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1891A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81891A CN114781891A CN202210461438.4A CN202210461438A CN114781891A CN 114781891 A CN114781891 A CN 114781891A CN 202210461438 A CN202210461438 A CN 202210461438A CN 114781891 A CN114781891 A CN 1147818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 group
- deviation
- bar
- group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1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57 re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7/00—Control of nuclear reaction
- G21C7/06—Control of nuclear reaction by application of neutron-absorbing material, i.e. material with absorption cross-section very much in excess of reflection cross-section
- G21C7/08—Control of nuclear reaction by application of neutron-absorbing material, i.e. material with absorption cross-section very much in excess of reflection cross-section by displacement of solid control elements, e.g. control ro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属于核堆芯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实际棒位和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第一棒组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获取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根据棒位偏差、平均温度偏差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采用本方法能够快速补偿堆芯的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堆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电网侧的负载需要,核电站需具备负载跟踪能能力。在电网侧负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及时地调节堆芯的反应剧烈程度,以改变堆芯的功率,从而及时跟踪电网侧负载的变化。但是,调节堆芯的反应剧烈程度会使堆芯的功率、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发生变化,为了保证堆芯的安全运行,应及时地补偿堆芯的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
现有技术中,我国在运的压水堆基本都采用传统的基于化学补偿的运行控制模式,在负荷跟踪过程中需要操作员频繁地进行堆芯硼浓度的调整。
但是,在寿期末高燃耗、硼浓度很低时,反应堆功率提升能力很弱,硼废液产量急剧增加,可能导致核电厂的废液处理系统无法承担而丧失负荷跟踪能力,且,废液产量大,影响核电厂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补偿堆芯的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的的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堆芯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实际棒位和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第一棒组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获取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根据棒位偏差、平均温度偏差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二棒组用于调节堆芯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第三棒组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棒位偏差、平均温度偏差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包括:根据棒位偏差,得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根据平均温度偏差,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分别包括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下插或者上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包括:若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若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在预设的第一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且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一死区之内以及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第三移动状态以及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包括: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包括: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第三移动状态以及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包括: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包括: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动作,包括: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移动状态不同的另一个棒组保持不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堆芯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实际棒位和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第一棒组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棒位偏差、平均温度偏差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二棒组用于调节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第三棒组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棒位偏差,得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根据平均温度偏差,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分别包括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下插或者上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若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在预设的第一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且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一死区之内以及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第三移动状态以及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包括: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移动状态不同的另一个棒组保持不动。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的第一棒组、用于调节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的第二棒组和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的第三棒组,其中,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作为控制棒,由强中子吸收材料制成,通过控制堆芯内的中子数量,实现了快速补偿堆芯的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的目的,保证了堆芯的安全运行,并且,与现有技术调整硼浓度相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能够降低废液产量,提高核电厂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芯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芯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为了满足电网侧的负载需要,核电站需具备负载跟踪能能力。在电网侧负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及时地调节堆芯的反应剧烈程度,以改变堆芯的功率,从而及时跟踪电网侧负载的变化。但是,调节堆芯的反应剧烈程度会使堆芯的功率、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发生变化,为了保证堆芯的安全运行,应及时地补偿堆芯的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
现有技术中,我国在运的压水堆基本都采用传统的基于化学补偿的运行控制模式,在负荷跟踪过程中需要操作员频繁地进行堆芯硼浓度的调整。
但是,在寿期末高燃耗、硼浓度很低时,反应堆功率提升能力很弱,硼废液产量急剧增加,可能导致核电厂的废液处理系统无法承担而丧失负荷跟踪能力,且,废液产量大,影响核电厂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生态效益。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通过该堆芯控制方法能够快速补偿堆芯的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堆芯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堆芯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一台计算机设备,也可以为由多台计算机设备组成的计算机设备集群,其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为防护设备。不同的计算机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进行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
