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8773A - 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8773A
CN114778773A CN202210423533.5A CN202210423533A CN114778773A CN 114778773 A CN114778773 A CN 114778773A CN 202210423533 A CN202210423533 A CN 202210423533A CN 114778773 A CN114778773 A CN 114778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ly warning
energy storage
sampling
switching valve
channel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35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8773B (zh
Inventor
周雄
罗泽岷
赵宏伟
易斌
李习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wang Power Design Co ltd
Chongqing Huayi New Energy Co ltd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wang Power Design Co ltd
Chongqing Huayi New Energy Co ltd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wang Power Design Co ltd, Chongqing Huayi New Energy Co ltd,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wang Power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35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8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8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8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8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8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6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or the display, e.g. intermittent measurement or digital display
    • G01N33/0063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or the display, e.g. intermittent measurement or digital display using a threshold to release an alarm or display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2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 F17D1/04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for distribution of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1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a pro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05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of gas pipelines, e.g. alar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01N1/24Su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1/00Predictive alarm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extrapolation or other computation using updated historic dat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预警设备包括采样管道、采样分析主机和m×n个电磁阀,采样分析主机包括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第二多通道切换阀、抽气泵、主机控制器和k+1个气体传感器;其通过第一多通道切换阀完成待检测的气体样本的循环进样、第二多通道切换阀完成工作的气体传感器的切换,在节省气体传感器恢复时间、提高隐患储能单元定位精度的同时,也能提升预警设备的灵活性与适用性,降低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系统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化学储能系统是当前最为成熟的储能技术路线,然而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消防安全问题确是制约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大规模推广的关键瓶颈。储能系统火灾扑救困难的原因在于:(1)作为高能量密度的含能物质,其燃烧激烈、蔓延迅速;(2)储能单元热失控过程中释放大量有毒可燃烟气,在封闭空间内存在爆炸风险,极易引发事故蔓延;(3)储能系统堆叠密集,热失控时积热严重,常规的自动灭火措施,如水喷淋、气体灭火等,对于锂电池火灾扑救效果不理想,易复燃。
现有研究多针对单体或是模组级的储能单元热失控机理、蔓延特性及其灭火措施,如赵蓝天等通过实验了高压细水雾系统在冷却和抑制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的有效性。但实际上现有储能预制方舱其容量多在兆Wh级,而高压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时间长,用水量大,其对于大容量储能预制方舱火灾的扑救效果尚缺乏实证支持。
此外,现有锂电池储能系统消防设计,对于大容量储能电站火灾的有效探测和扑救难度,判断过于理想化。如CN109432634A公开的一种针对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置全氟己酮气体灭火与冷却系统、细水雾系统以及喷淋系统的三级灭火响应方法。该方法中采用热失控剧烈→电芯安全阀被冲开→射流火焰喷出→探火管熔断作为启动气体灭火与冷却系统的触发信号。锂电池的安全阀位于每个电芯单元,意味着用于触发最早的一级响应的探火管,需要沿成千上万个电芯布设,否则就无法及时检测到可能的剧烈热失控隐患,因此探火管敷设的工作量巨大。此外,锂电池电芯安全阀冲开后多为多次射流火的喷出;且伴随着射流火焰会释放出大量高温有毒易燃气体,引发邻近电芯热失控蔓延,且有触发轰燃或爆炸的可能。此时再启动自动灭火系统往往为时已晚,已无法阻止热失控剧烈蔓延。
结合锂电池热失控发展机理研究成果,以及储能电站火灾事故分析结论,在本安型锂电池、专用高效灭火剂等研究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的背景下,应将锂电池电站火灾防治的重心,从火灾事故报警检测和事后扑救,转移到火灾事故的极早期预警上来。实际上,历史事故分析表明,常规的温度、火焰、烟雾等火灾探测手段,均不足以在锂电池热失控发展到剧烈失控阶段之前检测到火灾发生。根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发展机理,在热失控初期,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发生分解反应会释出特征气体。利用气敏材料检测锂电池热失控释出的特征气体是灵敏度更高的极早期检测手段。此外,不同于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电池作为固定设备,其热失控诱发因素更多来自于过充、短路、超温等原因,而非由机械(挤压、冲撞等)事故;此类由电/热滥用所引发的热失控,如能在发展至剧烈失控期临界拐点之前及时排除诱发因素,能够终止热失控进程,阻止事故进一步恶化蔓延。因此,对于大容量锂电池储能系统而言,火灾极早期预警是更有效可行的事故预防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在提升储能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的同时,降低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包括采样管道、采样分析主机和m×n个电磁阀。