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3100A - 防坠器 - Google Patents

防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3100A
CN114733100A CN202110016397.3A CN202110016397A CN114733100A CN 114733100 A CN114733100 A CN 114733100A CN 202110016397 A CN202110016397 A CN 202110016397A CN 114733100 A CN114733100 A CN 114733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rmally open
open ratchet
abutting
gravity
turn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63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暐杰
廖文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e Industri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e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e Industrial Corp filed Critical Yoke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0163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3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3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3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93Fall arrest reel devices

Abstract

一种防坠器包括支架、转盘及制动装置;转盘枢设于支架上;转盘包含本体及常开棘齿;各常开棘齿具有第一抵接部、枢轴及重心部,且枢设于本体的设置部上;制动装置具有第二抵接部,在转盘以大于或等于预定转速转动时,第一抵接部抵接于第二抵接部,制止转盘转动;当转盘以小于预定转速转动时,各所述常开棘齿的重心部与第二抵接部的外缘接触,并随着第二抵接部的外径变化而摆动。由此,常开棘齿可以避免灰尘影响,以确保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防坠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防坠器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双锁定系统的防坠器。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大楼之楼层越建越高,使得无论在兴建时之建筑工作人员或在兴建完成后之外墙清洁、粉刷人员,其工作时之危险性随着工作位置之高度而增加,因此,在高处工作时,人员多会配备包含有一安全带之防坠器,将防坠器固接于一支撑物上,且安全带系于人员的身上,以防止人员继续坠落,进而确保人员的安全。
传统防坠器包含有一转动件、一安全带与一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安全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件并卷绕于所述转动件上;所述制动装置包含一制动盘、一制动块与一挡止件,制动盘连接于所述转动件上且与转动件同轴转动,制动块枢设于制动盘上,制动块受制动盘瞬间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而甩出并与挡止件卡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件转动。人员在进行吊挂作业时,当人员不慎坠落,所述制动装置可发挥紧急锁止之作用而使转动件停止转动,以避免工作人员持续坠落。
然而,传统的防坠器大多只有一组制动块,而且当所述单一制动块转动至不同位置(如最高点或最低点)时,会因为重力或弹簧拉力对于所述制动块甩出的离心力产生抵消作用,使得所述单一制动块无法确实与挡止件卡合,反而持续转动,使得人员继续坠落,造成受伤生命危害。
除此之外,使用防坠器的场所多属于灰尘弥漫之状态,灰尘容易附着于制动装置上,特别是附着于制动块的枢接处,而使制动块在紧急时无法甩出,造成紧急锁止之功能失效。
为降低粉尘对所述防坠器的影响,坊间亦可见具有外壳之防坠器,以将灰尘隔绝于外壳之外。然而,外壳隔绝效果仍十分有限,环境中的灰尘仍有可能附着于暴露在外壳外之安全带,并随安全带之卷收而进入外壳内,再附着于制动块的枢接处,造成制动块无法枢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器,使用者可事先拉动安全带,即可由常开棘齿枢摆时所产生的震动得知常开棘齿未被卡死,以确认防坠器可正常动作。本发明提供的防坠器包括多个常开棘齿,而且当所述多个常开棘齿转动至不同位置(如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各所述常开棘齿可分别配合因常开棘齿与制动装置接触而产生的外弹力或重力对于所述制动块甩出的离心力产生协同作用(即作用力方向相同),使各所述常开棘齿能确实与制动装置卡合,以制止转盘转动,使得人员停止坠落或坠落速度减缓,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防坠器包含一支架、一转盘及一制动装置;所述支架具有一第一支臂和一第二支臂;所述转盘枢设于所述支架上而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之间;所述转盘包含有一本体及多个常开棘齿,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容置部及一设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以供一具有可挠性之长条体卷绕其上;各所述常开棘齿具有一第一抵接部及一枢轴,且所述多个常开棘齿通过所述枢轴枢设于所述设置部上,在所述转盘以大于或等于一预定转速转动时,产生所述第一抵接部自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的枢摆;所述制动装置具有一凸部,且所述制动装置以所述凸部固定结合于所述第一支臂上,使所述制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转盘的所述设置部之间;所述制动装置还具有多个第二抵接部,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而随着所述转盘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路径上,并且能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以制止所述转盘的转动;其中,各所述常开棘齿还具有一重心部,且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枢轴的相异侧;当所述转盘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并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一部分的外径变化而摆动。
本发明之效果在于,使用者可事先拉动防坠器的安全带,即可由常开棘齿枢摆时所产生的震动得知常开棘齿未被卡死,以确认防坠器可正常动作。本发明提供的防坠器包括多个常开棘齿,而且当所述多个常开棘齿转动至不同位置(如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各所述常开棘齿可分别配合因常开棘齿与制动装置接触而产生的外弹力或重力对于所述制动块甩出的离心力产生协同作用(即作用力方向相同),使各所述常开棘齿能确实与制动装置卡合,以制止转盘转动,使得人员停止坠落或坠落速度减缓,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之防坠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之防坠器的前视图,其中将支架的第一支臂移除。
图4为图3的防坠器本体的上方常开棘齿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上方常开棘齿的重心部接触制动装置外缘。
图5为图4的防坠器本体的上方常开棘齿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制动装置转动,且上方常开棘齿的重心部持续接触制动装置外缘。
图6为图5的防坠器本体的上方常开棘齿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制动装置转动,且上方常开棘齿的重心部持续接触制动装置外缘。