请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堆芯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中。如图2所示,该堆芯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计算机设备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
可选的,温度实际值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传感器可以将采集到的温度实际值上传至计算机设备中,其中,温度设定值在满足堆芯的安全运行的温度范围之内,可选的,温度设定值可以是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并在一定平台进行实验后得到的值,也可以是操作人员设定的固定的值。
步骤202、计算机设备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实际棒位和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
其中,第一棒组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补偿功率改变引起的部分反应性变化;实际棒位是指第一棒组在堆芯中的实际位置,可选的,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采集实际棒位,并将实际棒位上传至计算机设备中,可选的,目标棒位可以根据堆芯的燃耗和功率计算得到。
步骤203、计算机设备获取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其中,实际轴向功率偏差用于表征堆芯内功率轴向功率分布均匀程度,其关系到堆芯的运行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参数,可选的,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可以是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并在一定平台进行实验后得到的值,也可以是操作人员设定的固定的值。其中,实际轴向功率偏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I=AO×Pr
其中,AO为轴向功率偏移,Pr为相对功率水平,△I为实际轴向功率偏差。
当实际轴向功率偏差△I过正或过负,说明堆芯内轴向上必然存在局部高功率的“热点”,过高的局部功率可能会导致堆芯内的燃料组件烧毁,因此,需要调节实际轴向功率偏差△I。
步骤204、计算机设备根据棒位偏差、平均温度偏差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其中,第二棒组用于调节堆芯的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第三棒组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可选的,可以根据棒位偏差,得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根据平均温度偏差,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并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其中,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分别包括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下插或者上提。
可选的,根据棒位偏差,得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包括:若棒位偏差小于第一阈值,则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保持不动;若棒位偏差不小于第一阈值,则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下插或者上提。
可选的,根据平均温度偏差,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包括:若平均温度偏差小于预设的第一死区,则第二移动状态为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小于第一死区,则第二移动状态为第二棒组下插或者上提。
可选的,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包括:若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小于第二阈值,则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保持不动;若轴向功率偏差差值不小于第二阈值,则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下插或者上提;其中,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小于第二阈值表征轴向功率偏移在死区内。
可选的,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还可以分别包括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的移动速度,可选的,第一阈值、第一死区和第二阈值可以是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并在一定平台进行实验后得到的值,也可以是操作人员设定的固定的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对所述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的第一棒组、用于调节所述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的第二棒组和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的第三棒组,其中,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作为控制棒,由强中子吸收材料制成,通过控制堆芯内的中子数量,实现了快速补偿堆芯的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的目的,保证了堆芯的安全运行,并且,与现有技术调整硼浓度相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能够降低废液产量,提高核电厂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生态效益。
请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芯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述,该堆芯控制方法包括四种情形。
其中,第一种情形:第一棒组的棒位偏差小于第一阈值。
在第一棒组的棒位偏差小于第一阈值时,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设备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如图3所示,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其中,第二死区可以是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并在一定平台进行实验后得到的值,也可以是操作人员设定的固定的值。
第二种情形: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小于第二阈值。
在第三棒组的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小于第二阈值时,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保持不动,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设备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如图3所示,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第三种情形: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一死区之内。
在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一死区之内的情形下,如图3所示,计算机设备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且第二棒组保持不动。
第四种情形: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一死区之内以及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
可选的,计算机设备中可以包括功率补偿系统、冷却剂温度控制系统和轴向功率偏移控制系统,其中,功率补偿系统用于根据棒位偏差与第一阈值的关系,输出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冷却剂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一死区的关系,输出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轴向功率偏移控制系统用于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与第二阈值的关系,输出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
可选的,冷却剂温度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压水堆典型的三通道控制系统结构,将平均温度偏差、汽轮机功率和核功率偏差的微分信号叠加,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
在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一死区之内以及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的情形下,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第三移动状态以及平均温度偏差与所述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可以将第四种情形分为在第二死区内的情形和不在第二死区内的情形。
首先,对不在第二死区内的情形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3所示,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内,则第三棒组不移动;若第二移动状态为第二棒组下插、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下插,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一棒组同时下插;若第二移动状态为第二棒组上提、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上提,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一棒组同时上提;也即是,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相同,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
如图3所示,若第二移动状态为第二棒组下插、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上提,则控制第二棒组下插,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若第二移动状态为第二棒组上提、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下插,则控制第二棒组上提,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也即是,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不同,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将第一棒组闭锁)。
