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2010A - 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2010A
CN114782010A CN202210435678.7A CN202210435678A CN114782010A CN 114782010 A CN114782010 A CN 114782010A CN 202210435678 A CN202210435678 A CN 202210435678A CN 114782010 A CN114782010 A CN 114782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and
department
tree
requirement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56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清洁
张信广
邓学寿
王晶凯
王文丽
郑楠
周娇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56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20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2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2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22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using management polic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本发明解决了需要人工对客户需求文件进行识别分析,并分发到响应部门,难以对需求响应进度进行追溯、责任落实和整改管理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需求文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客户的需求主要载体是技术合同,车辆产品的研发内容较为复杂,导致该文件的内容可以达到几百页甚至几千页。在现有技术中,将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和检验设计等多个项目组安排专业人员对客户需求文件进行人工识别分析,落实到相应的设计策划、工艺策划和检验策划方案中去响应。
但是,整个识别分析的过程手工线下完成,缺乏从需求识别定义、拆解分工和响应闭环全过程的电子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尤其对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变更响应管理更难以控制,导致交付产品在客户需求响应上存在着遗漏风险,且难以进行追溯、责任落实和整改管理。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以至少解决需要人工对客户需求文件进行识别分析,并分发到响应部门,难以对需求响应进度进行追溯、责任落实和整改管理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需求文件处理方法,包括: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可选的,上述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包括:获取目标需求结构和目标需求内容;基于上述目标需求内容对上述需求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内容数据;将上述内容数据填入上述目标需求结构,得到上述原始需求树。
可选的,上述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包括:基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确定上述目标部门的第一需求数据;从上述原始需求树中复制上述第一需求数据,生成上述实例需求树。
可选的,在上述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上述目标部门中多个部室的部室需求编码;基于上述部室需求编码,对上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得到第二需求数据;将上述第二需求数据分配给对应的上述部室。
可选的,上述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包括:按照预设规则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状态和审批状态;基于上述响应状态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以及基于上述审批状态确定上述审批结果。
可选的,上述基于上述响应状态确定上述响应结果,包括:按照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上述响应状态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响应数据集;判断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是否为已处理状态;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均为已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已完成;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存在上述响应状态为未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未完成。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检测上述需求文件是否存在变更;若上述需求文件存在变更,则确定变更内容在上述原始需求树的目标位置;锁定上述目标位置外的其他位置;基于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其他位置对上述原始需求树进行变更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需求文件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上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任意一项上述的需求文件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任意一项上述的需求文件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达到了通过管理系统,自动完成需求文件的分解、发布、指派等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需求响应状态管理和全过程可追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需要人工对客户需求文件进行识别分析,并分发到响应部门,难以对需求响应进度进行追溯、责任落实和整改管理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需求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需求文件处理整体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原始需求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例需求树生成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需求数据分解流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需求数据指派流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新增需求变更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需求内容变更流程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需求责任部室变更流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需求文件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需求文件处理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需求文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
