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6066A -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6066A
CN114766066A CN202180006762.0A CN202180006762A CN114766066A CN 114766066 A CN114766066 A CN 114766066A CN 202180006762 A CN202180006762 A CN 202180006762A CN 114766066 A CN114766066 A CN 114766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pole
notch
length
curren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67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华
张誉
赵义
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66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60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70Carriers or col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5Ta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极片集流体及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表面上的膜片;至少一个膜片上设置有极耳槽,极耳槽与极片沿宽度方向的边缘间隔设置,且极耳槽暴露出集流体的表面;设置有极耳槽的膜片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极耳槽连通的缺口,缺口沿垂直于膜片的方向贯穿集流体,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本申请通过在极片上形成贯穿集流体并与极耳槽连通的缺口,且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与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形成直角相比,弧形面可以降低两个内壁面连接处的应力,也可以防止两个内壁面连接处形成毛刺,进而降低了电极组件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为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电池通常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包括隔离膜以及相对设置在隔离膜两侧的极片,且两个极片的极性相反,极片上设置有用于焊接极耳的极耳槽,通过极耳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功能。
相关技术中,在制备极片时,通常是先制作尺寸较大的极片母板,在极片母板上形成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极耳槽,然后利用切割机构沿着切割线切割极片母板,将极片母板切割成若干个极片,最后再利用切割机构在极片形成贯穿极片并与极耳槽连通的缺口。
但是,在切割极片母板的过程中,受切割精准度的影响,容易在极片上形成多余的空箔区,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用于避免在极片上形成多余的空箔区,保证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表面上的膜片。
至少一个所述膜片上设置有极耳槽,所述极耳槽与所述极片的边缘间隔设置,且所述极耳槽暴露出所述集流体的表面。
设置有所述极耳槽的所述膜片上设置有与所述极耳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极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集流体,所述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所述极片具有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极耳槽的中心距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极耳槽的中心距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
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暴露在所述极耳槽和所述缺口内的所述集流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0位于1mm-6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极片的宽度方向,所述极耳槽的宽度W1为5mm-30mm;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极耳槽的长度L1为2mm-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缺口的长度与所述极耳槽的长度相等,所述弧形面为所述集流体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缺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极耳槽的长度,所述弧形面为所述膜片和所述集流体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缺口的长度L2与所述极耳的宽度Wt之差为0.5mm-6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片还包括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盖设所述极耳槽和所述缺口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膜的长度L3与所述缺口的长度L2的之差为0.5mm-10mm。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极片母板,所述极片母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极耳槽;
在所述极片母板上形成间隔设置的多个切割部,所述切割部沿所述极片母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切割部位于相邻的所述极耳槽之间,并与所述极耳槽间隔设置;
沿所述切割部切割所述极片母板,以形成若干个极片;
在所述极片上形成与所述极耳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极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极片的集流体,所述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
如上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切割部与所述极耳槽靠近所述切割部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D1位于0.5mm-3mm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如上所述的极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中,通过在极片上形成贯穿集流体并与极耳槽连通的缺口,且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与缺口的相邻的两个内壁面形成直角的技术方案相比,弧形面可以降低两个内壁面连接处的应力,也可以防止两个内壁面连接处形成毛刺,进而降低了电池内部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此外,极耳槽与极片的边缘间隔设置,这样在利用切割机构切割极片母板的时候,不会损坏掉极耳槽,避免在极片上形成多余的空箔区,保证了极片的使用性能,进而保证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的俯视图一;