所述采样管道包括一根采样标定管、m根采样干管和与放置在集装箱体内的m×n个储能单元一一对应的m×n根采样支管,每根采样干管通过n个电磁阀分别连接n根采样支管,采样标定管上开设有多个采样孔。所述采样分析主机包括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第二多通道切换阀、抽气泵、主机控制器和k+1个气体传感器,第一多通道切换阀具有m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第二多通道切换阀具有一个进气口和k个出气口,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m个进气口分别与m根采样干管连接,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出气口与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的k个出气口分别通过k根连接管连接抽气泵的入口,采样标定管通过一根连接管连接抽气泵的入口,抽气泵的出口连接能伸出集装箱体外的排气管(排气管用于将流经抽气泵的出口的气体排至集装箱体外),k+1个气体传感器分别安装在k+1根连接管上;k+1个气体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控制端、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的控制端和抽气泵的控制端分别与主机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电磁阀和气体传感器需满足:k3×tres≤Tswitch≤tsafe
如果气体传感器满足:k3×(tres+trec)≤2×Tswitch,则k=2;
如果气体传感器满足:k3×(tres+trec)>2×Tswitch,则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21
其中,k3为预设的时间安全系数,k3>1,tres为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时间,trec为气体传感器的恢复时间,tsafe为预设的热失控预警时间,Tswitch为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切换周期,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的切换周期和电磁阀的开闭周期与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切换周期相等(等于Tswitch),ceil()表示向上取整运算,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31
表示向上取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32
的整数。
根据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电磁阀和气体传感器需要满足的条件,来选择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电磁阀的型号,在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电磁阀的型号确定后,Tswitch的值也就确定了,再根据气体传感器的技术指标,来选择气体传感器型号,并确定需要的气体传感器个数。
优选的,所述气体传感器为氢气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烷烃类传感器和碳酸甲乙酯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根据储能单元正负极及电解液材料不同,选用氢气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烷烃类传感器和碳酸甲乙酯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交叉检测,可以提升检测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采用上述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将m×n根采样支管分别伸入m×n个储能单元的气体收集装置内,以抽取储能单元析出的气体,将采样标定管安装在集装箱体内,以通过所述采样孔抽取m×n个储能单元所处环境中的气体(即抽取集装箱体内的气体)。该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为:
主机控制器先控制m×n个电磁阀都处于打开状态,控制抽气泵按照预设的抽气风量Q运行,然后轮询控制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m个进气口中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接通,轮询控制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的k个出气口中的一个出气口与其进气口接通,主机控制器对k个气体传感器输出的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和一个气体传感器(即与采样标定管对应的那个气体传感器)输出的储能单元所处环境中的特征气体检测值进行判断:
如果某根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一级预警条件,则主机控制器记录一级预警事件,控制与该采样干管对应的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保持接通;而后主机控制器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打开与关闭,找到一级预警位置,将一级预警事件信号和一级预警位置信号发送出去。
如果某根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则主机控制器记录二级预警事件,将二级预警事件信号和该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发送出去,然后再控制与该采样干管对应的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保持接通;而后主机控制器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打开与关闭,找到二级预警位置,将二级预警位置信号发送出去。
优选的,所述主机控制器控制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一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打开与关闭,找到一级预警位置的具体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为:主机控制器将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均分成x组,轮询控制其中一组电磁阀打开,控制剩余x-1组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组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二一级预警条件;然后主机控制器轮询控制该组电磁阀(即满足第二一级预警条件时该采样干管上呈打开状态的一组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1
个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个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三一级预警条件,主机控制器将该电磁阀(即满足第三一级预警条件时该采样干管上呈打开状态的一个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一级预警位置;其中,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2
为整数,且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3
x为整数,且x≥2。
第二种为:主机控制器轮询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n-1个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个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三一级预警条件,主机控制器将该电磁阀(即满足第三一级预警条件时该采样干管上呈打开状态的一个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一级预警位置。
