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7291B - 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7291B
CN114727291B CN202210343889.8A CN202210343889A CN114727291B CN 114727291 B CN114727291 B CN 114727291B CN 202210343889 A CN202210343889 A CN 202210343889A CN 114727291 B CN114727291 B CN 114727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vate network
local
data
networ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38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7291A (zh
Inventor
黄粤
魏颖琪
杨少龙
张涛
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38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7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7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7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7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8Access security using filters or firew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包括:专网分流设备,专网分流设备分别与专网中的专网基站以及局域网设备通信连接,专网基站与专网终端通信连接,分流设备还与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其中,专网分流设备用于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以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探测信息由专网终端通过专网基站发送至专网分流设备;并基于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基于探测信息获得专网终端的上下行专网通路信息,从而使专网部署成本低以及建设周期短。

Description

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装置、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互联网业务、物联应用业务以及数字化等业务的不断涌现,对大型企业园区的专用网络(即专网)需求正在逐步增大,制造、物流、港口、电力以及化工等领域的客户急需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行业的专网解决方案。
相关技术中,5G专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5G本地园区网络的部署,即企业的5G终端只允许在本地园区内(比如通过园区内的5G基站gNB)接入企业内网,终端与企业数据中心之间交互的数据只能在本地园区内流转。现有的5G专网方案,包括独立组网、在企业内部署5G核心网5GC以及采用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进行下沉分流等,均存在部署成本高以及实现复杂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切换的引导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专网部署成本高、实现复杂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包括:专网分流设备,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分别与所述专网中的专网基站以及局域网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专网基站与专网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分流设备还与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专网分流设备用于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以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所述探测信息由所述专网终端通过专网基站发送至所述专网分流设备;所述专网分流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以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和/或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以由所述专网基站将所述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所述专网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探测信息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之前,所述专网分流设备还用于:接收待认证终端在接入所述专网时通过所述专网基站发送的所述探测信息,并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对所述待认证终端进行认证操作,以在认证通过时,将所述待认证终端认证为所述专网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路探测服务器,与所述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待认证终端认证为所述专网终端时,将所述探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设备;所述通路探测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转发的所述探测信息,基于所述探测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通过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至所述专网分流设备;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和所述响应信息获取所述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确定所述专网通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设备为用户面功能UPF网元,所述专网分流设备与所述专网基站之间采用第一N3接口连接,所述专网分流设备与所述UPF网元之间采用第二N3接口连接,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所述探测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一N3接口侧的隧道用户面协议GTP-U隧道标识;和/或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二N3接口侧和/或所述专网基站侧的GTP-U隧道标识,其中,所述GTP-U隧道标识包括对应侧的N3接口标识、目标IP地址和专网通路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截取上行用户面数据中的GTP-U数据报文,作为所述本地上行数据;去除所述GTP-U数据报文中的GTP-U头部,得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解析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中的传输信息,所述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传输协议类型和隧道接口信息,以基于所述传输信息与所述本地分流规则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分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目标IP地址或所述目标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段,将所述本地上行数据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发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具体包括: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对所述本地下行数据进行GTP-U头部的封装,生成下行GTP-U分组数据,以将所述分组数据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所有上行数据均转发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包括: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以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所述探测信息由所述专网终端通过专网基站发送至所述专网分流设备;