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7312B -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7312B
CN114727312B CN202110007991.6A CN202110007991A CN114727312B CN 114727312 B CN114727312 B CN 114727312B CN 202110007991 A CN202110007991 A CN 202110007991A CN 114727312 B CN114727312 B CN 114727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arget
target configura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79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7312A (zh
Inventor
黄宇红
吴丹
夏亮
刘光毅
金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79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731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0286 priority patent/WO202214836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7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7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节点,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Description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也称智能反射板、智能反射面,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无源表面,利用超材料(Meta-materials)对表面的相位进行实时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入射波的反射角控制,形成不同方向的反射波束。
由于智能反射板不具有主动发射信号的能力,也不具备信道估计能力,无法计算预编码,如何实现对智能反射板系统的控制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状态转换计时器;所述状态转换计时器用于对处于所述非空闲态的时长进行计时并基于计时结果将所述非空闲态转换为空闲态,或连接态转换为非激活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目标配置信息,包括: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检测与目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在目标搜索空间内,不检测除所述目标RNTI外的其他RNTI对应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标识(ID);
接收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ID;
生成针对所述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结果;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停止状态转换计时器;所述状态转换计时器用于对处于所述非空闲态的时长进行计时并基于计时结果将所述非空闲态转换为空闲态,或连接态转换为非激活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在目标搜索空间内,检测与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不检测除所述目标RNTI外的其他RNTI对应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发送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ID;
接收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目标搜索空间内,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ID;
生成针对所述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结果;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上第一节点侧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上第二节点侧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第一节点侧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第二节点侧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第一节点在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相应的,第二节点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如此,第一节点在非空闲态下仅需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即可实现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的动态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反射板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反射表面的传输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反射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反射板可以实现对入射波的反射角控制,形成不同方向的反射波束,k表示波束方向;
针对形成智能反射板的金属材料进行说明,L表示金属材料的长度,W表示金属材料的厚度,Lin表示第一方向上相邻金属片的距离,g表示第二方向上相邻金属片的距离。
图2为一种智能反射表面的传输模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Access Point表示访问接入点,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表示智能反射表面,IRS ControlSignal表示针对智能反射板面板的控制信号,Uplink Signal表示上行链路信号,DownlinkSignal表示下行链路信号,User k表示某一用户k;hd表示基站和终端之间的直传链路信道,fr表示基站到反射面的信道,g表示反射面到用户的信道;
结合图2可以看出,基站发射的信号由于遮挡可能无法被终端很好的接收,若在旁边部署上智能反射板,则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智能反射板的参数,将信号很好的反射到终端位置上。
在发送方案的设计上,由于智能反射板是直接反射基站的发送信号,因此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基站预编码和反射板相位调整矩阵的联合优化同时得到预编码矩阵和反射板相位矩阵,因此,基站端需要对反射板进行控制,以配置反射板使用合适的相位对信号进行反射。
与智能反射板类似的,在中继(Relay)和接入和回传一体化(IAB,IntegratedAccess and Backhaul)也具有信号转发能力,也可以认为在Relay和IAB端具有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功能,基站可以通过空口对Relay或IAB进行控制。而Relay或IAB端,由于自己具有发射能力,可以计算预编码,如果具备协议栈的功能,还可以实现动态的调度、路由等。
但是智能反射板不同于Relay和IAB,不具有主动发射信号的能力,另外不具备信道估计能力,无法计算预编码;其低成本、低功耗特点,对协议的功能支持也有限。因此对智能反射板进行控制难以实现。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节点在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相应的,第二节点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相位;或者,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相位和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302、基于所述目标配置信息,配置自身的相关参数,如配置相位,或配置相位和幅度;
按照配置的相位,或相位和幅度,反射信号或转发发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所述第一节点可以为智能反射板,也称智能反射面、智能反射表面、可重构智能表面(RIS,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具体来说,所述智能反射板在平面上可以集成有大量反射元件,通过控制反射元件的相位,或幅度和相位,反射或者说是转发入射到反射元件的信号(也即智能反射板基于接收的相位,或接收的幅度和相位,实现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目标配置信息,包括: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检测与目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Radio NetworkTempory Identity)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只检测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不检测除目标RNTI外的其他RNTI对应的信息。
