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5483B - 摄像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摄像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5483B
CN114745483B CN202210342367.6A CN202210342367A CN114745483B CN 114745483 B CN114745483 B CN 114745483B CN 202210342367 A CN202210342367 A CN 202210342367A CN 114745483 B CN114745483 B CN 114745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aiming
mirror surface
camera system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23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5483A (zh
Inventor
何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23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5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5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5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5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5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2Optical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justing optical elements during the assembly of optical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04Viewfinders of direct vision type, e.g. frame, sighting ma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机系统,包括:摄像机部,摄像机部具有接收入射光线的视窗面;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视窗面可拆卸地紧固连接,其中,定位装置包括:光反射元件,光反射元件具有反射镜面,反射镜面与摄像机部的光轴形成第一锐角、且光轴穿过反射镜面的中心;瞄准部,瞄准部允许光线穿过;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一表面用于支撑光反射元件和瞄准部,当定位装置与视窗面紧固连接时,固定支架被配置为一表面处于水平状态;其中,定位装置被配置为:瞄准部设置在入射光线经由反射镜面反射的光路上,经由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穿过瞄准部,进而由反射光线确定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以使得摄像机部的安装位置可响应于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而被调整。

Description

摄像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道路上的智能摄像机常常使用长焦摄像机,并且在高空升降机台架上进行设备安装。安装时通常使用笔记本电脑出图来进行安装角度调整,增加了设备安装时的复杂程度和危险性;另外,此类远程监测或特定区域监控设备,对设备安装角度、位置一般有较高要求,针对远程监控场景,设备安装位置误差越大,经远程放大后可能严重偏离,而特定区域场景,轻微偏差可能导致无法覆盖所需监控区域,为找到合适的安装角度,需要结合上电实测效果反复调节,增加安装人员负担及安装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机系统,其通过能够确定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的定位装置,以使得所述摄像机部的安装位置可响应于所述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而被调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系统,包括:
摄像机部,所述摄像机部具有接收入射光线的视窗面;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视窗面可拆卸地紧固连接,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光反射元件,所述光反射元件具有反射镜面,所述反射镜面与所述摄像机部的光轴形成第一锐角、且所述光轴穿过所述反射镜面的中心;
瞄准部,所述瞄准部允许光线穿过;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表面用于支撑所述光反射元件和所述瞄准部,当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视窗面紧固连接时,所述固定支架被配置为所述一表面处于水平状态;