步骤S104,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
步骤S106,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
步骤S108,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至S108中提供的需求文件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需求文件处理系统,采用上述需求文件处理系统获取客户的需求文件,并对文件进行预处理,构建原始需求树;并根据各个部门的需求编码,从上述原始需求树中复制出与各个部门对应的实例需求树,上述部门根据实例需求树对客户需求进行响应并处理,完成后在实例需求树中导入响应结果;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员对上述响应结果进行审批,并导入审批结果;上述处理系统实时获取上述各个部门实例需求树中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并根据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以轨道车辆生产研发项目为例,为达到轨道车辆产品对客户需求文件和企业内部需求完全响应的目标,基于PDM系统形成了一整套从需求分解到跨部门、跨专业、分阶段需求响应闭环管理的方法及系统,采用上述系统对需求文件进行全过程电子化、规范化的识别、分解、响应管理,促进需求文件驱动的产品研发和制造过程的精细化、精益化管理,将需求响应工作落实到产品研发、工艺和检验策划的工步设计的各个阶段、落实到相应各系统零组件及相关技术文件设计过程中、工艺和检验相关技术文件设计过程中。
可选的,如图2所示的需求文件处理整体流程示意图,针对来自不同客户不同样式的客户需求原始文件,例如:合同文件,上述系统难以自动提取并进行量化处理,因此,可以开发文件自动整理工具、客户合同模拟导入、客户合同导入工具以及导入数据异常处理工具,实现快速按照WORD技术文档章节将需求量化形成符合PDM数据要求的需求结构树。原始需求结构树建立后,根据需求分解编码规则,即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原始需求树进行需求建立、需求复制、部室需求分解、需求执行分解等操作,生成实例需求树,并由系统按照预设规则或由需求指派人员落实到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部室),由部室内多个用户(工程师)进行响应。
可选的,上述部室内多个用户对上述实例需求树中的需求进行响应后,对响应信息进行填写,相关管理人员即可在需求树中实时监测到对应需求的响应状态并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填写审批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可以通过开发需求看板的方式,采用需求看板呈现每个工作人员负责项目的需求任务及其响应状态;并开发批量需求响应信息填写工具,用户可以批量快速进行需求响应信息填写和关联响应文件,解决原系统只能通过签出签入逐个属性填写造成的工作效率低、浏览需求原文不方便等问题。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基于PDM系统开发形成一整套从需求文件导入、需求数据分解到各部门、各专业,分阶段进行需求响应及审批的闭环管理方法。通过需求文件导入、跨部门需求复制、部室指派和分解、需求执行人的指派、需求响应信息填写、需求响应的阶段审批控制、需求变更控制以及需求响应验证报表输出等步骤,从客户需求技术文件量化分解到各部门需求响应及审批、需求变更管理全过程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实现需求响应状态管理和全过程可追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包括:获取目标需求结构和目标需求内容;基于上述目标需求内容对上述需求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内容数据;将上述内容数据填入上述目标需求结构,得到上述原始需求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系统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将需求文件的需求内容分析处理为需求内容数据,并将需求内容数据填入上述目标需求结构,得到上述原始需求树。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上述分析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数据整理、清除、合并、量化、异常处理、验证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的原始需求树结构示意图,针对来自不同客户不同样式的客户合同原始需求文件,通过文件自动整理工具、客户需求文件模拟导入、客户需求文件导入工具以及导入数据异常处理工具,快速按照WORD技术文档章节将需求量化生成符合PDM数据要求的需求结构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文件自动整理工具用于:自动处理合同文件中不符合规范的标题、清除外部链接、并将原章节号合并到标题等,避免手工逐条进行合同的格式化处理。上述客户需求文件模拟导入工具用于:对合同文件(需求文件)进行本地化合同导入模拟验证和检查。上述客户需求文件导入工具用于:按照合同文件的章节将需求进行量化,生成PDM中的需求对象和需求树(支持多文件导入),将章节内容形成独立的需求数据集文件,便于了解需求详细内容。上述数据异常处理工具用于:主要对需求名称长度截取、序号生成等。
可选的,通过固化的签审流程“需求规范-初始合同发布流程”将原始需求进行发布。需求树中的每条需求对象的发布采用后台服务方式进行,大大减低客户端的工作量。
可选的,建立上述需求结构树的同时,可以建立需求跨部门分解、部室分解、执行分解的编码规则,既满足需求建立、需求复制、部室需求分解、需求执行分解、阶段响应时的需求继承性的问题,也实现需求的追溯和归集。即:一条原始需求需落实到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部室),多个工程师进行响应;在需求分析及技术响应符合性验证表汇总时,按照编码规则进行需求响应合并归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包括:基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确定上述目标部门的第一需求数据;从上述原始需求树中复制上述第一需求数据,生成上述实例需求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实例需求树生成流程示意图,可以开发需求复制工具,基于原始需求树,按照所属部门简称,复制生成本部门的需求实例化树,并可将需求指派给项目,按照项目权限去进行需求浏览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需求复制是指依据原始需求树进行复制,得到第一需求数据,从而根据第一需求数据创建与部门负责需求对应的实例需求树,需求对象的内容与原始需求树中相同;上述部门需求编码按预设规则生成。
可选的,需求规范复制需要在PDM需求管理器模块利用“复制需求树”命令执行。需求复制时,应输入项目代号。对于保密项目,应同时指派项目。复制的需求规范对象默认放置在该用户的Home目录下的“NewStuff”文件夹内。一个项目一个部门只能复制出一套部门需求。
可选的,系统按照当前用户和PDM首选项“SF_Department_Code_Mapping”约定的需求部门标识复制需求规范。该首选项为多值,格式要求为“PDM用户所属部门路径=部门需求简码标识”,其中“PDM用户所属部门路径”用于判断当前登录用户所属部门以便于获取部门简称,“部门需求简码标识”用于需求树复制时的部门需求编码标识。“原始需求编码+分隔符(-)+部门需求简码标识”形成部门需求编码,具有唯一性。例如:“SJ”定义为技术中心产品设计需求简码标识,“GY”定义为技术工程部产品工艺设计需求简码标识,“ZL”定义为质量管理部产品检验策划需求简码标识,“CF”定义为磁浮技术研究部产品设计需求简码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上述目标部门中多个部室的部室需求编码;基于上述部室需求编码,对上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得到第二需求数据;将上述第二需求数据分配给对应的上述部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开发“编辑部室负责人”工具、“指派责任部室”工具和“需求分解”工具实现需求的部室分工和需求的部室实例化分解。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编辑部室负责人工具用于:部门项目负责人通过该工具指派各专业需求负责人,以赋权其开展后续本专业的需求响应指派工作。上述指派责任部室工具用于:部门项目负责人通过该工具进行需求原文浏览、分析确定该需求的相关部室、增加指派说明描述等,并可批量快速将该需求指派给相关部室。上述需求分解工具用于:该工具可逐级根据每条需求被指派的相关部室情况(分工)、按照部室简码,快速创建部室需求实例。部门需求的发布采用固化流程“JS-需求规范发布通知流程”进行,并按照部室负责人清单自动通知相关人员,以便于开展后续工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需求具体执行人是由系统按照预设规则或由本部室的负责人利用“需求执行人指派”工具批量、快速来指派完成。该工具通过责任人所在部室自动进行本部室需求过滤,通过点击可方便浏览需求原文,了解详细需求,增加指派说明描述等。如果需要将一条需求指派给多人,该工具自动依据执行人数自动进行需求的实例化和责任指派,保证每个执行人有自己独有的需求实例(即上述第二需求数据)。
