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5874A - 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5874A
CN114765874A CN202110057093.1A CN202110057093A CN114765874A CN 114765874 A CN114765874 A CN 114765874A CN 202110057093 A CN202110057093 A CN 202110057093A CN 114765874 A CN114765874 A CN 114765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channel
uplink
channel
time domain
cha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70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70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58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5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5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并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该方式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业务中,网络设备配置的高优先级(highpriority,HP)上行信道是用于传输短时长业务数据的上行信道,低优先级(low priority,LP)上行信道是用于传输长时长业务数据的上行信道。例如,HP上行信道可传输发送时长较短的高可靠低延时(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业务数据,LP上行信道可传输发送时长较长的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数据。
目前,终端设备可以将具有不同发送时长的业务数据复用到相同的时域资源上。然而,当HP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与LP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如何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仍为目前的一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并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其中,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频资源和低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频资源重叠时,将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高优先级上行信道和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复用,从而承载在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上的上行控制信息或数据不一定被丢弃,可能会被与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上行控制信息或数据复用到一个上行信道上,从而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或数据是否满足复用条件;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UCI或所述数据不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将所述第二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或者,将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UCI复用到第三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三上行信道是PUCCH。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
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
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的所述PUSCH上。
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的所述PUSCH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信道处理装置,所述上行信道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另外,该方面中,上行信道处理装置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调用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
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另外,该方面中,终端设备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并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另外,该方面中,芯片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组设备,所述模组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相连,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收发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
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另外,该方面中,模组设备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上述用户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的流程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低优先级上行信道处理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高优先级上行信道处理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高优先级上行信道和低优先级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阐述。
本申请涉及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一个网络设备和一个终端设备,图1所示的设备数量和形态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网络设备,一个以上的终端设备。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以一个网络设备101和一个终端设备102为例进行阐述,终端设备102可向网络设备101发送上行信道。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物理实体,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网络单元,基站可以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基站(gNB),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后续演进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
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比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LTE频分双工系统、LTE时分双工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新无线系统以及后续演进的通信系统等。
高优先级(high priority,HP)上行信道和低优先级(low priority,LP)上行信道是根据终端设备发送业务数据的时长确定的。比如,业务数据A的发送时长大于预设阈值,则发送该业务数据A的上行信道A为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业务数据B的发送时长小于预设阈值,则发送该业务数据B的上行信道B为低优先级上行信道。终端设备在发送某业务数据时,便可通过该业务数据获知发送该业务数据的上行信道的优先级。
目前,HP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与LP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终端设备直接将LP上行信道丢弃,只传输HP上行信道,以保证承载在HP上行信道上的短时长业务数据的可靠传输。而终端设备直接将LP上行信道丢弃的方式会导致系统的传输性能降低,比如系统的吞吐量降低。
本申请提出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该上行信道处理方法中,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并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其中,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可见,终端设备在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频资源和低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频资源重叠时,将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高优先级上行信道和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复用,从而承载在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上的上行控制信息或数据不一定被丢弃,可能会被与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上行控制信息或数据复用到一个上行信道上,从而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基于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如图2所示的上行信道处理方法100,该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2:
S201: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S202: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其中,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是指:终端设备在假设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不存在的情况下,根据Rel-15协议中的原则对多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复用(multiplexing)、覆盖(overriding)等处理。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得到的第一上行信道仍为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且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例如,如图3所示,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包括低优先级物理上行控制信道(lowpriority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LP PUCCH)#1和LP PUCCH#2,LP PUCCH#1上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确认(acknowledge,ACK)#1,LP PUCCH#2承载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由于LPPUCCH#1的时域资源和L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则终端设备根据Rel-15协议中的原则将LP PUCCH#2上承载的CSI复用到LP PUCCH#1上,即第一上行信道为对LP PUCCH#1和LPPUCCH#2进行处理后的LP PUCCH#1,该LP PUCCH#1上承载HARQ-ACK#1和CSI。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与一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该第一上行信道与该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复用。例如,高优先级上行信道包括高优先级物理上行控制信道(high priority 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HP PUCCH)#1、HP PUCCH#2、高优先级物理上行共享信道(high priority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HP PUSCH),则第二上行信道可以是HP PUCCH#1、HPPUCCH#2、HP PUSCH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比如,第二上行信道是HP PUCCH#2。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上行信道是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处理方式和上述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是在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低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与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之后的高优先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处理后的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处理后的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与处理后的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复用。
例如,如图4所示,高优先级上行信道包括HP PUCCH#1、HP PUCCH#2、HP PUSCH,HPPUCCH#1上承载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HP PUCCH#2上承载HARQ-ACK#2,HPPUSCH用于传输数据。由于HP PUCCH#1的时域资源与HP PUSCH的时域资源重叠,所以终端设备根据Rel-15协议中的原则,将HP PUCCH#1上承载的SR复用到HP PUSCH,此时第二上行信道包括HP PUSCH和HP PUCCH#2,HP PUSCH上承载SR和数据。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确定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或数据是否满足复用条件;终端设备在第一UCI或数据不满足复用条件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后,若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与一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确定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UCI或数据是否满足复用条件,在第一UCI或数据不满足复用条件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然后再根据Rel-15协议中的原则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以及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得到的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
例如,如图5所示,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包括LP PUCCH#1、LP PUCCH#2,LPPUCCH#1上承载HARQ-ACK#1,LP PUCCH#2承载CSI,由于LP PUCCH#1的时域资源与LP PUCCH#2的时域资源不重叠,则终端设备不对LP PUCCH#1、LP PUCCH#2进行处理,可理解为此时第一上行信道就为LP PUCCH#1、LP PUCCH#2。然后由于LP PUCCH#2的时域资源与高优先级上行信道包括的H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则确定承载在LP PUCCH#2上的CSI是否满足复用条件,若确定该CSI不满足复用条件,则将该LP PUCCH#2丢弃。由于HP PUCCH#1的时域资源和H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则终端设备再对HP PUCCH#1和HP PUCCH#2进行处理,比如将承载在HP PUCCH#1上的SR复用到HP PUCCH#2上。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第二上行信道上;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将第二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第一上行信道上;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也就是说,当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为PUCCH,一个上行信道为PUSCH,且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终端设备将承载在PUCCH上的UCI复用到PUSCH上,以使得该PUSCH既可以传输数据,也可以传输承载在PUCCH上的UCI,从而不会因丢弃该PUCCH,导致承载在该PUCCH上的UCI也会被丢弃,从而导致系统的传输性能下降的情况,进而该实现方式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第二上行信道上,或者,将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UCI复用到第一上行信道上,或者,将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第三上行信道上,第三上行信道是PUCCH。
也就是说,当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均为PUCCH,且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终端设备是将承载在第一上行信道上的第一UCI和承载在第二上行信道的第二UCI复用到一个PUCCH上,该PUCCH可以是第一上行信道,也可以是第二上行信道,还可以是除开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外的其他PUCCH。该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UCI和第二UCI复用到了一个PUCCH上,不会直接将第一UCI和第二UCI丢弃,从而可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并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其中,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从而承载在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上的上行控制信息或数据不一定被丢弃,可能会被与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上行控制信息或数据复用到一个上行信道上,从而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不同,以及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类型不同时,对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复用方式也不相同。因此,以下以第一上行信道是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第二上行信道是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为例,分别针对不同的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以及不同的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类型,对第一上行信道与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的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1、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
