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7515B -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7515B
CN114747515B CN202210455123.9A CN202210455123A CN114747515B CN 114747515 B CN114747515 B CN 114747515B CN 202210455123 A CN202210455123 A CN 202210455123A CN 114747515 B CN114747515 B CN 114747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ppocampus
mating
sea
sea horse
oxytoc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51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7515A (zh
Inventor
刘宣歌
朱红芳
王强
李桂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ushi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ushi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ushi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ushi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51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7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7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7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7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7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马繁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产药剂作用海马的育儿囊,养殖即可。本发明首次将催产药剂与海马的特殊身体结构育儿囊相结合,提供一种可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有效促进海马发生交配行为,促进了海马群体同步交配,海马的妊娠率可达80%;与海马自然交配相比,海马的妊娠率提高了50%,且海马生殖期提前了3天,明显缩短了交配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马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马交配繁殖周期较长,且繁殖行为特殊,受精卵在海马雄鱼的育儿囊中孵化至幼鱼后才独立生活,规模化培育海马幼苗必须靠大量亲鱼的同时繁殖。常规的海马鱼苗过程中,当海马群体基数较大时,不同雌雄海马之间交配不同步,导致后续小海马出生时间不集中,产幼数量波动性大,增加打捞难度且导致同一批次小海马体型差异较大,且生产者无法有针对性的集中安排鱼苗培育所需的生产设施和饵料,因而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不利于规模化养殖。在与海马亲缘物种海龙的研究中证明了妊娠期间雄海龙对受精卵有营养传输的作用。并且在大量海马的研究中推测其在妊娠过程中对胚胎提供脂质或固醇类营养物质。通过对不同妊娠时期膨腹海马育儿囊进行转录组检测发现,调控脂质、氨基酸、运载Ca2+、Fe2/3+、K+、Zn2+、Cu2+、Mg2+受体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上升。由于海马与海龙同属海龙科,亲缘关系近,推测海马育儿囊可能有物质传输的作用。并且正常状态下,海马育儿囊处于封闭状态,与外部环境没有物质交换。目前没有通过针对海马育儿囊促进海马交配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在海马繁育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产药剂作用海马的育儿囊,养殖即可。
优选地,所述催产药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马来酸地欧酮和前列腺素PG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产药剂包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优选地,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170~380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0.3~96μg/kg。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180~95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0.3~52μg/kg。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200~20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0.5~5μg/kg。
最优选的,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1000~20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3~5μg/kg。
优选地,所述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产药剂注入或植入海马的育儿囊内,养殖即可。
优选地,所述注入的方式为通过注射工具将催产药剂从育儿囊口注射和/或从育儿囊壁穿刺注射到育儿囊内。
优选地,所述注射工具可以是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催产药剂用生理盐水溶解。
优选地,所述植入的方式为通过缓释胶条将催产药剂植入育儿囊。
优选地,所述催产药剂负载在缓释胶条上。
优选地,所述海马为线纹海马、三斑海马、灰海马、日本海马、大海马、管海马、刺海马、克氏海马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海马为性成熟海马。
优选地,所述海马的体长为7~20cm;进一步为11~15cm。
优选地,所述海马的体高为1~3cm;进一步为2~3cm。
优选地,所述海马的体重为8~17g;进一步为8~16g。
优选地,在注入或植入催产药剂之前将海马进行麻醉处理。
优选地,所述麻醉的药物为3-乙氧酰基苯胺甲磺酸盐或MS-222。
优选地,所述麻醉的药物的浓度为20~30mg/L。
优选地,所述培养为置于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的养殖池中培养。
