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术语定义:
5GC:5G核心网,是5G移动网络的核心,它为最终用户建立可靠、安全的网络连接,并提供对其服务的访问。
核心网控制面:核心网控制信令处理功能的总称。
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Function,简称AMF):用于执行注册、连接、可达性、移动性管理,为用户设备UE和会话管理功能SMF提供会话管理消息传输通道,为用户接入时提供认证、鉴权功能,终端和无线的核心网控制面接入点。
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简称SMF),用于负责隧道维护、IP地址分配和管理、UP功能选择、策略实施和QoS中的控制、计费数据采集、漫游等。
用户面数据转发(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用于实现分组路由转发、策略实施、流量报告、服务质量Qos处理。
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相关技术进行简要说明:
在XG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参考附图1所示,在5G专网专用的场景中,目前主流的网络部署方式是将5G核心网的用户面数据转发设备(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下沉到用户现场(例如:园区等),然后通过路由或者隧道的方式将本地不同用户终端产生的数据流量进行本地分流、或者路由到本地园区内网中。但是,上述部署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或者不足:
(1)由于UPF-U面的数据处理能力需要和5G基站的处理能力相匹配,此时,如果5G用户终端的数据仅在园区内,从图1中的数据流向可以看出,5G专网专用场景中的数据往往集中在单个基站下或者几个基站下,一般不会通过UPF向园区网络或者外部进行传输,这样会造成UPF-U面的数据处理能力出现浪费的情况。
(2)为了实现切换基站的设计,基站之间配置有接口Xn,对于接口Xn而言,配套有一定的带宽能力,若存在不同基站下终端数据互访需求,可以利用Xn接口实现不同基站下用户数据互通操作。但是,在园区内,数据移动类终端较少,专网专用场景下的用户终端多为数采设备、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头显、视觉质检等固定设备,即使自动导引运输(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小车等也集中在基站一个小区域中,发生基站间切换概率不大,从而使得所配置的带宽资源有所浪费;即使存在终端发生切换基站的情况,倒换数据量也较少,带宽资源仍有冗余。
总的来说,上述方式相比传统的面向用户(即to C)的大网部署方式而言,已经显著降低了对外部传输网络资源的消耗,仅在园区内部进行。但是经过实际情况发现,在5G专网专用的场景中,数据很多时候都是专网内部终端之间进行转发,具体的,专网本地终端之间的数据往往也需要通过用户面设备进行转发处理,即在基站获取到数据时,数据可以通过N3接口上传至UPF控制面,而后基站会再次通过N3接口接收由UPF控制面所转发的数据,这样不仅增大了数据传输的链路长度以及传输时长,并且对于部署成本要求较高的网络结构而言,也占用了UPF设备的较多转发资源;实际需要通过用户面进行转发处理的数据很少,这样对于部署成本要求较高的网络结构,UPF具有较高的转发能力而言,使得UPF的转发能力存在浪费的情况。
由于目前的UPF的实现方式并非最佳方式,成本方面都有优化的空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车辆控制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实现了现场设备的足够轻量化,并且能够与云上管控对接,其中,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参考附图2所示,该基站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终端以及核心网控制面通信连接,具体的,核心网控制面可以包括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Function,简称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简称SMF)网元以及用户面数据转发(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控制面等等,基站可以通过所包括的UPF数据面代理模块与UPF控制面通信连接。
另外,对于核心网控制面而言,核心网控制面可以部署在云端,可以理解的是,云端可以部署有一个或多个核心网控制面,一个核心网控制面中可以生成或者建立一个或多个核心网控制面实例,核心网控制面实例可以为单租户或者多租户提供相对应的公共云服务。在一些实例中,核心网控制面可以配置多个核心网控制面实例,通过所设置的多个核心网控制面实例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可靠的云服务。
终端可以是任何具有一定数据传输能力的计算设备,具体实现时,终端可以是手机、个人电脑PC、平板电脑、数采设备、虚拟现实头显设备、视觉质检设备、AGV车辆等等。此外,终端的基本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器的数量取决于终端的配置和类型。客户端/请求端也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为易失性的,例如RAM,也可以为非易失性的,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闪存等,或者也可以同时包括两种类型。存储器内通常存储有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也可以存储有程序数据等。除了处理单元和存储器之外,终端还包括一些基本配置,例如网卡芯片、IO总线、显示组件以及一些外围设备等。可选地,一些外围设备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输入笔、打印机等。其它外围设备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上述的基站,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一种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具体可以实现单基站场景中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以及跨基站场景中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其中,单基站场景适用于覆盖范围比较小(200平米以内)的专网场景,跨基站适用于覆盖范围比较大(超过200平米)的专网场景。
参考附图3所示,单基站场景中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其中,待传输的专网数据可以图像数据、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文本数据以及其他能够进行传输的任何数据等等,在获取到专网数据之后,可以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基站中包括用于实现本地分流操作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相对应的,在专网数据不是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可以通过基站中包括的UPF数据面代理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核心网控制面进行相应处理。
对于专网数据而言,可以通过预先配置好的IP地址表来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此时,在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PDCP模块中包括的用于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IP地址表,IP地址表中包括来自基站的各个终端的IP地址;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
