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9859A - 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9859A
CN114729859A CN202080078044.XA CN202080078044A CN114729859A CN 114729859 A CN114729859 A CN 114729859A CN 202080078044 A CN202080078044 A CN 202080078044A CN 114729859 A CN114729859 A CN 114729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sample
surface portion
holding
film
ho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80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译和胜
村越崇宏
鹿山贵弘
佐藤太加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mamatsu Photonics KK
Original Assignee
Hamamatsu Photonic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amatsu Photonics KK filed Critical Hamamatsu Photonics KK
Publication of CN114729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98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6Embedding or analogous mounting of sam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2Test tubes per 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01N1/31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B01L2300/044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pierceable, e.g. films,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09Holders integrated in container to position an obj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09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rectangular shaped
    • B01L2300/0822Sl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12Specific details about materials
    • B01L2300/123Flexible; Elastomer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483Investigating reagent ban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具备:容器本体(42),其具有包含生物体试样(S)的载置区域(P)的底面部(44)、及以包围载置区域(P)的方式设置于底面部(44)的侧面部(45);以及,环状的保持构件(43),其在侧面部(45)的内侧插拔自如;并且,保持构件(43)通过与膜(F)一起插入于侧面部(45)的内侧,从而将覆盖载置区域(P)上的生物体试样(S)的膜(F)保持于保持构件(43)与底面部(44)之间。

Description

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浸渍于液体试剂中的生物体试样进行荧光观察的情况下,有时生物体试样因由试剂受到的浮力而悬浮,从而对荧光观察的结果造成影响。生物体试样的特征在于,大多含有脂肪,在液体中易悬浮。为了防止生物体试样悬浮,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显微镜观察用试样保持容器中,将盖构件插入于能够保持生物体试样及溶液的容器本体的内部,由容器本体的内表面与盖构件夹持生物体试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06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有如下问题:即,在插入盖构件时对生物体试样施加过度的压力,从而致使生物体试样产生变形。生物体试样的变形成为疑似荧光的主要原因,有可能会导致荧光观察的精度降低。作为抑制生物体试样悬浮的其他方法,也考虑利用带或针来保持的方法。然而,在利用带进行固定时,对液体试剂中的生物体试样的保持力会逐渐降低。另外,在利用针进行保持时,存在生物体试样受损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产生变形或损伤等的情况下保持液体试剂中的生物体试样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是由膜来保持生物体试样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具备:容器本体,其具有包含生物体试样的载置区域的底面部、及以包围载置区域的方式设置于底面部的侧面部;以及,环状的保持构件,其在侧面部的内侧插拔自如;并且,保持构件通过与膜一起插入于侧面部的内侧,从而将覆盖载置区域上的生物体试样的膜保持于保持构件与底面部之间。
该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中,通过将保持构件与膜一起插入于容器本体的侧面部的内侧,从而将覆盖生物体试样的膜保持于保持构件与底面部之间。通过隔着膜间接地保持生物体试样,可避免对生物体试样施加过度的压力。因此,该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中,能够在不产生变形或损伤等的情况下保持液体试剂中的生物体试样。
