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5631A - 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25631A CN114725631A CN202210370798.3A CN202210370798A CN114725631A CN 114725631 A CN114725631 A CN 114725631A CN 202210370798 A CN202210370798 A CN 202210370798A CN 114725631 A CN114725631 A CN 1147256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new energy
- energy automobile
- chassis frame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7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shoc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包括承重底盘架以及安装在承重底盘架上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固支架,稳固支架内部插设有多个锂电池模组,且稳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线集束,每个电源线集束连接在锂电池模组上,承重底盘架靠近蓄电池组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总成连接开关,总成连接开关两端位置分别设置为输出线路端和输入线路端,且总成连接开关内部设置有线路断开保护结构。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以直向和侧向两个方位来检测撞击力度,并根据撞击力度适配整体车辆电路,从蓄电池组的源头切断电路,以此实现起到防漏电伤人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所采用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整车驱动方式以电能为主,以电机带动汽车行驶。
为了满足汽车正常行驶,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所提供的电能需要输出足够的电能,相比较人体安全电压来说,锂电池提供的电压大小最高到达380V,远远大于人体安全电压,而汽车整体车架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为此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会增设漏电保护装置,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驾乘人员。
但是新能源汽车在发生撞击车祸时,车辆在受到撞击过程中,整车车架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整车车架发生变形,会影响到汽车内部的电池结构,造成电池结构中的接线头位置发生变化甚至脱落,会间接接触到车架结构上,发生漏电伤人的问题,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包括承重底盘架以及安装在承重底盘架上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固支架,所述稳固支架内部插设有多个锂电池模组,且所述稳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线集束,每个所述电源线集束连接在锂电池模组上;
所述承重底盘架靠近蓄电池组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总成连接开关,所述总成连接开关两端位置分别设置为输出线路端和输入线路端,且所述总成连接开关内部设置有线路断开保护结构;
所述承重底盘架上分别设置有直向检测结构和侧向检测结构,所述侧向检测结构沿承重底盘架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所述侧向检测结构设置位置与承重底盘架的长度方向呈垂直分布,所述直向检测结构沿承重底盘架呈对称分布;
所述直向检测结构和侧向检测结构与线路断开保护结构之间为电性连接。
通过以上设置,蓄电池组与整车电路之间增设有总成连接开关,总成连接开关内部设置有线路断开保护结构,线路断开保护结构的启动方式由直向检测结构和侧向检测结构中所承受的撞击力度所决定,在撞击力度到达最大临界值时,总成连接开关断开,蓄电池组不会向外部输出强电流,以此防止在车架受到撞击时发生变化时,造成漏电伤人的问题。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固支架位于锂电池模组外部区域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四个弹性夹条,每个所述弹性夹条沿靠近锂电池模组的方向呈拱形的弯曲状。
通过以上设置,在固定锂电池模组时,以四个弹性夹条对锂电池模组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防止因为车辆颠簸造成锂电池模组发生错位,造成漏电的问题。
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弹性夹条靠近锂电池模组的外缘边上固定安装有充气橡胶圈。
通过以上设置,以充气橡胶圈来接触锂电池模组,在固定锂电池模组时,可以减少对锂电池模组的磨损。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锂电池组上表面位置上固定安装有U型道,所述U型道内部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两端分别延伸至U型道的外部,且所述循环水管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水端和出水端。
通过以上设置,因为锂电池模组在运行过程产生的热空气上浮,所以在蓄电池组上端设置有循环水管,以循环水管接触热空气,实现对蓄电池组的降温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总成连接开关内部一端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总成定触子,且所述总成连接开关内部另一端设置有总成动触子,所述线路断开保护结构中由增压泵、安装在总成动触子上的电源杆和橡胶活塞帽组成,所述总成连接开关位于橡胶活塞帽和总成定触子中间位置上的圆周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气嘴,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与连接气嘴之间连通,所述总成连接开关内部充斥有惰性气体,所述电源杆末端与输出线路端之间为电性连接。
通过以上设置,在增压泵的作用下,线路断开结构中的总成动触子和总成定触子可以实现快速分离和接触的作用,而因为总成连接开关内部充斥着惰性气体,可以防止总成动触子和总成定触子在分离或者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杆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的圆周外壁上呈均匀分布转动安装有滚珠,且所述定位滑块靠近输出线路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弹簧。
通过以上设置,总成动触子和总成定触子在移动过程中,以定位滑块上的滚珠减少摩擦力,并可以保证总成动触子和总成定触子可以精准接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向结构由两个呈镜像对称分布的曲位架杆组成,每个所述曲位架杆两端通过螺丝安装在承重底盘架上,且两个所述曲位架杆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呈拱形的弯曲状,两个所述曲位架杆相互靠近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曲位架杆的外曲面之间接触。
通过以上设置,在车辆受到侧方向的撞击时,两个曲位架杆相互的挤压靠近,对第二压力传感器施加更大的力,以此位置受到的撞击力来检测车辆在侧方位受到的撞击力,并反馈到线路断开保护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向检测结构由活动筒以及安装在活动筒内壁两端位置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组成,每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每个所述传动杆末端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活动筒内部沿两个橡胶垫的中间位置滑动安装有金属撞球。
通过以上设置,在车里在直行方向受到撞击时,其中的金属撞球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其中一个方向的橡胶垫靠近并撞击,并以撞击力度来检测受到的撞击力度,并反馈到线路断开保护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传动杆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橡胶垫的圆周外壁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
