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8607A - 具有用于整合空程的耦合机构的锁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整合空程的耦合机构的锁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8607A
CN114728607A CN202080080514.6A CN202080080514A CN114728607A CN 114728607 A CN114728607 A CN 114728607A CN 202080080514 A CN202080080514 A CN 202080080514A CN 114728607 A CN114728607 A CN 114728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unit
actuating
guide
locking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05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8607B (zh
Inventor
弗里德·克吕格尔
塞巴斯蒂安·蒂茨
马库斯·韦尔施
米夏埃尔·克纳布
阿明·沙夫豪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eco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28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8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8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8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 B60N2/36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建议的解决方案涉及用于车辆的锁单元,其具有:‑载体(1),‑在载体(1)上能在锁定定位与释放定位之间摆动的锁定元件(2),‑在载体(1)上能在止动定位与解锁定位之间摆动的止动元件(3),止动元件在其止动定位中使处于锁定定位中的锁定元件(2)止动以防被调节到释放定位中,并且止动元件在其解锁定位中允许锁定元件(2)从锁定定位调节到其释放定位中,和‑在载体(1)上能在调节范围内调节的操纵元件(6),操纵元件用于使止动元件(3)从止动定位朝解锁定位方向摆动。操纵元件(6)经由耦合机构(K)与止动元件(3)耦合,经由耦合机构,使得操纵元件(6)的调节运动仅在操纵元件(6)的调节范围的部分范围内能转化成止动元件(3)朝其解锁定位方向的摆动运动。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整合空程的耦合机构的锁单元
技术领域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涉及用于车辆的锁单元。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领域的锁单元以不同呈现形式已知。例如,锁单元用于锁定车辆座椅部件,例如以便以能松开方式将座椅支架锁定在地板结构组件上,或以能松开方式将车辆座椅的靠背锁定在座椅支架上。在此,锁单元原则上包括一件式或多件式的载体、以能在载体上摆动方式能在锁定定位与释放定位之间摆动的锁定元件、以及用于将锁定元件固定在其锁定定位中的止动元件。止动元件在此以能在止动定位与解锁定位之间摆动的方式保持在载体上,从而使得止动元件在其止动定位中使处于锁定定位中的锁定元件止动以防被调节到释放定位中,并且止动元件在其解锁定位中允许锁定元件从锁定定位调节到其释放定位中。为了使止动元件从止动定位向其解锁定位方向摆动,并因此将锁单元解锁,在锁单元的载体上设置有操纵元件,操纵元件能在预定的调节范围内调节。例如,操纵元件是能从锁单元的壳体之外触及到的用于手动或电动操纵锁单元的解锁杆。在后一种情况下,解锁杆因此例如能够经由驱动马达来调节,以便能够以外力操纵方式对锁单元解锁。
典型地,在迄今已知的锁单元中,操纵元件直接作用于止动元件上,从而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直接导致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由此,某些类型的锁单元在没有进行相对耗费的设计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也无法经常用于其他应用目的或其他结构空间场景,这是因为例如操纵元件的操纵行程和操纵方向直接与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耦合,并且因此在这方面所期望的变化将直接导致止动元件的相对耗费的调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任务是提供改进的锁单元。
该任务利用权利要求1的锁单元来解决。
在所提出的锁单元中,操纵元件经由耦合机构与止动元件耦合,经由耦合机构,使得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仅能在操纵元件的调节范围的部分范围内转化成止动元件的朝其解锁定位方向的摆动运动。
因此,经由耦合机构,在一个部分范围内使得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被转化成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而在操纵元件侧的调节范围的至少一个其他部分范围内,有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而没有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并且操纵元件因此能够实施与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无关的调节运动(也就是说不导致止动元件摆动运动的调节运动)。如此,经由耦合机构因此将空程功能(也被称为超程功能)整合到锁单元中。因此,操纵元件的空程或超程运动成为可能,这导致止动元件不进行摆动运动。由此又显著提高了这种锁单元在不同结构空间情况和应用场景下的灵活性。
