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3818A - 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3818A
CN114763818A CN202110044907.8A CN202110044907A CN114763818A CN 114763818 A CN114763818 A CN 114763818A CN 202110044907 A CN202110044907 A CN 202110044907A CN 114763818 A CN114763818 A CN 114763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valve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49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Man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n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o Corp filed Critical Mando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0449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3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3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3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6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 F16F9/062Bi-tubula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6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the damping effects during contraction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damping effects during extension, i.e. responsive to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气缸,填充有流体;活塞阀,安装于在所述气缸内部往复移动的活塞杆,并将所述气缸内的空间划分为伸张腔室和压缩腔室;导杆,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上部,以引导所述活塞杆的移动;限位器,结合在所述活塞杆的外侧;以及流动活塞阀,被所述活塞杆穿过结合,并且将所述伸张腔室划分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并设置多个旁通流路以使所述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连通。其中,在所述活塞杆处于伸张行程时,所述限位器从下部局部地紧贴所述流动活塞阀并使其上升,从而调节通过所述旁通流路的流体的流量。

Description

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提高回弹(伸张)行程时的乘坐舒适感并降低噪音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上会设置缓冲装置,用于缓冲行驶时车轴从路面受到的冲击或振动以提高乘坐舒适感,而减震器会作为这种缓冲装置之一来使用。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减震器的剖视图。参照图1,减震器10设置在车轴和车身之间,并包括气缸12,活塞杆14可移动地设置在气缸12。气缸12可以形成为单管,也可以形成为由内部管12a和外部管12b组成的双管结构。
并且,导杆16设置在气缸12的上部,以使内部管12a和外部管12b之间保持恒定并引导活塞杆14的移动。并且,在气缸12的内部填充有工作流体等缓冲介质,并在油通过设置在活塞杆14端部的活塞阀移动过程中产生阻尼力。
这种减震器10在活塞杆14的外侧面安装有限位器20。限位器20处于过度伸张行程时限制活塞杆14向上部侧上升,从而防止活塞阀的损坏并提高转弯时的侧倾特性。
限位器20可以通过焊接附着在活塞杆14上,也可以通过组装来结合。缓冲部22设置在这种限位器20的上部。其中,缓冲部22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其与导杆16的下端接触,并通过变形来缓冲冲击。
这种具有传统结构的减震器10的限位器20存在活塞杆14过度上升时不具有足够的缓冲力的局限性。因此,在对减震器反复施加频繁的高负载时,可能会损坏限位器20的缓冲部22。因此,这会成为导致产品故障、产生噪音以及降低乘坐舒适感的原因。
并且,由于在伸长行程时没有设置有阻尼力调节功能,因此在阻尼力降低时导致乘坐舒适感降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改善了活塞杆处于伸张行程时通过液压产生缓冲力的结构,从而可以提高乘坐舒适感,减少接触噪音,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被设置为可以应用于普通的减震器,从而可以提高组装简易性和工业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气缸,填充有流体;活塞阀,安装于在所述气缸内部往复移动的活塞杆,并将所述气缸内的空间划分为伸张腔室和压缩腔室;导杆,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上部,以引导所述活塞杆的移动;限位器,结合在所述活塞杆的外侧;以及流动活塞阀,被所述活塞杆穿过结合,并且将所述伸张腔室划分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并设置多个旁通流路以使所述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连通。其中,在所述活塞杆处于伸张行程时,所述限位器从下部局部地紧贴所述流动活塞阀并使其上升,从而调节通过所述旁通流路的流体的流量。
并且,所述流动活塞阀包括:活塞主体,被所述活塞杆穿过结合并在内侧形成有所述旁通流路;一对阀块,被所述活塞杆穿过,并与所述活塞主体的上部和下部隔开规定间距;以及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一对阀块之间,其中,所述一对阀块可以使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变形,并向所述活塞主体移动。
并且,所述活塞主体可以包括:环形的第一主体部,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以及第二主体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与所述气缸的内表面接触。
并且,所述旁通流路可以由穿过所述第二主体部并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面的凹槽形成。