优选的,所述主机控制器控制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打开与关闭,找到二级预警位置的具体方式为:
主机控制器轮询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n-1个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个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二二级预警条件,主机控制器将该电磁阀(即满足第二二级预警条件时该采样干管上呈打开状态的一个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二级预警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一级预警条件为:θ1st≤θcell<θ2nd,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4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5
所述第二一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6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7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8
所述第三一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9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10
所述第一二级预警条件为:θcell≥θ2nd,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11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12
所述第二二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13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14
其中,θcell为当前周期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415
为上一周期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θ1st为预设的一级预警阈值,θ2nd为预设的二级预警阈值,k4·safe为预设的一级预警安全系数,k4·TR为预设的二级预警安全系数,k4·safe>k4·TR>>1,S1st为预设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第一阈值,S2nd为预设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第二阈值。
所述预设的抽气风量Q需满足: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51
所述预设的一级预警阈值θ1st需满足: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52
所述预设的二级预警阈值θ2nd需满足: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53
其中,vq为储能单元正常运行时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限值,kq为预设的速率安全系数,kq>1,θsensor为气体传感器的分辨率,vq·safe为储能单元进入热失控临界拐点前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限值,k1为预设的第一阈值安全系数,k1>1,vq·TR为单个储能单元能够满足中断充放电后热失控可成功终止时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峰值,k2为预设的第二阈值安全系数,k2>1。
优选的,如果储能单元为电池包,则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电池包壳体,所述采样支管从电池包壳体上的出风口格栅位置伸入电池包壳体内。如果储能单元为电池模组,则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电池模组壳体,所述采样支管从电池模组壳体上的出风口格栅位置伸入电池模组内。如果储能单元为电芯,则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套在电芯上的气体采样封套,所述采样支管伸入气体采样封套内,抽取气体。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控制系统,包括与上级能量管理系统(即上级EMS)进行通信的电池管理系统(即BMS)和上述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电池管理系统与m×n个储能单元中的电池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主机控制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连接,主机控制器被配置为能执行上述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火灾极早期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为:
主机控制器将一级预警事件信号、一级预警位置信号、二级预警事件信号、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以及二级预警位置信号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
在收到一级预警事件信号和一级预警位置信号后,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与一级预警位置对应的电池控制单元(即BCU)查询一级预警位置的储能单元运行温度,如果该储能单元运行温度异常,则关断该储能单元,记录一级预警事件,延时预设时间后再接通该储能单元;如果该储能单元运行温度正常,则仅记录一级预警事件。
在收到二级预警事件信号和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后,电池管理系统关断该n个储能单元。
在收到二级预警位置信号后,电池管理系统将除二级预警位置的储能单元之外的其余n-1个储能单元接通(即让二级预警位置的储能单元保持关断状态,控制其余n-1个储能单元接通),记录二级预警事件,并将二级预警事件相关信息上传至上级能量管理系统。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1)利用采样管道将储能单元内的气体和储能单元所处环境中的气体抽取送至气体传感器,提升了检测灵敏性,避免了储能单元堆叠、机架布置、内部气流组织等不利因素对特征气体扩散特性的干扰。
(2)通过轮询控制第一多通道切换阀的m个进气口中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接通、轮询控制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的k个出气口中的一个出气口与其进气口接通以及轮询控制采样干管上的电磁阀打开的方式来选通用于检测的气体传感器,从而确保了气体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实现了隐患储能单元的快速精确定位,节省了气体传感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了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
(3)第一多通道切换阀完成待检测的气体样本的循环进样,第二多通道切换阀完成工作的气体传感器的切换,通过第一多通道切换阀与第二多通道切换阀的配合,在节省气体传感器恢复时间、提高隐患储能单元定位精度的同时,也提升了预警设备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4)采样分析主机专设一个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通过采样标定管抽取的气体,作为储能单元所处环境的背景浓度检测及气体传感器漂移/老化标定基准值,在判断是否满足预警条件时使用,从而提高了预警判断的准确性,减少了误报率。
(5)将火灾极早期预警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热管理相结合,组成火灾极早期控制系统,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避免了储能单元大范围关断(切除)误操作可能,实现了火灾极早期预警与储能系统正常运行的协调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中主机控制器的执行流程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控制方法中电池管理系统的执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储能系统具有m×n个储能单元,m×n个储能单元放置在集装箱体7内。电池管理系统8(即BMS)将储能系统划分为共计m×n个地址单元,亦即电池管理系统8可以按照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71
