为5行14列,数据信号需要通过Data Pad连线到相应的发光器件上,因此需要设计明确DataPad到LED的连线方式。
为了能够同时满足Data Pad到发光器件的走线最短,且连线规律易于复制的原则,设计如下连线规律:
2行与5行最小公倍数为10,因此一个周期内应该包含10颗发光器件。
通过LED Pad走线尽量中心对称,向四周扩散的方式,能够有效确保最短走线;也就是说同时保证最长走线长度最小,且各走线长度差异最小。
通过上述两个具体原则,设计Data Pad到发光器件的连线方式如下表1和表2:
表1发光器件的排布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第一行
第二行
表2 Data Pad的排布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第五行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Data Pad到发光器件的连线映射关系。其中对应序号的Data Pad与发光器件相连,每2行×5列发光器件或每5行×2列Data Pad为一个周期,重复上图中的规律,直至完成所有连接。
结合图5和表1、表2,从Data Pad到发光器件存在一个从5行×2列至2行×5列的映射关系,根据此映射关系,可以推断出如果需要在显示面板上显示需求的画面时,需要通过Data Pad传送何种数据。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可以使得显示面板满足单个子像素包含200视点带来的大功率诉求;同时通过合理设计Data Pad连线以及CellMapping方式,可以确保通过系统输入的数据信号让面板正常显示需要的画面。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显示模组的任一实施例或实施例的排列、组合,并可以具有前述显示模组的任一实施例或实施例的排列、组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为光场显示装置,可实现多视点的光场,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向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公开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公开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公开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公开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
显示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包括信号相互分离的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被配置为: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供电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通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中设置所述像素单元的数据走线和供电走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侧设置与所述数据走线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垫和与所述供电走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垫,所述第一导电垫与所述第二导电垫交替设置;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上设置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所述第一导电垫通过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垫通过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之间设置绑定基板,所述绑定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侧边设置第一绑定区,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绑定在所述第一绑定区上,所述绑定基板朝向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的侧边设置第二绑定区,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绑定在所述第二绑定区上;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数据驱动单元,所述数据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绑定基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或者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数据驱动单元为数据驱动芯片或覆晶薄膜芯片。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两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为相对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中设置所述像素单元的数据走线和供电走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侧设置与所述数据走线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垫,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导电垫电连接,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二侧设置与所述供电走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垫,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导电垫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逻辑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所述逻辑电路和所述电源电路均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沿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延伸且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3-6、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一根所述供电走线与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或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米发光二极管。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包括第四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均通过所述第四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光场显示装置。
CN202210470575.4A 2022-04-28 2022-04-28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783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0575.4A CN114783365B (zh) 2022-04-28 2022-04-28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0575.4A CN114783365B (zh) 2022-04-28 2022-04-28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365A true CN114783365A (zh) 2022-07-22
CN114783365B CN114783365B (zh) 2023-12-12

Family

ID=8243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0575.4A Active CN114783365B (zh) 2022-04-28 2022-04-28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336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6244B1 (ko) * 2006-06-26 2007-09-07 (주)메티스커뮤니케이션 파워오버이더넷 기반의 랜 중계장치 및 파워오버이더넷하이브리드 중계장치
CN106205480A (zh) * 2014-12-02 2016-12-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9637380A (zh) * 2019-01-28 2019-04-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910829A (zh) * 2019-11-26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像素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CN110930941A (zh) * 2019-11-11 2020-03-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179831A (zh) * 2020-01-20 2020-05-19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12086216U (zh) * 2020-06-05 2020-12-04 深圳市威勤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光电隔离poe模组
CN112750397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6244B1 (ko) * 2006-06-26 2007-09-07 (주)메티스커뮤니케이션 파워오버이더넷 기반의 랜 중계장치 및 파워오버이더넷하이브리드 중계장치
CN106205480A (zh) * 2014-12-02 2016-12-0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9637380A (zh) * 2019-01-28 2019-04-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50397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30941A (zh) * 2019-11-11 2020-03-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910829A (zh) * 2019-11-26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像素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CN111179831A (zh) * 2020-01-20 2020-05-19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12086216U (zh) * 2020-06-05 2020-12-04 深圳市威勤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光电隔离poe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365B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338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拼接显示面板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07799050B (zh) 显示装置
CN1101901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546807B2 (en) Chip on fi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483888B (zh) 器件基板
CN109767723B (zh) 显示装置
CN112102725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11322342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399869B (zh) 电光面板、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05378B (zh)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64661A (zh) 显示设备
CN111142295A (zh) 显示装置
US2003003060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0133883A (zh) 显示装置、显示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14342368A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0890393A (zh)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112180644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09755A (zh) 连接器组件和具有该连接器组件的显示设备
CN112992879B (zh) 阵列基板、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14783365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724592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429802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114935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6052531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73676B (zh) 一种拼接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