具体的,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可以包括:获取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IP地址;在IP地址表中包括目标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IP地址表中不包括目标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不是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
在确定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之后,则可以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具体的,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可以包括:确定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与基站通信连接;通过PDCP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
在确定专网数据不是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之后,则可以对专网数据不进行任何处理,或者,可以将专网数据发送至核心网控制面进行分析处理,此时,为了能够实现基站能够与核心网控制面进行有效地数据通信操作,在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之前,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基站中建立用户面功能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通过数据面代理模块与云上的UPF控制面建立通信连接。而后则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地通过数据面代理模块与UPF控制面进行数据通信操作。
应用实例1:在预设专网中,基站1可以通信连接有控制终端和多个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1、图像采集设备2和图像采集设备3),控制终端可以通过基站1对多个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控制,假设控制终端向基站1发送控制指令1,基站1获取到控制指令1之后,可以识别控制指令1是否为本地终端数据,在确定控制指令1是本地的图像采集设备2所对应的数据时,则可以通过所包括的PDCP模块将控制指令1发送至图像采集设备2,以使得图像采集设备2基于控制指令1进行相对应的操作。
应用实例2:在预设专网中,基站2可以通信连接有控制终端和虚拟现实设备,控制终端可以通过基站2对虚拟现实设备的播放图像进行控制,假设控制终端向基站2发送图像数据,基站1获取到图像数据之后,可以识别图像数据是否为本地终端数据,在确定图像数据是本地的虚拟现实设备所对应的数据时,则可以通过所包括的PDCP模块将图像数据发送至虚拟现实设备,以使得虚拟现实设备可以对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基站场景下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有效地实现了通过基站的PDCP层对来自同一个基站的不同终端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数据不再向上传输,即数据无需在通过N2或者N3接口传输至UPF控制面,实现了数据在PDCP模块处终结,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数据传输所需要的链路长度和传输时间,具体在对基站进行部署时,在基站侧配置了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该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仅负责和云上UPF-C(UPF控制面)对接,其无需负责进行本地数据的转发操作,因此,不仅能够减少对UPF设备进行部署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减少UPF设备的资源浪费的情况,进一步减少了网络部署成本,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另外,参考附图4所示,跨基站场景中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其中,待传输的专网数据可以图像数据、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文本数据以及其他能够进行传输的任何数据等等,在获取到专网数据之后,可以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专网数据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以及基站间接口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
在专网数据不是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可以不对专网数据进行任何处理,或者,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可以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或者,在专网数据也不是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可以通过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UPF控制面,以通过UPF控制面进行相对应的数据处理操作。
对于专网数据而言,可以通过预先配置好的IP地址表来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此时,在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所以PDCP模块中包括的用于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IP地址表,IP地址表中包括来自相邻基站的各个终端的IP地址;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
其中,获取所以PDCP模块中包括的用于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IP地址表可以包括:获取与基站相对应的所有相邻基站;在任一相邻基站与任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时,则接收相邻基站的广播信号,广播信号中包括接入相邻基站的终端IP地址;基于所有接入相邻基站的所有终端IP地址,生成IP地址表。
在获取到IP地址表之后,则可以基于IP地址表进行专网数据的识别操作,具体的,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可以包括:获取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IP地址;在IP地址表中包括目标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IP地址表中不包括目标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不是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