也可以是,保持构件具有与侧面部的内形状对应的外形状,侧面部的内形状与保持构件的外形状的尺寸差大于膜的厚度。在该情况下,将保持构件与膜一起插入于侧面部的内侧时,能够容易地将膜插入至深处,在由膜覆盖载置区域上的生物体试样时,能够使膜接近于生物体试样。因此,能够更确实地抑制液体试剂中生物体试样的悬浮。
也可以是,保持构件的高度为侧面部距底面部的高度以下。该情况下,能够防止荧光观察中使用的光被保持构件遮蔽。
也可以是,保持构件具有在朝侧面部的内侧的插入状态下较侧面部突出的把手部。由此,能够提高保持构件相对于容器本体的插拔的操作性。
也可以是,底面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该情况下,能够从容器本体的底面部侧实施对生物体试样的荧光观察。
也可以是,膜为网状的膜。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膜将液体试剂注液至容器本体。
也可以是,膜具有比底面部更大的面积。由此,将保持构件与膜一起插入于侧面部的内侧时,能够由保持构件容易地保持膜的缘部。
也可以是,膜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膜实施对生物体试样的荧光观察。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是由膜来保持生物体试样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具备下述步骤:试样载置步骤,其使用容器本体将生物体试样载置于载置区域,该容器本体具有包含生物体试样的载置区域的底面部、及以包围载置区域的方式设置于底面部的侧面部;膜配置步骤,其将膜配置于侧面部的顶面;以及,膜保持步骤,其使用在侧面部的内侧插拔自如的环状的保持构件,将保持构件与膜一起插入于侧面部的内侧,由此,由膜覆盖载置区域上的生物体试样,并且将膜保持于保持构件与底面部之间。
该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中,通过将保持构件与膜一起插入于容器本体的侧面部的内侧,能够将覆盖生物体试样的膜保持于保持构件与底面部之间。通过隔着膜间接地保持生物体试样,能够避免对生物体试样施加过度的压力。因此,该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中,能够在不产生变形或损伤等的情况下保持液体试剂中的生物体试样。
也可以是,在膜保持步骤的后续工序中,进一步具备将液体试剂注液至容器本体的注液步骤。该情况下,能够在试剂的反应刚刚开始后就实施对生物体试样的荧光观察,从而容易地掌握荧光观察的测定开始时间点。
也可以是,在膜配置步骤的前工序中,进一步具备将液体试剂注液至容器本体的注液步骤。该情况下,将试剂注液至配置膜之前的容器本体,从而能够容易地掌握试剂的注液量。
也可以是,作为保持构件,使用具有与侧面部的内形状对应的外形状、且与侧面部的内形状的尺寸差大于膜的厚度的保持构件。该情况下,将保持构件与膜一起插入于侧面部的内侧时,能够容易地将膜插入于深处,从而能够使载置区域上的生物体试样接近于膜。因此,能够更确实地抑制生物体试样在液体试剂中悬浮。
也可以是,作为保持构件,使用侧面部距底面部的高度以下的高度的保持构件。该情况下,能够防止荧光观察中使用的光被保持构件遮蔽。
也可以是,作为保持构件,使用具有在朝侧面部的内侧的插入状态下较侧面部突出的把手部的保持构件。由此,能够提高保持构件相对于容器本体的插拔的操作性。
也可以是,作为保持构件,使用底面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保持构件。该情况下,能够从容器本体的底面部侧实施对生物体试样的荧光观察。
也可以是,作为膜,使用网状的膜。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膜将液体试剂注液至容器本体。
也可以是,作为膜,使用具有比底面部更大的面积的膜。由此,将保持构件与膜一起插入于侧面部的内侧时,能够由保持构件容易地保持膜的缘部。
也可以是,作为膜,使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膜。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膜实施对生物体试样的荧光观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产生变形或损伤等的情况下保持浸渍于液体试剂中的生物体试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的荧光观察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方块图。
图2是表示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容器本体、保持构件、及膜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表示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中,(a)是表示试样载置步骤的概略截面图,(b)是表示膜配置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6中,(a)是表示膜保持步骤的概略截面图,(b)是表示注液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7是表示容器本体的另一例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的荧光观察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方块图。图1所示的荧光观察装置1是对浸渍于液体试剂中的生物体试样S进行荧光观察的装置。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荧光观察装置1的应用例,例示通过手术从患者身上切除的肿瘤组织的切除端检查。在切除端检查中,利用荧光探针将包含肿瘤组织的生物体试样S染色。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的经时行为不同。因此,通过测量从利用荧光探针的染色起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生物体试样S的荧光强度,能够判断生物体试样S中有无残存肿瘤组织。