优选地,将催产药剂注入或植入海马育儿囊之后的海马置于养殖池中观察30min,无异样后放入养殖池。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在在海马繁育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首次将催产药剂与海马的特殊身体结构育儿囊相结合,提供一种可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有效促进海马发生交配行为,促进了海马群体同步交配,海马的妊娠率可达80%;与海马自然交配相比,海马的妊娠率提高了50%,且海马生殖期提前了3天,明显缩短了交配周期。
本发明提供的可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可使养殖者化被动为主动,实现了海马的高效人工育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该方法操作控制方便,可实现海马的大规模生产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的方法后海马在24h内的互动次数结果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别说明,为从商业途径得到的材料和试剂。
下述实验均在海南聚马水产有限公司进行。
实施例1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同一批20对性成熟线纹海马,其中雌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3.01cm,平均体高为2.40cm,平均体重为11.65g;雄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4.01cm,平均体高为2.69cm,平均体重为13.64g。将海马放入到1.5m*1.5m*1m的水泥池中,池中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池子上方安装监控,便于观察海马的活动情况。
(2)使用海马原池海水配置20mg/L的3-乙氧酰基苯胺甲磺酸盐溶液,将性成熟海马放入其中进行麻醉,麻醉后称重。
(3)催产药剂的配制:使用0.9%生理盐水溶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RH-A3),得到催产药剂。
(4)擦干海马育儿囊周围海水后,根据海马湿重,使用1mL医用注射器将催产药剂沿着海马育儿囊囊口插入囊内进行注射,每只海马注射0.3mL,HCG的注射剂量为2000IU/kg,LHRH-A3的注射剂量为5μg/kg。
(5)注射完成后将海马置于暂养池(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中观察30min,无异样后放进原养殖水泥池,观察海马24h内平均互动次数(将海马出现生殖交配行为或行并游动5s以上直到互动结束记为一次有效互动)以及交配次数,并每天统计新出现妊娠的海马数量,连续统计7天。
通过观察24h内海马的互动次数以及交配次数,由表1可以看出,海马在6~18h内出现互动的次数较高,其中12~15h互动次数最为频繁,共观察到74次互动,15h之后,海马互动的次数逐渐降低,21~24h仅观察到一次互动(图1),且在24h内共有9条雄性海马出现明显交配行为。进一步通过统计一周内每天表现出妊娠现象的海马数量,结果表明第1天(24h)有6只海马出现了妊娠现象,第2天、第3天、第4天和第7天分别增加3只、2只、3只和1只海马表现出了妊娠现象,海马养殖7天后的妊娠率达到80%(16/20)(表2)。
表1采用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的方法后各海马24h内的平均互动次数
Figure BDA0003620194820000041
表2一周内新增妊娠海马数量
Figure BDA0003620194820000042
/>
实施例2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同一批20对性成熟线纹海马,其中雌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2.76cm,平均体高为2.38cm,平均体重为11.36g;雄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3.80cm,平均体高为2.80cm,平均体重为13.31g。将海马放入到1.5m*1.5m*1m的水泥池中,池中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池子上方安装监控,便于观察海马的活动情况。
(2)使用海马原池海水配置20mg/L的3-乙氧酰基苯胺甲磺酸盐溶液,将性成熟线纹海马放入其中进行麻醉,麻醉后称重。
(3)催产药剂的配制:使用0.9%生理盐水溶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RH-A3),得到催产药剂。
(4)擦干海马育儿囊周围海水后,根据海马湿重,使用1mL医用注射器将催产药剂沿着海马育儿囊囊口插入囊内进行注射,每只海马注射0.3mL,HCG的注射剂量为200IU/kg,LHRH-A3的注射剂量为0.5μg/kg。
(5)注射完成后将海马置于暂养池(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中观察30min,无异样后放进原养殖水泥池,观察海马24h内平均互动次数(将海马出现生殖交配行为或行并游动5s以上直到互动结束记为一次有效互动)以及交配次数,并每天统计新出现妊娠的海马数量,连续统计7天。
通过观察24h内海马的互动次数以及交配次数,由表1可以看出,海马在6~18h内出现互动的次数较高,其中12~15h互动次数最为频繁,共观察到34次互动,15h之后,海马互动的次数逐渐降低,21~24h已观察不到海马互动行为;在24h内无雄性海马出现明显交配行为。进一步通过统计一周内每天表现出妊娠现象的海马数量,结果表明第3天、第5天、第6天各出现1只海马表现出妊娠现象,第7天出现2只海马表现出妊娠现象,海马养殖7天后的妊娠率为25%(5/20)(表2)。
实施例3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同一批20对性成熟线纹海马,其中雌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2.47cm,平均体高为2.34cm,平均体重为11.44g;雄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3.63cm,平均体高为2.76cm,平均体重为13.24g。将海马放入到1.5m*1.5m*1m的水泥池中,池中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池子上方安装监控,便于观察海马的活动情况。
(2)使用海马原池海水配置20mg/L的3-乙氧酰基苯胺甲磺酸盐溶液,将性成熟线纹海马放入其中进行麻醉,麻醉后称重。
(3)催产药剂的配制:使用0.9%生理盐水溶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RH-A3),得到催产药剂。
(4)擦干海马育儿囊周围海水后,根据海马湿重,使用1mL医用注射器将催产药剂沿着海马育儿囊囊口插入囊内进行注射,每只海马注射0.3mL,HCG的注射剂量为10000IU/kg,LHRH-A3的注射剂量为25μg/kg。
(5)注射完成后将海马置于暂养池(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中观察30min,无异样后放进原养殖水泥池,观察海马24h内平均互动次数(将海马出现生殖交配行为或行并游动5s以上直到互动结束记为一次有效互动)以及交配次数,并每天统计新出现妊娠的海马数量,连续统计7天。
