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7543A -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7543A
CN114747543A CN202210438422.1A CN202210438422A CN114747543A CN 114747543 A CN114747543 A CN 114747543A CN 202210438422 A CN202210438422 A CN 202210438422A CN 114747543 A CN114747543 A CN 114747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ylinder
fixedly connected
feeding device
potte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84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7543B (zh
Inventor
崔娟
赵丽娜
史树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04384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7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7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7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7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7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筛豆龟蝽成虫的饲养;步骤二:筛豆龟蝽卵的饲养;步骤三:筛豆龟蝽若虫的饲养;半个月后更换一次盆栽大豆,更换盆栽大豆时,将原有的盆栽移出,在室内仔细检查大豆的茎和叶片背面,用转移机构轻触若虫背面,待其活动爬行后,在将其挑到新的植株上,若虫羽化后将其及时挑到新的养虫笼内,继续饲养,此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能够在室内获得发育整齐、存活率较高的筛豆龟蝽,进而快速建立室内筛豆龟蝽种群,便于观察形态特征、个体发育等生物生态学特性,满足筛豆龟蝽饲养及观察等科研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筛豆龟蝽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筛豆龟蝽成虫体长4.3~5.4毫米,宽3.8~4.5毫米,近卵圆形,淡黄褐或黄绿色,微带绿光,密布黑褐色小刻点;复眼红褐,前胸背板有一列刻点组成的横线;小盾片基缘两端色淡,侧缘无刻点;腹部腹面两侧具辐射状黄色宽带纹;雄虫小盾片后缘向内凹陷,露出生殖节。卵略呈圆桶状,横置,一端为假卵盖,微拱起,另一端钝圆;初产乳白后转肉黄色;卵产于叶片、叶柄、托叶、荚果和茎秆上呈2纵行,平铺斜置,共10~32枚,呈羽毛状排列。若虫淡黄绿色,密被黑白混生的长毛,其中以两侧的白毛为最长;若虫共5龄,三龄后体形龟状,胸腹各节(后胸除外)两侧向外前方扩展成半透明的半圆薄板。以成虫在寄主植物附近的枯枝落叶上越冬。
目前,现有的筛豆龟蝽主要为害菜豆、扁豆等豆科蔬菜及大豆、绿豆等豆科作物。而现有技术中在对筛豆龟蝽治理以及科研需要时,对于筛豆龟蝽种群形态特征、个体发育等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法更好的了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豆龟蝽成虫的饲养,将栽培的结荚的盆栽大豆置于室内养虫笼内,每盆盆栽大豆3-5株,每笼放3盆盆栽大豆,在盆栽大豆上接筛豆龟蝽的雌雄成虫,每笼接50头,每天检查盆栽大豆叶片正面和反面,当发现新产的卵后,用标签标记,半个月更换一次带荚的盆栽大豆。
步骤二:筛豆龟蝽卵的饲养,记录每块卵的产卵时间,5天后,将带卵的叶片摘下来,放置到10cm的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内放1-2片带卵叶片,叶片上的卵为同一日期卵,培养皿底用2层滤纸保湿,大豆叶柄用湿润的脱脂棉包住,保湿,每天观察卵的孵化情况。
步骤三:筛豆龟蝽若虫的饲养,将栽培的开花期盆栽大豆,放在养虫笼内,每盆3株,每笼3盆盆栽大豆,待卵孵化后,第2天,用养虫笼外侧的转移机构将其轻轻移到盆栽大豆上,每株大豆接20头初孵若虫;
半个月后更换一次盆栽大豆,更换盆栽大豆时,将原有的盆栽移出,在室内仔细检查大豆的茎和叶片底部,用转移机构轻触若虫背面,待其活动爬行后,在将其挑到新的植株上,若虫羽化成从后及时挑到新的养虫笼内,继续饲养。
优选的,筛豆龟蝽,在室内饲养环境下饲养,饲养温度25℃,光照周期为L:D=14:10~L:D=16:8。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包括养虫笼和设置在养虫笼外侧的转移机构,且盆栽大豆放置在养虫笼中,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安装在养虫笼外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对筛豆龟蝽进行转移的转移筒,所述转移筒内部设有空腔;
