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0396B - 图像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0396B
CN114760396B CN202210296234.XA CN202210296234A CN114760396B CN 114760396 B CN114760396 B CN 114760396B CN 202210296234 A CN202210296234 A CN 202210296234A CN 114760396 B CN114760396 B CN 1147603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generator
wheel
steel wheel
flexib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62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0396A (zh
Inventor
徐胜
杨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62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03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0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0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壳体开设有内腔,第一钢轮固定设置于内腔中,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波发生器驱动相连,第一波发生器至少部分设于第一柔轮的第一空间中,第一柔轮与第一钢轮啮合配合,第一转动件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摄像模组相连,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间与第一波发生器转动相连,第一凸台与第一柔轮固定相连,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波发生器转动,第一柔轮随第一波发生器转动,第一转动件随第一柔轮转动,摄像模组随第一转动件转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摄像模组在转动时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抖动,从而导致摄像模组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图像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拍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拍摄装置的应用场景有多种,在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保证公共安全,在公共场合中都会设置有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假如在公共场合中出现意外事故,图像拍摄装置拍摄的画面和录像均方便取证。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图像拍摄装置的广角拍摄,图像拍摄装置的摄像模组可以通过沿各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摄像模组的广角拍摄,由于摄像模组在转动时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抖动,从而导致摄像模组的拍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图像拍摄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摄像模组在转动时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抖动,从而导致摄像模组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公开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壳体、摄像模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钢轮、第一柔轮、第一转动件和第一波发生器,其中:
所述壳体开设有内腔,所述第一钢轮固定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柔轮、所述第一波发生器和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至少部分均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波发生器驱动相连,所述第一柔轮开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波发生器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第一柔轮与所述第一钢轮啮合配合,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摄像模组相连,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空间、且与所述第一波发生器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柔轮固定相连,在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波发生器转动,所述第一柔轮随所述第一波发生器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随所述第一柔轮转动,所述摄像模组随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图像拍摄装置,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图像拍摄装置进行改造,使得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第一钢轮、第一柔轮、第一转动件和第一波发生器,其中,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波发生器转动相连,第一柔轮开设有第一空间,第一波发生器至少部分设于第一空间中,第一柔轮与第一钢轮啮合配合,第一转动件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摄像模组相连,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间、且与第一波发生器转动相连,第一凸台与第一柔轮固定相连,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广角拍摄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转动件能够随第一柔轮进行稳定地转动,同时,由于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间与第一波发生器转动相连,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得到第一波发生器的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转动件转动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摄像模组在转动时出现大幅度的抖动,进而提升摄像模组转动时的稳定性,进而增强摄像模组的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图像拍摄装置在一种角度下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图像拍摄装置在另一种角度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波发生器与第二转动件配合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波发生器与第二转动件配合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钢轮配合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钢轮配合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内腔、