的容量区分粒度,将储能单元关断(切除),防止热失控恶化或蔓延,防止发生火灾。
本实施例中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包括采样管道、采样分析主机1和m×n个电磁阀2,m、n的数值根据储能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型式优化设定。采样管道包括一根采样标定管3、m根采样干管4和与m×n个储能单元一一对应的m×n根采样支管5,每根采样干管4通过n个电磁阀2分别连接n根采样支管5,采样标定管3上开设有多个采样孔31。采样分析主机1包括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抽气泵13、主机控制器14和k+1个气体传感器15,气体传感器15为氢气传感器,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具有m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具有一个进气口和k个出气口,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m个进气口分别与m根采样干管4连接,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出气口与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k个出气口分别通过k根连接管16连接抽气泵13的入口,采样标定管3通过一根连接管16连接抽气泵13的入口,抽气泵13的出口连接能伸出集装箱体外的排气管17,k+1个气体传感器15分别安装在k+1根连接管16上;k+1个气体传感器15的输出端、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控制端、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控制端和抽气泵13的控制端分别与主机控制器14电连接。另外,气体传感器15也可以是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烷烃类传感器和碳酸甲乙酯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或者是氢气传感器与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烷烃类传感器、碳酸甲乙酯传感器的组合。气体传感器15用于检测特征气体(比如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体积浓度,输出与特征气体检测值(即特征气体的体积浓度)对应的电信号至主机控制器14。
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电磁阀2和气体传感器15满足:k3×tres≤Tswitch≤tsafe
本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5满足:k3×(tres+trec)≤2×Tswitch,k=2,则总共有三个气体传感器15。其中,与采样干管对应的两个气体传感器中的一个气体传感器检测(工作)时,另一个气体传感器不工作,等待检测下一个样本;与采样标定管3对应的那个气体传感器一直检测(工作)。
其中,k3为预设的时间安全系数,k3>1,tres为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时间,trec为气体传感器的恢复时间,tsafe为预设的热失控预警时间,Tswitch为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切换周期,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切换周期和电磁阀2的开闭周期与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切换周期相等等于Tswitch,tres、trec、Tswitch都为已知参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采用上述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将m×n根采样支管5分别伸入m×n个储能单元的气体收集装置内,以抽取储能单元析出的气体;将采样标定管3安装在集装箱体7内,以通过采样孔31抽取m×n个储能单元所处环境中的气体(即抽取集装箱体7内的气体)。如果储能单元为电池包,则气体收集装置为电池包壳体,采样支管5从电池包壳体上的出风口格栅位置伸入电池包壳体内;如果储能单元为电池模组,则气体收集装置为电池模组壳体,采样支管5从电池模组壳体上的出风口格栅位置伸入电池模组内;如果储能单元为电芯,则气体收集装置为套在电芯上的气体采样封套,采样支管5伸入气体采样封套内,抽取气体。
该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中主机控制器14执行如下步骤:
S1、控制m×n个电磁阀2都处于打开状态,控制抽气泵13按照预设的抽气风量Q运行,然后执行S2;
S2、轮询控制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m个进气口中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接通(即通过控制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进行通道切换的方式来控制相应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接通),轮询控制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k个出气口中的一个出气口与其进气口接通(即通过控制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进行通道切换的方式来控制相应的出气口与进气口接通),然后执行S3;
S3、判断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是否满足第一一级预警条件,如果是,则执行S4,否则执行S12;
S4、记录一级预警事件,控制与该采样干管对应的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保持接通,然后执行S5;
S5、将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2均分成x组,然后执行S6;
S6、轮询控制其中一组电磁阀打开,控制剩余x-1组电磁阀都关闭,然后执行S7;
S7、判断该组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是否满足第二一级预警条件,如果是,则执行S8,否则返回执行S6;
S8、轮询控制该组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81
个电磁阀都关闭,然后执行S9;
S9、判断该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是否满足第三一级预警条件,如果是,则执行S10,否则返回执行S8;
S10、将该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一级预警位置,然后执行S11;
S11、将一级预警事件信号和一级预警位置信号发送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6,然后执行S12;
S12、判断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是否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如果是,则执行S13,否则返回执行S1;
S13、记录二级预警事件,将二级预警事件信号和该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6,然后执行S14;
S14、控制与该采样干管对应的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保持接通,然后执行S15;
S15、轮询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n-1个电磁阀都关闭,然后执行S16;
S16、判断该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是否满足第二二级预警条件,如果是,则执行S17,否则返回执行S15;
S17、将该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二级预警位置,然后执行S18;