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以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和/或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以由所述专网基站将所述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所述专网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探测信息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之前,还包括:所述专网分流设备接收待认证终端在接入所述专网时通过所述专网基站发送的所述探测信息;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对所述待认证终端进行认证操作,以在认证通过时,将所述待认证终端认证为所述专网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具体包括: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待认证终端认证为所述专网终端时,将所述探测信息发送至核心网设备;所述专网分流设备接收通路探测服务器通过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探测信息生成的响应信息;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和所述响应信息获取所述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确定所述专网通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核心网设备为用户面功能UPF网元,所述专网分流设备与所述专网基站之间采用第一N3接口连接,所述专网分流设备与所述UPF网元之间采用第二N3接口连接,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所述探测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一N3接口侧的隧道用户面协议GTP-U隧道标识;和/或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二N3接口侧和/或所述专网基站侧的GTP-U隧道标识,其中,所述GTP-U隧道标识包括对应侧的N3接口标识、目标IP地址和专网通路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截取上行用户面数据中的GTP-U数据报文,作为所述本地上行数据;去除所述GTP-U数据报文中的GTP-U头部,得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解析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中的传输信息,所述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传输协议类型和隧道接口信息,以基于所述传输信息与所述本地分流规则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分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目标IP地址或所述目标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段,将所述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具体包括: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对所述本地下行数据进行GTP-U头部的封装,生成下行GTP-U分组数据,以将所述分组数据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本地分流规则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所有上行数据均转发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装置,包括探测模块和分流模块,其中,所述探测模块用于使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以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所述探测信息由所述专网终端通过专网基站发送至所述专网分流设备;所述分流模块用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以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和/或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以由所述专网基站将所述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所述专网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和方法,通过在专网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链路上设置专网分流设备,并且专网分流设备能够路由至内网的局域网设备,以通过专网分流设备根据探测信息的探测得到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实现了在专网基站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N2信令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专网终端的上下行专网通路信息,以基于专网通路实现专网和外网之间的数据分流。
进一步地,基于锁定的专网通路结合本地分流规则将本地专网数据在专网内传输,包括将专网终端发送的专网数据转发至局域网设备的数据,以及将局域网发送的专网数据打包转发至专网终端,实现了专网和公网之间的数据分流,一方面,该方案使专网部署成本底、建设周期短,另一方面,该方案不需要专网数据由运营商网络进行迂回传输,基于专网通路进行数据传输,不但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私密性,也有利于实现超低时延的通信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SOR-AF能够基于订阅的UE的漫游状态信息生成漫游引导信息,实时地将漫游引导信息下发至UDM,完成实时的业务引导,即引导UE向更高优先级的访问网络的灵活切换,进而有利于提升漫游网络的质量,提升UE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申请涉及到的名词(缩写词)进行解释。
GTP(GPRS隧道协议(GPRSTunnelingProtocol)):是一组基于IP的高层协议,位于TCP/IP,UDP/IP协议之上,GTP可以提供移动性的功能。使用GTP,网络的终端能够在网络中移动位置,不同的端点集之间可以建立多个隧道,从而根据业务不同可以提供不同的Qos,可以隐藏IP,安全性更高。
GTP-U:用户层面的GPRS隧道协议,是GTP中的一种,用来传输S1和X2用户面数据,在本公开中简称为用户面协议。
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端点标识):由接收端生成,供发送端使用,通过s1/x2信令交换。用于区分GTP隧道中的不同连接。
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是3GPP 5G核心网系统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5G核心网用户面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相关功能。
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
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进程管理功能。
DN(Data Network):数据网络,比如运营商业务,互联网接入或者第三方业务等。
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功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包括:专网分流设备102,专网分流设备102分别与专网中的专网基站202以及局域网设备204通信连接,专网基站202与专网终端30通信连接,分流设备还与核心网设备40通信连接。
其中,无线专网可以理解为,为特定的部门或群体提供安全可靠的无线服务的专业网络,其基础网络一般与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独立,在本公开中,通过设置专网分流设备,实现专网数据和公网数据的分流处理,核心网具体为5G核心网,专网基站202具体为5G专网基站。
局域网设备204具体用于形成局域内网,局域内网具体可以为企业内网、部门内网以及学校内网等。
核心网设备40具体包括用户面功能UPF网元402。
专网分流设备102用于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以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探测信息由专网终端通过专网基站发送至专网分流设备。
其中,专网分流设备通过接收专网终端的探测信息,基于探测信息进行通路探测,通过通路探测,能够在不分析N2信令的情况下,直接基于用户面获知专网终端的上下行GTP通道信息,以锁定专网通路,进而基于专网通路实现专网终端至局域网设备,即本地局域网的流量分流。
专网分流设备102还用于基于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以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和/或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专网基站,以由专网基站将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专网终端。