所述空腔内部设有用于对筛豆龟蝽进行吸引与放置的吸引机构,且转移筒上设有防止筛豆龟蝽粘连的辅助脱离机构,通过设有的转移机构,从而实现对筛豆龟蝽进行转移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吸引机构包括设置在空腔内部底端的吸引块,且吸引块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吸引块上等距离设有多个通孔,且吸引块上连通有吸引管,多个所述通孔均与吸引管连通;
所述吸引管顶端连通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滑动连接在转移筒内部,且连接壳内部安装有微型真空泵,所述微型真空泵与吸引管连接;
所述连接壳顶部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上设有与微型真空泵输出端连通的导孔,且推动杆的顶端穿过转移筒固定连接有推动块,且推动杆与转移筒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壳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推动杆进行多次定位的卡位机构,通过设有的吸引机构,从而实现对筛豆龟蝽进行吸引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推动杆外侧的卡位板,所述卡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底部与转移筒固定连接;
所述推动杆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限位槽,所述转移筒内部设有用于对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进行定位的卡接机构;
所述转移筒内部设有提醒机构,且提醒机构在推动杆上第一卡槽移动至卡接机构处时进行提醒;
所述转移筒内部设有停止机构,且停止机构使推动杆上第二卡槽移动至卡接机构处时无法下移,通过设有的卡位机构,从而实现对推动杆进行多位置卡接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移筒内部的多个伸缩弹簧,多个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的一端穿过转移筒固定连接有食指板,且卡接环与转移筒滑动连接;
所述卡接环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且卡接块与第一卡槽卡接,通过设有的卡接机构,从而实现对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进行卡接定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提醒机构包括设置在转移筒内部的两个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形块,所述推动杆上设有与球形块卡接的定位槽,通过设有的提醒机构,从而实现对推动杆上第一卡槽移动至卡接块位置进行提醒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辅助脱离机构包括安装在转移筒外侧的支撑壳,且支撑壳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推动丝杆,两个所述推动丝杆螺纹方向相反,且支撑壳内部安装有用于对两个推动丝杆进行同步驱动的同步件;
所述推动丝杆外侧转动连接有移动套,且移动套底部通过销轴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支板,所述第一连接支板底部相互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连接支板;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轴,且转移筒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支撑轴进行支撑的侧板;
所述第二连接支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连接有脱离块,所述转移筒上设有用于使脱离块移动的脱离口,所述吸引块上设有用于脱离块移动的弹出口,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开槽,且开槽处设有防护机构,通过设有的辅助脱离机构,从而进一步的辅助筛豆龟蝽脱离吸引块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同步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壳内部且转动套接在移动筒外侧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环,且连接套筒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带有多个凸起的转动板,所述支撑壳对应转动板的位置设有开口,且开口外侧安装有用于对微型真空泵进行控制的控制按钮;
所述斜齿轮环外侧啮合连接有两个转动斜齿轮,且两个转动斜齿轮均固定套接在推动丝杆的一端,通过设有的同步件,从而实现对两个推动丝杆进行同步驱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开槽处的多个弹性片,且弹性片的两端与开槽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防护机构,从而实现对转移筒底部进行防护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在室内获得发育整齐、存活率较高的筛豆龟蝽,进而快速建立室内筛豆龟蝽种群,便于观察形态特征、个体发育等生物生态学特性,满足筛豆龟蝽饲养及观察等科研需求。
