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6415B -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6415B
CN114776415B CN202210470880.3A CN202210470880A CN114776415B CN 114776415 B CN114776415 B CN 114776415B CN 202210470880 A CN202210470880 A CN 202210470880A CN 114776415 B CN114776415 B CN 114776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state
combustion
sub
oil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08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6415A (zh
Inventor
施华传
周奇
陆晓燕
龚笑舞
吴逸庭
张展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08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6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6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6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6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6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06Periodically heating or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e.g. at cold starting or overheating
    • F01N3/2033Periodically heating or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e.g. at cold starting or overheating using a fuel burner or introducing fuel into exhaust 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66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该燃烧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燃烧器进入就绪等待状态;S200、燃烧器进入起始燃烧状态;S300、燃烧器进入正式燃烧状态;S400、燃烧器进入自然冷却状态;S500、当S100、S200、S300和S400中的任一步骤出现相关故障,燃烧器均进入故障处理状态;S600、燃烧器进入结束处理状态。该燃烧器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燃烧器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排气处理装置的高效运作,以满足发动机、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和燃烧器之间的协调控制和整车运行要求,能够提高车辆的减排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在处理燃烧副产物过程中起关键所用,上述燃烧副产物主要包括颗粒物质(PM)和氮氧化物(NOx)等。典型的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一般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DOC)、柴油颗粒过滤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氨氧化催化剂(AOC)及其组合。其中排气处理装置如DPF和SCR一般需要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运作,以高效及有效地降低排气污染物的排放。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通过DPF和SCR减少排气污染物的效率很低。但是发动机运行工况中,存在诸如冷启动工况、低温低负荷运行工况等排气温度较低的工况,DPF和SCR难以有效运作,因此容易出现排放超标的情况。
因此,亟需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燃烧器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排气处理装置的高效运作,以满足发动机、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和燃烧器之间的协调控制和整车运行要求,能够提高车辆的减排效率和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包括:
S100、燃烧器进入就绪等待状态;
S200、燃烧器进入起始燃烧状态;
S300、燃烧器进入正式燃烧状态;
S400、燃烧器进入自然冷却状态;
S500、当S100、S200、S300和S400中的任一步骤出现相关故障,燃烧器均进入故障处理状态;
S600、燃烧器进入结束处理状态。
可选地,在步骤S10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判断点火器激励与否子状态;
S120、激励点火器子状态;
S130、非激励点火器子状态。
可选地,步骤S2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起燃前期准备子状态;
S220、起燃条件确认子状态;
S230、喷油燃烧子状态;
S240、着火检测子状态;
S250、续火检测子状态;
S260、起燃失败故障判断子状态。
可选地,步骤S3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加热子状态;
S320、颗粒过滤器再生加热子状态;
S330、手动测试加热子状态;
S340、燃烧熄灭故障判断子状态。
可选地,步骤S400中,当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多个设定点位中的任一个的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阈值上限后,进行如下步骤:
S410、燃烧器暂停燃烧。
可选地,步骤S410之后,当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多个设定点位中的任一个的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阈值下限后,进行如下步骤:
