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7310B - 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7310B
CN114777310B CN202210580169.3A CN202210580169A CN114777310B CN 114777310 B CN114777310 B CN 114777310B CN 202210580169 A CN202210580169 A CN 202210580169A CN 114777310 B CN114777310 B CN 1147773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vironment parameter
pressure device
indoor environment
preset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01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7310A (zh
Inventor
邱步
柳飞
贾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77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7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7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7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2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36Ducting arrangements with ducts including air distributors, e.g. air collecting boxes with at least three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9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24F2221/183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a hot-water boi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所述空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入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至少基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之间的匹配运行状态。本发明能结合室内外环境参数情况,智能地选择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的匹配运行状态,不仅可以兼顾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还可以高效地实现室内环境的换气。

Description

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室内空气处理系统(简称空气系统),能够在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启动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净化后的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
目前,空气系统在保证室内环境质量、提升室内环境换气效率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结合室内外环境参数情况,智能地选择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的匹配运行状态,不仅可以兼顾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还可以高效地实现室内环境的换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入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
至少基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之间的匹配运行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室内环境包括多个区域,当所述室内环境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能力;
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预设时间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仍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或者,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
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
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预设时间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仍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
至少在所述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长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持续工作;
或者,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大于第二室内预设差值;所述第二室内预设差值不小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差值;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
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所述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所述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负压装置间歇运行预定时长后,至少获取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增大所述负压装置的间歇运行间隙或使所述负压装置停机;
所述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增加量不小于预设增加量或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增加速率不小于预设增加速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不同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且可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直接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相连通时,再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相连通时,再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压装置的出风口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室内环境的多个区域相连,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包括:仅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并打开所述正压装置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相连通的出风口;
或者,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室内环境的多个区域,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包括:仅使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正压装置工作;
或者,所述正压装置包括第一正压装置和第二正压装置,所述第一正压装置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室内环境的部分区域相连,所述第二正压装置独立设置在所述室内环境未设置所述出风口的区域内,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仅先使所述第一正压装置工作并打开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与至少一个区域相连的出风口;和/或,仅使所述第二正压装置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和/或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或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大于预设的变化率时,使所述正压装置持续工作,并使所述负压装置间歇工作或停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内环境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且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所述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后,获取室外环境参数;
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降低和/或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增大,并保持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下降趋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和/或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结合所述室外环境参数降低所述正压装置和/或负压装置的风量,或者择一关闭所述正压装置或负压装置,或者使所述正压装置或负压装置间歇工作,或者使所述正压装置和/或负压装置停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降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或关闭所述负压装置或使所述负压装置间歇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降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或关闭所述正压装置或使所述正压装置间歇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包括:CO2、PM2.5、VOC、CO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或者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后形成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包括:PM2.5、VOC、O3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或者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后形成的室外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压装置包括新风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油烟机和/或排气扇和/或设置有风机的热水装置。
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
一种空气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的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负压装置的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入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气系统还包括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和设置在室内的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或多个新风口,所述分风箱的入口与所述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风箱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风盘的新风入口或所述多个新风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气系统还包括:第一正压装置和第二正压装置,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和设置在室内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或多个新风口,所述分风箱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风箱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风盘的新风入口或所述多个新风口;所述第二正压装置的出口直接连至其所在的区域或连接至其所在区域的风盘的新风入口或新风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气系统还包括多个流量调节装置,所述多个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分风箱的出口处,或所述多个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分风箱的出口与所述风盘的新风入口之间的管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风箱的出口与所述风盘的新风入口或所述新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包括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用于设置在室内两个相邻的房间的共用墙体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风盘具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与热源相连通,所述热源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所述第二热源串接于所述第一热源的进水管路和/或出水管路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压装置包括新风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油烟机和/或排气扇和/或设置有风机的热水装置。
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在获取室内外环境参数后,可以根据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控制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的匹配运行状态,不仅可以兼顾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还可以高效地实现室内环境的换气。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逻辑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气系统的分布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气系统的分布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空气系统的分布示意图三;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系统以CO2为室内环境参数时的变化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系统以PM2.5为室内环境参数时的变化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新风装置;
101、风盘;
110、分风箱;
200、油烟机;
210、排风扇;
301、厨房;
302、客厅;
303、主卧;
304、次卧;
305、卫生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说明书中提供一种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入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
