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0162B -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0162B
CN112880162B CN202110107295.2A CN202110107295A CN112880162B CN 112880162 B CN112880162 B CN 112880162B CN 202110107295 A CN202110107295 A CN 202110107295A CN 112880162 B CN112880162 B CN 112880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ler
network
fan coi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72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0162A (zh
Inventor
崔健
林存国
连智华
李学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astsoft Carrier Wav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astsoft Carrier Wav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astsoft Carrier Wav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astsoft Carrier Wav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72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0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0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0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0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0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4Airborne particle cont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66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内暖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热模式下,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进行升温,制冷模式下,通过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同时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控制提供设定温度下的供水进行降温,当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控制结果无法达到设定要求时,联动开启风机盘管;当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控制结果可以达到设定要求时,制热模式下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控制比例积分阀来控制温度,制冷模式下通过开启和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来控制温度。本发明主要采用辐射调温为主,不仅可以快速调温,而且减小吹风感,提高了舒适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暖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舒适能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暖通在智能家居行业占据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家居环境中的刚需系统,将智能家居系统与暖通空调系统做一个有机结合,而五恒系统(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是暖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暖通空调系统中,单独多联机空调存在主要是空气对流的形式,空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区域温差大;有明显吹风感,体感不适;单控温度,只能风盘制冷时除湿,无法对湿度进行有效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无法避免制冷时的结露问题,而结露会导致管道产生霉菌、腐蚀家具,侵害用户的健康和财产;冬季制热效率低,使用成本高。
例如,单独地暖,只能制热,制热只有开启和关闭状态,制热温度不可控,制热温度变化明显;无法制冷,强行制冷无法解决制冷结露问题。而新风系统往往是单独运行,对大多数新风机只有开启和关闭状态,需要24小时持续运行,无法智能化控制;空调系统运行期间,新风会导致对空调系统的一定程度上的能源浪费。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暖通中的各个系统相互独立存在,单独操作,用户使用起来复杂。而且,大多数系统只能做到粗略的开关,无法实现系统间的配合以及系统最优的运行方式。
发明内容
为适应暖通技术领域的实际需求,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家用空调系统包括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和第一智能交互终端,缓冲水箱内的水经空气源热泵机组后,分别输送至混水泵站和非混水泵站,经非混水泵站输出的水输送至风机盘管,经混水泵站输出的水输送至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用于控制混水泵站的混水阀,进而调节水温,所述风机盘管控制器用于控制风机盘管,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盘管的阀门;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和第一智能交互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热模式下,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进行升温,制冷模式下,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同时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控制混水阀提供设定温度下的供水进行降温,当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控制结果无法达到设定要求时,联动开启风机盘管;当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控制结果可以达到设定要求时,制热模式下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控制比例积分阀来控制温度,制冷模式下通过开启和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来控制温度。
所述家用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新风控制器和第二智能交互终端,所述室外机联动控制器用于控制空气源热泵,所述新风控制器用于控制新风机组;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第一智能交互终端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新风控制器和第二智能交互终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智能交互终端通过路由器与智能终端和云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智能交互终端用于本地控制所述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和新风控制器;