图7为图3的防坠器本体的下方常开棘齿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下方常开棘齿的重心部接触制动装置外缘。
图8为图4的防坠器本体的上方常开棘齿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制动装置转动,且下方常开棘齿的重心部持续接触制动装置外缘。
图9为图5的防坠器本体的上方常开棘齿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制动装置转动,且下方常开棘齿的重心部持续接触制动装置外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之防坠器1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部分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之防坠器1的前视图,其中将支架10的第一支臂12移除。在图1至图3中防坠器1包含一支架10、一转盘20及一制动装置30。
所述支架10具有一第一支臂12和一第二支臂14。所述转盘20枢设于所述支架10上而位于所述第一支臂12及所述第二支臂14之间。
所述转盘20包含有一本体21及多个常开棘齿22,其中所述本体21具有一设置部212及一容置部214。所述容置部214用以供一具有可挠性之长条体(未图示)卷绕其上。各所述常开棘齿22具有一第一抵接部222及一枢轴221,且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通过所述枢轴221枢设于所述设置部212上,在所述转盘20以大于或等于一预定转速转动时,产生所述第一抵接部222自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的枢摆。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转盘20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2不会恒定与所述制动装置30的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保持抵接关系,此时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为常开状态。
所述制动装置30具有一凸部31,且所述制动装置30以所述凸部31固定结合于所述第一支臂12上,使所述制动装置30位于所述第一支臂12与所述转盘20的所述设置部212之间。所述制动装置30还具有多个第二抵接部302,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设置在当所述第一抵接部22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随着所述转盘20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路径上,并且能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以制止所述转盘的转动。
在图3中,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还具有一重心部224,且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的所述重心部224与所述第一抵接部222位于所述枢轴221的相异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自然状态且无所述第二抵接部302的抵挡下,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会从所述第一抵接部222往所述重心部224倾斜。
当所述转盘20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a、22b的所述重心部224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并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的外径变化而摆动。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的数量为两个,包括常开棘齿22a、22b;所述两个常开棘齿22a、22b设置于所述设置部212的表面上,且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转盘20之圆心的相对两侧。实务上,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的数量可为两个以上,只要相对于所述转盘20之圆心平衡设置即可,例如以所述转盘20之圆心为重心且以正多边形的方式排列。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的本体包括所述重心部224与所述第一抵接部222,且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包括一弹性件226,所述弹性件226的一端固接于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的本体,而其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转盘20的所述设置部212上。另,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26的一端固接于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的本体的所述重心部224,而其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转盘20的所述设置部212上,使所述重心部224位于所述枢轴221及所述弹性件226之间。当所述转盘20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通过所述多个弹性件226,使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a、22b的所述重心部224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并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的外径变化而在一定范围内摆动。
此外,当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径变化而摆动时,所述弹性件226提供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摆动的回复力,且避免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的所述重心部224反复且直接敲击所述制动装置30的所述第二抵接部302的外缘,造成所述防坠器1的结构损坏。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弹性件226对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重心部224提供一向上拉力,以避免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重心部224直接垂坠,而使得在所述转盘20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2抵接所述制动装置30的所述第二抵接部302,造成防坠器1发生异常制动。
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9,在所述防坠器1的纵方向上,当所述转盘20转动时,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a、22b中的一个22a位于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a、22b中的另一个22b的上方,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保持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并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径变化而摆动。在图4至图9中,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的重心G位于所述重心部224,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保持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并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径变化而摆动;而当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重心部224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另一部分的外径变化而接触所述第二抵接部302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重心部224会略微向下摆动。