S420、燃烧器复启动,重新进入起始燃烧状态。
可选地,在步骤S500中,所述相关故障包括:
燃烧器在起始燃烧状态中报起燃失败故障;
燃烧器在正式燃烧状态中报燃烧熄灭故障;
燃烧器在就绪等待状态、或起始燃烧状态、或正式燃烧状态、或自然冷却状态中报某个关键故障。
可选地,在步骤S600中,当燃烧器控制单元检测到下电请求或燃烧器在S200、S300和S400中任一步骤中未接收到加热请求时,燃烧器进入结束处理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燃烧机构,所述燃烧机构采用上述方案任一所述的燃烧器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所述燃烧机构包括:燃烧器、供油装置、点火器、进气阀以及燃烧器控制单元;所述燃烧器安装于后处理排气管路中,被配置为加热后处理排气管路中的废气;所述供油装置连通于所述燃烧器,被配置为向所述燃烧器提供燃油;所述点火器安装于所述燃烧器,被配置为点燃所述燃烧器中的燃油;所述进气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燃烧器的进气;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供油装置和所述进气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供油装置和所述进气阀的启闭。
可选地,所述燃烧机构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连通于所述燃烧器,被配置为向所述燃烧器提供空气,所述进气阀安装于所述储气罐和所述燃烧器之间的管路。
可选地,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供油组件开关阀、供油组件喷射阀、油箱和燃油喷嘴,所述供油组件开关阀和所述供油组件喷射阀安装于所述燃油喷嘴和所述油箱之间的连接管路,所述燃油喷嘴连通所述燃烧器,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供油组件开关阀和所述供油组件喷射阀。
可选地,所述供油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组件,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组件,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监测所述压力传感组件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组件安装于所述供油组件开关阀和所述燃油喷嘴之间,被配置为感应燃油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所述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氧化催化器、颗粒过滤器、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发动机控制单元和传感组件,还包括上述方案任一所述的燃烧机构,所述氧化催化器、所述颗粒过滤器、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器沿排气路径依次设置于所述后处理排气管路中,所述燃烧机构安装于发动机和所述氧化催化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氧化催化器、所述颗粒过滤器和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器,电连接于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能够集成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控制方法控制燃烧器进行如下步骤:S100、燃烧器进入就绪等待状态;S200、燃烧器进入起始燃烧状态;S300、燃烧器进入正式燃烧状态;S400、燃烧器进入自然冷却状态;S500、当S100、S200、S300和S400中的任一步骤出现相关故障,燃烧器均进入故障处理状态;S600、燃烧器进入结束处理状态。其中就绪等待状态能够及时响应加热请求,并能大概率有效缩短发动机冷启动时的燃烧器起燃时间。燃烧器在起始燃烧状态下能够进行各部件检测、有效性确认和实施燃烧器起燃,并能监测是否起燃成功。正式燃烧状态,能够确保燃烧器在多种情况下的正常燃烧和对燃烧状况的有效监控。自然冷却状态能够通过检测后处理排气管路中的多处温度以对后处理系统进行高温保护,避免后处理系统在高温冲击下烧坏、损坏或加速老化。故障处理状态在上述各状态出现相关故障时进行,能对燃烧器采取故障保护措施以避免燃烧器失控。该燃烧器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燃烧器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排气处理装置的高效安全运作,以满足发动机、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和燃烧器之间的协调控制和整车运行要求,能够提高车辆的减排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就绪等待状态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始燃烧状态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式燃烧状态的具体流程图。
图中:
1、发动机;
10、氧化催化器;20、颗粒过滤器;30、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1、尿素喷嘴;40、发动机控制单元;50、第一氮氧化物传感器;60、第二氮氧化物传感器;70、温度传感组件;71、第一温度传感器;72、第二温度传感器;73、第三温度传感器;74、第四温度传感器;75、第五温度传感器;
100、燃烧器;
200、供油装置;210、供油组件开关阀;220、供油组件喷射阀;230、油箱;240、燃油喷嘴;250、输油泵;260、第一压力传感器;270、第二压力传感器;
300、点火器;
400、进气阀;
500、燃烧器控制单元;
600、储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和一种燃烧机构。该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安装于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包括氧化催化器10、颗粒过滤器20、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发动机控制单元40和传感组件,还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机构。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机构能够有效控制其中燃烧器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排气处理装置的高效运作,以满足发动机1、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和燃烧器之间的协调控制和整车运行要求,能够提高车辆的减排效率和效果。