S18、将二级预警位置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6,然后返回执行S1。
其中,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1
为整数,且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2
x为整数,且x≥2;第一一级预警条件为:θ1st≤θcell<θ2nd,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3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4
第二一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5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6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7
所述第三一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8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9
第一二级预警条件为:θcell≥θ2nd,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10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11
第二二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12
或者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13
θcell为当前周期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14
为上一周期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θcell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15
由k个气体传感器15检测得到;θcalibrate为储能单元所处环境中的特征气体检测值,由与采样标定管3对应的那个气体传感器检测得到;θ1st为预设的一级预警阈值,θ2nd为预设的二级预警阈值,k4·safe为预设的一级预警安全系数,k4·TR为预设的二级预警安全系数,k4·safe>k4·TR>>1(即k4·safe、k4·TR远远大于1),S1st为预设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第一阈值,S2nd为预设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第二阈值。
并且,预设的抽气风量Q满足: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0916
一级预警阈值设定为单个储能单元在热失控早期,未进入失控临界拐点前的特征气体析出,足以触发相应预警信号;因此,预设的一级预警阈值θ1st满足: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101
二级预警阈值设定为检测单个储能单元进入失控临界拐点但停止热/电滥用等触发条件后,热失控仍能成功终止;因此,预设的二级预警阈值θ2nd满足:
Figure BDA0003608910990000102
其中,vq为储能单元正常运行时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限值,kq为预设的速率安全系数,kq>1,θsensor为气体传感器的分辨率,vq·safe为储能单元进入热失控临界拐点前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限值,k1为预设的第一阈值安全系数,k1>1,vq·TR为单个储能单元能够满足中断充放电后热失控可成功终止时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峰值,k2为预设的第二阈值安全系数,k2>1,vq、θsensor、vq·safe、vq·TR都为已知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控制系统,包括与上级能量管理系统(即上级EMS)8进行通信的电池管理系统6和上述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电池管理系统6与m×n个储能单元中的电池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主机控制器14与电池管理系统6通信连接,主机控制器14被配置为能执行上述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火灾极早期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为:
主机控制器14将一级预警事件信号、一级预警位置信号、二级预警事件信号、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以及二级预警位置信号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6。
电池管理系统6执行如下步骤:
P1、判断是否收到一级预警事件信号和一级预警位置信号,如果是,则执行P2,否则执行P6。
P2、通过与一级预警位置对应的电池控制单元(即BCU)查询一级预警位置的储能单元运行温度,然后执行P3;
P3、判断该储能单元运行温度是否异常,如果是,则执行P4,否则执行P5;
P4、关断该储能单元,记录一级预警事件,延时预设时间后再接通该储能单元,然后执行P6;
P5、仅记录一级预警事件,然后执行P6;
P6、判断是否收到二级预警事件信号和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如果是,则执行P7,否则返回执行P1。
P7、关断该n个储能单元,然后执行P8;
P8、判断是否收到二级预警位置信号,如果是,则执行P9,否则继续执行P8;
P9、将除二级预警位置的储能单元之外的其余n-1个储能单元接通(即让二级预警位置的储能单元保持关断状态,控制其余n-1个储能单元接通),记录二级预警事件,并将二级预警事件相关信息上传至上级能量管理系统8,然后返回执行P1。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管道、采样分析主机(1)和m×n个电磁阀(2);
所述采样管道包括一根采样标定管(3)、m根采样干管(4)和与放置在集装箱体(7)内的m×n个储能单元一一对应的m×n根采样支管(5),每根采样干管(4)通过n个电磁阀(2)分别连接n根采样支管(5),采样标定管(3)上开设有多个采样孔(31);
所述采样分析主机(1)包括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抽气泵(13)、主机控制器(14)和k+1个气体传感器(15),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具有m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具有一个进气口和k个出气口,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m个进气口分别与m根采样干管(4)连接,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出气口与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k个出气口分别通过k根连接管(16)连接抽气泵(13)的入口,采样标定管(3)通过一根连接管(16)连接抽气泵(13)的入口,抽气泵(13)的出口连接能伸出集装箱体外的排气管(17),k+1个气体传感器(15)分别安装在k+1根连接管(16)上;k+1个气体传感器(15)的输出端、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控制端、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控制端和抽气泵(13)的控制端分别与主机控制器(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电磁阀(2)和气体传感器(15)需满足:k3×tres≤Tswitch≤tsafe
如果气体传感器(15)满足:k3×(tres+trec)≤2≤Tswitch,则k=2;
如果气体传感器(15)满足:k3×(tres+trec)>2×Tswitch,则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11
