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0142B -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0142B
CN114770142B CN202210695346.2A CN202210695346A CN114770142B CN 114770142 B CN114770142 B CN 114770142B CN 202210695346 A CN202210695346 A CN 202210695346A CN 114770142 B CN114770142 B CN 114770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device
material receiving
plate
side cover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53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0142A (zh
Inventor
黄其仁
梁炳灿
刘泉森
黄致伟
李世印
王智峰
林湧池
陈振强
王东毅
傅云龙
徐松志
王平江
范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Hus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Future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Hus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Fu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Hus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Future filed Critical Quanzhou-Hus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Future
Priority to CN2022106953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0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0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0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0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0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6Metal-working plant comprising a number of associated machine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线,尤其是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包括第一加工区和第二加工区,所述第一加工区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以及桁架机械手,每个所述桁架机械手的下方都设置有数控车床,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所述桁架机械手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位于所述第二加工区,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多关节机械手、数控加工中心和收料装置。采用本发明的生产线,数控车床加工后的半成品可以立即通过第一输送装置收集起来,并立即被送往第二加工区进行加工,极大地缩小了半成品在各数控车床和数控加工中心之间周转的时间,半成品加工后的存放时间相对较短,不易被氧化,支撑轮侧盖的加工质量相对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线,尤其是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支重轮是挖掘机、推土机等履带式工程机械或坦克等履带式军工机械底板四轮一带中的一个部件,主要用于支撑这类工程机械或军工机械的重量,让履带沿着轮子前进。每个支重轮的轮体两端都安装有两个支重轮侧盖,且与支重轮的轮体不同,支重轮侧盖一般都不是回转体,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支重轮侧盖的生产效率严重制约了支重轮的生产效率。
目前,支重轮侧盖在铸造成型之后,一般使用普通的车床、铣床或钻床进行加工,由于支重轮侧盖上具有多个与其他零件配合的安装孔和配合平面,各个安装孔的大小、加工位置以及加工位置各不相同,对于螺纹孔还需要进行攻牙等工序,各个孔和平面的加工位置和加工精度也各不相同,需要使用多个车床、多台铣床或钻床设备进行加工,各设备之间相对独立,需要人工在各设备之间周转半成品,半成品加工完成之后存放时间相对较长,容易被氧化而影响加工质量。
部分企业采用数控加工中心来加工支重轮侧盖,但是,由于铸造成型所获得的铸件缺少夹持定位基准,在送入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之前,通常需要先采用车床加工出定位面,而车床和数控加工中心也是相对独立的,仍需要人工在各设备之间周转半成品,同样存在半成品容易被氧化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支撑轮侧盖加工生产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质量相对较好的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包括第一加工区和第二加工区,所述第一加工区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旁且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桁架机械手,各所述桁架机械手都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垂直布置,且每个所述桁架机械手的下方都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两侧的数控车床,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所述桁架机械手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位于所述第二加工区,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多关节机械手、数控加工中心和收料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所述数控加工中心和所述收料装置环绕所述多关节机械手布置,所述多关节机械手的末端安装有与支重轮侧盖配合的夹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夹具包括连接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且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侧壁平齐布置,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与支重轮侧盖的内孔配合的定位座,各所述定位座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所述定位座一一对应布置的伸缩气缸,各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拉板,各所述推拉板上都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座两侧的导向杆,各所述导向杆上都固定连接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上开设有与支重轮侧盖的支耳配合的通槽,所述通槽的槽口朝向对应的所述定位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侧板,其中一个所述侧板或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气动夹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垂直布置