专网分流设备用于接收专网基站、局域网设备和UPF网元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的用户面数据,基于本地分流规则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和/或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专网基站,以由专网基站将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专网终端。
其中,本地上行数据为专网终端向局域网设备发送的数据,本地下行数据为局域网设备向专网终端发送的数据,专网终端向核心网发送的数据,以及核心网向专网终端发送的数据,则为公网数据,通过专网分流设备的设置,则不需要将专网数据再通过公网、即核心网进行传输。
另外,基于本地分流规则可以实现在专网终端接入专网后,只在专网内进行信息传输,或同时在专网和公网内进行信息传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专网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链路上设置专网分流设备,并且专网分流设备能够路由至内网的局域网设备,以通过专网分流设备根据探测信息的探测得到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实现了在专网基站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N2信令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专网终端的上下行专网通路信息,以基于专网通路实现专网和外网之间的数据分流。
进一步地,基于锁定的专网通路结合本地分流规则将本地专网数据在专网内传输,包括将专网终端发送的专网数据转发至局域网设备的数据,以及将局域网发送的专网数据打包转发至专网终端,实现了专网和公网之间的数据分流,一方面,该方案使专网部署成本底、建设周期短,另一方面,该方案不需要专网数据由运营商网络进行迂回传输,基于专网通路进行数据传输,不但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私密性,也有利于实现超低时延的通信效果。
具体地,专网分流设备串接在5G专网基站与核心网之间,只对用户面交互的上下行数据包进行监听、获取、解析,识别专网终端并获取其上下文信息,根据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流操作。分流设备不对5G专网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信令做任何处理,直接透传给核心网或基站。
如图2所示,专网分流设备102与UPF网元402之间采用第一N3接口连接,专网分流设备102与专网基站202之间采用第二N3接口连接,核心网设备40还包括AMF网元404、SMF网元406和DN网元408。
专网基站202与AMF网元404采用N2接口连接,UPF网元402和SMF网元406之间采用N4接口连接,UPF网元402和DN网络408之间采用N6接口连接。
通过设置专网分流设备102,使专网终端30通过专网基站202发送的专网数据,直接通过专网分流设备102传输到局域网设备204,使专网终端30通过专网基站202发送的公网数据,直接通过专网分流设备102发送至UPF网元。
另外,专网基站202与AMF网元404之间的传输信令,直接进行透传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探测信息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之前,专网分流设备还用于:接收待认证终端在接入专网时通过专网基站发送的探测信息,并基于探测信息对待认证终端进行认证操作,以在认证通过时,将待认证终端认证为专网终端。
在该实施例中,其中,专网分流设备102通过接收待认证终端发送的探测进行,并基于探测信息对待认证终端进行认证,认证成功时,将待认证终端确认为专网终端40,实现对专网终端的专网接入的认证,而针对本地专网的专网基站gNB覆盖范围内的非专网终端,则不进行探测也不被认证,进而无法通过分流设备接入企业内网。
具体地,专网分流设备102可以从核心网中的UDM网元中获取专网终端的认证数据,以基于认证数据对专网终端进行专网终端接入的认证操作,从而使本地专网业务,还是公网业务,涉及的5G终端都由运营商的5G核心网进行分配、控制、管理及计费,终端数据始终绑定在运营商的UDM数据库中,有利于运营商对终端用户的业务扩展。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地分流系统还包括:通路探测服务器104,与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例如,通路探测服务器104通过DN网元408与UPF网元402通信连接。
其中,专网分流设备将待认证终端认证为专网终端时,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核心网设备;通路探测服务器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转发的探测信息,基于探测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将响应信息通过核心网设备发送至专网分流设备;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具体包括:基于探测信息和响应信息获取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上下文信息确定专网通路。
具体地,专网分流设备102将探测信息发送至UPF网元,并由UPF网元将探测信息发送至通路探测服务器;通路探测服务器用于接收探测信息,并向UPF网元反馈基于探测信息生成响应信息,由UPF网元将响应信息发送至专网基站,由专网基站将响应信息发送至专网终端。
在该实施例中,本地分流系统具体由专网分流设备和通路探测服务器,专网分流设备通过接收专网终端发送的探测信息,以及道路探测服务器基于探测信息反馈的响应信息,通过对探测信息以及响应信息的识别与分析,获取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上下文信息确定专网通路,从而不需要通过专网基站与AMF网元之间的N2接口,直接从用户面获取上下文信息,即终端的上下行GTP通道信息,以进一步基于该通道信息通过专网分流设备实现专网数据的分流,使分流操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上行用户面通道接收探测信息;以及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下行用户面通道接收响应信息;专网分流设备还用于基于上行用户面通道和下行用户面通道获取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上下文信息进行数据分流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公网部署通路探测服务器,5G专网下的待认证终端自主发起至向通路探测服务器的探测,通路探测服务器响应探测,反馈响应信息,实现终端和通路探测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交互的探测数据流具备一定特征值,携带认证信息,探测流经过专网分流设备时,经分流设备识别认证,确认其为专网终端,并获取5G专网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上下行用户面通道中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根据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流操作。对比现有的、通过N3接口将专网流量从公网流量中分离,本地转发至企业内网的方案,本方案采用终端自主探测通路方法,进一步简化分流设备的逻辑,提高数据分流效率。
具体地,专网终端包括但不限于UE、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直译为客户前置设备)以及DTU(Data Terminal unit,数据传输设备)等。在接入专网时,即自动发起至公网部署的通路探测服务器的探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与专网基站之间采用第一N3接口连接,专网分流设备与UPF网元之间采用第二N3接口连接,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探测信息获取的第一N3接口侧的隧道用户面协议GTP-U隧道标识;和/或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响应信息获取的第二N3接口侧和/或专网基站侧的GTP-U隧道标识,其中,GTP-U隧道标识包括对应侧的N3接口标识、目标IP地址和专网通路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第一N3接口侧的GTP-U隧道标识包括专网终端的IP地址、第一N3接口的IP地址,UPF网元侧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和目标IP地址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N3接口侧和/或专网基站侧的GTP-U隧道标识包括第二N3接口的IP地址和/或专网基站侧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等。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专网分流设备102串接在5G专网基站202与UPF网元402之间,只对用户面交互的上下行数据包,即N3接口数据,进行监听、获取以及解析等操作,