当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第四上行信道是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也就是说,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在确定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复用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中的一个上行信道上,或者复用到第二上行信道上,再或者重新选择一个PUCCH,将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复用到该PUCCH上。可见,该实现方式中,承载在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上的所有UCI均复用到一个上行信道上了,从而终端设备可通过只发送承载该所有UCI的上行信道,实现对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的发送,不会导致某个UCI不被发送的情况,从而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上行信道包括LP PUCCH#1和LP PUCCH#2,第二上行信道为HP PUCCH,HP PUCCH上承载HARQ-ACK#1,LP PUCCH#1上承载SR,LP PUCCH#2上承载HARQ-ACK#2。从图6中可以看出HP PUCCH的时域资源与LP PUCCH#1的时域资源、L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当终端设备确定HARQ-ACK#1、HARQ-ACK#2、SR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HARQ-ACK#1、HARQ-ACK#2、SR的总比特大小,将HARQ-ACK#1、HARQ-ACK#2、SR均复用到PUCCH#1上,即PUCCH#1上承载了HARQ-ACK#1、HARQ-ACK#2、SR,该PUCCH#1可能是HP PUCCH、LP PUCCH#1、LPPUCCH#2中的任一一个上行信道,也可能是终端设备重新选择的一个PUCCH。从而,终端设备在HP PUCCH的时域资源与LP PUCCH#1的时域资源、L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可只发送PUCCH#1,可实现对HARQ-ACK#1、HARQ-ACK#2、SR的发送,不会出现某个UCI不被发送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2、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
当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第四上行信道是第一上行信道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第一上行信道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也就是说,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一上行信道上,或者复用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重新选择一个PUCCH,将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复用到该PUCCH上。可见,该实现方式中,承载在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上的所有UCI也均被复用在一个上行信道上了,从而也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上行信道包括LP PUCCH,第二上行信道包括HP PUCCH#1和HP PUCCH#2,LP PUCCH上承载HARQ-ACK#1,HP PUCCH#1上承载SR,HP PUCCH#2上承载HARQ-ACK#2。从图6中可以看出,LP PUCCH的时域资源与HP PUCCH#1的时域资源、H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当终端设备确定HARQ-ACK#1、HARQ-ACK#2、SR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HARQ-ACK#1、HARQ-ACK#2、SR的总比特大小,将HARQ-ACK#1、HARQ-ACK#2、SR复用在PUCCH#2上,即PUCCH#2上承载了HARQ-ACK#1、HARQ-ACK#2、SR,该PUCCH#2可能是LP PUCCH、HP PUCCH#1、HPPUCCH#2中的任一上行信道,也可能是终端设备重新选择的一个PUCCH。从而,终端设备在LPPUCCH的时域资源与HP PUCCH#1的时域资源、H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可只发送PUCCH#2,即可实现对HARQ-ACK#1、HARQ-ACK#2、SR的发送。
3、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均为多个
当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均为多个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第四上行信道是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也就是说,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在确定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复用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上,或者重新选择一个PUCCH,将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复用到该PUCCH上。可见,该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都被复用在一个上行信道上了,从而终端设备可只发送承载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的上行信道,即使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多个第二上行信道被丢弃,承载在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的多个第一UCI以及承载在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的多个第二UCI仍都会被发送,从而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例如,如图8所示,第一上行信道包括LP PUCCH#1、LP PUCCH#2,第二上行信道包括HP PUCCH#1、HP PUCCH#2,LP PUCCH#1上承载HARQ-ACK#1,LP PUCCH#2上承载SR#1,HPPUCCH#1上承载SR#2,HP PUCCH#2上承载HARQ-ACK#2。从图8可以看出,LP PUCCH#1的时域资源与HP PUCCH#1的时域资源、H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且LP PUCCH#2的时域资源与HP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即两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与两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之间均相互重叠,则终端设备在确定HARQ-ACK#1、HARQ-ACK#2、SR#1、SR#2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HARQ-ACK#1、HARQ-ACK#2、SR#1、SR#2的总比特大小,将HARQ-ACK#1、HARQ-ACK#2、SR#1、SR#2复用到PUCCH#3上,该PUCCH#3可以是LP PUCCH#1、LP PUCCH#2、HP PUCCH#1、HP PUCCH#2中的任一上行信道,还可以是终端设备重新选择的PUCCH。可见,终端设备将HARQ-ACK#1、HARQ-ACK#2、SR#1、SR#2均复用到一个PUCCH上了,可保证HARQ-ACK#1、HARQ-ACK#2、SR#1、SR#2均被传输,从而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4、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
当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多个第一UCI复用到第二上行信道上。
也就是说,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将多个第一UCI复用到了PUSCH上,也即第二上行信道上。这是由于PUSCH传输数据的同时,也可以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在确定多个第一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可将多个第一UCI复用到PUSCH上。该方式可通过发送PUSCH,实现对多个第一UCI的发送,不会导致第一UCI被丢弃的情况,从而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上行信道包括LP PUCCH#1、LP PUCCH#2,第二上行信道是HPPUSCH,LP PUCCH#1上承载HARQ-ACK#1,LP PUCCH#2上承载HARQ-ACK#2,HP PUSCH用于传输数据(data)。从9可以看出,该HP PUSCH的时域资源与LP PUCCH#1的时域资源、L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则终端设备在确定HARQ-ACK#1和HARQ-ACK#2满足复用条件时,将HARQ-ACK#1和HARQ-ACK#2复用到PUSCH上,即该HP PUSCH上既承载data,也承载HARQ-ACK#1和HARQ-ACK#2,终端设备在发送data时,也将HARQ-ACK#1和HARQ-ACK#2发送了。
5、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
当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时,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一上行信道上。
