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3254A - 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3254A
CN114743254A CN202210661106.0A CN202210661106A CN114743254A CN 114743254 A CN114743254 A CN 114743254A CN 202210661106 A CN202210661106 A CN 202210661106A CN 114743254 A CN114743254 A CN 114743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image
acquired
information
authent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11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3254B (zh
Inventor
茹懿
陈旭
张敬诚
李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jing Xi'a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jing Xi'a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jing Xi'a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jing Xi'a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11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3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3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3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3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3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5Fusion techniques
    • G06F18/253Fusion techniques of extracted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脸部认证方法包括: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在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后,对待认证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叠加有目标特征编码图的脸部复合图像;基于脸部复合图像,对待认证对象进行信息认证。本申请能够增加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图像特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脸部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门禁和打卡等系统中经常会用到脸部认证技术。脸部认证,是基于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生物认证技术,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相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认证。然而,通常的脸部认证方法手段较为简单,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特征较少,认证的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常规的脸部认证存在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脸部认证方法,包括:
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在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后,对待认证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叠加有目标特征编码图的脸部复合图像;
基于脸部复合图像,对待认证对象进行信息认证。
可选的,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包括:
采集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图;
基于脸部图,在从预构数据库中确定出与脸部图特征相符的目标脸部采集图时,确定待认证对象为信息已采集对象;
获取信息已采集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可选的,获取信息已采集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包括:
从预构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已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
对信息已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目标特征编码图。
可选的,对预构数据库进行数据构建的步骤包括:
对信息待采集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脸部预采集图;
在将信息待采集对象的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对象的脸部后,采集得到叠加有特征编码图的第二脸部预采集图;
将信息待采集对象作为信息已采集对象,并将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与第二脸部预采集图关联存储至预构数据库。
可选的,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中包括目标脸部采集图;基于脸部复合图像,对待认证对象进行信息认证,包括:
基于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与第二脸部预采集图之间的关联存储关系,从第二脸部预采集图中提取与目标脸部采集图对应的图像作为认证参照图像;
将脸部复合图像与认证参照图像进行图像比对,在脸部复合图像与认证参照图像间的特征相似度大于阈值时,确定待认证对象认证通过。
可选的,对信息待采集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之后,还包括:
获取信息待采集对象的特征编码图;
将特征编码图发送至红外发射器,通过红外发射器将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对象的脸部。
可选的,获取信息待采集对象的特征编码图,包括:
获取录入的信息待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
将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后,生成特征编码图。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脸部认证装置,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在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后,对待认证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叠加有目标特征编码图的脸部复合图像;
信息认证模块,用于基于脸部复合图像,对待认证对象进行信息认证。
可选的,特征获取模块包括:
脸部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图;
目标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脸部图,在从预构数据库中确定出与脸部图特征相符的目标脸部采集图时,确定待认证对象为信息已采集对象;
特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息已采集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可选的,特征获取单元包括:
属性提取单元,用于从预构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已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
特征生成单元,用于对信息已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目标特征编码图。
可选的,脸部认证装置还包括数据构建模块,用于对预构数据库进行数据构建;数据构建模块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对信息待采集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脸部预采集图;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在将信息待采集对象的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对象的脸部后,采集得到叠加有特征编码图的第二脸部预采集图;
数据构建单元,用于将信息待采集对象作为信息已采集对象,并将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与第二脸部预采集图关联存储至预构数据库。
可选的,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中包括目标脸部采集图;信息认证模块包括:
参照提取单元,用于基于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与第二脸部预采集图之间的关联存储关系,从第二脸部预采集图中提取与目标脸部采集图对应的图像作为认证参照图像;
图像比对单元,用于将脸部复合图像与认证参照图像进行图像比对,在脸部复合图像与认证参照图像间的特征相似度大于阈值时,确定待认证对象认证通过。
可选的,数据构建模块还包括:
编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息待采集对象的特征编码图;
编码投射单元,用于将特征编码图发送至红外发射器,通过红外发射器将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对象的脸部。
可选的,编码获取单元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录入的信息待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
