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9539B -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9539B
CN114779539B CN202210325613.7A CN202210325613A CN114779539B CN 114779539 B CN114779539 B CN 114779539B CN 202210325613 A CN202210325613 A CN 202210325613A CN 114779539 B CN114779539 B CN 114779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display panel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56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9539A (zh
Inventor
唐榕
李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56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9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9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9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9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9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8Spacer materials; Spacer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7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for displaying colours or for displaying grey scales with a specific pixel layout, e.g. using sub-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7Reduction of after-image eff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和隔垫物,显示面板还包括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间隔设置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且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相邻设置,第一隔垫物与正性电极线电连接,第二隔垫物与负性电极线电连接;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时,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吸附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本申请通过以上方式,通过在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将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吸附在隔垫物处,改善残像,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是由好多个像素组成的,而当显示器长期显示同一个画面,再将画面切换到下一个画面时,原先的画面会残留在上一个画面中,此显示不良现象称为残像,残像主要是由于画面显示过程中,由于显示面板由于内部器件受热或光照不稳定,或内部不可避免的存在的耦合电容,导致像素电压出现正负不对称的情况,进而使得液晶材料中存在一部分杂质离子会出现单向聚集,聚集于显示区,影响显示效果。
因此,改善显示面板中存在的残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通过在相邻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吸附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改善残像,提高显示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和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所述液晶层和所述隔垫物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且所述第一隔垫物与所述第二隔垫物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隔垫物与所述正性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隔垫物与所述负性电极线电连接;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供电时,所述第一隔垫物和所述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吸附所述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
可选的,所述隔垫物内复合有导电微粒子,所述导电微粒子包括银、铜、铝和钛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导电微粒子的质量分数在所述隔垫物中的占比范围为50wt~90wt%。
可选的,所述隔垫物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所述第一隔垫物表面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正性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隔垫物表面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负性电极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隔垫物内还复合有易吸附离子材料。
可选的,所述易吸附离子材料包括氧化铁、铁氰化镍、氧化铟锡和氧化镧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信号线和像素单元,所述信号线包括驱动信号线和供电信号线,所述驱动信号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所述供电信号线分别与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信号线和像素单元,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像素单元、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电连接,且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或所述负性电极线之间设置有供电开关,所述供电开关控制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之间电路的导通与断开。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用于调节本申请公开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步骤:
在显示面板驱动显示之前,给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
正性电极线给第一隔垫物通正电,负性电极线给第二隔垫物通负电,以在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
电场将液晶层中的正性杂质离子吸附到第一隔垫物处,将负性杂质离子吸附到第二隔垫物处;
断开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的供电;
显示面板驱动像素单元显示。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包括驱动信号线和供电信号线;所述在显示面板驱动显示之前,给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的步骤中,所述供电信号线给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供电;
所述显示面板驱动像素单元显示的步骤包括:
驱动信号线驱动像素单元;
显示面板显示。
