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8626A - 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8626A
CN114758626A CN202210420413.XA CN202210420413A CN114758626A CN 114758626 A CN114758626 A CN 114758626A CN 202210420413 A CN202210420413 A CN 202210420413A CN 114758626 A CN114758626 A CN 114758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ield
area
microcapsule
color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04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岸山
张千
林忱
胡璋
李利杰
杨雪鑫
林玉斌
张守德
陈廷位
陈旭州
陈泽锴
刘佳
冯敏
马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04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86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8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8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器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显示层、电泳层和驱动电极层,显示层包括多个遮蔽区,以及位于相邻遮蔽区之间的可视区;电泳层包括电泳粒子,电泳粒子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驱动电极层包括第一电场区及第二电场区。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通过驱动电极层的第一电场区与第二电场区内的电场方向及大小,对电泳层内的带电微型胶囊的移动位移及方向进行控制,使至少三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在遮蔽区与可视区之间移动,能够实现在单个像素区内不同组合的显色,提高单个像素区内的显色丰富度。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在市面上的广泛应用,对于显示模组的显色要求进一步提高,市场上大多的显示模组在一个像素单元内仅能实现黑白两种颜色的切换显示,或在一个像素单元内实现RGB三种颜色的切换,存在色彩单一的技术缺陷,因此不适应当前市场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显示模组显色单一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的显色色彩丰富的一种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显示层、电泳层和驱动电极层,其中:
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遮蔽区,以及位于相邻遮蔽区之间的可视区;
所述电泳层包括电泳粒子,所述电泳粒子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
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第一电场区及第二电场区,所述第一电场区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蔽区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电场区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可视区的正投影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遮蔽区包括两个,第一电场区包括第一遮蔽电场区和第二遮蔽电场区,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的正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遮蔽区的正投影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的两端包括第一集电极及第一门电极,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的两端包括第二集电极及第二门电极,所述第二电场区的两端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门电极相对所述第一集电极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门电极相对所述第二集电极靠近所述第二电极。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两个所述遮蔽区相对可视区的中线镜面对称,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与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相对所述第二电场区的中线镜面对称,所述可视区的中线与所述第二电场区的中线共线。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集电极与所述第一门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门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间隔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门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门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及所述第五距离均大于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泳粒子包括第一粒子、第二粒子和第三粒子,所述第一粒子具有第一颜色,所述第二粒子具有第二颜色,所述第三粒子具有第三颜色,所述第一粒子、第二粒子和所述第三粒子为带电量相同的带电微型胶囊,且所述第一粒子、第二粒子和所述第三粒子为粒子半径各不相同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所述第一颜色、所述第二颜色及所述第三颜色各不相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色控制方法,所述显色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各个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内第一电场区与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状态下,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由遮蔽区向可视区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获取各个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遮蔽部和/或所述可视区,则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层内的第二电场区以及第二遮蔽部正投影下的所述第一电场区处于复位驱动状态,其中,在所述复位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遮蔽部以及所述可视区内的带电微型胶囊均向所述第一遮蔽部移动;
当各个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位于所述第一遮蔽部时,获取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当各个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位于所述第一遮蔽部时,获取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若非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可视区时,则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层所述第一电场区与所述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三驱动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三驱动状态下,非所述目标带电胶囊由所述可视区向所述遮蔽区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内第一电场区与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在每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的电泳迁移速度各不相同的条件下,当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时,则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状态下电场方向为所述第一电场区指向所述第二电场区;