编码生成单元,用于将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后,生成特征编码图。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后,对待认证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使得采集到的脸部图像叠加有目标特征编码图,增加了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图像特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脸部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脸部认证方法的步骤S10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脸部认证方法的步骤S13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建预构数据库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脸部认证方法的步骤S30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脸部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存在常规的脸部认证方法的手段较为简单,具有采集到的脸部图像特征较少,认证的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脸部认证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后对待认证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使得采集到的脸部图像叠加有目标特征编码图,增加了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图像特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脸部认证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待认证对象不限于待认证人员,凡是具有脸部特征或面部特征的对象,都适用本申请提供的脸部认证方法。下述各实施例中,将以待认证对象为待认证人员、信息待采集对象为信息待采集人员、脸部图为人脸图、目标脸部采集图为目标人脸采集图、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为第一人脸预采集图、第二脸部预采集图为第二人脸预采集图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脸部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待认证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目标特征编码图可以是将上述待认证人员的属性信息经过一定规则的编码后得到的图像。待认证人员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身份认证相关的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
S20、在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人员的脸部后,对待认证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叠加有目标特征编码图的脸部复合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人员的脸部,可以是通过投影设备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人员的脸部,上述对待认证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可以是通过摄像头对待认证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为保证光线不足时的投射和采集效果,投影设备可以是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可以是红外摄像头。此外,采用红外发射器还实现了把不可见光生成的目标特征编码图的图像投射至待认证人员的脸部,不会对待认证人员造成干扰。
S30、基于脸部复合图像,对待认证人员进行信息认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于脸部复合图像,对待认证人员进行信息认证,可以是基于上述脸部复合图像,通过开源的人脸识别算法对待认证人员进行信息认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种脸部认证方法,通过获取待认证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人员的脸部后,对待认证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使得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叠加有目标特征编码图,增加了待认证人员的人脸图像特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步骤S10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0,获取待认证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包括如下步骤:
S11、采集待认证人员的人脸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采集待认证人员的人脸图,可以是通过摄像头采集待认证人员的人脸图,为保证光线不足时的采集效果,摄像头可以是红外摄像头。
S12、基于人脸图,在从预构数据库中确定出与人脸图特征相符的目标人脸采集图时,确定待认证人员为信息已采集人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构数据库可以是一个预先构建的包括所有待认证人员认证信息在内的数据库,上述基于人脸图,在从预构数据库中确定出与人脸图特征相符的目标人脸采集图时,确定待认证人员为信息已采集人员,可以是使用上述人脸图通过开源的人脸识别算法在上述预构数据库中找到相似度最高的目标人脸采集图,通常认为相似度为95%以上,即可确定待认证人员为信息已采集人员。
S13、获取信息已采集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待认证人员为信息已采集人员时,可以将信息已采集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作为待认证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信息已采集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可以是将信息已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例如身份认证相关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经过一定规则的编码后得到的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13,获取信息已采集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包括如下步骤:
S131、从预构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已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已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可以是信息已采集人员的身份信息或身份认证相关的信息,如身份证号码。
S132、对信息已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目标特征编码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对信息已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可以是对信息已采集人员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条形码编码,例如编码规则可以是:
1、由于编码规则越复杂,条形码就越复杂,所以条形码编码采用Code128C这个编码规则。
2、由于Code128C只能编码数字内容,编码使用身份证号码后12位,去掉最后一位,因为最后一位有X的情况。
3、用b代表一条黑色像素宽度的线,s代表一条白色像素宽度的线,当bs组合时,中间不留任何缝隙,通过查表获取每个数字的具体编码:
Figure 985302DEST_PATH_IMAGE00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对预构数据库进行数据构建的步骤包括:
S41、对信息待采集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人脸预采集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对信息待采集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可以是通过摄像头对信息待采集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为保证光线不足时的采集效果,摄像头可以是红外摄像头。
S42、在将信息待采集人员的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人员的脸部后,采集得到叠加有特征编码图的第二人脸预采集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将信息待采集人员的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人员的脸部,可以通过投影设备将信息待采集人员的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人员的脸部,上述采集得到叠加有特征编码图的第二人脸预采集图,可以是通过摄像头采集,为保证光线不足时的投射和采集效果,投影设备可以是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可以是红外摄像头。
S43、将信息待采集人员作为信息已采集人员,并将第一人脸预采集图与第二人脸预采集图关联存储至预构数据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信息待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第一人脸预采集图与第二人脸预采集图关联存储至预构数据库后,信息待采集人员即可作为信息已采集人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人脸预采集图中包括目标人脸采集图,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S30,基于脸部复合图像,对待认证人员进行信息认证,包括如下步骤:
S31、基于第一人脸预采集图与第二人脸预采集图之间的关联存储关系,从第二人脸预采集图中提取与目标人脸采集图对应的图像作为认证参照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采集待认证人员的人脸图后,先从预构数据库中确定出与人脸图特征相符的目标人脸采集图,即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人脸预采集图,再将与目标人脸采集图对应的叠加有特征编码图的第二人脸预采集图作为认证参照图像。