通过观察24h内海马的互动次数以及交配次数,由表1可以看出,海马在6~18h内出现互动的次数较高,其中12~15h互动次数最为频繁,共观察到38次互动,15h之后,海马互动的次数逐渐降低;在24h内无雄性海马出现明显交配行为。进一步通过统计一周内每天表现出妊娠现象的海马数量,结果表明仅在第7天表现出1只妊娠现象,养殖7天后的妊娠率为5%(1/20)(表2)。
实施例4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同一批20对性成熟线纹海马,其中雌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2.80cm,平均体高为2.37cm,平均体重为10.45g;雄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3.59cm,平均体高为2.68cm,平均体重为13.53g。将海马放入到1.5m*1.5m*1m的水泥池中,池中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池子上方安装监控,便于观察海马的活动情况。
(2)使用海马原池海水配置20mg/L的3-乙氧酰基苯胺甲磺酸盐溶液,将性成熟线纹海马放入其中进行麻醉,麻醉后称重。
(3)催产药剂的配制:使用0.9%生理盐水溶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RH-A3),得到催产药剂。
(4)擦干海马育儿囊周围海水后,根据海马湿重,使用1mL医用注射器将催产药剂沿着海马育儿囊囊口插入囊内进行注射,每只海马注射0.3mL,HCG的注射剂量为20000IU/kg,LHRH-A3的注射剂量为50μg/kg。
(5)注射完成后将海马置于暂养池(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中观察30min,无异样后放进原养殖水泥池,观察海马24h内平均互动次数(将海马出现生殖交配行为或行并游动5s以上直到互动结束记为一次有效互动)以及交配次数,并每天统计新出现妊娠的海马数量,连续统计7天。
通过观察24h内海马的互动次数以及交配次数,由表1可以看出,海马在6~18h内出现互动的次数较高,其中12~15h互动次数最为频繁,共观察到38次互动,15h之后,海马互动的次数逐渐降低;在24h内无雄性海马出现明显交配行为。在一周内均未观察到海马表现出妊娠现象,养殖7天后的妊娠率为0,可见,高浓度催产素会抑制海马的交配。
实施例5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同一批40对性成熟线纹海马,其中雌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2.63cm,平均体高为2.33cm,平均体重为11.21g;雄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3.59cm,平均体高为2.72cm,平均体重为13.43g。将上述海马平均分为2组,每组20对海马(雌雄比1:1),分别为A组:雄性海马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5μg/kg+马来酸地欧酮(DOM)2.5μg/kg,B组:海马注射催产素PG 5mg/kg+HCG 2000IU/kg。将海马放入到1.5m*1.5m*1m的水泥池中,池中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池子上方安装监控,便于观察海马的活动情况。
(2)使用海马原池海水配置20mg/L的3-乙氧酰基苯胺甲磺酸盐溶液,将性成熟线纹海马放入其中进行麻醉,麻醉后称重。
(3)擦干海马育儿囊周围海水后,按照分组的情况,使用1mL医用注射器将催产药剂沿着海马育儿囊囊口插入囊内进行注射,每只海马注射0.3mL。
(4)注射完成后将海马置于暂养池(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中观察30min,无异样后放进原养殖水泥池,观察海马24h内互动次数(将海马出现生殖交配行为或行并游动5s以上直到互动结束记为一次有效互动)。
结果表明,A组海马24h内互动次数为105次,B组海马24h内互动次数为89次。
对比例1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同一批20对性成熟线纹海马,其中雌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2.48cm,平均体高为2.29cm,平均体重为11.42g;雄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3.67cm,平均体高为2.73cm,平均体重为13.27g。将海马放入到1.5m*1.5m*1m的水泥池中,池中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池子上方安装监控,便于观察海马的活动情况。
(2)使用海马原池海水配置20mg/L的3-乙氧酰基苯胺甲磺酸盐溶液,将性成熟线纹海马放入其中进行麻醉,麻醉后称重。
(3)擦干海马育儿囊周围海水后,使用1mL医用注射器将0.9%生理盐水沿着海马育儿囊囊口插入囊内进行注射,每只海马注射0.3mL。
(4)注射完成后将海马置于暂养池(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中观察30min,无异样后放进原养殖水泥池,观察海马24h内平均互动次数(将海马出现生殖交配行为或行并游动5s以上直到互动结束记为一次有效互动)以及交配次数,并每天统计新出现妊娠的海马数量,连续统计7天。
通过观察24h内海马的互动次数以及交配次数,由表1可以看出,海马在9~12h互动次数最为频繁,共观察到29次互动,15h之后,海马互动的次数逐渐降低;在24h内无雄性海马出现明显交配行为。在一周内均未观察到海马表现出妊娠现象,养殖7天后的妊娠率为0,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海马育儿囊内积液增加,从而抑制了海马的交配。
对比例2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同一批20对性成熟线纹海马,其中雌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2.83cm,平均体高为2.32cm,平均体重为10.38g;雄性海马的平均体长为13.60cm,平均体高为2.69cm,平均体重为13.54g。将海马放入到1.5m*1.5m*1m的水泥池中,池中水温为24~26℃,盐度为28‰~30‰,池子上方安装监控,便于观察海马的活动情况。
(2)使用海马原池海水配置20mg/L的3-乙氧酰基苯胺甲磺酸盐溶液,将性成熟线纹海马放入其中进行麻醉,麻醉后称重,不注射任何药剂或溶液,直接放进原养殖水泥池,观察海马24h内平均互动次数(将海马出现生殖交配行为或行并游动5s以上直到互动结束记为一次有效互动)以及交配次数,并每天统计新出现妊娠的海马数量,连续统计7天。
通过观察24h内海马的互动次数以及交配次数,由表1可以看出,海马在12~15h互动次数最为频繁,共观察到40次互动,15h之后,海马互动的次数逐渐降低,21~24h已观察不到任何互动行为;在24h内无雄性海马出现明显交配行为。进一步通过统计一周内每天表现出妊娠现象的海马数量,结果表明从第三天开始出现妊娠现象,第3~7天分别有1只、2只、1只、1只和1只海马表现出了妊娠现象,养殖7天后的妊娠率为30%(6/2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7)