所述接收目标配置信息,可以是: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
其中,检测与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包括:
检测通过目标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所述DCI包括目标配置信息。
考虑到第一节点(如智能反射板),在非空闲态时需检测是否接收到自身对应的配置信息,为了避免检测到其他智能反射板的配置信息,这里可以对搜索空间和配置信息进行约定。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标识(ID,Identity document);
接收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这里,所述发送连接或注册信息,可以是: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
相应的,接收连接或注册结果,可以是: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连接或注册结果。
这里,将第一节点(如智能反射板)看做一个特殊的终端,其具有唯一的标识,如此,智能反射板可以通过自身唯一的标识,与第二节点约定所采用的目标搜索空间和目标RNTI。
其中,搜索空间为第一节点搜索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的时频资源;
RNTI可以为目标配置信息的加扰信息。
如此,第一节点在非空闲态中,除了在自身对应的目标搜索空间中检测由目标RNTI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扰码的配置信息,第一节点不再检测由其他RNTI进行CRC扰码的配置信息。提高搜索效率,也避免了配置信息接收错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所述生效时间表征相应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的生效时间,可以是一段时长,也可以是生效起始时间和生效结束时间。
所述生效时间也可以是第一节点预先预定的,例如,可以与第二节点约定每个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的生效时间,若预先约定生效时间,则目标配置信息中可以无需包括生效时间。
具体来说,第一节点对应的目标RNTI进行CRC扰码的DCI格式,至少包括一个DCI格式,用于指示相应第一节点的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所述DCI格式内还可以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的生效时间指示。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的生效时间指示也可以为系统约定。
由于第一节点在正常非空闲态只需要接收PDCCH,而没有实际业务的传输,因此有可能导致数据非活动计时器(DataInactivityTimer)超时,而导致第一节点从非空闲态进入空闲(IDLE)态,这使得第一节点需要经常进行RRC连接重建,导致服务中断且功耗增加,因此对于第一节点来说,需要禁止发生由于DataInactivityTimer超时引起的连接态退出,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节点不支持由于无业务传输导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 Control)连接释放。
这里,所述非空闲态包括工作态、非激活态等;所述工作态可以包括:连接态,还可以包括: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连接并可以进行通信等状态。
基于此,第一节点在进入非空闲态以后,不会回退到空闲(IDLE)态。即对于第一节点来说,DataInactivityTimer的配置值无论取值如何,都理解为无穷大;或者DataInactivityTimer增加一个取值为无穷大,该取值只对智能反射板有效。
如此,第一节点在非空闲态下仅需监测PDCCH,实现第二节点对第一节点的动态控制,并且由于无需解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可以减小功耗;并且第一节点不会回退到IDLE态,无需RRC连接重建,从而可以减少服务中断,降低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状态转换计时器;所述状态转换计时器用于对处于所述非空闲态的时长进行计时并基于计时结果将所述非空闲态转换为空闲态,或连接态转换为非激活态。
还可以是基于计时结果将所述非空闲态转换其他状态,所述其他状态可以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断开连接后的状态、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通信断开后的状态等。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计时器可以为上述数据非活动计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特殊情况下,若第二节点希望第一节点可以进入空闲态,可以发送启动指令以重新启动所述状态转换计时器或者直接进入空闲态,再希望第一节点可以保持非空闲态时,再次发送停止指令以停止状态转换计时器,这里不做限定。
以上第二节点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可以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the4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基站、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5th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基站、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th generation mobilenetworks)基站等;
所述第二节点还可以是其他智能设备,所述其他智能设备与第一节点可以进行通信。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二节点的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可以为基站,所述基站可以为4G基站、5G基站、6G基站等;所述第二节点还可以是其他与第一节点可实现通信连接的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步骤402、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所述第一节点可以为智能反射板,也称智能反射面、智能反射表面、可重构智能表面(RIS)。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考虑到第一节点在非空闲态时需检测是否接收到自身对应的配置信息,为了避免检测到其他智能反射板的配置信息,这里可以对搜索空间和配置信息进行约定。所述非空闲态包括工作态、非激活态等;所述工作态可以包括:连接态,还可以包括: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连接并可以进行通信等状态。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标识(ID);
生成针对所述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结果;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即,第一节点(如智能反射板)可以通过自身唯一的标识,与第二节点(如基站)约定所采用的目标搜索空间和目标RNTI。
其中,搜索空间为第一节点搜索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的时频资源;
RNTI可以为目标配置信息的加扰信息。
如此,第一节点在非空闲态中,除了在自身对应的目标搜索空间中检测由目标RNTI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扰码的配置信息,第一节点不再检测由其他RNTI进行CRC扰码的配置信息。提高搜索效率,也避免了配置信息接收错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所述生效时间表征相应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的生效时间,可以是一段时长,也可以是生效起始时间和生效结束时间。
所述生效时间也可以是第一节点预先预定的,例如,可以与基站约定每个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的生效时间,若预先约定生效时间,则目标配置时间中可以无需包括生效时间。
基站可以通过上述方法,配置一个或多个第一节点的反射参数(所述反射参数指上述相位,或者,指相位和幅度),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第一节点的控制。
考虑到第一节点的相位,或,相位和幅度调整需要灵活动态,以匹配动态的用户调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如上述图3和图4所示方法),第二节点通过动态信令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实现对第一节点进行控制,第一节点在固定位置上使用事先约定的RNTI检测DCI;DCI的配置内容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还可以包括配置内容的生效时间(即相位的生效时间,或相位和幅度的生效时间)。如此,第一节点只需检测到相应的DCI,即可实现对相位,或相位和幅度的动态灵活的配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节点设备具有转发信号或反射信号的功能,所述节点设备可以为智能反射板;以下以智能发射板对配置方法进行说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初始化操作;
具体地,所述步骤501包括:入网认证,初始接入流程,上报特定的UE ID,基站配置特定的反射板RNTI。
