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8164A -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8164A
CN114768164A CN202210590929.9A CN202210590929A CN114768164A CN 114768164 A CN114768164 A CN 114768164A CN 202210590929 A CN202210590929 A CN 202210590929A CN 114768164 A CN114768164 A CN 114768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ing
extinguishing agent
safe
aerosol fire
potass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09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8164B (zh
Inventor
王继东
程云
沈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zhongan Fi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zhongan F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zhongan Fi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zhongan F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09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8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8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8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8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8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DCHEMICAL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FIRES OR FOR COMBA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HARMFUL CHEMICAL AGENTS; CHEMICAL MATERIALS FOR USE IN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D1/00Fire-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in extinguishing fires
    • A62D1/06Fire-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in extinguishing fires containing gas-producing, chemically-reactiv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气溶胶灭火剂组分主要包括钾盐氧化剂和有机硝基化合物。本发明利用有机硝基化合物替代传统气溶胶灭火剂使用的有机合成树脂类粘合剂和可燃剂,提高了灭火效率,降低了燃烧火焰温度,有效降低了二次危害的风险,避免了有害物质多环芳烃的生成,制备了一种安全无毒害、高效灭火的气溶胶灭火剂。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灭火剂的使用是防控火灾的重要手段。现在国内外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水系灭火剂、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惰性气体灭火剂和哈龙灭火剂等。就其灭火性能而言,哈龙灭火剂以其高效灭火、安全清洁、低毒无残留、腐蚀性小、易储存、适用性广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但哈龙灭火剂的使用会促进臭氧的分解消耗,造成臭氧层产生空洞,危害地球环境。因此研发高效、环保灭火剂成为研究热点,而气溶胶灭火剂因其高效环保成为哈龙灭火剂的理想替代品。
气溶胶灭火技术是在全球淘汰和禁止哈龙灭火剂的生产和使用背景下,以军用烟火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灭火技术,具有灭火效率高范围广、效果持久、环保、常压储存、使用及维护成本低、综合性能优秀的一种哈龙替代技术,其臭氧消耗潜在值和温室效应潜能值均很低。气溶胶灭火剂由氧化剂、还原剂及粘合剂构成,通过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灭火介质,均匀地分布在被保护空间,通过物理、化学的双重协同作用来熄灭火灾。其灭火机理主要在于物理抑制和化学抑制两个方面的作用。
物理抑制作用:气溶胶灭火剂在火场中首先会热容吸热,达到一定温度时,气溶胶颗粒会发生气化、分解,增大吸热量。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进入火场,稀释火场的氧浓度起到窒息作用。同时这些惰性气体会降低火场温度帮助灭火。
化学抑制作用:气溶胶灭火剂能够与火焰发生非均相和均相反应,有效地抑制燃烧链反应进行,使火焰熄灭。非均相抑制作用发生在粒子表面。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当颗粒进入火场后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吸附火焰中的自由基。均相抑制主要是气相反应。气溶胶颗粒在高温下形成气态产物,与火焰自由基反应,中断燃烧链反应进行。
现在使用的气溶胶灭火剂根据产生气溶胶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热气溶胶灭火剂和冷气溶胶灭火剂。由固体组合物燃烧生成的热气溶胶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成熟和实际应用的气溶胶灭火剂,也叫做热气溶胶。固体组合物一般由氧化剂、还原剂、性能添加剂和黏合剂组成,称之为气溶胶灭火剂发生剂。冷气溶胶灭火剂是利用机械或高压气流将固体或液体超细灭火微粒分散干气体中面形成的灭火气溶胶。目前,应用干冷气溶胶灭火剂中的灭火微粒均是由物理分散法或化学分散法制成的。与热气溶胶灭火剂相同的是,被释放的灭火剂微粒可以绕过障碍物,还可在空间有较长的时间的驻留,达到快速高效的灭火效果,其保护方式可以是局部保护方式,也可以是全淹没方式。冷气溶胶灭火剂与热气溶胶灭火剂不同的是,在释放以前,驱动源与分散质是稳定存在的,释放过程中驱动源分散粉体灭火剂或驱动液体通过特定装置雾化形成气溶胶。然而冷气溶胶灭火剂具有适用范围较窄、易粘结、不易储存、价格高等缺点。因此,热气溶胶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气溶胶灭火剂的主流,一般来说气溶胶灭火剂通常都是指热气溶胶灭火剂。