当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且非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遮蔽区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电场区的电势差为零,完成显色。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当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且非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遮蔽区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电场区的电势差为零,完成显色,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类型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组合显色,则获取三种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电泳迁移速度,得到第一迁移速度Vf、第二迁移速度Vs及第三迁移速度Vt
在满足Vf>Vs>Vt时,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所述第二迁移速度Vs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使所述驱动电极层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完成第一次显色;
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中不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所述第三迁移速度Vt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使所述驱动电极层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完成第一次显色;
在完成一次显色的情况下,获取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完成第二次显色。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应用于所述显色控制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一种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显示层、电泳层和驱动电极层,其中: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遮蔽区,以及位于相邻遮蔽区之间的可视区;所述电泳层包括电泳粒子,所述电泳粒子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第一电场区及第二电场区,所述第一电场区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蔽区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电场区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可视区的正投影内。进而可通过所述驱动电极层的第一电场区与所述第二电场区内的电场方向及大小,对电泳层内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的移动位移及方向进行控制,使至少三种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在所述遮蔽区与所述可视区之间移动,能够实现在单个像素区内不同组合的显色,提高单个像素区内的显色丰富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纸截面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纸截面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纸截面的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驱动电极层处于复位驱动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第一粒子处于第一状态、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第二粒子处于第一状态、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第三粒子处于第一状态、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不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显色后、完成二次显色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不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情况下完成二次显色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显色后、完成二次显色前显示模组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情况下完成二次显色模组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显色后、完成二次显色前模组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情况下完成二次显色模组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显色后、完成二次显色前显示模组的第三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情况下完成二次显色模组的第三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第一实施例的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第二实施例的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第三实施例的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第四实施例的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第四实施例中S4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一个情景实用情况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另一情景实用情况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色控制方法中另一情景实用情况流程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像素单元;
1、显示层;11、遮蔽区;111、第一遮蔽部;112、第二遮蔽部;12、可视区;
2、驱动电极层;21、第一电场区;211、第一遮蔽电场区;C1、第一集电极;G1、第一门电极;212、第二遮蔽电场区;C2、第二集电极;G2、第二门电极;22、第二电场区;V1第一电极;V2、第二电极;D1、第一距离;D2、第二距离;D3、第三距离;D4、第四距离;D5、第四距离;
3、电泳层;31、电泳粒子;301、第一粒子;302、第二粒子;303、第三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显示器在市面上的广泛应用,对于显示模组的显色要求进一步提高,市场上大多的显示模组在一个像素单元100内仅能实现黑白两种颜色的切换显示,或在一个像素单元内实现RGB三种颜色的切换,存在色彩单一的技术缺陷,因此不适应当前市场的使用需求。如目前针对市面上的电子纸产品,仅能实现黑白两种颜色的显示,或在一个像素单元内实现R,G,B三种颜色中一种颜色的切换,存在色彩单一的技术缺陷,因此不适应当前市场的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显色单一的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0,每个所述像素单元100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显示层1、电泳层3和驱动电极层2,其中:
所述显示层1包括多个遮蔽区11,以及位于相邻遮蔽区11之间的可视区12;
所述电泳层3包括电泳粒子31,所述电泳粒子31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
所述驱动电极层2包括第一电场区21及第二电场区22,所述第一电场区2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蔽区11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电场区22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可视区12的正投影内。
进而可通过所述驱动电极层2的第一电场区21与所述第二电场区22内的电场方向及大小,对电泳层3内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的移动位移及方向进行控制,使至少三种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在所述遮蔽区11与所述可视区12之间移动,能够实现在单个像素区内不同组合的显色,提高单个像素区内的显色丰富度。
也就是,通过所述第一电场区21与所述第二电场区22内的电场分别控制彩色的胶囊的横向移动,以使目标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由所述遮蔽区11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位置,实现所述可视区12的显色。
参考图1-图3所示,作为示例,可通过设计不同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的半径大小和带电量,使不同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在同一电场中的电泳迁移速度不同,实现可视区12R,G,B三色胶囊的任意组合,从而实现一个所述像素单元100内彩色化的目的,进而提高显示模组的显色丰富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遮蔽区11包括两个,第一电场区21包括第一遮蔽电场区211和第二遮蔽电场区212,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211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212的正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遮蔽区11的正投影内。
作为示例,参考图2所示,一个所述遮蔽区11为第一遮蔽部11,另一所述遮蔽区11为第二遮蔽部112,所述可视区12设置于所述第一遮蔽部111与所述第二遮蔽部1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遮蔽部111与所述第二遮蔽部112提供不同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在无需显色时,提供临时位置,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电场区22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211与,方便对所述电泳层3内的电泳粒子31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显色控制的灵活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211的两端包括第一集电极C1及第一门电极G1,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212的两端包括第二集电极C2及第二门电极G2,所述第二电场区22的两端包括第一电极V1及第二电极V2,所述第一门电极G1相对所述第一集电极C1靠近所述第一电极V1,所述第二门电极G2相对所述第二集电极C2靠近所述第二电极V2。
作为示例,参考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211的通过所述第一集电极C1与所述第一门电极G1产生电势差,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212的通过所述第二集电极C2及所述第二门电极G2产生电势差,而所述第二电场区22的通过所述第一电极V1与所述第二电极V2产生电势差,进而可通过所述电势差,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遮蔽部111、所述第二遮蔽部112与所述可视区12内带电微型胶囊的移动位置,方便对所述显示模组的显色效果进行调整。
参考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两个所述遮蔽区11相对可视区12的中线镜面对称,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与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相对所述第二电场区的中线镜面对称,所述可视区12的中线与所述第二电场区的中线共线。进而可使各个所述带电微型胶囊的移动位置在所述遮蔽区11与所述可视区12之间移动时,方便限定移动路程,简化所述驱动电极层2的控制成本,并能够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遮蔽部111、所述第二遮蔽部112与所述可视区12内带电微型胶囊的移动位置,方便对所述显示模组的显色效果进行调整。
参考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集电极C1与所述第一门电极G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一距离D1,所述第二集电极C2与所述第二门电极G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一电极V1与所述第二电极V2之间间隔有第三距离D3,所述第一电极V1与所述第一门电极G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四距离D4,所述第二电极V2与所述第二门电极G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五距离D5,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及所述第五距离D5均大于零。
作为示例,通过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及所述第五距离D5均大于零,可进一步方便所述驱动电极层2控制每个电极的之间的电势差,对每个所述带电微型胶囊具有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控制的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泳粒子31包括第一粒子301、第二粒子302和第三粒子303,所述第一粒子301具有第一颜色,所述第二粒子302具有第二颜色,所述第三粒子303具有第三颜色,所述第一粒子301、第二粒子302和所述第三粒子303为带电量相同的带电微型胶囊,且所述第一粒子301、第二粒子302和所述第三粒子303为粒子半径各不相同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所述第一颜色、所述第二颜色及所述第三颜色各不相同。
作为示例,可使所述第一粒子301、所述第二粒子302和所述第三粒子303均带有正电荷,所述像素单元100内所述第一遮蔽部111与所述第二遮蔽部112左右对称,并且存在6个电极C1G1 V1 V2 G2 C2可分别控制相邻两电极间的电势差;C1到G1的距离及C2到G2等于X1;G1到V1的距离及G2到V2等于X2,V1到V2的距离等于X3;
所述第一粒子301、第二粒子302和所述第三粒子303为带电量相同的带电微型胶囊,且所述第一粒子301、第二粒子302和所述第三粒子303为粒子半径各不相同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可实现所述第一粒子301、第二粒子302和所述第三粒子303为粒子在所述相同的电场下,粒子电泳迁移速度各不相同的目的,进而可通过所述第一电场区与所述第二电场区的电场方向与作用时间调整所述第一粒子301、第二粒子302和所述第三粒子303相对所述可视区12的位置,以实现不同的显色效果。
依据电泳迁移率(m)是指单位电场强度(1V/cm)时带电分子的迁移速度的公式为:
m=V/E=q/(6πrη),V=q*E/(6πrη);
其中v为电泳迁移速度,E为电场强度,q为粒子所带净电荷,r为粒子半径,η为缓冲液粘度
由公式可知,q越大,v越大;r越小,V越大,因此,带电量一样的情况下,粒子的半径越大,相应粒子的电泳迁移速度就越小。