新风控制器的控制策略为:根据检测到的房间污染物状况开启不同的运行模式,当CO2和TVOC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外循环模式,当PM2.5和PM10 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内循环模式;当湿度高于设定值,且CO2和TVOC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相外循环除湿模式,当湿度高于设定值,且PM2.5和PM10 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内循环除湿模式;当污染物符合国家标准时,新风机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
所述制热模式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S101、当空调系统开启后,判断风机盘管控制器和阀门控制器的开启状态,若均开启,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启动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
S102、达到预定运行时间后,判断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大于,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盘管的风机,并进入步骤 S103;
S103、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低速运行风机盘管的风机,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关闭风机,若设定温度- 室内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
所述步骤S102中,若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待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供水温度,以稳定房间温度,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的混水逻辑为:
将设定温度与混水比例积分阀的供水开度进行PID调节,当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减小供水开度,当室内温度小于供水温度时,增加供水开度。
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供水温度时,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开启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
所述制冷模式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S201、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同时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比例积分阀,使供水温度保持为设定温度;
S202、达到预定运行时间后,判断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大于,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盘管的风机,并进入步骤 S203;
S203、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低速运行风机盘管的风机,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关闭风机,若室内温度> 设定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
所述步骤S202中,若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待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当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关闭,当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 +第三温度阈值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关闭。
进一步地,风机盘管的风机风速运行模式为自动模式,自动模式下,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3℃,风速为高风,1℃<|室内温度-设定温度|<3℃,风速为中风;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1℃,风速为低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3℃,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为0.5℃;
制热模式下,手动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时,同步自动关闭风机盘管的风机;手动关闭风机盘管时,不自动关闭毛细管网;制冷模式下,手动开启风机盘管时,联动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时,不联动开启风气盘管;关闭风机盘管时,不关闭混水调温控制器;关闭混水调温控制器时,不关闭风机盘管;
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毛细防结露保护方法以及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方法,所述毛细防结露保护方法以及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方法对应的程序设置在网关中;毛细防结露的具体方法为:
S30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时,温湿度传感器的外置感温探头检测表面温度,温度传感器计算出实时露点温度,四个数据通过电力线载波传输到网关;
S302、当实时露点温度>表面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开启结露保护,下发命令给阀门控制器,关闭各区域毛细管网阀门;
S303、当实时露点温度≤表面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关闭结露保护,下发命令给阀门控制器,开启各区域毛细管网阀门;
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的具体方法为:
S401、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获取最不利点的露点温度;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获取地面供水温度;混水调温控制器通过控制混水阀的开度,使供水温度始终保持高于室内露点温度与结露保护温度之和;
S402、当实时露点温度>供水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下发命令,控制阀门控制器关闭地面调温管网和毛细管网的阀门;
S403、当实时露点温度≤供水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下发命令,控制阀门控制器开启地面调温管网和毛细管网的阀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辐射调温作为主要调温手段,其中辐射调温的形式包括毛细管网、地面调温管网,两种方式均可以制冷和制热。辐射调温可以使全屋达到恒温,使用户设定温度与人体感知温度的温度差控制在1℃。当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较大时,通过风机盘管辅助调温,以达到快速将室内温度调节到设定温度的目的。同时,采用风机盘管作为辅助手段,风机盘管在进行辅助调温时,还可以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进行智能调节风速,以减小吹风感,提高了调温的舒适程度。
(2)本发明可以实现温度湿度独立控制,通过空调系统控温度,通过新风系统控湿度。此外,制冷时,还可以通过风机盘管间接除湿,提高了各个系统之间的匹配合作功能。
(3)以辐射调温作为主要手段,风机盘管作为辅助手段,有效降低了系统噪声,而且新风风口根据新风风量选择,新风出风口增加软连接管,风机盘管与新风机吊装时可以设置弹簧吊装器,进一步降低噪声,提供静谧的环境。
(4)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房间最不利点温度,计算出最不利点的露点温度,并调节供水温度,使供水温度高于露点温度,实现制冷防结露功能。
