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8370A -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8370A
CN114738370A CN202210261686.4A CN202210261686A CN114738370A CN 114738370 A CN114738370 A CN 114738370A CN 202210261686 A CN202210261686 A CN 202210261686A CN 114738370 A CN114738370 A CN 114738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leeve
piece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16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8370B (zh
Inventor
杨德森
吴崚
霍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15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1792A/zh
Priority to CN202210261686.4A priority patent/CN114738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8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8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8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8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2Pivotal connections incorporat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leaf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折叠结构领域,旨在解决已知技术的折叠同步结构厚度要求较大,影响折叠设备薄型化的问题,提供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采用该折叠设备转动组件的折叠设备。其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包括基座、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连接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的同步传动件或连杆结构,该同步传动件或连杆结构的结构能够实现折叠设备的两机身同步反向转动,实现折叠设备的折叠或展开,并且,该同步传动件或连杆结构不采用齿轮,利于折叠设备的薄型化。

Description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折叠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可折叠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配件、平板电脑配件、手机配件等产品的折叠结构的同步机构均基于齿轮实现。
随着整机尺寸减薄,需要齿轮的直径不断减小,然而,但是齿轮受限于齿宽与齿厚强度的影响,齿轮的整体尺寸难以继续减薄,不利于小厚度折叠设备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以解决已知技术的折叠同步结构厚度要求较大,影响折叠设备薄型化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包括基座、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同步传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对设置并分别可转动连接于基座。同步传动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传动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配合于基座的第一转动中心,第二连接部可转动地配合于基座的第二转动中心;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关于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的连线的中点中心对称,并分别连接于传动部的两端;传动部连接第一连接部的部分以及传动部连接第二连接部的部分为弹性结构,第一连接部和传动部之间、第二连接部和传动部之间均能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连接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的转动能够通过传动部带动第二连接部绕第二转动中心同步反向旋转。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以使第一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部相对第一转动中心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部以和第一连接部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件以和第一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相对基座转动。
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使用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分别连接于折叠设备的两机身,在任意一个机身转动时,该转动能够通过折叠设备转动组件传递至另一个机身,带动另一个机身同步反向转动,从而实现两机身在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变化。例如,当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的机身时,该转动将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部相对基座的第一转动中心转动。由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心对称,加之传动部的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转动能够通过传动部带动第二连接部以和第一连接部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二转动中心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连接于第二传动件上的机身以和第一转动件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实现两机身同步相向折叠或相背展开。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单一的同步传动件实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的同步传动,不存在齿轮结构的限制,利于折叠设备的薄型化设计,且单一同步传动件减小了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传动部包括中间板段、第一连接弧段和第二连接弧段;第一连接弧段连接于中间板段和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二连接弧段连接于中间板段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中间板段为从中间到两端宽度逐渐减小的形状,第一连接弧段为弹性结构,以容许中间板段和第一连接部之间相对转动,第二连接弧段为弹性结构,以容许中间板段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相对转动。第一连接弧段包括第一连接弧条和第二连接弧条,第一连接弧条呈圆弧形,第一连接弧条连接中间板段的一端和中间板段的延伸方向相切,第一连接弧条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弧条位于第一连接弧条的靠近中间板段一侧,且第二连接弧条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弧条和中间板段的连接点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弧条和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点位于第一连接弧条和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点内侧。第二连接弧段包括第三连接弧条和第四连接弧条,第三连接弧条呈圆弧形,第三连接弧条连接中间板段的一端和中间板段的延伸方向相切,第三连接弧条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部;第四连接弧条位于第三连接弧条的靠近中间板段一侧,且第四连接弧条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弧条和中间板段的连接点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部;第四连接弧条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点位于第三连接弧条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点内侧。
该实施方式中,中间板段通过第一连接弧条和第二连接弧条分别连接至第一连接部,使得中间板段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弧条和第二连接弧条的弹性形变相对第一连接部实现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中间板段通过第三连接弧条和第四连接弧条分别连接至第二连接部,使得中间板段能够通过第三连接弧条和第四连接弧条的弹性形变相对第二连接部实现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两相结合,使得传动部能够传递第一连接部的转动和第二连接部的转动,加之同步传动件的中心对称设置,能够保持第一连接部的转动和第二连接部的转动同步反向。此外,第二连接弧条位于第一连接弧条内侧,能够支撑第一连接弧条,降低第一连接弧条受压向第一转动中心方向变形的程度,使得结构保持一定形状,确保同步传动件传动准确;同样,第四连接弧条位于第三连接弧条内侧,能够支撑第三连接弧条,降低第三连接弧条受压向第二转动中心方向变形的程度,使得结构保持一定形状,确保同步传动件传动准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弧条、第二连接弧条、第三连接弧条、第四连接弧条均为圆弧形,且弯曲中心位于靠近中间板段一侧;第一连接弧条、第二连接弧条、第三连接弧条、第四连接弧条的宽度为1.0-3.0mm。
该实施方式中,弯曲中心位于靠近中间板段一侧,使得各连接弧段圆滑过渡,同步传动件通过弹性变形传动时的应力集中。各连接弧段设置适当宽度,使得同步传动件在能够受力弹性变形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间板段呈菱形。
该实施方式中,中间板段呈中心对称形式,利于对称传递运动和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同步传动件通过板材切割形成,或者,同步传动件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制成,或者,同步传动件通过3D打印成型。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一体的同步传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件和第二转轴件。第一转轴件的中轴线通过第一转动中心,第一转轴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并具有伸出基座的第一伸出杆部,第一连接部固定地套接于第一伸出杆部;第二转轴件的中轴线通过第二转动中心,第二转轴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并具有伸出基座的第二伸出杆部;第二连接部固定地套接于第二伸出杆部。