也就是说,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将多个第二UCI复用到了PUSCH上,也即第一上行信道上。该方式可通过发送PUSCH,实现对多个第二UCI的发送,不会导致第二UCI被丢弃的情况,从而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上行信道是LP PUSCH,第二上行信道包括HP PUCCH#1、HPPUCCH#2,LP PUSCH用于传输data,HP PUCCH#1上承载HARQ-ACK#1,HP PUCCH#2上承载HARQ-ACK#2。从9可以看出,该LP PUSCH的时域资源与HP PUCCH#1的时域资源、H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则终端设备在确定HARQ-ACK#1和HARQ-ACK#2满足复用条件时,将HARQ-ACK#1和HARQ-ACK#2复用到LP PUSCH上,即该LP PUSCH上既承载data,也承载HARQ-ACK#1和HARQ-ACK#2,终端设备在发送data时,也将HARQ-ACK#1和HARQ-ACK#2发送了。
6、第一上行信道是PUCCH,第二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PUC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
当第一上行信道是PUCCH,第二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PUCCH,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复用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的PUSCH上。
也就是说,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将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复用在第二上行信道包括的PUSCH上,通过发送该PUSCH实现对多个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的发送,而不会导致该多个第一UCI和第二UCI被丢弃的情况,从而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例如,如图11所示,第一上行信道包括LP PUCCH#1、LP PUCCH#2,第二上行信道包括HP PUSCH、HP PUCCH,LP PUCCH#1上承载HARQ-ACK#1,LP PUCCH#2上承载HARQ-ACK#2,HPPUSCH用于传输data,HP PUCCH承载HARQ-ACK#3。从图11可以看出,LP PUCCH#1的时域资源与HP PUSCH的时域资源、HP PUCCH的时域资源重叠,且HP PUCCH的时域资源与LP PUCCH#1的时域资源、L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即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与低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则终端设备确定HARQ-ACK#1、HARQ-ACK#2、HARQ-ACK#3均满足复用条件时,将HARQ-ACK#1、HARQ-ACK#2、HARQ-ACK#3复用到HP PUSCH。也就是说,HP PUSCH上既承载data,也承载HARQ-ACK#1、HARQ-ACK#2、HARQ-ACK#3。
7、第一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二上行信道是PUCCH,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
当第一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第二上行信道是PUCCH,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第一上行信道和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的PUSCH上。
也就是说,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将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复用在第一上行信道包括PUSCH上,通过发送该PUSCH实现对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的发送,而不会导致该第一UCI和多个第二UCI被丢弃的情况,从而可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例如,如图12所示,第一上行信道包括LP PUSCH、LP PUCCH,第二上行信道包括HPPUCCH#1、HP PUCCH#2,LP PUSCH用于传输data,LP PUCCH上承载HARQ-ACK#1,HP PUCCH#1上承载HARQ-ACK#2,HP PUCCH#2上承载HARQ-ACK#3。从图12可以看出,LP PUSCH的时域资源与HP PUCCH#1的时域资源、HP PUCCH#2的时域资源重叠,且HP PUCCH#2的时域资源与LPPUSCH的时域资源、LP PUCCH的时域资源重叠,即高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与低优先级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则终端设备确定HARQ-ACK#1、HARQ-ACK#2、HARQ-ACK#3均满足复用条件时,将HARQ-ACK#1、HARQ-ACK#2、HARQ-ACK#3复用到LP PUSCH。也就是说,LPPUSCH上既承载data,也承载HARQ-ACK#1、HARQ-ACK#2、HARQ-ACK#3,终端设备通过发送LPPUSCH实现对data、HARQ-ACK#1、HARQ-ACK#2、HARQ-ACK#3的发送,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上行信道处理装置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上行信道处理装置1300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1301,用于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处理单元130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或数据是否满足复用条件;在所述第一UCI或所述数据不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对所述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将所述第二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或者,将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UCI复用到第三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三上行信道是PUCCH。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的所述PUSCH上。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单元13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的所述PUSCH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上行信道处理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1302,该通信单元1302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其中,该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和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也相同,具体原理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终端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连接。
上述处理器1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1401被配置为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所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相应的功能。
上述存储器14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401提供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4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1401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执行:
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
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或数据是否满足复用条件;在所述第一UCI或所述数据不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对所述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将所述第二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或者,将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UCI复用到第三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三上行信道是PUCCH。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的所述PUSCH上。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器1401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的所述PUSCH上。