例如,与另外的锁单元的机械耦合是可能的,其中,两个锁单元应通过操纵单个操纵元件来操作并尤其是来解锁。通过根据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整合到至少一个锁单元中的空程功能,使得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能够导致在一个锁单元中的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而在另一锁单元中只跨过了空行程,而所属的止动元件没有摆动。因此,比较简单地实现用于操纵一个或多个锁单元的不同的操纵类型和/或不同的操纵力曲线进而是调节力曲线。尤其地,经由整合到锁单元中的空程功能能够更容易实现例如在多个(至少两个)彼此机械耦合的锁单元的情况下的公差补偿。
在一个实施变体中,经由耦合机构将空程功能整合到锁单元中,其中,用于松开经由锁单元提供的锁定的操纵元件能在其调节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空行程上调节,而不引起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操纵元件能从初始位置开始在调节范围之内调节到最终位置中,以便将止动元件从其止动定位朝解锁定位方向调节,在此,相对于操纵元件的初始位置,空行程可以
-设置在调节范围的开始时,
-设置在调节范围的中间,
-设置在调节范围的结束时,或
-设置在调节范围的开始时和结束时。
经由整合的空程功能,使得在操纵元件的进一步调节运动导致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之前,操纵元件因此尤其能够从初始位置出发在调节开始时已经首先跨过空行程。替选地,空行程能够被设置在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的结束时,从而从操纵元件的某一调节定位开始直至到达最终位置,通过操纵元件不再造成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替选地,空行程能够被设置在为操纵元件所设置的调节范围的两个部分范围之间,在这些部分范围内,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分别导致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因此例如,在操纵元件的起始调节运动时,首先由此能够使止动元件以受控的方式进行摆动,然后通过操纵元件跨过空行程(此时止动元件没有发生摆动运动),以便随后在进一步调节操纵元件时再次引起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替选地,空行程能够既被设置在为操纵元件所设置的调节范围的开始时也被设置在结束时。
原则上,操纵元件本身可以以能摆动的方式受支承,尤其是可以以能绕锁定元件的转动轴线摆动的方式受支承。因此,操纵元件的摆动运动至少在调节范围的部分范围内引起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替选地或补充地,操纵元件也以能摆动方式支承在锁单元的一件式或多件式的载体上。
在一个实施变体中,为了紧凑设计锁单元,耦合机构包括以能相对止动元件的转动轴线同轴转动的方式受支承的随动元件,该随动元件与止动元件形状锁合地嵌接。在这种实施变体中,因此由操纵元件引入到耦合机构中的调节力经由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的随动元件来传递,该随动元件能够经由形状锁合将该调节力传递给止动元件。为了与止动元件形状锁合地嵌接,能够在随动元件上例如设置至少一个随动区段,该随动区段关于止动元件的转动轴线轴向突出地构成。
为了将调节力传递给与止动元件形状锁合地嵌接的随动元件,耦合机构能够包括至少一个随动耦合环节,该随动耦合环节相对于止动元件(进而是随动元件)的转动轴线偏心地铰接在随动元件上。由于偏心地铰接在随动元件上,使得能够经由随动耦合环节在假想的杠杆臂上引入调节力,该调节力绕与止动元件的转动轴线重合的转动轴线对随动元件加载转矩。
在一个实施变体中,耦合机构能够包括用于将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转化为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的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因此,耦合机构包括用于将使止动元件朝解锁定位方向调节的调节力从操纵元件传递到止动元件上的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
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在此能够包括能利用操纵元件调节的引导滑槽和/或至少一个相对于载体不能运动的、即相对载体固定的引导滑槽。因此,这个能调节的引导滑槽能利用操纵元件来调节,而操纵元件能相对于另外那个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来调节。根据滑槽引导部的单独或组合存在引导滑槽而定,能够经由耦合机构实现不同的调节运动,以便在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中将调节力(具有空程功能)传递给止动元件。
例如,一个实施变体设置的是,相对于载体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具有两个滑槽区段,在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与止动元件的所引起的摆动运动之间的随之实现的传动比关系方面,这两个滑槽区段彼此不同。因此例如,两个不同的滑槽区段中的一个滑槽区段能够被设立且设置成用于连续传动比。这种连续传动比于是例如被设置成用于操纵元件的被转化成止动元件相对应的摆动运动的调节运动。此外,另一第二滑槽区段被设立且设置成用于非连续的传动比。例如,利用这种滑槽区段实现了操纵元件的超程,从而使操纵元件朝其最终位置方向的(进一步)调节运动不导致止动元件摆动运动或最多导致(与操纵元件的调节行程相比)的轻微摆动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滑槽区段为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的要沿着引导滑槽引导的引导元件限定了引导轨迹的两个区段,其中,引导轨迹的这两个区段彼此间成角度地定向、在当前成在70°至160°范围内的角度定向。因此,引导元件在其沿引导轨迹的走向中在从一个滑槽区段到另一滑槽区段的过渡中发生偏转,从而由此能实现沿引导轨迹可变的、即变化的传动比关系。尤其地,引导轨迹在至少一个区段中能够具有弯曲的走向,该走向由各自的滑槽区段的几何形状预定。
