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5701A -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5701A
CN114775701A CN202210457390.XA CN202210457390A CN114775701A CN 114775701 A CN114775701 A CN 114775701A CN 202210457390 A CN202210457390 A CN 202210457390A CN 114775701 A CN114775701 A CN 114775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water
shell
cavit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73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5701B (zh
Inventor
徐胜
彭恩儒
何亮
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73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5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5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5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5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5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03F5/101Dedicated additional structures, interposed or parallel to the sewer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地下室壳体,所述地下室壳体内腔的底面上粘贴有装饰面层,装饰面层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柜,地下室壳体的顶端设有地面建筑,地下室壳体的外部套设有隔水外壳;通过吸潮器能够拦截水汽,使水汽不会向地下室壳体的内部渗透,减少地下室壳体空间内的水汽含量,通过水汽截留件能够进一步拦截水汽,有助于使地下室壳体空间内的水汽含量进一步降低,通过脱水机械结构能够将水汽截留件内部固定的水挤出,增加水汽截留件的吸水能力,有助于使地下室壳体空间内的水汽含量再一次降低,地下室壳体内部能够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提高了该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防渗漏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地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地下室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因雨水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毛细水压力超过地坪设计抗渗强度时,地下室地坪就会大面积渗水,出现大量积水,需要将其根治和清除,地下室地坪才能保持干燥,这就需要用到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现有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主要由蓄水池、抽水泵、液位开关等构成,使用时,首先地下室内的渗入水流入蓄水池进行收集,然后蓄水池内液面升高并使液位开关打开,接着抽水泵将蓄水池中的水抽出进行排放,但是渗入水在地面上流动时的表面积较大,自然蒸发较快,容易形成较多的水汽,导致地下室的室内环境非常潮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主要由蓄水池、抽水泵、液位开关等构成,使用时,首先地下室内的渗入水流入蓄水池进行收集,然后蓄水池内液面升高并使液位开关打开,接着抽水泵将蓄水池中的水抽出进行排放,但是渗入水在地面上流动时的表面积较大,自然蒸发较快,容易形成较多的水汽,导致地下室的室内环境非常潮湿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地下室壳体,所述地下室壳体内腔的底面上粘贴有装饰面层,装饰面层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柜,地下室壳体的顶端设有地面建筑,地下室壳体的外部套设有隔水外壳,隔水外壳的顶端与地面建筑的底面连接,隔水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隔水涂层,隔水外壳的右下角处设有蓄水池。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包括蓄水扁箱,蓄水扁箱固定连通在隔水外壳的右下角处,蓄水扁箱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渐缩集水罩,隔水涂层将蓄水扁箱、渐缩集水罩的外表面覆盖住,蓄水扁箱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抽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渐缩集水罩的内部,抽水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抽水泵,抽水泵固定安装在蓄水扁箱内腔的顶面上,抽水泵与智能控制柜电连接,抽水泵上的出水口上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扁箱、隔水涂层的外部,蓄水扁箱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横条,延伸横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液位监测器,液位监测器与智能控制柜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覆盖结构,所述覆盖结构包括左旋转辊和右旋转辊,左旋转辊的端部活动套接在隔水外壳的内壁上且位于其左端,右旋转辊的端部活动套接在蓄水扁箱的内壁上,左旋转辊和右旋转辊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网带,传送网带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波动插销,传送网带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海绵圈,海绵圈底部的表面与隔水外壳内腔的底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挤水结构,所述挤水结构包括定位片,定位片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内腔的左侧面上且位于海绵圈的下方,定位片的端部活动插接有翻转杆,翻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臂,翻转臂的另一端倾斜指向右上方,翻转臂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弹簧,牵引弹簧的另一端向左上方倾斜且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内腔的左侧面上,翻转臂的顶端活动插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挤压辊,挤压辊压在海绵圈的表面上且与右旋转辊相对应。