气溶胶灭火剂由氧化剂、还原剂、粘合剂和各种性能增强添加剂组成。钾和锶的氯酸盐、高氯酸盐或硝酸盐是常用的氧化剂,各种合成有机树脂,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是常用的还原剂、粘合剂。这种混合物在启动时发生快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热的气溶胶,可有效扑灭A、B、C、D和K类火灾。然而,由于含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有机合成树脂,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传统热气溶胶灭火剂使用后也极易产生有毒害物质,比如基于甲醛的有机树脂会释放致癌的甲醛等。此外,在燃烧过程中,火焰温度可能高达2100℃,产生的热量和火焰距离可高达1米,使周围物体温度升高,极易导致二次火灾或爆炸。
CN101757760B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热气溶胶灭火装置中的催化型冷却剂及其加工工艺。该冷却剂主要由碳酸锰或草酸锰、磷酸锰、锰酸钾和第I族、第II以及过渡组的金属碳酸盐、碱式碳酸盐、草酸盐等作为吸热冷却成分;以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氧化剂和增强填料;以硬脂酸盐、石墨等作为加工助剂;以碱金属硅酸盐和水溶性高聚物的复配溶液作为粘合剂;以羟甲基或羟乙基纤维素等膜材料作为表面包覆剂。通过模压、挤压及制丸后,再经过包覆处理工艺成型。该催化型冷却剂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强度高,冷却效果好、可降低灭火剂的二次损害和消除灭火剂产物中的有毒气体含量,降低灭火剂提高其环境安全性。
CN1386554A公开了一种不产生有害物质的灭火组合物,它是由氧化剂、还原剂和性能改良剂组成,氧化剂可以是硝酸锶或硝酸锶和硝酸钾双组成,它们两者的相对重量比为1.4~5,硝酸钾可以部分或全部被氯酸钾和高氯酸钾取代,还原剂可选用硝酸胍或双氰胺,加入的性能改良剂包括有:铁氰化钾、铝粉、碳粉和酚醛树脂。启用时是由传感装置引爆点火,使气溶胶灭火剂瞬时强烈反应产生大量具有很强灭火功能的固体微粒流覆盖被保护的物体,伴同附加的惰性气体充满整个灭火空间,迅速可靠灭火,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也不会腐蚀和损坏设备。该气溶胶灭火剂适用于计算机房、邮电通讯机房、发电机房和船舶、飞机、火车、汽车的引擎间、货仓、控制间等。
因此,开发一种低燃烧温度和安全无毒害物质产生的气溶胶灭火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新型无树脂高效安全气溶胶灭火剂,该气溶胶灭火剂对其产生的气溶胶具有一定的冷却效果,可以消除安装在热气溶胶发生器前面以降低释放的气溶胶和热气体的温度的任何物理冷却颗粒,简化复杂的结构并降低热气溶胶发生器的成本。本发明使用3,5-二硝基水杨酸、3,5-二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磺酸盐和3-硝基邻苯二甲酸作为还原剂,以硝酸钾、氯酸钾、高氯酸钾或它们的组合作为氧化剂,克服传统气溶胶灭火剂的缺点和不足,解决了燃烧火焰温度过高以及灭火剂使用后产生毒害物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包括如下组分:钾盐氧化剂和有机硝基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钾盐氧化剂为硝酸钾、氯酸钾、高氯酸钾、亚硝酸钾、碳酸钾、柠檬酸钾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硝基化合物为3,5-二硝基水杨酸、3,5-二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磺酸盐和3-硝基对苯二甲酸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由重量比为(1~6):(1~4)的钾盐氧化剂和有机硝基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由重量比为6:3:1的3,5-二硝基水杨酸、硝酸钾和高氯酸钾。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由重量比为6:3:1的3,5-二硝基苯甲酸、硝酸钾和高氯酸钾。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由重量比为1:1的间硝基苯磺酸盐和氯酸钾。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由重量比为6:3:1的3-硝基对苯二甲酸、硝酸钾和氯酸钾。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添加部分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去除材料的热分解来减缓燃烧速率,与硝基和硝酸盐相互作用,促进硝酸盐的氧化还原反应,提高氧化速率,进一步降低气溶胶灭火剂的燃烧温度,更有利于实现气溶胶灭火剂的安全高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钾盐氧化剂中含有1~3wt%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优选的,所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MnO2、NiO和CeO2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配方称取的钾盐氧化剂和有机硝基化合物经干燥、研磨成细粉后混合,加入乙醇搅拌成团状进行压模成型,真空干燥后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具体的,所述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上述配方称取的钾盐氧化剂和有机硝基化合物分别在50~80℃下干燥1~3h,研磨至细粉后混合,加入25~30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模具压模成型,在60~100℃下以150~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5~10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优选的,所述的细粉粒径分布在53~74μm。
优选的,所述的模具为尺寸为25mm×25mm×6mm的立方体。