2、本发明通过在用于对筛豆龟蝽进行饲养的养虫笼外侧设有的转移机构,从而在对筛豆龟蝽在饲养的过程中,实现对大量的筛豆龟蝽进行快速稳定的转移,进而便于筛豆龟蝽的室内饲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转移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转移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吸引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推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卡接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辅助脱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吸引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虫笼;11-支撑架;2-转移机构;3-转移筒;31-空腔;4-吸引机构;41-吸引块;411-通孔;42-吸引管;43-连接壳;44-微型真空泵;45-推动杆;451-第一卡槽;452-第二卡槽;453-限位槽;454-定位槽;46-推动块;5-辅助脱离机构;51-支撑壳;52-推动丝杆;53-移动套;54-第一连接支板;55-第二连接支板;56-侧板;57-移动杆;58-脱离块;6-卡位机构;61-卡位板;62-缓冲弹簧;63-卡接机构;631-伸缩弹簧;632-卡接环;633-食指板;634-卡接块;64-提醒机构;641-连接弹簧;642-限位杆;643-球形块;65-停止机构;651-停止块;7-同步件;71-连接套筒;72-斜齿轮环;73-转动板;74-控制按钮;75-转动斜齿轮;8-防护机构;81-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
实施例一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豆龟蝽成虫的饲养,将栽培的结荚的盆栽大豆置于室内养虫笼1内,每盆盆栽大豆3-5株,每笼放3盆盆栽大豆,在盆栽大豆上接筛豆龟蝽的雌雄成虫,每笼接50头,每天检查盆栽大豆叶片正面和反面,当发现新产的卵后,用标签标记,半个月更换一次带荚的盆栽大豆。
步骤二:筛豆龟蝽卵的饲养,记录每块卵的产卵时间,5天后,将带卵的叶片摘下来,放置到10cm的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内放1-2片带卵叶片,叶片上的卵为同一日期卵,培养皿底用2层滤纸保湿,大豆叶柄用湿润的脱脂棉包住,保湿,每天观察卵的孵化情况。
步骤三:筛豆龟蝽若虫的饲养,将栽培的开花期盆栽大豆,放在养虫笼1内,每盆3株,每笼3盆盆栽大豆,待卵孵化后,第2天,用养虫笼1外侧的转移机构2将其轻轻移到盆栽大豆上,每株大豆接20头初孵若虫;
半个月后更换一次盆栽大豆,更换盆栽大豆时,将原有的盆栽移出,在室内仔细检查大豆的茎和叶片底部,用转移机构2轻触若虫背面,待其活动爬行后,在将其挑到新的植株上,若虫羽化后将其及时挑到新的养虫笼1内,继续饲养。
筛豆龟蝽,在室内饲养环境下饲养,饲养温度25℃,光照周期为L:D=14:10~L:D=16:8,当盆栽大豆置于室内时,其被摆放于室内的养虫架上;养虫架由万能角钢制成,长120cm、宽60cm、高80cm,每养虫架3层,最低层离地面20cm,每层均配有人工光源,光照强度为6000lux。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包括养虫笼1和设置在养虫笼1外侧的转移机构2,且盆栽大豆放置在养虫笼1中,转移机构2包括安装在养虫笼1外侧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一侧设有用于对筛豆龟蝽进行转移的转移筒3,转移筒3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同时转移筒3底部外侧设有防滑纹,便于使用者手持转移筒3的作用,且申请中,支撑架11上连接有连接绳,该连接绳为弹性材料支撑,同时连接绳的一端与转移筒3连接,转移筒3内部设有空腔31;
同时支撑架11一侧的两端设有卡环,该卡环为U形状设置,转移筒3通过两个推动丝杆52卡在支撑架11上,进一步的实现对转移筒3进行支撑固定;
空腔31内部设有用于对筛豆龟蝽进行吸引与放置的吸引机构4,吸引机构4包括设置在空腔31内部底端的吸引块41,且吸引块41底部设有容纳槽,吸引块41对应容纳槽的一侧为柔性面,能够起到对筛豆龟蝽在吸引时进行防护的作用,吸引块41上等距离设有多个通孔411,且吸引块41上连通有吸引管42,多个通孔411均与吸引管42连通;
吸引管42顶端连通有连接壳43,连接壳43滑动连接在转移筒3内部,转移筒3底部设有两个滑槽,同时连接壳43对应两个滑槽处均设有延伸块,连接壳43通过连接延伸块与转移筒3之间相互滑动连接,进一步的连接壳43起到对推动杆45进行限位导向的作用,防止推动杆45转动其第一卡槽451与第二卡槽452偏离卡接块634的位置,且连接壳43内部安装有微型真空泵44,微型真空泵44与吸引管42连接;
连接壳43顶部安装有推动杆45,推动杆45上设有与微型真空泵44输出端连通的导孔,即推动杆45与连接壳43连通,从而能够将微型真空泵44抽入的气体通过导孔导出至外界的作用,且推动杆45的顶端穿过转移筒3固定连接有推动块46,且推动杆45与转移筒3滑动连接;
连接壳43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推动杆45进行多次定位的卡位机构6,卡位机构6包括固定套接在推动杆45外侧的卡位板61,卡位板61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2,且缓冲弹簧62底部与转移筒3固定连接;