其次,对在第二死区内的情形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3所示,若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的动作都为下插或者都为上提,则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同时下插或者上提;也即是,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自由动作。
如图3所示,若第一棒组为下插,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为上提,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同时上提,第一棒组保持不动;若第一棒组为上提,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为下插,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同时下插,第一棒组保持不动;若第二棒组为上提,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为下插,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同时下插,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第二棒组为下插,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为上提,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同时上提,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第三棒组为下插,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为上提,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同时上提,第三棒组保持不动;若第三棒组为上提,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为下插,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同时下插,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也即是,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移动状态不同的另一个棒组保持不动(将另一个棒组闭锁)。
可选的,在上文中的第一棒组闭锁,第二棒组动作完成之后,可以继续根据棒位偏差,得到所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若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变,则计算机设备控制第一棒组动作。
可选的,在上文中的另一个棒组闭锁,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完成之后,可以继续确定另一组的移动状态,并根据该移动状态控制另一组动作。举例来说,若第一棒组为下插,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为上提,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同时上提,第一棒组闭锁,若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上提完成后,可以继续根据所述棒位偏差,得到所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若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变,则计算机设备控制第一棒组动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闭锁控制,相对于无闭锁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可以充分发挥控制棒调节能力,在不影响堆芯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堆芯功率和轴向功率偏差的控制性能。
可选的,第一棒组可以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快速的粗略调节,补偿功率改变引起的部分反应性变化;第二棒组可以用于对堆芯的功率和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的精细调节,以将平均温度偏差控制在第一阈值之内;第三棒组可以用于控制堆芯的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可选的,第一棒组可以以灰棒为主、黑棒为辅,尽量利用低价值灰棒组补偿负荷跟踪过程中堆芯反应性的变化,减少对燃耗和功率分布的影响;同时设计两组黑棒,以满足极端工况的反应性控制要求,并保证足够的停堆裕量;第一棒组采用叠步设计,能够在调节堆芯功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轴向功率分布的干扰。可选的,第二棒组可以均为灰棒,能够在第一棒组功率补偿后,利用低价值灰棒组进行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的控制;第二棒组采用叠步设计,能够在调节堆芯功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轴向功率分布的干扰。可选的,第三棒组可以采用高价值的黑棒,并且仅在堆芯上部一定范围的控制带内移动,这样不仅能使第三棒组很小的移动距离对轴向功率偏移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降低了其对堆芯功率的干扰,并且,在第三棒组动作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动作策略,提高了对轴向功率偏差差值的控制能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功率补偿系统、冷却剂温度控制系统和轴向功率偏移控制系统,设计第一棒组、第二棒组、第三棒组这三组控制棒间的动作逻辑,以达到仅通过控制棒的动作补偿堆芯的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和轴向功率偏差的目的,并将轴向功率偏移控制在死区内,而无需调征堆芯的冷却剂中的硼浓度,降低了废液产量,提高了核电厂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生态效益。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堆芯控制方法,在寿期初和寿期末均具有十分优秀的功率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在寿期末对轴向功率偏移的控制能力。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请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芯控制装置400的框图,该堆芯控制装置可以配置于上述的计算机设备中。如图4所示,该堆芯控制装置4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01、第二获取模块402、第三获取模块403和控制模块404。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所述温度实际值与所述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
第二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所述实际棒位和所述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所述第一棒组用于对所述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第三获取模块403,用于获取所述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所述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所述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棒位偏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和所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所述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所述第二棒组用于调节所述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所述第三棒组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4,具体用于:根据棒位偏差,得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根据平均温度偏差,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分别包括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下插或者上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4,具体用于:若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若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在预设的第一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且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一死区之内以及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第三移动状态以及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4,具体用于: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4,具体用于: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4,具体用于:包括: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4,具体用于: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4,具体用于: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移动状态不同的另一个棒组保持不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堆芯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堆芯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堆芯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实际棒位和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第一棒组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获取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根据棒位偏差、平均温度偏差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二棒组用于调节堆芯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第三棒组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棒位偏差,得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根据平均温度偏差,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