1.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产药剂注射和/或植入海马的育儿囊内,养殖即可;所述催产药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马来酸地欧酮和前列腺素PG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产药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1000~2000IU/kg,所述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3~5μg/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的方式为利用注射工具将催产药剂从育儿囊口注射和/或从育儿囊壁穿刺注射到育儿囊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的方式为通过缓释胶条将催产药剂植入育儿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马为线纹海马、三斑海马、灰海马、日本海马、大海马、管海马、刺海马、克氏海马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马为性成熟海马。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马的体长为7~20cm。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海马繁育中的应用。
CN202210455123.9A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Active CN114747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5123.9A CN114747515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5123.9A CN114747515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7515A CN114747515A (zh) 2022-07-15
CN114747515B true CN114747515B (zh) 2023-06-06

Family

ID=8233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5123.9A Active CN114747515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751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7581B (zh) * 2014-03-31 2016-03-3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提高海马同步交配的方法
CN105669854B (zh) * 2016-04-05 2019-05-3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马催产剂及其编码基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7515A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0767B (zh) 一种渔用复方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202708C (zh) 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方法
Mollah et al. HCG-induced spawning of the catfish, Clarias macrocephalus (Gunther)
CN103179965A (zh) 脱落酸的药物和营养品组合物
Watanabe et al. Progress in controlled breeding of Nassau grouper (Epinephelus striatus) broodstock by hormone induction
JPH0315329A (ja) 魚類の生殖操作のための非経口投与用組成物および魚類の産卵操作方法
CN110731280A (zh) 一种中华纹胸鮡人工繁殖方法
CN108042485B (zh) 一种烯丙孕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4128A (zh)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方法
CN107494344A (zh) 一种黄颡鱼鱼苗的人工培育方法
Luckey et al. Germfree chicken nutrition II. Vitamin interrelationships
CN114747515B (zh) 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Goudie et al.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pigmented and albino female channel catfish induced to spawn with HCG or ovaprim
KR20140040336A (ko) 박대의 성숙유도 및 종묘 생산방법
Marimuthu et al. Induced spawning of striped snakehead, Channa striatus, using Ovatide
KR101288008B1 (ko) 양식산 뱀장어의 자성화 유도방법
CN107372221A (zh) 一种泥鳅的育苗方法
Busch et al. An Evaluation of a Le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Analog to Induce Spawning of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Grosvenor et al. Secretion rate and metabolic clearance rate of prolactin in the rat during mid-and late lactation
CN106577373B (zh) 泥鳅大规格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167464C (zh) 一种人工诱导石斑鱼性逆转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Iezhitsa et al. Effects of bromantan on offspring matu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flexes
CN102675420B (zh) 一种促进鱼类卵黄生成的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CN106333761B (zh) 一种裸鼹鼠的超数排卵方法
JP2558715B2 (ja) 仔稚幼魚の飼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