图3为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的立体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的俯视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和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极耳以及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沿图8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极片母板; 110:极片;
111:膜片; 112:集流体;
113:第一侧面; 114:第二侧面;
120:极耳槽; 121:极耳;
122:焊接区域; 1221:第一边缘;
1222:第二边缘; 130:切割部;
140:缺口; 141:弧形面;
150: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制备极片时,需要先提供设置有极耳槽的极片母板,然后利用模切机构将极片母板切割成若干个极片,由于切割过程容易存在误差,易损坏极耳槽,这样使得相邻的极片上会形成两个槽位,其中一个槽位用于焊接极耳,另外一个槽位会闲置形成多余的空箔区,影响极片的使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通过使极耳槽与极片的边缘间隔设置,这样在利用切割机构切割极片母板的时候,不会损坏掉极耳槽,避免在极片上形成多余的空箔区,保证了极片的使用性能,进而保证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在极片上形成贯穿集流体并与极耳槽连通的缺口,且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与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形成直角的技术方案相比,弧形面可以降低两个内壁面连接处的应力,也可以防止两个内壁面的连接处形成毛刺,进而避免了电极组件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以包括电池,电池用于给电子装置提供电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可以为车辆,例如:车辆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且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
此外,装置还可以为其他储能装置,比如,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船舶及航天器等,其中,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或者宇宙飞船。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电池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装置,但是为了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地,手机可以包括手机主体以及设置在手机主体内的电池,其中,电池与手机主体的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为电路板提供电力,以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
电池可以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电极组件和电解液,其中,电极组件可以包括隔离膜和两个极片,隔离膜位于两个极片之间,用于实现两个极片之间的绝缘设置,其中,隔离膜的材质可以为PP或PE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极片的极性相反,其中一个极片为正极极片,另一个极片为负极极片,利用金属离子(例如锂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移动来提供电能。
如图1至图5所示,极片110可以包括集流体112及设置集流体112上的膜片111,其中,两个膜片111可以分别粘结在集流体1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当极片110为正极极片时,集流体112的材质可以为铝,膜片111的材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当极片110为负极极片时,集流体112的材质为铜,膜片111的材质可以为碳或者硅等。
为了实现电极组件的充放电功能,通常需要在极片110上设置用于容置极耳的极耳槽120,具体地,至少一个膜片111上设置有极耳槽120,且极耳槽120暴露出集流体112的表面,这样可以便于极耳与集流体112电连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极耳槽120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当极耳槽120的个数为两个时,如图3所示,两个极耳槽120的中心连线与膜片111互相垂直。
本实施例还对极耳槽120的大小进行了限定,如图2和图5所示,沿极片的宽度方向W,极耳槽120的宽度W1为5mm-30mm;沿极片的长度方向L,极耳槽的长度L1为2mm-20mm。
若极耳槽120的长度和宽度过大,致使极耳槽120的面积过大,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若极耳槽120的长度和宽度过小,致使极耳槽120的面积过小,增加焊接极耳的难度,进而增加极片的制备难度,因此,本实施例对极耳槽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了限定,既要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要降低极片的制备难度。
在制备极片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切割机构对极片母板100进行切割,以形成若干个极片110,在切割过程中,若是沿着极耳槽120的一个侧边进行切割,由于难以控制切割机构的切割精度,容易损坏极耳槽120,降低极片110的合格率。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极耳槽120与极片110的边缘间隔设置,也就是说,极耳槽120位于极片110的内部,这样在形成极片110的时候,不容易损坏极耳槽,提高了极片的合格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极片110的边缘可以为极片110沿宽度方向W的边缘,以图2所示的方位为例,极片110沿宽度方向W的边缘可以为极片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具体地,如图2所示,沿极片的宽度方向,也就是图2中W方向,极片110具有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4,其中,极耳槽120的中心距第一侧面113的距离,小于极耳槽120的中心距第二侧面114的距离,即,极耳槽120并非位于极片110沿宽度方向W的中心位置上。
由于在后续制作电极组件时,如图6和图7所示,需要将极耳121焊接在极耳槽120内,并使极耳121沿极片的宽度方向W延伸至第一侧面113外,本实施例通过极耳槽120的中心距第一侧面113的距离,小于极耳槽120的中心距第二侧面114的距离,可以缩短极耳121沿极片的宽度方向W上尺寸,进而既可以降低极耳制作成本,也可以降低极耳的电阻,提高电极组件的充放电效率。