200-第一驱动机构、210-第一驱动电机、220-第一支架、230-第一同步带、310-第一钢轮、311-第一钢轮主体、312-第一基座、320-第一柔轮、
410-第一转动件、411-第一凸台、411a-凸台主体、411b-第一轴承、412-第二轴承、420-第一波发生器、
500-第二驱动机构、510-第二驱动电机、520-第二支架、530-第二同步带、610-第二波发生器、620-第二柔轮、
700-第二钢轮、710-第二基座、711-第二凸台、720-第二钢轮主体、
800-固定座、810-第一连接轴、820-第二连接轴、
900-防护件、
A-第一空间、
B-第二空间、
C-走线通道、
D-走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图像拍摄装置,所公开的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壳体100、摄像模组、第一驱动机构200、第一钢轮310、第一柔轮320、第一转动件410和第一波发生器420。
壳体100能够为第一驱动机构200提供安装基础,也能够为第一转动件410、第一波发生器420、第一柔轮320和第一钢轮310提供容纳空间。
第一驱动机构200为图像拍摄装置的驱动功能部件,第一驱动机构200可以为旋转气缸机构、旋转液压缸机构和磁性驱动机构等,对此本申请不作任何限制。
摄像模组为图像拍摄装置的拍摄功能部件,第一转动件410、第一波发生器420、第一柔轮320和第一钢轮310均为图像拍摄装置的传动功能部件。
具体地,壳体100开设有内腔110,第一钢轮310固定于内腔110中,第一驱动机构200、第一柔轮320、第一波发生器420和第一转动件410的至少部分均位于内腔110中,其中,壳体100能够为第一驱动机构200、第一钢轮310、第一柔轮320、第一转动件410和第一波发生器420均提供防护。第一驱动机构200与第一波发生器420驱动相连,第一柔轮320开设有第一空间A,第一波发生器420至少部分设于第一空间A中,第一柔轮320与第一钢轮310啮合配合,第一转动件410设置有第一凸台411,第一转动件410的一端与摄像模组相连,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间A、且与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第一凸台411位于第一转动件410的一端与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之间,第一凸台411与第一柔轮320固定相连。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广角拍摄状态)的情况下,第一驱动机构200驱动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第一柔轮320随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第一转动件410随第一柔轮320转动,摄像模组随第一转动件410转动。上述第一波发生器420、第一柔轮320、第一钢轮310等构件可以形成第一谐波减速器。
在图像拍摄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当摄像模组需要调整拍摄角度来满足拍摄需求时(即当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驱动机构200驱动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第一柔轮320随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00驱动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时,第一波发生器420会出现弹性形变,从而使得第一柔轮320随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时出现相应的形变,从而使得第一柔轮320与第一钢轮310能够实现面接触的啮合配合,从而使得减小第一柔轮320与第一钢轮310之间啮合配合的齿隙,进而使得第一柔轮320的转动能够更加稳定,同时,第一柔轮320与第一钢轮310之间的啮合为多齿啮合,多齿啮合能够对第一柔轮320的转动实现驱动,从而实现第一柔轮320的转动驱动,由于第一凸台411与第一柔轮320固定相连,则第一转动件410随第一柔轮320转动,从而提升第一转动件410转动的稳定性,同时,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间A与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第一转动件410的转动得到第一波发生器420的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转动件410转动的稳定性,而摄像模组随第一转动件410转动,从而避免摄像模组转动时出现大幅度的抖动,进而提升摄像模组转动时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第一转动件410穿过第一柔轮320和第一钢轮310的设置方式,能够占用第一柔轮320和第一钢轮310的部分内部空间,进而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其中,第一波发生器420包括第一凸轮,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会导致第一凸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柔轮320发生形变,也就是说,第一柔轮320随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时出现相应的形变,具体地,第一柔轮320可以为弹性外齿圈,例如钢齿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图像拍摄装置,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图像拍摄装置进行改造,使得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第一钢轮310、第一柔轮320、第一转动件410和第一波发生器420,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00与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第一柔轮320开设有第一空间A,第一波发生器420至少部分设于第一空间A中,第一柔轮320与第一钢轮310啮合配合,第一转动件410设置有第一凸台411,第一转动件410的一端与摄像模组相连,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间A、且与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第一凸台411与第一柔轮320固定相连,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广角拍摄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转动件410能够随第一柔轮320进行稳定地转动,同时,由于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空间A与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第一转动件410的转动得到第一波发生器420的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转动件410转动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摄像模组在转动时出现大幅度的抖动,进而提升摄像模组转动时的稳定性,进而增强摄像模组的拍摄效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钢轮310可以包括第一钢轮主体311和第一基座312,具体地,第一钢轮主体311与第一基座312的一端可以固定相连,第一基座312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设置于内腔110中,第一钢轮主体311与第一柔轮320可以啮合配合,在沿第一转动件410的连接轴线上,第一凸台411可以与第一基座312转动相连。