在将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与耦合机构的偏心地铰接在随动元件上的随动耦合环节相结合时,例如能够设置的是,在随动耦合环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的如下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以能移动的方式保持在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的引导滑槽上。经由耦合环节侧的引导元件沿引导滑槽的移动,于是因此能调节随动耦合环节,从而使该随动耦合环节经由在随动元件上的铰接部将操纵力传递到随动元件上以用于调节止动元件。
尤其地,在这方面能够设置的是,随动耦合环节的引导元件不仅以能移动的方式保持在能调节的引导滑槽上,而且以能移动的方式保持在相对于载体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上,并且这些引导滑槽至少部分重叠。因此,随动耦合环节的引导元件在耦合机构之内进行双滑槽引导。以此,使得虽然由于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使得能够将相对复杂的调节轨迹强加给引导元件,但仍然使为此设置的机械装置相对简单并且故障安全地实现。
在替选的实施变体中,锁单元的耦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施加预紧力的弹簧元件,操纵元件能在其调节范围内抵抗弹簧元件的预紧力地进行一次调节以跨过空行程。因此,耦合机构设置有弹簧元件辅助的力联动部,以便将空行程整合到锁单元中。因此,操纵元件能在其调节范围内抵抗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预紧力地进行至少一次调节,而不会伴随发生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
例如设置的是,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使操纵元件相对于耦合机构的能调节的操纵耦合环节预紧。当在调节范围的其中由调节操纵元件引起止动元件摆动运动的一个部分范围内调节操纵元件期间,操纵耦合环节能与操纵元件一起调节,即,施加在操纵元件上的调节力能经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传递给操纵耦合环节。与之相对地,操纵元件在跨过空行程的其他部分范围内能抵抗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所施加的预紧力地相对于操纵耦合环节来调节。
在此,关于用于使止动元件摆动到其解锁定位(进而是用于对锁单元进行解锁)中的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而言,空行程的开始能够通过由机械止挡部来限定,在所述一个部分范围结束时,操纵耦合环节止挡在该机械止挡部上。机械止挡部能够被设置在耦合机构的相互作用的耦合环节之间,或者设置在锁单元的包括锁定元件和止动元件的锁定机构之内。在这方面,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仅是,经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针对操纵耦合环节进行预紧的操纵元件首先能与操纵耦合环节一起来调节直到达到止挡部,并且由于达到止挡部,使得必须对操纵元件施加更高的调节力,以便克服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预紧力,并相对于操纵耦合环节调节操纵元件。只有在随后,才能再次利用张紧的弹簧元件和操纵耦合环节来调节操纵元件,这导致了止动元件的摆动运动。
在一个实施变体中,除了设置有耦合机构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将操纵元件朝初始位置预紧,为了使止动元件摆动到其解锁定位(进而是用于对锁单元解锁)中,操纵元件将从该初始位置出发朝最终位置的方向调节。因此,在该实施变体中,锁单元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弹簧元件,它们在锁单元之内被分配不同的功能。复位弹簧被设立且设置成用于当操纵元件不再受到例如手动或以外力操纵方式施加的、用于解锁锁单元的调节力时,让操纵元件自动复位,而耦合机构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被用于提供力联动并经此将空程或超程功能整合到锁单元中。
原则上,所提出的锁单元能够被设置用于车辆座椅,例如以便将诸如靠背或贯通式装载部那样的背部部分以能松开方式锁定在座椅支架或相对车身固定的内部空间部件上,或将座椅支架以能松开方式锁定在固定在车辆地板上的地板结构组件上。因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尤其涉及到用于座椅调节系统的锁单元。
因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涉及到具有所提出的锁单元的实施变体的车辆座椅。
然而,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能够被用于其他应用和系统,如用于锁定车门或车辆翻盖。
附图说明
附图展示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示范性的可能的实施变体。其中:
图1示出所提出的锁单元的实施变体的侧视图,锁单元借助具有滑槽引导部的耦合机构整合有空程功能;
图2示出锁单元的基于图1的锁单元的设计的修改方案,在其中,操纵元件能朝与图1的变体相反的操纵方向调节以用于对锁单元进行解锁;
图3A示出所提出的锁单元的具有耦合机构的另外的实施变体的侧视图,该耦合机构经由力联动将空程功能整合到锁单元中;
图3B示出图3A的锁单元的透视图;
图4示出调节力-操纵角度示意图,其示出了针对所要施加的调节力关于锁单元的用于解锁图3A和3B的锁单元的能摆动的解锁杆的操纵角度的不同曲线;
图5示出针对图1至图3B的锁单元的锁定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具有锁定机构的锁单元S的侧视图,其中,能绕转动轴线D2摆动的形式为转动锁叉2的锁定元件支承在形式为底板1的载体上。转动锁叉2能绕摆动轴线D2在图5中所示的锁定定位与释放定位之间摆动。在锁定定位中,转动锁叉2被设置成用于将嵌入到底板1的锁定容纳部10中的例如是锁定栓或锁定弓形件那样的配合元件形状锁合地容纳在转动锁叉2的转动锁叉口20中,并由此例如防撞地锁定在底板1上。所示的锁单元S在此能够被用于在车辆座椅上进行锁定。