优选的,所述的压模成型条件为在3000~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50~75s成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有机硝基化合物替代传统气溶胶灭火剂使用的有机合成树脂类粘合剂和可燃剂,制备了一种安全高效无毒害的气溶胶灭火剂。
在不添加任何改性剂和可燃剂的条件下,本发明利用强大的吸电子硝基促进了与钾盐氧化剂的快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快速无焰雾化,产生了大量的CO2和水蒸气。这些气体有助于降低热值并将气溶胶剂有效地输送到防火区。由于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硝基化合物基气溶胶灭火剂具有更低的着火温度和热值以及更高的燃烧速率,导致气溶胶立即释放,灭火时间缩短,并抑制了燃烧火焰温度的上升。另一方面,传统热气溶胶灭火剂具有较高的着火温度,从而导致气溶胶释放的延迟。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器具有更高效的灭火性能,更低的燃烧火焰温度,有效降低了二次危害的风险。
过渡金属尺寸相对较小,具有电子特性,对燃烧分解放热的催化活性高。本发明人通过添加过渡金属氧化物降低了燃烧分解放热所需的活化能、热值和着火温度,提高了燃烧效率,而更高的燃烧率有助于降低气溶胶颗粒的粒径,这反过来促进气溶胶颗粒的扩散,从而提高灭火效率。另一方面,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与所用钾盐氧化剂的阴离子相互作用。由于这些过渡金属的尺寸很小以及电子构型的不同,会吸引额外的电子,往往表现为Lewis酸。而硝酸盐中的氧有一对孤电子,表现为Lewis碱。因此,硝酸盐的氧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金属相互作用形成表面络合物,导致硝酸盐分解为亚硝酸盐,加快了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了氧化速率,促进气溶胶颗粒的扩散,从而提高灭火效率,有效控制燃烧温度的上升。
本发明利用有机硝基化合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制备了低燃烧温度的无树脂气溶胶灭火剂,避免了多环芳烃的生成,降低了二次危害风险,是一种安全无毒害、对环境友好的新型气溶胶灭火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部分原材料介绍:
MnO2,粒径<10μm,纯度85%。
NiO,粒径<50nm,纯度99.8%。
CeO2,粒径<5nm,纯度99.9%。
实施例1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60g的3,5-二硝基水杨酸、30g的硝酸钾和10g的高氯酸钾分别在75℃下干燥1h,研磨成粒径为53~74μm的细粉后混合,加入25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尺寸为25mm×25mm×6mm的模具在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60s成型,在85℃下以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6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实施例2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60g的3,5-二硝基苯甲酸、30g的硝酸钾和10g的高氯酸钾分别在75℃下干燥1h,研磨成粒径为53~74μm的细粉后混合,加入25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尺寸为25mm×25mm×6mm的模具在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60s成型,在85℃下以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6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实施例3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50g的间硝基苯磺酸钠盐和50g的氯酸钾分别在75℃下干燥1h,研磨成粒径为53~74μm的细粉后混合,加入25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尺寸为25mm×25mm×6mm的模具在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60s成型,在85℃下以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6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实施例4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60g的3-硝基对苯二甲酸、30g的硝酸钾和10g的氯酸钾分别在75℃下干燥1h,研磨成粒径为53~74μm的细粉后混合,加入25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尺寸为25mm×25mm×6mm的模具在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60s成型,在85℃下以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6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实施例5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60g的3,5-二硝基水杨酸、30g含3wt%NiO的硝酸钾和10g的高氯酸钾分别在75℃下干燥1h,研磨成粒径为53~74μm的细粉后混合,加入25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尺寸为25mm×25mm×6mm的模具在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60s成型,在85℃下以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6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实施例6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60g的3,5-二硝基水杨酸、30g含3wt%MnO2的硝酸钾和10g的高氯酸钾分别在75℃下干燥1h,研磨成粒径为53~74μm的细粉后混合,加入25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尺寸为25mm×25mm×6mm的模具在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