优选的,还包括驱动机械结构,所述驱动机械结构包括定向滑杆,定向滑杆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内腔的右侧面上,定向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和位移滑板,压缩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内腔的右侧面上,压缩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位移滑板的右侧面上,位移滑板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与智能控制柜电连接,驱动马达上的输出轴贯穿位移滑板并固定安装有驱动滚轮,驱动滚轮压在海绵圈的表面上且与右旋转辊相对应。
优选的,还包括吸潮器,所述吸潮器包括撑起条、排气腔和进气腔,撑起条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隔水外壳内腔的底面上,撑起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撑起条位于海绵圈的两侧,撑起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腔壳体,隔腔壳体活动套设在地下室壳体的外部,隔腔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防水层,内防水层内壁与地下室壳体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填充夹腔,填充夹腔的内部填充有吸水颗粒,排气腔开设在地下室壳体顶部楼板的内部且为其左端,排气腔内腔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填充夹腔连通,排气腔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排气扇,排气扇与智能控制柜电连接,排气扇上的出气口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隔水外壳、隔水涂层的外部,进气腔开设在地下室壳体顶部楼板的内部且为其右端,进气腔的内壁上固定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地下室壳体内部空腔连通,进气腔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进气管右侧的加热丝,加热丝与智能控制柜电连接,进气腔内腔的右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填充夹腔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脱水机械结构,所述脱水机械结构包括固定矩形圈,固定矩形圈固定套接在隔腔壳体的外部且位于其底端,固定矩形圈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长条,两个定位长条分别位于固定矩形圈的左右两端,两个定位长条之间固定连接有矩形滑杆,矩形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其右端的位移滑块,位移滑块与波动插销相适配,固定矩形圈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其左端的第一导线轮,固定矩形圈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其右端的第二导线轮。
优选的,还包括水汽截留件,所述水汽截留件包括矩形网框,矩形网框活动套设在隔腔壳体的外部且位于隔水外壳的内部,矩形网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矩形圈的顶面上,矩形网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地面建筑的底面上,矩形网框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矩形网框套设在另一个矩形网框的外部,两个矩形网框之间形成有水汽截留夹层,水汽截留夹层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矩形框状压圈和矩形框状吸水棉,矩形框状压圈位于矩形框状吸水棉的上方,矩形框状压圈的底面与矩形框状吸水棉的顶面接触连接,矩形框状压圈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牵引绳,一个弹性牵引绳贯穿矩形框状吸水棉、固定矩形圈并绕过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轮固定连接在位移滑块的顶面上,另一个弹性牵引绳贯穿矩形框状吸水棉、固定矩形圈并绕过第二导线轮且固定连接在位移滑块的顶面上。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隔水涂层能够减少地下水向隔水外壳的内部渗入,通过隔水外壳与地下室壳体之间的夹层空腔,使隔水外壳内部的渗入水不会与地下室壳体接触,避免渗入水向地下室壳体的内部渗入,通过驱动机械结构能够驱动覆盖结构旋转,通过覆盖结构能够吸收渗入水,用于减小渗入水的表面积,降低自然蒸发的速度,进而减少水汽产量,同时覆盖结构能够快速将隔水外壳内腔底面上的渗入水转移到蓄水池的内部,通过挤水结构能够对海绵圈进行挤压,使海绵圈内部的渗入水被挤出,通过蓄水池对渗入水进行收集,同时蓄水池能够在渗入水较多时自动将其排出,通过吸潮器能够拦截水汽,使水汽不会向地下室壳体的内部渗透,减少地下室壳体空间内的水汽含量,通过水汽截留件能够进一步拦截水汽,有助于使地下室壳体空间内的水汽含量进一步降低,通过脱水机械结构能够将水汽截留件内部固定的水挤出,增加水汽截留件的吸水能力,有助于使地下室壳体空间内的水汽含量再一次降低,地下室壳体内部能够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提高了该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海绵圈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