分别包括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下插或者上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若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在预设的第一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且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一死区之内以及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第三移动状态以及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移动状态不同的另一个棒组保持不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实际棒位和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第一棒组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获取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根据棒位偏差、平均温度偏差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二棒组用于调节堆芯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第三棒组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棒位偏差,得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根据平均温度偏差,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分别包括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下插或者上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若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在预设的第一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且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一死区之内以及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第三移动状态以及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移动状态不同的另一个棒组保持不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实际棒位和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第一棒组用于对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获取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根据棒位偏差、平均温度偏差和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二棒组用于调节堆芯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第三棒组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棒位偏差,得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根据平均温度偏差,得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根据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其中,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分别包括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下插或者上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为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若第三移动状态为第三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在预设的第一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且第二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一死区之内以及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第三移动状态以及平均温度偏差与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平均温度偏差不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二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三棒组保持不动;若平均温度偏差在第二死区内,则根据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控制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控制第一棒组和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控制第二棒组动作,且,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第一棒组、第二棒组以及第三棒组自由动作;若第一移动状态、第二移动状态和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移动状态不同的另一个棒组保持不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堆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所述温度实际值与所述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
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所述实际棒位和所述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所述第一棒组用于对所述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
获取所述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所述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所述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根据所述棒位偏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和所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所述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其中,所述第二棒组用于调节所述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所述第三棒组用于调节所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棒位偏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和所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所述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包括:
根据所述棒位偏差,得到所述第一棒组的第一移动状态;
根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得到所述第二棒组的第二移动状态;
根据所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得到所述第三棒组的第三移动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三移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棒组、所述第二棒组和所述第三棒组动作;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三移动状态分别包括所述第一棒组、所述第二棒组和所述第三棒组保持不动、下插或者上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三移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包括:
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为所述第一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二棒组和所述第三棒组动作;
若所述第三移动状态为所述第三棒组保持不动,则根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一棒组和所述第二棒组动作;
若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在预设的第一死区之内,则控制所述第一棒组和所述第三棒组自由动作,且所述第二棒组保持不动;
若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不在所述第一死区之内以及所述第一移动状态不为保持不动,则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所述第三移动状态以及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与所述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一棒组、所述第二棒组和所述第三棒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二棒组和所述第三棒组动作,包括:
若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在所述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所述第二棒组和所述第三棒组自由动作;
若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不在所述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所述第二棒组动作,且,所述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与预设的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一棒组和所述第二棒组动作,包括:
若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在所述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所述第一棒组和所述第二棒组自由动作;
若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不在所述第二死区之内,则控制所述第二棒组动作,且,所述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所述第三移动状态以及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与所述第二死区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一棒组、所述第二棒组和所述第三棒组动作,包括:
若所述平均温度偏差不在所述第二死区内,则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二移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棒组和所述第二棒组动作,且所述第三棒组保持不动;