在确定专网数据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之后,则可以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此时,通过PDCP模块以及基站间接口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可以包括:获取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基站以及目标终端,目标基站为基站的相邻基站,目标终端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通过PDCP模块和基站间接口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使目标基站通过所包括的PDCP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
在确定专网数据不是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之后,则可以对专网数据不进行任何处理,或者,可以将专网数据发送至核心网控制面进行分析处理,此时,为了能够实现基站能够与核心网控制面进行有效地数据通信操作,在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之前,方法还包括:在各个基站中建立用户面功能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通过数据面代理模块与云上的UPF控制面建立通信连接。
应用实例:终端1与基站1通信连接,终端2与基站2通信连接,终端1可以通过基站1和基站2与终端2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具体的,终端1可以向基站1发送图像数据,在基站1获取到图像数据之后,可以识别图像数据是否为终端本地数据,在确定图像数据为基站2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可以通过基站1中包括的PDCP模块以及基站1与基站2之间的接口Xn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基站2。
在基站2获取到图像数据之后,可以先识别图像数据是否为基站2的终端本地数据,在确定图像数据为终端2所对应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可以通过基站2所包括的PDCP模块将图像数据发送至终端2,从而实现了跨基站的数据传输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跨基站场景下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有效地实现了通过基站的PDCP层以及基站间接口对来自不同基站的不同终端数据进行本地分流,数据不再向上传输,即数据无需在通过N2或者N3接口传输至UPF控制面,实现了数据在PDCP模块处终结,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数据传输所需要的资源,在对基站进行部署时,各个基站侧不仅配置了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该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仅负责和云上UPF-C(UPF控制面)对接,其无需负责进行本地数据的转发操作,并且,在建立不同基站邻区关系的过程中,基站的PDCP层除了本基站的终端的IP信息以外,同时保存并更新相邻基站的终端IP信息,为后续做跨基站的数据分流操作做准备,而后为相邻基站进行路由寻址,这样可以通过PDCP层和基站间接口来实现跨基站的本地分流操作,因此可以减少UPF设备的资源浪费的情况,有利于减少网络部署成本,同时也扩展了该方法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各实施例之间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可以实现单基站或者跨基站下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操作,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可以理解的是,该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具体的,在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实现为硬件时,其具体可以是具有本地数据的分流操作的各种电子设备。当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实现为软件时,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例举的电子设备中。具体实现时,该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可以实现为基站,即该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应用于基站,上述的基站中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本地分流操作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模块,具体的,该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01: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
步骤S502: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
下面对上述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和实现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501: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
在预设专网中部署有基站,该基站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专网终端通信连接,上述的专网终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虚拟现实终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自动导引运输AGV小车等等,并且该基站还能够与云端的核心网控制面通信连接,当用户存在数据传输需求时,则可以使得基站获得待传输的专网数据。对于待传输的专网数据而言,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所获得的待传输的转网数据可以不同,例如:在对虚拟现实终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自动导引运输AGV小车进行控制的应用场景中,基站可以获得用于对虚拟现实终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自动导引运输AGV小车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
在一些实例中,专网数据可以由核心网控制面发送至基站,从而使得基站可以稳定地获取到待传输的专网数据,此时,在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之前,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基站中建立用户面功能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即在基站中建立UPF-U面代理模块;通过数据面代理模块(即UPF-U面代理模块)与云上的UPF控制面建立通信连接。