具体来说,智能反射板进行入网认证,通过初始接入流程完成网络端注册、将自身UE ID(这里将智能反射板看做一种特殊的UE,对应有UE ID作为自身的标识)上报给基站并与基站进行RRC连接配置,智能反射板通过上报自身特定的UE ID,使得网络侧识别出这一特定属性的UE,从而给智能反射板配置特有的搜索空间(记做RIS-specific searchspace,所述搜索空间表征智能反射板搜索PDCCH的时频资源)和特有的RNTI(记做RIS-RNTI)。
步骤502、配置针对智能反射板特定的搜索空间;将针对智能反射板配置的特定的搜索空间告知智能反射板;
步骤503、基站为智能反射板配置反射参数,并通过RIS-RNTI加扰的DCI发送配置的反射参数;
即,基站通过RIS-RNTI加扰的DCI格式(format)配置智能反射板反射系数以及相应的使用时间。
步骤504、非空闲态下,智能反射板在特定的搜索空间上接收由RIS-RNTI加扰的DCI;
其中,所述RIS-RNTI加扰的DCI format包括有基站针对相应智能反射板配置的反射系数(包括相位、幅度)、反射系数相应的使用时间(相当于上述生效时间)等。
具体来说,在完成搜索空间配置后,智能反射板进入工作状态,由于RIS的工作位置稳定,不会发生小区选择和重选的过程,无需进行移动性相关的测量;智能反射板在工作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基站配置的控制参数,根据每次接收到的DCI,基于生效时间进行相位调整即可,对于除了该智能发射板对应的搜索空间之外的其他搜索空间都不需要进行考虑,从减少PDCCH monitor(PDCCH监视)的角度来说,智能反射板只需要在其特定的搜索空间上监视RIS-RNTI加扰的PDCCH即可。
由于RIS在正常工作的状态中只需要接收PDCCH,而没有实际业务的传输,因此有可能导致数据非活动计时器(DataInactivityTimer)超时,而导致RIS从非空闲态进入空闲(IDLE)态,这使得RIS需要经常进行RRC连接重建,导致服务中断且功耗增加,因此对于RIS来说,需要禁止RIS发生由于DataInactivityTimer超时引起的连接态退出,以及不支持由于无业务传输导致的RRC连接释放。
以上非空闲态包括工作态、非激活态等;所述工作态可以包括:连接态,还可以包括:智能反射板与基站连接并可以进行通信等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505、发送退网请求;
当智能反射板位置由于部署或者其他原因确实需要退网时,还是支持高层触发的RRC连接释放过程;具体地,智能发射板可以向基站发送上层请求的连接释放(connectionrelease requested by upper layers),以请求退网。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所述第一节点可以为智能反射板,也称智能反射面、智能反射表面、可重构智能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停止状态转换计时器;所述状态转换计时器用于对处于所述非空闲态的时长进行计时并基于计时结果将所述非空闲态转换为空闲态,或连接态转换为非激活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在目标搜索空间内,检测与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不检测除所述目标RNTI外的其他RNTI对应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发送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ID;
接收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在实现相应反射板的配置方法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第一节点(如智能反射板)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相应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可以为基站、其他智能设备等;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所述第一节点可以为智能反射板,也称智能反射面、智能反射表面、可重构智能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目标搜索空间内,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ID;
生成针对所述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结果;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在实现相应反射板的配置方法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第二节点(如基站、某一智能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相应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80包括:处理器80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802;
相应于所述通信设备应用于第一节点时,所述处理器8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节点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的方法,与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相应于所述通信设备应用于第二节点时,所述处理器8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执行如图4所示的方法,与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时,所述通信设备8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803。所述通信设备8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04。其中,所述处理器801的个数可以为至少一个。网络接口803用于通信设备80与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通信设备80的操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1中,或者由处理器801实现。处理器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8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2,处理器801读取存储器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设备8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相应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一节点时,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节点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的方法,与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相应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二节点时,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执行如图4所示的方法,与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其中,
所述接收目标配置信息,包括: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检测与目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状态转换计时器;所述状态转换计时器用于对处于所述非空闲态的时长进行计时并基于计时结果将所述非空闲态转换为空闲态,或连接态转换为非激活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目标搜索空间内,不检测除所述目标RNTI外的其他RNTI对应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标识ID;
接收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8.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其中,
所述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包括:
在目标搜索空间内,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具有反射信号或转发信号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信息;所述连接或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一节点的ID;
生成针对所述第一节点的连接或注册结果;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连接或注册结果;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至少包括:目标RNTI。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或注册结果,还包括所述目标搜索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目标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13.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保持非空闲态时,接收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在目标搜索空间内,检测与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14.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配置针对第一节点的目标配置信息;所述目标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位,或相位和幅度;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目标配置信息;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在目标搜索空间内,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目标RNTI对应的目标配置信息。