步骤S12:至少基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之间的匹配运行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至少一个负压装置。其中,该正压装置可以用于向室内引入空气,或向室内引入净化后的空气。该正压装置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正压装置的进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接,正压装置的出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接。
具体的,该正压装置可以包括新风装置100。当然,该正压装置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上述新风装置100,其还可以为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将净化后的空气补入室内的其他形式,在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中,该正压装置主要以新风装置100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该负压装置可以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该负压装置具有排风口和入风口,其中,该负压装置的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接,所述负压装置的入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接。
具体的,该负压装置可以包括油烟机200和/或排气扇和/或设置有风机的热水装置。当然,该负压装置的具体形式也并不限于上述:油烟机200、排气扇、热水装置风机的任意一种或两个及以上的组合,其还可以为能够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其他形式,在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中,该负压装置主要以油烟机200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是以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作为判断基础,智能地选择并控制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之间的匹配运行状态。
其中,该室内环境参数可以为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具体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可以包括:CO2、PM2.5、VOC、CO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或者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后形成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当然,该室内环境参数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室内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其还可以包括其他室内环境参数形式。
具体的,该室内环境参数可以包括CO2、PM2.5、VOC、CO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个及以上的组合形式。当该室内环境参数包括上述多个的组合时,任意一个室内环境参数超标即可以判断为室内环境不符合要求。例如,当室内环境参数包括:CO2、PM2.5、VOC时,若CO2浓度超过设定值,则判断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不符合要求,需要启动空气系统;若VOC浓度超过设定值,也判断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不符合要求,需要启动空气系统;若PM2.5浓度超过设定值,也判断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不符合要求,需要启动空气系统。
其中,设定值可以针对每个室内环境参数单独设置,其具体形式可以为数值区间的形式;也可以为基于一个或综合多个室内环境参数设置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其具体形式可以为等级的形式。当该设定值为数值区间的形式时,其可以根据空气系统的精度和现有的空气指标以及每个室内环境参数的形式等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数值本申请在此并不做限定。当该设置值为等级的形式时,可以将任意一种室内环境参数或多种室内环境参数组合的数值划分至不同的区间,然后将不同的区间对应不同的等级,例如不同的区间可以分为:优、良、中、差等不同的等级。
具体的,请参照表1所示,当室内环境参数包括CO2、PM2.5、VOC时,不同室内环境参数所对应的数值和等级示例如下。
表1
项目 PM2.5 CO2 VOC(参考)
单位 ug/m3 ppm 电压值(V)
≤35 ≤1000 ≤0.12
≤75 ≤1500 ≤0.34
≤150 ≤2000 ≤0.44
>150 >2000 >0.44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可以包括:PM2.5、VOC、O3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或者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后形成的室外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当然,该室外环境参数可以根据空气系统所处的室外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其还可以包括其他室外环境参数的形式。
具体的,该室外环境参数可以包括PM2.5、VOC、O3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个及以上的组合形式。当该室外环境参数包括上述多个的组合时,任意一个室外环境参数超标即可以判断当前室外环境不符合要求。其中,设定值可以针对每个室外环境参数单独设置,其具体形式可以为数值区间的形式;也可以为基于一个或综合多个室外环境参数设置的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其具体形式可以为等级的形式。当该设定值为数值区间的形式时,其可以根据现有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数值本申请在此并不做限定。当该设置值为等级的形式时,可以将任意一种室外环境参数或多种室外环境参数组合的数值划分至不同的区间,然后将不同的区间对应不同的等级,例如不同的区间可以分为:优、良、中、差等不同的等级。
具体的,请参照表2所示,当室外环境参数包括CO2、PM2.5时,不同室外环境参数所对应的数值和等级示例如下。
表2
项目 PM2.5 CO2
单位 ug/m3 ppm
≤35 ≤1000
≤75 ≤1500
≤150 ≤2000
>150 >2000
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后续至少基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之间的匹配运行状态。
其中,获取室内环境参数时,可以利用与室内环境参数相对应的检测件获取室内环境参数的浓度,例如当室内环境参数包括CO2时,该空气系统可以包括用于检测CO2浓度的检测件。获取室外环境参数时,其可以利用与室外环境参数相对应的检测件获取,此外其也可以接收其他空气检测机构发送的室外环境参数信号。
在获取室内外环境参数后,可以根据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控制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的匹配运行状态,不仅可以兼顾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还可以高效地实现室内环境的换气。
以下将以不同的场景对该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
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主要针对的室内环境包括:检测到室内环境参数超标不是特别严重或者变化趋势不是特别剧烈的场景。为了对室内环境参数的超标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进行识别,可以将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与预设的室内环境参数区间进行比较、将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与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进行比较。例如该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在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至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之间可以表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超标,但超标不严重;该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在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至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之间可以表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有一定的增长趋势,可能当前室内环境参数还没有超标,基于当前的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在预定的时间可以预测有超标风险。当然,用于判断室内环境参数是否超标或者是否有趋势将要超标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描述,可能还可以包括其他方式,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对于上述室内环境,可以先启动正压装置,利用正压装置进行工作,将净化后的空气置换室内的空气,从而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在启动正压装置工作后,后续在结合室内外环境参数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负压装置。
具体的,该正压装置以新风装置100为例,该负压装置以油烟机200为例。首先,油烟机200的低档风量一般都会大于新风装置100的风量;其次,油烟机200的功率也大于新风装置100的功率;再次,普通油烟机200低档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一般都会大于新风装置100产生的噪声。
对于室内环境参数超标不是特别严重或者变化趋势不是特别剧烈的场景,若直接开油烟机200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首先,室内较为轻微的污染程度与油烟机200的工作风量不匹配,导致风量较大的油烟机200工作后可能短时间内就会产生风量盈余;其次,当功率较大的油烟机200工作在上述场景中时,也会导致电能的浪费;再次,普通油烟机200的开启会给室内环境引入一定的噪声。此外,假如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打开油烟机200后,室外污染物,例如PM2.5可能从门缝、窗户缝等引入室内,导致局部的室内环境参数,例如PM2.5无法下降至较低的数值。
对于上述室内环境参数超标不是特别严重或者变化趋势不是特别剧烈的场景,该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为室内环境参数的上边界,该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为室内环境参数的下边界,该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大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该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为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上边界,该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为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下边界,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大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其中,该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具体数值可以结合实际室内环境参数的形式,空气质量标准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例如,当该室内环境参数为CO2时,结合表1,该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可以为1500PPM;该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可以为2000PPM。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出现波动,例如趋于变差较为明显时,基于该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可以在该室内环境参数超标之前,提前开启正压装置,尽可能地保证室内环境参数不超标或仅少量超标,从而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当某个室内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例如CO2)上升较为明显时,可在CO2超标前提前开启正压装置,从而保证室内环境参数始终维持在一个令用户舒适的范围以内。
整体上,启动正压装置先工作的条件可以包括基于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数值,也可以包括当前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即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个条件,也可以是两个条件的组合。
当启动正压装置先工作的条件包括:室内环境参数的数值和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两者的组合时,由于综合考虑了当前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数值和变化率,双重判断条件相叠加可以增加正压装置启动的精准性,防止正压装置因偶然短暂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数值超标或变化率超标而引起误启动。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图4或图5,该空气系统所应用的具体室内环境一般是分布式场景,即在该室内环境中包括多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当所述室内环境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
一般的,该空气系统应用在分布式场景中,以普通住宅为例,其室内环境一般至少包括:厨房301、客厅302、卧室、卫生间305等相对独立的区域。当任意一个区域(比如卧室)中的室内环境参数在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至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之间,或者,该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在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至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之间时,及时启动正压装置,以降低超标或趋于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
请参阅图6,图6为以卧室中存在两个人正常呼吸时,CO2的变化曲线图。其中,曲线A是室内两个人的CO2自然释放情况下所对应的CO2的变化曲线;曲线B是仅开启新风装置100时,CO2的变化曲线。
其中,当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均不开启时,CO2自然释放,在2个多小时后,该CO2浓度会超标。一般情况下,若仅开启正压装置,在持续一段时长后,该CO2浓度会被控制在1000PPM以内,达到优等指标。
当正压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基于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调控正压装置的能力或结合室外环境参数调控负压装置的运行状态、能力。其中,该正压装置的能力主要是输出风量的大小。一般的,当该正压装置为新风装置100时,该正压装置包括多个档位,例如,高、中、低档,不同档位对应不同的风量大小。具体的,该新风装置在进行风量调节时,其调节的部位可能包括多个,例如可以包括新风装置的主机部分,或者与该主机部分相连通的附件部分。该附件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风盘或新风口等位置的风机等。