当,所述第一粒子301为红色的带电微型胶囊,半径为rR,所述第二粒子302为绿色的带电微型胶囊,半径为rG,所述第三粒子303为蓝色的带电微型胶囊,半径为rB,在一示例中,若rR>rG>rB,则VR<VG<VB,从而达到通过调整不同粒子r使不同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的速度不同,进而实现彩色化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色控制方法,所述显色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各个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11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2内第一电场区21与第二电场区2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状态下,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由遮蔽区11向可视区12移动。
参考图16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场区的电场提供为带动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由遮蔽区11向可视区12移动的动力,直至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内,进而可使所述可视区12显示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颜色。
参考图4-图15所示,作为示例,所述电泳粒子31带正电荷,所述遮蔽区11包括多个,相邻所述遮蔽区11之间设置有可视区12,当一个或多个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位于一个所述遮蔽区11时,则判断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位于目标遮蔽区11,获取目标可视区12的位置,控制所述电泳层3内的电场方向为由所述目标遮蔽区11指向所述目标可视区12。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获取各个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遮蔽部11和/或所述可视区12,则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层2内的第二电场区22以及第二遮蔽部11正投影下的所述第一电场区21处于复位驱动状态,其中,在所述复位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遮蔽部11以及所述可视区12内的带电微型胶囊均向所述第一遮蔽部11移动;
当各个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位于所述第一遮蔽部11时,获取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
参考图17及图4所示,作为示例,设VR(相当于第一粒子301)为红色胶囊在像素电场中的运动速度,VG(相当于第二粒子302)为绿色胶囊在像素电场中的运动速度,VB(相当于第三粒子303)为蓝色胶囊在像素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其中:
电泳迁移率(m)是指单位电场强度(1V/cm)时带电分子的迁移速度
公式为m=V/E=q/(6πrη),V=q*E/(6πrη);
其中v为电泳迁移速度,E为电场强度,q为离子所带净电荷,r为离子半径,η为缓冲液粘度
由公式可知,q越大,v越大;r越小,V越大,因此,带电量一样的情况下,若rR>rG>rB,则VR<VG<VB;
从而达到通过调整不同离子r使不同颜色胶囊的速度不同实现彩色化的目的。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驱动状态可设置为,各个电极位置处的电压满足VC2<VG2<VV2<VV1<VG1<VC1,使像素内电场方向全部向左,持续时间t0满足VR*t0>2*X1+2*X2+X3,完成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复位驱动状态,在所述复位驱动状态下,使三色的带电微型胶囊全部运动至遮蔽区11左侧(相当于所述第一遮蔽部111)即可完成初始状态复位,然后获取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切换为第一驱动状态,也就是使所述驱动电极层2由所述初始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驱动状态,实现所述目标可视区12的显色。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当各个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位于所述第一遮蔽部11时,获取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若非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可视区12时,则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层2所述第一电场区21与所述第二电场区22处于第三驱动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三驱动状态下,非所述目标带电胶囊由所述可视区12向所述遮蔽区11移动。
参考图18及图4-图7所示,作为示例,当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为第一粒子301,且所述第一粒子301的当前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遮蔽部11内,可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层2由所述初始状态(参考图4)切换为所述第一驱动状态,参考图5-图7,若非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可视区12时,也就是如图5及图6所示时,则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层2所述第一电场区21与所述第二电场区22处于第三驱动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三驱动状态下,非所述目标带电胶囊由所述可视区12向所述遮蔽区11移动,在此实施例中,非所述目标带电胶囊由所述目标可视区12向所述第二遮蔽部11移动,当所述第三粒子303移动至所述目标可视区12时,参考图7,完成显色。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11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2内第一电场区21与第二电场区2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在每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的电泳迁移速度各不相同的条件下,当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11时,则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状态下电场方向为所述第一电场区21指向所述第二电场区22;
当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且非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遮蔽区11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2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电场区的电势差为零,完成显色。
参考图19及图9-15所示,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场区与所述第二电场区的电场方向及可完成对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移动,简化控制方法;
而当当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且非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遮蔽区11时,使所述第二驱动状态下,可使所述标带电微型胶囊的位置处于所述目标可视区12内,进而可完成所述目标可视区12的显色。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当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且非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遮蔽区11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2内所述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电场区的电势差为零,完成显色,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类型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组合显色,则获取三种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电泳迁移速度,得到第一迁移速度Vf、第二迁移速度Vs及第三迁移速度Vt