其中,所述定位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瞄准部设置在入射光线经由所述反射镜面反射的光路上,经由所述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穿过所述瞄准部,进而由所述反射光线确定所述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以使得所述摄像机部的安装位置可响应于所述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而被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面的形状对应于所述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的形状,所述反射镜面的长宽比对应于所述摄像机部的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比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瞄准部配置为所述反射光线穿过所述瞄准部的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进一步包括:
水平校准仪,所述水平校准仪设置于所述一表面,当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视窗面紧固连接时,所述定位装置被配置为所述水平校准仪指示水平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锐角响应于所述瞄准部与所述视窗面的第二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瞄准部沿着所述固定支架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和/或
所述光反射元件围绕垂直于所述一表面的旋转轴可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所述一表面包括燕尾柱,所述燕尾柱沿着所述固定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瞄准部包括瞄准部支架和固定于瞄准部支架顶部的瞄准镜,所述瞄准部支架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燕尾柱滑动配合、以带动所述瞄准部沿着所述固定支架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的燕尾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沿着光轴的方向对称设置的一对燕尾柱,一对燕尾柱之间连接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垂直于所述摄像机部的光轴的方向间隔设置,以指示所述瞄准部与所述光反射元件的间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燕尾槽开设沿着所述固定支架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燕尾槽的通孔;
所述瞄准部进一步包括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固定支架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燕尾槽的拉杆,所述拉杆将所述燕尾槽与所述燕尾柱紧固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反射元件包括:
反射镜面支架,所述反射镜面支架具有包围所述反射镜面的框体;和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支撑于所述反射镜面支架的底部,且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所述一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反射元件包括: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旋转轴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反射镜面支架的底部,且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所述一表面,响应于所述定位柱在所述一表面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一锐角可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的连接部和吸盘部,响应于所述吸盘部与所述视窗面之间的吸附力,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视窗面紧固连接;
其中,所述吸盘部的中心与所述反射镜面的中心共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进一步具有凸出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具有收纳部,所述凸出部收纳于所述收纳部内,以将所述固定支架与连接机构紧固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吸盘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吸盘部的中心共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和所述收纳部形成为球形,所述凸出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收纳部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
开口槽,多个所述开口槽间隔地开设于所述连接部的端部,且与所述收纳部连通;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自外侧紧固所述收纳部的锁紧部,
响应于所述锁紧部对于所述收纳部的紧固,所述固定支架与连接机构紧固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系统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将远处的视野区域画面经反射镜面的反射和瞄准部的采集后,呈现在瞄准视窗上,可在不上电的情况下快速定位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同时利用激光发射装置精准定位视野区域中心,更精准快捷定位理想视野区域,有效降低安装难度及成本;同时,该装置配有多角度调节结构、水平调准机构、距离定位结构,使得调节方便、显示精准、距离可控。