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一凸台411与第一基座312转动相连,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广角拍摄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转动件410可以随第一柔轮320转动,且第一基座312能够对第一凸台411的转动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件410转动时能够得到第一基座312和第一波发生器420的支撑,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第一转动件410转动的稳定性。
在图像拍摄装置的安装步骤中,工作人员可以先将第一钢轮主体311与第一柔轮320进行组装,从而使得第一钢轮主体311与第一柔轮320能够啮合配合,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转动件410通过第一凸台411与第一基座312进行转动相连。上述安装步骤可同步进行安装,也可分先后顺序进行安装,对此本申请不作任何限制,最后,工作人员将第一钢轮主体311与第一基座312的一端进行固定相连。上述安装步骤对于工作人员比较简单,且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另外,第一钢轮主体311与第一基座312的一端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卡扣连接等相连方式实现可拆卸地固定相连,从而也方便工作人员检修或维护第一钢轮主体311和第一柔轮320。
第一凸台411与第一基座312可以通过轴孔转动配合、齿轮啮合配合和润滑套等具体方式来实现转动相连,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一凸台411可以包括凸台主体411a和第一轴承411b,其中,第一轴承411b的内圈与第一轴承411b的外圈能够实现相对转动,第一轴承411b的内圈可以与凸台主体411a固定相连,第一轴承411b的外圈可以与第一基座312固定相连,从而使得第一凸台411能够通过第一轴承411b实现与第一基座312转动相连。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轴承411b不仅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而且相较于齿轮的安装精度,第一轴承411b的安装精度较低,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操作。
当然,对于实现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与第一波发生器420的转动相连,第一转动件410也可以包括第二轴承412,第二轴承412的内圈可以与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固定相连,第二轴承412的外圈可以与第一波发生器420固定相连,从而使得第一转动件410能够通过第二轴承412来实现与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0、第一支架220和第一同步带230,具体地,第一驱动电机210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架220,第一支架220可以固定设置于内腔110中,第一同步带230的一端可以与第一驱动电机210转动相连,第一同步带23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
由于第一驱动电机210具有稳定且持续的驱动力,而且相较于气缸驱动机构和液压驱动机构,第一驱动电机210的驱动精度更高。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广角拍摄状态)的情况下,第一驱动电机210的输出端与第一同步带230的一端啮合配合,第一驱动电机210可以驱动第一同步带230转动,同时,第一同步带230的另一端与第一波发生器420的部分结构啮合配合,第一波发生器420可以随第一同步带230转动。在上述结构中,第一驱动电机210能够给第一波发生器420传递稳定的驱动力,从而使得摄像模组能够随第一转动件410稳定地转动。
另外,由于第一同步带230具有较好的兼容性,第一同步带230对于安装精度的要求不高,从而使得第一驱动电机210与第一波发生器420的相对位置的精度要求也不高,其中,第一支架220在内腔110中不需要高精度的设置位置,从而也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
为了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的广角拍摄的覆盖范围,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00、第二波发生器610、第二柔轮620、第二钢轮700和固定座800,具体地,第二驱动机构500可以设置于内腔110中,第二波发生器610和第二钢轮700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内腔110中,第二驱动机构500可以与第二波发生器610驱动相连,第二柔轮620可以开设有第二空间B,第二波发生器610至少部分可以设于第二空间B中,第二柔轮620可以与第二钢轮700啮合配合,第二钢轮700可以与壳体100固定相连,第二钢轮700可以与固定座800转动相连,第二柔轮620可以与固定座800固定相连,其中,第二波发生器61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转动件410的转动轴线相交,上述第二波发生器610、第二柔轮620、第二钢轮700等构件可以形成第二谐波减速器。
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即第二广角拍摄状态)的情况下,第二驱动机构500可以驱动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第二柔轮620可以随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而变形,第二柔轮620通过变形来驱动第二钢轮700转动,壳体100可以随第二钢轮700转动,摄像模组可以随壳体100转动,当然,内腔110中的其他部件均会随壳体100转动,其中,由于第二波发生器61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转动件410的转动轴线相交,进而最终使得对摄像模组的转动调节方向不同,即第一广角拍摄状态不等同于第二广角拍摄状态,同时,第一广角拍摄状态可以与第二广角拍摄状态叠加,从而进一步地扩大图像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
在上述结构中,第二驱动机构500驱动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时,第二波发生器610出现弹性形变,从而使得第二柔轮620随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时出现相应的形变,第二柔轮620通过变形来驱动第二钢轮700转动,且第二柔轮620与第二钢轮700能够实现面接触的啮合配合,从而能减小第二柔轮620与第二钢轮700之间啮合配合的齿隙,进而使得第二钢轮700的转动能够更加稳定,同时,第二柔轮620与第二钢轮700之间的啮合齿数为多齿啮合,多齿啮合能够对第二钢轮700的转动实现驱动,从而实现第二钢轮700的转动驱动,从而使得壳体100随第二钢轮700转动,从而提升壳体100转动时的稳定性。上述结构使得摄像模组在绕第二波发生器610的转动轴线转动时的稳定性能够得到提升,进而增强摄像模组的拍摄效果。
其中,第二波发生器610包括第二凸轮,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会导致第二凸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柔轮620发生形变,也就是说,第二柔轮620随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时出现相应的形变,第二柔轮620可以为弹性外齿圈,例如钢齿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二钢轮700可以包括第二基座710和第二钢轮主体720,具体地,第二钢轮主体720可以位于内腔110中,第二钢轮主体720可以与第二柔轮620啮合配合,第二基座710的一端可以伸至内腔110中,且第二钢轮主体720可以与第二基座710的一端固定相连,第二基座710与固定座800可以转动相连,第二基座710还可以包括第二凸台711,其中,第二凸台711远离第二基座710的一端,第二凸台711可以与壳体100固定相连。