在满足Vf>Vs>Vt时,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则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所述第二迁移速度Vs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使所述驱动电极层2内所述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完成第一次显色;
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中不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则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所述第三迁移速度Vt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使所述驱动电极层2内所述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完成第一次显色;
在完成一次显色的情况下,获取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完成第二次显色。
参考图20所示及图10-图15所示,为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则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所述第二迁移速度Vs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使所述驱动电极层2内所述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完成第一次显色,在完成一次显色的情况下,获取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完成第二次显色。
参考图20及图9所示,为不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则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所述第三迁移速度Vt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使所述驱动电极层2内所述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完成第一次显色,在完成一次显色的情况下,获取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12,完成第二次显色。
进而,可实现目标可视区12的显色的同时,提高对所述第一粒子301、第二粒子302及第三粒子303的控制方法,提高显色的反应速度,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作为示例,在一具体使用情况下,参考图21所示,获取三种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电泳迁移速度,得到第一迁移速度Vf、第二迁移速度Vs及第三迁移速度Vt,判断所述第一迁移速度Vf、所述第二迁移速度Vs及所述第三迁移速度Vt是否满足Vf>Vs>Vt
若迁移速度满足Vf>Vs>Vt则,调整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复位驱动状态,对电泳层3内的电泳粒子31进行复位,使电泳粒子31处于初始状态,其中,所述初始状态为三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集中于一个所述遮蔽区11;
获取可视区12内目标显色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显色数据得出目标显色粒子组合,判断所述目标显色的粒子组合的组合数据;
若所述组合数据为单色显色,则调整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复位驱动状态,控制电泳粒子31由所述初始状态(参考图4)向可视区12移动,若所述目标显色粒子及非目标显色粒子满足第一状态,则完成显色;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目标显色粒子在所述可视区12内,非所述目标显色粒子在所述遮蔽区11内(参考图5-图15所示);
若所述组合数据为多种类型的目标显色粒子(相当于所述带电微型胶囊)的组合显色(参考图9-图15所示);
判断所述目标显色粒子中是否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
若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则控制所述可视区12处于所述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的第一状态,此时,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二粒子302在所述可视区12内,所述第一粒子301与所述第三粒子303在所述遮蔽区11内,(相当于完成一次显色),调整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二驱动状态,也就是使所述驱动电极层2内所述第二电场区22处于第二驱动状态,使其他目标显色粒子向所述可视区12移动,构成所述可视区12的第二状态(相当于完成二次显色);
若不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则控制所述可视区12处于所述第三迁移速度Vt的粒子的第一状态,此时,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三粒子303在所述可视区12内,所述第一粒子301与所述第二粒子302在所述遮蔽区11内,参考图8所示,相当于完成一次显色,之后调整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二驱动状态,使其他目标显色粒子向所述可视区12移动,构成所述可视区12的第二状态(相当于完成二次显色)。
其中调整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复位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获取目标遮蔽区11的位置,根据目标遮蔽区11的位置,控制电泳层3内的电场方向指向目标遮蔽区11的位置;
获取所述目标遮蔽区11与电泳粒子31之间间隔距离的实时距离数据信息;
判断所述实时距离数据是否在所述电泳粒子31的初始迁移阈值范围内,
若所述实时距离数据在所述电泳粒子31的初始迁移阈值范围内,则电泳粒子31处于初始状态,参考图4所示。
作为示例,VC2<VG2<VV2<VV1<VG1<VC1,使像素内电场方向全部向左,持续时间t0满足VR*t0>2*X1+2*X2+X3,完成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复位驱动状态,在所述复位驱动状态下,使三色的带电微型胶囊全部运动至遮蔽区11左侧(相当于所述第一遮蔽部111)即可完成初始状态复位,然后获取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2处于切换为第一驱动状态,也就是使所述驱动电极层2由所述初始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驱动状态,实现所述目标可视区12的显色。
其中调整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获取目标可视区12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可视区12的位置,控制电泳层3内电场方向指向目标可视区12的位置;
获取所述目标可视区12与目标显色粒子之间间隔距离的实时距离数据信息;
判断所述实时距离数据是否在所述目标粒子的调色迁移阈值范围内,
若所述实时距离数据在所述目标粒子的调色迁移阈值范围内,则目标粒子处于第一状态。
作为示例:
参考图蓝色单色显示:VC2>VG2>VV2>VV1>VG1>VC1,使像素内任意两电极方向向右,运动时间t1,满足VR*t1<VG*t1<X1<X1+X2<VB*t1<X1+X2+X3,即可实现蓝色的带电微型胶囊位于可视区12,红色/绿色胶囊均位于左侧遮蔽区11。
绿色单色状态:VC2>VG2>VV2>VV1>VG1>VC1,使像素内任意两电极方向向右,运动时间t2,需满足VR*t2<X1<X1+X2<VG*t2<X1+X2+X3<VB*t2<2*X1+2*X2+X3,即可实现绿色胶囊位于可视区12,红色胶囊位于左侧遮蔽区11,蓝色胶囊位于右侧遮蔽区11。
红色单色状态:VC2>VG2>VV2>VV1>VG1>VC1,使像素内任意两电极方向向右,运动时间t3,满足X1+X2<VR*t3<X1+X2+X3<VG*t3<VB*t3,即可实现红色胶囊位于可视区12,蓝色/绿色胶囊均位于遮蔽区11。