(5)本发明采用混水调节的制热模式:冬季以地暖供暖为主,系统通过混水调节房间温度,可以有效减少地暖的开启、关闭次数,从而降低房间内的温度波动幅度。而且,本发明采用混水调节-制冷模式:夏季制冷除了通过风盘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地面管道通入高温冷水提供室内基础冷量,降低夏季建筑的显热,减少地面热辐射。
(6)本发明中,新风机采用智能运行策略,根据检测到的房间污染物状况开启不同的运行模式,当CO2、TVOC浓度较高时运行外循环模式,当PM2.5、PM10浓度较高时运行内循环模式;当湿度较高时,系统根据CO2、TVOC的浓度运行相应的外循环除湿模式,根据PM2.5、PM10的浓度运行相应的内循环除湿模式;其中污染物的优先级为:CO2>TVOC>PM10>PM2.5。当污染物符合国家标准时,新风机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以避免整体运行耗能且浪费空调系统的产生的冷量或热量。
(7)本发明中,各个设备末端控制器通过电力载波通信连接,因此,面对多种末端形式(包括风机盘管、新风、毛细管网、地面调温管网),可以统一采用一款智能交互终端进行控制,实现去面板化,并简化了控制流程。用户可以在同一智能交互终端上对每个区域分室调节或者整体分户调节,设定一个温度值,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的温度和运行设备状态,选择最优化的运行策略,使其处于舒适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风机盘管控制器运行时的室内温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风机盘管控制器运行时的室内温度示意图。
图2中,1为空气源热泵机组,2为缓冲水箱,3为混水泵站,4为非混水泵站,5为第一阀门,6为第二阀门,7为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包括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和第一智能交互终端,缓冲水箱2 内的水经空气源热泵机组1后,分别输送至混水泵站3和非混水泵站4,经非混水泵站4输出的水输送至风机盘管,经混水泵站3输出的水输送至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盘管;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用于控制混水泵站3的混水阀(比例积分阀),进而调节水温,所述风机盘管控制器用于控制风机盘管,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盘管的阀门;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和第一智能交互终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家用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新风控制器和第二智能交互终端,所述室外机联动控制器用于控制空气源热泵,还用于控制并读取室外机的启停、模式、出水温度,协议读取室外机的参数和报警状态、控制水泵的启停、读取水箱温度等等。所述新风控制器用于控制新风机组;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第一智能交互终端、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新风控制器和第二智能交互终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智能交互终端通过路由器与智能终端和云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智能交互终端用于本地控制所述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和阀门控制器和新风控制器。其中,第二智能交互终端通过与第一智能交互终端电力载波通信连接,也可以实现各个控制器的本地控制。通过设置第一智能交互终端和第二智能交互终端,则当云端可用时,可以利用手机App通过4G/5G访问云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当云端不可用时,手机App连接路由器本地局域网,也可以实现无线/远程控制。当云端、路由器本地局域网均不可用,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也可以利用第一智能交互终端和第二智能交互终端实现本地控制。
具体地,如图2所示,风机盘管,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盘管的进水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阀门控制器8路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的开启和关闭,风机盘管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5和第三阀门7为电动二通阀,第二阀门6为电动旁通阀。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热模式下,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进行升温,制冷模式下,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同时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控制比例积分阀提供设定温度下的供水进行降温,当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控制结果无法达到设定要求时,联动开启风机盘管;当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控制结果可以达到设定要求时,制热模式下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控制比例积分阀来控制温度,制冷模式下通过开启和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来控制温度。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制热模式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S101、当空调系统开启后,判断风机盘管控制器和阀门控制器的开启状态,若均开启,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启动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
S102、达到预定运行时间后,判断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大于,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盘管的风机,并进入步骤 S103;
S103、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低速运行风机盘管的风机,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关闭风机,若设定温度- 室内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预定运行时间可以为1小时,也可以设定为其他时间,或者设定为零,第一温度阈值可以设定为3℃;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均为0.5摄氏度,制热模式下,达到设定温度后,风机盘管的运行策略为:
S1031、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风速为低风运行,此时室内温度升高;
S1032、当室内温度≥设定温度+0.5℃,风机盘管控制器关闭风机;
S1033、室内温度下降过程中,风机保持关闭状态;
S1034、当室内温度≤设定温度-0.5℃,风机盘管控制器打开风机;
S1035、室内温度升高过程中,风机保持开启状态,重复步骤S1032~S1034。
如图3所示,为制热模式下风机盘管控制器运行时的室内温度示意图,可以看出,室内温度可以控制在设定温度的±0.5℃的范围内。
所述步骤S102中,若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待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供水温度,以稳定房间温度,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的混水逻辑为:将设定温度与混水比例积分阀的供水开度进行PID调节,当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减小供水开度,当室内温度小于供水温度时,增加供水开度。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房间开启使能开关,达到设定温度后,不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进行混水。