可选的,需求部室指派、需求执行人的指派和需求响应信息填写工具的开发,能够自动按照部室、责任人等进行需求过滤,单一界面实现需求文本的多行显示、需求原文显示便于设计师了解分析需求,批量指派、分解、响应信息的填写,改变了原系统只能手工逐条需求创建、逐条通过签出签入进行属性修改模式,极大地提高效率和系统的适用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的需求数据分解流程示意图,需求数据分解是将部门需求按需克隆分解为多个部室需求。需求部室分解过程包括“编辑部室负责人”、“指派部室责任部室”、“需求部室分解”和“需求树发布及通知”四个命令依次执行完成。
可选的,编辑部室负责人是指定本项目需求规范的部室负责人,部室负责人负责本部室需求的需求执行人指派工作,其他人无权进行该操作。编辑部室负责人利用“编辑部室负责人”命令实现,部室负责人信息可以记入部室负责清单备用。
可选的,指派责任部室是指总体项目负责人根据的业务分工,将需求逐条指派给相对应部室。对于不需要响应的部门需求,可将分工部室设置为“-”。仅部门需求可指派分工部室。指派责任部室易按照章节进行。操作步骤如下:在需求管理模块中,选中部门需求章节;利用“需求管理”菜单下的“指派责任部室”命令进行设置。在“指派责任部室操作界面”可通过点击需求条目浏览需求正文详细信息,填写指派说明。部室信息写入部门需求的“分工部室R”属性中,用于后续部室需求的分解。
可选的,需求部室分解可以根据部门需求的分工部室信息将该部门需求分解为部室需求对象。“部门需求ID+分隔符(-)+部室简称”形成部室需求对象编码,具有唯一性。需求部室分解需要按照章节进行。操作步骤如下:在需求管理模块中,选中部门需求章节;利用“需求管理”菜单下的“需求部室分解”命令进行需求分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需求树发布及通知是指部室需求分解之后,启动“JS-需求规范发布流程”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流程将部门需求发布并自动依据“需求部室负责人清单”自动通知到相关人员,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响应并处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的需求数据指派流程示意图,当各部室负责人接收到需求任务后,首先按照部室编码过滤本部室需求,并进行需求分解;分解后对拆分后的需求指派任务(需求)负责人;指派完成后批量转交所有权。
需要说明的是,部室需求执行人指派是指将部室需求指派给具体需求执行人员,该人员负责部门需求的响应。通过“编辑部室负责人”命令指派的项目需求部室项目负责人才能执行。需求部门项目负责人仅可对本部门的部室需求进行需求执行人指派,部门需求和原始需求不可进行需求执行人指派。指派部室需求负责人,须将本部门需求规范发送至“需求管理器”,在需求管理器界面,利用“需求管理”菜单下的“指派需求执行人”命令进行。部室需求执行人的指派易按章节分批开展。在“指派部室需求负责人操作界面”可通过点击需求条目浏览需求正文详细信息,填写指派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需要多人执行需求响应的部室需求,在指派需求执行人时可重复选择其他人员,系统根据选择人员克隆创建部室需求,并在部室需求编码之后增加两位数字进行区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包括:按照预设规则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状态和审批状态;基于上述响应状态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以及基于上述审批状态确定上述审批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建立阶段响应审批机制,工程师可根据该产品开发工步阶段,对需求进行阶段响应,形成可追溯的阶段需求响应基线,又可继续开展该需求下阶段的工作直至最终发布。需求响应的总体负责人员,可批量对需求响应情况进行快速审核确认。
需要说明的是,需求执行人,基于需求看板,按照项目,通过“需求执行信息填写”来实现需求原文浏览、需求相应信息快速填写,明确需求关联的零组件、响应说明、交付说明和技术文件关联等,系统自动检查填写信息的长度限制,以保证响应信息的正常入库。需求响应的审批按照产品研发工步阶段进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审批过程中,需选择需求响应的阶段,并对每阶段审批形成基线以便于阶段追溯。在最终阶段审批通过,执行需求实例发布。部室需求响应信息须由总体项目需求负责人最终审核,按照选定的部室和状态过滤部室需求,批量进行需求审批,总体负责人可对需求响应进行驳回,对于总体驳回的部室需求,需求执行负责人应对部室需求进行修订并完善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工程师可通过访问系统上“我的工作列表”中的“需求任务目录”看板,按照项目代号获取自己负责相关的部门需求数据,并利用“需求执行信息填写”命令进行需求执行信息批量填写。若同一需求含有多行响应信息应分行填写。在“需求执行信息填写界面”可通过点击需求条目浏览需求正文详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需求响应信息的填写和响应文件的关联应按照设计、工艺和质量的设计工步阶段进行,并按照工步阶段进行本部门审批。随时需求设计阶段为:前期决策(前)、设计策划(策)、方案设计(方)、技术设计(技)、施工设计(施)、试制验证(验)、最终发布(终)。随时需求工艺阶段为:总体工艺规划(策)、工艺方案设计、工艺施工设计(施)、工艺试制验证(验)、工艺最终发布(终)。随时质量需求策划阶段:前期质量策划(策)、过程质量确认(过)、运营改进策划(改)、最终发布(终)。
还需要说明的是,审批人员应选择本部门适用的需求任务执行审批流程进行部门需求的执行阶段审批。设计相关需求执行审批应选择“JS_需求任务执行审批流程”。工艺相关需求执行审批应选择“JG_需求任务执行审批流程”。质量检验策划相关需求执行审批应选择“JC-需求任务执行审批流程”。用户在进行需求响应执行阶段审批时,须选定需求响应执行审批的阶段。在选中非“最终发布”阶段审批通过时会自动创建该阶段的需求阶段响应基线,并对需求进行阶段响应标识,便于管理人员了解该需求的响应阶段情况;原需求可继续进行下阶段的响应信息填写。在选中“最终发布”时,流程对部门需求进行响应发布,需求响应不可直接修改,但可对该需求进行升版后修改,需求响应基线对象作为过程数据不可修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基于上述响应状态确定上述响应结果,包括:按照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上述响应状态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响应数据集;判断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是否为已处理状态;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均为已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已完成;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存在上述响应状态为未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未完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检测上述需求文件是否存在变更;若上述需求文件存在变更,则确定变更内容在上述原始需求树的目标位置;锁定上述目标位置外的其他位置;基于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其他位置对上述原始需求树进行变更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需求变更分为新增需求、需求内容变更、责任部室等,不同变更业务具有不同处理流程。