参考图22所示,其中调整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是否处于第一状态,若所述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处于第一状态,则控制所述目标可视区12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场区22电势差为零;
获取下一显色粒子的所在的遮蔽区11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遮蔽区11的位置,控制电泳层3内的电场方向为由所述目标遮蔽区11指向所述目标可视区12;
当所述下一显色粒子移动至所述目标可视区12后,判断所述可视区1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绿+蓝色状态:基于绿色单色状态变更电场方向,参考图10及图11所示,VC2>VG2>VV2=VV1>VG1>VC1,使C1V1与C2V2间电场向均左,V1V2间无电场,使绿色胶囊保留于可视区12,蓝色胶囊由左侧遮蔽区11向可视区12运动,红色胶囊保留于左侧遮蔽区11,运动时间t5,满足X1+X2<VB*t5<X1+X2+X3使绿色与蓝色胶囊位于可视区12。
红+绿色状态:基于绿色单色状态变更电场方向,参考图12及图13所示,VC2<VG2<VV2=VV1<VG1<VC1,使C1V1与C2V2间电场向均右,V1V2间无电场,使绿色胶囊保留于可视区12,红色胶囊由左侧遮蔽区11向可视区12运动,蓝色胶囊保留于右侧遮蔽区11,运动时间t6,满足X1+X2<VR*t6<X1+X2+X3,即可红色与绿色胶囊位于可视区12。
三色状态:基于绿色单色状态变更电场方向,参考图14及图15所示,VC2>VG2>VV2,VV1<VG1<VC1,VV1=VV2,使C1V1间电场向右,C2V2间电场向左,V1V2间无电场,使绿色胶囊保留于可视区12,红色胶囊由左侧遮蔽区11向可视区12运动,蓝色胶囊从右侧遮蔽区11向可视区12运动,运动时间t7,满足X1+X2<VB*t7与X1+X2<VR*t7,即可实现三色胶囊均位于可视区12。
参考图23所示,其中调整所述驱动电极层2处于第三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第三迁移速度Vt的粒子是否处于第一状态,若所述第三迁移速度Vt的粒子处于第一状态,则控制所述目标可视区12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场区22电势差为零;
获取下一显色粒子的所在的遮蔽区11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遮蔽区11的位置,控制电泳层3内的电场方向为由所述目标遮蔽区11指向所述目标可视区12;
当所述下一显色粒子移动至所述目标可视区12后,判断所述目标可视区12处于所述第三状态。
作为示例,红+蓝色状态:基于红色单色状态变更电场方向,参考图7及图8所示,VC2>VG2>VV2=VV1>VG1>VC1,使C1V1与C2V2间电场方向左,V1V2间无电场,使红色胶囊保留于可视区12,蓝色胶囊由右侧遮蔽区11(相当于所述第二遮蔽部112)向可视区12运动,绿色胶囊保留于右侧遮蔽区11,运动时间t4,满足X1<VG*t4<X1+X2<VB*t4<X1+X2+X3,即可实现红色与蓝色胶囊位于可视区12,绿色胶囊位于遮蔽区11。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应用于所述显色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显示层、电泳层和驱动电极层,其中:
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遮蔽区,以及位于相邻遮蔽区之间的可视区;
所述电泳层包括电泳粒子,所述电泳粒子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
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第一电场区及第二电场区,所述第一电场区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蔽区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电场区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可视区的正投影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区包括两个,第一电场区包括第一遮蔽电场区和第二遮蔽电场区,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的正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遮蔽区的正投影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的两端包括第一集电极及第一门电极,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的两端包括第二集电极及第二门电极,所述第二电场区的两端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门电极相对所述第一集电极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门电极相对所述第二集电极靠近所述第二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遮蔽区相对可视区的中线镜面对称,所述第一遮蔽电场区与所述第二遮蔽电场区相对所述第二电场区的中线镜面对称,所述可视区的中线与所述第二电场区的中线共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电极与所述第一门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门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间隔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门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门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所述第四距离及所述第五距离均大于零。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粒子包括第一粒子、第二粒子和第三粒子,所述第一粒子具有第一颜色,所述第二粒子具有第二颜色,所述第三粒子具有第三颜色,所述第一粒子、第二粒子和所述第三粒子为带电量相同的带电微型胶囊,且所述第一粒子、第二粒子和所述第三粒子为粒子半径各不相同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所述第一颜色、所述第二颜色及所述第三颜色各不相同。
7.一种显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各个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内第一电场区与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状态下,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由遮蔽区向可视区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各个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位于第二遮蔽部和/或所述可视区,则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层内的第二电场区以及第二遮蔽部正投影下的所述第一电场区处于复位驱动状态,其中,在所述复位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遮蔽部以及所述可视区内的带电微型胶囊均向第一遮蔽部移动;
当各个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位于所述第一遮蔽部时,获取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各个颜色的所述带电微型胶囊位于所述第一遮蔽部时,获取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若非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可视区时,则控制所述驱动电极层内的所述第一电场区与所述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三驱动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三驱动状态下,非所述目标带电胶囊由所述可视区向所述遮蔽区移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内第一电场区与第二电场区处于第一驱动状态包括步骤:
在每种颜色的带电微型胶囊的电泳迁移速度各不相同的条件下,当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处于遮蔽区时,则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状态下电场方向为所述第一电场区指向所述第二电场区;