并且,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上部和下部可以被设置为内侧面的直径向所述第一主体部方向逐渐减小的锥形形状,并且,所述一对阀块可以被设置为具有锥形形状,以分别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上部和下部的内侧表面面接触。
并且,所述旁通流路可以包括:第一流路,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锥形倾斜面上;以及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并具有比第一流路更深的深度。
并且,所述一对阀块的外径可以被设置为位于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第一流路的外侧末端部的其内侧。
并且,所述弹性构件可以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材料或弹簧形成。
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阻尼装置,设置在所述流动活塞阀的上部,并在所述活塞杆处于伸张行程时减小所述流动活塞阀的接触冲击。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减震器改善了活塞杆回弹时通过液压产生缓冲力的结构,从而可以提高乘坐舒适感,减少接触噪音,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被设置为可应用于普通的减震器,从而可以提高组装简易性和工业实用性。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被设置为简单的结构,从而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并且可以调整成多种结构,从而容易应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附图进行详细说明,然而,这些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应仅限于所述附图来解释。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减震器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中设置的流动活塞阀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中设置的流动活塞阀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的流动活塞阀中设置的弹性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6至图8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处于伸张行程时的流动活塞阀的操作状态的图。
图9至图11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减震器中设置的阻尼装置的实施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震器 100:气缸
130:活塞杆 140:活塞阀
150:导杆 160:限位器
200:流动活塞阀 210:活塞主体
220:旁通流路 231、232:阀块
240:弹性构件 310、320、330:阻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为了向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思想而被提出的。本发明不限于在此提出的实施例,也可以具体化为其他形式。在附图中,为了明确本发明,可以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并且为了帮助理解,可以适当放大表示组件的大小。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中设置的流动活塞阀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中设置的流动活塞阀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减震器1,可以包括:气缸100,填充有流体;活塞阀140,将气缸100内部划分为压缩腔室110和伸张腔室120;活塞杆130,与活塞阀140结合并在气缸100内部往复移动;导杆150,设置在气缸100的上部以引导活塞杆130的移动;流动活塞阀200,安装在活塞杆130;以及限位器160,根据活塞杆130的操作来调节通过形成在流动活塞阀200的旁通流路220的流体的流量。
气缸100可以具有分为内部管101和外部管102的双动式结构,并且可以在所述气缸100的上端设置用于引导活塞杆130的导杆150。此时,优选地,将本发明的减震器1应用于双动式结构,然而也可以应用于具有一个气缸的单动式减震器。
这种内部管101可以通过活塞阀140被划分为上侧的伸张腔室120和下侧的压缩腔室110。填充在伸张腔室120和压缩腔室110中的流体通过形成在活塞阀140的伸张流路(未示出)和压缩流路(未示出)选择性地彼此移动,从而产生由流体的阻力引起的阻尼力。即,流体通过活塞阀140的流路向上方或下方移动,并在流体向伸张行程和压缩行程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由阻力引起的阻尼力。
上述的在减震器1的气缸100内,活塞阀140与活塞杆130一起移动以产生阻尼力的结构是众所周知的技术,因此将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减震器1的流动活塞阀200结合在活塞杆130,并将伸张腔室120划分为上部腔室121和下部腔室122。即,流动活塞阀200被设置为在活塞阀140的上部侧与活塞杆130结合。此时,限位器160可以设置在流动活塞阀200与活塞阀140之间。限位器160可以被设置为固定结合在活塞杆130的外侧,并且在活塞杆130操作时一起移动。这种限位器160在处于过度伸张行程时限制活塞阀140的移动距离,并且可以具有和已知的用于防止损坏的限位器相同的结构。但是应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限位器160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活塞杆130的操作向流动活塞阀200施压而操作。
所述流动活塞阀200可以被设置为被活塞杆130穿过中心而结合。更具体地,流动活塞阀200可以包括:活塞主体210;一对阀块231、232,分别设置在活塞主体210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弹性构件240,设置在一对阀块231、232与活塞主体210之间。
可以在活塞主体210设置多个旁通流路220,以使上部腔室121和下部腔室122连通。这种活塞主体210可以包括:环形的第一主体部211,设置在活塞杆130;以及第二主体部212,从第一主体部211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
第一主体部211可以被设置为被活塞杆130穿过而结合。
第二主体部212与第一主体部211设置为一体,并且外侧表面可以被设置为与气缸100的内表面,即内部管101的内侧表面接触。这是为了防止流体在活塞主体210的外侧与内部管101的内侧之间流过。这种第二主体部212的上部和下部可以被设置为直径向第一主体部211方向逐渐减小的锥形形状。即,第二主体部212的上部和下部的内侧被设置为在斜线方向上具有倾斜面213。