设计内内容变更时,系统自动锁定原响应信息状态,并进行内容的修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的新增需求变更流程示意图,客户发来新增需求文件时,对新增需求文件进行上述预处理步骤,将得到的新增需求数据添加进原始需求树中,并经过分解、指派等步骤发送至相关工程师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的需求内容变更流程示意图,当需求数据发生变更时,相关部室对需求数据进行修订,并重新进行分解、指派等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的需求责任部室变更流程示意图,在需求树中更改责任部室并发送相关通知,完成指派。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客户需求和内部需求的不同变更业务和场景:新增需求、需求内容变更、责任部室等,建立完整的需求变更流程和需求控制方法。针对涉及需求内容变更,自动锁定原部室需求和执行需求的响应状态,并通过部室需求和执行需求的升版实现需求内容的修订和原文件的更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需求分析及技术响应符合性验证报表可以分为部室、项目(部门)、项目汇总(跨部门)三种。通过报表的导出,系统性的了解整个项目、各部门、各部室需求响应情况,基于上述响应情况和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整体的处理结果。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需求响应状态管理和全过程可追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需要人工对客户需求文件进行识别分析,并分发到响应部门,难以对需求响应进度进行追溯、责任落实和整改管理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需求文件处理的方法的装置实施例,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需求文件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上述需求文件处理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000、生成模块100、获取模块1004和确定模块1006,其中:
处理模块1000,用于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
生成模块1002,用于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
获取模块1004,用于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
确定模块1006,用于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例如,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需求文件处理的方法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8,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可选或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的需求文件处理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需求文件处理的装置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上述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上述程序运行时控制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种需求文件处理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获取目标需求结构和目标需求内容;基于上述目标需求内容对上述需求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内容数据;将上述内容数据填入上述目标需求结构,得到上述原始需求树。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基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确定上述目标部门的第一需求数据;从上述原始需求树中复制上述第一需求数据,生成上述实例需求树。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获取上述目标部门中多个部室的部室需求编码;基于上述部室需求编码,对上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得到第二需求数据;将上述第二需求数据分配给对应的上述部室。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按照预设规则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状态和审批状态;基于上述响应状态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以及基于上述审批状态确定上述审批结果。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按照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上述响应状态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响应数据集;判断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是否为已处理状态;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均为已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已完成;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存在上述响应状态为未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未完成。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检测上述需求文件是否存在变更;若上述需求文件存在变更,则确定变更内容在上述原始需求树的目标位置;锁定上述目标位置外的其他位置;基于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其他位置对上述原始需求树进行变更处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的实施例。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需求文件处理的方法。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获取目标需求结构和目标需求内容;基于上述目标需求内容对上述需求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内容数据;将上述内容数据填入上述目标需求结构,得到上述原始需求树。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基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确定上述目标部门的第一需求数据;从上述原始需求树中复制上述第一需求数据,生成上述实例需求树。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获取上述目标部门中多个部室的部室需求编码;基于上述部室需求编码,对上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得到第二需求数据;将上述第二需求数据分配给对应的上述部室。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按照预设规则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状态和审批状态;基于上述响应状态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以及基于上述审批状态确定上述审批结果。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按照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上述响应状态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响应数据集;判断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是否为已处理状态;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均为已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已完成;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存在上述响应状态为未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未完成。