相对于液晶材料中的杂质离子会聚集于显示区,影响显示效果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设置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并且分别与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连接,在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时,第一隔垫物通正电,第二隔垫物通负电,以在相邻设置的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电场将吸附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并将负性杂质离子聚集到第一隔垫物处,正性杂质离子聚集到第二隔垫物处,并且通常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进而可以避免杂质离子聚集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改善残像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的第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的第二种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0、显示装置;20、显示面板;210、第一基板;220、第二基板;221、遮光部;230、液晶层;231、杂质离子;240、隔垫物;241、第一隔垫物;242、第二隔垫物;243、正性电极线;244、负性电极线;245、导电层;250、信号线;251、驱动信号线;252、供电信号线;260、像素单元;270、供电开关;30、背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的第一种俯视示意图,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显示面板的第二种俯视示意图,参考图1、图2a和图2b可知,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20,包括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220、液晶层230和隔垫物240,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对盒设置,液晶层230和隔垫物240均设置在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之间,显示面板20还包括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间隔设置在第一基板210或第二基板220上;隔垫物240包括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且第一隔垫物241与第二隔垫物242相邻设置,第一隔垫物241与正性电极线243电连接,第二隔垫物242与负性电极线244电连接,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供电时,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之间形成电场,吸附液晶层230中的杂质离子。
相对于液晶材料中的杂质离子会聚集于显示区,影响显示效果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设置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并且分别与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连接,在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供电时,第一隔垫物241通正电,第二隔垫物242通负电,以在相邻设置的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之间形成电场,电场将吸附液晶层230中的杂质离子,并将负性杂质离子聚集到第一隔垫物241处,正性杂质离子聚集到第二隔垫物242处,并且通常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位于显示面板20的非显示区,进而可以避免杂质离子聚集到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改善残像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本申请对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是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对盒基板和COA(将彩色滤光层设置在阵列基板上)基板等,本申请以第一基板210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20为彩膜基板为例进行介绍。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隔垫物241与第二隔垫物242相邻设置指的是,第一隔垫物241与第二隔垫物242沿水平方向呈行相邻设置,或沿竖直方向呈列相邻设置,这样,正性电极线243或负性电极线244可以呈梳状排布,不仅可以通过正性电极线243或负性电极线244直接与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电连接(如图2a示出),正性电极线243或负性电极线244还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分支,通过各个分支分别与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之间电连接(如图2b示出),同时给多个第一隔垫物241和多个第二隔垫物242供电,在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进行布线时,不仅可以简化线路设计,还可以避免线路交替出现短接风险。
而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间隔设置指的是: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沿行方向或者列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供电时,确保相邻行或者列设置的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分别带正电或负电,以在相邻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之间形成电场。
通常隔垫物240有主隔垫物240和辅隔垫物240,主隔垫物240的高度大于辅隔垫物240的高度,显示面板20正常对盒的情况下,主隔垫物240起到支撑两个基板的作用,而当显示面板20受力或进行压力测试时,主隔垫物240滑动后辅隔垫物240起到支撑两个基板的作用,通常主隔垫物240与辅隔垫物240间隔或相邻设置,而且,主隔垫物240的设置密度大于辅隔垫物240的设置密度,以保证显示面板20各个区域的盒厚均匀性,因此,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均可以是多个相互间隔设置或相邻设置的主隔垫物240或辅隔垫物240组成,本实施例以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均设置在彩膜基板上为例,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也设置在彩膜基板上,同时彩膜基板上对应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还设置有遮光部221,比如黑矩阵,以进行遮光。
当然,由于主隔垫物240的高度大于辅隔垫物240,当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仅为一行或一列中的主隔垫物240时,仅给相邻设置的主隔垫物240通过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通电时,由于主隔垫物240同时抵接于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这样,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均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210或者第二基板220上;而当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同时包括一行或一列中的主隔垫物240和辅隔垫物240时,由于辅隔垫物240的一端悬空,因此为了保证主隔垫物240和辅隔垫物240均能正常供电,因此,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仅可以与辅隔垫物240设置在同一块基板上,如主隔垫物240和辅隔垫物240均设置在第二基板220上时,辅隔垫物240的另一端悬空与第一基板210,则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设置在第二基板220上,当然,正性电极线24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210上,而负性电极线244设置在第二基板220上也可以实现供电的目的。
在显示面板20显示过程中,显示面板20包括信号线250和像素单元260,信号线250包括驱动信号线251和供电信号线252,驱动信号线251与像素单元260电连接;供电信号线252分别与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电连接。由于显示面板20要正常显示,因此,液晶层230中的杂质离子的吸附要在显示面板20点亮之前完成,由于通常显示面板20的显示是通过信号线250的控制,逐行驱动像素单元260显示画面,为了保证杂质离子的吸附和显示不相互影响,信号线250包括有驱动信号线251和供电信号线252,驱动信号线251电连接像素单元260,控制画面点亮,而供电信号线252与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电连接,控制第一隔垫物241与第二隔垫物242之间是否形成电场,通过控制驱动信号线251和供电信号线252的供电时序,在画面点亮之前完成杂质离子的吸附,改善残像问题。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驱动信号线251和供电信号线252的供电时序可以通过设置集成电路芯片(IC)的代码编程数据进行控制,以保证在驱动信号线251供电之前完成供电信号线252的供电过程,使得第一隔垫物241与第二隔垫物242在画面点亮之前形成电场,完成液晶层230中杂质离子的吸附。
具体地,通常隔垫物240采用树脂类的材料制作,为了保证隔垫物240具有导电性能以确保隔垫物240之间可以形成电场,隔垫物240内复合有导电微粒子,导电微粒子包括银、铜、铝和钛材料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在隔垫物240内部复合导电微粒子,在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供电时,使得第一隔垫物241带正电,吸附液晶层230中的负性带电离子;第二隔垫物242带负电,吸附液晶层230中的正性带电离子,进而在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不再汇集或很少聚集杂质离子(对显示面板20的显示效果不影响,或在人眼感受不到的显示区别范围内),改善残像,提高显示效果。