现有安装方式无辅助设备,仅靠安装人员来回调节至最佳位置,对于高空安装场景,带电多次调节,不仅费时费力、难度大,而且危险性较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装辅助装置,用于摄像机部的安装定位,其采用光学成像的方法为安装人员呈现与摄像机的拍摄范围一致的可视化图像,安装人员可以实时地根据该可视化图像调整摄像机部1的安装角度和位置,直至摄像机部的拍摄范围符合要求。其中,由于该定位装置采用的是光学成像的原理,该可视化图像可在摄像机部未上电的情况下完成,从而无需为了观察摄像机部1的拍摄图像而往返于安装现场和监控画面之间,也无需在安装现场携带监控设备,大大地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的光学成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中的定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反射镜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中的定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中的定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瞄准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控摄像机的安装角度调试繁琐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机系统,其将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范围以光学成像的方式实现可视化呈现,可以在摄像机不上电的情况下实现摄像机系统的安装角度调节和定位。
图1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的光学成像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系统,其包括摄像机部1和定位装置,其中,摄像机部1具有用于接收入射光线的视窗面2,定位装置与视窗面2可拆卸地紧固连接。
其中,定位装置包括:
光反射元件3,光反射元件3具有反射镜面10,反射镜面10与摄像机部的光轴L形成第一锐角α、且光轴L穿过反射镜面10的中心;
瞄准部20,瞄准部20允许光线穿过;
固定支架30,固定支架30的一表面用于支撑光反射元件3和瞄准部20,当定位装置与视窗面2紧固连接时,固定支架30被配置为一表面处于水平状态;
其中,定位装置被配置为:瞄准部20设置在入射光线经由反射镜面10反射的光路上,经由反射镜面10反射的反射光线穿过瞄准部20,进而由反射光线确定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以使得摄像机部的安装位置可响应于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而被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镜面10面向视场,且与摄像机部1的光轴L形成第一锐角α,接收于视窗面2的入射光线经由反射镜面10反射,以形成反射光线;瞄准部20面向反射镜面10,以获得经由反射镜面10反射的反射光线,通过该反射光线可直接确定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则通过该定位装置可直接确定当前位置下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由此,可根据由反射镜面10反射的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调整摄像机部的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用于摄像机部1的安装定位,其采用光学成像的方法为安装人员呈现与摄像机的拍摄范围一致的可视化图像,安装人员可以实时地根据该可视化图像调整摄像机部1的安装角度和位置,直至摄像机部1的拍摄范围符合要求。其中,由于该定位装置采用的是光学成像的原理,该可视化图像可在摄像机部1未上电的情况下完成,从而无需为了观察摄像机部1的拍摄图像而往返于安装现场和监控画面之间,也无需在安装现场携带监控设备,大大地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定位装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两个部分:用于采集图像的反射镜面10、和用于观察或呈现可视化图像的瞄准部20。该定位装置装设于摄像机部1的视场内,且尽可能地接近摄像机部1的拍摄镜头,以保持与摄像机部1的拍摄方向的一致性。
其中,瞄准部20朝向反射镜面10,以能够观察经由反射镜面10反射的图像。摄像机部1视场内的光线通过反射镜面10的镜面反射而进入瞄准部20,安装人员可直接通过瞄准部20观察该反射图像或者该瞄准部20具备直接可视化呈现该反射图像的功能以便直接观察。
为了呈现与摄像机部1的拍摄范围一致的图像,反射镜面10需面向摄像机部1的视场,而为了镜面反射视场的图像,反射镜面10也需要至少部分地面向瞄准部20。
因此,反射镜面10的形状对应于所述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的形状,反射镜面10的长宽比对应于摄像机部1的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比例。
例如,摄像机部1的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均为135°,则反射镜面10可形成为正方形;或者,摄像机部1的水平视场角为120°,垂直视场角为90°,则反射镜面10可形成为长宽比为4:3的矩形形状。