通过以上设置,在橡胶垫和第二缓冲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既可以检测受到的撞击力度,也可以对第一压力传感器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蓄电池组与整车电路之间增设有总成连接开关,总成连接开关内部设置有线路断开保护结构,线路断开保护结构的启动方式由直向检测结构和侧向检测结构中所承受的撞击力度所决定,在撞击力度到达最大临界值时,总成连接开关断开,蓄电池组不会向外部输出强电流,以此防止在车架受到撞击时发生变化时,造成漏电伤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的蓄电池组的拆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的稳固支架板部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的总成连接开关部件的剖切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的直向检测结构的剖切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的侧向检测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1、承重底盘架;2、蓄电池组;201、循环水管;202、U型道;203、锂电池模组;204、电源线集束;3、总成连接开关;301、连接气嘴;302、总成定触子;303、总成动触子;4、增压泵;5、稳固支架;501、弹性夹条;502、充气橡胶圈;6、电源杆;7、橡胶活塞帽;8、滚珠;9、定位滑块;10、第一缓冲弹簧;11、活动筒;1101、第一压力传感器;1102、第二缓冲弹簧;1103、橡胶垫;1104、金属撞球;1105、传动杆;12、第二压力传感器;13、曲位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6,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包括承重底盘架1以及安装在承重底盘架1上的蓄电池组2,所述蓄电池组2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固支架5,所述稳固支架5内部插设有多个锂电池模组203,且所述稳固支架5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线集束204,每个所述电源线集束204连接在锂电池模组203上;
所述承重底盘架1靠近蓄电池组2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总成连接开关3,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两端位置分别设置为输出线路端和输入线路端,且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设置有线路断开保护结构;
所述承重底盘架1上分别设置有直向检测结构和侧向检测结构,所述侧向检测结构沿承重底盘架1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所述侧向检测结构设置位置与承重底盘架1的长度方向呈垂直分布,所述直向检测结构沿承重底盘架1呈对称分布;
所述直向检测结构和侧向检测结构与线路断开保护结构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稳固支架5位于锂电池模组203外部区域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四个弹性夹条501,每个所述弹性夹条501沿靠近锂电池模组203的方向呈拱形的弯曲状,每个所述弹性夹条501靠近锂电池模组203的外缘边上固定安装有充气橡胶圈502,所述锂电池组2上表面位置上固定安装有U型道202,所述U型道202内部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201,所述循环水管201两端分别延伸至U型道202的外部,且所述循环水管201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一端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总成定触子302,且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另一端设置有总成动触子303,所述线路断开保护结构中由增压泵4、安装在总成动触子303上的电源杆6和橡胶活塞帽7组成,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位于橡胶活塞帽7和总成定触子302中间位置上的圆周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气嘴301,所述增压泵4的输出端与连接气嘴301之间连通,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充斥有惰性气体,所述电源杆6末端与输出线路端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杆6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滑块9,所述定位滑块9的圆周外壁上呈均匀分布转动安装有滚珠8,且所述定位滑块9靠近输出线路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弹簧10,所述侧向结构由两个呈镜像对称分布的曲位架杆13组成,每个所述曲位架杆13两端通过螺丝安装在承重底盘架1上,且两个所述曲位架杆13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呈拱形的弯曲状,两个所述曲位架杆13相互靠近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2,每个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2与曲位架杆13的外曲面之间接触,所述直向检测结构由活动筒11以及安装在活动筒11内壁两端位置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101组成,每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01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传动杆1105,每个所述传动杆1105末端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103,所述活动筒11内部沿两个橡胶垫1103的中间位置滑动安装有金属撞球1104,每个所述传动杆1105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1101和橡胶垫1103的圆周外壁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102。
使用原理及优点: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由蓄电池组2内部多个锂电池模组203提供电能,供给新能源汽车正常行驶,而锂电池模组203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逐渐上升到蓄电池组2的上端内部,而循环水管201内部流动有冷却水,利用冷却水对整体蓄电池组2内部进行降温处理;
需要表明的,每个锂电池模组203固定在每个弹性夹条501之间,对锂电池模组203起到了加固的作用;
另外,蓄电池组2中的电源集线束204连接在总成连接开关3上,此时状态下的总成连接开关3中的总成动触子303和总成定触子302之间处于接触状态,新能源汽车内部电路处于连通状态;
车辆在行驶过程,在受到侧向位置或者直向位置的撞击力度时,分别如下:
在侧向位置时,因为侧向检测结构沿承重底盘架1的长度方向分布,所以可以检测到侧方向不同位置的撞击力,在撞击发生时,对应位置的两个曲位架杆13受到挤压,进一步向第二压力传感器12处靠近,对第二压力传感器12施加更大的压力;
在直向位置上,无论是汽车在前驱位置或者后驱位置上受到撞击时,活动筒11内部的金属撞球1104向对应位置的橡胶垫1103上冲击,此时对应位置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101受到一定大小的撞击力;
无论是在侧向位置或者直向位置受到的撞击力度到达最大临界值时,发出信号到增压泵4上,增压泵4向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输入压力,使总成动触子303与总成定触子301之间分离,整车电路断开,不会造成漏电伤人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包括承重底盘架(1)以及安装在承重底盘架(1)上的蓄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2)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固支架(5),所述稳固支架(5)内部插设有多个锂电池模组(203),且所述稳固支架(5)上固定安装有电源线集束(204),每个所述电源线集束(204)连接在锂电池模组(203)上;
所述承重底盘架(1)靠近蓄电池组(2)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总成连接开关(3),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两端位置分别设置为输出线路端和输入线路端,且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设置有线路断开保护结构;