具体地,氧化催化器10、颗粒过滤器20、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沿排气路径依次设置于后处理排气管路中,燃烧机构安装于发动机1和氧化催化器10之间的连接管路中,发动机控制单元40被配置为控制氧化催化器10、颗粒过滤器20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电连接于燃烧机构中的燃烧器控制单元。
再为具体地,该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设置尿素喷嘴31,用以向后处理排气管路内喷射一定量的尿素。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1为柴油机,颗粒过滤器20为柴油颗粒过滤器。颗粒过滤器20的主要作用是捕集柴油机排气中的颗粒物,当捕集的颗粒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适时再生,以便对捕集的颗粒物进行燃烧,实现反复使用的目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尿素喷嘴31向后处理排气管路内喷射一定量的尿素,以进行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反应,达到降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氧化催化器10的主要作用是将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比例增加能够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内的氮氧化物的转化效率,并且当温度达到活性温度时,能够通过氧化发动机后喷出的柴油来提高排气温度,以辅助颗粒过滤器20中的再生反应。
更为具体地,该传感组件包括第一氮氧化物传感器50、第二氮氧化物传感器60以及温度传感组件70。该第一氮氧化物传感器50安装于发动机1和燃烧器100之间,该第二氮氧化物传感器60安装于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末端。该第一氮氧化物传感器50、第二氮氧化物传感器60用于监控排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浓度和转化效率,用于精确控制尿素喷射量。
更为具体地,该温度传感组件70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71、第二温度传感器72、第三温度传感器73、第四温度传感器74以及第五温度传感器75。该第一温度传感器71安装于发动机1和第一氮氧化物传感器50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该第二温度传感器72安装于燃烧器和氧化催化器10之间的连通管路上。第三温度传感器73安装于氧化催化器10和颗粒过滤器20之间的连通管路上。第四温度传感器74安装于颗粒过滤器20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之间的连通管路上。第五温度传感器75安装于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末端的后处理排气管路上。该温度传感组件70的主要作用是监控后处理排气管路内不同位置的排气温度,以及用以对氧化催化器10的内部载体温度进行估算和修正,达到正确控制燃烧器燃烧、颗粒过滤器20中的再生反应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中的还原反应的目的。
发动机控制单元40用于对发动机1中的各个分系统和电控部件,以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中各部件的控制,能够与燃烧机构中的燃烧器控制单元之间进行通信和协调。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机构,包括燃烧器100、供油装置200、点火器300、进气阀400以及燃烧器控制单元500,如图1所示。点火器300安装于燃烧器100,被配置为点燃燃烧器100中的燃油。该进气阀400被配置为控制燃烧器100的进气。该燃烧器控制单元500电连接于供油装置200和进气阀400,被配置为控制供油装置200和进气阀400的启闭。
具体地,该燃烧器100安装于后处理排气管路中,被配置为加热后处理排气管路中的废气。其主要作用是响应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热管理需求,将后处理排气管路中的废气以较快的速度加热升温,以达到在某些运行工况下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内的氮氧化物转化效率以及配合颗粒过滤器20主动再生等目的。
具体地,该供油装置200连通于燃烧器100,被配置为向燃烧器100提供燃油。该供油装置200包括供油组件开关阀210、供油组件喷射阀220、油箱230以及燃油喷嘴240。供油组件开关阀210和供油组件喷射阀220安装于燃油喷嘴240和油箱230之间的连接管路,燃油喷嘴240连通燃烧器100,燃烧器控制单元500电连接于供油组件开关阀210和供油组件喷射阀220。
可选地,该供油装置200还包括输油泵250,输油泵250安装于油箱230和供油组件开关阀210之间的连接管路。
可选地,该供油装置200还包括压力传感组件,燃烧器控制单元500电连接于该压力传感组件。燃烧器控制单元500被配置为监测压力传感组件的压力值。压力传感组件安装于油组件开关阀210和燃油喷嘴240之间,被配置为感应燃油压力。
具体地,该压力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6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70。第一压力传感器260安装于供油组件开关阀210和供油组件喷射阀220之间的连接管路中。该第二压力传感器270安装于供油组件喷射阀220和燃油喷嘴240之间的连接管路中。
再为具体地,该燃烧器控制单元500能够与发动机控制单元40之间进行通信和协调,两者可以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实现,也可以直接将燃烧器控制单元500的功能集成于发动机控制单元40,能够减少一个燃烧器控制单元500的安装。
更为具体地,该燃烧机构还包括储气罐600或其它能够为燃烧器提供新鲜空气的部件(如风机),储气罐600连通于燃烧器100,被配置为向燃烧器100提供空气,进气阀400安装于储气罐600和燃烧器100之间的管路。