若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在所述第二死区内,则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三移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棒组、所述第二棒组以及所述第三棒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二移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棒组和所述第二棒组动作,包括:
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二移动状态相同,则控制所述第一棒组和所述第二棒组自由动作;
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二移动状态不同,则控制所述第二棒组动作,且,所述第一棒组保持不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三移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棒组、所述第二棒组以及所述第三棒组动作,包括:
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三移动状态相同,则所述第一棒组、所述第二棒组以及所述第三棒组自由动作;
若所述第一移动状态、所述第二移动状态和所述第三移动状态不同,则移动状态相同的两个棒组自由动作,移动状态不同的另一个棒组保持不动。
9.一种堆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堆芯的冷却剂的温度实际值与温度设定值,对所述温度实际值与所述温度设定值作差,得到平均温度偏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棒组的目标棒位和实际棒位,对所述实际棒位和所述目标棒位进行做差,得到棒位偏差,所述第一棒组用于对所述堆芯的功率进行补偿;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堆芯的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对所述实际轴向功率偏差与所述预设的轴向功率偏差作差,得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棒位偏差、所述平均温度偏差和所述轴向功率偏差差值,控制所述第一棒组、第二棒组和第三棒组动作;
其中,所述第二棒组用于调节所述冷却剂的平均温度偏差,所述第三棒组用于调节轴向功率偏差差值。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61438.4A CN114781891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PCT/CN2022/118940 WO2023206924A1 (zh) | 2022-04-28 | 2022-09-15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61438.4A CN114781891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81891A true CN114781891A (zh) | 2022-07-22 |
Family
ID=8243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61438.4A Pending CN114781891A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81891A (zh) |
WO (1) | WO202320692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6924A1 (zh) * | 2022-04-28 | 2023-11-02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7588B (zh) * | 2015-02-04 | 2017-05-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核电机组一次调频时反应堆功率的控制方法与系统 |
CN106531236B (zh) * | 2016-12-15 | 2018-11-13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核电站反应堆控制棒换棒系统及方法 |
CN107065556B (zh) * | 2017-05-03 | 2020-04-24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一种堆芯机组变功率运行策略优化方案的自动搜索方法 |
CN109190145B (zh) * | 2018-07-12 | 2023-06-16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包含功率控制系统的核电机组仿真模型 |
JP7245112B2 (ja) * | 2019-05-20 | 2023-03-2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原子炉制御装置、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及び原子炉の制御方法 |
CN112750544B (zh) * | 2021-01-14 | 2022-09-13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压水堆堆芯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781891A (zh) * | 2022-04-28 | 2022-07-22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10461438.4A patent/CN11478189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15 WO PCT/CN2022/118940 patent/WO2023206924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6924A1 (zh) * | 2022-04-28 | 2023-11-02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06924A1 (zh) | 2023-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i et al. |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nuclear reactor cores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 review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 |
Sahu et al. | A gray wolf optimized FPD plus (1+ PI) multistage controller for AGC of multisource non-linear power system | |
CN114781891A (zh) | 堆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KR102029512B1 (ko) | 자동 축방향 전력 분포 제어를 얻는 방법 | |
Liu et al. | Decentralized fuzzy MPC on spatial power control of a large PHWR | |
CN110427588B (zh) | 用于堆芯功率在线重构的本征正交分解样本选取方法 | |
Wang et al. | Mod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load follow control without boron adjustment for CPR1000 | |
Wang et al. | Dynamic simulation and study of Mechanical Shim (MSHIM) core control strategy for AP1000 reactor | |
Wan et al. | A neural-network based variable universe fuzzy control method for power and axial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of large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s | |
CN104115232B (zh) | 用于控制压水核反应堆的方法 | |
CN105334751A (zh) | 一种批次注塑过程的稳定控制器设计方法 | |
Wang et al. | Control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AP1000 reactor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 |
Hui et al. | ESO-based adaptive event-triggered load following control design for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with samarium–promethium dynamics | |
WO2022151784A1 (zh) | 压水堆堆芯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Sa-ngiamvibool | Optimal fuzzy logic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controller design by bee algorithm for hydro-thermal system | |
CN110957745A (zh) | 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的方法 | |
WO2024125302A1 (zh) | 反应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Naimi et al. | Dynamic neural network-based 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 of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 |
CN103326367B (zh) | 一种基于在线电压稳定指标的集中式低压减载方法 | |
Wang et al. | A feasibility study of load-follow operation without boron adjustment for CPR1000 | |
Zhang et al. | Improvement of core control strategy for CPR1000: Load follow without boron adjustment | |
Durongdumrongchai et al. | Robust and optimal fuzzy logic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controllers design by bee algorithm for hydro-thermal system | |
Wang et al. | Application of an improved mechanical shim control strategy for AP1000 reactor | |
CN112398177B (zh) | 获得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柔性给煤指令的方法 | |
Liu et al. |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neutronic/thermohydraulic coupling behavior of SCW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