其中,本文中所指的各个部件的方向具体是指:摄像机部1的拍摄方向是指摄像机部1的光轴L的延伸方向;反射镜面10的方向为垂直于该镜面的法向方向,且通过反射镜面10的中心;瞄准部20的方向为其目镜的中心轴线A的延伸方向。
具体地,反射镜面10与摄像机部1的光轴L形成第一锐角α,瞄准部20与视窗面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β,如图1所示,通过配置该第一锐角α和第二夹角β,可使得自反射镜面10形成可视化图像的入射方向与摄像机部1的光轴L方向一致,则对应地自瞄准部20观察到的可视化图像即可与摄像机部1采集的图像一致。其中,第一锐角α可响应于第二夹角β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可装设于摄像机部1的壳体,则保持反射镜面10、摄像机部1、以及瞄准部20的相对位置的第一锐角α和第二夹角β可保持不变,则摄像机部1改变方向时(即改变光轴L的方向)即可同步改变反射镜面10和瞄准部20的方向,以使通过定位装置获得的可视化图像始终保持与摄像机部1采集的图像一致,由此获得设备安装角度调节与设备监控区域可视化监控同步的效果。
现有的摄像机的安装方式无辅助设备,仅靠安装人员来回调节至最佳位置,对于高空安装场景,带电多次调节,不仅费时费力、难度大,而且危险性较高。而通过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可直接通过瞄准部20获得与摄像机部1采集的图像范围一致的可视化图像,能够在摄像机不上电的情况下快速定位摄像机部1的拍摄范围,安装人员可根据该可视化图像调节摄像机部1的安装角度,直至摄像机的拍摄范围调整至预设范围,即可完成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可独立于摄像机以外,方便匹配各种不同的摄像机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摄像机部1的光轴L、瞄准部20的中心轴线A和反射镜面10的中心O处于同一平面内。这样能够保证通过瞄准部20获得的可视化图像的中心与摄像机部1采集的图像的中心一致,以实现可视化图像和摄像机部1的采集图像的一致性。
根据图1可知,瞄准部20的中心轴线A与反射镜面10的法向方向的夹角(90°-β)为反射角,则在目镜组件中形成可视化图像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也为(90°-β)。当反射镜面10和瞄准部20配置为入射方向与摄像机部1的光轴L一致时,则反射镜面10与摄像机部1的光轴L之间的夹角即为该入射角,等于(90°-β)。因此,当第一锐角α等于第二夹角β时,可实现可视化图像和摄像机部1的采集图像的一致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当瞄准部20的中心轴线A与摄像机部1的光轴L垂直时,安装人员可非常方便地自瞄准部20观察可视化图像,则第一锐角α等于第二夹角β等于45°。
具体地,瞄准部20可包括瞄准部支架21和支撑于瞄准部支架21的瞄准镜22。瞄准镜22可实现为具有瞄准视窗,安装人员可自瞄准视窗直接观察经由反射镜面10反射的可视化图像。进一步地,瞄准部20可进一步包括激光发射机构,该激光发射机构的发射方向与瞄准部20的中心轴线A方向一致,且朝向反射镜面10、沿着反向于入射光线的路径发射激光束,该激光束沿着与入射光线相反的路径照射至摄像机部1的视场内,从而精确定位到摄像机部1采集的图像中心。
进一步地,瞄准部20可进一步包括放大组件(图中未示出),例如在瞄准视窗的朝向安装者的一侧设置,从而更清晰地识别监控区特征,更快更便捷地定位监控区中心。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反射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反射镜面10可通过反射镜面支架11支撑固定。反射镜面支架11具有包围反射镜面10的框体,且在该框体内侧设置用于限位反射镜面10的镜面槽12,镜面槽12等间距设有第一限位筋13,反射镜面10嵌入镜面槽12内,并利用第一限位筋13精准定位。反射镜面支架11的底部进一步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的旋转轴14和用于限定反射镜面支架11的固定角度的定位柱15,通过旋转轴14和定位柱15的相对位置来决定反射镜面支架11的角度,进而限定反射镜面10的固定角度。反射镜面支架11可围绕垂直于固定支架30的旋转轴14转动,而定位柱15则用于固定反射镜面支架11的旋转角度,以用于确定第一锐角α。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摄像机的定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30,反射镜面10和瞄准部20装设于固定支架30的上表面;
连接机构40,连接机构40与固定支架30连接为一体,连接机构40可拆卸地固定于摄像机部1。
固定支架30可用于支撑反射镜面10和瞄准部20,并限定反射镜面10和瞄准部20之间的夹角,而连接机构40可将固定支架30固定至摄像机部1,以此来限定固定支架30的摄像机部1之间的夹角,进而确定反射镜面10、瞄准部20和摄像机部1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一旦通过连接机构40固定于摄像机部1的视窗面2,则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即可确定,仅需要将摄像机部1的光轴L、瞄准部20的中心轴线A和反射镜面10的中心O调整为处于同一平面内,即可确定通过该定位装置获得的可视化图像与摄像机部1的视场区域的一致性。
具体地,连接机构40可实现为可吸附方案,如吸盘等,既方便连接固定,又能够实现可拆卸功能。连接机构40的吸附位置可以为摄像机部1的任意位置,最优地,如图3所示,其吸附位置可以选择为摄像机部1的视窗2。由于视窗2通常实现为垂直于摄像机部1的光轴L的屏幕,则可以视窗2作为参考基准,直接确定摄像机部1的光轴L、瞄准部20的中心轴线A和反射镜面10的中心O处于同一平面内。因此,吸附位置选择为视窗2能够大大简化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安装调试步骤。