该实施方式中,设置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方便同步传动件或其他结构穿设于其上,以实现和基座的转动配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件设有沿垂直于第一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二转动件设有沿垂直于第二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板体及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两侧的第一套筒和第一滑销;第一套筒套接于第一伸出杆部,第一滑销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一滑槽,以使第一传动件能够传递第一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和第一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板体及分别连接于第二板体两侧的第二套筒和第二滑销;第二套筒套接于第二伸出杆部,第二滑销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二滑槽,以使第二传动件能够传递第二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和第二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能够传递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和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套板、第二套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套板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和第二伸出杆部上;第一套板和基座的端面相间隔以限定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同步传动件。第二套板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和第二伸出杆部上,并位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远离容置空间的一侧。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外,且一端抵顶第一伸出杆部的外端、另一端将第二套板弹性地抵压于第一套筒,以使第一传动件和第一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受到第二套板和第一套筒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第二弹性件套设于第二伸出杆部外,且一端抵顶第二伸出杆部的外端、另一端将第二套板弹性地抵压于第二套筒,以使第二传动件和第二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受到第二套板和第二套筒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套板、第二套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对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的转动施加阻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对应第二套板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第二套板对应第一套筒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第一套筒上的凸部和第二套板上的凹位匹配,第一套筒上的凹位和第二套板上的凸部匹配。第二套筒对应第二套板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第二套板对应第二套筒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第二套筒上的凸部和第二套板上的凹位匹配,第二套筒上的凹位和第二套板上的凸部匹配。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凸部和凹位的配合,使得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具有数个稳定位置,而其他中间位置会在弹力作用下自动过渡到稳定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套板、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第三套板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和第二伸出杆部上。第一止挡件连接于第一转轴件的外端,第一弹性件将第三套板抵压于第一止挡件。第二止挡件连接于第二转轴件的外端,第二弹性件将第三套板抵压于第二止挡件。
该实施方式中,第三套板、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方便对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平衡施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套板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和第二伸出杆部上。第一止挡件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第一伸出杆部,以调节止挡位置。第二止挡件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第二伸出杆部,以调节止挡位置。
该实施方式中,采用可调节的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能够调节对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的转动施加阻尼的大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弧形块和固定连接于第一弧形块的第一连接板;第一弧形块可转动地配合于第一弧形槽;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折叠设备的第一机身。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弧形块和固定连接于第二弧形块的第二连接板;第二弧形块可转动地配合于第二弧形槽;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折叠设备的第二机身。
该实施方式利于实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以及传递转动至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包括基座、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以及连杆结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对设置并分别可转动连接于基座。连杆结构包括连杆、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第一转臂的长度和第二转臂的长度相等,连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转臂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的第一转动中心、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连杆的第一端,第二转臂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的第二转动中心的第二端、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连杆,且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分别位于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连线的两侧。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第一转臂,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第二转臂,以使第一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臂相对第一转动中心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臂以和第一转臂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件以和第一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相对基座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使用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分别连接折叠设备的两个机身,在任意一个机身转动时,该转动能够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传递至另一个机身,带动另一个机身同步反向转动,从而实现两机身在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变化。例如,当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的机身时,该转动将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臂相对基座的第一转动中心转动。由于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长度相等且分别位于第一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中心的两侧,加之连杆的连接,第一转臂的转动能够通过连杆带动第二转臂以和第一转臂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二转动中心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连接于第二传动件上的机身以和第一转动件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实现两机身同步相向折叠或相背展开。该连杆结构不存在齿轮结构的限制,利于折叠设备的薄型化设计,且连杆结构仅三个构件,相较一般的四个齿轮实现同步的方案,少了一个构件和对应的装配要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臂和连杆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销轴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臂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和第一销轴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和/或,连杆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一销轴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和/或,第二转臂和连杆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销轴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转臂开设有第三轴孔,第三轴孔和第二销轴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和/或,连杆的第二端开设有第四轴孔,第四轴孔和第二销轴之间呈轴孔紧配合。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轴孔紧配合,可以提供连杆结构转动的阻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臂开设有第一切槽,第一切槽连通第一轴孔,第一销轴被弹性地压紧第一转臂的位于第一切槽两侧的部分之间;和/或,第二转臂开设有第二切槽,第二切槽连通第二轴孔,第二销轴被弹性地压紧第二转臂的位于第二切槽两侧的部分之间。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切槽/第二切槽,能够方便地实现前述的轴孔紧配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臂由弹塑性材料构成;第一轴孔在自然状态下截面小于第一销轴,在第一销轴配合入第一轴孔时,第一转臂的位于第一切槽两侧的部分被弹性撑开以扩大第一轴孔至适配第一销轴;和/或,第二转臂由弹塑性材料构成,第二轴孔在自然状态下截面小于第二销轴,在第二销轴配合入第二轴孔时,第二转臂的位于第二切槽两侧的部分被弹性撑开以扩大第二轴孔至适配第二销轴。