60s成型,在85℃下以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6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实施例7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60g的3,5-二硝基水杨酸、30g含3wt%CeO2的硝酸钾和10g的高氯酸钾分别在75℃下干燥1h,研磨成粒径为53~74μm的细粉后混合,加入25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尺寸为25mm×25mm×6mm的模具在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60s成型,在85℃下以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6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对比例1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40g的硝酸钾、40g的硝酸胍和20g的酚醛树脂分别在75℃下干燥1h,研磨成粒径为53~74μm的细粉后混合,加入25wt%的乙醇搅拌成团状,再利用尺寸为25mm×25mm×6mm的模具在5000kg/cm2的压力条件下压缩60s成型,在85℃下以200mbar的真空度干燥6h,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测试例1
燃烧速率的测定:按熔丝法测定实施例1~7和对比例1制备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的燃烧速率。将两根熔丝穿入样品中中。燃烧过程中第一根熔丝的熔化为线性燃烧率测量提供了启动信号,而第二根熔丝的熔化提供了停止信号。通过记录导线和导线之间的空间在熔化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确定样品的燃烧速率,测试结果见表1。
热值的测定:在Bomb Calorimeter SDC 5015量热仪上测定了1g实施例1~7和对比例1制备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的热值,测试结果见表1。
着火温度的测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1制备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进行着火温度测定。利用Perkin Elmer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DSC测定,气氛为氮气,加热范围为50~700℃,升温速率为10℃/min,流速为50mL/min。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气溶胶灭火剂的燃烧速率、热值和着火温度
组别 燃烧速率(mm/s) 热值(J/g) 着火温度(℃)
实施例1 17.02 5718 311
实施例2 15.61 6651 346
实施例3 16.51 5820 304
实施例4 13.93 6017 284
实施例5 21.38 4973 293
实施例6 20.74 5249 297
实施例7 19.46 5512 302
对比例1 10.13 7778 437
如表1所示,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具有更高的燃烧速率、更低的热值和着火温度。这是由于在不添加任何改性剂和可燃剂的条件下,强大的吸电子硝基促进了与钾盐氧化剂的快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快速无焰雾化,产生大量的CO2和水蒸气。这些气体有助于降低热值并将气溶胶剂有效地输送到防火区。由于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硝基化合物基气溶胶灭火剂具有更低的着火温度和热值,从而有利于气溶胶立即释放,灭火时间缩短,提高实施例1~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性能。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5~7具有更优异的灭火性能,这主要是因为具有电子特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对分解放热的催化作用明显,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加入降低了热值和着火温度,提高了燃烧效率,较高的燃烧率有助于降低气溶胶颗粒的粒径,这反过来促进气溶胶颗粒的扩散,从而提高灭火效率。另一方面,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与所用钾盐氧化剂的阴离子相互作用。由于这些过渡金属的尺寸很小以及电子构型的不同,会吸引额外的电子,往往表现为Lewis酸。而硝酸盐中的氧有一对孤电子,表现为Lewis碱。因此,硝酸盐的氧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金属相互作用形成表面络合物,导致硝酸盐分解为亚硝酸盐,加快了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了氧化速率,促进气溶胶颗粒的扩散,从而提高灭火效率,有利于控制燃烧温度的上升。
测试例2
灭火性能测试:参照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499.1-2010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1制备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进行灭火性能测试。测试用灭火箱的尺寸为1m×1m×1m的正方形,材质是厚度为2mm的不锈钢板;火源类型为B类,燃烧原料为正庚烷,火源装置为Ф100×150mm的燃料盘;盘内部加入高度为100mm清水,清水上部再填装高度为30mm正庚烷;燃料盘底部距离地面200mm;将灭火装置布置在试验空间内距离燃料盘200mm处,喷口方向不正对燃料盘。利用电点火方式启动气溶胶灭火剂,灭火时间为气溶胶灭火剂产生开始到燃烧火焰被扑灭的时间。点燃燃烧盘内的正庚烷,预燃30s,关闭试验空间所有开口,让火再燃烧50秒,启动灭火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灭火时间,记录灭火装置扑灭明火的时间,观察10min浸渍期内有无余火或复燃,检测结果见表2。
表2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667359630000111