为了能够保证基站与核心网控制面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可以在基站中建立或者生成用户面功能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具体的,可以先获取用于限定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的标准定义,基于标准定义在基站中建立用户面功能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所建立的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即UPF-U面代理模块)用于负责和云上UPF-C(UPF控制面)对接,不做任何的终端本地数据的转发和处理操作,这样将UPF网元划分为UPF数据面(即UPF-U面代理模块)和UPF控制面(即UPF-C面)两部分,不仅方便进行云化数据的处理操作,并且还大大降低了对UPF进行部署的成本。
在另一些实例中,所获得的专网数据不仅可以通过核心网控制面发送至基站,还可以是第三设备发送至基站的,例如:控制终端通过基站对专网中的数采设备进行控制时,此时,基站可以获取到控制终端所发送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对专网中的数采设备进行控制。
步骤S502: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
对于专网数据而言,所获得的专网数据可能是来自于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其中,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是指要发送至基站的本地终端的数据,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是指要发送至相邻基站的本地终端的数据。或者,专网数据也可能不是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准确地数据处理操作,并减少对UPF设备的转发资源进行浪费的情况,在获取到专网数据之后,可以先对专网数据进行数据识别操作,以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可以通过基站中的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操作,而无需通过UPF设备进行转发,有效地减少了对UPF设备的转发资源的浪费情况。
在一些实例中,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可以包括: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可以通过PDCP模块直接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或者,在专网数据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获取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的基站间接口,并通过PDCP模块和基站间接口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
对于单基站的应用场景而言,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可以包括:确定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与基站通信连接;通过PDCP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
举例1,参考附图6所示,基站可以连接有终端1、终端2和终端3,在获取到专网数据之后,可以先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终端,在目标终端为终端3时,在基站获取到专网数据之后,可以通过PDCP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终端3,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在单基站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将专网数据稳定地传输至目标终端。
对于跨基站的应用场景而言,通过PDCP模块和基站间接口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可以包括:获取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基站以及目标终端,目标基站为基站的相邻基站,目标终端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通过PDCP模块和基站间接口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使目标基站通过所包括的PDCP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
举例2,参考附图7所示,基站通信连接有相邻基站1和相邻基站2,基站可以连接有多个终端,在获取到专网数据之后,可以先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终端,在目标终端为相邻基站1下的终端2时,在基站获取到专网数据之后,可以通过PDCP模块和基站间接口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相邻基站1,在相邻基站1获取到专网数据之后,可以通过所包括的PDCP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终端2,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在跨基站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将专网数据稳定地传输至目标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通过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于来自于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而言,通过基站中的PDCP模块可以进行本地数据的分流处理,而无需通过UPF设备进行转发,这样不仅缩短了对数据进行转发的链路长度和传输时间,并且,在进行网络部署时,可以减少对UPF设备进行部署的成本以及转发能力,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了对UPF设备的转发资源的浪费情况,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附图8所示,对于专网数据而言,由于不同类型的专网数据可以对应有不同的本地数据的转发策略,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准确地数据处理操作,在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之后,可以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专网数据的具体类型,此时,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801:获取PDCP模块中包括的用于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IP地址表,IP地址表中包括来自基站的各个终端的第一类IP地址以及来自相邻基站的各个终端的第二类IP地址。
其中,获取PDCP模块中包括的用于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IP地址表可以包括:获取接入基站的所有终端的第一类IP地址;确定与基站相对应的所有相邻基站;在任一相邻基站与任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时,接收相邻基站的广播信号,广播信号中包括接入相邻基站的各个终端的第二类IP地址;基于所有的第一类IP地址和所有的第二类IP地址,生成IP地址表。