该实施方式利于前述轴孔紧配合的实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件和第二转轴件。第一转轴件的中轴线通过第一转动中心,第一转轴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并具有伸出基座的第一伸出杆部,第一转臂固定地套接于第一伸出杆部;第一转动件设有沿垂直于第一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二转轴件的中轴线通过第二转动中心,第二转轴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并具有伸出基座的第二伸出杆部;第二转臂固定地套接于第二伸出杆部;第二转动件设有沿垂直于第二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板体及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两侧的第一套筒和第一滑销;第一套筒套接于第一伸出杆部,第一滑销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一滑槽,以使第一传动件能够传递第一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和第一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板体及分别连接于第二板体两侧的第二套筒和第二滑销;第二套筒套接于第二伸出杆部,第二滑销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二滑槽,以使第二传动件能够传递第二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和第二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
该实施方式中,设置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方便同步传动件或其他结构穿设于其上,以实现和基座的转动配合,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能够传递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和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套板、第二套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套板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和第二伸出杆部上;第一套板和基座的端面相间隔以限定容置空间,用于容置连杆结构。第二套板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和第二伸出杆部上,并位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远离容置空间的一侧。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外,且一端抵顶第一伸出杆部的外端、另一端将第二套板弹性地抵压于第一套筒,以使第一传动件和第一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受到第二套板和第一套筒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第二弹性件套设于第二伸出杆部外,且一端抵顶第二伸出杆部的外端、另一端将第二套板弹性地抵压于第二套筒,以使第二传动件和第二转轴件相对基座的转动受到第二套板和第二套筒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套板、第二套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对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的转动施加阻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对应第二套板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第二套板对应第一套筒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第一套筒上的凸部和第二套板上的凹位匹配,第一套筒上的凹位和第二套板上的凸部匹配。第二套筒对应第二套板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第二套板对应第二套筒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第二套筒上的凸部和第二套板上的凹位匹配,第二套筒上的凹位和第二套板上的凸部匹配。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套板、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第三套板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和第二伸出杆部上。第一止挡件连接于第一转轴件的外端,第一弹性件将第三套板抵压于第一止挡件。第二止挡件连接于第二转轴件的外端,第二弹性件将第三套板抵压于第二止挡件。第三套板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和第二伸出杆部上。第一止挡件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第一伸出杆部,以调节止挡位置。第二止挡件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第二伸出杆部,以调节止挡位置。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凸部和凹位的配合,使得第一转轴件/第二转轴件具有数个稳定位置,而其他中间位置会在弹力作用下自动过渡到稳定位置,第三套板、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方便对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平衡施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弧形块和固定连接于第一弧形块的第一连接板;第一弧形块可转动地配合于第一弧形槽;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折叠设备的第一机身。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弧形块和固定连接于第二弧形块的第二连接板;第二弧形块可转动地配合于第二弧形槽;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折叠设备的第二机身。
该实施方式利于实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相对基座的转动,以及传递转动至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设备,包括第一机身、第二机身和前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中,第一机身连接于第一转动件,第二机身连接于第二转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采用前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能够实现两机身的同步反向传动,且能够设计成具有较小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维视图;
图3为图2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的三维爆炸视图;
图4为图2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同步传动件的结构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三维视图;
图7为图6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的三维爆炸视图;
图8为图6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连杆结构的结构视图;
图10为连杆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连杆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连杆结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三维视图,其采用图10的连杆结构。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折叠设备 200
第一机身 210
第二机身 220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 100
基座 1
第一转动中心 O1
第二转动中心 O2
连线 L1
第一弧形槽 C11
第二弧形槽 C12
第一转动件 2a
第二转动件 2b
第一连接板 21a
第一凸出板部 21b
第一弧形块 21c
第一滑槽 C21
第二滑槽 C22
第二连接板 22a
第二凸出板部 22b
第二弧形块 22c
同步传动件 3
第一连接部 31
第二连接部 32
传动部 33
第一连接弧段 33a
第二连接弧段 33b
中间板段 33c
第一连接弧条 S1
第二连接弧条 S2
第三连接弧条 S3
第四连接弧条 S4
第一转轴件 4a
第二转轴件 4b
第一伸出杆部 41a
第二伸出杆部 41b
第一传动件 5a
第二传动件 5b
第一板体 51a
第一套筒 52a
第一滑销 53a
第二板体 51b
第二套筒 52b
第二滑销 53b
第一套板 61
第二套板 62
第三套板 63
凸部 M1
凹位 M2
第一弹性件 F1
第二弹性件 F2
容置空间 Q1
第一止挡件 7a
第二止挡件 7b
连杆结构 8a,8b
第一转臂 81
第二转臂 82
连杆 83
第一销轴 84
第二销轴 85
第一端 D1
第二端 D2
第一轴孔 K1
第二轴孔 K2
第三轴孔 K3
第四轴孔 K4
第一切槽 C31
第二切槽 C32
非圆孔 K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折叠设备,可以是可折叠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200包括第一机身210、第二机身220和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例如,折叠设备200为手机时,第一机身210和第二机身220可以是手机的两个壳体部分。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连接在第一机身210和第二机身220之间,用于实现第一机身210和第二机身220的相对转动,以实现第一机身210和第二机身220的展开或折叠。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如图1)或更多个。
为实现第一机身210和第二机身220的同步转动,已知技术多采用齿轮实现。然而,对于要求厚度较小的折叠设备,要求齿轮的直径相应减小。而齿轮受限于齿宽与齿厚强度影响,无法设置得足够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用于实现第一机身210和第二机身220同步转动的结构不存在使用齿轮,利于折叠设备200设置得足够薄。