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平齐布置,所述接料板的一端开设有穿孔,另一端设置有接料气缸,所述接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接料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穿孔和所述接料气缸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两侧,所述接料板在开设有所述穿孔的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多关节机械手旁的工件放置架,所述工件放置架包括台面板和用于支撑所述台面板的支撑架,所述台面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排放置组,每排所述放置组都包括多个呈直线布置的放置座,同一所述放置组中的各所述放置座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座的数量相同,且同一所述放置组中的各所述放置座的排列间距与各所述定位座的排列间距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其中一个所述放置组的各所述放置座上都竖直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台面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所述推杆滑动的推料气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加工区和/或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抽检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都包括水平布置的中空方钢条、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方钢条两端的支架、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架上的主动链轮、转动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支架上的从动链轮、绕设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的输送链条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链条在位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输送段和位于所述输送段下方的复位段,所述复位段穿插在所述中空方钢条的内孔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都为双排链轮或多排链轮,绕设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的所述输送链轮有两条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输送装置和桁架机械手将各数控车床串联起来,使得数控车床加工后的半成品可以立即通过第一输送装置收集起来,同时通过设置第二输送装置,使得第一加工区生产的半成品可以立即被送往第二加工区进行加工,极大的缩小了半成品在各数控车床和数控加工中心之间周转的时间,半成品加工后的存放时间相对较短,不易被氧化,支撑轮侧盖的加工质量相对较好。
2、本发明提供的夹具,其夹持件通过导向杆固定连接在推拉板上,可利用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的回缩动动作,带动夹持件将支重轮侧盖压紧在支撑板上实现夹持,同时由于定位座的存在,在快速移动过程中支重轮侧盖可以被牢固的限制在夹具上,而不会与夹具产生相对滑动,安全性相对较高。
3、通过设置工件放置架,可以利用多关节机械手先将第二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半成品逐一放置在工件放置架上,再一起夹持并放入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有效减小了数控加工中心的等待时间,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支重轮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桁架机械手未完全示出;
图3为实施例中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桁架机械手未完全示出;
图4为图2中A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有一个定位座上没有放置支重轮侧盖;
图7为实施例中工件放置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有一组放置组没有放置支重轮侧盖;
图8为实施例中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推车。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本体; 11-支耳;
12-定位凸柱; 13-内孔;
14-安装孔; 100-第一加工区;
110-第一输送装置; 111-中空方钢条;
112-支架; 113-从动链轮;
114-输送链条; 115-输送电机;
120-桁架机械手; 130-数控车床;
140-第二输送装置; 150-接料装置;
151-接料板; 152-穿孔;
153-接料气缸; 154-挡块;
160-抽检装置; 161-安装架;
162-横杆; 163-滑座;
164-抽检气缸; 200-第二加工区;
210-多关节机械手; 220-数控加工中心;
230-收料装置; 231-限位杆;
232-连杆; 233-导向轮;
234-位置感应器; 240-工件放置架;
241-台面板; 242-支撑架;
243-放置座; 244-推杆;
245-推料气缸; 250-夹具;
251-接料板; 252-支撑板;
253-定位座; 254-伸缩气缸;
255-推拉板; 256-导向杆;
257-夹持件; 258-通槽;
259-侧板; 260-气动夹爪;
26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述为常见的支重轮侧盖的结构示意图,其通常包括本体10、一体连接在本体10左右两侧的支耳11以及一体连接在本体10上侧或下侧到的定位凸柱12,定位凸柱12上开设有与定位凸柱12同轴布置且同时贯穿本体10的内孔13,本体10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孔14。
如图2-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加工区100和第二加工区200。当然,还包括用于控制各加工区内的各装置的工作时序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为常规的系统,可从市场上购买并根据实际功能需求进行设置获得,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第一加工区100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110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10旁且沿第一输送装置11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桁架机械手120,其中桁架机械手120包括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上方的桁架和滑动连接在桁架上的机械手(图中未示出机械手),这类桁架机械手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获得,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各桁架机械手120的桁架都与第一输送装置110垂直布置,且每个桁架机械手120的桁架的下方都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两侧的数控车床130。优选的,各数控车床130旁或与同一个桁架机械手120对应的两个数控车床130之间设置有原料放置台。
相对靠近第一输送装置110的出料端的桁架机械手120的桁架的下方设置有位于对应的两个数控车床130之间的第二输送装置140,第二输送装置140的进料端位于第一加工区100,出料端位于第二加工区200。