混水调温控制器的混水原则为:
将所有开启使能开关房间的设定温度(各房间设定温度的平均值)与混水比例积分阀的供水开度进行PID调节。假设△T=当前温度(各房间的当前平均温度)—设定温度。则当△T>0,减小供水开度;当△T<0,增大供水开度。当|△T|越大时,供水开度的调节幅度越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供水温度时,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开启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也就是说,制热模式下,混水调温控制器会根据当前区域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去调节混水阀(比例积分阀)的开度(即增大或减小供水),达到区域设定温度时,混水阀关闭热水供水,当区域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会重新开启混水供水。而末端,即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或者毛细管网的阀门仅作为混水调节控制不住房间温度时(即区域温度高于设定温度+0.5℃时,关阀;低于设定温度-0.5℃时,开阀)的第二重水路保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模式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S201、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同时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比例积分阀,使供水温度保持为设定温度;
S202、达到预定运行时间后,判断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大于,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盘管的风机,并进入步骤 S203;
S203、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低速运行风机盘管的风机,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关闭风机,若室内温度> 设定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预定运行时间可以为1小时,也可以设定为其他时间,或者设定为零,第一温度阈值可以设定为3℃;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均为0.5摄氏度,制冷模式下,达到设定温度后,风机盘管的运行策略为:
S2031、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风速为低风运行,此时室内温度降低;
S2032、当室内温度≤设定温度-0.5℃,风机盘管控制器关闭风机;
S2033、室内温度上升过程中,风机保持关闭状态;
S2034、当室内温度≥设定温度+0.5℃,风机盘管控制器打开风机;
S2035、室内温度下降过程中,风机保持开启状态,重复步骤S2032~S2034。
如图4所示,为制冷模式下风机盘管控制器运行时的室内温度示意图,可以看出,室内温度可以控制在设定温度的±0.5℃的范围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供水温度默认设定24℃,也可以配置为 22℃~27℃中的任意温度。混水调温控制器通过时间控制混水阀(比例积分阀) 的转动(正转或反转),每次对比例积分阀控制后,混水调温控制器记录本次控制反馈信号。默认每次供水温度检测的间隔是6秒(该参数可以设置)。其控制策略为:
①当检测供水温度<设定温度-1℃时,调节阀门使回水开度增大,等待6 秒(等待水温混合时间)检测供水温度后,以当前比例积分阀位置为基准,重新对供水温度调节。
②当检测供水温度>设定温度+1℃时,调节阀门使回水开度减小,则需要反向调节。
③当检测供水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加减容差范围里,保持此时阀门状态。
④当检测供水温度<设定温度-1℃,且阀门已经调节至回水开度最大状态,此时保持阀门状态(即供水关闭,只有回水进行水路循环)。
上述控制策略中,设定的混水温度加减容差为1℃,其加减容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为其他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2中,若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待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当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关闭,当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第三温度阈值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关闭。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通过混水阀进行混水调节,始终将供水混合成一个设定的温度;当达到设定温度-0.5℃后,末端地面调温阀门或者毛细阀门会进行关阀,停止降温。高于设定温度+0.5℃,末端阀门地面调温阀门或者毛细阀门会开启,开始降温。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管是制热模式还是制冷模式,地盘风机的运行仅作为整体系统的补充,只有当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时,例如: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相差3℃时,或者,在不开启地盘风机的条件下运行系统达到一定时间后,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仍相差3℃时,才自动开启风机进行快速调节环境温度。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盘管的风机风速运行模式可用为设定为自动模式,即根据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减小,自动调节减小风机的风速,直至达到设定条件(例如达到设定温度,或者超过设定温度关机);此外,风机盘管的风速也可以设定为恒定模式时,风速不变运行,直至达到设定温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自动模式下,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3℃,风速为高风,1℃<|室内温度-设定温度|<3℃,风速为中风;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 ≤1℃,风速为低风。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低档风速对应值:默认42(3V),范围1-100;中档风速对应值:默认61(5V),范围1-100;高档风速对应值:默认82(8V),范围1-10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手动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时,同步自动关闭风机盘管的风机;手动关闭风机盘管时,不自动关闭毛细管网;制冷模式下,手动开启风机盘管时,联动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时,不联动开启风气盘管;关闭风机盘管时,不关闭混水调温控制器;关闭混水调温控制器时,不关闭风机盘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新风控制器的自动控制策略为:根据检测到的房间污染物状况开启不同的运行模式,当CO2、TVOC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外循环模式,当PM2.5、PM10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内循环模式;当湿度高于设定值,且CO2、TVOC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相外循环除湿模式,当湿度高于设定值,且PM2.5、PM10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内循环除湿模式;当污染物符合国家标准时,新风机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以避免整体运行耗能且浪费空调系统的产生的冷量或热量,此外,新风机还可以通过智能交互终端进行运行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毛细防结露保护方法以及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方法,所述毛细防结露保护方法以及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方法对应的程序设置在网关中。其中,毛细防结露的具体方法为:获取风盘控制器的实时露点温度,进行防结露保护,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开关。