由此,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接机构40可包括吸盘部41、和与吸盘4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42,连接部42可与吸盘部41的吸附面形成第二锐角γ。且连接部42的中心轴线可穿过吸盘部41的中心,即与吸盘部41的中心共轴。连接部42的一端连接吸盘部41,另一端与固定支架30固定连接。响应于吸盘部41与视窗面2之间的吸附力,固定支架30与视窗面2紧固连接。
固定支架30被连接部42限定为垂直于吸盘部41的吸附面,以使当吸盘部41吸附至视窗2时,固定支架30沿着与摄像机部1的光轴L一致的平面延伸。从而快速确定定位装置上的反射镜面10、瞄准部20和摄像机部1的相对位置,而无需任何调整动作。
其中,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吸盘部41的中心与反射镜面10的中心共轴。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固定支架30进一步具有凸出部51,连接部42的端部具有收纳部421,凸出部51收纳于收纳部421内,以将固定支架30与连接机构40紧固连接。
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部42可实现为例如具有球头结构的万向节。对应地,连接机构40的连接部42的底端可具有实现为球头槽的收纳部421,凸出部51实现为与球头槽421配合的球头。在一个实施例中,球头51的半径为R1,球头槽421的半径为R2,R1-R2=0.2~0.4mm。进一步地,连接部42的周壁还具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开口槽422,该开口槽422与球头槽421联通,以使球头槽421具有一定的外扩弹性,球头51装入球头槽421中时,因开口槽422的回弹力作用而使得球头51被紧固包围,此时固定支架30与吸盘部41可在外力作用下调节相对角度,而无外力作用下又可以保持角度固定,形成预锁紧状态,便于安装人员随时调节,利用球头的角度调节机构50可实现绕X/Y/Z轴的多角度调节。当调节好角度后可利用连接部42底部外侧的螺纹,其与锁紧部43的配合可使得球头槽421与球头51抱紧锁死,避免外力影响相对角度。
通过角度可调节的连接部42,可使得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适用于更多类型的设备,以实现一键式的安装操作。
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的定位装置可包括:
水平校准仪31,水平校准仪31装设于固定支架30的上表面。则固定支架30可具有用于防止水平校准仪31的安装槽311,安装槽311的周壁具有多个卡扣312,以用于固定水平校准仪31,并将水平校准仪31限定为与固定支架30的上表面平行的姿态。具体地,水平校准仪31可实现为圆形,且表面以圆心为中心设置多个同心圆,以用于显示偏转角度。水平校准仪31的内部具有透明液体和一个小气泡,当其倾斜时,气泡在水平浮力作用下移动,则可通过气泡处于圆周的角度直观地观测到倾斜的角度。通常情况下,水平校准仪31的气泡位于圆心时可指示固定支架被配置为其上表面处于水平面的状态。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水平校准仪31也可通过气泡的倾斜位置实时显示固定支架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地,结合连接部42可与吸盘部41的吸附面形成的第二锐角γ,可推定摄像机部1的安装角度,从而指导安装人员精准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40可与固定支架30的中间位置连接,固定支架30的长度方向可沿垂直于摄像机部1的光轴L的方向延伸。且反射镜面10、瞄准部20沿着固定支架3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固定支架30的两端,而水平校准仪31可设置于反射镜面10和瞄准部20的中间。
图8是本发明的摄像机系统中的定位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瞄准部20与反射镜面10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以调节可视化图像的图像范围和视野区域的放大倍数。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目镜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如图8至图10可见,固定支架30包括燕尾柱32,燕尾柱32沿着垂直于摄像机部1的光轴L的方向延伸,即沿着固定支架30的长度方向延伸;
瞄准部20包括瞄准部支架21和固定于瞄准部支架21顶部的瞄准镜22,瞄准部支架21的底部具有与燕尾柱32滑动配合的燕尾槽211,燕尾槽211沿着燕尾柱32的滑动可带动瞄准部20沿着固定支架30的长度方向移动。
固定支架30包括沿着光轴L的方向对称设置的一对燕尾柱32,一对燕尾柱32之间连接多个加强筋33,加强筋33沿着垂直于摄像机部1的光轴L的方向间隔设置,以指示瞄准部20与反射镜面10的间距。
瞄准镜22可实现为具有瞄准视窗,该瞄准视窗与固定支架30的表面垂直且面向反射镜面10,视野区域的入射光线经反射镜面10镜面反射后到达瞄准视窗,瞄准视窗将其放大若干倍后呈现在瞄准视窗的另一面(成像面)。瞄准部支架21的底部设有滑槽,滑槽一端侧壁设有燕尾槽211,其与固定支架30的燕尾柱32配合。瞄准部支架21进一步包括拉杆212,拉杆212的固定头同样设有燕尾槽211,其与固定支架30的另一侧燕尾柱32配合,拉杆212上的螺杆从滑槽侧壁穿入,沿着固定支架30的宽度方向贯穿燕尾槽211,并从另一侧滑槽(带燕尾槽)的一端的螺杆槽穿出,与旋转螺母相配合下燕尾柱和燕尾槽相互卡紧,从而固定瞄准部20;松开旋转螺母后,瞄准部可在固定支架上前后滑动;固定支架燕尾柱始末端分别设有限位柱,从而防止瞄准装置滑出燕尾柱;另外,燕尾柱内侧设有若干放大指示片,当瞄准装置位于不同指示片位置时,瞄准装置与反射镜面的距离不同,瞄准装置通过距离变化改变放大倍数,从而便于安装人员进行调节指示。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通过如下步骤实现摄像机部1的定位安装:
a利用吸盘部41,将该定位装置吸附在摄像机部的视窗面;
b松动球头的锁紧部43,按照水平校准仪31显示的角度调节好固定支架相对于吸盘部的角度,并锁紧锁紧部43;
c根据所需的放大倍数调节瞄准部的位置;
d从瞄准部的瞄准视窗查看放大后的视野区域,并调节摄像机部1的安装角度,以使得视野区域调整至理想目标,完成摄像机部1的安装。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系统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将远处的视野区域画面经反射镜面的反射和瞄准部的采集后,呈现在瞄准视窗上,可在不上电的情况下快速定位摄像机部的视野区域;同时利用激光发射装置精准定位视野区域中心,更精准快捷定位理想视野区域,有效降低安装难度及成本;同时,该装置配有多角度调节结构、水平调准机构、距离定位结构,使得调节方便、显示精准、距离可控。
现有安装方式无辅助设备,仅靠安装人员来回调节至最佳位置,对于高空安装场景,带电多次调节,不仅费时费力、难度大,而且危险性较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装辅助装置,用于摄像机部的安装定位,其采用光学成像的方法为安装人员呈现与摄像机的拍摄范围一致的可视化图像,安装人员可以实时地根据该可视化图像调整摄像机部1的安装角度和位置,直至摄像机部的拍摄范围符合要求。其中,由于该定位装置采用的是光学成像的原理,该可视化图像可在摄像机部未上电的情况下完成,从而无需为了观察摄像机部1的拍摄图像而往返于安装现场和监控画面之间,也无需在安装现场携带监控设备,大大地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文中,“一个”并不表示将本发明相关部分的数量限制为“仅此一个”,并且“一个”不表示排除本发明相关部分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形。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机部(1),所述摄像机部(1)具有接收入射光线的视窗面(2);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视窗面(2)可拆卸地紧固连接,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光反射元件(3),所述光反射元件(3)具有反射镜面(10),所述反射镜面(10)与所述摄像机部的光轴(L)形成第一锐角(α)、且所述光轴(L)穿过所述反射镜面(10)的中心;
瞄准部(20),所述瞄准部(20)允许光线穿过;
固定支架(30),所述固定支架(30)的一表面用于支撑所述光反射元件(3)和所述瞄准部(20),当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视窗面(2)紧固连接时,所述固定支架(30)被配置为所述一表面处于水平状态;
其中,所述定位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瞄准部(20)设置在入射光线经由所述反射镜面(10)反射的光路上,经由所述反射镜面(10)反射的反射光线穿过所述瞄准部(20),进而由所述反射光线确定所述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以使得所述摄像机部的安装位置可响应于所述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而被调整;
所述瞄准部(20)与所述视窗面(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β),所述摄像机部(1)的所述光轴(L)、所述瞄准部(20)的中心轴线(A)和所述反射镜面(10)的中心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锐角(α)等于第二夹角(β),以使所述瞄准部(20)获得的可视化图像与摄像机(1)采集的图像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面(10)的形状对应于所述摄像机部(1)的视野区域的形状,所述反射镜面(10)的长宽比对应于所述摄像机部(1)的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部(20)配置为所述反射光线穿过所述瞄准部(20)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进一步包括:
水平校准仪(31),所述水平校准仪(31)设置于所述一表面,当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视窗面(2)紧固连接时,所述定位装置被配置为所述水平校准仪(31)指示水平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锐角(α)响应于所述瞄准部(20)与所述视窗面(2)的第二夹角(β)而被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部(20)沿着所述固定支架(3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和/或
所述光反射元件(3)围绕垂直于所述一表面的旋转轴可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0)的所述一表面包括燕尾柱(32),所述燕尾柱(32)沿着所述固定支架(30)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瞄准部(20)包括瞄准部支架(21)和固定于瞄准部支架(21)顶部的瞄准镜(22),所述瞄准部支架(21)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燕尾柱(32)滑动配合、以带动所述瞄准部(20)沿着所述固定支架(3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的燕尾槽(2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0)包括沿着光轴(L)的方向对称设置的一对燕尾柱(32),一对燕尾柱(32)之间连接多个加强筋(33),所述加强筋(33)沿着垂直于所述摄像机部(1)的光轴(L)的方向间隔设置,以指示所述瞄准部(20)与所述光反射元件(3)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211)开设沿着所述固定支架(30)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燕尾槽(211)的通孔(2111);