第一输送装置110和第二输送装置140都可以为常规的输送装置,如皮带输送装置或辊式输送装置等。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110和第二输送装置140的结构相同,都包括水平布置的中空方钢条1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中空方钢条111两端的支架112、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架112上的主动链轮、转动连接在另一个支架112上的从动链轮113、绕设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113之间的输送链条114以及用于驱动主动链轮转动的输送电机115,其中,输送电机115通过减速器与主动链轮连接,输送链条114在位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113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输送段和位于输送段下方的复位段,输送段用于放置支重轮侧盖半成品,复位段穿插在中空方钢条111的内孔中,这样能够利用中空方钢条111对输送段形成较好的支撑,同时对复位段形成较好的防护。为了保证支重轮侧盖半成品能够平稳的放置在输送链条114上,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113做好都为双排链轮或多排链轮,这样绕设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输送链轮114可以有两条以上,能够有效增加输送面的宽度,便于放置支重轮侧盖半成品。
第二加工区200内设置有多关节机械手210、数控加工中心220和收料装置230,其中,多关节机械手210和数控加工中心220都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控加工中心220可以有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数控加工中心220为例进行说明。
多关节机械手210的末端安装有与支重轮侧盖配合的夹具250,夹具250可以采用常规的夹具,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相对较高的夹具250,该夹具250也可以用于与其他的支重轮侧盖生产线,即本实施例实质上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支重轮侧盖的夹具。
夹具250包括连接板251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51上且与连接板251垂直布置的支撑板252,支撑板252与连接板251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侧壁平齐布置,连接板251远离支撑板252的一侧一体连接有与多关节机械手210的末端连接的安装板。支撑板25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与支重轮侧盖的内孔配合的定位座253,定位座253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52上的圆柱台和一体连接在圆柱台的台面上的定位柱,定位柱的周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直切面,这样可利用圆柱台的台面对支重轮侧盖的端部进行定位,而定位柱则穿插在支重轮侧盖的内孔中,由于直切面的存在,定位柱与支重轮侧盖的内孔侧壁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支撑轮侧盖不易因摩擦力作用而卡在定位柱上。各定位座253沿连接板25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同时连接板251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定位座253一一对应布置的伸缩气缸254,各伸缩气缸254的活塞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拉板255,各推拉板255都与支撑板252平行布置,且各推拉板255上都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座253两侧的导向杆256,各导向杆256上都固定连接有夹持件257,具体的,各夹持件257排列所形成的直线和各定位座253排列所形成的直线重合,即,各夹持件257和各定位座253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夹持件257上开设有与支重轮侧盖的支耳配合的通槽258,该通槽258的槽口朝向对应的定位座253。
优选的,连接板2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52上的侧板259,其中一个侧板259或各侧板259上设置有气动夹爪260,这样有助于丰富夹具的夹持功能,以适应不同的场景。此外,夹持件257远离对应的导向杆256的一端开设有与支撑板252平行布置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压板261,压板261上开设有横截面长度方向与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的腰型孔,腰型孔中穿插有螺旋连接在对应的夹持件257上的螺栓(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根据支重轮侧盖的规格调整压板261的位置并用螺栓锁紧,适用范围相对较广。
收料装置230可以直接采用工作台,在本实施例中,收料装置230包括推车(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地面上的导向组件,其中推车具有水平布置的载物板和位于载物板两侧的侧板,导向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限位杆231和连接在两个限位杆231之间的连杆232,连杆232和两个限位杆231之间共同组成U型结构,限位杆231上设置有与推车的侧板配合的导向轮233,连杆23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推车是否运动到位的位置感应器234。需要说明的是,收料装置230可以有两个以上,各收料装置230并排布置,相邻两个收料装置230的导向组件相向的一侧可以共用对应的限位杆231,但不能共用导向轮233。
第二输送装置140的出料端、各数控加工中心220和各收料装置230环绕多关节机械手210布置。优选的,第二加工区200内设置有位于多关节机械手210旁的工件放置架240,工件放置架240同时位于两个数控加工中心220之间。工件放置架240包括台面板241和用于支撑台面板241的支撑架242,台面板241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排放置组,每排放置组都包括多个呈直线布置的放置座243,同一放置组中的各放置座243的数量与夹具250上的定位座253的数量相同,且同一放置组中的各放置座243的排列间距与各定位座253的排列间距相同,这样便于夹具250一次性将统一放置组中的支重轮侧盖取走。
为了避免支重轮侧盖因摩擦作用卡在放置座243上,特别是内孔未经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的支重轮侧盖半成品,由于其孔径相对较小,容易卡在放置座243上,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放置组的各放置座243上都竖直滑动连接有推杆244,台面板24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推杆244滑动的推料气缸245,需要说明的是,推料气缸245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但其有多个时,不一定需要每个推料气缸245对应一个推杆244,可以是一个推料气缸245同时连接两个以上的推杆244。
为了便于夹具250从第二输送装置140的出料端夹取支重轮侧盖半成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装置140的出料端设置有接料装置150,接料装置150包括与第二输送装置140垂直布置的接料板151,接料板151与第二输送装置140的输送面平齐布置,且接料板151的一端开设有穿孔152,另一端设置有接料气缸153,接料气缸153的活塞杆与接料板151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穿孔152和接料气缸153分别位于第二输送装置140的两侧,接料板151在开设有穿孔152的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挡块154。这样,当支重轮侧盖被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140的出料端时,利用接料气缸142将其往挡块154方向推送,以便夹具250夹持。