由表2可知,实施例1~7和对比例1都表现出相似的灭火功效,在2~5秒内灭火,但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灭火时间较短,尤其是实施例1~2和实施例4~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灭火时间仅需2~3s。这是由于基于有机硝基化合物的气溶胶灭火剂燃烧速率比传统热气溶胶灭火剂快的多,在不添加任何改性剂和可燃剂的条件下,强大的吸电子硝基促进了与钾盐氧化剂的快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快速无焰雾化,产生了大量的CO2和水蒸气。这些气体有助于降低热值并将气溶胶剂有效地输送到防火区。由于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硝基化合物基气溶胶灭火剂具有更低的着火温度和热值,导致气溶胶立即释放,灭火时间缩短。另一方面,传统热气溶胶灭火剂具有较高的着火温度,从而导致气溶胶释放的延迟。因此,实施例1~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器在火灾测试中表现出了更快的反应速度,具有更高效的灭火性能。
与对比例1相比,除灭火时间较短,实施例1~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所需最小灭火质量差距不明显,而且均无余火或复燃现象,但是实施例1~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的燃烧火焰温度比传统气溶胶灭火剂的燃烧火焰温度要低53~71%,最高也不超过270℃,这主要是由于实施例1~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具有更低的热值和着火温度,以及更高的燃烧速率,使燃烧反应快速完成,抑制了温度的上升。这强有力的冷却功效降低了由于温度过高导致二次危害的风险,尤其是在石油生产平台和船舶机舱,这些平台空气中含有柴油,330℃时可自燃。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5~7燃烧火焰温度更低,这可能是因为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加入以及其与硝酸盐得到相互作用,降低了分解放热所需活化能,从而降低了热值和着火温度,提高了燃烧效率,抑制了燃烧温度的上升。
测试例3
毒性试验:参照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499.1-2010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1制备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进行毒性试验。取60只试验小白鼠,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半。各组分别将12只雌雄各半的试验小鼠均匀分装入四个小鼠转笼。取与灭火试验时用量一致的灭火装置一套,置于试验房间地面中心位置。引燃气溶胶发生剂,气溶胶发生剂燃烧结束后将四个小鼠转笼分别置于试验房间的四角,距地面100mm,距相邻墙各500mm。同时秒表计时,10min后取出小鼠。取出小鼠后立即观察小鼠是否丧失逃离能力,3d内观察小鼠是否死亡。
表3气溶胶灭火剂毒性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667359630000121
Figure BDA0003667359630000131
由表3可知,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7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安全可靠,使用产生的物质对小鼠无毒害作用,而对比例1制备的气溶胶灭火剂的使用对小鼠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由于传统热气溶胶灭火剂含有有机合成树脂,使用过程中的燃烧反应产生了多环芳烃。多环芳烃由于具有毒性、遗传毒性、突变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可造成多种危害,如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对肝脏、肾脏造成损害,被认定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因此,传统热气溶胶灭火剂的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危害。实施例1~7利用有机硝基化合物替换有机合成树脂,避免了灭火剂使用过程中多环芳烃的产生,是一种安全、对环境友好的新型气溶胶灭火剂。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钾盐氧化剂和有机硝基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钾盐氧化剂和有机硝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6):(1~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钾盐氧化剂为硝酸钾、氯酸钾、高氯酸钾、亚硝酸钾、碳酸钾、柠檬酸钾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硝基化合物为3,5-二硝基水杨酸、3,5-二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磺酸盐和3-硝基对苯二甲酸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重量比6:3:1的3,5-二硝基水杨酸、硝酸钾和高氯酸钾。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由重量比为6:3:1的3,5-二硝基苯甲酸、硝酸钾和高氯酸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由重量比为1:1的间硝基苯磺酸盐和氯酸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组分为由重量比为6:3:1的3-硝基对苯二甲酸、硝酸钾和氯酸钾。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钾盐氧化剂中含有1~3wt%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MnO2、NiO和CeO2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方称取的钾盐氧化剂和有机硝基化合物经干燥、研磨成细粉后混合,加入乙醇搅拌成团状进行压模成型,真空干燥后得到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
CN202210590929.9A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768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929.9A CN114768164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929.9A CN114768164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8164A true CN114768164A (zh) 2022-07-22