对专网终端自主发起的探测流包括从专网终端30(认证之前为待认证终端)、至专网基站202、至专网分流设备102、至UPF网元402,到达通路探测服务器104,专网分流设备102对探测流进行识别,获取专网终端40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gNB侧的N3接口IP地址,gNB侧的隧道接口标识GTP TEID,UPF侧的N3接口IP地址,UPF侧的隧道接口标识GTPTEID,专网终端IP地址,目标IP地址等。
具体地,终端与服务器交互的探测数据流具备一定特征值,携带认证信息,专网分流器对探测流进行识别验证,确认其为专网终端,并获取5G专网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上下行用户面通道中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终端用户面上行信息含有UPF侧的N3接口IP地址,UPF侧的隧道接口标识GTP TEID,专网终端的IP地址,目标IP地址等,终端用户面下行信息含有gNB侧的N3接口IP地址、gNB侧的隧道接口标识GTP TEID等。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终端的探测获取到上下文信息,以基于上下文信息实现专网分流设备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的专网数据与公网数据的识别、数据目标接口地址的识别、数据分组的解包与封装等操作,以保证基于专网分流设备对数据分流操作的可靠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基于上下文信息截取上行用户面数据中的GTP-U数据报文,作为本地上行数据;去除GTP-U数据报文中的GTP-U头部,得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解析用户业务数据分组中的传输信息,传输信息包括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传输协议类型和隧道接口信息,以基于传输信息与本地分流规则将用户业务数据分组通过专网通路分流至局域网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去往局域网LAN的本地上行用户面数据分组,专网分流设备将数据分组的用户面协议的分组头部信息,即GTP-U分组头删除,并分析该数据分组的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协议类型及端口等信息,实现本地上行数据分组的解包操作,并根据设备预设的本地分流规则,将解包后的本地上行数据分组转发至本地的局域网,对于去往公网的上行用户面数据,分流设备不做处理,直接透传给UPF网元,从而在保证上行数据的可靠传输的同时,保证了专网数据和公网数据的高效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传输信息与本地分流规则将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专网分流设备基于目标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段,将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本地分流规则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通过解析得到目标IP地址,则可以直接根据目标IP地址确定目标局域网设备,或根据目标IP地址所属的IP地址段确定目标局域网设备,以保证本地上行数据的准确传输,同时又不影响专网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数据交互。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专网基站,具体包括:基于上下文信息,对本地下行数据进行GTP-U头部的封装,生成下行GTP-U分组数据,以将分组数据通过专网通路发送至专网基站。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来自局域网LAN本地下行用户面数据,专网分流设备根据已知的上下文信息,将数据分组封装成下行GTP-U数据分组,发给专网基站gNB,完成本地业务下行数据的发送,对于来自公网的下行用户面数据,分流设备不做处理,直接透传给本地基站gNB。
具体地,专网分流设备根据终端上下文信息,与预设的本地分流规则,将终端上行流量转发至企业LAN;专网分流设备接收来自企业LAN下行流量,根据上下文信息,将数据分组封装成下行GTP-U数据分组,发给gNB,完成本地业务下行数据的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局域网设备还用于:接收专网分流设备对待认证终端认证通过时发送的认证信息;以及局域网设备还用于:响应于认证信息,将业务数据发送至专网分流设备,以由专网分流设备通过专网基站将业务数据发送至专网终端。
在该实施例中,专网终端通过加载通路探测软件,实时进行通路探测,接入其归属的专网即可进行本地分流,离开专网区域即无法接入本地专网,另外,专网终端增加通路探测软件,实时进行通路探测,对于下行先至的局域网LAN的流量,一样可达至专网终端,实现了由局域网设备在未接收到终端的请求信息的前提下,直接向专网终端发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专网分流设备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所有上行数据均转发至局域网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本地分流规则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在基于专网分流设备对专网终端完成专网入网认证时,则专网分流设备接收到的专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则均为专网上行数据,因此均转发至局域网设备,实现了专网终端在入网后只能够在专网内的数据传输,有利于保证了专网内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增加专网分流设备,能够监控并识别专网终端自主发起的探测信息,以基于探测信息获取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且能够支持对接收到的GTP-U分组数据的解析功能,实现对分组数据的解包、封装以及路由转发等操作。
进一步地,通过增加专网分流设备,实现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以将专网终端的IP地址转换为局域网的IP地址。
再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本地分流规则,根据专网终端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类型以及端口等信息对本地流量进行可控转发,实现了对本地专网流量与公网流量的隔离,保证了专网流量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包括:
步骤S502,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以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探测信息由专网终端通过专网基站发送至专网分流设备。
步骤S504,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以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探测信息由专网终端通过专网基站发送至专网分流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专网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链路上设置专网分流设备,并且专网分流设备能够路由至内网的局域网设备,以通过专网分流设备根据探测信息的探测得到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实现了在专网基站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N2信令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专网终端的上下行专网通路信息,以基于专网通路实现专网和外网之间的数据分流。
进一步地,基于锁定的专网通路结合本地分流规则将本地专网数据在专网内传输,包括将专网终端发送的专网数据转发至局域网设备的数据,以及将局域网发送的专网数据打包转发至专网终端,实现了专网和公网之间的数据分流,一方面,该方案使专网部署成本底、建设周期短,另一方面,该方案不需要专网数据由运营商网络进行迂回传输,基于专网通路进行数据传输,不但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私密性,也有利于实现超低时延的通信效果。
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包括:
步骤S602,专网分流设备接收待认证终端在接入专网时通过专网基站发送的探测信息。
步骤S604,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对待认证终端进行认证操作,以在认证通过时,将待认证终端认证为专网终端。
步骤S606,专网分流设备将探测信息发送至UPF网元。
步骤S608,专网分流设备接收通路探测服务器通过UPF网元发送的基于探测信息生成的响应信息。
步骤S610,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和响应信息获取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上下文信息确定专网通路。
步骤S612,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接收待认证终端在接入专网时通过专网基站发送的探测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702,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上行用户面通道接收探测信息。