所述瞄准部(20)进一步包括自所述通孔(2111)沿着所述固定支架(30)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燕尾槽(211)的拉杆(212),所述拉杆(212)将所述燕尾槽(211)与所述燕尾柱(32)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元件(3)包括:
反射镜面支架(11),所述反射镜面支架(11)具有包围所述反射镜面(10)的框体;和
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支撑于所述反射镜面支架(11)的底部,且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30)的所述一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元件(3)包括:
定位柱(15),所述定位柱(15)与所述旋转轴(14)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反射镜面支架(11)的底部,且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30)的所述一表面,响应于所述定位柱(15)在所述一表面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一锐角(α)可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机构(40),所述连接机构(40)包括与所述固定支架(30)连接的连接部(42)和吸盘部(41),响应于所述吸盘部(41)与所述视窗面(2)之间的吸附力,所述固定支架(30)与所述视窗面(2)紧固连接;
其中,所述吸盘部(41)的中心与所述反射镜面(10)的中心共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0)进一步具有凸出部(51),所述摄像机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支架(30)连接的连接机构(40),所述连接机构(40)包括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的端部具有收纳部(421),所述凸出部(51)收纳于所述收纳部(421)内,以将所述固定支架(30)与连接机构(40)紧固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2)与吸盘部(4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吸盘部(41)的中心共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51)和所述收纳部(421)形成为球形,所述凸出部(51)的直径大于所述收纳部(421)的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2)包括:
开口槽(422),多个所述开口槽(422)间隔地开设于所述连接部(42)的端部,且与所述收纳部(421)连通;
所述连接机构(40)包括:自外侧紧固所述收纳部(421)的锁紧部(43),
响应于所述锁紧部(43)对于所述收纳部(421)的紧固,所述固定支架(30)与连接机构(40)紧固连接。
CN202210342367.6A 2022-03-31 2022-03-31 摄像机系统 Active CN114745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2367.6A CN114745483B (zh) 2022-03-31 2022-03-31 摄像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2367.6A CN114745483B (zh) 2022-03-31 2022-03-31 摄像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5483A CN114745483A (zh) 2022-07-12
CN114745483B true CN114745483B (zh) 2024-03-29

Family

ID=82278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2367.6A Active CN114745483B (zh) 2022-03-31 2022-03-31 摄像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548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95227A (fr) * 1956-11-21 1959-11-16 Pye Ltd Perfectionnements aux dispositifs de visée des appareils photographiques et caméras
FR1323975A (fr) * 1962-05-21 1963-04-12 Zeiss Carl Viseur de mesure pour appareils photographiques à miroir réflecteur
GB2246207A (en) * 1985-12-13 1992-01-22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process for harmonization between an aiming telescope, a heat camera and a guidance projector."