并且,为了保证相邻隔垫物240之间形成电场的强度,足以吸附显示区内液晶层230中的杂质离子,导电微粒子的质量分数在隔垫物240中的占比范围为50wt~90wt%,这样,将导电微粒子的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可以保证形成电场的强度,还可以避免由于导电微粒子的含量过高,在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断开供电时,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之间出现电场残留,进而在显示面板20驱动像素单元260显示时,影响显示效果。
实施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参考图3可知,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隔垫物240内还复合有易吸附离子材料,易吸附离子材料包括氧化铁、铁氰化镍、氧化铟锡和氧化镧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在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之间形成电场吸附液晶层230中的杂质离子,同时在隔垫物240本身内部还复合有易吸附离子材料,随着电场的施加,第一隔垫物241内的易吸附离子材料将第一隔垫物241附近的负性杂质离子均吸附至第一隔垫物241的侧壁上,同时,第二隔垫物242内的易吸附离子材料将第二隔垫物242附近的正性杂质离子均吸附至第二隔垫物242的侧壁上,并将杂质离子限制于遮光部221处,通过电场和隔垫物240本身的双重吸附效果,更加有利于杂质离子汇聚在遮光部221处,进一步提高残像的改善效果。
实施例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参考图4可知,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以不同的是,隔垫物240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第一隔垫物241表面的导电层245与正性电极线243电连接;第二隔垫物242表面的导电层245与负性电极线244电连接。
通常隔垫物240采用树脂类的材料制作,本实施方式中,在隔垫物240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245,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供电时,第一隔垫物241通过其表面的导电层245接收正性电极线243的正电,来吸附液晶层230中的负性杂质离子,第二隔垫物242通过其表面的导电层245接收负性电极线244的负电,来吸附液晶层230中的正性杂质离子,进而将显示区处液晶层230中的杂质离子均汇聚到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处,去除或减少显示区的杂质离子,进而改善残像。
导电层245的材质可以采用银、铜、铝和钛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确保第一隔垫物241与第二隔垫物242之间通过接收正电和负电形成电场,实现吸附杂质离子的效果。
实施例四: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参考图5可知,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显示面板20包括信号线250和像素单元260,信号线250分别与像素单元260、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电连接,且信号线250与正性电极线243和/或负性电极线244之间设置有供电开关270,供电开关270控制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之间电路的导通与断开。
本实施方式中,信号线250同时与像素单元260、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电连接,但在信号线250与正性电极线243和/或负性电极线244之间设置有供电开关270,通过供电开关270控制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之间电路的导通与断开,进而可以通过调节供电开关270的打开时序,使得在显示面板20点亮之前,打开供电开关270,给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供电,以在第一隔垫物241和第二隔垫物242之间形成电场,吸附液晶层230中的杂质离子,改善画质。
这样,正性电极线243、负性电极线244和信号线250可以设置在同一块基板上,利于供电开关270的设置,同时还可以简化显示面板20的电路布设,当然,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与信号线250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基板上,上下基板可以在非显示区通过走线连接,这样,供电开关270可以与正性电极线243和负性电极线244设置在同一块基板上,供电开关270也可以与信号线250设置在同一块基板上,以实现供电的目的。
图6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参考图6可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用于调节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包括步骤:
S1:在显示面板驱动显示之前,给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
S2:正性电极线给第一隔垫物通正电,负性电极线给第二隔垫物通负电,以在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
S3:电场将液晶层中的负性杂质离子吸附到第一隔垫物处,将正性杂质离子吸附到第二隔垫物处;
S4:断开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的供电;
S5:显示面板驱动像素单元显示。
本申请中,在显示面板显示点亮画面之前,给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使得第一隔垫物带正电,第二隔垫物带负电,在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吸附液晶层中的正性杂质离子和负性杂质离子,随后,断开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的供电,正性杂质离子和负性杂质离子限制在遮光部处,不会影响后续像素单元的显示,进而改善残像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包括驱动信号线和供电信号线;所述在显示面板驱动显示之前,给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的步骤中,所述供电信号线给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供电;
所述显示面板驱动像素单元显示的步骤S5包括:
S51:驱动信号线驱动像素单元;
S52:显示面板显示。
在驱动信号线驱动像素单元,显示面板显示点亮画面之前,供电信号线给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使得第一隔垫物与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提前将液晶层中的正性杂质离子吸附到第二隔垫物处,负性杂质离子吸附到第一隔垫物处,由于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都位于显示面板的遮光区,因此,断开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的供电,由于显示面板中没有电场,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不会移动,且均被限制在遮光区,进而显示面板点亮时,不会出现显示不均,或者残像的问题,进而增强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7是本申请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7可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背光模组30和本申请公开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20,其中,背光模组30设置在显示面板20的入光面的一侧,为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并且本申请的显示面板20,在画面点亮之前,都会将液晶层230中的杂质离子吸附到遮光部221处,即使在画面切换或者不对称的电场下,也不会出现残像,显示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和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所述液晶层和所述隔垫物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
所述隔垫物包括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所述第一隔垫物和所述第二隔垫物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且所述第一隔垫物与所述第二隔垫物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隔垫物与所述正性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隔垫物与所述负性电极线电连接;