同样的,该负压装置的能力也主要是抽吸风量的大小,例如,当该负压装置为油烟机200时,其可以包括多个档位,例如,高、中、低档,不同档位对应不同的风量大小。该负压装置的运行状态包括:开机、停机,以及间歇运行、不同时长的间歇运行等。
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能力;
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预设时间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仍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可以获取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其中,该预设时间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当前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该空气系统的精度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当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步骤也不排除在整个空气系统工作过程中持续执行,或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执行。
当将获取的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与预设的室内环境参数(例如,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判断出:当前室内环境改善并不明显。具体的,该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如果仍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表示当前室内环境改善并不明显。
此时若正压装置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可以先增大该正压装置的能力。具体的,该正压装置的能力可以包括该正压装置输出的风量以及与该风量相等效或相关的参数,本申请在此并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预设时间后(例如,该正压装置以最大输出风量工作预设时间后),假如当前室内环境参数还是改善不明显(具体的,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如果仍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此时,可以获取室外环境参数;若此时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佳(具体的,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即使直接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也不会提升室内环境参数的浓度,则可以启动负压装置,正压装置与负压装置同时运行,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快速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负压装置工作后,会至少在室内局部区域(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以及与负压装置连通的区域)形成负压,使得室外的空气可能会通过门缝、窗户缝等位置进入室内,这部分空气没有经过净化处理。假如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佳,引入该部分空气所含的PM2.5等污染物较少,不会较明显地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因此可以使负压装置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将室内环境参数降至更低,从而达到更优的等级。具体的,请参阅图6,其中,曲线C是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开启时CO2的变化曲线。由图6中的曲线C可以明显看出:若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开启,CO2浓度可以被控制在更低浓度范围以内,例如,可以控制在800PPM以内。
其中,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
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该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该环境参数的具体形式、空气系统的精度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对其数值并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该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主要用于判断当前正压装置是否需要负压装置配合运行。具体的,该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的判断参数可以包括:室内环境参数大小、变化率等。其中,该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中所涉及的边界值(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第一室内预设差值、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等)可以根据实际室内环境参数的形式、实际的空气系统精度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例如,该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相应的,在判断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可以将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大小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进行比较,如果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还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表示该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没有突破上边界,此时可以将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与该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即下边界)进行作差,假如两者的差值不大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表示此时该室内环境参数变化量比较小,变化比较缓慢,即启动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室内环境参数的改善不明显。
该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相应的,在判断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可以先基于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再将该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与标准值(例如,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变化率)做比较,假如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小于该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变化率,再将该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做差,假如两者的差值不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表示此时该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相对比较平缓,不是非常剧烈。
此外,该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也可以包括上述两种情况的组合,只需满足上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即表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满足该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若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满足该第一室内环境预设条件中的全部情况时,即表示当前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数值变化不大,变化率波动也不大,更可以充分表明当前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改善情况不明显,可能在短时间内该室内环境参数很难达到优良等级。
当然,该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能还可以包括其他形式或组合,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该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参数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当前是否能开启负压装置。一般的,当前的室外环境空气质量优于或等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略差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
对于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具体包含的参数形式可以完全相同,例如,室内环境参数可以包括PM2.5、VOC,室外环境参数也可以包括PM2.5、VOC。此外,该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具体包含的参数形式也可以部分相同。例如,该室内环境参数主要包括CO2、PM2.5、VOC,室外环境主要包括PM2.5、VOC。其中,该室外环境参数主要以PM2.5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的,该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
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时,表示该室外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佳。其中,该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的具体数值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所定义的该室外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不仅限于标准定义的好或坏(例如,简单评定为优良中差),其需要参照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当前值及其变化趋势。
除了上述室外环境参数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该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当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为PM2.5时,若当前室外PM2.5小于或等于室内PM2.5,表示当前的室外环境参数满足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
当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为CO2时,此时将与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与室外环境参数进行比较,具体的,将室内环境参数中的PM2.5与室外环境参数中的PM2.5进行比较。若当前室外PM2.5小于或等于室内PM2.5,表示当前的室外环境参数满足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情况,获取室内环境参数时,至少采集了两种室内环境参数(CO2和PM2.5)。其中,该室内可以设置有检测件,用于持续或周期性地监测室内参数CO2和PM2.5;此外,对于一些区域,例如卧室,当其门窗关闭,正压装置开启后,PM2.5超标的概率较小,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先持续或周期性地监测室内参数CO2,当CO2超标且单独利用正压装置无法满足净化需求时,此时可以获取室内PM2.5,并将该室内PM2.5与室外PM2.5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当前是否能开启负压装置,若能室外PM2.5不高,则可以启动负压装置,以辅助正压装置快速的降低CO2浓度,同时不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此外,该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在判断当前室外环境参数是否符合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可以先将当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进行做差;然后将当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进行比较;假如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表示当前的室外环境参数符合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其中,在该条件下,该室外环境参数可以略小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可以等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也可以略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其中,该室外环境参数小于或等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情况可以参照上述判断条件,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场景下,门窗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当正压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该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在变差或存在变差趋势,则可能说明室内环境中存在持续产生污染物的污染源,导致以当前正压装置的功率和风量无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此时,假如不开负压装置,可能室内环境参数会进一步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可能会急剧变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预防室内空气质量急剧变差的情况,可以扩大启动负压装置的边界条件,该室内环境参数或者与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也可以略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启动负压装置,利用负压装置辅助正在运行的正压装置,从而防止室内空气质量急剧变差。
此外,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例如,当室内环境参数包括CO等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参数超标时,该室内环境参数浓度一旦超过临界值,可以立即启动该负压装置,以第一时间保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然,该第一室外环境预设条件可能还可以包括其他形式或组合,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一般的,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一段时间后,室内环境参数能够被降低至优良等级。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以PM2.5为例,请参阅图7,其中曲线E为仅正压装置开启工作时,PM2.5浓度的变化曲线。从图7的曲线E中可以明显看出PM2.5呈递减的趋势,20分钟左右浓度可以降低至30ug/m3,最后浓度降低至10ug/m3以内。