CN114768164B CN114768164B (zh) 2023-06-16

Family

ID=82408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0929.9A Active CN114768164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81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8246A (zh) * 2023-03-16 2023-06-27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热气溶胶灭火药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0086A (zh) * 2011-11-20 2013-06-26 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多孔吸附材料为载体的灭火组合物
CN105194830A (zh) * 2015-09-23 2015-12-30 西安坚瑞安全应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灭火组合物
JP2019097691A (ja) * 2017-11-29 2019-06-24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エアロゾル消火剤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0086A (zh) * 2011-11-20 2013-06-26 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多孔吸附材料为载体的灭火组合物
CN105194830A (zh) * 2015-09-23 2015-12-30 西安坚瑞安全应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灭火组合物
JP2019097691A (ja) * 2017-11-29 2019-06-24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エアロゾル消火剤組成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8246A (zh) * 2023-03-16 2023-06-27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热气溶胶灭火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16328246B (zh) * 2023-03-16 2024-03-12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热气溶胶灭火药剂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8164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98925B1 (en) Phosphate fire-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
EP1691896B1 (en) Man-rated fire suppression system
RU2520095C2 (ru) Химический каталитический охлаждающий агент для термоаэрозоле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RU2587176C2 (ru) Новый способ тушения огня
EP0925808B1 (en) Method of extinguishing a fire and a fire-extinguishing system
AU2011301570B2 (en) Fire 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 producing fire extinguishing substance by high temperature sublimation
AU754475B2 (en) Fire extinguishing aerosol forming means
SA99200480B1 (ar) طريقة وجهاز لإطفاء النيران
Zhang et al. Hot aerosol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s and the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a review
CN102824717A (zh) 一种灭火剂
CN102949800B (zh) 一种铜盐类灭火组合物
CN114768164B (zh) 一种安全高效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A2089901C (en) Aerosol-producing fire extinguishant
CN103736240B (zh) 一种含有饱和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灭火组合物
CN113939346B (zh) 灭火用形成气溶胶的组合物
CN107497089B (zh) 一种复合型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4504A (zh) 一种配电柜用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hak et al. Bio‐modified pyrotechnic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firefighting application
CN107694001B (zh) 一种热气溶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A2250325C (en) Fire-extinguishing composition, fire extingui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949797B (zh) 一种新型灭火组合物
KR102581193B1 (ko) 에어로졸 소화제 조성물
CN116570874A (zh) 一种气溶胶灭火剂用的化学冷却剂及制备方法
CN114768163A (zh) 一种气溶胶灭火剂
CN107670217B (zh) 一种气溶胶型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