这种形成在活塞主体210的旁通流路220可以沿着活塞主体210的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如上所述,旁通流路220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穿过活塞主体210而形成,以连通以流动活塞阀200为基准划分的上部腔室121和下部腔室122。更具体地,旁通流路220可以由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第二主体部212的内侧面的凹槽形成。此时,由于第二主体部212是从第一主体部211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因此凹槽的一部分被设置为穿过第二主体部。这种旁通流路220可以包括:第一流路221,形成在第二主体部212的上下部侧的锥形倾斜面213上;以及第二流路222,在垂直方向上穿过第二主体部212而形成,以与第一流路221连通。此时,第二流路222可以被设置为具有比第一流路221更深的深度。
由于这种旁通流路220形成有垂直方向的第二流路222和以第二流路222为基准向半径方向的斜线形成的第一流路221,因此可以分散随着油的流动而施加到活塞主体210的压力。
一对阀块231、232可以分为设置在活塞主体210上部的上部阀块231和设置在活塞主体210下部的下部阀块232。所述上部阀块231和下部阀块232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这样的一对阀块231、232可以被设置为具有锥形形状,以分别与第二主体部212的上部和下部的内侧表面面接触。
并且,一对阀块231、232被设置为与活塞主体210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并可以通过施压来压缩弹性构件240,以使其向活塞主体210移动。其中,一对阀块231、232的外径可以被设置为位于形成在第二主体部212的第一流路221的外侧末端部的内侧。即,一对阀块231、232的最外侧末端部位于第一流路221的外侧末端部的内侧。因此,即使一对阀块231、232与活塞主体210接触,也可以在各末端部之间形成间隙G。这是为了根据一对阀块231、232的移动来调节通过旁通流路220的流体的流量。对于操作一对阀块231、232并调节流体流量来控制压力的结构以及操作状态,下面将再次说明。
弹性构件240可以设置在一对阀块231、232与活塞主体210之间。此时,弹性构件240具有环形,以使活塞杆130穿过结合,并且可以由橡胶材料形成,以能够弹性变形。
另外,尽管示出并说明了弹性构件240由橡胶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只要在一对阀块231、232与活塞主体210之间能够弹性支撑一对阀块231、232,就可以被设置成多种形式。例如,弹性构件240可以被设置为盘簧。在图5中示出了包括由这种盘簧形成的弹性构件240的流动活塞阀200。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即,图5中示出的流动活塞阀200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只在弹性构件240的类型上有区别,而其他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然后,参照图6和图7对具有如上所述的流动活塞阀200的减震器1的操作状态进行说明。
图6至图8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处于伸张行程时的流动活塞阀的操作状态的图。
首先,参照图1和图6,随着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减震器1在伸张行程时活塞阀140会与活塞杆130一起向伸张腔室120侧移动。此时,伸张腔室120内的流体通过活塞阀140中形成的流路,流向压缩腔室110侧并产生阻尼力。与此同时,上部腔室121内的流体通过流动活塞阀200中形成的旁通流路220,流向下部腔室122而不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接着,参照图7,随着活塞杆130进一步向导杆150侧移动,限位器160从下部局部地紧贴流动活塞阀200并使其上升,从而增加上部腔室121的压力。即,限位器160向上侧移动,并使流动活塞阀200向上部移动,从而使一对阀块231、232向活塞主体210移动。此时,一对阀块231、232中的下部阀块232在被限位器160支撑的状态下移动,以与设置在活塞主体210下部的弹性构件240接触,上部阀块231在被导杆150支撑的状态下,与设置在活塞主体210上部的弹性构件240接触。因此,一对阀块231、232与活塞主体210之间的间距变窄,从而减少了流体的流量。
然后,参照图8,当活塞杆130进一步向导杆150侧移动时,随着限位器160的施压,所述上部阀块231和下部阀块232会使弹性构件240弹性变形,并且移动以接触活塞主体210。因此,一对阀块231、232与活塞主体210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进一步减少通过旁通流路220的流体的流量。因此,由流体的阻力产生的阻尼力将会进一步增加。
另外,即使一对阀块231、232与形成在活塞主体210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二主体部212的倾斜面213接触,由于相比于一对阀块231、232的外径,第一流路221的外侧末端暴露于上部腔室121间隙G的间距,因此可以使流体流动。
所述活塞杆130在伸张行程之后处于相反的压缩行程时,活塞杆130下降,并且限位器160和流动活塞阀200会以图1中所示的隔开状态一起下降。此时,阻尼力仅通过活塞阀140产生。
这种限位器160和流动活塞阀200在活塞杆130处于伸张行程时,会以彼此接触的状态上升。并且,在伸张行程时通过流动活塞阀200产生的阻尼力是在一对阀块231、232向活塞主体210被施压的状态下产生的,因此可以减少接触噪音,并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虽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减震器1被示出并描述为,通过设置流动活塞阀200,并根据活塞杆130的伸张行程,通过限位器160和导杆150,调节流过旁通流路220的流体的流量。但不限于此,减震器1可以被设置为结合多种结构来调节旁通流路220的流量。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减震器1可以进一步包括阻尼装置310、320、330,用于减小流动活塞阀200的接触冲击。在图9至图11示出了具有这种阻尼装置310、320、330的减震器1。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
根据本实施例,阻尼装置310、320、330可以设置在流动活塞阀200的上部。在图9中,阻尼装置310可以被设置为弹簧,在图10中,阻尼装置320可以被设置为橡胶阻尼器,在图11中,阻尼装置330可以被设置为单独的流动活塞阀。这些阻尼装置310、320、330可以分别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震器1,在伸张行程时,限位器160从下部紧贴流动活塞阀200并使其上升,以使一对阀块231、232向活塞主体210移动,从而调节通过旁通流路220的油的流动面积。