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即第二广角拍摄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柔轮620通过变形来驱动第二钢轮主体720转动,第二基座710随第二钢轮主体720转动,壳体100随第二基座710转动。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二钢轮主体720和第二柔轮620可以集成地位于内腔110中,且第二钢轮主体720与第二柔轮620啮合配合,从而使得壳体100能够为第二钢轮主体720和第二柔轮620提供防护,同时,还有利于图像拍摄装置的小型化设计。第二基座710的一端伸至内腔110中,且第二钢轮主体720与第二基座710的一端固定相连,第二凸台711与壳体100固定相连,从而使得壳体100能够随第二基座710稳定地转动。
在图像拍摄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先将第二钢轮主体720与第二柔轮620啮合配合;再将第二钢轮主体720与第二基座710一端固定相连,第二凸台711与壳体100固定相连;最后将固定座800和第二基座710进行转动相连即可,上述安装步骤较为简单,且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同时,第二钢轮主体720与第二基座710一端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卡扣连接等相连方式实现可拆卸地固定相连,从而也方便工作人员检修或维护第二钢轮主体720和第二柔轮6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50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10、第二支架520和第二同步带530,具体地,第二驱动电机510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架520,第二支架520可以固定设置于内腔110中,第二同步带530的一端可以与第二驱动电机510转动相连,第二同步带53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相连。
由于第二驱动电机510具有稳定且持续的驱动力,而且相较于气缸驱动机构和液压驱动机构,第二驱动电机510的驱动精度更高。在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即第二广角拍摄状态)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电机510的输出端与第二同步带530的一端啮合配合,第二驱动电机510可以驱动第二同步带530转动,同时,第二同步带530的另一端与第二波发生器610的部分结构啮合配合,第二波发生器610随第二同步带530转动。在上述结构中,第二驱动电机510能够给第二波发生器610传递稳定的驱动力,从而使得壳体100能够随第二钢轮700能够稳定地转动,进而使得摄像模组能够随壳体100稳定地转动。
另外,由于第二同步带530具有较好的兼容性,第二同步带530对于安装精度的要求不高,从而使得第二驱动电机510与第二波发生器610的相对位置的精度要求也不高,其中,第二支架520在内腔110中不需要高精度的设置位置,从而也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
在上述过程中,第二驱动电机510不仅驱动第二同步带530转动,第二波发生器610随第二同步带530转动,同时,第二柔轮620通过变形来驱动第二钢轮700转动,由于壳体100与第二钢轮700固定相连,壳体100随第二钢轮700转动,第二驱动电机510设置于第二支架520,而第二支架520固定设置于内腔110中,从而使得第二驱动电机510在驱动第二同步带530转动的同时,第二驱动电机510还可以随壳体100转动。
固定座800与第二钢轮转动相连的方式有多种,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固定座800可以包括固定座主体和第一连接轴810,具体地,第一连接轴810的一端可以与固定座主体相连,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可以伸至内腔110中,且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钢轮700转动相连,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柔轮620固定相连。
在上述结构中,图像拍摄装置通过第一连接轴810实现第二钢轮700与固定座800之间的转动相连,同时在沿第二波发生器610的连接轴线上,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还伸至内腔110中,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与第二柔轮620固定相连,也就是说,在实现固定座800与第二钢轮700的转动相连的同时,固定座800的部分结构还能够位于内腔110中,第一连接轴810能够占用第二钢轮700的部分内部空间,从而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紧凑性,进而有利于图像拍摄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固定座800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轴820,具体地,在沿第一连接轴810的轴线上,第二连接轴820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可拆卸相连,第二连接轴82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相连。
在第二钢轮700的转动过程中,固定座800通过第一连接轴810与第二钢轮700转动相连,而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与第二柔轮620固定相连,从而使得壳体100能够相对于固定座800转动,同时第二连接轴82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相连,从而使得第二连接轴820间接能够为第二钢轮700的转动增加转动支撑,壳体100转动时的转动支撑也相应地增多,从而提升壳体100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第二连接轴820与第一连接轴810可拆卸相连,从而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对壳体100与固定座800进行分体检修和维护。
另外,第一种连接轴810可以通过设置轴承、润滑套等具体方式实现与第二钢轮700转动相连,对此本申请不做任何限制。
在再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沿第一连接轴810的轴线上,第一连接轴810的通孔可以和第二连接轴820的通孔对接,以形成走线通道C。
上述结构有利于摄像模组、第一驱动机构200和第二驱动机构500的接电走线,从而避免上述结构的电连接件与内腔110中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缠绕等情况,同时也避免上述结构的电连接件完全裸露在壳体之外,走线通道C能够对上述结构的电连接件的一部分提供防护。
当然,第一转动件410也可以开设有走线孔D,从而有利于摄像模组的接电走线。
当内腔110中的其他部件出现掉落时,其他部件容易对第二钢轮700造成碰撞,从而导致第二钢轮700出现损坏,或者,有异物(例如灰尘、砂石等)进入内腔110中,异物落入第二钢轮700与第二柔轮620啮合配合的齿隙中,从而容易导致第二钢轮700和第二柔轮620均会出现损坏,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防护件900,具体地,防护件900可以与第二钢轮700相连,且防护件900可以罩设于第二钢轮700的一部分之外,防护件900能够防止其他部件直接砸落在第二钢轮700上,同时,防护件900还可以防止异物落入第二钢轮700与第二柔轮620啮合配合,从而保证第二钢轮700与第二柔轮620之间的啮合配合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防护件900可以与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相连,从而使得防护件900能够对第二波发生器610的转动提供支撑,同时,第二波发生器610能够得到第二柔轮620的支撑,从而避免第二波发生器610的转动出现大幅度的晃动,从而使得第二波发生器610的转动更加稳定,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壳体100转动的稳定性。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摄像模组、第一驱动机构(200)、第一钢轮(310)、第一柔轮(320)、第一转动件(410)和第一波发生器(420),其中:
所述壳体(100)开设有内腔(110),所述第一钢轮(310)固定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0)、所述第一柔轮(320)、所述第一波发生器(420)和所述第一转动件(410)的至少部分均位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0)与所述第一波发生器(420)驱动相连,所述第一柔轮(320)开设有第一空间(A),所述第一波发生器(42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空间(A)中,所述第一柔轮(320)与所述第一钢轮(310)啮合配合,所述第一转动件(410)设置有第一凸台(411),所述第一转动件(410)的一端与所述摄像模组相连,所述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空间(A)、且与所述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凸台(411)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4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410)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凸台(411)与所述第一柔轮(320)固定相连,
在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0)驱动所述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所述第一柔轮(320)随所述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410)随所述第一柔轮(320)转动,所述摄像模组随所述第一转动件(410)转动;
所述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00)、第二波发生器(610)、第二柔轮(620)、第二钢轮(700)和固定座(80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0)设置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和所述第二钢轮(7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0)与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驱动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件(410)的转动轴线相交;
在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0)驱动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所述第二柔轮(620)随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而变形,所述第二柔轮(620)通过变形来驱动所述第二钢轮(700)转动,所述壳体(100)随所述第二钢轮(700)转动,所述摄像模组随所述壳体(10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轮(310)包括第一钢轮主体(311)和第一基座(312),所述第一钢轮主体(311)与所述第一基座(312)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基座(31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第一钢轮主体(311)与所述第一柔轮(320)啮合配合,在沿所述第一转动件(410)的转动轴线上,所述第一凸台(411)与所述第一基座(312)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0)、第一支架(220)和第一同步带(23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20),所述第一支架(220)固定设置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第一同步带(2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0)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带(2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发生器(420)转动相连,
在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0)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230)转动,所述第一波发生器(420)随所述第一同步带(23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轮(620)开设有第二空间(B),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二空间(B)中,所述第二柔轮(620)与所述第二钢轮(700)啮合配合,所述第二钢轮(700)与所述壳体(100)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钢轮(700)与所述固定座(800)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柔轮(620)与所述固定座(800)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轮(700)包括第二基座(710)和第二钢轮主体(720),所述第二钢轮主体(720)位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第二钢轮主体(720)与所述第二柔轮(620)啮合配合,所述第二基座(710)的一端伸至所述内腔(110)中,且所述第二钢轮主体(720)与所述第二基座(710)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基座(710)与所述固定座(800)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基座(710)还包括第二凸台(711),所述第二凸台(711)远离第二基座(710)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台(711)与所述壳体(100)固定相连,
在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柔轮(620)通过变形来驱动所述第二钢轮主体(720)转动,所述第二基座(710)随所述第二钢轮主体(720)转动,所述壳体(100)随所述第二基座(71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0)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10)、第二支架(520)和第二同步带(53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520),所述第二支架(520)固定设置于所述内腔(110)中,所述第二同步带(5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0)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同步带(5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相连,