图2-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参见图2和图3,该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包括基座1、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以及同步传动件3。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相对设置并分别可转动连接于基座1两侧。
如图1,第一机身210连接第一转动件2a,第二机身220连接第二转动件2b,以实现第一机身210和第二机身220的展开或折叠。
配合参见图4和图5,同步传动件3包括一体成型的传动部33、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可转动地配合于基座1的第一转动中心O1,第二连接部32可转动地配合于基座1的第二转动中心O2。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关于第一转动中心O1和第二转动中心O2的连线的中点中心对称,并分别连接于传动部33的两端。传动部33连接第一连接部31的部分以及传动部33连接第二连接部32的部分为弹性结构,第一连接部31和传动部33之间、第二连接部32和传动部33之间均能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连接部31绕第一转动中心O1的转动能够通过传动部33带动第二连接部32绕第二转动中心O2同步反向旋转。第一转动件2a传动连接第一连接部31,第二转动件2b传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2,以使第一转动件2a相对基座1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部31相对第一转动中心O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部32以和第一连接部31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件2b以和第一转动件2a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相对基座1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使用时,第一机身210和第二机身220分别连接在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上,在任意一个机身转动时,该转动能够通过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传递至另一个机身,带动另一个机身同步反向转动,从而实现两机身在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变化。例如,当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2a的机身时,该转动将带动第一转动件2a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部31相对基座1的第一转动中心O1转动。由于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中心对称,加之传动部33的连接,第一连接部31的转动能够通过传动部33带动第二连接部32以和第一连接部31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二转动中心O2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件5b带动连接于第二传动件5b上的机身以和第一转动件2a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实现两机身同步相向折叠或相背展开。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单一的同步传动件3实现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之间的同步传动,不存在齿轮结构的限制,利于折叠设备200的薄型化设计,且单一同步传动件3减小了零件数量,加工难度和成本降低、装配步骤减少,且传动精度更高。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还可以用于其他设备或结构,如推拉门等。
参见图5,本实施方式中,传动部33包括中间板段33c、第一连接弧段33a和第二连接弧段33b。第一连接弧段33a连接于中间板段33c和第一连接部31之间,第二连接弧段33b连接于中间板段33c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中间板段33c为从中间到两端宽度逐渐减小的形状,例如菱形、平行四边形等。第一连接弧段33a包括第一连接弧条S1和第二连接弧条S2,第一连接弧条S1呈圆弧形,第一连接弧条S1连接中间板段33c的一端和中间板段33c的延伸方向相切,第一连接弧条S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弧条S2位于第一连接弧条S1的靠近中间板段33c一侧,且第二连接弧条S2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弧条S1和中间板段33c的连接点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弧条S2和第一连接部31的连接点位于第一连接弧条S1和第一连接部31的连接点内侧。相似地,第二连接弧段33b包括第三连接弧条S3和第四连接弧条S4,第三连接弧条S3呈圆弧形,第三连接弧条S3连接中间板段33c的一端和中间板段33c的延伸方向相切,第三连接弧条S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部32;第四连接弧条S4位于第三连接弧条S3的靠近中间板段33c一侧,且第四连接弧条S4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弧条S3和中间板段33c的连接点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部32;第四连接弧条S4和第二连接部32的连接点位于第三连接弧条S3和第二连接部32的连接点内侧。
第一连接弧条S1和第二连接弧条S2连接形成一接近V字型的结构,中间板段33c通过呈V字型的第一连接弧条S1和第二连接弧条S2分别连接至第一连接部31,使得中间板段33c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弧条S1和第二连接弧条S2的弹性形变相对第一连接部31实现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以及第三连接弧条S3和第四连接弧条S4连接形成一接近V字型的结构,中间板段33c通过呈V字型的第三连接弧条S3和第四连接弧条S4分别连接至第二连接部32,使得中间板段33c能够通过第三连接弧条S3和第四连接弧条S4的弹性形变相对第二连接部32实现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两相结合,使得传动部33能够传递第一连接部31的转动和第二连接部32的转动,加之同步传动件3的中心对称设置,能够保持第一连接部31的转动和第二连接部32的转动同步反向。此外,采用第一连接弧条S1和第二连接弧条S2连接形成一接近V字型的结构,第二连接弧条S2位于第一连接弧条S1内侧,能够支撑第一连接弧条S1,降低第一连接弧条S1受压向第一转动中心方向变形的程度,使得结构保持一定形状,确保同步传动件3传动准确;同样,采用第三连接弧条S3和第四连接弧条S4连接形成一接近V字型的结构,第四连接弧条S4位于第三连接弧条S3内侧,能够支撑第三连接弧条S3,降低第三连接弧条S3受压向第二转动中心方向变形的程度,使得结构保持一定形状,确保同步传动件3传动准确。
本实施方式中,可选地,第一连接弧条S1、第二连接弧条S2、第三连接弧条S3、第四连接弧条S4均为圆弧形,且弯曲中心位于靠近中间板段33c一侧,第一连接弧条S1、第二连接弧条S2、第三连接弧条S3、第四连接弧条S4的宽度为1.0-3.0mm,如2.0mm。弯曲中心位于靠近中间板段33c一侧,使得各连接弧段圆滑过渡,同步传动件3通过弹性变形传动时的应力集中。各连接弧段设置适当宽度,使得同步传动件3在能够受力弹性变形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的同步传动件3可以通过板材切割形成,例如由一厚度1.0-3.0mm的弹簧钢板通过线切割加工而成。也可以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成或者通过3D打印成型。
本实施方式中的同步传动件3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如弹簧钢)或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的非金属(如一些塑料)制成。
再次参见图2-图4,本实施方式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转轴件4a和第二转轴件4b。
第一转轴件4a的中轴线通过第一转动中心O1,第一转轴件4a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1,并具有伸出基座1的第一伸出杆部41a。例如,第一转轴件4a一端设置为圆柱段(图中未示出),该圆柱段可转动地配合于基座1上的配合孔(图中未示出)中。
第二转轴件4b的中轴线通过第二转动中心O2,第二转轴件4b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1,并具有伸出基座1的第二伸出杆部41b。例如,第二转轴件4b一端设置为圆柱段(图中未示出),该圆柱段可转动地配合于基座1上的配合孔(图中未示出)中。
第一连接部31固定地套接于第一伸出杆部41a。第二连接部32固定地套接于第二伸出杆部41b。第一伸出杆部41a和第二伸出部可以是非圆截面(如长圆形截面),对应地,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上开设有非圆孔K5(如截面为长圆形的孔),如此,第一转轴件4a/第二转轴件4b相对基座1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同步转动。
继续参见图2-图4,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件2a设有沿垂直于第一转动件2a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C21。
可选地,第一转动件2a包括第一连接板21a、从第一连接板21a的一侧板面凸出的第一凸出板部21b,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1a上的第一弧形块21c。第一凸出板部21b上开设前述第一滑槽C21。第一弧形块21c大致呈弧形截面的柱体。第二转动件2b设有沿垂直于第二转动件2b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C22。可选地,第二转动件2b包括第二连接板22a、从第二连接板22a的一侧板面凸出的第二凸出板部22b,以及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2a上的第二弧形块22c。第二凸出板部22b上开设前述第二滑槽C22。第二弧形块22c大致呈弧形截面的柱体。
对应地,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C11和第二弧形槽C12。前述第一弧形块21c可转动地配合于第一弧形槽C11,前述第二弧形块22c可转动地配合于第二弧形槽C12,以分别实现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与基座1的转动配合。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件2a相对基座1转动的转动轴线和第一转轴件4a相对基座1的转动轴线不重合,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一传动件5a,用于实现第一转动件2a相对基座1的转动和第一转轴件4a相对基座1的转动之间的运动传递;第二转动件2b相对基座1转动的转动轴线和第二转轴件4b相对基座1的转动轴线不重合,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二传动件5b,用于实现第二转动件2b相对基座1的转动和第二转轴件4b相对基座1的转动之间的运动传递。