为了将转动锁叉2固定在所占据的锁定定位中以防被调节到释放定位中,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设置有形式为止动棘爪3的止动元件。该止动棘爪3同样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底板1上。针对以能摆动方式支承止动棘爪3的转动轴线D3在此与转动锁叉2的转动轴线D2平行地延伸。止动棘爪3能绕该(第二)转动轴线D3在根据图5的止动定位与解锁定位之间摆动。在锁定定位中,止动棘爪3经由止动区段32贴靠在转动锁叉2的接触区段23上,以便固定转动锁叉2以防其从所占据的锁定定位调节出来。如果止动棘爪3被枢转到其解锁定位中,则它释放了转动锁叉2,从而使转动锁叉2能够绕其转动轴线D2摆动到其释放定位中,由此使转动锁叉2能够与在锁定定位中容纳在转动锁叉口20中的配合元件脱离。
为了在转动锁叉2的锁定定位中消除间隙和/或为了附加地固定转动锁叉2的锁定定位,例如在锁单元1上出现(例如由于碰撞造成的)异常高的负载的情况下,以能绕止动棘爪2的转动轴线D3摆动的方式支承有附加止动元件4。该附加止动元件4在发生止动棘爪3朝其解锁定位方向的摆动运动时随动,并且能够随着止动棘爪3调节回到消除间隙和/或附加固定转动锁叉2的锁定定位的摆动位置中。
此外,锁单元1整合了具有微动开关5的电子探测装置。微动开关5在此与止动棘爪3作用连接,以便以电子方式探测止动棘爪3何时占据其锁定定位进而是何时锁单元S处于锁定的状态中。
转动锁叉2和止动棘爪3以及附加止动元件5被设置在底板1的内侧1A上。从底板1的该内侧1A分别沿转动轴线D2和D3突出有形式为螺纹栓B2、B3的紧固元件,经由紧固元件,使锁单元1按要求定固在要锁定的结构组件上,例如定固在车辆座椅的靠背部分上。
图1、图2和图3A~3B观察底板1的背离内侧1A的外侧1B地示出了图5的锁单元1的实施变体,在外侧上设置有耦合机构K。经由该耦合机构K能够将施加在形式为解锁杆6的操纵元件上的操纵力或调节力传递给止动棘爪3,以便有针对性地将止动棘爪3摆动到其解锁定位中,并因此使转动锁叉2摆动到其释放定位中并因此允许锁单元S解锁。在当前,解锁杆6例如被设置成用于手动或以外力操纵方式进行操纵。为此,解锁杆6同样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转动锁叉2的转动轴线D2上(与转动锁叉2无关),并相对于转动轴线D2径向以操纵区域60突出超过底板1的边缘。以该方式和方法,使得操纵区域60例如也能从锁单元S的壳体(未示出)之外触及到,并能手动操纵或能以简单的方式与用于手动或以外力操纵方式(即电动辅助地)操纵解锁杆6的传递环节耦合。
在图1、图2和图3A~3B的实施变体中,解锁杆6分别能绕转动锁叉2的转动轴线D2从图中分别示出的初始位置沿操纵方向R6朝许可的最终位置的方向摆动,以便按规定引起对锁单元1的解锁。因此,解锁杆6经由各自的耦合机构与止动棘爪3机械耦合,使得解锁杆6沿操纵方向R6的摆动运动导致止动棘爪3沿转动方向R7绕转动轴线D3朝止动棘爪3的解锁定位方向的摆动运动。在此,在图1、图2和图3A~3B的所有实施变体中,耦合机构K分别设计成使得解锁杆6在预定的调节范围内(从初始位置开始到最终位置)的调节运动仅在该调节范围的部分范围内导致止动棘爪3朝其解锁定位方向的摆动运动。因此,图1、图2和图3A~3B的各自的锁单元S都整合了空程功能,在其中,用于松开经由锁单元S提供的锁定的解锁杆6能在至少一个空行程上调节,而不引起止动棘爪3的摆动运动。
为了整合空程功能,图1和图2的实施变体分别具有滑槽引导部,而图3A和图3B的实施变体则为此借助构造为扭力弹簧的耦合弹簧设置力联动部。
在图1的锁单元S的实施变体中,耦合机构K具有两个引导滑槽680和9,以便将解锁杆6沿操纵方向R6的调节运动以可变的传动比传递给止动棘爪3。一个引导滑槽680在此构造在与解锁杆6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滑槽区段68中。与之相对地,另一引导滑槽9相对于底板1是不能运动的,并因此被构造成相对载体固定的。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9例如能够被设置在锁单元S的与底板1的外侧1B相对置的壳体部分上。
在两个引导滑槽680和9中均嵌入有形式为引导销86a的引导元件,它被设置在形式为耦合棒8的随动耦合环节的棒端部86上。在其另一棒端部87上,耦合棒8相对转动轴线D3偏心地铰接在随动件7上,该随动件在此利用关于转动轴线D3轴向突出的随动接片71(参见图3B)形状锁合地嵌入到底板1的相对置的内侧1A上的止动棘爪3的由留空部31构成的接口中。通过以能转动方式支承在底板1的外侧1B上的随动件7形状锁合地与以能摆动方式支承在底板1的内侧1A上的止动棘爪3嵌接,使得随动件7在绕转动轴线D3转动时使止动棘爪3随动。经由耦合机构K,因此能够将解锁杆6沿操纵方向R6(图1中为顺时针方向)的摆动运动转化成随动件7沿相反的转动方向R7(逆时针方向)的摆动运动,这反过来又将止动棘爪3从其止动定位摆动到解锁定位中。
经由双滑槽引导的引导销86a(经由它使得解锁杆6的摆动运动能转化成随动件7的摆动运动)以及引导滑槽680和9的布置和设计实现的是,使得解锁杆6从其图1的初始位置沿操纵方向R6的摆动运动至少在部分范围中不导致止动棘爪3的摆动运动。在至少一个部分范围内,解锁杆6的摆动运动因此不造成棘爪3的摆动运动,或者止动棘爪3的跨过的摆动角度至少比解锁杆6的操纵角度小了数倍。因此,经由耦合机构K的滑槽引导部将空程功能整合到锁单元S中。
在当前的情况下,耦合杆侧的引导销86a以能移动方式容纳在能与解锁杆6一起摆动的引导滑槽680中,该引导滑槽相对于解锁杆6的转动轴线D2尤其径向地在滑槽区段68中延伸。能运动的引导滑槽680的几何形状在此选择成使得在对于解锁杆6允许的调节范围的接近最终位置的部分范围内,引导销86a处于能运动的引导滑槽680的朝转动轴线D2方向变宽的滑槽区段上。在该能运动的引导滑槽680的变宽的滑槽区段中,在解锁杆6枢转时,引导销86a不再随引导滑槽680而动,使得当解锁杆6从其初始位置已经被调节了预定量时,耦合棒8经历了绕随动件7的转动轴线D3的位移。与之不同地,然后耦合棒8仅仅通过绕铰接在随动件7上的棒端部87的摆动来跟随引导滑槽680的调节运动。因此在针对解锁杆6允许调节范围的相应部分范围内,解锁杆6的(进一步)摆动运动将不导致随动件7上的摆动运动。