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检测上述需求文件是否存在变更;若上述需求文件存在变更,则确定变更内容在上述原始需求树的目标位置;锁定上述目标位置外的其他位置;基于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其他位置对上述原始需求树进行变更处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的需求文件处理方法。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1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获取目标需求结构和目标需求内容;基于上述目标需求内容对上述需求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内容数据;将上述内容数据填入上述目标需求结构,得到上述原始需求树。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基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确定上述目标部门的第一需求数据;从上述原始需求树中复制上述第一需求数据,生成上述实例需求树。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获取上述目标部门中多个部室的部室需求编码;基于上述部室需求编码,对上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得到第二需求数据;将上述第二需求数据分配给对应的上述部室。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按照预设规则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状态和审批状态;基于上述响应状态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以及基于上述审批状态确定上述审批结果。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按照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上述响应状态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响应数据集;判断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是否为已处理状态;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均为已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已完成;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存在上述响应状态为未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未完成。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处理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检测上述需求文件是否存在变更;若上述需求文件存在变更,则确定变更内容在上述原始需求树的目标位置;锁定上述目标位置外的其他位置;基于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其他位置对上述原始需求树进行变更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上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根据上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上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上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上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上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基于上述响应结果和上述审批结果,确定上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可选的,当在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获取目标需求结构和目标需求内容;基于上述目标需求内容对上述需求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内容数据;将上述内容数据填入上述目标需求结构,得到上述原始需求树。
可选的,当在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基于上述部门需求编码,确定上述目标部门的第一需求数据;从上述原始需求树中复制上述第一需求数据,生成上述实例需求树。
可选的,当在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获取上述目标部门中多个部室的部室需求编码;基于上述部室需求编码,对上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得到第二需求数据;将上述第二需求数据分配给对应的上述部室。
可选的,当在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按照预设规则获取上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状态和审批状态;基于上述响应状态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以及基于上述审批状态确定上述审批结果。
可选的,当在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按照上述部门需求编码对上述响应状态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响应数据集;判断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是否为已处理状态;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上述响应状态均为已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已完成;若上述响应数据集中存在上述响应状态为未处理状态,则确定上述响应结果为未完成。
可选的,当在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检测上述需求文件是否存在变更;若上述需求文件存在变更,则确定变更内容在上述原始需求树的目标位置;锁定上述目标位置外的其他位置;基于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其他位置对上述原始需求树进行变更处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需求文件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需求文件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需求文件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需求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所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所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
根据所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所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所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所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所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所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