其中,k3为预设的时间安全系数,k3>1,tres为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时间,trec为气体传感器的恢复时间,tsafe为预设的热失控预警时间,Tswitch为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切换周期,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切换周期和电磁阀(2)的开闭周期与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切换周期相等,ceil()表示向上取整运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传感器(15)为氢气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烷烃类传感器和碳酸甲乙酯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将m×n根采样支管(5)分别伸入m×n个储能单元的气体收集装置内,将采样标定管(3)安装在集装箱体(7)内;该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为:
主机控制器(14)先控制m×n个电磁阀(2)都处于打开状态,控制抽气泵(13)按照预设的抽气风量Q运行,然后轮询控制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m个进气口中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接通,轮询控制第二多通道切换阀(12)的k个出气口中的一个出气口与其进气口接通,主机控制器(14)对k个气体传感器(15)输出的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和一个气体传感器(15)输出的储能单元所处环境中的特征气体检测值进行判断:
如果某根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一级预警条件,则主机控制器(14)记录一级预警事件,控制与该采样干管对应的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保持接通;而后主机控制器(14)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2)打开与关闭,找到一级预警位置,将一级预警事件信号和一级预警位置信号发送出去;
如果某根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则主机控制器(14)记录二级预警事件,将二级预警事件信号和该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发送出去,然后再控制与该采样干管对应的第一多通道切换阀(11)的一个进气口与其出气口保持接通;而后主机控制器(14)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2)打开与关闭,找到二级预警位置,将二级预警位置信号发送出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控制器(14)控制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一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2)打开与关闭,找到一级预警位置的具体方式为:
主机控制器(14)将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2)均分成x组,轮询控制其中一组电磁阀打开,控制剩余x-1组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组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二一级预警条件;然后主机控制器(14)轮询控制该组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21
个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个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三一级预警条件,主机控制器(14)将该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一级预警位置;其中,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22
为整数,且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23
x为整数,且x≥2;
所述主机控制器(14)控制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2)打开与关闭,找到二级预警位置的具体方式为:
主机控制器(14)轮询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n-1个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个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二二级预警条件,主机控制器(14)将该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二级预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控制器(14)控制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一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2)打开与关闭,找到一级预警位置的具体方式为:
主机控制器(14)轮询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n-1个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个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三一级预警条件,主机控制器(14)将该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一级预警位置;
所述主机控制器(14)控制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2)打开与关闭,找到二级预警位置的具体方式为:
主机控制器(14)轮询控制该采样干管上的n个电磁阀中的一个电磁阀打开,控制其剩余n-1个电磁阀都关闭,直至某个电磁阀打开时该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二二级预警条件,主机控制器(14)将该电磁阀所对应的储能单元所在位置作为二级预警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一级预警条件为:θ1st≤θcell<θ2nd,或者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1
或者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2
所述第二一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3
或者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4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5
所述第三一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6
或者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7
所述第一二级预警条件为:θcell≥θ2nd,或者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8
或者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9
所述第二二级预警条件为: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10
或者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11
其中,θcell为当前周期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12
为上一周期采样干管内的特征气体检测值,θcalibrate为储能单元所处环境中的特征气体检测值,θ1st为预设的一级预警阈值,θ2nd为预设的二级预警阈值,k4·safe为预设的一级预警安全系数,k4·TR为预设的二级预警安全系数,k4·safe>k4·TR>>1,S1st为预设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第一阈值,S2nd为预设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第二阈值;
所述预设的抽气风量Q需满足: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313
所述预设的一级预警阈值θ1st需满足: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41