此外,经由附加的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9预定了由解锁杆6跨过的操纵角度与随动件7的转动角度之间的传动比关系,并且该传动比关系在解锁杆6的调节范围内变化。因此,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9具有两个滑槽区段9A和9B,在本例中,它们为引导滑槽9中的引导销86a限定出L形的引导轨迹。因此,两个滑槽区段9A和9B为引导销86a限定了连续的引导轨迹的两个区段,它们彼此间以角度α、在当前以在80°和110°之间范围内的α定向。因此从一个滑槽区段9A(在该滑槽区段中引导销86a处于解锁杆6的初始位置中)开始,引导轨迹的走向在第二滑槽区段9B中改变,在第二滑槽区段中引导销86a处于朝解锁杆6的最终位置的方向中。第二滑槽区段9B在当前至少以朝向解锁杆6的转动轴线D2的方向分量延伸,而第一滑槽区段9A至少近似地沿着绕第一转动轴线D2的圆形轨迹区段延伸。因此,在第一滑槽区段9A中,解锁杆6的摆动运动与随动件7的摆动运动进而是止动棘爪3的摆动运动之间设置有连续的传动比,而在第二滑槽区段9B上的传动比关系将不连续实施,直至无限小的传动比关系。更确切地说,当达到止动棘爪3的调节运动的终点时,第二滑槽区段9B至少近似地沿着随动件7上的棒端部87的绕转动轴线的圆形轨迹的区段延伸。由此能够实现到无限小的传动比。
在基于图1的实施例的图2的锁单元S的变体中,耦合机构K在结构上与滑槽引导部相同地设计。然而,与图1的实施变体相比,尤其是解锁杆6的初始位置被不同地选择,从而使得解锁杆6必须沿相反的操纵方向R6(逆时针方向)摆动到最终位置中,以便触发止动棘爪3沿转动方向R7进而是朝其解锁定位方向的摆动运动。为此,只是将要抗相对转动地卡锁在解锁杆6上的具有能运动的引导滑槽680的滑槽区段68相对于图1的实施例进行了绕转动轴线D2转动,而不能运动的、相对载体固定的引导滑槽9则镜像地设置。
因此,利用基于滑槽的耦合机构K,使得锁单元S能在不对锁单元S的锁定机构的部件进行结构上改变的情况下,在解锁杆6的为了解锁锁单元S所要实现的操纵方向、要实现的操纵行程以及要施加的操纵力和要经由耦合机构K实现的运动顺序方面能可变调整。因此,在当前例如只需设置具有设置在另一初始位置中的解锁杆6和布置在彼此不同的相对位置中的部件的耦合机构K,并经由随动件7与止动棘爪3连接,以便提供不同类型的锁单元S。
在图3A和3B的实施变体中,耦合机构K被实施成没有滑槽引导部。在此设置有力联动部以用于将空程整合到锁单元S中。对于该力联动部,耦合机构K尤其具有耦合弹簧F2,它在此被实施为扭力弹簧。
耦合弹簧F2在此利用第一弹簧腿F21支撑在耦合机构K的被实施为第一耦合杆8.1的操纵耦合环节的舌片状的支撑区段83上,而另一方面,经由另一弹簧腿F22支撑在解锁杆6上。为了支撑在解锁杆6上,一个弹簧腿F22被插入到解锁杆6的形式为插塞套62的弹簧连接区段中。因此,解锁杆6和第一耦合杆8.1经由耦合弹簧F2相互预紧。在解锁杆6的初始位置中,解锁杆6和第一耦合杆8.1在此以空行程g或间隙相互间隔开,从而使得施加到解锁杆6上的用于使解锁杆6绕转动轴线D2摆动的调节力首先能经由耦合弹簧F2传递到第一耦合杆8.1上。
第一耦合杆8.1还以铰接方式与耦合机构K的形式为第二耦合杆8.2的随动耦合环节连接。在此,第一和第二耦合杆8.1,8.2经由连接活节88建立连接。第二耦合杆8.2还类似于图1和图2的变体的耦合棒8地在棒端部87处偏心地铰接在随动件7上。
除了耦合弹簧F2外,锁单元S还具有复位弹簧F1。该复位弹簧F1也被实施为扭力弹簧。在此,复位弹簧用一个弹簧腿F11同样支撑在第一耦合杆8.1上,在此是支撑在另外的舌片状的支撑区段81上,而另一方面支撑在相对底板固定的区段上,以便使第一耦合杆8.1向底板1预紧,并因此将解锁杆6预紧到其初始位置中。以该方式和方法,使得当没有更多的调节力作用在解锁杆6上时,解锁杆6将借助复位弹簧F1自动调节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中。复位弹簧F1和耦合弹簧F2的扭力弹簧的缠绕部在当前绕沿着转动锁叉2的转动轴线D2延伸且在底板1的外侧1B上突出的轴承销延伸。
如果解锁杆6沿操纵方向R6摆动,以便对锁单元S解锁,首先必须为摆动运动施加与复位弹簧F1的复位力作用相反的操纵力。在此,解锁杆6的摆动运动进而是施加在解锁杆6上的调节力经由耦合机构K的耦合杆8.1和8.2被传递到随动件7上,并经此被传递到止动棘爪3上,以便朝其解锁定位的方向调节止动棘爪3。如果止动棘爪3经由随动销34止挡在附加止动元件4的止挡部43上,则附加止动元件4也随止动棘爪3而动。
在解锁杆6的这种起始的摆动运动期间,耦合弹簧F2将两个耦合杆8.1、8.2彼此推开。只有当第一耦合杆8.1被调节到抵着锁单元S之内的止挡部时,耦合弹簧F2才被张紧。为此在解锁杆6一侧所要施加的操纵力在此能够导致解锁杆6相对于第一耦合杆8.1的调节运动,而这并不导致止动棘爪3的摆动运动。因此,当第一耦合杆8.1被压到抵着耦合机构K之内的止挡部时,能够实现在解锁杆6的一个区段与第一耦合杆8.1的一个区段之间的操作结束时跨过间隙进而是与之对应的空行程g以及实现伴随的耦合弹簧F2的张紧。
在这方面,图4的示意图说明了所要施加在解锁杆6上的操纵力F关于解锁杆6的操纵角度
Figure BDA0003654433510000141
的变化,该操纵角度是解锁杆从其初始位置绕转动轴线D2所经过的。图4中在此示出了三种不同的力曲线f1、f2和f3关于操纵角度
Figure BDA0003654433510000142
的变化。力曲线f1是所要施加在解锁杆6上的最小操纵力,而力曲线f3反映了可能的最大操纵力。力曲线f2相应地代表了为了对锁单元S进行解锁所要施加的额定操纵力关于操纵角度
Figure BDA0003654433510000143
的变化。
不论力曲线f1、f2、f3如何,基于图4的图示可以看出,在直到转换角度
Figure BDA0003654433510000144
的第一角度范围内,所要施加的操纵力必须首先克服复位弹簧F1的力。只有从转换角度
Figure BDA0003654433510000145
开始,所要施加的操纵力才明显更高,并且必须克服耦合弹簧F2的复位力。耦合弹簧F2的预定的最小弹簧力在此总是位于锁定机构的关闭弹簧的最大可能弹簧力之上,以便首先产生止动元件3、4的运动。经由利用耦合弹簧F2整合到锁单元S中的空程功能,使得由解锁杆6必须在允许的调节范围内至少一次抵抗由耦合弹簧F2施加的预紧力地跨过空行程g,在当前是在解锁所需的操纵结束时。
与耦合机构K的设计无关地,经由所提出的将空程功能整合到在本例中被预装配地作为用于车辆座椅的锁定锁的锁单元S中,能够实现尤其是与另外的锁单元组合的灵活使用。因此,尤其是在所要手动操纵的锁的情况下,解锁杆6的操纵运动的变化能够与止动棘爪3无关来实现。此外,能容易地整合可变的传动比,以便实现不同的操纵行程、操纵方向、运动顺序和运动力曲线。因此,在不改变包括转动锁叉2和止动棘爪3的锁定机构的设计情况下,能够将不同的开启方向、不同的开启行程和不同的操纵类型或不同的力曲线整合到锁单元S中。此外,例如在彼此机械耦合且能被共同的操纵元件操纵的两个锁单元的情况下,容易地实现公差补偿和时间上错开的操纵。因此,例如一个锁单元S尚能够在空程中运动,而另一个锁单元仍然被操纵。