如上所述,尽管通过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所记载的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

Claims (9)

1.一种减震器,包括:
气缸,填充有流体;
活塞阀,安装于在所述气缸内部往复移动的活塞杆,并将所述气缸内的空间划分为伸张腔室和压缩腔室;
导杆,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上部,以引导所述活塞杆的移动;
限位器,结合在所述活塞杆的外侧;以及
流动活塞阀,被所述活塞杆穿过而结合,并且将所述伸张腔室划分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并设置多个旁通流路以使所述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连通,
其中,在所述活塞杆处于伸张行程时,所述限位器从下部局部地紧贴所述流动活塞阀并使其上升,从而调节通过所述旁通流路的流体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中,
所述流动活塞阀包括:
活塞主体,被所述活塞杆穿过结合并在内侧形成有所述旁通流路;
一对阀块,被所述活塞杆穿过,并与所述活塞主体的上部和下部隔开规定间距;以及
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一对阀块之间,
其中,所述一对阀块使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变形,并向所述活塞主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中,
所述活塞主体包括:
环形的第一主体部,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以及
第二主体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与所述气缸的内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其中,
所述旁通流路由穿过所述第二主体部并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表面的凹槽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其中,
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上部和下部被设置为内侧面的直径向所述第一主体部方向逐渐减小的锥形形状,
所述一对阀块被设置为具有锥形形状,以分别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上部和下部的内侧表面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器,其中,
所述旁通流路包括:
第一流路,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锥形倾斜面上;以及
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并具有比第一流路更深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器,其中,
所述一对阀块的外径被设置为位于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所述第一流路的外侧末端部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材料或弹簧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进一步包括:
阻尼装置,设置在所述流动活塞阀的上部,并在所述活塞杆处于伸张行程时减小所述流动活塞阀的接触冲击。
CN202110044907.8A 2021-01-13 2021-01-13 减震器 Pending CN114763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4907.8A CN114763818A (zh) 2021-01-13 2021-01-13 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4907.8A CN114763818A (zh) 2021-01-13 2021-01-13 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3818A true CN114763818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4907.8A Pending CN114763818A (zh) 2021-01-13 2021-01-13 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38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5766B2 (en) Shock absorber
KR101094214B1 (ko) 쇽업소버의 유압식 스토퍼
US8978845B2 (en) Frequency/pressure sensitive shock absorber
KR101374877B1 (ko)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어셈블리
US20140353097A1 (en) Frequency sensitive type shock absorber
KR102570753B1 (ko)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감쇠력가변식 쇽업소버
CN114763818A (zh) 减震器
KR102385442B1 (ko) 주파수 감응형 쇽업소버
KR100489417B1 (ko) 차량용 쇽 업소버
CN115388122A (zh) 减振器
WO2022133748A1 (zh) 一种减震器
KR101276868B1 (ko) 쇽업소버의 바디 밸브 조립체
KR20200113807A (ko) 감쇠력 가변식 쇽업소버
KR20200089427A (ko) 쇽업소버
KR20210031077A (ko) 차량용 쇽 업소버
KR20200017850A (ko) 감쇠력 가변식 쇽업소버
KR102302543B1 (ko) 유압식 댐퍼용 밸브
KR100791467B1 (ko) 쇽 업소버의 스토퍼 구조
KR20080042324A (ko) 모노 튜브식 쇽업소버
KR20200113808A (ko) 감쇠력 가변식 쇽업소버
KR20230114459A (ko) 쇼크 업소버
KR20220129289A (ko) 쇽 업소버
KR101263478B1 (ko) 쇽업소버의 유압식 스토퍼
KR100797034B1 (ko) 쇽 업소버의 스토퍼 구조
JP2006017192A (ja) シリン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Hanna Wandu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MANDO Corp.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