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供电时,所述第一隔垫物和所述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吸附所述液晶层中的杂质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内复合有导电微粒子,所述导电微粒子包括银、铜、铝和钛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微粒子的质量分数在所述隔垫物中的占比范围为50wt~9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所述第一隔垫物表面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正性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隔垫物表面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负性电极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内还复合有易吸附离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吸附离子材料包括氧化铁、铁氰化镍、氧化铟锡和氧化镧锡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信号线和像素单元,所述信号线包括驱动信号线和供电信号线,所述驱动信号线与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所述供电信号线分别与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信号线和像素单元,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像素单元、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电连接,且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或所述负性电极线之间设置有供电开关,所述供电开关控制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之间电路的导通与断开。
9.一种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步骤:
在显示面板驱动显示之前,给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
正性电极线给第一隔垫物通正电,负性电极线给第二隔垫物通负电,以在第一隔垫物和第二隔垫物之间形成电场;
电场将液晶层中的正性杂质离子吸附到第一隔垫物处,将负性杂质离子吸附到第二隔垫物处;
断开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的供电;
显示面板驱动像素单元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包括驱动信号线和供电信号线;所述在显示面板驱动显示之前,给正性电极线和负性电极线供电的步骤中,所述供电信号线给所述正性电极线和所述负性电极线供电;
所述显示面板驱动像素单元显示的步骤包括:
驱动信号线驱动像素单元;
显示面板显示。
CN202210325613.7A 2022-03-30 2022-03-30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Active CN114779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5613.7A CN114779539B (zh) 2022-03-30 2022-03-30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5613.7A CN114779539B (zh) 2022-03-30 2022-03-30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9539A CN114779539A (zh) 2022-07-22
CN114779539B true CN114779539B (zh) 2023-03-10

Family

ID=82427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5613.7A Active CN114779539B (zh) 2022-03-30 2022-03-30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953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0870A (ja) * 2001-05-30 2002-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24839A (zh) * 2007-11-02 2009-05-06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846841A (zh) * 2009-03-27 2010-09-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0586A (zh) * 2010-12-15 2012-07-04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38163A (zh) * 2013-06-17 2014-1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6483729A (zh) * 2017-01-04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设备
CN110333616A (zh) * 2019-04-30 2019-10-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79184A (ko) * 2006-02-01 2007-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0870A (ja) * 2001-05-30 2002-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24839A (zh) * 2007-11-02 2009-05-06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846841A (zh) * 2009-03-27 2010-09-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0586A (zh) * 2010-12-15 2012-07-04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38163A (zh) * 2013-06-17 2014-1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6483729A (zh) * 2017-01-04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设备
CN110333616A (zh) * 2019-04-30 2019-10-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9539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35115B1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EP2434339B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US677495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holding capacitance
CN100363794C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674772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634770B (zh)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23420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5158986A (zh) 液晶显示面板
US2009018512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23882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132203A (zh) 有源矩阵基板、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单元、液晶显示装置、电视接收机、有源矩阵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3336392A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477953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JP5089773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8319062B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477953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调节方法
KR20060077870A (ko)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CN10740247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02253538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JP4198485B2 (ja) 表示装置用電極基板
EP254131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876388B2 (en) Array substrate capable of improving display quality
JP5302466B2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0605300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314033B (zh) 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及含有该像素结构的液晶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