进一步的,假如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预设时间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仍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在该情况中,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预设时间后(例如,该正压装置以最大输出风量工作预设时间后),假如当前室内环境参数还是改善不明显(具体的,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如果仍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此时,可以获取室外环境参数;若此时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具体的,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则可以间歇启动负压装置或者使负压装置不工作,从而避免负压装置启动后,特别是长时间工作后将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例如PM2.5)引入室内,导致正压装置对PM2.5等能够从外界引入室内的环境参数无效工作,室内空气质量始终不能降低至标准值(例如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以下。
具体的,请结合参阅图7,其中,曲线D为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始终同步均开启工作时,PM2.5浓度的变化曲线。
假如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始终同步工作,则该PM2.5改善反而不明显。
结合该图7中的曲线D论证了:当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差,PM2.5浓度较高时长期同步开启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不仅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可能由于负压装置的开启,从门缝、窗户缝引入的PM2.5抵消了正压装置对PM2.5的净化作用;而且也浪费了能源,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整体上,在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中,该负压装置的启动和退出需要根据当前室内空气质量超标程度、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室外空气质量情况以及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具体类型等进行综合判断。在室内空气质量超标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当启动正压装置工作一段时间改善不明显时,可以先增大正压装置的风量;在正压装置以最大风量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判断一下当前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得到明显改善,假如当前室内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再结合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和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进行判断,此时是否需要启动负压装置;假如判断出需要启动负压装置,则可以启动负压装置,使其辅助正压装置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进一步的,还可以再判断一下当前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得到明显改善,假如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例如PM2.5仍然改善不明显),表示当前负压装置对室内空气质量特别是PM2.5没有明显的正向改善,而此时如果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可以及时减少负压装置的工作时长或者直接令负压装置停机,从而避免浪费能源,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可以获取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其中,该预设时间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当前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该空气系统的精度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当然,该获取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的步骤也不排除在整个空气系统工作过程中持续执行,或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执行。
当将获取的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与预设的第一室内环境参数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判断出当前室内环境改善并不明显。具体的,该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如果仍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表示当前室内环境改善并不明显。此时,假如室外空气质量较佳(具体的,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则可以启动负压装置,正压装置与负压装置同时运行,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快速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其中,该判断条件中的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和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参照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假如启动正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后,当前室内环境改善并不明显,并且此时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此时可以间歇启动负压装置或者使负压装置不工作,从而避免负压装置启动后或者长时间工作后将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例如PM2.5)引入室内,导致正压装置对PM2.5等能够从外界引入室内的环境参数无效工作。
整体上,在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中,该负压装置的启动和退出需要根据当前室内外环境以及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具体类型等进行综合判断。具体的,当正压装置工作一段时间改善不明显时,可以结合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和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进行判断,此时是否需要启动负压装置;假如判断出需要启动负压装置,则可以启动负压装置,使其辅助正压装置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当负压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假如当前室内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例如PM2.5仍然改善不明显),表示当前负压装置对室内空气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正向改善,并且如果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可以及时减少负压装置的工作时长或者直接令负压装置停机,从而避免浪费能源,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个实施方式和第二个实施方式相比,会优先增大正压装置的能力,待正压装置的能力达到最大后,再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负压装置,可以更进一步地降低过早开启负压装置可能给室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
至少在所述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长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持续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稍微超标,可以先启动正压装置;在正压装置启动后,当其中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激增(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代表该区域可能存在吸烟或者火锅等情况,此时可以先不判断室外环境的空气质量情况,先开启负压装置;在负压装置开启一定时间后,再判断室外环境参数,如果室外环境参数相对较好(具体的,例如该室外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则可以控制负压装置持续工作,即正压装置与负压装置同时运行,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快速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该正压装置以新风装置100为例,对于新风装置100而言,其最大新风量一般在人均30立方左右,当室内突然空气质量剧烈变差,例如存在抽烟、吃火锅等情况时,PM2.5和VOC浓度会急剧上升,仅使用目前的新风装置100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室内空气质量提升至优良的指标。为了尽快提升空气净化速率,本申请结合室内其他负压装置,例如油烟机200、排风扇210等,与新风机联动,从而以较大的幅度提升空气净化速率。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在开启其他排风设备的同时,还结合考虑了室外环境情况,从而能够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净化室内空气。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室内环境参数激增的区域,可能是与之前室内空气质量稍微超标的区域同一个区域;例如都是客厅302或都是卧室。也可能为与之前空气质量稍微超标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例如一个是卧室,另一个是客厅302。
其中,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大于第二室内预设差值,所述第二室内预设差值不小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
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主要用于判断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是否属于激增的情况,是否需要立即启动负压装置,以配合正压装置运行。具体的,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的判断参数可以包括:室内环境参数大小、变化率等。其中,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所涉及的边界值(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第二室内预设差值、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等)可以根据实际室内环境参数的形式、实际的空气系统精度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由于该实施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室内环境参数激增的情况,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相对于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而言,其边界值设定的更大。其中,该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该第二室内预设差值不小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
例如,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
在判断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可以将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进行比较,假如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大于该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表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已经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此时当前室内空气质量非常差,亟需启动负压装置辅助正压装置进行工作。
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大于第二室内预设差值,所述第二室内预设差值不小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
在判断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可以将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进行比较,假如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并且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该所述第二室内预设差值不小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表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相差较大,相较前述室内环境参数超标不严重的实施方式而言,此时当前室内空气质量更差,亟需启动负压装置辅助正压装置进行工作。
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
在判断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可以先基于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再将该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与标准值(例如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做比较,假如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由于该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因此可以确定相较前述室内环境参数超标不严重的实施例而言,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变化剧烈,该室内环境参数变化剧烈的区域可能出现了抽烟、吃火锅等情况,亟需启动负压装置辅助正压装置进行工作。
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
在判断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可以先基于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再将该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作差,若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并且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表示当前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偏离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较远,即可以确定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变化剧烈,该室内环境参数变化剧烈的区域可能出现了抽烟、吃火锅等情况,亟需启动负压装置辅助正压装置进行工作。