专网分流设备接收通路探测服务器通过UPF网元反馈的响应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704,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下行用户面通道接收响应信息。
本地分流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6,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上行用户面通道和下行用户面通道获取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步骤S708,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上下文信息进行数据分流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公网部署通路探测服务器,5G专网下的待认证终端自主发起至向通路探测服务器的探测,通路探测服务器响应探测,反馈响应信息,实现终端和通路探测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交互的探测数据流具备一定特征值,携带认证信息,探测流经过专网分流设备时,经分流设备识别认证,确认其为专网终端,并获取5G专网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上下行用户面通道中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根据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流操作。对比现有的、通过N3接口将专网流量从公网流量中分离,本地转发至企业内网的方案,本方案采用终端自主探测通路方法,进一步简化分流设备的逻辑,提高数据分流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与专网基站之间采用第一N3接口连接,专网分流设备与UPF网元之间采用第二N3接口连接,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探测信息获取的第一N3接口侧的隧道用户面协议GTP-U隧道标识;和/或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响应信息获取的第二N3接口侧和/或专网基站侧的GTP-U隧道标识,其中,GTP-U隧道标识包括对应侧的N3接口标识、目标IP地址和专网通路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第一N3接口侧的GTP-U隧道标识包括专网终端的IP地址、第一N3接口的IP地址,UPF网元侧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和目标IP地址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N3接口侧和/或专网基站侧的GTP-U隧道标识包括第二N3接口的IP地址和/或专网基站侧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等。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终端的探测获取到上下文信息,以基于上下文信息实现专网分流设备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的专网数据与公网数据的识别、数据目标接口地址的识别、数据分组的解包与封装等操作,以保证基于专网分流设备对数据分流操作的可靠执行。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
步骤S802,基于上下文信息截取上行用户面数据中的GTP-U数据报文,作为本地上行数据。
步骤S804,去除GTP-U数据报文中的GTP-U头部,得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
步骤S806,解析用户业务数据分组中的传输信息,传输信息包括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传输协议类型和隧道接口信息。
步骤S808,基于传输信息与本地分流规则将用户业务数据分组通过专网通路分流至局域网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去往局域网LAN的本地上行用户面数据分组,专网分流设备将数据分组的用户面协议的分组头部信息,即GTP-U分组头删除,并分析该数据分组的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协议类型及端口等信息,实现本地上行数据分组的解包操作,并根据设备预设的本地分流规则,将解包后的本地上行数据分组转发至本地的局域网,对于去往公网的上行用户面数据,分流设备不做处理,直接透传给UPF网元,从而在保证上行数据的可靠传输的同时,保证了专网数据和公网数据的高效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传输信息与本地分流规则将用户业务数据分组通过专网通路分流至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专网分流设备基于目标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段,将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本地分流规则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通过解析得到目标IP地址,则可以直接根据目标IP地址确定目标局域网设备,或根据目标IP地址所属的IP地址段确定目标局域网设备,以保证本地上行数据的准确传输,同时又不影响专网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数据交互。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网分流设备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专网基站,具体包括:
步骤S902,基于上下文信息,对本地下行数据进行GTP-U头部的封装,生成下行GTP-U分组数据,上下文信息包括专网基站侧的N3接口IP,专网基站侧的GTP TEID和UPF网元侧的N3接口IP。
步骤S904,将下行GTP-U分组数据通过专网通路发送至专网基站。
具体地,对于来自局域网LAN本地下行用户面数据,专网分流设备根据已知的上下文信息,将数据分组封装成下行GTP-U数据分组,发给专网基站gNB,完成本地业务下行数据的发送,对于来自公网的下行用户面数据,分流设备不做处理,直接透传给本地基站gNB。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本地分流规则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本地分流规则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所有上行数据均转发至局域网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本地分流规则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在基于专网分流设备对专网终端完成专网入网认证时,则专网分流设备接收到的专网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则均为专网上行数据,因此均转发至局域网设备,实现了专网终端在入网后只能够在专网内的数据传输,有利于保证了专网内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具体地,在相关技术中的5G专网方案,无论是独立组网、企业内部署5GC,还是UPF下沉分流,都具有成本高、实现复杂以及部署难的缺陷,本公开的本地分流系统和方法,通过增加本地分流设备和通路探测服务器,实现5G专网的本地流量的分流,无需解析复杂的信令面数据,即可实现企业专网数据的分流,对于需要进行企业5G专网建设,替代原有企业的有线、WiFi网络,本公开提出的方案可以很好的支持,另外,本公开提出的方案同样可以支持建设有组网安全性、专网数据隔离、超低时延通信的企业5G专网;进一步地,本公开适用于5G专网终端可在多个专网基站gNB切换的场景,规避了终端发生专网gNB切换时,终端上下文信息发生变化,专网分流设备无法感知获取这些变化的问题,同样支持来自企LAN的下行数据先至的场景,最后,本公开提出的方案非常适用于工业企业中需要定制5G终端、定制5G专网以支持其信息化改造的场景。
下面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装置1000。图10所示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装置10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装置1000以硬件模块的形式表现。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装置10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探测模块1002和分流模块1002,其中,探测模块1002用于使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以确定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探测信息由专网终端通过专网基站发送至专网分流设备;分流模块1004用于使专网分流设备基于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以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和/或将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专网基站,以由专网基站将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专网终端。