该燃烧机构具体原理如下:燃烧器控制单元500通过控制进气阀400、供油组件开关阀210以及供油组件喷射阀220,将所需的燃油和新鲜空气输送到燃烧器100中,并通过点火器300的点火而进行燃烧。同时,该燃烧器控制单元500时刻监测第一压力传感器26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70的压力值,让燃油从油箱230通过输油泵250的增压作用在一定的压力下经燃油喷嘴240喷射到燃烧器100中,以便形成良好的雾化效果,有助于稳定持续的燃烧。同时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26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70也可以检测供油装置200中的相关故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机构采用该燃烧器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参照图2,该燃烧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燃烧器100进入就绪等待状态;
步骤S200、燃烧器100进入起始燃烧状态;
步骤S300、燃烧器100进入正式燃烧状态;
步骤S400、燃烧器100进入自然冷却状态;
步骤S500、当步骤S100、步骤S200、步骤S300和步骤S400中的任一步骤出现相关故障,燃烧器100均进入故障处理状态;
步骤S600、燃烧器100进入结束处理状态。
当步骤S500中检测出的相关故障得到恢复解决,则燃烧器100再次进入步骤S100的就绪等待状态。
具体地,参照图3,在步骤S10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判断点火器激励与否子状态;
步骤S120、激励点火器子状态;
步骤S130、非激励点火器子状态
具体地,当燃烧器控制单元500检测到上电请求时,燃烧器100立即进入就S100绪等待状态。
在步骤S110的判断点火器激励与否子状态中,若发动机1的转速低于设定阈值,且后处理排气管路中的某处温度低于设定阈值,则为需要激励。然后进入步骤S120激励点火器子状态。否则为不需要激励,然后燃烧器100进入步骤S130非激励点火器子状态。若排气管路中的温度本身就比较高,则需要进行排气加热的概率就相对比较小,因此为了节约能量,可以根据排气管路中的某处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激励点火器300。
在步骤S110的判断点火器激励与否子状态中进行发动机1的转速是否低于设定阈值的判断的时机为:在发动机1刚上电但还未启动时。发动机1的转速低于设定阈值时,表示发动机1未启动。加热请求只会在发动机1启动后产生。在发动机1启动前,可以根据后处理排气管路中的某处温度是否低于设定阈值来对发动机1启动后是否有加热请求做出预判,进而提前激励点火器300,以缩短起燃时间。
可选地,在步骤S120的激励点火器子状态中,若从激励点火器300开始的一段时间(该时间可标定)内,接收到加热请求,则燃烧器100立即进入步骤S200起始燃烧状态。若超过此段时间后仍未接收到加热请求,则燃烧器100立即进入步骤S130非激励点火器子状态。在燃烧器控制单元500接收到加热请求之前提前激励点火器300,能够为点火器300预留自身温度提升时间,使其能够在接收到加热请求后的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燃油点燃,因此能有效缩短发动机1冷启动时燃烧器100的起燃时间,以尽可能降低冷启动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若超时仍未接收到加热请求,则必须停止激励点火器300,以节约蓄电池能量。
可选地,在步骤S130的非激励点火器子状态中,若燃烧器100接收到加热请求则立即进入步骤S200起始燃烧状态,否则将一直维持在步骤S130的非激励点火器子状态中,等待加热请求。
可选地,该加热请求是当燃烧器控制单元500接收到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40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的加热请求、颗粒过滤器20的再生加热请求或试验现场用于临时测试的手动测试加热请求,且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1的转速大于某个转速阈值时、蓄电池电压大于某个电压阈值等时,触发的加热请求。否则将判定为未接收到加热请求。
再为具体地,如图4所示,步骤S2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起燃前期准备子状态;
步骤S220、起燃条件确认子状态;
步骤S230、喷油燃烧子状态;
步骤S240、着火检测子状态;
步骤S250、续火检测子状态;
步骤S260、起燃失败故障判断子状态。
具体地,燃烧器100在步骤S210中的起燃前期准备子状态中立即激励点火器300(若点火器300已经处于激励状态中,则无须再次激励),打开供油组件开关阀210,以建立喷射压力,并让供油组件喷射阀220处于非激励状态即暂不喷射燃油状态,同时打开进气阀400,将新鲜空气引入燃烧器100中,然后进行步骤S220。
进行步骤S220,燃烧器100处于起燃条件确认子状态中时,需要时刻监测第一压力传感器260的压力值,并确认其压力值是否处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在6.5bar至10bar之间)。计算点火器300的累计连续激励时间,并确认点火器300的累计连续激励时间是否大于设定阈值(此阈值不限于单个设定值,也可以根据冷启动状态和非冷启动状态而拟定多个不同的设定值,也可以根据水温或某处排温来查MAP表而得到该阈值的不同设定值)。还需检测并确认进气阀400的出口压力或出口流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在本发明提供的案例中,进气阀400自带实际出口压力的反馈值,且通过出口压力与出口流量的对应关系可以计算得到出口流量,无须额外加装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除此之外,还需检测并确认不存在任何关键故障。进行上述检测及确认无误后,则进行步骤S230。
进行步骤S230,立即打开供油组件喷射阀220,在已知的压力下喷射燃油并雾化和空气混合,且由已经激励的点火器300进行引燃,然后等待一段时间限值(该时间限值可标定),以便让燃烧生效,待燃烧稳定后,进行步骤S240。
进行步骤S240,判定着火成功后,进行步骤S250。若着火失败,则进行步骤S260。判定着火成功的原则如下:平均燃烧效率大于着火阈值。该燃烧效率等于实际燃烧功率与理论燃烧功率的比值。实际燃烧功率是根据空气比热容、废气流量和燃烧器100前后温度差三者的乘积而计算得到其近似值。废气流量包括引入到燃烧器100的新鲜空气流量。理论燃烧功率是根据燃油喷射量和燃油热值的乘积计算得到。实际燃烧功率采用近似值的理由如下:排气管壁的热传导和热辐射等能量损失没有计算在内。或者不采用近似值,计算实际燃烧功率时将排气管壁的热传导和热辐射等能量损失包括在内。
进行步骤S250,起燃成功后,燃烧器100进入正式燃烧状态,否则判为续火失败,进行步骤S260。在步骤S250中判定着火成功的原则同步骤S240,在此不再赘述。
进行步骤S260,若在燃烧器100进入起始燃烧状态以来,着火失败次数、续火失败次数或两者之和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失败次数阈值,则判定为起燃失败故障,然后由起始燃烧状态进入故障处理状态。否则,不判为起燃失败故障,然后再次进入起燃前期准备子状态进行重新起燃。