具体的,在对各个基站进行部署操作时,各个基站之间的相邻关系可以预先被确定,其中,两个基站是否互为相邻基站主要与两个基站间的距离相关,在一些实例中,当两个基站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对两个基站进行部署时,两个基站可以相互接收到对方的广播信号,通过广播信号即可确定两个基站之间所存在的相邻关系。当两个基站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在对两个基站进行部署时,两个基站不能相互接收到对方的广播信号,因此可以确定两个基站之间不存在相邻关系。
在基站与各个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时,基站则可以获取到接入到该基站的所有终端的第一类IP地址,另外,在对各个基站进行部署操作时,即可确定与基站相对应的所有相邻基站,在任一相邻基站与任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时,则相邻基站可以向外发送广播信号,这样使得基站可以接收到相邻基站的广播信号,该广播信号中包括接入相邻基站的各个终端的第二类IP地址。
在获取到第一类IP地址和第二类IP地址之后,可以对所有的第一类IP地址和第二类IP地址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可以获得包括所有的第一类IP地址和所有的第二类IP地址的IP地址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IP地址表中的第一类IP地址和第二类IP地址而言,为了能够准确地区分上述的第一类IP地址和第二类IP地址,IP地址表中所包括的IP地址不仅关联有终端信息,还关联有基站信息,即第一类IP地址关联有当前基站的基站标识以及所对应的终端标识,第二类IP地址关联有相邻基站的基站标识以及所对应的终端标识,这样通过识别基站标识是当前基站的标识还是相邻基站的标识,即可准确地识别出IP地址表中的IP地址信息是第一类IP地址还是第二类IP地址,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对本地数据进行分流的准确可靠性。
在又一些实例中,在生成IP地址表之后,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对IP地址表中的第二类IP地址信息进行维护和更新的技术方案,此时,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入相邻基站的终端发生变化时,接收相邻基站的更新广播信号;基于更新广播信号对IP地址表中的第二类IP地址进行更新,获得更新后IP地址表。
具体的,在接入相邻基站的终端发生变化时,为了能够准确地对本地数据进行分流操作,则需要对IP地址表中的第二类IP地址进行更新操作,此时,该基站可以接收到相邻基站的更新广播信号,该更新广播信号中可以包括接入相邻基站的终端IP地址;在基站获取到更新广播信号之后,可以基于更新广播信号对IP地址表中的第二类IP地址进行更新,从而可以获得更新后IP地址表,更新后IP地址表中的第二类IP地址与更新前的IP地址表中的第二类IP地址不同,这样有效地实现了对相邻基站的终端IP信息进行维护和更新操作。
相类似的,在生成IP地址表之后,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对IP地址表中的第一类IP地址信息进行维护和更新的技术方案,此时,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入基站的终端发生变化时,基于终端接入信号对IP地址表中的第一类IP地址进行更新,获得更新后IP地址表,更新后IP地址表中的第一类IP地址与更新前的IP地址表中的第一类IP地址不同,这样有效地实现了对基站的终端IP信息进行维护和更新操作。
步骤S802: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
在获取到IP地址表之后,可以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具体的,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可以包括:获取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IP地址;在IP地址表中包括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第一类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IP地址表中包括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第二类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IP地址表中不包括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第一类IP地址、且不包括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第二类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不是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专网数据的数据类型进行准确地识别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PDCP模块中包括的用于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IP地址表,而后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进行准确地识别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对本地数据进行分流操作的稳定可靠性。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参考附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车辆控制装置,可以理解的是,该车辆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具体的,在车辆控制装置实现为硬件时,其具体可以是具有车辆控制操作的各种电子设备。当车辆控制装置实现为软件时,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例举的电子设备中。具体实现时,该车辆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基站,即该车辆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上述的基站中可以包括用于实现车辆控制操作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模块,具体的,该车辆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901:在预设专网中,获取与待控车辆相对应的控制信息。
步骤S902:在控制信息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控制信息进行本地分流处理,以基于控制信息对待控车辆进行控制。
具体的,在待控车辆(无人车或者有人车)行驶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对待控车辆进行准确有效地控制,车辆控制装置可以获取待控车辆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可以包括车辆运行数据、行驶的目的地的控制信息、行驶路径的控制信息等等,其中,车辆运行数据可以包括车辆当前位置、车辆行驶速度、车辆运行状态等等。在获取到控制信息之后,为了保证车辆控制的稳定可靠性,可以将控制信息发送至待控车辆,以基于控制信息对待控车辆进行稳定、有效地控制操作,例如,可以基于控制信息中的行驶路径的控制信息控制待控车辆所行驶的车道,即可以基于控制信息控制待控车辆由车道1切换至车道2。