当然,该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能还可以包括其他形式或组合,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所述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所述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大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同样的,该实施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室内环境参数激增的情况,该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相对于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而言,其边界值一般会更大,从而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快速、高效地响应该室内环境参数的降低需求。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所述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大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其中,上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的边界值(包括: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可以根据该参数的类型、空气系统的精度等不同而不同,其数值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具体包含的参数形式可以完全相同,例如,室内环境参数可以包括PM2.5、VOC,室外环境参数也可以包括PM2.5、VOC。此外,该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具体包含的参数形式也可以部分相同。例如,该室内环境参数主要包括CO2、PM2.5、VOC,室外环境主要包括PM2.5、VOC。其中,该室外环境参数主要以PM2.5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的,该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当严重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为CO2时,此时将与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与室外环境参数进行比较,具体的,将室内环境参数中的PM2.5与室外环境参数中的PM2.5进行比较。若当前室外PM2.5小于或等于室内PM2.5,表示当前的室外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情况,获取室内环境参数时至少采集了两种室内环境参数(CO2和PM2.5)。
该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所述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
当严重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为PM2.5时,说明此时可能超标区域出现了抽烟等情况,表示室内该区域正压装置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空气净化的效果,亟需启动负压装置辅助净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相比,可以适当放宽对室外环境的要求。此时当前室外环境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即可开启负压装置。其中,该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
在该情况中,能够保证当室内出现会令至少一个室内环境参数激增的情况时,及时开启负压装置,防止室内环境参数激增后,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严重超标。例如,当室内某个区域出现抽烟时,及时开启负压装置,能够将对该区域的PM2.5进行控制和排出,防止严重超标,而影响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此外,该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所述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大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当严重超标的室内环境参数为CO2时,在判断当前室外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可以将室外环境参数(例如PM2.5)和与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进行作差,例如,当前室内的PM2.5为30ug/m3,室外的PM2.5为50ug/m3,两者的差值为20ug/m3;再将两者的差值与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进行比较,例如该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可以为50ug/m3。当两者的差值小于该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时,表示当前室外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
而对于第一个实施方式和第二个实施方式所应用的场景相对该第三实施方式而言,其室内环境参数变化剧烈程度较轻,该种情况下设置的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可以为10ug/m3,例如,当前室内的PM2.5为30ug/m3,室外的PM2.5为50ug/m3,两者的差值为20ug/m3;再将两者的差值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比如10ug/m3)进行比较,不符合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进而是不会启动负压装置的。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设置的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大于设置的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放宽了在针对室内环境参数严重超标的情况下负压装置开启的条件,以更快地保证室内环境参数的降低,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
当变化剧烈的室内环境参数为PM2.5时,说明此时可能超标区域出现了抽烟等情况,表示室内该区域利用正压装置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亟需启动负压装置辅助净化,与上述第一个实施方式或第二个实施方式相比,第三个实施方式可以适当放宽对室外环境的要求。在该情况中,也能够保证当室内出现至少一个室内环境参数激增的情况时,及时开启负压装置,防止室内环境参数激增后,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严重超标。例如,当室内某个区域出现抽烟时,及时开启负压装置,能够将对该区域的PM2.5进行控制和排出,防止严重超标,而影响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当然,该第二室外环境预设条件可能还可以包括其他形式或组合,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在第四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稍微超标,可以先启动正压装置;在正压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当室内任意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激增(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比如该区域可能存在吸烟或者火锅等情况,此时可以基于获取的当前室外环境参数,调控负压装置的工作状态。具体的,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其中,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以参照上述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个实施方式与第四个实施方式相比,会不经过判断开启负压装置,在室内环境污染物激增的情况下,更能优先地保证室内环境的换气效果,而后再结合室外环境参数,判断负压装置后续的运行状态。
此外,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对于上述第三个实施方式或第四个实施方式而言,假如启动正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后,且室内环境改善并不明显,当任意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表示当前室内空气质量仍然处于较为恶劣的情况。但是由于室外空气质量较差,具体的,该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此时可以间歇启动负压装置或者使负压装置不工作,从而避免负压装置启动后或者长时间工作后将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例如PM2.5)引入室内,导致正压装置对PM2.5等能够从外界引入室内的环境参数无效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而言,其主要是针对室内环境参数变化波动较小的情况,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主要是针对室内环境参数变化波动较大的情况。为了能够在室内环境参数变化波动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识别出室内环境参数有快速变差的趋势,从而做出提前的预防,可以在当识别到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不是特别差的时候就提前开启负压装置。
进一步的,针对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间歇工作的情况,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至少在所述负压装置间歇运行预定时长后,至少获取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增大所述负压装置的间歇运行间隙或使所述负压装置停机;
所述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增加量不小于预设增加量或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增加速率不小于预设增加速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在负压装置间歇运行预定时长后,协同正压装置集中缓解某个或某些区域室内环境参数激增的情况后,可以获取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假如监测到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增大所述负压装置的间歇运行间隙或使所述负压装置停机。
也就是说,在室外环境较差的前提下,负压装置的长时间运行可能会导致室内PM2.5或者VOC激增,此时可以增大负压装置的运行间隔,或停机,令该负压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及时退出或减小工作时间,不仅能够保证室内PM2.5或者VOC在正压装置的作用下高效地下降,同时还能够节省能源。
其中,所述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用于判断当前的室内环境参数是否存在激增的情况。具体判断时,该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的判断参数可以包括: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增加量、与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增加速率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其中,预设增加量和预设增加速率的具体数值可以基于激增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具体形式、空气系统精度要求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细化限定。
当然,用于判断当前室内环境参数是否存在激增情况的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可能还可以包括其他形式或组合,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不同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且可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直接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系统主要应用在包括多个区域的分布式环境中,每个区域可以相互连通,且每个区域可以设置有相应的正压装置和/或负压装置。例如,卧室、客厅302等区域可安装有新风装置100,与客厅302相连通的厨房301可安装有油烟机200,与卧室相连通的卫生间305可安装有排风扇210等。其中,上述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同一个区域内相继发生,也可能在不同的区域并行发生或相继发生,具体的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当卧室的CO2浓度超标后,启动卧室的新风装置100;后续假如与厨房301相连的客厅302出现了火锅/抽烟的情况,此时结合室外环境参数,可开启与客厅302相连通且位于厨房301的油烟机200。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负压装置对室内环境参数偏高区域的抽风效率,当至少一个区域或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相连通时,再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
其中,当任意一个与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不同的区域(简称待净化区域)存在室内环境参数偏高,需要利用负压装置进行抽风时,可以在待净化区域与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相连通后,再启动该负压装置,从而提升负压装置对待净化区域的净化效率。
该负压装置以油烟机200为例,该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以厨房301为例,待净化的区域以客厅302为例。该厨房301与客厅302之间设置有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可以为门。当两者之间的开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该厨房301与客厅302大面积连通时,再开启该负压装置,从而使得该油烟机200产生的负压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客厅302区域。具体的,当该开关装置为门时,该门上可以设置有一个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机构,当需要将厨房301和客厅302连通时,该控制机构可以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从而自动将门打开。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和图5,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系统,其正压装置的出风口可以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室内环境的多个区域相连,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包括:仅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并打开所述正压装置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相连通的出风口。
或者,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室内环境的多个区域,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包括:仅使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正压装置工作。