如图11所示,专网分流设备为网络设备,具体为电子设备,电子设备11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1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1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1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120和处理单元1110)的总线11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1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1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110可以执行如图5中所示的步骤S502与步骤S504所描述的方案。
存储单元11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1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1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1203。
存储单元11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1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1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1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1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1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16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1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1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14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15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150通过总线1130与电子设备11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1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5)

1.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网分流设备,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分别与所述专网中的专网基站以及局域网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专网基站与专网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分流设备还与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用于:接收待认证终端在接入所述专网时通过所述专网基站发送的探测信息,并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对所述待认证终端进行认证操作,以在认证通过时,将所述待认证终端认证为所述专网终端,并将所述探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核心网设备;
所述本地分流系统还包括:通路探测服务器,与所述核心网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通路探测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转发的所述探测信息,基于所述探测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将所述响应信息通过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至所述专网分流设备;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和所述响应信息获取所述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确定所述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以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和/或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以由所述专网基站将所述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所述专网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为用户面功能UPF网元,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与所述专网基站之间采用第一N3接口连接,所述专网分流设备与所述UPF网元之间采用第二N3接口连接,
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所述探测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一N3接口侧的隧道用户面协议GTP-U隧道标识;和/或
所述上下文信息还包括基于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二N3接口侧和/或所述专网基站侧的GTP-U隧道标识,
其中,所述GTP-U隧道标识包括对应侧的N3接口标识、目标IP地址和所述专网通路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截取上行用户面数据中的GTP-U数据报文,作为所述本地上行数据;
去除所述GTP-U数据报文中的GTP-U头部,得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
解析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中的传输信息,所述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传输协议类型和隧道接口信息,以基于所述传输信息与所述本地分流规则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分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目标IP地址或所述目标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段,将所述本地上行数据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发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对所述本地下行数据进行GTP-U头部的封装,生成下行GTP-U分组数据,以将所述分组数据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所有上行数据均转发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7.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网分流设备接收待认证终端在接入所述专网时通过专网基站发送的探测信息;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对所述待认证终端进行认证操作,以在认证通过时,将所述待认证终端认证为专网终端,并将所述探测信息发送至核心网设备;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包括:所述专网分流设备接收通路探测服务器通过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探测信息生成的响应信息;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和所述响应信息获取所述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确定所述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以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和/或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以由所述专网基站将所述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所述专网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为用户面功能UPF网元,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与所述专网基站之间采用第一N3接口连接,所述专网分流设备与所述UPF网元之间采用第二N3接口连接,
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所述探测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一N3接口侧的隧道用户面协议GTP-U隧道标识;和/或