如图6所示,极耳槽120内设置极耳121,即,极耳121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极耳槽120内,并在极耳槽120内形成焊接区域122,沿极片的宽度方向W,焊接区域1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1221和第二边缘1222,第一边缘1221临近第一侧面113,且第一边缘1221到极耳槽120临近第二侧面114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位于4.5mm-15mm之间,这样可以便于极耳的焊接。
极片110上还设置有缺口140,缺口140可以设置在极耳槽120所在的膜片111的侧面上,且缺口140与极耳槽120连通,并沿垂直于膜片111的方向贯穿集流体,暴露出集流体112的侧面,当将极耳121焊接在极耳槽120内时,极耳的一端可以通过缺口延伸至极片110的外部,这样极耳就不会增加位于极耳槽与极片边缘之间的极片厚度,保证了极片的厚度均一性,进而也保证了极片的性能均一性。
需要说明的是,缺口140可以设置在极耳槽120所在的膜片111的侧面的任意侧面上,例如,缺口140可以设置在第一侧面113,这样可以缩短极耳沿极片的宽度方向W上尺寸,既可以降低极耳制作成本,也可以降低极耳的电阻,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继续参考图2,暴露在极耳槽120和缺口140内的集流体112的侧面,与第一侧面113之间的垂直距离D0位于1mm-6mm之间,也就是说,极耳槽120沿极片的宽度方向,靠近缺口140的边缘与第一侧面113之间垂直距离D0位于1mm-6mm之间,使得极耳槽与第一侧面间隔一定距离,以便于在极片母板上切割极片时,不会损伤到极耳槽,提高了极片的合格率。
本实施例对暴露在极耳槽120和缺口140内的集流体112的侧面,与第一侧面113之间的垂直距离D0进行了限定,既要避免D0过大,也要避免D0过小。
若D0过大,会增加后续切除位于极耳槽120与第一侧面113之间的极片的成本,以及焊接在极耳槽120内的极耳121的长度,增加极耳的电阻,降低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若D0过小,在极片母板上切割形成极片时,容易损伤到极耳槽,降低了极片的合格率,因此,本实施例对暴露在极耳槽和缺口内的集流体的侧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0的大小进行了限定,既要提高极片的合格率,也要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缺口140的相邻的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141,与缺口的相邻的两个内壁面形成直角的技术方案相比,弧形面141可以降低两个内壁面连接处的应力,防止损坏极片,提高了极片的合格率;此外,弧形面141也可以防止两个内壁面连接处形成毛刺,进而降低了毛刺刺破隔离膜造成电极组件内部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缺口140的尺寸与极耳槽120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述的两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两种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地给出两种可行的方式,而不是对缺口的尺寸与极耳槽的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极片的长度方向,也就是图2中所示L方向,缺口140的长度与极耳槽120的长度相等,这样可以简化缺口140的制备工艺。
当缺口140的长度与极耳槽120的长度相等时,弧形面141形成在集流体112的侧面上,集流体上形成沿极耳宽度方向贯穿集流体的凹槽,此凹槽的壁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壁面、第二壁面和第三壁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以及第二壁面与第三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
本实施例通过弧形面的设置,可以降低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之间的应力,以及第二壁面与第三壁面之间的应力,防止损坏集流体,提高了极片的合格率;此外,弧形面也可以防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之间以及第二壁面与第三壁面之间形成毛刺,进而降低了毛刺刺破隔离膜造成电极组件内部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沿极片的长度方向L,缺口140的长度大于极耳槽120的长度,这是由于在实际形成缺口的过程中,很难严格地保证缺口的尺寸与极耳槽的尺寸完全相等,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缺口140的长度大于极耳槽120的长度的设置,可以便于缺口140的制备,降低制备缺口140的工艺难度。
当缺口140的长度大于极耳槽120的长度时,弧形面141为膜片111和集流体112的侧面,也就是说,缺口140的一部分形成在集流体112上,缺口140的另一部分形成在集流体112和膜片111上,这样可以降低在形成缺口时对膜片的损伤,也可以去除形成在膜片上的毛刺,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还通过焊接在极耳槽内的极耳的尺寸,对缺口作进一步的限定,例如:沿极片的长度方向L,缺口的长度L2与极耳的宽度W之差为0.5mm-6mm之间,其中,极耳的宽度方向与极片的长度方向一致。
若缺口的长度L2与极耳的宽度Wt过大,会降低集流体112的面积,影响电池的性能;若缺口的长度L2与极耳的宽度Wt过小,极耳121会搭接在极片110上,增加位于极耳槽120与极片边缘之间的极片厚度,难以保证了极片的厚度均一性,因此,本实施例对缺口与极耳之间的尺寸做了进一步限定,既要避免缺口的长度L2与极耳的宽度W过大,也要避免缺口的长度L2与极耳的宽度Wt过小,在保证极片的厚度均一性的同时,也要便于极耳的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片110还包括绝缘膜150,绝缘膜150盖设极耳槽120和缺口140上,用于封盖极耳槽120和缺口140,以对位于极耳槽120内的极耳121进行防护,其中,绝缘膜150可以包括防护胶带。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膜的长度L3与缺口的长度L2的之差为0.5mm-10mm,若绝缘膜的长度L3过大,会增加绝缘膜150的面积,影响极片的性能;若绝缘膜的长度L3过小,绝缘膜150与缺口140之间容易产生缝隙,容易使其中一个极片中活性物质扩散至另一个极片中,导致活性物质聚集到另一个极片的极耳处,影响极片的性能,因此,本实施例对绝缘膜的长度L3与缺口的长度L1的之差进行了限定,既要保证极片的性能,也要保证绝缘膜的防护功能。
进一步地,绝缘膜的长度L3与缺口的长度L1的之差还可以为0.5mm-5mm,防止绝缘膜的长度L3过大,提高了极片的性能。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中的极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S100:提供极片母板,极片母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极耳槽。
示例性地,提供具有膜片和集流体的极片母板100,在极片母板100上形成多个极耳槽120,多个极耳槽120可以沿着极片母板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极耳槽120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步骤S200:在极片母板上形成间隔设置的多个切割部,切割部沿极片母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切割部位于相邻的极耳槽之间,并与极耳槽间隔设置。