此外,第一加工区100和/或第二加工区200内设置有抽检装置1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工区100和第二加工区200内都设置有抽检装置160,其中,第一加工区100的抽检装置160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140旁且位于相对靠近第一输送装置110的出料端的桁架机械手120的桁架的下方,第二加工区200的抽检装置160设置在收料装置230旁。抽检装置160包括安装架16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61上且水平布置的横杆162、滑动连接在横杆162上的滑座163以及用于驱动滑座163滑动的抽检气缸164,其中,滑座163上固定连接有与支重轮侧盖配合的定位柱。第一加工区100的抽检装置160的安装架161固定连接在桁架机械手120的支撑柱上,第二加工区200的抽检装置160的安装架16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
参见图1-图8所示,使用时,将铸造成型获得的支重轮侧盖的毛坯件放置在各原料放置台上,利用对应的桁架机械手120将原料放置台上的毛坯件夹取并装载在对应的数控车床130中,利用数控车床130对毛坯件的定位凸柱的外周缘进行车削加工,以便在后续加工中作为定位基准;车削完成之后,利用对应的桁架机械手120将车削后的毛坯件夹取并放置到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送面上,并在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送下被送至位于相对靠近第一输送装置110的出料端的桁架机械手120(为便于描述,下文将该桁架机械手120称为第一桁架机械手)的桁架的下方,利用第一桁架机械手将车削后的毛坯件夹取并放置到第二输送装置140的输送面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需要抽检,则人工在控制系统中输入半成品抽检指令,控制系统接受的人工指令之后,会利用第一桁架机械手将车削后的毛坯件从第一输送装置110上夹取并放置在位于第一加工区100的抽检装置160上,利用抽检装置160的抽检气缸164将毛坯件推出,此时即可人工取出毛坯件进行检测,这样可以避免因人工取料位置与第一桁架机械手的操作范围重叠而出现安全事故,检验完成之后,将毛坯件放回,在控制系统中输入半成品回收指令,控制系统接受的人工指令之后,会利用第一桁架机械手将抽检装置160上的毛坯件夹取并放置到第二输送装置140的输送面上。
被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140上的毛坯件会在第二输送装置140的输送下被输送到第二加工区200,然后利用接料装置150将毛坯件推出,通过多关节机械手210控制夹具250移动到与接料装置150对应的位置处,利用夹具250的气动夹爪260将夹取毛坯件并放置到工件放置架240,待工件放置架240的其中一个放置组放满毛坯件之后,利用夹具250将同一放置组中的所有毛坯件整体夹持并送入数控加工中心220进行加工,当然,如果数控加工中心220内存在已经完成加工的支重轮侧盖,则需要先利用夹具250取出并放置在工件放置架240的另一放置组上,夹具250夹取同一放置组中的所有毛坯件的具体动作为:伸缩气缸254的活塞杆伸出,夹具250从毛坯件的侧面靠近毛坯件使得毛坯件的支耳穿入通槽258,然后伸缩气缸254的活塞杆使得压板261将支耳压紧在定位座253上。最后,利用多关节机械手210和夹具250的配合将工件放置座240上已经加工好的支重轮侧盖搬运到收料装置230的推车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需要抽检,则人工在控制系统中输入成品抽检指令,控制系统接受的人工指令之后,会利用多关节机械手210和夹具250配合将支重轮侧盖从工件放置座240上夹取并放置在位于第二加工区200的抽检装置160上,利用抽检装置160的抽检气缸164将支重轮侧盖推出,此时即可人工取出支重轮侧盖进行检测,这样可以避免因人工取料位置与多关节机械手210的操作范围重叠而出现安全事故,检验完成之后,将支重轮侧盖放回,在控制系统中输入成品回收指令,控制系统接受的人工指令之后,会利用多关节机械手210和夹具250的配合将抽检装置160上的支重轮侧盖夹取并放置到收料装置230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工区和第二加工区,所述第一加工区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旁且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桁架机械手,各所述桁架机械手都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垂直布置,且每个所述桁架机械手的下方都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两侧的数控车床,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所述桁架机械手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位于所述第二加工区,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多关节机械手、数控加工中心和收料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所述数控加工中心和所述收料装置环绕所述多关节机械手布置,所述多关节机械手的末端安装有与支重轮侧盖配合的夹具;
所述夹具包括连接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且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侧壁平齐布置,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与支重轮侧盖的内孔配合的定位座,各所述定位座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所述定位座一一对应布置的伸缩气缸,各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拉板,各所述推拉板上都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座两侧的导向杆,各所述导向杆上都固定连接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上开设有与支重轮侧盖的支耳配合的通槽,所述通槽的槽口朝向对应的所述定位座;
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多关节机械手旁的工件放置架,所述工件放置架包括台面板和用于支撑所述台面板的支撑架,所述台面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排放置组,每排所述放置组都包括多个呈直线布置的放置座,同一所述放置组中的各所述放置座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座的数量相同,且同一所述放置组中的各所述放置座的排列间距与各所述定位座的排列间距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侧板,其中一个所述侧板或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气动夹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垂直布置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平齐布置,所述接料板的一端开设有穿孔,另一端设置有接料气缸,所述接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接料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穿孔和所述接料气缸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两侧,所述接料板在开设有所述穿孔的一端的端部还设置有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放置组的各所述放置座上都竖直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台面