CN103379265A (zh) * 2012-04-25 2013-10-30 安讯士有限公司 监控摄像机组件和用于该监控摄像机组件的顶盖组件
JP2014224977A (ja) * 2013-04-23 2014-12-04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望遠鏡
CN104266639A (zh) * 2014-09-02 2015-01-0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瞄准仪目视镜组与图像采集装置集成系统
CN106371184A (zh) * 2016-11-11 2017-02-01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基于凸面反射镜的驾驶员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对准装置
US9639728B1 (en) * 2016-08-26 2017-05-02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Imaging module and reader for, and method of, reading a target over a field of view by image capture with a visually prominent indicator of a center zone of the field of view
CN208902873U (zh) * 2018-10-10 2019-05-24 四川精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测量系统光电瞄准装置
CN212031842U (zh) * 2020-03-04 2020-11-27 深圳市骏思凯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学镜片的远程瞄准装置
CN114070989A (zh) * 2021-12-08 2022-02-1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7736A (ja) * 2001-03-21 2002-09-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95227A (fr) * 1956-11-21 1959-11-16 Pye Ltd Perfectionnements aux dispositifs de visée des appareils photographiques et caméras
FR1323975A (fr) * 1962-05-21 1963-04-12 Zeiss Carl Viseur de mesure pour appareils photographiques à miroir réflecteur
GB2246207A (en) * 1985-12-13 1992-01-22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process for harmonization between an aiming telescope, a heat camera and a guidance projector."
CN103379265A (zh) * 2012-04-25 2013-10-30 安讯士有限公司 监控摄像机组件和用于该监控摄像机组件的顶盖组件
JP2014224977A (ja) * 2013-04-23 2014-12-04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望遠鏡
CN104266639A (zh) * 2014-09-02 2015-01-0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瞄准仪目视镜组与图像采集装置集成系统
US9639728B1 (en) * 2016-08-26 2017-05-02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Imaging module and reader for, and method of, reading a target over a field of view by image capture with a visually prominent indicator of a center zone of the field of view
CN106371184A (zh) * 2016-11-11 2017-02-01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基于凸面反射镜的驾驶员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对准装置
CN208902873U (zh) * 2018-10-10 2019-05-24 四川精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测量系统光电瞄准装置
CN212031842U (zh) * 2020-03-04 2020-11-27 深圳市骏思凯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学镜片的远程瞄准装置
CN114070989A (zh) * 2021-12-08 2022-02-1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5483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3795B (zh) 激光扫描器
JP4417958B2 (ja) 高精度試験体の角度依存アライメントの検査または校正装置
EP1992973B1 (en) Positioning device
US9644960B2 (en) Laser beam horizontal trueness testing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US7969586B2 (en) Electronic leve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2615415B1 (en) Attachment device and total station
US7184136B2 (en) Optical align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10816665B2 (en) Surveying system
CN116699633A (zh) 激光扫描仪
EP2924492B1 (en) Multiple collimator unit
EP2607846B1 (en) Surveying apparatus
CN114745483B (zh) 摄像机系统
KR20080014250A (ko) 렌즈 조립 편심 조정방법 및 렌즈경통
CN114637121B (zh) 用于摄像机的定位装置
CN218674173U (zh) 一种内窥镜的照明有效性的测试装置
JP5937821B2 (ja) 測量機
JP3718312B2 (ja) 機械高測定装置
CN214666665U (zh) 一种自准直仪
RU210725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соосности деталей, центроискатель и механизм наведения
SU805448A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 направлени наклонаКАНАлОВ B МиКРОКАНАльНОй плАСТиНЕ
JPH10339635A (ja) 測量機
JP2005106511A (ja) 干渉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