推动杆45上设有第一卡槽451、第二卡槽452和限位槽453,转移筒3内部设有用于对第一卡槽451或第二卡槽452进行定位的卡接机构63,卡接机构63包括固定连接在转移筒3内部的多个伸缩弹簧631,多个伸缩弹簧6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环632,卡接环632的一端穿过转移筒3固定连接有食指板633,且卡接环632与转移筒3滑动连接;
卡接环632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634,且卡接块634与第一卡槽451卡接;
转移筒3内部设有提醒机构64,且提醒机构64在推动杆45上第一卡槽451移动至卡接机构63处时进行提醒,提醒机构64包括设置在转移筒3内部的两个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连接弹簧641,连接弹簧6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42,且限位杆6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形块643,推动杆45上设有与球形块643卡接的定位槽454,该定位槽454为弧形状槽,同时与球形块643相互配合,同时当球形块643卡接在定位槽454内部时,其球心处位于定位槽454外侧,进而当推动杆45持续施力下移时,则定位杆推动球形块643,使其脱离的作用,进而保证推动杆45持续下移,转移筒3内部设有停止机构65,且停止机构65使推动杆45上第二卡槽452移动至卡接机构63处时无法下移;
具体实施过程:首先,当需要对雌雄成虫或对筛豆龟蝽若虫进行转移时,则手持转移筒3,并使用食指按压食指板633,则食指板633带动卡接环632处的卡接块634脱离,通过按压推动块46,使其通过推动杆45带动卡接块634脱离限位槽453中,同时使用拇指按压推动板,推动杆45则带动吸引管42沿着转移筒3底部开口处下移,且在下移的过程中,推动杆45与两个球形块643接触,此时,持续施力,直到将推动杆45一端的吸引块41完全推出转移筒3内部,则将吸引块41移动至所需要吸引筛豆龟蝽的位置后,则松开食指板633,此时在多个伸缩弹簧631多个反向弹力作用下,使卡接块634卡接在第二卡槽452中,随后,按动控制按钮74,则微型真空泵44运行,从而使吸引块41处的多个通孔411处形成负压,进一步的将筛豆龟蝽吸附至吸引块41上,再通过食指按压食指板633,此时,推动杆45在缓冲缓冲弹簧62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后,松开食指板633,则吸引块41移动至转移筒3内部,同时吸引的筛豆龟蝽同步移动至转移筒3内部,进一步的实现对筛豆龟蝽在进行转移过程中进行防护的作用;
当将筛豆龟蝽转移至盆栽大豆的位置时,确定豌豆龟蝽精准放置位置后,则再次按压食指板633,当推动杆45的第二卡槽452的位置移动至卡接块634位置后,松开按压板,同时按动控制按钮74,使微型真空泵44停止运行,则吸引块41处不再产生负压,此时,筛豆龟蝽在其自身的重力下,落在放置的位置,进一步的实现对筛豆龟蝽进行转移的作用。
且转移筒3上设有防止筛豆龟蝽粘连的辅助脱离机构5,辅助脱离机构5包括安装在转移筒3外侧的支撑壳51,且支撑壳5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推动丝杆52,且推动丝杆52贯穿支撑壳51,两个推动丝杆52螺纹方向相反,且支撑壳51内部安装有用于对两个推动丝杆52进行同步驱动的同步件7,从而通过同步件7同步驱动两个推动丝杆52进行转动时,分别提供两个移动套53相反方向的驱动力,进而使两个移动套53分别沿着相向或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
推动丝杆52外侧转动连接有移动套53,且移动套53底部通过销轴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支板54,第一连接支板54底部相互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连接支板55;
两个第一连接支板54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轴,且转移筒3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支撑轴进行支撑的侧板56;
第二连接支板55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57,移动杆57的一端连接有脱离块58,转移筒3上设有用于使脱离块58移动的脱离口,吸引块41上设有用于脱离块58移动的弹出口,且脱离块58与脱离口滑动连接,移动杆57上设有开槽,且开槽处设有防护机构8,同步件7包括设置在支撑壳51内部且转动套接在移动筒外侧的连接套筒71,连接套筒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环72,且连接套筒7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带有多个凸起的转动板73,支撑壳51对应转动板73的位置设有开口,且开口外侧安装有用于对微型真空泵44进行控制的控制按钮74;
斜齿轮环72外侧啮合连接有两个转动斜齿轮75,且两个转动斜齿轮75均固定套接在推动丝杆52的一端。
防护机构8包括设置在开槽处的多个弹性片81,弹性片81为记忆合金材料制成,且弹性片81的两端与开槽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多个弹性片81的设置,还可以起到在吸引块41吸附筛豆龟蝽移动至空腔31内部时,两个移动杆57均移动至空腔31内部的位置,此时,多个弹性片81相互之间形成网状结构,实现对筛豆龟蝽进行防护的作用。