获取所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
基于所述响应结果和所述审批结果,确定所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包括:
获取目标需求结构和目标需求内容;
基于所述目标需求内容对所述需求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内容数据;
将所述内容数据填入所述目标需求结构,得到所述原始需求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所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包括:
基于所述部门需求编码,确定所述目标部门的第一需求数据;
从所述原始需求树中复制所述第一需求数据,生成所述实例需求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所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部门中多个部室的部室需求编码;
基于所述部室需求编码,对所述第一需求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得到第二需求数据;
将所述第二需求数据分配给对应的所述部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包括:
按照预设规则获取所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状态和审批状态;
基于所述响应状态确定所述响应结果,以及基于所述审批状态确定所述审批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响应状态确定所述响应结果,包括:
按照所述部门需求编码对所述响应状态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响应数据集;
判断所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所述响应状态是否为已处理状态;
若所述响应数据集中每项所述响应状态均为已处理状态,则确定所述响应结果为已完成;
若所述响应数据集中存在所述响应状态为未处理状态,则确定所述响应结果为未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需求文件是否存在变更;
若所述需求文件存在变更,则确定变更内容在所述原始需求树的目标位置;
锁定所述目标位置外的其他位置;
基于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其他位置对所述原始需求树进行变更处理。
8.一种需求文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需求文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需求树,其中,所述原始需求树用于记录所述需求文件中的全部需求;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始需求树和部门需求编码,生成与所述部门需求编码对应的实例需求树,其中,所述实例需求树用于记录所述需求文件中的由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所述需求编码用于表征所述目标部门负责的需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实例需求树的响应结果和审批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响应结果和所述审批结果,确定所述需求文件的处理结果。
9.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需求文件处理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需求文件处理方法。
CN202210435678.7A 2022-04-24 2022-04-24 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ending CN114782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5678.7A CN114782010A (zh) 2022-04-24 2022-04-24 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5678.7A CN114782010A (zh) 2022-04-24 2022-04-24 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2010A true CN114782010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5678.7A Pending CN114782010A (zh) 2022-04-24 2022-04-24 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20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09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artifacts to identify elements of a component business model
CN112835560A (zh) Web多终端低代码智能软件开发平台
US2004002462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y of infrastructure components as they related to business processes
CN101539855A (zh) 一种业务基础软件平台
CN106445536B (zh) 自动化业务设计管理系统
CN112184177B (zh) 一种项目监管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1991008542A1 (en) Software distribution system
Weske et al. A reference model for workflow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es
KR102365292B1 (ko) 복잡한 엔지니어링 객체의 수명주기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구현을 위한 시스템
KR101419708B1 (ko) 업무표준화 작업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5170048B (zh) 基于模型和规则的工作流实现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0889013B (zh) 一种基于xml的数据关联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049365A (zh) 应用投产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JP4477531B2 (ja) データインポート方法およびデータインポート装置
US20240127379A1 (en) Generating actionable information from documents
CN112597023A (zh) 基于导图的案例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Hein Information system model and architecture generator
CN114782010A (zh) 需求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543428A (zh) 一种基于策略模板的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0826834B (zh) 不同职责分离规则集之间的比对方法及装置
Satyarthi et al. Framework for Requirement Management using Requirement Traceability.
US2014014918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artifacts to identify elements of a component business model
Van Slooten Situated method engineering
CN117608536B (zh) 缺口数据在线模版定制补录系统及其方法
CN115358517B (zh) 多用户多基地的采购计划多级分员配置策略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