当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且非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遮蔽区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电场区的电势差为零,完成显色。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且非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遮蔽区时,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二电场区的电势差为零,完成显色,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类型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组合显色,则获取三种颜色带电微型胶囊的电泳迁移速度,得到第一迁移速度Vf、第二迁移速度Vs及第三迁移速度Vt
在满足Vf>Vs>Vt时,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中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所述第二迁移速度Vs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使所述驱动电极层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完成第一次显色;
若所述目标带电微型胶囊中不包含第二迁移速度Vs的粒子,则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所述第三迁移速度Vt的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使所述驱动电极层内所述第二电场处于第二驱动状态,完成第一次显色;
在完成一次显色的情况下,获取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驱动电极层处于第一驱动状态,以将下一目标带电微型胶囊的当前位置移动至所述可视区,完成第二次显色。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应用于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显色控制方法。
CN202210420413.XA 2022-04-20 2022-04-20 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4758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0413.XA CN114758626A (zh) 2022-04-20 2022-04-20 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0413.XA CN114758626A (zh) 2022-04-20 2022-04-20 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8626A true CN114758626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0413.XA Pending CN114758626A (zh) 2022-04-20 2022-04-20 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862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637A (zh) * 2001-08-23 2004-11-10 �ʼҷ����ֵ��ӹɷ����޹�˾ 电泳显示设备
CN101042512A (zh) * 2006-03-22 2007-09-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泳装置、电子设备及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1311809A (zh) * 2007-05-25 2008-11-26 施乐公司 形成电子纸显示器的方法
CN101542376A (zh) * 2006-11-30 2009-09-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面内切换电泳彩色显示器
EP2460051A1 (en) * 2009-07-27 2012-06-06 Irx Ip B.V.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CN113934068A (zh) * 2021-10-26 2022-01-14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637A (zh) * 2001-08-23 2004-11-10 �ʼҷ����ֵ��ӹɷ����޹�˾ 电泳显示设备
CN101042512A (zh) * 2006-03-22 2007-09-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泳装置、电子设备及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1542376A (zh) * 2006-11-30 2009-09-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面内切换电泳彩色显示器
CN101311809A (zh) * 2007-05-25 2008-11-26 施乐公司 形成电子纸显示器的方法
EP2460051A1 (en) * 2009-07-27 2012-06-06 Irx Ip B.V.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CN113934068A (zh) * 2021-10-26 2022-01-14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7634B2 (en) Multi-col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US8976444B2 (en) Color display devices
CN102138094B (zh) 彩色显示设备
US7250933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US20130057942A1 (en) Color display devices
CN107589600A (zh)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3107536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500571A5 (zh)
JP4106870B2 (ja) 画像表示媒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237771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6125438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125293A (zh) 电湿润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42377B (zh) 减色显示器
CN103246106B (zh) 一种显示装置、彩色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6272A (zh) 显示介质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JP2003295235A (ja) 多色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65375A (zh) 一种差异电荷彩色电泳型显示装置
KR101258466B1 (ko) 멀티 컬러 전기 영동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14758626A (zh) 显示模组、显色控制方法及显示面板
WO2012047000A2 (ko) 전기 영동 입자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CN205563034U (zh) 一种减法混色电泳型显示装置
JP2001117123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965914A (zh) 一种彩色电子墨水屏及其显示方法
US6952305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JP2006513453A (ja) 電気泳動ディスプ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