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所述推杆滑动的推料气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区和/或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抽检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都包括水平布置的中空方钢条、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方钢条两端的支架、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架上的主动链轮、转动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支架上的从动链轮、绕设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的输送链条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链条在位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输送段和位于所述输送段下方的复位段,所述复位段穿插在所述中空方钢条的内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都为双排链轮或多排链轮,绕设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的所述输送链轮有两条以上。
CN202210695346.2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Active CN114770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5346.2A CN114770142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5346.2A CN114770142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0142A CN114770142A (zh) 2022-07-22
CN114770142B true CN114770142B (zh) 2022-09-16

Family

ID=8242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5346.2A Active CN114770142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01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0732B2 (en) * 2011-04-21 2014-02-18 Chrysler Group Llc Road wheel protection member
CN205465211U (zh) * 2016-03-31 2016-08-17 泉州市华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支重轮侧盖加工工作台的旋转限位机构
CN106078275B (zh) * 2016-08-17 2019-07-23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削工作台的便携式定位座及装夹组件
CN107914168A (zh) * 2017-12-20 2018-04-17 苏州臻嘉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的反向夹具
CN207840685U (zh) * 2018-02-09 2018-09-11 开封盛达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轴加工生产线
CN209425062U (zh) * 2019-01-26 2019-09-24 广东圣特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十六轴机械手
CN215469496U (zh) * 2020-12-18 2022-01-11 成都中科卓尔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天轨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15035293U (zh) * 2021-06-03 2021-12-07 重庆兆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生产线
CN113732757B (zh) * 2021-09-19 2022-11-04 湖北冶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工机床垫块的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0142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2719B (zh) 一种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的型材切割方法
CN102909563B (zh) 型钢数控锯、钻、焊集成生产线
CN109877432B (zh) 自动切割打孔机
KR101537757B1 (ko) 피어싱 시스템
CN210937684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激光切割设备
CN110587319B (zh)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槽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10334788U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
CN112894347B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的组装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0000873B (zh) 一种木结构构件上下料系统及方法
CN106001953A (zh) 一种h型钢切割生产线
CN213671295U (zh) 一种自动化上下料的管件翻边机
CN112643216A (zh) 一种带机械臂的坡口切割用激光切割机
CN111702320B (zh) 一种重载桁架搬运机器人及其搬运方法
CN110625398A (zh) 铝轮毂柔性无人机加工中心
CN114770142B (zh) 一种支重轮侧盖加工生产线
KR102319343B1 (ko) 팔레트 이송장치
CN210908956U (zh)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槽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
JPH04774B2 (zh)
CN213034792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结构的数控钻孔装置
CN210418352U (zh) 多工位烤炉运输装置
CN212599727U (zh) 一种带机械臂的坡口切割用激光切割机
CN111702321A (zh) 一种重载桁架搬运机器人
CN217070591U (zh) 一种发电机转子轴直纹自动加工装置
CN217050611U (zh) 一种用于生产线工件移动设备
JPS59156655A (ja) 自動棒材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2

Assignee: QUANZHOU HUASHU ROBOT CO.,LTD.

Assignor: QUANZHOU-HUS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FUTURE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35000026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roduction Line for Processing Side Covers of Supporting Wheel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1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52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