在图4及图7中,当所述转盘20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保持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且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最高点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的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一第一距离D1;而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重心部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另一部分的外缘接触,且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另一部分的最低点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D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D2。
因此,在转盘20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相比较,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会明显碰撞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个,而向上弹起,并且抵抗使所述重心部224向下的重力,如图4至图6所示。
由此,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防坠器1可避免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a、22b因灰尘、沙粒而被卡死的问题,进而提升防坠器1使用时的安全性。除此之外,由于在自然状态下,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保持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并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径变化而摆动,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2保持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另一部分的外缘接触,并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另一部分的外径变化而摆动;当转盘20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受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中的一部分的外缘碰撞而向上弹起,并且抵抗使所述重心部224向下的重力,同时使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向上弹起的作用力与所述转盘20转动的离心力同向且大于所述多个弹性件226对于所述重心部224的拉力,进而使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重心部224向外甩出,此时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a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2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与所述制动装置30的所述第二抵接部302抵接,以制止所述转盘20之转动。
另一方面,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重心部224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且重力与所述转盘20转动的离心力同向且大于所述多个弹性件226对于所述重心部224的拉力,而使得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重心部224向外甩出,此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22b的所述第一抵接部222与所述制动装置30的所述第二抵接部302抵接,以制止所述转盘20之转动,进而确保所述多个常开棘齿22a、22b皆可与所述制动装置30的所述第二抵接部302抵接,保持正常的制动效果,避免使用者直接坠落而造成生命危害。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的所述重心部224包括一滚轮225,所述滚轮225用于接触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的外缘,以使所述重心部224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02之间产生较平顺的相对移动,避免各所述常开棘齿22a、22b的所述重心部224反复且直接敲击所述制动装置30的所述第二抵接部302的外缘,造成所述防坠器1的结构损坏。
通过本发明之设计,使用者可事先拉动防坠器的安全带,即可由常开棘齿枢摆时所产生的震动得知常开棘齿未被卡死,以确认防坠器可正常动作。本发明提供的防坠器包括多个常开棘齿,而且当所述多个常开棘齿转动至不同位置(如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各所述常开棘齿可分别配合因常开棘齿与制动装置接触而产生的外弹力或重力对于所述制动块甩出的离心力产生协同作用(即作用力方向相同),使各所述常开棘齿能确实与制动装置卡合,以制止转盘转动,使得人员停止坠落或坠落速度减缓,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之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
1:防坠器
10:支架
12:第一支臂
14:第二支臂
20:转盘
21:本体
212:设置部
214:容置部
22、22a、22b:常开棘齿
221:枢轴
222:第一抵接部
224:重心部
225:滚轮
226:弹性件
30:制动装置
302:第二抵接部
31:凸部
G:重心

Claims (7)

1.一种防坠器,包含:
一支架,具有一第一支臂和一第二支臂;
一转盘,枢设于所述支架上而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之间;所述转盘包含有一本体及多个常开棘齿,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容置部及一设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以供一具有可挠性之长条体卷绕其上;各所述常开棘齿具有一第一抵接部及一枢轴,且所述多个常开棘齿通过所述枢轴枢设于所述设置部上,在所述转盘以大于或等于一预定转速转动时,产生所述第一抵接部自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的枢摆;
一制动装置,具有一凸部,且所述制动装置以所述凸部固定结合于所述第一支臂上,使所述制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转盘的所述设置部之间;所述制动装置还具有多个第二抵接部,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设置于当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随着所述转盘转动所形成的转动路径上,并且能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以制止所述转盘的转动;