水汽截留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蓄水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挤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6中驱动机械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地下室壳体;02、装饰面层;03、智能控制柜;04、地面建筑;05、隔水外壳;06、隔水涂层;1、蓄水池;11、蓄水扁箱;12、渐缩集水罩;13、抽水管;14、抽水泵;15、排水管;16、延伸横条;17、液位监测器;2、覆盖结构;21、左旋转辊;22、右旋转辊;23、传送网带;24、波动插销;25、海绵圈;3、挤水结构;31、定位片;32、翻转杆;33、翻转臂;34、牵引弹簧;35、旋转杆;36、挤压辊;4、驱动机械结构;41、定向滑杆;42、压缩弹簧;43、位移滑板;44、驱动马达;45、驱动滚轮;5、吸潮器;51、撑起条;52、隔腔壳体;53、内防水层;54、填充夹腔;55、吸水颗粒;56、排气腔;57、排气孔;58、排气扇;59、排气管;510、进气腔;511、进气管;512、加热丝;513、进气孔;6、脱水机械结构;61、固定矩形圈;62、定位长条;63、矩形滑杆;64、位移滑块;65、第一导线轮;66、第二导线轮;7、水汽截留件;71、矩形网框;72、水汽截留夹层;73、矩形框状压圈;74、矩形框状吸水棉;75、弹性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地下室壳体01,地下室壳体01内腔的底面上粘贴有装饰面层02,装饰面层02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柜03,地下室壳体01的顶端设有地面建筑04,地下室壳体01的外部套设有隔水外壳05,隔水外壳05的顶端与地面建筑04的底面连接,隔水外壳05的外表面上设有隔水涂层06,隔水外壳05的右下角处设有蓄水池1。
蓄水池1包括蓄水扁箱11,蓄水扁箱11固定连通在隔水外壳05的右下角处,蓄水扁箱1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渐缩集水罩12,隔水涂层06将蓄水扁箱11、渐缩集水罩12的外表面覆盖住,蓄水扁箱11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抽水管13,抽水管13的底端延伸至渐缩集水罩12的内部,抽水管13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抽水泵14,抽水泵14固定安装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顶面上,抽水泵14与智能控制柜03电连接,抽水泵14上的出水口上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5,排水管15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扁箱11、隔水涂层06的外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横条16,延伸横条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液位监测器17,液位监测器17与智能控制柜03电连接。
还包括覆盖结构2,覆盖结构2包括左旋转辊21和右旋转辊22,左旋转辊21的端部活动套接在隔水外壳05的内壁上且位于其左端,右旋转辊22的端部活动套接在蓄水扁箱11的内壁上,左旋转辊21和右旋转辊22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网带23,传送网带23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波动插销24,传送网带23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海绵圈25,海绵圈25底部的表面与隔水外壳05内腔的底面滑动连接。
还包括挤水结构3,挤水结构3包括定位片31,定位片31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左侧面上且位于海绵圈25的下方,定位片31的端部活动插接有翻转杆32,翻转杆3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臂33,翻转臂33的另一端倾斜指向右上方,翻转臂33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弹簧34,牵引弹簧34的另一端向左上方倾斜且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左侧面上,翻转臂33的顶端活动插接有旋转杆35,旋转杆35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挤压辊36,挤压辊36压在海绵圈25的表面上且与右旋转辊22相对应,挤压辊36的长度大于海绵圈25的宽度。
还包括驱动机械结构4,驱动机械结构4包括定向滑杆41,定向滑杆41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右侧面上,定向滑杆4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42和位移滑板43,压缩弹簧42的右端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右侧面上,压缩弹簧42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位移滑板43的右侧面上,位移滑板43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44,驱动马达44与智能控制柜03电连接,驱动马达44上的输出轴贯穿位移滑板43并固定安装有驱动滚轮45,驱动滚轮45压在海绵圈25的表面上且与右旋转辊22相对应,驱动滚轮45的长度小于海绵圈25的宽度。