其中,该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和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也相同,具体原理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该芯片的其他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和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也相同,具体原理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组设备,所述模组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相连,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收发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
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该模组设备的其他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和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也相同,具体原理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图2所对应实施例中描述的信道处理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
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或数据是否满足复用条件;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UCI或所述数据不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
将所述第二上行共享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或者,
将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或者,
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UCI复用到第三上行信道上,所述第三上行信道是PUCC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
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
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均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第二UCI均满足复用条件时,根据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的总比特大小,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第四上行信道上;
所述第四上行信道是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PUCC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是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PUCCH,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多个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二上行信道包括的所述PUSCH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一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PUCCH,所述第二上行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多个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互相重叠,且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上承载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所述多个第二上行信道上承载的多个第二UCI满足复用条件时,将所述第一UCI和所述多个第二UCI复用到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包括的所述PUSCH上。
12.一种上行信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
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项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用于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所述芯片,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15.一种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相连,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收发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
对各个低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上行信道;
在所述第一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和第二上行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丢弃,或者将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进行复用;所述第二上行信道是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中的一个上行信道,或者是所述终端设备对各个高优先级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后的上行信道。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057093.1A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765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7093.1A CN114765874A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7093.1A CN114765874A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5874A true CN114765874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5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7093.1A Pending CN114765874A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58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2179A1 (zh) * 2022-08-10 2024-02-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2179A1 (zh) * 2022-08-10 2024-02-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2278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187416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1021210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A3115860C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565092B (zh) Harq反馈的方法和终端
WO2019096058A1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20007338A1 (en) Retransmiss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hip and computer programs
CN110622452B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147190B (zh) 反馈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17824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控制节点
CN112887061B (zh) 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106900B (zh) 实现数据映射传输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765874A (zh) 一种上行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7232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装置
EP3595191A1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and system
CN113647171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258353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690949B (zh)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15926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257360B (zh) Harq-ack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21164603A1 (zh) 辅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指示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
CN113455079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7204083A (zh) 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8018166A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93153A (zh) 非周期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