具体实施过程:当筛豆龟蝽粘在吸引块41上时,则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板73,进一步的使斜齿轮环72带动两个转动斜齿轮75进行转动,两个转动斜齿轮75转动的同时,使两个推动丝杆52同步转动,并提供两个移动套53相反方向的驱动力,进一步的使第一连接支板54带动第二连接支板55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支板55处的脱离块58移动至吸引块41的弹出口,并由弹出口推出,进一步的对吸引块41处的筛豆龟蝽进行脱离的作用。
实施例二
停止机构65包括固定安装在转移筒3内壁的两个停止块651,两个停止块651均位于推动杆45外侧,即当推动杆45上的卡位板61移动至停止块651位置处时,则推动杆45的第二卡槽452位置移动至卡接块634处,此时,无法卡接块634通过第二卡槽452对推动杆45进行定位,进一步的起到对推动杆45进行限位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豆龟蝽成虫的饲养,将栽培的结荚的盆栽大豆置于室内养虫笼(1)内,每盆盆栽大豆3-5株,每笼放3盆盆栽大豆,在盆栽大豆上接筛豆龟蝽的雌雄成虫,每笼接50头,每天检查盆栽大豆叶片正面和反面,当发现新产的卵后,用标签标记,半个月更换一次带荚的盆栽大豆。
步骤二:筛豆龟蝽卵的饲养,记录每块卵的产卵时间,5天后,将带卵的叶片摘下来,放置到10cm的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内放1-2片带卵叶片,叶片上的卵为同一日期卵,培养皿底用2层滤纸保湿,大豆叶柄用湿润的脱脂棉包住,保湿,每天观察卵的孵化情况。
步骤三:筛豆龟蝽若虫的饲养,将栽培的开花期盆栽大豆,放在养虫笼(1)内,每盆3株,每笼3盆盆栽大豆,待卵孵化后,第2天,用养虫笼(1)外侧的转移机构(2)将其轻轻移到盆栽大豆上,每株大豆接20头初孵若虫;
半个月后更换一次盆栽大豆,更换盆栽大豆时,将原有的盆栽移出,在室内仔细检查大豆的茎和叶片底部,用转移机构(2)轻触若虫背面,待其活动爬行后,在将其挑到新的植株上,若虫羽化后及时挑到新的养虫笼(1)内,继续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筛豆龟蝽,在室内饲养环境下饲养,饲养温度25℃,光照周期为L:D=14:10~L:D=16:8。
3.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包括养虫笼(1)和设置在养虫笼(1)外侧的转移机构(2),且盆栽大豆放置在养虫笼(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2)包括安装在养虫笼(1)外侧的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一侧设有用于对筛豆龟蝽进行转移的转移筒(3),所述转移筒(3)内部设有空腔(31);
所述空腔(31)内部设有用于对筛豆龟蝽进行吸引与放置的吸引机构(4),且转移筒(3)上设有防止筛豆龟蝽粘连的辅助脱离机构(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机构(4)包括设置在空腔(31)内部底端的吸引块(41),且吸引块(41)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吸引块(41)上等距离设有多个通孔(411),且吸引块(41)上连通有吸引管(42),多个所述通孔(411)均与吸引管(42)连通;
所述吸引管(42)顶端连通有连接壳(43),所述连接壳(43)滑动连接在转移筒(3)内部,且连接壳(43)内部安装有微型真空泵(44),所述微型真空泵(44)与吸引管(42)连接;
所述连接壳(43)顶部安装有推动杆(45),所述推动杆(45)上设有与微型真空泵(44)输出端连通的导孔,且推动杆(45)的顶端穿过转移筒(3)固定连接有推动块(46),且推动杆(45)与转移筒(3)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壳(43)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推动杆(45)进行多次定位的卡位机构(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6)包括固定套接在推动杆(45)外侧的卡位板(61),所述卡位板(61)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2),且缓冲弹簧(62)底部与转移筒(3)固定连接;
所述推动杆(45)上设有第一卡槽(451)、第二卡槽(452)和限位槽(453),所述转移筒(3)内部设有用于对第一卡槽(451)或第二卡槽(452)进行定位的卡接机构(63);
所述转移筒(3)内部设有提醒机构(64),且提醒机构(64)在推动杆(45)上第一卡槽(451)移动至卡接机构(63)处时进行提醒;
所述转移筒(3)内部设有停止机构(65),且停止机构(65)使推动杆(45)上第二卡槽(452)移动至卡接机构(63)处时无法下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63)包括固定连接在转移筒(3)内部的多个伸缩弹簧(631),多个所述伸缩弹簧(6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环(632),所述卡接环(632)的一端穿过转移筒(3)固定连接有食指板(633),且卡接环(632)与转移筒(3)滑动连接;