附图标记列表
1 底板(载体)
10 锁定容纳部
1A 内侧
1B 外侧
2 转动锁叉(锁定元件)
20 转动锁叉口
23 接触区段
3 止动棘爪(止动元件)
31 留空部(接口)
32 止动区段
34 随动轴颈
4 附加止动元件
43 止挡部
5 微动开关(探测装置)
6 解锁杆(操纵元件)
60 操纵范围
62 插塞套(弹簧连接区段)
68 滑槽区段
680 引导滑槽
7 随动件(随动元件)
71 随动接片(随动区段)
8 耦合棒(随动耦合环节)
8.1 耦合杆(操纵耦合环节)
8.2 耦合杆(随动耦合环节)
81、82 支撑区段
86 棒端部
86a 引导轴颈(引导元件)
87 棒端部
88 连接活节
9 引导滑槽
9A、9B 滑槽区段
B2、B3 螺纹栓(紧固元件)
D2、D3 转动轴线
F 力
F1 复位弹簧
F11 弹簧腿
F2 耦合弹簧
F21、F22 弹簧腿
g 空行程/间隙
K 耦合机构
R6 操纵方向
R7 转动方向
S 锁单元
α 角度
Figure BDA0003654433510000171
操纵角度

Claims (20)

1.用于车辆的锁单元,所述锁单元具有:
-载体(1),
-在所述载体(1)上能在锁定定位与释放定位之间摆动的锁定元件(2),
-在所述载体(1)上能在止动定位与解锁定位之间摆动的止动元件(3),所述止动元件在其止动定位中使处于锁定定位中的锁定元件(2)止动以防被调节到释放定位中,并且所述止动元件在其解锁定位中允许所述锁定元件(2)从锁定定位调节到其释放定位中,和
-在所述载体(1)上能在调节范围之内调节的操纵元件(6),所述操纵元件用于使所述止动元件(3)从止动定位朝解锁定位方向摆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元件(6)经由耦合机构(K)与所述止动元件(3)耦合,经由所述耦合机构,使得所述操纵元件(6)的调节运动仅在所述操纵元件(6)的调节范围的部分范围内能转化成所述止动元件(3)的朝其解锁定位方向的摆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耦合机构(K)将空程功能整合到所述锁单元(S)中,其中,用于松开经由所述锁单元(S)提供的锁定的所述操纵元件(6)能在其调节范围的至少一个空行程上调节,而不引起所述止动元件(3)的摆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6)能从初始位置出发在所述调节范围之内调节到最终位置中,以便将所述止动元件(3)从其止动定位朝解锁定位方向调节,相对于所述操纵元件(6)的所述初始位置,所述空行程
-设置在所述调节范围的开始时,
-设置在所述调节范围的中间,
-设置在所述调节范围的结束时,或
-设置在所述调节范围的开始时和结束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6)是能摆动的和/或支承在载体(1)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机构(K)包括以能相对所述止动元件(3)的转动轴线(D3)同轴转动的方式受支承的随动元件(7),所述随动元件与所述止动元件(3)形状锁合地嵌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为了与所述止动元件(3)形状锁合地嵌接,在所述随动元件(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随动区段(71),所述随动区段关于所述止动元件(3)的转动轴线(7)轴向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机构(K)包括至少一个随动耦合环节(8、8.2),所述随动耦合环节相对于所述止动元件(3)的转动轴线(D3)偏心地铰接在所述随动元件(7)上。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机构(K)包括用于将所述操纵元件(6)的调节运动转化成所述止动元件(3)的摆动运动的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包括能利用所述操纵元件(6)调节的引导滑槽(68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包括相对于载体(1)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9),所述操纵元件(6)能相对所述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来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于载体(1)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9)具有两个滑槽区段(9A、9B),在所述操纵元件(6)的调节运动与所述止动元件(3)的所引起的摆动运动之间的随之实现的传动比关系方面,所述两个滑槽区段彼此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槽区段(9A、9B)为所述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的要沿着所述引导滑槽(9)引导的引导元件(86a)限定了引导轨迹的两个区段,所述两个区段彼此间以在70°至160°范围内的角度(α)定向。
13.根据权利要求7和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随动耦合环节(8)上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滑槽引导部的引导元件(86a),所述引导元件以能移动方式保持在引导滑槽(680、9)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10和13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耦合环节(8)的引导元件(86a)不仅以能移动方式保持在能调节的引导滑槽(680)上而且以能移动方式保持在所述相对于载体(1)不能运动的引导滑槽(9)上,并且所述引导滑槽(680、9)至少部分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机构(K)包括至少一个施加预紧力的弹簧元件(F2),所述操