S32、将脸部复合图像与认证参照图像进行图像比对,在脸部复合图像与认证参照图像间的特征相似度大于阈值时,确定待认证人员认证通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将脸部复合图像与认证参照图像进行图像比对,可以是通过开源的人脸识别算法将脸部复合图像与认证参照图像进行图像比对,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值,如9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1,对信息待采集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人脸预采集图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信息待采集人员的特征编码图;
将特征编码图发送至红外发射器,通过红外发射器将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人员的脸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待采集人员的特征编码图可以是将信息待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例如身份认证相关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经过一定规则的编码后得到的图像,通过红外发射器将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人员的脸部能够保证光线不足时的投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获取信息待采集人员的特征编码图,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录入的信息待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
将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后,生成特征编码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信息待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其中对信息待采集人员的身份证号码进行编码的编码规则与上述对信息已采集人员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条形码编码的编码规则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种脸部认证方法,通过获取待认证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将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待认证人员的脸部后对待认证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使得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叠加有目标特征编码图,增加了待认证人员的人脸图像特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性。同时,由于人脸为3D,光在投射中会发生曲折,因此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到真人脸部后采集的图像与投射到照片后采集的图像不同,还能够辨别认证对象是否为真人,避免使用盗取的人脸照片进行认证且认证通过的安全漏洞,进一步提高了认证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脸部认证装置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实施例三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脸部认证装置,该脸部认证装置600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待认证人员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图像采集模块602,用于在将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所述待认证人员的脸部后,对所述待认证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叠加有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的脸部复合图像;
信息认证模块603,用于基于所述脸部复合图像,对所述待认证人员进行信息认证。
可选的,特征获取模块包括:
脸部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认证人员的人脸图;
目标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人脸图,在从预构数据库中确定出与所述人脸图特征相符的目标人脸采集图时,确定所述待认证人员为信息已采集人员;
特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信息已采集人员的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
可选的,特征获取单元包括:
属性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预构数据库中提取所述信息已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
特征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信息已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
可选的,脸部认证装置还包括数据构建模块,用于对预构数据库进行数据构建;数据构建模块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对信息待采集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人脸预采集图;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在将信息待采集人员的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人员的脸部后,采集得到叠加有特征编码图的第二人脸预采集图;
数据构建单元,用于将信息待采集人员作为信息已采集人员,并将第一人脸预采集图与第二人脸预采集图关联存储至预构数据库。
可选的,第一人脸预采集图中包括目标人脸采集图;信息认证模块包括:
参照提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人脸预采集图与所述第二人脸预采集图之间的关联存储关系,从所述第二人脸预采集图中提取与所述目标人脸采集图对应的图像作为认证参照图像;
图像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脸部复合图像与所述认证参照图像进行图像比对,在所述脸部复合图像与所述认证参照图像间的特征相似度大于阈值时,确定所述待认证人员认证通过。
可选的,数据构建模块还包括:
编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息待采集人员的特征编码图;
编码投射单元,用于将特征编码图发送至红外发射器,通过红外发射器将特征编码图投射至信息待采集人员的脸部。
可选的,编码获取单元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录入的信息待采集人员的属性信息;
编码生成单元,用于将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后,生成特征编码图。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700,如图7所示,包括存储器701、处理器7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701中并可在处理器7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03,处理器702执行计算机程序703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脸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在将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所述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后,对所述待认证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叠加有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的脸部复合图像;
基于所述脸部复合图像,对所述待认证对象进行信息认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包括:
采集所述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图;
基于所述脸部图,在从预构数据库中确定出与所述脸部图特征相符的目标脸部采集图时,确定所述待认证对象为信息已采集对象;
获取所述信息已采集对象的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信息已采集对象的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包括:
从所述预构数据库中提取所述信息已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
对所述信息已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预构数据库进行数据构建的步骤包括:
对信息待采集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脸部预采集图;
在将所述信息待采集对象的特征编码图投射至所述信息待采集对象的脸部后,采集得到叠加有特征编码图的第二脸部预采集图;
将所述信息待采集对象作为所述信息已采集对象,并将所述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与所述第二脸部预采集图关联存储至所述预构数据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中包括所述目标脸部采集图;所述基于所述脸部复合图像,对所述待认证对象进行信息认证,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与所述第二脸部预采集图之间的关联存储关系,从所述第二脸部预采集图中提取与所述目标脸部采集图对应的图像作为认证参照图像;
将所述脸部复合图像与所述认证参照图像进行图像比对,在所述脸部复合图像与所述认证参照图像间的特征相似度大于阈值时,确定所述待认证对象认证通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信息待采集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未叠加特征编码图的第一脸部预采集图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信息待采集对象的特征编码图;