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基于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的所述第二N3接口侧和/或所述专网基站侧的GTP-U隧道标识,
其中,所述GTP-U隧道标识包括对应侧的N3接口标识、目标IP地址和所述专网通路的隧道接口标识TEID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截取上行用户面数据中的GTP-U数据报文,作为所述本地上行数据;
去除所述GTP-U数据报文中的GTP-U头部,得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
解析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中的传输信息,所述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传输协议类型和隧道接口信息,以基于所述传输信息与所述本地分流规则将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分组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分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分流规则适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目标IP地址或所述目标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段,将所述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对所述本地下行数据进行GTP-U头部的封装,生成下行GTP-U分组数据,以将所述分组数据通过所述专网通路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本地分流规则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所有上行数据均转发至所述局域网设备。
13.一种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认证模块、探测模块和分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使专网分流设备接收待认证终端在接入所述专网时通过专网基站发送的探测信息;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对所述待认证终端进行认证操作,以在认证通过时,将所述待认证终端认证为专网终端,并将所述探测信息发送至核心网设备;
所述探测模块用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探测信息执行通路探测操作,包括:所述专网分流设备接收通路探测服务器通过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探测信息生成的响应信息;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探测信息和所述响应信息获取所述专网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基于所述上下文信息确定所述专网终端的专网通路;
所述分流模块用于使所述专网分流设备基于所述专网通路和本地分流规则对接收到的用户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操作,以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上行数据发送至局域网设备,和/或将所述用户面数据中的本地下行数据发送至所述专网基站,以由所述专网基站将所述本地下行数据下发至所述专网终端。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7~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专网的本地分流方法。
CN202210343889.8A 2022-03-31 2022-03-31 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27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3889.8A CN114727291B (zh) 2022-03-31 2022-03-31 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3889.8A CN114727291B (zh) 2022-03-31 2022-03-31 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291A CN114727291A (zh) 2022-07-08
CN114727291B true CN114727291B (zh) 2023-09-29

Family

ID=8224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3889.8A Active CN114727291B (zh) 2022-03-31 2022-03-31 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72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6113A (zh) * 2022-07-12 2022-10-21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无线通信系统
CN115379505B (zh) * 2022-10-26 2023-03-24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公专网融合的数据分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017581A (zh) * 2022-12-14 2023-04-25 深圳千通科技有限公司 5g流量分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35309B (zh) * 2023-01-05 2023-05-23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车辆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6113077B (zh) * 2023-02-13 2024-05-0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5g cpe下行分流技术的专网高可用组网方法
CN115988568B (zh) * 2023-03-14 2023-08-15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专网设备、数据处理方法、车辆控制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7339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利用wlan实现数据流量分流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US9800474B1 (en) * 2014-10-21 2017-10-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ter service network communication optimization
CN110557785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c的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1263407A (zh) * 2020-01-19 2020-06-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分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566185A (zh) * 2020-12-18 2021-03-26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业务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基站
CN112788644A (zh) * 2020-12-31 2021-05-11 西安抱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网络中业务数据的边缘分流系统和方法
CN112910791A (zh) * 2021-02-08 2021-06-04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系统及其方法
CN113423120A (zh) * 2021-06-22 2021-09-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专网终端的数据分流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73465A (zh) * 2021-07-13 2021-10-01 蒋溢 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73538A (zh) * 2021-07-13 2021-10-01 蒋溢 一种基于无线融合网络的分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573378A (zh) * 2021-07-19 2021-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竞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6917A (zh) * 2021-08-04 2021-11-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辅助实现gtp通信数据报文处理方法、装置