其中,各所述常开棘齿还具有一重心部,且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枢轴的相异侧;当所述转盘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并随着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一部分的外径变化而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器,其中,在自然状态且无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抵挡下,各所述常开棘齿从所述第一抵接部往所述重心部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坠器,其中,在所述防坠器的纵方向上,当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多个常开棘齿中的一个位于所述多个常开棘齿的另一个的上方,当所述转盘以小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保持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一部分的外缘接触,且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一部分的最高点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的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一第一距离;而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与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之另一部分的外缘接触,且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另一部分的最低点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坠器,其中,当所述转盘以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转速转动时,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受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中的一部分的外缘碰撞而向上弹起,并因所述转盘转动的离心力向外甩出,而使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第一抵接部自所述第一位置枢摆至所述第二位置,使位于上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中的一个抵接;同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受重力而向下垂坠,并因所述转盘转动的离心力向外甩出,而使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第一抵接部自所述第一位置枢摆至所述第二位置,使位于下方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中的另一个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器,其中,各所述常开棘齿的所述重心部包括一滚轮,所述滚轮用于接触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的外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器,其中,各所述常开棘齿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常开棘齿的本体,而其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转盘的所述设置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器,其中,所述多个常开棘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常开棘齿设置于所述设置部的表面上,且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转盘之圆心的相对两侧。
CN202110016397.3A 2021-01-07 2021-01-07 防坠器 Pending CN114733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6397.3A CN114733100A (zh) 2021-01-07 2021-01-07 防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6397.3A CN114733100A (zh) 2021-01-07 2021-01-07 防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3100A true CN114733100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7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6397.3A Pending CN114733100A (zh) 2021-01-07 2021-01-07 防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310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0998A (en) * 1981-09-22 1985-06-04 Mannesmann Aktiengesellschaft Safety mechanism for a hoist
US6279682B1 (en) * 1994-01-13 2001-08-28 Sala Group Limited Speed responsive coupling device especially for fall arrest apparatus
CN211357505U (zh) * 2019-10-07 2020-08-28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整体鼓轮结构的速差防坠装置
TWM612644U (zh) * 2020-12-31 2021-06-01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防墜器
CN114306974A (zh) * 2020-09-30 2022-04-12 振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坠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0998A (en) * 1981-09-22 1985-06-04 Mannesmann Aktiengesellschaft Safety mechanism for a hoist
US6279682B1 (en) * 1994-01-13 2001-08-28 Sala Group Limited Speed responsive coupling device especially for fall arrest apparatus
CN211357505U (zh) * 2019-10-07 2020-08-28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整体鼓轮结构的速差防坠装置
CN114306974A (zh) * 2020-09-30 2022-04-12 振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坠器
TWM612644U (zh) * 2020-12-31 2021-06-01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防墜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1339B2 (en) Fall protection device
CN108686314B (zh) 防坠器
US10874885B2 (en) Fall protection device
CA2657768C (en) Speed responsive engagement device
CN110885008B (zh) 一种缓冲式速差防坠器
TWM612644U (zh) 防墜器
CN215351654U (zh) 防坠器
US20120031701A1 (en) Speed Responsive Engagement Device
US4018399A (en) Automatic lock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safety belt
CN114733100A (zh) 防坠器
US10960242B2 (en) Fall protection device
CN114306974A (zh) 防坠器
CN214129975U (zh) 防坠器
US20220161071A1 (en) Fall arrester
TWI755235B (zh) 防墜器
TWM572768U (zh) Fall arrester
US20220161072A1 (en) Fall arrester
JP2017116338A (ja) 巻尺用ホルダ上の巻尺に加わる外力の緩和方法と、この緩和方法を用いて構成した巻尺用ホルダ
CN213063022U (zh) 一种防坠器
CN111228676B (zh) 一种基站信号塔用安全绳防冲击装置
TWM572767U (zh) Fall arrester
CN210769973U (zh) 摆动摩擦机构
CN114377314A (zh) 防坠器
US11628319B2 (en) Fall arrest device
TWI736432B (zh) 防墜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