将所述特征编码图发送至红外发射器,通过所述红外发射器将所述特征编码图投射至所述信息待采集对象的脸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信息待采集对象的特征编码图,包括:
获取录入的所述信息待采集对象的属性信息;
将所述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后,生成所述特征编码图。
8.一种脸部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认证对象的目标特征编码图;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投射至所述待认证对象的脸部后,对所述待认证对象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得到叠加有所述目标特征编码图的脸部复合图像;
信息认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脸部复合图像,对所述待认证对象进行信息认证。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认证方法。
CN202210661106.0A 2022-06-13 2022-06-13 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43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1106.0A CN114743254B (zh) 2022-06-13 2022-06-13 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1106.0A CN114743254B (zh) 2022-06-13 2022-06-13 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3254A true CN114743254A (zh) 2022-07-12
CN114743254B CN114743254B (zh) 2022-11-04

Family

ID=8228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1106.0A Active CN114743254B (zh) 2022-06-13 2022-06-13 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325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690A (zh) * 2014-06-25 2014-09-24 广州卓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13286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6952371A (zh) * 2017-03-21 2017-07-14 北京深度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漫游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319930A (zh) * 2018-03-09 2018-07-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系统、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40503A (zh) * 2018-12-28 2019-05-1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认证方法、图像底库录入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
CN210199780U (zh) * 2019-07-30 2020-03-27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结构光的三维人脸重建装置以及系统
CN111598051A (zh) * 2020-06-16 2020-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脸部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23937A1 (zh) * 2019-05-08 2020-11-1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00568A (zh) * 2020-12-28 2021-04-23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90989A (zh) * 2021-11-03 2022-02-2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690A (zh) * 2014-06-25 2014-09-24 广州卓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13286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6952371A (zh) * 2017-03-21 2017-07-14 北京深度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漫游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319930A (zh) * 2018-03-09 2018-07-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系统、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40503A (zh) * 2018-12-28 2019-05-1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认证方法、图像底库录入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
WO2020223937A1 (zh) * 2019-05-08 2020-11-1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199780U (zh) * 2019-07-30 2020-03-27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结构光的三维人脸重建装置以及系统
CN111598051A (zh) * 2020-06-16 2020-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脸部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00568A (zh) * 2020-12-28 2021-04-23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90989A (zh) * 2021-11-03 2022-02-2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ILARETI TSALAKANIDOU等: ""Real-time acquisition of depth and color images using structured ligh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3D face recognition"", 《REAL-TIME IMAGING》 *
陆经纬等: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3D打印面具攻击检测"",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3254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4581B2 (en) Biometric-based authent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738230B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938033B1 (ko) 카메라 장착 디바이스들과 관련된 생체인식 인증
JP3753722B2 (ja) 歯牙映像からの歯牙領域の抽出方法及び歯牙映像を利用した身元確認方法及び装置
TW201911130A (zh) 一種翻拍影像識別方法及裝置
CN110866466A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WO2019200872A1 (zh) 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10991231B (zh) 活体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人脸识别设备
US10860834B2 (en) Enhanced biometric privacy
CN110751071A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设备
CN112101200A (zh) 一种人脸反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1104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387548A (zh) 视频及活体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El-Abed et 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image-based biometric information
CN114743254B (zh) 脸部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3677B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4169261A9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EP4162376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multimedia content
CN112395580A (zh)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3033243A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391596A (zh) 视频档案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louche et al. Visual document tracking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in mobile world
CN112804556A (zh) 一种面向pc端的直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11567A (zh) 鉴权方法及装置、电子白板、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13345A (zh) 用户认证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