可选地,第一传动件5a包括第一板体51a及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51a两侧的第一套筒52a和第一滑销53a。第一套筒52a套接于第一伸出杆部41a,如使第一伸出杆部41a和第一套筒52a之间为非圆截面(如长圆形)的轴孔配合,以实现转矩传递。第一滑销53a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一滑槽C21。如此,第一传动件5a能够传递第一转动件2a相对基座1的转动和第一转轴件4a相对基座1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例如,在第一转动件2a相对基座1转动时,其第一滑槽C21的移动将通过第一滑销53a带动第一套筒52a和其所套接的第一伸出杆部41a相对基座1转动,该过程中第一滑销53a可同时沿第一滑槽C21的延伸方向滑动,以适应两不同轴的转动。
第二传动件5b包括第二板体51b及分别连接于第二板体51b两侧的第二套筒52b和第二滑销53b。第二套筒52b套接于第二伸出杆部41b,如使第二伸出杆部41b和第二套筒52b之间为非圆截面(如长圆形)的轴孔配合,以实现转矩传递。第二滑销53b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二滑槽C22。如此,第二传动件5b能够传递第二转动件2b相对基座1的转动和第二转轴件4b相对基座1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例如,在第二转动件2b相对基座1转动时,其第二滑槽C22的移动将通过第二滑销53b带动第二套筒52b和其所套接的第二伸出杆部41b相对基座1转动,该过程中第二滑销53b可同时沿第二滑槽C22的延伸方向滑动,以适应两不同轴的转动。
继续参见图2-图3,本实施方式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套板61、第二套板62、第一弹性件F1和第二弹性件F2。第一套板61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41a和第二伸出杆部41b上;第一套板61和基座1的端面相间隔以限定容置空间Q1,用于容置同步传动件3。本实施方式种的同步传动件3未采用齿轮形式,且厚度可以设置得较小,从而使得第一套板61和基座1端面之间的容置空间Q1的厚度方向尺寸也可对应设置得较小,减小其占用空间,利于结构小型化。第二套板62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41a和第二伸出杆部41b上,并位于第一套筒52a和第二套筒52b远离容置空间Q1的一侧。第一弹性件F1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41a外,且一端抵顶第一伸出杆部41a的外端、另一端将第二套板62弹性地抵压于第一套筒52a,以使第一传动件5a和第一转轴件4a相对基座1的转动受到第二套板62和第一套筒52a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第二弹性件F2套设于第二伸出杆部41b外,且一端抵顶第二伸出杆部41b的外端、另一端将第二套板62弹性地抵压于第二套筒52b,以使第二传动件5b和第二转轴件4b相对基座1的转动受到第二套板62和第二套筒52b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如此,第一套筒52a/第二套筒52b带动第一转轴件4a/第二转轴件4b的转动受到第一套板61的弹性挤压带来的摩擦阻尼。
可选地,第一套筒52a对应第二套板62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M1,相邻凸部M1之间限定凹位M2;第二套板62对应第一套筒52a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M1,相邻凸部M1之间限定凹位M2;第一套筒52a上的凸部M1和第二套板62上的凹位M2匹配,第一套筒52a上的凹位M2和第二套板62上的凸部M1匹配。第二套筒52b对应第二套板62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M1,相邻凸部M1之间限定凹位M2;第二套板62对应第二套筒52b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M1,相邻凸部M1之间限定凹位M2;第二套筒52b上的凸部M1和第二套板62上的凹位M2匹配,第二套筒52b上的凹位M2和第二套板62上的凸部M1匹配。如此,在凸部M1和凹位M2的不同对应关系处,第一转轴件4a和第二转轴件4b所在转动角度相对稳定,而在其他角度下,第一弹性件F1/第二弹性件F2的弹力将使第一转轴件4a/第二转轴件4b继续转动至最近的稳定位置。当然,相邻稳定位置之间的切换需要用户施加外力来克服第一弹性件F1/第二弹性件F2的弹性力,强制使第一套筒52a/第二套筒52b相对第一套板61旋转,从而使凸部M1和凹位M2的对应关系发生改变。本实施方式中,稳定位置可以设置成3个,第一个稳定位置下,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呈展开状态,使得折叠设备200的两机身呈展开状态;第二个稳定位置下,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呈垂直状态,使得折叠设备200的两机身相互垂直;第三个稳定位置下,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呈折叠重合状态,使得折叠设备200的两机身折叠重合。如此,用户只有在施加一定的力的情况下,才能使折叠设备200在展开状态、垂直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而其他中间状态均为不稳定状态,会自动向三个稳定状态之一过渡。
本实施方式中,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三套板63、第一止挡件7a和第二止挡件7b。第三套板63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41a和第二伸出杆部41b上。第一止挡件7a连接于第一转轴件4a的外端,第一弹性件F1将第三套板63抵压于第一止挡件7a。第二止挡件7b连接于第二转轴件4b的外端,第二弹性件F2将第三套板63抵压于第二止挡件7b。可选地,第三套板63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伸出杆部41a和第二伸出杆部41b上;第一止挡件7a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第一伸出杆部41a,以调节止挡位置;第二止挡件7b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第二伸出杆部41b,以调节止挡位置。通过调节第一止挡件7a/第二止挡件7b的位置,可调节第一弹性件F1/第二弹性件F2的弹性力,进而调节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转动的阻尼大小。
图6-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和前述图2-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实现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转动同步反向的结构采用一连杆结构8a,而非前述同步传动件3。
主要参见图7和图9,本实施方式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中的连杆结构8a包括连杆83、第一转臂81和第二转臂82,第一转臂81的长度和第二转臂82的长度相等,连杆8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第一转臂81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1的第一转动中心O1、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连杆83的第一端D1,第二转臂82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1的第二转动中心O2的第二端D2、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连杆83,且第一转臂81和第二转臂82分别位于第一转动中心O1和第二转动中心O2连线L1的两侧。
第一转动件2a传动连接第一转臂81,第二转动件2b传动连接第二转臂82,以使第一转动件2a相对基座1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臂81相对第一转动中心O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臂82以和第一转臂81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件2b以和第一转动件2a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相对基座1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用于折叠设备200,如折叠手机。使用时,折叠设备200的两个机身分别连接在第一转动件2a和第二转动件2b上,在任意一个机身转动时,该转动能够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传递至另一个机身,带动另一个机身同步反向转动,从而实现两机身在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变化。例如,当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2a的机身时,该转动将带动第一转动件2a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臂81相对基座1的第一转动中心O1转动。由于第一转臂81和第二转臂82长度相等且分别位于第一转动中心O1和第二转动中心O2的两侧,加之连杆83的连接,第一转臂81的转动能够通过连杆83带动第二转臂82以和第一转臂81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二转动中心O2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件5b带动连接于第二传动件5b上的机身以和第一转动件2a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实现两机身同步相向折叠或相背展开。该连杆结构8a不存在齿轮结构的限制,利于折叠设备200的薄型化设计,且连杆结构8a仅三个构件,相较一般的四个齿轮实现同步的方案,少了一个零部件,加工难度和成本降低、装配步骤减少,且传动精度更高。
图6-图9的连杆结构8a还可进一步设计:第一转臂81和连杆83的第一端D1之间通过第一销轴84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臂81开设有第一轴孔K1,第一轴孔K1和第一销轴84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如过盈配合),连杆83的第一端D1开设有第二轴孔K2,第二轴孔K2和第一销轴84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如过盈配合)。第二转臂82和连杆83的第二端D2之间通过第二销轴85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转臂82开设有第三轴孔K3,第三轴孔K3和第二销轴85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如过盈配合),连杆83的第二端D2开设有第四轴孔K4,第四轴孔K4和第二销轴85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如过盈配合)。通过轴孔紧配合,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和连杆83相对转动时,受到与第一销轴/第二销轴之间的摩擦阻尼。实际使用中,各轴孔和对应销轴之间设置为较大过盈量的过盈配合加润滑脂润滑的配合关系,以实现在减小摩擦损耗速率的同时保持合适的阻尼大小。可选地,在各轴孔的周面上开设螺旋槽,用于容纳润滑脂。