在一些实例中,为了能够提高对车辆进行控制的稳定可靠性,待控车辆上可以设置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可以快速获取与待控车辆相对应的运行状态数据,与待控车辆相对应的运行状态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车辆的当前车速、行驶方向和环境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包括周围物体的分布位置、车辆前方车辆的车速和车辆所处道路的道路限速。在一些实例中,传感器可以包括图像采集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具体的,通过图像采集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来确定与待控车辆相对应的运行状态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车辆控制装置而言,车辆控制装置可以设置于车辆上,或者,车辆控制装置可以独立于车辆进行设置,此时,车辆控制装置可以与车辆CPU通信连接。
另外,对于车辆控制装置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对车辆控制装置进行调整,即根据车辆类型的不同,车辆控制装置中所包括的算法模块也会有所不同,此时,车辆控制装置不仅可以实现车辆自动驾驶的控制操作,还可以实现的其他操作。例如,对于物流车辆、公共服务车辆、医疗服务车辆、终端服务车辆会涉及不同的车辆控制装置。下面分别针对这四种自动驾驶车辆对车辆控制装置中所包括的算法模块进行举例说明:
其中,物流车辆是指物流场景中使用的车辆,例如:可以是带自动分拣功能的物流车辆、带冷藏保温功能的物流车辆、带测量功能的物流车辆。这些物流车辆会涉及不同的算法模块。
例如,对于物流车辆,可以带有自动化的分拣装置,该分拣装置可以在物流车辆到达目的地后自动把货物取出并搬送、分拣、存放。这就涉及用于货物分拣的算法模块,该算法模块主要实现货物取出、搬运、分拣以及存放等逻辑控制。
又例如,针对冷链物流场景,物流车辆还可以带有冷藏保温装置,该冷藏保温装置可以实现运输的水果、蔬菜、水产品、冷冻食品以及其它易腐烂的食品进行冷藏或保温,使之处于合适的温度环境,解决易腐烂食品的长途运输问题。这就涉及用于冷藏保温控制的算法模块,该算法模块主要用于根据食品(或物品)性质、易腐性、运输时间、当前季节、气候等信息动态、自适应计算冷餐或保温的合适温度,根据该合适温度对冷藏保温装置进行自动调节,这样在车辆运输不同食品或物品时运输人员无需手动调整温度,将运输人员从繁琐的温度调控中解放出来,提高冷藏保温运输的效率。
又例如,在大多物流场景中,是根据包裹体积和/或重量进行收费的,而物流包裹的数量非常庞大,单纯依靠快递员对包裹体积和/或重量进行测量,效率非常低,人工成本较高。因此,在一些物流车辆中,增设了测量装置,可自动测量物流包裹的体积和/或重量,并计算物流包裹的费用。这就涉及用于物流包裹测量的算法模块,该算法模块主要用于识别物流包裹的类型,确定物流包裹的测量方式,如进行体积测量还是重量测量或者是同时进行体积和重量的组合测量,并可根据确定的测量方式完成体积和/或重量的测量,以及根据测量结果完成费用计算。
其中,公共服务车辆是指提供某种公共服务的车辆,例如:可以是消防车、除冰车、洒水车、铲雪车、垃圾处理车辆、交通指挥车辆等。这些公共服务车辆会涉及不同算法模块。
例如,对于自动驾驶的消防车,其主要任务是针对火灾现场进行合理的灭火任务,这就涉及用于灭火任务的算法模块,该算法模块至少需要实现火灾状况的识别、灭火方案的规划以及对灭火装置的自动控制等逻辑。
又例如,对于除冰车,其主要任务是清除路面上结的冰雪,这就涉及除冰的算法模块,该算法模块至少需要实现路面上冰雪状况的识别、根据冰雪状况制定除冰方案,如哪些路段需要采取除冰,哪些路段无需除冰,是否采用撒盐方式、撒盐克数等,以及在确定除冰方案的情况下对除冰装置的自动控制等逻辑。
其中,医疗服务车辆是指能够提供一种或多种医疗服务的自动驾驶车辆,该种车辆可提供消毒、测温、配药、隔离等医疗服务,这就涉及提供各种自助医疗服务的算法模块,这些算法模块主要实现消毒需求的识别以及对消毒装置的控制,以使消毒装置为病人进行消毒,或者对病人位置的识别,控制测温装置自动贴近病人额头等位置为病人进行测温,或者,用于实现对病症的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给出药方并需要实现对药品/药品容器的识别,以及对取药机械手的控制,使之按药方为病人抓取药品,等等。
其中,终端服务车辆是指可代替一些终端设备面向用户提供某种便利服务的自助型的自动驾驶车辆,例如这些车辆可以为用户提供打印、考勤、扫描、开锁、支付、零售等服务。
例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经常需要到特定位置去打印或扫描文档,费时费力。于是,出现一种可以为用户提供打印/扫描服务的终端服务车辆,这些服务车辆可以与用户终端设备互联,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发出打印指令,服务车辆响应打印指令,自动打印用户所需的文档并可自动将打印出的文档送至用户位置,用户无需去打印机处排队,可极大地提高打印效率。或者,可以响应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发出的扫描指令,移动至用户位置,用户将待扫描的文档放置的服务车辆的扫描工具上完成扫描,无需到打印/扫描机处排队,省时省力。这就涉及提供打印/扫描服务的算法模块,该算法模块至少需要识别与用户终端设备的互联、打印/扫描指令的响应、用户位置的定位以及行进控制等。
又例如,随着新零售场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借助于自助售货机将商品销售送到了各大办公楼、公共区,但这些自助售货机被放置在固定位置,不可移动,用户需要到该自助售货机跟前才能购买所需商品,便利性还是较差。于是出现了可提供零售服务的自助驾驶车辆,这些服务车辆可以承载商品自动移动,并可提供对应的自助购物类APP或购物入口,用户借助于手机等终端通过APP或购物入口可以向提供零售服务的自动驾驶车辆进行下单,该订单中包括待购买的商品名称、数量以及用户位置,该车辆收到下单请求之后,可以确定当前剩余商品是否具有用户购买的商品以及数量是否足够,在确定具有用户购买的商品且数量足够的情况下,可携带这些商品自动移动至用户位置,将这些商品提供给用户,进一步提高用户购物的便利性,节约用户时间,让用户将时间用于更为重要的事情上。这就涉及提供零售服务的算法模块,这些算法模块主要实现响应用户下单请求、订单处理、商品信息维护、用户位置定位、支付管理等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图2-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2-图8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2-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附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理解的是,该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具体的,在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实现为硬件时,其具体可以是具有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操作的各种电子设备。当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实现为软件时,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例举的电子设备中。具体实现时,该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基站,即该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上述的基站中可以包括用于实现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操作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模块,具体的,该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01:在预设专网中,获取与虚拟现实设备相对应的控制信息。