示例性地,切割部130可以为沿极片母板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割线,也可以是,沿极片母板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割槽,其中,切割部130与极耳槽120间隔设置,这样在后续工艺中,沿着切割部130切割极片母板100时,不会损坏掉极耳槽120,提高了极片的合格率。
进一步地,切割部130与极耳槽120靠近切割部130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D1,以图10所示的方位为例,切割线与极耳槽120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为D1,其中D1位于0.5mm-3mm之间。
若D1过大,会增加后续切除位于极耳槽120与第一侧面113之间的极片的成本,以及焊接在极耳槽120内的极耳121的长度,增加极耳的电阻,降低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若D1过小,在极片母板上切割形成极片时,容易损伤到极耳槽,降低了极片的合格率,因此,本实施例对切割线与极耳槽的上侧壁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既要提高极片的合格率,也要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步骤S300:沿切割部切割极片母板,以形成若干个极片。
利用切割机构沿着切割部130切割极片母板100,以形成若干个极片110。
步骤S400:在极片上形成与极耳槽连通的缺口,缺口沿极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极片的集流体,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
如图1和图4所示,利用上述的切割工具将位于极耳槽120和极片110的上边缘之间的极片,以在极片110上形成缺口140,防止在后续焊接极耳121时,增加极,121所在位置的极片110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缺口140沿极片110的厚度方向贯穿集流体112,且缺口140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141,本实施例通过弧形面的设置,可以降低缺口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之间的应力,以及第二壁面与第三壁面之间的应力,防止损坏集流体,提高了极片的合格率;此外,弧形面也可以防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之间以及第二壁面与第三壁面之间形成毛刺,进而降低了毛刺刺破隔离膜造成电极组件内部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及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表面上的膜片;
至少一个所述膜片上设置有极耳槽,所述极耳槽与所述极片的边缘间隔设置,且所述极耳槽暴露出所述集流体的表面;
设置有所述极耳槽的所述膜片上设置有与所述极耳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极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集流体,所述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所述极片具有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极耳槽的中心距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极耳槽的中心距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
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暴露在所述极耳槽和所述缺口内的所述集流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0位于1mm-6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极片的宽度方向,所述极耳槽的宽度W1为5mm-30mm;
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极耳槽的长度L1为2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缺口的长度与所述极耳槽的长度相等,所述弧形面为所述集流体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缺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极耳槽的长度,所述弧形面为所述膜片和所述集流体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缺口的长度L2与所述极耳的宽度Wt之差为0.5mm-6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还包括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盖设在所述极耳槽和所述缺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的长度L3与所述缺口的长度L2的之差为0.5mm-10mm。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极片。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
12.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提供极片母板,所述极片母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极耳槽;
在所述极片母板上形成间隔设置的多个切割部,所述切割部沿所述极片母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切割部位于相邻的所述极耳槽之间,并与所述极耳槽间隔设置;
沿所述切割部切割所述极片母板,以形成若干个极片;
在所述极片上形成与所述极耳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极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极片的集流体,所述缺口的相邻两个内壁面之间具有弧形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与所述极耳槽靠近所述切割部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D1位于0.5mm-3mm之间。
CN202180006762.0A 2021-03-17 2021-03-17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47660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1372 WO2022193190A1 (zh) 2021-03-17 2021-03-17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6066A true CN114766066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5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6762.0A Pending CN114766066A (zh) 2021-03-17 2021-03-17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6585A1 (zh)
EP (1) EP4310977A1 (zh)
CN (1) CN114766066A (zh)