可选地,参见图10,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连杆结构8b在前述连杆结构8a的基础上,还设置:第一转臂81开设有第一切槽C31,第一切槽C31连通第一轴孔K1,第一销轴84被弹性地压紧第一转臂81的位于第一切槽C31两侧的部分之间。第二转臂82开设有第二切槽C32,第二切槽C32连通第二轴孔K2,第二销轴85被弹性地压紧第二转臂82的位于第二切槽C32两侧的部分之间。第一转臂81由弹塑性材料构成,其中,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相对,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和一定延展性的材料,如弹簧钢等金属;第一轴孔K1在自然状态下截面小于第一销轴84,在第一销轴84配合入第一轴孔K1时,第一转臂81的位于第一切槽C31两侧的部分被弹性撑开以扩大第一轴孔K1至适配第一销轴84。第二转臂82由弹塑性材料构成,第二轴孔K2在自然状态下截面小于第二销轴85,第二销轴85配合入第二轴孔K2时,第二转臂82的位于第二切槽C32两侧的部分被弹性撑开以扩大第二轴孔K2至适配第二销轴85。此外,相较于未开第一切槽C31/第二切槽C32的连杆结构,开设第一切槽C31/第二切槽C32的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在相对销轴转动时能够弹性地扩大或缩小,以实现在包覆压紧第一销轴84/第二销轴85的基础上,降低摩擦损耗,结构使用寿命更高。
本实施方式中,可选地,第一切槽C31/第二切槽C32的开设位置可以在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的宽向中线(图中未示出)上,如图10,其中,宽向指和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此时,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阻尼基本相等。
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1,第一切槽C31/第二切槽C32的开设位置偏离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的宽向中线,并位于宽向中线远离连杆83中心一侧(即图11示出的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的相背侧),此时,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顺时针旋转的阻尼小于逆时针旋转的阻尼,进而使折叠设备200折叠闭合的阻尼大于展开的阻尼。
图1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切槽C31/第二切槽C32的开设位置偏离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的宽向中线,并位于宽向中线靠近连杆83中心一侧(即图12示出的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的相对侧),此时,第一转臂81/第二转臂82顺时针旋转的阻尼大于逆时针旋转的阻尼,进而使折叠设备200折叠闭合的阻尼小于展开的阻尼。
采用上述图10-图12的三种实施方式的连杆结构8a,能得到三种展开和折叠闭合的阻尼情况不同的折叠设备200,方便根据需要选择,满足不同需求,获得相应手感,提高用户体验度。
在采用轴孔紧配合(包括开设第一切槽C31和第二切槽C32)等能够提供连杆结构转动的阻尼的情形下,前述图2-图5或图6-图9中的第一套板61、第二套板62、第一弹性件F1和第二弹性件F2、第三套板63、第一止挡件7a和第二止挡件7b等主要用于提供转动阻尼的结构可以保留也可以舍去。如图13示出了中采用图10的连杆结构8b,舍去第一套板61、第二套板62、第一弹性件F1和第二弹性件F2、第三套板63、第一止挡件7a和第二止挡件7b后,并减短第一转轴件4a和第二转轴件4b使第一转轴件4a/第二转轴件4b分别和第一套筒52a/第二套筒52b固定连接后的一种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该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结构更为简单、尺寸更小。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其他阻尼方案,甚至在一些无需阻尼的情形,可以直接舍去阻尼结构的设计。
综合以上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折叠设备200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100采用无齿轮的结构实现机身的同步反向传动,利于折叠设备200的薄型化设计。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设置并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以及
同步传动件,所述同步传动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传动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配合于所述基座的第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地配合于所述基座的第二转动中心;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关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和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的连线的中点中心对称,并分别连接于所述传动部的两端;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部分以及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部分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传动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传动部之间均能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绕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绕所述第二转动中心同步反向旋转;
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以和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部包括中间板段、第一连接弧段和第二连接弧段;所述第一连接弧段连接于所述中间板段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弧段连接于所述中间板段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所述中间板段为从中间到两端宽度逐渐减小的形状;
所述第一连接弧段为弹性结构,以容许所述中间板段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连接弧段为弹性结构,以容许所述中间板段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相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弧段包括第一连接弧条和第二连接弧条,所述第一连接弧条呈圆弧形,所述第一连接弧条连接所述中间板段的一端和所述中间板段的延伸方向相切,所述第一连接弧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弧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弧条的靠近所述中间板段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弧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弧条和所述中间板段的连接点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弧条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弧条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点内侧;
所述第二连接弧段包括第三连接弧条和第四连接弧条,所述第三连接弧条呈圆弧形,所述第三连接弧条连接所述中间板段的一端和所述中间板段的延伸方向相切,所述第三连接弧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弧条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弧条的靠近所述中间板段一侧,且所述第四连接弧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弧条和所述中间板段的连接点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弧条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弧条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点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弧条、所述第二连接弧条、所述第三连接弧条、所述第四连接弧条均为圆弧形,且弯曲中心位于靠近所述中间板段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弧条、所述第二连接弧条、所述第三连接弧条、所述第四连接弧条的宽度为1.0-3.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板段呈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件和第二转轴件;
所述第一转轴件的中轴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一转轴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并具有伸出所述基座的第一伸出杆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地套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所述第二转轴件的中轴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中心,所述第二转轴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并具有伸出所述基座的第二伸出杆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地套接于所述第二伸出杆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转动件设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
所述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
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板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两侧的第一套筒和第一滑销;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所述第一滑销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滑槽,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传递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和所述第一转轴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
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板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两侧的第二套筒和第二滑销;所述第二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二伸出杆部,所述第二滑销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二滑槽,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传递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和所述第二转轴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套板、第二套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套板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和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上;所述第一套板和所述基座的端面相间隔以限定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同步传动件;