还包括吸潮器5,吸潮器5包括撑起条51、排气腔56和进气腔510,撑起条5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隔水外壳05内腔的底面上,撑起条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撑起条51位于海绵圈25的两侧,撑起条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腔壳体52,隔腔壳体52的底面与海绵圈25顶面滑动连接,隔腔壳体52活动套设在地下室壳体01的外部,隔腔壳体5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防水层53,内防水层53内壁与地下室壳体01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填充夹腔54,填充夹腔54的内部填充有吸水颗粒55,排气腔56开设在地下室壳体01顶部楼板的内部且为其左端,排气腔56内腔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排气孔57,排气孔57与填充夹腔54连通,排气腔56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排气扇58,排气扇58与智能控制柜03电连接,排气扇58上的出气口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59,排气管59的另一端延伸至隔水外壳05、隔水涂层06的外部,进气腔510开设在地下室壳体01顶部楼板的内部且为其右端,进气腔510的内壁上固定连通有进气管511,进气管511的另一端与地下室壳体01内部空腔连通,进气腔510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进气管511右侧的加热丝512,加热丝512与智能控制柜03电连接,进气腔510内腔的右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513,进气孔513与填充夹腔54连通。
还包括脱水机械结构6,脱水机械结构6包括固定矩形圈61,固定矩形圈61固定套接在隔腔壳体52的外部且位于其底端,固定矩形圈61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长条62,两个定位长条62分别位于固定矩形圈61的左右两端,两个定位长条62之间固定连接有矩形滑杆63,矩形滑杆6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其右端的位移滑块64,位移滑块64与波动插销24相适配,固定矩形圈6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其左端的第一导线轮65,固定矩形圈6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其右端的第二导线轮66。
还包括水汽截留件7,水汽截留件7包括矩形网框71,矩形网框71活动套设在隔腔壳体52的外部且位于隔水外壳05的内部,矩形网框7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矩形圈61的顶面上,矩形网框7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地面建筑04的底面上,矩形网框7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矩形网框71套设在另一个矩形网框71的外部,两个矩形网框71之间形成有水汽截留夹层72,水汽截留夹层72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矩形框状压圈73和矩形框状吸水棉74,矩形框状压圈73位于矩形框状吸水棉74的上方,矩形框状压圈73的底面与矩形框状吸水棉74的顶面接触连接,矩形框状压圈73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牵引绳75,一个弹性牵引绳75贯穿矩形框状吸水棉74、固定矩形圈61并绕过第一导线轮65、第二导线轮66固定连接在位移滑块64的顶面上,另一个弹性牵引绳75贯穿矩形框状吸水棉74、固定矩形圈61并绕过第二导线轮66且固定连接在位移滑块64的顶面上。
工作原理:
首先位移滑板43在压缩弹簧42弹性斥力的作用下通过驱动马达44带着驱动滚轮45向左移动,然后传送网带23、海绵圈25被夹持在右旋转辊22和驱动滚轮45之间,接着翻转臂33在牵引弹簧34弹性拉力的作用下以翻转杆32中心轴逆时针翻转,接着翻转臂33通过旋转杆35带着挤压辊36逆时针翻转,之后海绵圈25、传送网带23被夹持在右旋转辊22与挤压辊36之间,接着通过智能控制柜03控制驱动马达44运行,之后驱动马达44带着驱动滚轮45转动,然后驱动滚轮45通过其与海绵圈25之间的摩擦力带着海绵圈25逆时针圆周运动,海绵圈25逆时针圆周运动会使挤压辊36转动,进而使海绵圈25在右旋转辊22与挤压辊36之间的间隙中移动,挤压辊36对海绵圈25具有持续的挤压作用,用于挤压脱水,接着海绵圈25通过传送网带23带着左旋转辊21、右旋转辊22、波动插销24逆时针圆周运动,之后波动插销24与位移滑块64的右侧面接触并对其施加向左的推力,接着位移滑块64向左移动并牵拉弹性牵引绳75,之后弹性牵引绳75牵拉矩形框状压圈73,然后矩形框状压圈73向下移动并挤压矩形框状吸水棉74,接着矩形框状吸水棉74弹性压缩,之后波动插销24位移至左旋转辊21的上方,然后波动插销24在位移滑块64的右侧面上向下滑动,接着波动插销24与位移滑块64分开,之后位移滑块64受到的向左的推力消失,然后矩形框状吸水棉74、弹性牵引绳75弹性恢复,接着矩形框状吸水棉74弹性恢复并将矩形框状压圈73顶起,之后矩形框状压圈73牵拉弹性牵引绳75,然后弹性牵引绳75牵拉位移滑块64向右移动,直至位移滑块64复位,如上重复,使矩形框状吸水棉74反复压缩和复原,接着通过智能控制柜03开启排气扇58,之后地下室壳体01内部的空气在排气扇58的驱使下穿过进气管511、进气腔510、进气孔513、填充夹腔54、吸水颗粒55内部间隙、排气孔57、排气腔56、排气扇58并经排气管59排出,外部空气通过地下室壳体01上的玄关进行补充,如此实现换气的目的,然后地下水穿过隔水涂层06、隔水外壳05上的孔隙渗入隔水外壳05内,接着渗入水被海绵圈25吸收并被带到蓄水扁箱11的内部,之后挤压辊36将渗入水从海绵圈25的内部挤出,然后渗入水进入蓄水扁箱11、渐缩集水罩12内,该过程中,渗入水会自然蒸发形成水汽,接着水汽在隔水外壳05与隔腔壳体52之间的夹层内自然扩散,在水汽穿过海绵圈25位于左旋转辊21、右旋转辊22上方那一段和矩形框状吸水棉74时,水汽中的水在毛细现象的原理下被海绵圈25、矩形框状吸水棉74吸收固定部分,减少水汽含量,之后矩形框状吸水棉74受力压缩时可以将其内部吸收的水挤出,然后挤出的水沿着固定矩形圈61的顶面滑落到隔水外壳05内腔的底面上并被海绵圈25吸收,接着海绵圈25将水转移至蓄水扁箱11的内部,之后残留的水汽渗透并穿过隔腔壳体52、内防水层53上的孔隙进入填充夹腔54,然后吸水颗粒55将水汽中残留的所有水吸附固定住,使水汽不能向地下室壳体01的内部渗入,用于保持地下室壳体01内部相对干燥的环境,接着智能控制柜03每隔一段时间开启一次加热丝512,加热丝512开启后对气流进行加热并形成热气流,之后热气流对吸水颗粒55进行喷吹加热,然后吸水颗粒55上吸附固定的水蒸发并随热气流排出,使吸水颗粒55再生,接着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蓄水扁箱11内部的液面逐渐升高,之后液位监测器17监测到的液面高度与智能控制柜03内部预设的最大值一致,然后智能控制柜03控制抽水泵14工作,接着蓄水扁箱11、渐缩集水罩12内部的水在抽水泵14的作用下通过抽水管13、抽水泵14、排水管15排出,之后蓄水扁箱11、渐缩集水罩12内部的液面逐渐降低,直至液位监测器17监测到的液面高度与智能控制柜03内部预设的最小值一致,此时智能控制柜03控制抽水泵14停止运行,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地下室壳体(0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壳体(01)内腔的底