荧光探针是通过与规定的物质的反应而其分子构造发生变化,产生较强荧光的物质。作为切除端检查中使用的荧光探针,能够列举例如gGlu-HMRG。gGlu-HMRG为液体的荧光物质。反应前的gGlu-HMRG是无色透明的,呈水溶性。与来自肿瘤组织的酶发生反应后的gGlu-HMRG变为有色,从而被可视化。另外,与来自肿瘤组织的酶发生反应后的gGlu-HMRG呈如下性质,即,从水溶性变成疏水性,且透过细胞膜而残留于细胞内。因此,通过使用gGlu-HMRG,例如,即便是对于数mm左右的微小肿瘤组织,也能够进行精度良好的检测。
如图1所示,荧光观察装置1具备托盘11、光源部12、检测部13、及图像产生部14。这些结构配置于遮蔽来自外部的光的壳体16(参照图2)的内部。荧光观察装置1通过有线或无线与监视器17以能够进行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监视器17例如可包含个人计算机、智能型装置(智能型手机、平板终端)。
托盘11是用以将生物体试样S置于荧光观察装置1的构件。如图2所示,托盘11例如由树脂形成为俯视图中呈矩形的板状。为了保证生物体试样S的荧光观察的灵敏度,托盘11优选为例如呈黑色等的较暗的颜色。托盘11例如能够载置于设置于壳体16的一侧面的下部的拉出部18的顶面。通过拉出部18的出入,能够使置于托盘11的生物体试样S相对于壳体16内的检查位置进出/退避。
如图2所示,在托盘11的一面侧,设置有配置未图标的参照板的参照区域21、及配置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的试样区域22。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区域21及试样区域22配置成矩阵状。试样区域22以包围参照区域21的方式设置于8个部位,最大可同时观察8个生物体试样S。
参照区域21通过间隔构件23而与试样区域22隔开。间隔构件23例如通过树脂与托盘11的本体一体地形成。配置于参照区域21的参照板是通过照射激发光而产生成为基准强度的荧光的板状构件。参照板的荧光强度与肿瘤组织的荧光强度不同,不产生经时变动。因此,通过参照参照板的荧光强度,即便是在生物体试样S的荧光强度的经时变动轻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精度较高的荧光观察。在图2的例中,参照区域21进一步被间隔构件23隔成两个区域,也可以在任一区域配置参照板。
如图1所示,光源部12具备照明光源31及激发光源32。照明光源31及激发光源32例如在壳体16内配置于托盘11的配置位置的上方。照明光源31例如为由灯等构成的白色光源。照明光源31从上方对托盘11上的生物体试样S照射照明光。激发光源32例如由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等构成。激发光源32从上方对托盘11上的生物体试样S照射激发光。
检测部13例如具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影像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影像传感器这样的摄像元件而构成。检测部13例如在壳体16内配置于托盘11的配置位置的上方。检测部13的检测面(未图示)以与托盘11相对的方式朝下配置。如果需要的话,检测部13也可以具备使由生物体试样S产生的波长的荧光透过的光学滤光片33。检测部13将表示利用照明光产生的生物体试样S的拍摄结果的检测信号、和表示由激发光的照射而在生物体试样S产生的荧光的拍摄结果的检测信号输出至图像产生部14。
图像产生部14例如由具备处理器及内存的微电脑或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构成。图像产生部14基于来自检测部13的检测信号而产生生物体试样S的荧光图像。本实施方式中,图像产生部14基于表示利用照明光产生的生物体试样S的拍摄结果的检测信号而产生可视图像或外观图像,并且,基于表示在生物体试样S产生的荧光的拍摄结果的检测信号而产生荧光图像。图像产生部14产生使可视图像或外观图像与荧光图像重叠的重叠图像,并将该重叠图像输出至监视器17。
图像产生部14也可以具有进行荧光图像(重叠图像)的阴影校正的功能。该情况下,图像产生部14例如预先保有基于具有与托盘11同等面积的参照板的拍摄结果的检测部13中的荧光检测的亮度分布,并且基于该亮度分布执行荧光图像(重叠图像)的阴影校正。通过执行阴影校正而抵消因检测部13的结构产生的对荧光的亮度分布的影响,从而实现了荧光观察的精度上的提高。
其次,对荧光观察装置1中应用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详细地进行说明。
配置于托盘11的试样区域22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是由膜F来保持生物体试样S的容器。如图2及图3(a)所示,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由容器本体42及保持构件43构成。容器本体42在俯视图中呈圆形,具有包含生物体试样S的载置区域P的底面部44、及以包围载置区域P的方式设置于底面部44的周缘的侧面部45。本实施方式中,容器本体42与托盘11的本体由树脂一体地形成。即,本实施方式中,容器本体42的底面部44由托盘11的一面侧构成,侧面部45成为从托盘的一面侧突出的状态(参照图2)。
如图2及图3(b)所示,保持构件43是具有与侧面部45的内形状对应的外形状的圆环状构件,其在侧面部45的内侧插拔自如。保持构件43例如由与构成托盘11及容器本体42的树脂相同的树脂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侧面部45的内形状与保持构件43的外形状的尺寸差大于膜F的厚度。即,本实施方式中,侧面部45的内径R1与保持构件43的外径R2的差大于膜F的厚度T,在将保持构件43插入于侧面部45的内侧的情况下,侧面部45的内表面与保持构件43的外表面之间产生比膜F的厚度更大的间隙W(参照图6(a))。