在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0)驱动所述第二同步带(530)转动,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随所述第二同步带(530)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00)包括固定座主体和第一连接轴(810),所述第一连接轴(81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主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伸至所述内腔(110)中,且所述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轮(700)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柔轮(620)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00)还包括第二连接轴(820),在沿所述第一连接轴(810)的轴线上,所述第二连接轴(8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810)的另一端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轴(8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连接轴(810)的轴线上,所述第一连接轴(810)的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轴(820)的通孔对接,以形成走线通道(C)。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防护件(900),所述防护件(900)与所述第二钢轮(700)相连,且所述防护件(900)罩设于所述第二钢轮(700)的一部分之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900)与所述第二波发生器(610)转动相连。
CN202210296234.XA 2022-03-24 2022-03-24 图像拍摄装置 Active CN114760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6234.XA CN114760396B (zh) 2022-03-24 2022-03-24 图像拍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6234.XA CN114760396B (zh) 2022-03-24 2022-03-24 图像拍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0396A CN114760396A (zh) 2022-07-15
CN114760396B true CN114760396B (zh) 2023-09-29

Family

ID=8232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6234.XA Active CN114760396B (zh) 2022-03-24 2022-03-24 图像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039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1585A (ja) * 1995-08-09 1997-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角度出力器およびこの角度出力器を備えた回動制御装置
CN104964134A (zh) * 2015-07-20 2015-10-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采用超声波振子驱动的云台
CN207036417U (zh) * 2017-07-18 2018-02-23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高速相机测量分析谐波齿轮动态传动特性装置
CN108401628A (zh) * 2018-05-08 2018-08-17 浙江大学 一种子叶期补苗机械手及其补苗方法
CN208300277U (zh) * 2018-05-08 2019-01-01 浙江大学 一种子叶期补苗机械手
CN110740243A (zh) * 2019-10-30 2020-01-3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0469397U (zh) * 2019-10-25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29769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670256U (zh) * 2019-10-10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1585A (ja) * 1995-08-09 1997-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角度出力器およびこの角度出力器を備えた回動制御装置
CN104964134A (zh) * 2015-07-20 2015-10-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采用超声波振子驱动的云台
CN207036417U (zh) * 2017-07-18 2018-02-23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高速相机测量分析谐波齿轮动态传动特性装置
CN108401628A (zh) * 2018-05-08 2018-08-17 浙江大学 一种子叶期补苗机械手及其补苗方法
CN208300277U (zh) * 2018-05-08 2019-01-01 浙江大学 一种子叶期补苗机械手
CN210469397U (zh) * 2019-10-25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740243A (zh) * 2019-10-30 2020-01-3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29769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0396A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7943B2 (en) Reduction gear transmission
CN109154380B (zh) 致动器
KR20220051036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US8070370B2 (en) Gear mechanism and blade drive device
CN209433117U (zh) 天文望远镜用调焦消旋器
KR101774227B1 (ko) 파동기어장치유닛에 피구동부재를 체결하는 체결방법 및 파동기어장치유닛
JP2019090477A (ja) 偏心揺動型歯車装置
CN112873270A (zh) 机器人臂的驱动单元
CN114760396B (zh) 图像拍摄装置
CN110125975A (zh) 一种整周回转机器人关节模块
CN104994262B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具有该摄像装置的终端
TW201517467A (zh) 齒輪傳動裝置
JP7252725B2 (ja) ギヤモータ
JP6216742B2 (ja) ギヤドモータ
TWI788455B (zh) 齒輪單元及其組裝方法
US20180185971A1 (en) Cam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m device
JP6632430B2 (ja) ロボットの減速伝達装置
JP5139854B2 (ja) 揺動歯車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ユニット型歯車装置ならびにその組立方法
CN213302646U (zh) 一种电动调焦镜头
CN113452891B (zh)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45549A (zh) 旋转机构、减速器以及旋转机构的制造方法
CN110925571B (zh) 一种可旋转的模组组合装置
CN218165075U (zh) 定位装置、驱动装置及固体调料下料装置
CN217422054U (zh) 减速器和机器人
CN218416091U (zh) 传动组件、位置调节装置及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