再为具体地,步骤S3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加热子状态;
步骤S320、颗粒过滤器20再生加热子状态;
步骤S330、手动测试加热子状态;
步骤S340、燃烧熄灭故障判断子状态。
参照图5,燃烧器100在正式燃烧状态中,当有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的加热请求时,则首先进入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加热子状态,即进行步骤S310。当有颗粒过滤器20再生加热请求时,则首先进入颗粒过滤器20再生加热子状态,即进行步骤S320。当有手动测试加热请求时,首先进入手动测试加热子状态,即进行步骤S330。其中,手动测试加热请求的优先级最高,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的加热请求和颗粒过滤器20的再生加热请求的优先级相同。且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的加热请求和颗粒过滤器20的再生加热请求互斥,即两者不可能同时产生,发动机控制单元40在同一时间只会向燃烧器控制单元500发送其中一个加热请求。
燃烧器100进入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加热子状态或颗粒过滤器20再生加热子状态后,燃油机构依据各自子状态下所需的喷油量和进气量进行喷油和进气。燃烧器100进入手动测试加热子状态后,依据手动设定的所需喷油量和进气量进行喷油和进气。
当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加热子状态、颗粒过滤器20再生加热子状态或手动测试加热子状态中检测到燃烧熄灭时,则燃烧器100立即进入燃烧熄灭故障判断子状态。进入该子状态后,累计计算燃烧熄灭次数,若燃烧熄灭次数大于或等于设定的燃烧熄灭次数阈值时,则判为燃烧熄灭故障,此时燃烧器100由正式燃烧状态进入故障处理状态。否则不判为燃烧熄灭故障,此时燃烧器100由正式燃烧状态再次进入起始燃烧状态而重新起燃。该燃烧熄灭故障,是根据通过平均的燃烧效率小于熄灭阈值来判定的。
更为具体地,步骤S400中,当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多个设定点位中的任一个的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阈值上限后,进行如下步骤:
S410、燃烧器暂停燃烧。
步骤S410之后,当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多个设定点位中的任一个的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阈值下限后,进行如下步骤:
S420、燃烧器复启动,重新进入起始燃烧状态。
可选地,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多个设定点位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温度传感器71处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72处的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73处的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74处的温度以及第五温度传感器75处的温度。
更为具体地,在步骤S500中,相关故障包括:
燃烧器100在起始燃烧状态中起燃失败;
燃烧器100在正式燃烧状态中熄灭;
燃烧器100在就绪等待状态、或起始燃烧状态、或正式燃烧状态、或自然冷却状态中报某个关键故障。
燃烧器100在故障处理状态中,燃烧器控制单元500执行相关故障处理程序,且继续进行故障监控,若所发生的关键故障能够得到恢复,则燃烧器100再次进入就绪等待状态。该关键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压力传感器260出现故障、第二压力传感器270出现故障、供油装置200泄漏故障、燃油喷嘴240故障、点火器300故障、燃烧器100入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1故障、进气阀400出现进气故障、蓄电池电压故障、通讯故障等。且上述故障的检测程序在就绪等待状态、起始燃烧状态、正式燃烧状态、自然冷却状态、故障处理状态以及结束处理状态这六个状态中循环执行。该故障处理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停止激励相关执行器,如关闭点火器300,关闭供油组件开关阀210和供油组件喷射阀220以及关闭进气阀400等。
更为具体地,在步骤S600中,当燃烧器控制单元检测到下电请求或燃烧器在S200、S300和S400中任一步骤中未接收到加热请求时,燃烧器进入结束处理状态。
在起始燃烧状态、正式燃烧状态和自然冷却状态中检测到无加热请求时,燃烧器100立即进入结束处理状态,并且燃烧器控制单元500执行燃烧器100的结束处理程序。该结束处理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停止激励相关执行器,如关闭点火器300,关闭供油组件开关阀210和供油组件喷射阀220以及关闭进气阀400等。在结束处理程序执行结束后,若燃烧器控制单元500检测到上电请求,则燃烧器100再次进入就绪等待状态,若燃烧器控制单元500检测到下电请求,则立即下电。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燃烧器进入就绪等待状态;
S200、燃烧器进入起始燃烧状态;
S300、燃烧器进入正式燃烧状态;
S400、燃烧器进入自然冷却状态;
S500、当S100、S200、S300和S400中的任一步骤出现相关故障,燃烧器均进入故障处理状态;
S600、燃烧器进入结束处理状态;
步骤S3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加热子状态;
S320、颗粒过滤器再生加热子状态;
S330、手动测试加热子状态;
S340、燃烧熄灭故障判断子状态;
燃烧器在正式燃烧状态中,当有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加热请求时,进行步骤S310;当有颗粒过滤器再生加热请求时,进行步骤S320;当有手动测试加热请求时,进行步骤S330;手动测试加热请求的优先级高于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加热请求和颗粒过滤器再生加热请求,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加热请求和颗粒过滤器再生加热请求的优先级相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加热请求和颗粒过滤器再生加热请求互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0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判断点火器激励与否子状态;