WO (1) WO20221931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229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WO2024026618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73667U (zh) * 2011-12-21 2012-08-08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其极片
CN204905336U (zh) * 2015-07-02 2015-12-2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极极片及采用该极片的电芯
JP2017069207A (ja) * 2015-09-30 2017-04-0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70639A (zh) * 2020-05-27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芯及其制造方法和电池
CN111668444A (zh) * 2020-05-22 2020-09-15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制备方法及多极耳电芯
CN111952541A (zh) * 2020-09-14 2020-11-1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03913U (zh) * 2014-12-15 2015-04-2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JP6937586B2 (ja) * 2017-02-17 2021-09-22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CN111740066B (zh) * 2019-03-25 2023-05-1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极片及具有所述极片的电极组件
CN212380442U (zh) * 2020-05-09 2021-01-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卷绕式电池电芯和电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73667U (zh) * 2011-12-21 2012-08-08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其极片
CN204905336U (zh) * 2015-07-02 2015-12-2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极极片及采用该极片的电芯
JP2017069207A (ja) * 2015-09-30 2017-04-0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668444A (zh) * 2020-05-22 2020-09-15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制备方法及多极耳电芯
CN111370639A (zh) * 2020-05-27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芯及其制造方法和电池
CN111952541A (zh) * 2020-09-14 2020-11-1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229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WO2024026618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10977A1 (en) 2024-01-24
US20240006585A1 (en) 2024-01-04
WO2022193190A1 (zh)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53845A1 (en) Battery pack
US20240006585A1 (en) Electrode pl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atter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710872B2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ttery cell
US20230395931A1 (en) End cover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WO2023005464A1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US20240097272A1 (en) Gas-exhausting apparatus,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ity-consuming apparatus
KR20220149773A (ko) 전지 셀, 그 제조 방법, 제조 시스템, 전지 및 전력 소비 장치
WO2023216829A1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4284469B (zh)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7768705U (zh) 极片结构、电芯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158375U (zh) 一种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WO2023141840A1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120530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WO2023082150A1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EP4068490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CN114361732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EP4148845A1 (en) Battery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refor, battery, and powered device
CN115051120B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US20220255176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ttery cell
CN22029087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EP4318751A1 (en) End cover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US20240006687A1 (en)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battery cell
WO2023133810A1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20672722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WO2023178483A1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