保持构件43的高度H2为容器本体42中的侧面部45距底面部44的高度H1以下。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43的高度H2与侧面部45距底面部44的高度H1相等,将保持构件43插入于侧面部45的内侧的状态下,侧面部45的顶面45a与保持构件4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43a成为同一平面。另外,在保持构件4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43a,设置有把手部46。把手部46由保持构件4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43a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片构成。在将保持构件43插入于侧面部45的内侧的状态下,该把手部46比侧面部45的顶面45a更向上方突出。也可以在保持构件4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43a设置有多个构成把手部46的突出片。
如图3(c)所示,用于生物体试样S的保持的膜F形成比底面部44更大的面积的圆形。作为膜F的构成材料,能够列举例如聚酰胺合成树脂、纤维素等。另外,也可以将纱布等布材用作膜F。本实施方式中,膜F是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网状的膜。膜F优选为本身的荧光充分小。膜F具有对激发光、照明光、及由激发光产生的荧光的透过性,并且具有对液体试剂的透过性。
图4是表示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由膜F来保持生物体试样S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由试样载置步骤(步骤S01)、膜配置步骤(步骤S02)、膜保持步骤(步骤S03)、及注液步骤(步骤S04)组成。
试样载置步骤中,如图5(a)所示,将生物体试样S载置于容器本体42的底面部44的载置区域P。膜配置步骤中,如图5(b)所示,将膜F配置于容器本体42的侧面部45的顶面45a。本实施方式中,膜F的面积大于底面部44的面积,所以,在将膜F配置于侧面部45的顶面45a时,膜F的周缘部Fa成为比侧面部45更向外侧突出的状态。
膜保持步骤中,如图6(a)所示,将保持构件43与膜F一起插入于侧面部45的内侧。由此,膜F被保持构件43压入至容器本体42的深处,载置区域P上的生物体试样S被膜F覆盖。另外,膜F的周缘部Fa保持于保持构件43与底面部44之间,覆盖生物体试样S的膜F的形状得以维持。本实施方式中,膜F的面积大于底面部44的面积,所以,在膜F的周缘部Fa中,比由保持构件43与底面部44构成的保持位置更靠向外侧的部分沿侧面部45弯曲,成为位于侧面部45的内表面与保持构件43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W的状态。
注液步骤中,如图6(b)所示,将液体试剂M注液至容器本体42。在试剂M的注液中,例如使用gGlu-HMRG。本实施方式中,膜F为网状的膜,具有对试剂M的透过性。因此,通过将试剂M滴至膜F上,能够将载置区域P上的生物体试样S浸渍于试剂M中。试剂M的浮力作用于浸渍于试剂M中的生物体试样S。然而,本实施方式中,生物体试样S被膜F覆盖,膜F的周缘部Fa由保持构件43与底面部44保持,所以,能够抑制荧光观察中的生物体试样S的悬浮。
如上所说,该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中,通过将保持构件43与膜F一起插入于容器本体42的侧面部45的内侧,从而将覆盖生物体试样S的膜F保持于保持构件43与底面部44之间。通过隔着膜F而间接地保持生物体试样S,能够避免对生物体试样S施加过度的压力。因此,该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能够在不产生变形或损伤等的情况下保持液体试剂M中的生物体试样S。另外,与将生物体试样S利用带固定的情形不同的是,也不存在对试剂M中的生物体试样S的保持力逐渐降低的问题。仅通过将保持构件43与膜F一起插入于侧面部45的内部,便能够同时实施由膜F实现的对生物体试样S的固定以及由保持构件43实现的对膜F的保持,所以,也能够实现在进行荧光观察时的准备时间的缩短。
另外,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中,侧面部45的内形状与保持构件43的外形状的尺寸差大于膜F的厚度。由此,在将保持构件43与膜F一起插入于侧面部45的内侧时,容易将膜F插入于深处,在由膜F覆盖载置区域P上的生物体试样S时,能够使膜F接近生物体试样S。因此,能够更确实地抑制液体试剂M中的生物体试样S的悬浮。
另外,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中,保持构件43的高度H2为侧面部45距底面部44的高度H1以下。该情况下,能够防止荧光观察中使用的光(激发光、照明光、及由激发光产生的荧光)被保持构件43遮蔽。
另外,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1中,在保持构件43上设置有在朝侧面部45的内侧的插入状态下比侧面部45更突出的把手部46。由此,能够提高保持构件43相对于容器本体42的插拔的操作性。
本实施方式中,膜F为网状的膜。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膜F将液体试剂M注液至容器本体42。另外,膜F具有比底面部44更大的面积。由此,在将保持构件43与膜F一起插入于侧面部45的内侧时,能够由保持构件43容易地保持膜F的周缘部Fa。进一步,膜F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由此,即便是在由膜F覆盖生物体试样S的状态下,也可以通过膜实施对生物体试样S的荧光观察。
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容器本体42及保持构件43均在俯视图中形成圆形的环状,但是容器本体42及保持构件43的形状也可以为矩形的环状、三角形的环状、椭圆形的环状等的其他形状。容器本体42及保持构件43的形状也可以互不相同。关于保持构件43,在俯视图中并不一定是闭合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为C字状等的一部分中断的形状。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容器本体42与托盘11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将容器本体42与托盘11分开地构成。