步骤S1102:在待显示图像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本地分流处理,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渲染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图2-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2-图8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2-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该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示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并且,该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可以应用于基站,其中,基站中包括用于实现本地分流操作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模块;本实施例中的分流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和第一处理模块12,具体的: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
在一些实例中,在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之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获取模块11和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PDCP模块中包括的用于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IP地址表,IP地址表中包括来自基站的各个终端的第一类IP地址以及来自相邻基站的各个终端的第二类IP地址;
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
在一些实例中,在第一获取模块11获取PDCP模块中包括的用于对专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IP地址表时,该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执行:获取接入基站的所有终端的第一类IP地址;确定与基站相对应的所有相邻基站;在任一相邻基站与任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时,接收相邻基站的广播信号,广播信号中包括接入相邻基站的各个终端的第二类IP地址;基于所有的第一类IP地址和所有的第二类IP地址,生成IP地址表。
在一些实例中,在生成IP地址表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接入相邻基站的终端发生变化时,接收相邻基站的更新广播信号;基于更新广播信号对IP地址表中的第二类IP地址进行更新,获得更新后IP地址表。
在一些实例中,在第一处理模块12基于IP地址表识别专网数据是否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该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执行:获取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IP地址;在IP地址表中包括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第一类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IP地址表中包括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第二类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在IP地址表中不包括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第一类IP地址、且不包括与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第二类IP地址时,则确定专网数据不是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
在一些实例中,在第一处理模块12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时,该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执行: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或者,在专网数据为来自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获取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的基站间接口,并通过PDCP模块和基站间接口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
在一些实例中,在第一处理模块12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时,该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执行:确定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与基站通信连接;通过PDCP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
在一些实例中,在第一处理模块12通过PDCP模块和基站间接口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时,该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执行:获取与专网数据相对应的目标基站以及目标终端,目标基站为基站的相邻基站,目标终端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通过PDCP模块和基站间接口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基站,以使目标基站通过所包括的PDCP模块将专网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
在一些实例中,在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之前,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在基站中建立用户面功能UPF的数据面代理模块;通过数据面代理模块与云上的UPF控制面建立通信连接。
图12所示的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可以执行图2-图8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2-图8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2-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2所示本地数据的分流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基站等各种设备。参考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实现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的基站可以实现为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于或者部署于基站,该基站中包括用于实现本地分流操作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模块;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21和第一存储器22。其中,第一存储器22用于存储相对应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的程序,第一处理器21被配置为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22中存储的程序。