所述预设的二级预警阈值θ2nd需满足:
Figure FDA0003608910980000042
其中,vq为储能单元正常运行时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限值,kq为预设的速率安全系数,kq>1,θsensor为气体传感器的分辨率,vq·safe为储能单元进入热失控临界拐点前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限值,k1为预设的第一阈值安全系数,k1>1,vq·TR为单个储能单元能够满足中断充放电后热失控可成功终止时的特征气体析出速率峰值,k2为预设的第二阈值安全系数,k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储能单元为电池包,则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电池包壳体,所述采样支管从电池包壳体上的出风口格栅位置伸入电池包壳体内;
如果储能单元为电池模组,则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电池模组壳体,所述采样支管从电池模组壳体上的出风口格栅位置伸入电池模组内;
如果储能单元为电芯,则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套在电芯上的气体采样封套,所述采样支管伸入气体采样封套内,抽取气体。
9.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控制系统,包括与上级能量管理系统(8)进行通信的电池管理系统(6),电池管理系统(6)与m×n个储能单元中的电池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所述主机控制器(14)与电池管理系统(6)通信连接,主机控制器(14)被配置为能执行如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极早期预警方法。
10.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灾极早期控制系统,该火灾极早期控制方法为:
主机控制器(14)将一级预警事件信号、一级预警位置信号、二级预警事件信号、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以及二级预警位置信号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6);
在收到一级预警事件信号和一级预警位置信号后,电池管理系统(6)通过与一级预警位置对应的电池控制单元查询一级预警位置的储能单元运行温度,如果该储能单元运行温度异常,则关断该储能单元,记录一级预警事件,延时预设时间后再接通该储能单元;如果该储能单元运行温度正常,则仅记录一级预警事件;
在收到二级预警事件信号和特征气体检测值满足第一二级预警条件的采样干管对应的n个储能单元位置信号后,电池管理系统(6)关断该n个储能单元;
在收到二级预警位置信号后,电池管理系统(6)将除二级预警位置的储能单元之外的其余n-1个储能单元接通,记录二级预警事件,并将二级预警事件相关信息上传至上级能量管理系统(8)。
CN202210423533.5A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778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3533.5A CN114778773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3533.5A CN114778773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8773A true CN114778773A (zh) 2022-07-22
CN114778773B CN114778773B (zh) 2023-11-14

Family

ID=8243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3533.5A Active CN114778773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8773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1970A (en) * 1968-08-22 1972-04-2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rocess operation analysis system
JP2002048746A (ja) * 2000-08-04 2002-02-15 Hochiki Corp ガス漏れ警報器の試験方法、及びガス漏れ警報器
CN203759818U (zh) * 2013-12-20 2014-08-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探测技术的吸气式飞机货舱火灾探测装置
CN105928280A (zh) * 2016-05-06 2016-09-07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压缩机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KR101679351B1 (ko) * 2015-06-11 2016-11-24 와이엠티 주식회사 혼합용액 분석 센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혼합용액 관리 시스템
CN205861653U (zh) * 2016-07-19 2017-01-04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CR出口NOx浓度分布式巡测系统
CN107331102A (zh) * 2017-08-30 2017-11-07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智能型集中吸入式电缆火灾极早期预警装置及方法
CN207263711U (zh) * 2017-05-17 2018-04-20 深圳市西宝船舶电子有限公司 多采样点的舰船舱室气体检测装置
CN109432634A (zh) * 2018-10-08 2019-03-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消防方法
JP2019079379A (ja) * 2017-10-26 2019-05-23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防災システム
US20190285597A1 (en) * 2018-03-15 2019-09-19 Ngk Insulator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response time of gas sensor
CN111060821A (zh) * 2019-12-18 2020-04-24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锂电池故障早期预警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2244708U (zh) * 2020-04-02 2020-12-29 眉山麦克在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CN113593194A (zh) * 2021-07-23 2021-11-02 东北大学 一种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及预警消防系统
CN215537956U (zh) * 2021-03-29 2022-01-18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动车充电站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1970A (en) * 1968-08-22 1972-04-2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rocess operation analysis system
JP2002048746A (ja) * 2000-08-04 2002-02-15 Hochiki Corp ガス漏れ警報器の試験方法、及びガス漏れ警報器
CN203759818U (zh) * 2013-12-20 2014-08-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探测技术的吸气式飞机货舱火灾探测装置
KR101679351B1 (ko) * 2015-06-11 2016-11-24 와이엠티 주식회사 혼합용액 분석 센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혼합용액 관리 시스템