另外,如图7所示,容器本体42中,底面部44也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该情况下,作为构成底面部44的材料,能够列举例如光学玻璃、透明丙烯酸等。在底面部44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从底面部44侧实施对生物体试样S的荧光观察。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膜保持步骤的后续工序中实施注液步骤,但也可以在膜配置步骤的前工序中实施注液步骤。该情况下,可以在试样载置步骤之前实施注液步骤,也可以在试样载置步骤与膜配置步骤之间实施注液步骤。该情况下,将试剂M注液至配置膜F之前的容器本体42中,所以,能够容易地掌握试剂M的注液量。
膜F也可以未必是网状的膜。即使是在膜F本身不具有对试剂M的透过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试剂M从保持构件43与底面部44之间的微小的间隙等经时地向膜F内侧的生物体试样S侧渗入。关于保持构件43,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在与底面部44相对的端面设置成为试剂M的渗入路径的切口等。
[符号说明]
41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42容器本体;43保持构件;44底面部;45侧面部;46把手部;F膜;P载置区域;S生物体试样。

Claims (18)

1.一种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
该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是由膜来保持生物体试样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
该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具备:
容器本体,其具有包含所述生物体试样的载置区域的底面部、及以包围所述载置区域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面部的侧面部;以及
环状的保持构件,其在所述侧面部的内侧插拔自如,
所述保持构件通过与所述膜一起插入于所述侧面部的内侧,从而将覆盖所述载置区域上的所述生物体试样的所述膜保持于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底面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具有与所述侧面部的内形状对应的外形状,
所述侧面部的内形状与所述保持构件的外形状的尺寸差大于所述膜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的高度为所述侧面部距所述底面部的高度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具有把手部,该把手部在保持构件朝所述侧面部的内侧的插入状态下较所述侧面部突出。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
所述底面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
所述膜为网状的膜。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
所述膜具有较所述底面部大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其中,
所述膜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9.一种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该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由膜来保持生物体试样,
该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具备下述步骤:
试样载置步骤,其使用容器本体将所述生物体试样载置于载置区域,该容器本体具有包含所述生物体试样的所述载置区域的底面部、及以包围所述载置区域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面部的侧面部;
膜配置步骤,其将所述膜配置于所述侧面部的顶面;以及
膜保持步骤,其使用在所述侧面部的内侧插拔自如的环状的保持构件,将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膜一起插入于所述侧面部的内侧,由此,由所述膜覆盖所述载置区域上的所述生物体试样,并且将所述膜保持于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底面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在所述膜保持步骤的后续工序中,进一步具备:将液体试剂注液至所述容器本体的注液步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在所述膜配置步骤的前工序中,进一步具备:将液体试剂注液至所述容器本体的注液步骤。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保持构件,使用具有与所述侧面部的内形状对应的外形状、且与所述侧面部的内形状的尺寸差大于所述膜的厚度的保持构件。
13.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保持构件,使用所述侧面部距所述底面部的高度以下的高度的保持构件。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保持构件,使用具有在朝所述侧面部的内侧的插入状态下较所述侧面部突出的把手部的保持构件。