应该注意的是,毛细防结露保护时,防结露保护需要获取分室的露点温度及对应毛细支路的墙皮温度(通过载波获取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时,温湿度传感器的外置感温探头检测表面温度,温度传感器计算出实时露点温度,四个数据通过电力线载波传输到网关。
S302、当实时露点温度>表面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开启结露保护,下发命令给阀门控制器,关闭各区域毛细管网阀门。
S303、当实时露点温度≤表面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关闭结露保护,下发命令给阀门控制器,开启各区域毛细管网阀门。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的结露保护温度默认2℃,也可以0~5℃范围内设置,设定后存储在网关中。而且,防结露控制的优先级大于温度控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获取最不利点的露点温度(最高的)。地面供水温度由混水调温控制器检测。混水调温控制器通过控制比例积分阀的开度,把地面回水与地面供水混合,使供水温度始终保持高于室内露点温度与结露保护温度之和,实现防结露功能。
S402、当实时露点温度>供水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下发命令,控制阀门控制器关闭地面调温管网和毛细管网的阀门。
S403、当实时露点温度≤供水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下发命令,控制阀门控制器开启地面调温管网和毛细管网的阀门。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温度默认2℃,可以0~5℃范围内设置,设定后存储在混水调温控制器中。此外,防结露控制的优先级大于温度控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空调系统包括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和第一智能交互终端,缓冲水箱(2)内的水经空气源热泵机组(1)后,分别输送至混水泵站(3)和非混水泵站(4),经非混水泵站(4)输出的水输送至风机盘管,经混水泵站(3)输出的水输送至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用于控制混水泵站(3)的混水阀,进而调节水温,所述风机盘管控制器用于控制风机盘管,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盘管的阀门;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和第一智能交互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热模式下,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进行升温,制冷模式下,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同时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控制混水阀提供设定温度下的供水进行降温,当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控制结果无法达到设定要求时,联动开启风机盘管;当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控制结果可以达到设定要求时,制热模式下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控制比例积分阀来控制温度,制冷模式下通过开启和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来控制温度;
所述制热模式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S101、当空调系统开启后,判断风机盘管控制器和阀门控制器的开启状态,若均开启,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启动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
S102、达到预定运行时间后,判断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大于,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盘管的风机,并进入步骤S103;
S103、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低速运行风机盘管的风机,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关闭风机,若设定温度-室内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新风控制器和第二智能交互终端,所述室外机联动控制器用于控制空气源热泵,所述新风控制器用于控制新风机组;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第一智能交互终端、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新风控制器和第二智能交互终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智能交互终端通过路由器与智能终端和云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智能交互终端用于本地控制所述室外机联动控制器、混水调温控制器、风机盘管控制器、阀门控制器和新风控制器;
新风控制器的控制策略为:根据检测到的房间污染物状况开启不同的运行模式,当CO2和TVOC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外循环模式,当PM2.5和PM10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内循环模式;当湿度高于设定值,且CO2和TVOC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相外循环除湿模式,当湿度高于设定值,且PM2.5和PM10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运行内循环除湿模式;当污染物符合国家标准时,新风机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2中,若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待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供水温度,以稳定房间温度,所述混水调温控制器的混水逻辑为:
将设定温度与混水比例积分阀的供水开度进行PID调节,当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减小供水开度,当室内温度小于供水温度时,增加供水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供水温度时,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阀门控制器开启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式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S201、系统开启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开启,同时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调节比例积分阀,使供水温度保持为设定温度;