所述第二套板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和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
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外,且一端抵顶所述第一伸出杆部的外端、另一端将所述第二套板弹性地抵压于所述第一套筒,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一转轴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受到所述第二套板和所述第一套筒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
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伸出杆部外,且一端抵顶所述第二伸出杆部的外端、另一端将所述第二套板弹性地抵压于所述第二套筒,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第二转轴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受到所述第二套板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对应所述第二套板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所述第二套板对应所述第一套筒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所述第一套筒上的凸部和所述第二套板上的凹位匹配,所述第一套筒上的凹位和所述第二套板上的凸部匹配;
所述第二套筒对应所述第二套板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所述第二套板对应所述第二套筒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所述第二套筒上的凸部和所述第二套板上的凹位匹配,所述第二套筒上的凹位和所述第二套板上的凸部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套板、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
所述第三套板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和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上;
所述第一止挡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件的外端,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第三套板抵压于所述第一止挡件;
所述第二止挡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件的外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将所述第三套板抵压于所述第二止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套板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和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上;
所述第一止挡件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以调节止挡位置;
所述第二止挡件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以调节止挡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
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弧形块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块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弧形块可转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折叠设备的第一机身;
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弧形块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块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弧形块可转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折叠设备的第二机身。
13.一种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设置并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以及
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连杆、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所述第一转臂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转臂的长度相等,所述连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转臂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转动中心、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转臂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二转动中心的第二端、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杆,且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第二转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和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连线的两侧;
所述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臂,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臂相对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转臂以和所述第一转臂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以和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销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臂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一销轴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和/或,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和所述第一销轴之间呈轴孔紧配合;
和/或,
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销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臂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三轴孔和所述第二销轴之间呈轴孔紧配合,和/或,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开设有第四轴孔,所述第四轴孔和所述第二销轴之间呈轴孔紧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臂开设有第一切槽,所述第一切槽连通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一销轴被弹性地压紧所述第一转臂的位于所述第一切槽两侧的部分之间;
和/或,
所述第二转臂开设有第二切槽,所述第二切槽连通所述第二轴孔,所述第二销轴被弹性地压紧所述第二转臂的位于所述第二切槽两侧的部分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臂由弹塑性材料构成;所述第一轴孔在自然状态下截面小于所述第一销轴,在所述第一销轴配合入所述第一轴孔时,所述第一转臂的位于所述第一切槽两侧的部分被弹性撑开以扩大所述第一轴孔至适配所述第一销轴;
和/或,
所述第二转臂由弹塑性材料构成,所述第二轴孔在自然状态下截面小于所述第二销轴,在所述第二销轴配合入所述第二轴孔时,所述第二转臂的位于所述第二切槽两侧的部分被弹性撑开以扩大所述第二轴孔至适配所述第二销轴。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件和第二转轴件;
所述第一转轴件的中轴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一转轴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并具有伸出所述基座的第一伸出杆部,所述第一转臂固定地套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转轴件的中轴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中心,所述第二转轴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并具有伸出所述基座的第二伸出杆部;所述第二转臂固定地套接于所述第二伸出杆部;所述第二转动件设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
所述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
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板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两侧的第一套筒和第一滑销;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所述第一滑销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滑槽,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传递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和所述第一转轴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
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板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两侧的第二套筒和第二滑销;所述第二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二伸出杆部,所述第二滑销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二滑槽,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传递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和所述第二转轴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之间能够相互传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套板、第二套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套板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和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上;所述第一套板和所述基座的端面相间隔以限定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连杆结构;