CN105928280A (zh) * 2016-05-06 2016-09-07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压缩机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205861653U (zh) * 2016-07-19 2017-01-04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CR出口NOx浓度分布式巡测系统
CN207263711U (zh) * 2017-05-17 2018-04-20 深圳市西宝船舶电子有限公司 多采样点的舰船舱室气体检测装置
CN107331102A (zh) * 2017-08-30 2017-11-07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智能型集中吸入式电缆火灾极早期预警装置及方法
JP2019079379A (ja) * 2017-10-26 2019-05-23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防災システム
US20190285597A1 (en) * 2018-03-15 2019-09-19 Ngk Insulator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response time of gas sensor
CN109432634A (zh) * 2018-10-08 2019-03-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消防方法
CN111060821A (zh) * 2019-12-18 2020-04-24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锂电池故障早期预警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2244708U (zh) * 2020-04-02 2020-12-29 眉山麦克在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CN215537956U (zh) * 2021-03-29 2022-01-18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动车充电站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CN113593194A (zh) * 2021-07-23 2021-11-02 东北大学 一种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及预警消防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RISTIANE ESSL ET AL.: "Early Detection of Failing Automotive Batteries Using Gas Sensors", 《BATTERIES》, vol. 7, no. 2, pages 1 - 26 *
PENG, YANG ET AL.: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fire behaviors of large format lithium ion battery",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vol. 139, no. 2, pages 1243 - 1254, XP036990297, DOI: 10.1007/s10973-019-08459-3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储能系统火灾预警及消防防护系统",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227/8142101070002010.SHTM, pages 1 - 13 *
于志鹏: "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以罐区危险源为例",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no. 10, pages 026 - 4 *
孟庆武 等: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电池组故障诊断研究",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no. 11, pages 45 - 47 *
秦钊: "固体燃料燃烧性能测试系统与HTPB基燃料的点火/燃烧特性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no. 4, pages 031 - 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8773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499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监控管理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1060821B (zh) 具备锂电池故障早期预警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98533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分离式自动灭火系统
CN209168356U (zh)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CN10936439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热失控的灭火阻断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JP6198778B2 (ja) 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の可変的断線装置及び可変的断線制御方法
EP4206700A1 (en) Arc discharg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device for battery system, a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2043995A (zh) 一种精准探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预警消防系统
CN110010808A (zh) 一种具有消防功能的储能电池簇
CN108008083A (zh) 基于气体监测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自动报警器及其监测方法
CN213884820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柜的多级预警消防装置
CN209173261U (zh) 一种适用于抑制锂离子电池模块热失控的灭火阻断装置
CN114778773A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火灾极早期预警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522363A (zh)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磷酸铁锂电池直流系统的三级防火策略
CN212459986U (zh) 一种精准定位新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
CN115548483A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65035A (zh) 用于检验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灭火系统有效性的装置及方法
CN215961938U (zh) 一种边缘侧主动消防监测装置及系统
CN115799690A (zh) 一种储能设备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CN210250929U (zh) 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蓄电池室防火防爆装置
CN111948564A (zh) 一种精准定位新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检测装置
JP2566074B2 (ja) ナトリウム−硫黄電池における火災の検出装置
CN207591143U (zh) 新能源车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系统
CN112152243A (zh) 锂电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24065210A1 (zh) 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