S202、达到预定运行时间后,判断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大于,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盘管的风机,并进入步骤S203;
S203、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低速运行风机盘管的风机,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 第二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关闭风机,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则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开启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2中,若设定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待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当室内温度<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关闭,当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第三温度阈值时,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风机盘管的风机风速运行模式为自动模式,自动模式下,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3℃,风速为高风,1℃< |室内温度-设定温度|<3℃,风速为中风;若|室内温度-设定温度|≤1℃,风速为低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3℃,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为0.5℃;
制热模式下,手动关闭毛细管网和地面调温管网的阀门时,同步自动关闭风机盘管的风机;手动关闭风机盘管时,不自动关闭毛细管网;制冷模式下,手动开启风机盘管时,联动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开启混水调温控制器时,不联动开启风气盘管;关闭风机盘管时,不关闭混水调温控制器;关闭混水调温控制器时,不关闭风机盘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毛细防结露保护方法以及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方法,所述毛细防结露保护方法以及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方法对应的程序设置在网关中;毛细防结露的具体方法为:
S30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时,温湿度传感器的外置感温探头检测表面温度,温度传感器计算出实时露点温度,四个数据通过电力线载波传输到网关;
S302、当实时露点温度>表面温度 -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开启结露保护,下发命令给阀门控制器,关闭各区域毛细管网阀门;
S303、当实时露点温度≤表面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关闭结露保护,下发命令给阀门控制器,开启各区域毛细管网阀门;
混水调温防结露保护的具体方法为:
S401、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器,获取最不利点的露点温度;通过混水调温控制器获取地面供水温度;混水调温控制器通过控制混水阀的开度,使供水温度始终保持高于室内露点温度与结露保护温度之和;
S402、当实时露点温度>供水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下发命令,控制阀门控制器关闭地面调温管网和毛细管网的阀门;
S403、当实时露点温度≤供水温度-结露保护温度时,网关下发命令,控制阀门控制器开启地面调温管网和毛细管网的阀门。
CN202110107295.2A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880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7295.2A CN112880162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7295.2A CN112880162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0162A CN112880162A (zh) 2021-06-01
CN112880162B true CN112880162B (zh) 2022-03-08

Family

ID=7605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7295.2A Active CN112880162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01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6160A (zh) * 2021-10-11 2021-12-10 无锡混沌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多类型空调末端的物联智能控制系统
CN113983573A (zh) * 2021-10-26 2022-01-28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气候环境综合模拟方法
CN114018791A (zh) * 2021-10-26 2022-02-08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气候环境综合模拟系统
CN114046594B (zh) * 2021-11-15 2022-1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5289668A (zh) * 2022-08-01 2022-11-04 金茂云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露点温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773570A (zh) * 2022-11-02 2023-03-10 北京金茂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网关的毛细管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7112A1 (de) * 2001-04-06 2002-01-03 Joachim Falkenhagen Alternierend genutzte Heizung mit getrennter Verbrauchserfassung
JP2003172523A (ja) * 2001-09-28 2003-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床暖房空調装置
JP2004132610A (ja) * 2002-10-10 2004-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暖房システム及び暖房システム付き住宅
JP2004239525A (ja) * 2003-02-06 2004-08-26 Shimizu Corp 床吹出し空調システム
JP2005016881A (ja) * 2003-06-27 2005-0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367979A (zh) * 2011-09-20 2012-03-07 泗阳普来福水源毛细管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组合空调中央控制系统
CN103471183A (zh) * 2013-08-30 2013-12-2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地暖式多联机空调系统