或者,所述正压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正压装置和第二正压装置,所述第一正压装置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室内环境的部分区域相连,所述第二正压装置独立设置在所述室内环境未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区域内,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仅先使所述第一正压装置工作并打开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与至少一个区域相连的出风口;和/或,仅使所述第二正压装置工作。
整体上,该空气系统中的正压装置的个数、具体形式、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可以根据用户的户型、安装要求和使用需求等的不同而不同。该正压装置可以针对全屋仅设置一个,也可以针对每个房间设置一个,或者部分相邻的房间共用一个,其他距离该正压装置较远的房间,每个房间设置一个等。其中,该正压装置主要以新风装置100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系统可以设置一个中央新风装置100,该中央新风装置100可以通过分风箱110向各个房间输送新风。
具体的,所述空气系统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110和设置在室内的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101或多个新风口,所述分风箱110的入口与所述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风箱110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所述多个新风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同一个正压装置(例如,新风装置100)的新风供向不同的区域,可以在靠近新风装置100侧设置有分风箱110,该分风箱110包括与新风装置100的出风口相连接或者一体集成的入口,以及多个出口。该分风箱110的出口可以通过管路连接至需要供新风的各个区域。其中,在需要供新风的各个区域中可以设置有风盘101或新风口,该风盘101或新风口通过管路与分风箱110的出口相连接。当需要供新风时,可以启动新风装置100和该风盘101或新风口,此时新风装置100提供的新风能流入对应的区域。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系统还包括多个正压装置和设置在室内的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101或多个新风口,每个所述正压装置的出风口连接至一个所述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一个所述新风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正压装置可以为分布式新风装置100,在每个需要供新风的区域,例如客厅302、主卧303、次卧304分别设置有一个新风装置100。该新风装置100设置有室外进风口,用于和室外环境相连通,该新风装置100设置有出风口,用于将室外环境引入的空气净化后向室内输出。
如图5所示,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系统的正压装置也可以为上述两个实施方式的结合,即部分区域设置中央新风装置100,部分区域设置独立的新风装置100。
具体的,该空气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正压装置和第二正压装置,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110和设置在室内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101或多个新风口,所述分风箱110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风箱110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所述多个新风口;所述第二正压装置的出口直接连至其所在的区域或连接至其所在区域的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新风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正压装置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多个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室内环境的部分区域相连,所述第二正压装置独立设置在所述室内环境的至少一个区域内。具体的,该第一正压装置和第二正压装置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分布式室内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以图5所示为例,该第一正压装置可以为用于向相邻的客厅302和主卧303供新风的新风装置100。该第二正压装置可以为设置距离客厅302或主卧303有一定距离的次卧304侧的新风装置100。当该次卧304单独设置新风装置100时,可以省去原来第一正压装置至次卧304之间的连接管路,一方面降低了室内安装布管的难度;另外一方面由于管路存在管阻损耗,当该次卧304单独利用第二正压装置进新风时也可以保证该次卧304的供风量。
进一步的,在一种情况下,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在本说明书的任一实施方式中,当室外环境参数不佳,例如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此时,假如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运行,可以控制正压装置的风量大于负压装置的风量,从而使得室内维持一定的正压,防止室外环境的污染物,例如PM2.5微颗粒等通过门窗缝进入室内,特别是当正压装置为新风装置100时,增大其风量还可以将更多的经过其过滤的空气输入室内,使得室内空气环境趋于健康舒适。
进一步的,在另一种情况下,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
在本说明书的任一实施方式中,当室外环境参数较佳,例如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此时,假如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运行,可以控制负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正压装置的风量,从而使得室内维持一定的负压,进而有利于室外空气通过门缝进入室内,增强换气效果,提升空气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和/或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在本说明书的任一实施方式中,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均工作一段时间后,室内环境参数仍然没有降低至标准值以下,例如室内环境参数还是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此时,可以通过增大正压装置、负压装置两者的风量,或者其中之一的风量,以提升空气净化速率。其中,该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的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的工作能力、室内面积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对其数值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当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或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大于预设的变化率时,使所述正压装置持续工作,并使所述负压装置间歇工作或停机。
在本说明书的任一实施方式中,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均工作一段时间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改善并不明显,例如其仍然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或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并且其变化率也较小,具体的,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大于预设的变化率时,表示此时该与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可能已经处于稳态(从外界引入的污染物等于净化的污染物),无法在当前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以当前工作参数工作的情况下,得到进一步改善,此时可以降低负压装置的工作时长或直接使其停机,同时保持正压装置至少工作一段时间。
具体的,该与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可以以PM2.5为例进行说明。当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均工作一段时间后,假如PM2.5仍然没有降低至标准值以下且已经处于稳态,则代表室内的PM2.5在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的双重作用下已经被排出一部分,但由于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外界的PM2.5又从门缝、窗缝被引入室内,两者基本持平。此时,若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则需要降低油烟机200的负面影响,即可以使油烟机200间歇工作或停机,同时保证正压装置至少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利用正压装置对PM2.5的净化作用,使得室内的PM2.5达到优良水平。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对室内空气质量超标很严重的场景,需要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步启动工作,以达到速净的目的。
具体的,当所述室内环境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且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所述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不小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
上述实施方式中,当获取的室内环境参数较大,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该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表示当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或者,该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较大且有急剧变差的趋势,例如该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该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为一个较大值,其不小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此时可以同时启动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进行工作,从而快速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进一步的,针对上述室内空气质量超标很严重,需要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后,获取室外环境参数;
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降低和/或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增大,并保持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下降趋势。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同时启动该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后,可以获取室内环境参数,结合室内环境参数的情况,调控正压装置、负压装置的风量,保证室内环境处于正压环境,防止室外的污染物(例如:PM2.5等)进入室内。
具体的,当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工作一定时间后,可以获取室外环境参数,若当前室外环境控制质量较差,例如当前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可以降低负压装置的风量和/或增大正压装置的风量,从而降低室内环境参数。其中,该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具体数值可以根据该室外环境参数的具体形式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一般的,当该室外环境参数处于中或差等级时,表示该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或者室外控制质量比室内空气质量差时,此时需要控制负压装置的风量、工作时长甚至关闭负压装置。
进一步的,针对上述室内空气质量超标很严重,需要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和/或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当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开启并工作一段时间后,假如监测到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仍不小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则可以调风量,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所述负压装置至少一个的风量,从而进一步提升速净的效果。其中,该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该空气系统的精度或者用户设定需求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针对上述室内空气质量超标很严重,需要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
对于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可以结合室外环境进行判断,假如当前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佳,具体的,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可以控制负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正压装置的风量,使得室内存在一定的负压,从而使室外空气能够直接通过门缝、窗缝等进入室内,保证速净的效果。
相对的,针对上述室内空气质量超标很严重,需要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对于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可以结合室外环境进行判断,假如当前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具体的,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可以使得正压装置的风量大于负压装置的风量,从而使室内存在一定的正压,进而可以防止室外污染物,例如PM2.5等进入室内。
进一步的,针对上述室内空气质量超标很严重,需要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结合所述室外环境参数降低所述正压装置和/或负压装置的风量,或者择一关闭所述正压装置或负压装置,或者使所述正压装置或负压装置间歇工作,或者使所述正压装置和/或负压装置停机。
对于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启动的场景,当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同时开启并工作一段时间后,当监测到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表示室内环境参数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根据室外环境参数的情况,降低所述正压装置、负压装置至少一个的风量,或者控制所述正压装置、负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间歇工作,甚至可以关闭所述正压装置、负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当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具体的,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可以降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或关闭所述负压装置或使所述负压装置间歇工作。