面上粘贴有装饰面层(02),装饰面层(02)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柜(03),地下室壳体(01)的顶端设有地面建筑(04),地下室壳体(01)的外部套设有隔水外壳(05),隔水外壳(05)的顶端与地面建筑(04)的底面连接,隔水外壳(05)的外表面上设有隔水涂层(06),隔水外壳(05)的右下角处设有蓄水池(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包括蓄水扁箱(11),蓄水扁箱(11)固定连通在隔水外壳(05)的右下角处,蓄水扁箱(1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渐缩集水罩(12),隔水涂层(06)将蓄水扁箱(11)、渐缩集水罩(12)的外表面覆盖住,蓄水扁箱(11)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抽水管(13),抽水管(13)的底端延伸至渐缩集水罩(12)的内部,抽水管(13)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抽水泵(14),抽水泵(14)固定安装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顶面上,抽水泵(14)上的出水口上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5),排水管(15)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扁箱(11)、隔水涂层(06)的外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横条(16),延伸横条(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液位监测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结构(2),所述覆盖结构(2)包括左旋转辊(21)和右旋转辊(22),左旋转辊(21)的端部活动套接在隔水外壳(05)的内壁上且位于其左端,右旋转辊(22)的端部活动套接在蓄水扁箱(11)的内壁上,左旋转辊(21)和右旋转辊(22)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网带(23),传送网带(23)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波动插销(24),传送网带(23)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海绵圈(25),海绵圈(25)底部的表面与隔水外壳(05)内腔的底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水结构(3),所述挤水结构(3)包括定位片(31),定位片(31)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左侧面上且位于海绵圈(25)的下方,定位片(31)的端部活动插接有翻转杆(32),翻转杆(3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臂(33),翻转臂(33)的另一端倾斜指向右上方,翻转臂(33)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牵引弹簧(34),牵引弹簧(34)的另一端向左上方倾斜且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左侧面上,翻转臂(33)的顶端活动插接有旋转杆(35),旋转杆(35)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挤压辊(36),挤压辊(36)压在海绵圈(25)的表面上且与右旋转辊(22)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械结构(4),所述驱动机械结构(4)包括定向滑杆(41),定向滑杆(41)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右侧面上,定向滑杆(4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42)和位移滑板(43),压缩弹簧(42)的右端固定连接在蓄水扁箱(11)内腔的右侧面上,压缩弹簧(42)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位移滑板(43)的右侧面上,位移滑板(43)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44),驱动马达(44)上的输出轴贯穿位移滑板(43)并固定安装有驱动滚轮(45),驱动滚轮(45)压在海绵圈(25)的表面上且与右旋转辊(22)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潮器(5),所述吸潮器(5)包括撑起条(51)、排气腔(56)和进气腔(510),撑起条(5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隔水外壳(05)内腔的底面上,撑起条(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撑起条(51)位于海绵圈(25)的两侧,撑起条(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隔腔壳体(52),隔腔壳体(52)活动套设在地下室壳体(01)的外部,隔腔壳体(5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防水层(53),内防水层(53)内壁与地下室壳体(01)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填充夹腔(54),填充夹腔(54)的内部填充有吸水颗粒(55),排气腔(56)开设在地下室壳体(01)顶部楼板的内部且为其左端,排气腔(56)内腔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排气孔(57),排气孔(57)与填充夹腔(54)连通,排气腔(56)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排气扇(58),排气扇(58)上的出气口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59),排气管(59)的另一端延伸至隔水外壳(05)、隔水涂层(06)的外部,进气腔(510)开设在地下室壳体(01)顶部楼板的内部且为其右端,进气腔(510)的内壁上固定连通有进气管(511),进气管(511)的另一端与地下室壳体(01)内部空腔连通,进气腔(510)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进气管(511)右侧的加热丝(512),进气腔(510)内腔的右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