CN114205815A (zh) * 2021-10-27 2022-03-18 广州热点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5g专网认证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14244906A (zh) * 2021-12-15 2022-03-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量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404745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Veniam, Inc. Intelligent offloading of traffic to public and private wi-fi hotspots leveraging the cloud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including, for example, autonomous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7339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利用wlan实现数据流量分流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US9800474B1 (en) * 2014-10-21 2017-10-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ter service network communication optimization
CN110557785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c的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1263407A (zh) * 2020-01-19 2020-06-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分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566185A (zh) * 2020-12-18 2021-03-26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业务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基站
CN112788644A (zh) * 2020-12-31 2021-05-11 西安抱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网络中业务数据的边缘分流系统和方法
CN112910791A (zh) * 2021-02-08 2021-06-04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系统及其方法
CN113423120A (zh) * 2021-06-22 2021-09-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专网终端的数据分流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73465A (zh) * 2021-07-13 2021-10-01 蒋溢 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73538A (zh) * 2021-07-13 2021-10-01 蒋溢 一种基于无线融合网络的分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573378A (zh) * 2021-07-19 2021-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竞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6917A (zh) * 2021-08-04 2021-11-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辅助实现gtp通信数据报文处理方法、装置
CN114205815A (zh) * 2021-10-27 2022-03-18 广州热点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5g专网认证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14244906A (zh) * 2021-12-15 2022-03-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量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G-R与WLAN异构融合组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刘凯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全文 *
林奕琳等."5G MEC网络能力开放架构研究及实践".《通信热点》.2021, 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291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27291B (zh) 本地分流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454880B2 (en) IP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CN114244906B (zh) 数据流量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50381563A1 (en) Relay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p address of client to server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100014532A1 (en) Gateway
CN10981891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09743244A (zh) 一种基于sdn与nfv技术实现高速互联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13596917B (zh) 基于信令辅助实现gtp通信数据报文处理方法、装置
CN114980100B (zh)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68302B (zh) 设备操控实现方法、系统和代理网关
Mahmoud et al.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approach for enhanced 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
CN106506718B (zh) 基于多重NAT纯IPv6网络的IVI过渡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13472625B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透明桥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61758B1 (ko) 모바일 네트워크에서 일반 패킷 무선 서비스 터널링 프로토콜 사용자 평면 패킷의 고속 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4615197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2249464A (zh) 使用網際網路協定網路於蜂巢式資料封包路由的方法
CN114339943A (zh) 网络接入方法、数据分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26648A (zh) 多路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529631A (zh) 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第一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4716B (zh) 切片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JP7469216B2 (ja) 通信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5967935B (zh) 5g基站经nat网关与5gc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介质
US20220345933A1 (en) Use Of IP Networks For Routing Of Cellular Data Packets
CN115297529A (zh) 专用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461297A (zh) 用于路由蜂窝数据数据包的ip网络的使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