15.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保持构件,使用所述底面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保持构件。
16.如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膜,使用网状的膜。
17.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膜,使用具有较所述底面部大的面积的膜。
18.如权利要求9~17中任一项的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膜,使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的膜。
CN202080078044.XA 2019-12-17 2020-07-16 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 Pending CN1147298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7210 2019-12-17
JP2019227210A JP7365887B2 (ja) 2019-12-17 2019-12-17 生体試料保持容器及び生体試料保持方法
PCT/JP2020/027687 WO2021124605A1 (ja) 2019-12-17 2020-07-16 生体試料保持容器及び生体試料保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9859A true CN114729859A (zh) 2022-07-08

Family

ID=7255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8044.XA Pending CN114729859A (zh) 2019-12-17 2020-07-16 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2834A1 (zh)
EP (1) EP4016043A4 (zh)
JP (1) JP7365887B2 (zh)
KR (1) KR20220110171A (zh)
CN (1) CN114729859A (zh)
TW (1) TW202129243A (zh)
WO (1) WO20211246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80468U (ja) * 1982-05-27 1983-12-02 株式会社ヘレナ研究所 血液検査に於ける検体付着膜の透明化処理用器具
AU3493800A (en) * 1999-02-17 2000-09-04 Lucid, Inc. Cassette for facilitating optical sectioning of a retained tissue specimen
JP3432173B2 (ja) 1999-05-12 2003-08-04 アロカ株式会社 生物組織の処理装置
JP5476557B2 (ja) 2011-08-19 2014-04-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包装容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試料観察方法
JP2016130673A (ja) 2015-01-14 2016-07-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顕微鏡観察用試料保持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65887B2 (ja) 2023-10-20
EP4016043A1 (en) 2022-06-22
KR20220110171A (ko) 2022-08-05
TW202129243A (zh) 2021-08-01
US20240082834A1 (en) 2024-03-14
JP2020153966A (ja) 2020-09-24
EP4016043A4 (en) 2023-09-06
WO2021124605A1 (ja)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369859B2 (en) Sample carrier for optical measurements
US8092758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olumetric enumeration of white blood cells
AU2007275927B2 (en) A measure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KR20160011296A (ko) 시료-시약 반응 검사 키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바이오 스캐너
CN114729859A (zh) 生物体试样保持容器及生物体试样保持方法
ES2956109T3 (es) Analizador
JP5962890B2 (ja) 細胞診用の識別具及びこの識別具を用いた細胞診の方法並びに細胞診キット
JP7315356B2 (ja) 蛍光観察装置
JP2014038035A (ja) X線検出装置、及び試料載置体
CN213030631U (zh) 一种用于荧光标定的标准模板
CN113424091B (zh) 显微镜装置
CN107110768B (zh) 试样用夹持器
JP2017194430A (ja) 腫瘍部位の判別方法、検体用ホルダ
JP6255559B2 (ja) 生体光画像取得システム、生体光取得プローブ及び生体光画像の取得方法
JP2013164290A (ja) フィルム収納ケース、検査用キット、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JP2002116150A (ja) 眼用レンズの汚れ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