纵元件(6)能在其调节范围内抵抗所述弹簧元件的预紧力地进行一次调节以跨过空行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F2)使所述操纵元件(6)相对于所述耦合机构(K)的能调节的操纵耦合环节(8.1)预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调节范围的其中由调节所述操纵元件(6)引起所述止动元件(3)摆动运动的一个部分范围内调节所述操纵元件(6)期间,所述操纵耦合环节(8.1)能与所述操纵元件(6)一起调节,其方式是:施加在所述操纵元件(6)上的调节力能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F2)传递给所述操纵耦合环节(8.1),而在跨过空行程的其他部分范围内,所述操纵元件(6)能抵抗由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F2)施加的预紧力地相对于所述操纵耦合环节(8.1)来调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关于用于使所述止动元件(3)摆动到其解锁定位中的操纵元件(6)的调节运动而言,所述空行程的开始通过机械止挡部来限定,在所述一个部分范围结束时,所述操纵耦合环节(8.1)止挡在所述机械止挡部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单元,其特征在于,除了设置有所述耦合机构(K)的弹簧元件(F2),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复位弹簧(F1),所述复位弹簧将所述操纵元件(6)朝初始位置预紧,为了使所述止动元件(3)摆动到其解锁定位中,所述操纵元件(6)将从所述初始位置出发朝最终位置的方向调节。
20.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单元(S)。
CN202080080514.6A 2019-11-22 2020-11-19 具有用于整合空程的耦合机构的锁单元 Active CN1147286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18103.1 2019-11-22
DE102019218103.1A DE102019218103A1 (de) 2019-11-22 2019-11-22 Schlosseinheit mit Kopplungsmechanismus für einen integrierten Leerhub
PCT/EP2020/082685 WO2021099464A1 (de) 2019-11-22 2020-11-19 Schlosseinheit mit kopplungsmechanismus für einen integrierten leerhub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8607A true CN114728607A (zh) 2022-07-08
CN114728607B CN114728607B (zh) 2023-11-07

Family

ID=7349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0514.6A Active CN114728607B (zh) 2019-11-22 2020-11-19 具有用于整合空程的耦合机构的锁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0771A1 (zh)
EP (1) EP4061670A1 (zh)
CN (1) CN114728607B (zh)
DE (1) DE102019218103A1 (zh)
WO (1) WO2021099464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50136A1 (de) * 1996-12-03 1998-06-04 Bosch Gmbh Robert Kraftfahrzeug-Türschloß o. dgl. mit Freilauf
EP1375242A2 (de) * 2002-06-26 2004-01-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 mit faltbarem Rücksitz
JP2008013112A (ja) * 2006-07-07 2008-01-24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のハイト機構
US20100270455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Progress-Werk Oberkirch Ag Device for Locking a Vehicle Seat
DE102013216721A1 (de) * 2013-08-22 2015-02-2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mit redundanter Anfederung eines Sperrelements
CN104470753A (zh) * 2012-07-31 2015-03-25 约翰逊控股公司 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CN104507748A (zh) * 2012-07-31 2015-04-08 约翰逊控股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单元以及车辆座椅
CN107148369A (zh) * 2014-08-26 2017-09-08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彼此耦联的锁止调角器的车辆座椅骨架