所述卡接环(632)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634),且卡接块(634)与第一卡槽(451)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机构(64)包括设置在转移筒(3)内部的两个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连接弹簧(641),所述连接弹簧(6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42),且限位杆(6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形块(643),所述推动杆(45)上设有与球形块(643)卡接的定位槽(45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脱离机构(5)包括安装在转移筒(3)外侧的支撑壳(51),且支撑壳(5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推动丝杆(52),两个所述推动丝杆(52)螺纹方向相反,且支撑壳(51)内部安装有用于对两个推动丝杆(52)进行同步驱动的同步件(7);
所述推动丝杆(52)外侧转动连接有移动套(53),且移动套(53)底部通过销轴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支板(54),所述第一连接支板(54)底部相互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连接支板(55);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支板(54)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轴,且转移筒(3)外侧安装有用于对支撑轴进行支撑的侧板(56);
所述第二连接支板(55)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57),所述移动杆(57)的一端连接有脱离块(58),所述转移筒(3)上设有用于使脱离块(58)移动的脱离口,所述吸引块(41)上设有用于脱离块(58)移动的弹出口,所述移动杆(57)上设有开槽,且开槽处设有防护机构(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件(7)包括设置在支撑壳(51)内部且转动套接在移动筒外侧的连接套筒(71),所述连接套筒(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齿轮环(72),且连接套筒(7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带有多个凸起的转动板(73),所述支撑壳(51)对应转动板(73)的位置设有开口,且开口外侧安装有用于对微型真空泵(44)进行控制的控制按钮(74);
所述斜齿轮环(72)外侧啮合连接有两个转动斜齿轮(75),且两个转动斜齿轮(75)均固定套接在推动丝杆(52)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8)包括设置在开槽处的多个弹性片(81),且弹性片(81)的两端与开槽内壁固定连接。
CN202210438422.1A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747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8422.1A CN114747543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8422.1A CN114747543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7543A true CN114747543A (zh) 2022-07-15
CN114747543B CN114747543B (zh) 2023-05-26

Family

ID=8233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8422.1A Active CN114747543B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754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1638A1 (en) * 2000-06-21 2003-06-05 Wyers Philip W. Insect collection device
CN204206959U (zh) * 2014-10-24 2015-03-18 南阳师范学院 转移单头昆虫的移虫器
CN206005603U (zh) * 2016-07-26 2017-03-15 叶达华 一种用于蜜蜂幼虫移植的移虫针
CN206413613U (zh) * 2016-12-27 2017-08-18 海南大学 一种养虫笼
CN209314677U (zh) * 2018-12-26 2019-08-30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弹夹式吸虫器
CN210671749U (zh) * 2019-07-09 2020-06-05 海口海关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 一种可吸虫式养虫笼
CN211793910U (zh) * 2019-09-23 2020-10-30 吴华勇 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1638A1 (en) * 2000-06-21 2003-06-05 Wyers Philip W. Insect collection device