S120、激励点火器子状态;
S130、非激励点火器子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起燃前期准备子状态;
S220、起燃条件确认子状态;
S230、喷油燃烧子状态;
S240、着火检测子状态;
S250、续火检测子状态;
S260、起燃失败故障判断子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中,当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多个设定点位中的任一个的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阈值上限后,进行如下步骤:
S410、燃烧器暂停燃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0之后,当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多个设定点位中的任一个的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阈值下限后,进行如下步骤:
S420、燃烧器复启动,重新进入起始燃烧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00中,所述相关故障包括:
燃烧器在起始燃烧状态中报起燃失败故障;
燃烧器在正式燃烧状态中报燃烧熄灭故障;
燃烧器在就绪等待状态、或起始燃烧状态、或正式燃烧状态、或自然冷却状态中报某个关键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00中,当燃烧器控制单元检测到下电请求或燃烧器在S200、S300和S400中任一步骤中未接收到加热请求时,燃烧器进入结束处理状态。
8.一种燃烧机构,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燃烧器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所述燃烧机构包括:
燃烧器(100),安装于后处理排气管路中,被配置为加热后处理排气管路中的废气;
供油装置(200),连通于所述燃烧器(100),被配置为向所述燃烧器(100)提供燃油;
点火器(300),安装于所述燃烧器(100),被配置为点燃所述燃烧器(100)中的燃油;
进气阀(40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燃烧器(100)的进气;
燃烧器控制单元(500),电连接于所述供油装置(200)和所述进气阀(40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供油装置(200)和所述进气阀(400)的启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罐(600),所述储气罐(600)连通于所述燃烧器(100),被配置为向所述燃烧器(100)提供空气,所述进气阀(400)安装于所述储气罐(600)和所述燃烧器(100)之间的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200)包括供油组件开关阀(210)、供油组件喷射阀(220)、油箱(230)和燃油喷嘴(240),所述供油组件开关阀(210)和所述供油组件喷射阀(220)安装于所述燃油喷嘴(240)和所述油箱(230)之间的连接管路,所述燃油喷嘴(240)连通所述燃烧器(100),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500)电连接于所述供油组件开关阀(210)和所述供油组件喷射阀(2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200)还包括压力传感组件,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500)电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组件,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500)被配置为监测所述压力传感组件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组件安装于所述供油组件开关阀(210)和所述燃油喷嘴(240)之间,被配置为感应燃油压力。
12.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安装于后处理排气管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催化器(10)、颗粒过滤器(20)、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发动机控制单元(40)和传感组件,还包括权利要求10-11任一所述的燃烧机构,所述氧化催化器(10)、所述颗粒过滤器(20)、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沿排气路径依次设置于所述后处理排气管路中,所述燃烧机构安装于发动机(1)和所述氧化催化器(10)之间的连接管路中,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4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氧化催化器(10)、所述颗粒过滤器(20)和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器(30),电连接于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5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控制单元(500)能够集成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40)。
CN202210470880.3A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Active CN114776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0880.3A CN114776415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0880.3A CN114776415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6415A CN114776415A (zh) 2022-07-22
CN114776415B true CN114776415B (zh) 2023-12-29

Family