或者,当室外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具体的,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可以降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或关闭所述正压装置或使所述正压装置间歇工作。
整体上,调控该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的工作参数(例如风量等)、工作状态(例如间歇工作的时长、开关机等等)除了参照室外环境参数的数值、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大小关系等之外,还可以结合该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
请结合参阅图2,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环境中,该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可以如下:其中,正压装置以新风机为例,负压装置以油烟机200为例;
首先检测当前房间内的室内空气参数的情况,包括CO2、PM2.5、VOC的浓度。
接着判断CO2、PM2.5、VOC是否全部属于优秀等级,或者CO2、PM2.5、VOC上升速率是否小于预设速率a1;
假如判断结果为是,则可以检测新风机的档位,假如新风机处于最低档,则可以保持不变,假如处于高速档或者中速档,则可以使其降低至最低档运行;
假如判断结果为否,则可以先检测新风机的档位;
如果新风机目前处于低速档或中速档,则可以提高新风机的转速,例如控制新风机以高速档运行;
如果新风机目前已经处于最高档位了,此时可以检测室外环境参数,例如PM2.5的浓度;
如果当前室外环境参数处于优/良等级,或者低于当前房间内的PM2.5浓度,则可以开启油烟机200;
在新风机和油烟机200同时运行的过程中,检测室内CO2、PM2.5、VOC的浓度及变化(下降)速率;
如果检测到室内环境参数优化为优/良等级,且下降速率大于预设速率a2时,可以在该新风机和油烟机200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例如n分钟)后,先关闭油烟机200;
进一步的,在关闭油烟机200后,如果检测到室内环境参数全部为优,且下降速率大于预设速率a3时,在新风机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例如n分钟)后,可以降低新风机的档位;
在上述检测室外环境参数的步骤时,如果当前室外环境参数处于中/差等级,或者高于当前房间内PM2.5浓度,则可以开启油烟机200,并控制该油烟机200间断运行;
在新风机和油烟机200同时运行的过程中,检测室内CO2、PM2.5、VOC的浓度及变化(下降)速率;
如果检测到室内环境PM2.5数据低于室外环境,且下降速率小于预设速率a4,则可以在该新风机和油烟机200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例如n分钟)后,关闭油烟机200。
在另一种突发的情况下,假如检测到当前房间内的CO2、PM2.5、VOC的浓度突然升高,单位时间变化值大于预设值X,则可以首先将新风机档位升到最高档,同时开启油烟机200,接下来可以转到检测室外PM2.5浓度的步骤。
整体上,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智能化程度高,其基于室内外环境参数的情况,调控正压装置、负压装置的运行参数(档位,即风量等)、工作状态(启停状态、间歇运行时长等),针对不同的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情况,控制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匹配不同的运行状态,兼顾了室内空气质量、空气净化效率和节能等各个方面,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一种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该控制器能够实现上述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的,本申请在此不再展开。具体的,该控制器可以集成设置在任一正压装置中,或任一负压装置中,或独立设置,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控制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气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的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负压装置的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入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控制器之间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一有线通信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具体的,至少一个正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以输电线路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的电力系统通信。由于控制器与负压装置、正压装置等之间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即可以利用用户家中现有的输电线路传送载波信号,使用时不仅成本低、而且可靠性高。具体的,该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具体通信原理和工作过程本申请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系统还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110和设置在室内的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101或多个新风口,所述分风箱110的入口与所述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风箱110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所述多个新风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系统一般应用在分布式的室内环境中,室内环境包括多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为了向多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分布供风,该空气系统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110,相应的,室内的多个区域可以设置有出风的风盘101或新风口。其中,该分风箱110的入口与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者可拆卸连接,其出口可以通过管路连接至风盘101或新风口处。
以图3为例,该新风装置100的主机和分风箱110可以设置在靠近相邻的几个区域,例如客厅302和主卧303之间;该客厅302和主卧303的风盘101距离该分风箱110的出口距离较近,所需的连接管路较短。其他距离该分风箱110较远的区域,例如次卧304,可以通过管路将分风箱110的出口连接至该区域的风盘101中,实现一套新风装置100供室内设置有风盘101的全部区域。
如图5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系统还包括:第一正压装置和第二正压装置,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110和设置在室内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101或多个新风口,所述分风箱110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风箱110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所述多个新风口;所述第二正压装置的出口直接连至其所在区域或连接至其所在区域的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新风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系统与图3所示的空气系统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正压装置,其中,第一正压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正压装置类似,可以为中央新风装置100的形式;另外至少一个第二正压装置可以为针对远离所述第一正压装置设置的分布式新风装置100。其中,该分风箱110的具体连接关系可以参照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上述设置有分风箱110的空气系统,所述空气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流量调节装置,所述多个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分风箱110的出口处,或所述多个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分风箱110的出口与所述风盘101的新风入口之间的管路。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个区域而言,其具有独立控制风量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功能,该空气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流量调节装置。以设置有分风箱110的中央新风装置100为例,该流量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在分风箱110的出口处,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分风箱110与风盘101的新风入口之间的管路中。该流量调节装置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该流量调节装置的个数为一个时,其可以为集成式的多通调节机构,该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分风箱110的出口处,从而实现多个流量的调节。当该流量调节装置的个数为多个时,其可以设置在分风箱110至风盘101的新风入口之间的管路中,该流量调节装置的个数与管路的个数可以相同。具体的,该流量调节装置的形式可以为开度可调的电控阀的形式,当然,该流量调节装置的具体形式、个数可以根据其分布位置等的不同而做适应性选择,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风箱110的出口与所述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所述新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包括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用于设置在室内两个相邻的房间的共用墙体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设置有分风箱110的中央新风装置100而言,其分风箱110的出口与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新风口可以通过管路连接。管路的管阻与管路的长度呈正比,与截面积呈反比。为了保证长距离连接分风箱110的出口与风盘101的新风入口或新风口的管路中具有较低的管阻,可提升管路的截面积,同时为了保证该管路穿过墙体时,尽可能减少对墙体的破坏,该管路可以在室内两个相邻的房间的共用墙体处设置变径段,即穿过共用墙体的管路截面积小于非穿墙段的截面积。具体的,该管路的截面积可以根据该空气系统的性能参数,用户的安装环境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所述风盘101具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与热源相连通,所述热源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所述第二热源串接于所述第一热源的进水管路和/或出水管路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系统的风盘101还可以设置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与热源相连通,通过热源向风盘101输出加热或制冷后的液流,使得该风盘101能够对输出的新风进行加热或冷却,向用户提供满足设定温度需求的新风。
其中,该热源可以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其中,所述第二热源串接于所述第一热源的进水管路和/或出水管路上,该风盘101可以作为该热源的换热末端。其中,该第一热源可以为热泵的形式,该第二热源可以为燃气热水装置的形式。当然,该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以下以该第一热源为热泵,第二热源为壁挂炉的形式举例说明。
当该壁挂炉接于该第一热源的进水管路和/或出水管路上时,可以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热泵供热不足的情况下,利用该壁挂炉进行供热。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33)

1.一种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入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参数;
至少基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之间的匹配运行状态;
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或者,
所述室内环境包括多个区域,当所述室内环境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小于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能力;
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预设时间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仍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或者,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预设差值;
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且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
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正压装置增大至最大能力且以最大能力工作预设时间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仍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一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
至少在所述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长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持续工作;
或者,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工作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开始并持续工作;
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大于第二室内预设差值,所述第二室内预设差值不小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差值;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所述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
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差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差值;
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所述第二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外环境参数;