程序包括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第一处理器21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获取待传输的专网数据;在专网数据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专网数据进行本地分流处理。
进一步的,第一处理器21还用于执行前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接口23,用于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电子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本地数据的分流方法。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装置,该车辆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基站,其中,基站中包括用于实现本地分流操作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模块;本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31和第二处理模块32,具体的:
第二获取模块31,用于在预设专网中,获取与待控车辆相对应的控制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32,用于在控制信息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控制信息进行本地分流处理,以基于控制信息对待控车辆进行控制。
图14所示车辆控制装置可以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9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4所示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基站等各种设备。参考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实现车辆控制方法的车辆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为基站,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二处理器41和第二存储器42。其中,第二存储器42用于存储相对应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的程序,第二处理器41被配置为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42中存储的程序。
程序包括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第二处理器41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
在预设专网中,获取与待控车辆相对应的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控制信息进行本地分流处理,以基于控制信息对待控车辆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第二处理器41还用于执行前述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接口43,用于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电子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9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图9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方法。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该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基站,其中,基站中包括用于实现本地分流操作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模块;本实施例中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三获取模块51和第三处理模块52,具体的:
第三获取模块51,用于在预设专网中,获取与虚拟现实设备相对应的待显示图像;
第三处理模块52,用于在待显示图像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本地分流处理,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渲染显示。
图16所示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执行图1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11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6所示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基站等各种设备。参考附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基站,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三处理器61和第三存储器62。其中,第三存储器62用于存储相对应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图1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程序,第三处理器61被配置为用于执行第三存储器62中存储的程序。
程序包括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第三处理器61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在预设专网中,获取与虚拟现实设备相对应的待显示图像;在待显示图像为来自基站或者相邻基站的终端本地数据时,则通过PDCP模块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本地分流处理,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对待显示图像进行渲染显示。
进一步的,第三处理器61还用于执行前述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第三通信接口63,用于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电子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11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图11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 (ROM) 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数据存储。数据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 (DVD) 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数据。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 (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