ID=8243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0880.3A Active CN114776415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64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7894B (zh) * 2022-08-22 2023-11-28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52632A1 (de) * 2005-08-09 2007-02-14 Friedrich Boysen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Abgasen
JP2012057517A (ja) * 2010-09-08 2012-03-22 Hino Motors Ltd 後処理バーナ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9026295A (zh) * 2018-08-22 2018-12-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劣化后处理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17194A (zh) * 2018-01-08 2019-07-1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废气后处理系统和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后处理的方法
CN114017169A (zh) * 2022-01-05 2022-02-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pf再生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3063B2 (en) * 2011-05-17 2014-09-16 Caterpillar In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ash detection in exhaust particulate fil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52632A1 (de) * 2005-08-09 2007-02-14 Friedrich Boysen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Abgasen
JP2012057517A (ja) * 2010-09-08 2012-03-22 Hino Motors Ltd 後処理バーナ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10017194A (zh) * 2018-01-08 2019-07-1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废气后处理系统和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后处理的方法
CN109026295A (zh) * 2018-08-22 2018-12-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劣化后处理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14017169A (zh) * 2022-01-05 2022-02-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pf再生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6415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7182B2 (en) 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8214861A1 (zh) 燃烧器dpf的再生控制与诊断设备
US8042326B2 (en) Intake air heater for assisting DPF regeneration
JP6114305B2 (ja) 排気後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を操作する方法
US8407989B2 (en) Regeneration strategy for engine exhaust
US8438838B2 (en) Fuel-fired burner a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for heating a NOx reducing agent supply tank
CN114233438B (zh) 一种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863670A (zh) 一种汽油机颗粒物过滤系统及再生方法
US20130160431A1 (en) Method for warming after-treatment burner system
EP2554811B1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200123953A1 (en) Thermal regenerator for exhaust system
CN114776415B (zh) 一种燃烧器控制方法、燃烧机构及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JP5316266B2 (ja) 尿素scr触媒の還元剤供給装置
CN114341469A (zh) 包含预热氧化催化剂的后处理系统
JP5218663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2921158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2007100572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EP1849971B1 (en) Method for removing pollutants when the engine is stopped
CN109779722B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534011B2 (ja) 排気昇温装置及び燃料供給弁の詰まり除去方法
KR102019867B1 (ko) Isg가 장착된 디젤차량의 매연여과장치 재생 전략 판단방법 및 매연여과장치의 재생 제어에 따른 매연물질 연소량 계산방법
JP6811368B2 (ja) 排気温度昇温装置
CN114135366A (zh) 碳氢喷射模块和尾气后处理系统
JP4162238B2 (ja) 排気浄化部材の再生方法及び排気浄化部材の再生装置
KR102539410B1 (ko) 배출가스 승온을 이용한 차량 배출가스 저감장치 활성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