CN204206959U (zh) * 2014-10-24 2015-03-18 南阳师范学院 转移单头昆虫的移虫器
CN206005603U (zh) * 2016-07-26 2017-03-15 叶达华 一种用于蜜蜂幼虫移植的移虫针
CN206413613U (zh) * 2016-12-27 2017-08-18 海南大学 一种养虫笼
CN209314677U (zh) * 2018-12-26 2019-08-30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弹夹式吸虫器
CN210671749U (zh) * 2019-07-09 2020-06-05 海口海关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 一种可吸虫式养虫笼
CN211793910U (zh) * 2019-09-23 2020-10-30 吴华勇 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菊红等: "不同蝽类为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7543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hlinger et al. The biology, behavior, and morphology of Praon palitans Muesebeck, an internal parasite of the spotted alfalfa aphid, Therioaphis maculata (Buckton)(Hymenoptera: Braconidae, Aphidiinae)
CN105660542B (zh)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Perkins Leaf-hopper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Broodryk The biology of Chelonus (Microchelonus) curvimaculatus Cameron (Hymenoptera: Braconidae)
CN108012995B (zh) 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
Kiers et al. Flower visitation and oviposition behavior of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Tysan., Thripidae) on cucumber plants
JP5929546B2 (ja) ハダニ類の天敵昆虫の飼育方法
Cobben et al. The Heteroptera of the Netherlands Antilles–IX Reduviidae (Assassin bugs)
CN104872068A (zh) 一种黄胸蓟马室内养虫室和饲养方法
CN114747543A (zh) 一种筛豆龟蝽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CN112219798B (zh) 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培育方法
CN214546644U (zh) 劳氏粘虫群体饲养装置
Calkins et al. Apanteles militaris and its host Pseudaletia unipuncta: biology and rearing
Broodryk The biology of Diadegma stellenboschense (Cameron)(Hymenoptera: Ichneumonidae), a parasitoid of potato tuber moth
CN113273547A (zh) 一种黄蓟马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07494459B (zh) 一种野蚕幼虫的饲养方法
Mohite et al. Biology and behaviour of developing stages of fruit sucking moth, Othreis materna Linn.(Lepidoptera: Noctuidae)
CN110402898B (zh) 一种获得脊胸露尾甲标准试虫的方法
Selvi et al. Biology of moringa leaf caterpillar Noorda blitealis Walk. on different annual moringa accessions.
Barron et al. Hymenopterous parasites with lepidopterous and sawfly hosts on Lonicera (honeysuckle) in the Ottawa area
Valley et al. Biology and immature stages of Eumetopiella rufipes
CN113261538B (zh) 一种捕食性蝽类天敌西沙大眼长蝽人工饲养方法
CN112493211A (zh) 劳氏粘虫群体饲养装置及方法
Deepa et a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CN117502378A (zh) 黄翅绢野螟的实验室饲养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