CN108349412A (zh) * 2015-07-20 2018-07-31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10267846A (zh) * 2016-12-09 2019-09-20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在调节靠背时用于止动可至少部分降低的座垫承载件的止动机构的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10677B1 (fr) * 1993-09-28 1996-03-08 Ymos France Serrure pour port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DE19952634C1 (de) * 1999-10-21 2001-08-30 Brose Fahrzeugteile Beidseitig wirkender Antrieb für Verstellvorrichtungen in Kraftfahrzeuge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50136A1 (de) * 1996-12-03 1998-06-04 Bosch Gmbh Robert Kraftfahrzeug-Türschloß o. dgl. mit Freilauf
EP1375242A2 (de) * 2002-06-26 2004-01-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 mit faltbarem Rücksitz
JP2008013112A (ja) * 2006-07-07 2008-01-24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のハイト機構
US20100270455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Progress-Werk Oberkirch Ag Device for Locking a Vehicle Seat
CN104470753A (zh) * 2012-07-31 2015-03-25 约翰逊控股公司 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CN104507748A (zh) * 2012-07-31 2015-04-08 约翰逊控股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单元以及车辆座椅
DE102013216721A1 (de) * 2013-08-22 2015-02-2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mit redundanter Anfederung eines Sperrelements
CN107148369A (zh) * 2014-08-26 2017-09-08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彼此耦联的锁止调角器的车辆座椅骨架
CN108349412A (zh) * 2015-07-20 2018-07-31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10267846A (zh) * 2016-12-09 2019-09-20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在调节靠背时用于止动可至少部分降低的座垫承载件的止动机构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1670A1 (de) 2022-09-28
WO2021099464A1 (de) 2021-05-27
CN114728607B (zh) 2023-11-07
US20220410771A1 (en) 2022-12-29
DE102019218103A1 (de)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0138B2 (en) Lock device having a multi-part pawl
EP0406777B1 (en) Lock requiring reduced opening force
US4295682A (en) Superfine tooth seat back adjuster
US10358848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US8454092B2 (en) Lock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vehicle seat
KR101312612B1 (ko) 차량 시트용 락킹 장치
US20070090674A1 (en) Vehicle seat apparatus
KR20080086879A (ko) 차량 시트용 피팅
KR20100106296A (ko) 차량 시트용 피팅
US9493097B2 (en) Two-position, high-mount latch
CA2872071A1 (en) Lock for a flap or door
KR101281704B1 (ko) 특히 조절 피팅용 그리고 특히 차량 시트용 로킹 장치, 및 차량 시트
US20160001680A1 (en) Detent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US7017994B2 (en) Motor vehicle seat
US11566454B2 (en) Motor vehicle lock
US11466486B2 (en) Motor vehicle drive assembly
US6880888B2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US20020170381A1 (en) Articulated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US11110840B1 (en) Latch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applications
CN114728607B (zh) 具有用于整合空程的耦合机构的锁单元
CN112004981A (zh) 机动车锁
US8840154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US8348345B2 (en) Fitt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CN114787469A (zh) 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
USRE32884E (en) Superfine tooth seat back adjus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