所述第二套板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和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
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外,且一端抵顶所述第一伸出杆部的外端、另一端将所述第二套板弹性地抵压于所述第一套筒,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一转轴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受到所述第二套板和所述第一套筒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
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伸出杆部外,且一端抵顶所述第二伸出杆部的外端、另一端将所述第二套板弹性地抵压于所述第二套筒,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第二转轴件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受到所述第二套板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的挤压力的阻尼作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对应所述第二套板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所述第二套板对应所述第一套筒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所述第一套筒上的凸部和所述第二套板上的凹位匹配,所述第一套筒上的凹位和所述第二套板上的凸部匹配;
所述第二套筒对应所述第二套板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所述第二套板对应所述第二套筒处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凸部,相邻凸部之间限定凹位;所述第二套筒上的凸部和所述第二套板上的凹位匹配,所述第二套筒上的凹位和所述第二套板上的凸部匹配;
所述折叠设备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套板、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
所述第三套板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和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上;
所述第一止挡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件的外端,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第三套板抵压于所述第一止挡件;
所述第二止挡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件的外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将所述第三套板抵压于所述第二止挡件;
所述第三套板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和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上;
所述第一止挡件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部,以调节止挡位置;
所述第二止挡件为螺母,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伸出杆部,以调节止挡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3-1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
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弧形块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块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弧形块可转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折叠设备的第一机身;
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弧形块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块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弧形块可转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折叠设备的第二机身。
21.一种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身;
第二机身;
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设备转动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机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机身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
CN202210261686.4A 2022-03-16 2022-03-16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Active CN114738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1540.3A CN116771792A (zh) 2022-03-16 2022-03-16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CN202210261686.4A CN114738370B (zh) 2022-03-16 2022-03-16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1686.4A CN114738370B (zh) 2022-03-16 2022-03-16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1540.3A Division CN116771792A (zh) 2022-03-16 2022-03-16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8370A true CN114738370A (zh) 2022-07-12
CN114738370B CN114738370B (zh) 2023-04-07

Family

ID=822771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1540.3A Pending CN116771792A (zh) 2022-03-16 2022-03-16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CN202210261686.4A Active CN114738370B (zh) 2022-03-16 2022-03-16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1540.3A Pending CN116771792A (zh) 2022-03-16 2022-03-16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7717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977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5817A (zh) * 2017-08-25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7395816A (zh) * 2017-08-25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207018340U (zh) * 2017-06-13 2018-02-16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18340U (zh) * 2017-06-13 2018-02-16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7395817A (zh) * 2017-08-25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7395816A (zh) * 2017-08-25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977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1792A (zh) 2023-09-19
CN114738370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627873B2 (en)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353931B2 (en) Hinge device for a foldable device
US11416039B2 (en) Complex moving/rotating pivot shaft device
US202303373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459809B1 (en) Hinge
US8091180B2 (en) Hinge assembly
US20160090763A1 (en) Multi-joint turning axle structure
WO2006080308A1 (ja) ヒンジ装置
CN211423150U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2171050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4738370B (zh) 折叠设备转动组件及折叠设备
CN115059681B (zh) 铰链组件以及终端产品
US11567544B2 (en) Rota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38328A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217814531U (zh) 弹性件、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53999A (zh) 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TWM628185U (zh) 鉸鏈
CN211239891U (zh) 应用于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组合结构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KR102278924B1 (ko) 볼타입 2축 힌지구조물이 구비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84599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27423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WO2022228158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2233550A (zh) 一种可折弯装置和折叠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