15.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007991.6A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27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7991.6A CN11472731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2/070286 WO2022148369A1 (zh) 2021-01-05 2022-01-05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7991.6A CN11472731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312A CN114727312A (zh) 2022-07-08
CN114727312B true CN114727312B (zh) 2024-04-09

Family

ID=82233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7991.6A Active CN114727312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7312B (zh)
WO (1) WO20221483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1138A (zh) * 2021-08-23 2023-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节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网络节点和基站
TWI816504B (zh) * 2022-08-08 2023-09-21 國立中正大學 可重構智慧面板及基於可重構智慧面板之電磁環境感測系統
CN115361107B (zh) * 2022-10-20 2023-02-14 华南理工大学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575A (zh) * 2019-06-19 2019-10-15 东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小区基站无线通信的信息超表面智能处理系统
CN111181662A (zh) * 2020-02-19 2020-05-1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增强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接收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11245494A (zh) * 2020-01-13 2020-06-05 东南大学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定位信息辅助波束控制方法
CN111416646A (zh) * 2020-02-17 2020-07-14 北京大学 传播环境可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254031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ive reflection of rf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87672A1 (en) * 2019-06-19 2022-04-2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System, pane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ssive reflection of rf signals
CN111211824B (zh) * 2020-01-14 2022-09-06 东南大学 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辅助无线通信反射相位配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575A (zh) * 2019-06-19 2019-10-15 东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小区基站无线通信的信息超表面智能处理系统
WO2020254031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ive reflection of rf signals
CN111245494A (zh) * 2020-01-13 2020-06-05 东南大学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定位信息辅助波束控制方法
CN111416646A (zh) * 2020-02-17 2020-07-14 北京大学 传播环境可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181662A (zh) * 2020-02-19 2020-05-1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增强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接收性能的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Enhanced Wireless Network via Joint Active and Passive Beamforming;WU Qingqing等;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第18卷(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8369A1 (zh) 2022-07-14
CN114727312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27312B (zh) 一种节点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17835B (zh) 一种波束切换指示方法、设备和系统
JP7128897B2 (ja) Rrc接続の回復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0798864B (zh) 用于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925994B (zh) 用于资源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71206B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KR20230130099A (ko) Msg3 전송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KR20220046613A (ko) 웨이크업 신호의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매체
WO2019148493A1 (zh) 发送及接收寻呼消息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CN113812184A (zh) 非连续接收中的唤醒信令处理
CN111818603A (zh) 一种波束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24120230A1 (zh) 网络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244523A1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990962B2 (en)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415287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5513282A (ja) 無線ベアラ配置方法及び装置
CN110119111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314272B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208529B (zh) 信号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RU2782243C1 (ru) Способ уведомления о доступности интерфейса, способ указания доступности интерфейс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KR20200077562A (ko) 버퍼 상태 보고를 보고하는 방법, 사용자 기기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CN115209498B (zh) 信息信号的更新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40179757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0972146B (zh) 无线网络的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29172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