513),进气孔(513)与填充夹腔(54)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水机械结构(6),所述脱水机械结构(6)包括固定矩形圈(61),固定矩形圈(61)固定套接在隔腔壳体(52)的外部且位于其底端,固定矩形圈(61)上设有水汽截留件(7),固定矩形圈(61)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长条(62),两个定位长条(62)分别位于固定矩形圈(61)的左右两端,两个定位长条(62)之间固定连接有矩形滑杆(63),矩形滑杆(6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其右端的位移滑块(64),位移滑块(64)与波动插销(24)相适配,固定矩形圈(6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其左端的第一导线轮(65),固定矩形圈(6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其右端的第二导线轮(66)。
CN202210457390.XA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Active CN114775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7390.XA CN114775701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7390.XA CN114775701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5701A true CN114775701A (zh) 2022-07-22
CN114775701B CN114775701B (zh) 2024-01-26

Family

ID=8243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7390.XA Active CN114775701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57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1888B1 (en) * 2006-01-12 2007-02-27 George Facaros Interconnected double hull construction for basements
CN213204228U (zh) * 2020-08-26 2021-05-14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JP2021074702A (ja) * 2019-11-04 2021-05-20 楽 康Le, Kang 地下車庫用のサイフォン式排水システム
CN113250476A (zh) * 2021-05-31 2021-08-13 李东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
CN113417305A (zh) * 2021-06-23 2021-09-21 刘宏志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1888B1 (en) * 2006-01-12 2007-02-27 George Facaros Interconnected double hull construction for basements
JP2021074702A (ja) * 2019-11-04 2021-05-20 楽 康Le, Kang 地下車庫用のサイフォン式排水システム
CN213204228U (zh) * 2020-08-26 2021-05-14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CN113250476A (zh) * 2021-05-31 2021-08-13 李东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
CN113417305A (zh) * 2021-06-23 2021-09-21 刘宏志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5701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1456A (zh) 一种生态型透水地层结构
CN210032389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11646701U (zh) 一种防潮地下室
CN114775701A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CN102535300B (zh) 一种生态型透水地层结构
CN112569753A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备用高效防潮处理装置
CN104790378B (zh) 一种真空预压联合循环电渗的加固装置和方法
CN211421634U (zh) 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02672082U (zh) 吸污车
CN214656109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自循环渗蓄结构
CN202116963U (zh) 一种生态型透水地层结构
CN210105140U (zh) 海绵城市建设用环保型生态屋顶
CN217419758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高低差部位墙身防水结构
CN212427445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CN112376811B (zh)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CN108755338A (zh) 一种可实现雨水弹性收集与排放的城市道路
CN20781220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生态地砖
CN211898884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CN211974095U (zh) 一种绿色节能屋面
CN216276076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排水结构
CN102619181A (zh) 吸污车
CN201284283Y (zh) 具有低位强排水功能的干化池
CN217988890U (zh) 一种管道空气水分去除用天然橡胶抽湿风机
CN217710885U (zh) 一种车库顶板防水结构
CN214423529U (zh) 一种排水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