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所述第二室内外预设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室内外预设差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二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且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室外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负压装置不工作或间歇工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负压装置间歇运行预定时长后,至少获取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
当监测到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满足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时,增大所述负压装置的间歇运行间隙或使所述负压装置停机;
所述第三室内环境参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增加量不小于预设增加量或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增加速率不小于预设增加速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不同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且可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直接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之外的区域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相连通时,再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区域与所述负压装置所在的区域相连通时,再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压装置的出风口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室内环境的多个区域相连,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包括:仅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并打开所述正压装置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相连通的出风口;
或者,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室内环境的多个区域,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包括:仅使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正压装置工作;
或者,所述正压装置包括第一正压装置和第二正压装置,所述第一正压装置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室内环境的部分区域相连,所述第二正压装置独立设置在所述室内环境未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区域内,所述先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的步骤包括:仅先使所述第一正压装置工作并打开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与至少一个区域相连的出风口;和/或,仅使所述第二正压装置工作。
11.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12.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
13.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和/或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14.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或第三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且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不大于预设的变化率时,使所述正压装置持续工作,并使所述负压装置间歇工作或停机。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环境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室内环境参数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率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时,使所述正压装置工作,且使所述负压装置工作;所述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室内环境参数变化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后,获取室外环境参数;
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降低和/或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增大,并保持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的下降趋势。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在所述正压装置和所述负压装置均工作后的预定时间内仍不小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增大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和/或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使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大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至少在所述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后,获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所述室内环境参数;
当获取的所述室内环境参数不大于第四预设室内环境参数时,结合所述室外环境参数降低所述正压装置和/或负压装置的风量,或者择一关闭所述正压装置或负压装置,或者使所述正压装置或负压装置间歇工作,或者使所述正压装置和/或负压装置停机。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降低所述负压装置的风量或关闭所述负压装置或使所述负压装置间歇工作。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第三预设室外环境参数和/或所述室外环境参数不大于与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同类型的室内环境参数时,降低所述正压装置的风量或关闭所述正压装置或使所述正压装置间歇工作。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参数包括:CO2、PM2.5、VOC、CO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或者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后形成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所述室外环境参数包括:PM2.5、VOC、O3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或者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后形成的室外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装置包括新风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油烟机和/或排气扇和/或设置有风机的热水装置。
25.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
26.一种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的至少一个正压装置和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负压装置的排风口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的入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系统还包括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和设置在室内的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或多个新风口,所述分风箱的入口与所述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风箱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风盘的新风入口或所述多个新风口。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系统还包括:第一正压装置和第二正压装置,具有多个出口的分风箱和设置在室内多个区域的多个风盘或多个新风口,所述分风箱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正压装置的出风口一体集成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风箱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风盘的新风入口或所述多个新风口;所述第二正压装置的出口直接连至其所在区域或连接至其所在区域的风盘的新风入口或新风口。
29.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系统还包括多个流量调节装置,所述多个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分风箱的出口处,或所述多个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分风箱的出口与所述风盘的新风入口之间的管路。
30.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箱的出口与所述风盘的新风入口或所述新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包括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用于设置在室内两个相邻的房间的共用墙体处。
31.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盘具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与热源相连通,所述热源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所述第二热源串接于所述第一热源的进水管路和/或出水管路上。
32.如权利要求26至2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正压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负压装置、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
33.如权利要求26至2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装置包括新风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油烟机和/或排气扇和/或设置有风机的热水装置。
CN202210580169.3A 2022-01-24 2022-05-26 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Active CN114777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0404 2022-01-24
CN2022100804040 2022-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7310A CN114777310A (zh) 2022-07-22
CN114777310B true CN114777310B (zh) 2023-06-30

Family

ID=8240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0169.3A Active CN114777310B (zh) 2022-01-24 2022-05-26 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731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9208A (ja) * 1995-12-05 1997-06-20 Shinko Kogyo Co Ltd 空調用換気装置
CN103499124A (zh) * 2013-10-18 2014-01-08 戴若夫 室内新风净化方法及系统
DE102014002331A1 (de) * 2014-02-11 2015-08-13 Johannes Georg Mehlig Bedarfsgerechte Lüftung von Einzelräumen in Wohnungen
CN105157182B (zh) * 2015-09-30 2019-02-19 广州金关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站热源智能管理节能系统
CN105202646B (zh) * 2015-10-30 2018-09-04 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 智能净化柜式新风换气机
CN107702286A (zh) * 2017-10-02 2018-0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562001A (zh) * 2017-12-30 2018-09-21 闫博文 一种热管式通风换气热回收装置
CN211451273U (zh) * 2019-12-31 2020-09-08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CN113551343A (zh) * 2021-07-29 2021-10-26 江苏净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7310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998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ачеством воздуха в помещении
CN105182785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105546673A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CN112880162B (zh)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JP6447397B2 (ja) 換気空気清浄装置
CN210135648U (zh) 一种基于人数反馈调节的变风量新风系统
CN110220228A (zh) 一种烟机巡航增压方法及油烟机
CN103398405B (zh) 双制式内循环净化机
CN105805849B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换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94652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7525177A (zh) 家庭厨房新风系统
CN113864957B (zh) 一种消毒设备控制系统以及消毒设备
CN103322629A (zh) 家用空气净化处理及热能回收装置和方法
CN205351513U (zh) 一种具有双风机的新风净化器
CN109028425A (zh) 双风机式智能新风系统
CN212691936U (zh) 一种冷风式机房专用空调系统
CN209763398U (zh) 供气系统
CN203010831U (zh) 可与空调联动的单向流新风系统
CN114777310B (zh) 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N110925931A (zh) 一种新风设备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137723U (zh) 舒适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4830174U (zh) 一种具有臭氧杀菌功能的空气调节器
CN207395056U (zh) 家庭厨房新风系统
CN201129811Y (zh) 智能数字型室内空气处理器
CN203744388U (zh) 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