JPWO2013145005A1 (ja) * 2012-03-29 2015-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676596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北京海林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露点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02296A (zh) * 2017-10-13 2018-02-16 青岛东软载波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防结露温控器、温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JP2019215134A (ja) * 2018-06-14 2019-12-19 株式会社コロナ 複合熱源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10608495A (zh) * 2019-11-06 2019-12-2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多调节方式集成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1233183U (zh) * 2019-08-26 2020-08-11 南京绿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CN111664563A (zh) * 2020-03-10 2020-09-15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湿分控集中式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7551A (zh) * 2019-10-28 2019-12-27 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冷板辐射式多功能空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7112A1 (de) * 2001-04-06 2002-01-03 Joachim Falkenhagen Alternierend genutzte Heizung mit getrennter Verbrauchserfassung
JP2003172523A (ja) * 2001-09-28 2003-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床暖房空調装置
JP2004132610A (ja) * 2002-10-10 2004-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暖房システム及び暖房システム付き住宅
JP2004239525A (ja) * 2003-02-06 2004-08-26 Shimizu Corp 床吹出し空調システム
JP2005016881A (ja) * 2003-06-27 2005-0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367979A (zh) * 2011-09-20 2012-03-07 泗阳普来福水源毛细管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组合空调中央控制系统
JPWO2013145005A1 (ja) * 2012-03-29 2015-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3471183A (zh) * 2013-08-30 2013-12-2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地暖式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6765967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北京海林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露点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02296A (zh) * 2017-10-13 2018-02-16 青岛东软载波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防结露温控器、温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JP2019215134A (ja) * 2018-06-14 2019-12-19 株式会社コロナ 複合熱源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211233183U (zh) * 2019-08-26 2020-08-11 南京绿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CN110608495A (zh) * 2019-11-06 2019-12-2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多调节方式集成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664563A (zh) * 2020-03-10 2020-09-15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湿分控集中式空调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及节能性分析;陈雅蕾;《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60615(第06期);C038-69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0162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0162B (zh) 一种智能舒适冷暖家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334645B (zh) 基于人行为特征的家用空调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WO2016023320A1 (zh) 新风机与空调器联动控制方法
CN110925995A (zh) 一种空调自适应控制空气调节的方法及系统
CN108458448B (zh) 一种对流和辐射自适应供给暖通控制系统
CN106765610B (zh) 一种变水流量空调末端及其工作方法
CN108662735A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121241A (zh) 一种智能家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1988728A (zh) 一种辐射末端采冷暖配合新风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CN103047740A (zh) 一种空调系统减小水流量的方法及动态温差流量调节阀
CN108278723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0762803A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3035595A1 (zh) 制热系统及其蓄热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208735843U (zh) 一种空调节能自动化控制系统
CN11127182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风机盘管控制方法
CN113587371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8679801A (zh) 风机盘管自适应节能控制阀
CN204943790U (zh) 一种变风量节能控制系统
CN210441402U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装置
CN112682909A (zh) 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1866888U (zh) 一种辐射末端采冷暖配合新风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CN110686374A (zh) 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210832432U (zh) 一种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CN111380141A (zh) 一种室内环境舒适度自动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109140663A (zh) 一种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