所述承重底盘架(1)上分别设置有直向检测结构和侧向检测结构,所述侧向检测结构沿承重底盘架(1)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所述侧向检测结构设置位置与承重底盘架(1)的长度方向呈垂直分布,所述直向检测结构沿承重底盘架(1)呈对称分布;
所述直向检测结构和侧向检测结构与线路断开保护结构之间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支架(5)位于锂电池模组(203)外部区域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四个弹性夹条(501),每个所述弹性夹条(501)沿靠近锂电池模组(203)的方向呈拱形的弯曲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夹条(501)靠近锂电池模组(203)的外缘边上固定安装有充气橡胶圈(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2)上表面位置上固定安装有U型道(202),所述U型道(202)内部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201),所述循环水管(201)两端分别延伸至U型道(202)的外部,且所述循环水管(201)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水端和出水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一端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总成定触子(302),且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另一端设置有总成动触子(303),所述线路断开保护结构中由增压泵(4)、安装在总成动触子(303)上的电源杆(6)和橡胶活塞帽(7)组成,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位于橡胶活塞帽(7)和总成定触子(302)中间位置上的圆周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气嘴(301),所述增压泵(4)的输出端与连接气嘴(301)之间连通,所述总成连接开关(3)内部充斥有惰性气体,所述电源杆(6)末端与输出线路端之间为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杆(6)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滑块(9),所述定位滑块(9)的圆周外壁上呈均匀分布转动安装有滚珠(8),且所述定位滑块(9)靠近输出线路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弹簧(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结构由两个呈镜像对称分布的曲位架杆(13)组成,每个所述曲位架杆(13)两端通过螺丝安装在承重底盘架(1)上,且两个所述曲位架杆(13)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呈拱形的弯曲状,两个所述曲位架杆(13)相互靠近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2),每个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2)与曲位架杆(13)的外曲面之间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向检测结构由活动筒(11)以及安装在活动筒(11)内壁两端位置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101)组成,每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01)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传动杆(1105),每个所述传动杆(1105)末端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103),所述活动筒(11)内部沿两个橡胶垫(1103)的中间位置滑动安装有金属撞球(1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动杆(1105)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1101)和橡胶垫(1103)的圆周外壁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1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70798.3A CN114725631A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70798.3A CN114725631A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25631A true CN114725631A (zh) | 2022-07-08 |
Family
ID=8224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70798.3A Withdrawn CN114725631A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2563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75477A (zh) * | 2022-08-25 | 2022-11-01 | 广州霸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工业运输车辆标准模块替换方法 |
-
2022
- 2022-04-11 CN CN202210370798.3A patent/CN11472563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75477A (zh) * | 2022-08-25 | 2022-11-01 | 广州霸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工业运输车辆标准模块替换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180016A1 (en) | Safety device for preventing overcharging of battery | |
CN107585011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结构 | |
CN102306710B (zh) | 一种适用于更换电池模式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箱 | |
CN114725631A (zh) | 一种避免车辆撞击后电路漏电伤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置 | |
CN109713359A (zh) |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 | |
CN202753795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高压断电装置 | |
CN205365740U (zh) | 电动货车底盘 | |
CN210733863U (zh) | 一种停车位、充电汽车及基于低电压充电的充电系统 | |
CN201694301U (zh) | 电动自行车电池和控制器的鞍座内托架 | |
CN209521550U (zh) | 一种高续行里程的电动汽车 | |
CN203623352U (zh) | 一种小型纯电动卡车底盘 | |
CN209852246U (zh) | 一种新能源载具防护结构 | |
CN202474546U (zh) | 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盒 | |
CN208445318U (zh) | 无线充电装置 | |
CN215184402U (zh) | 一种不易损坏的新能源储能电池线束 | |
CN219601513U (zh) | 一种带蓄电池加热功能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 |
CN214001352U (zh) |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氢能汽车高压系统的安全结构 | |
CN206446749U (zh) | 一种带手机充电插座的电动自行车 | |
CN215944308U (zh) | 一种新能源客车高压附件集成控制器 | |
CN21356540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固定装置 | |
CN216903561U (zh) | 一种电动商用车水路电路自动浮动对接装置 | |
CN221417983U (zh) | 一种新能源绿色智能充电站 | |
CN216268800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换电机构 | |
CN219959232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绝缘耐压铜排 | |
CN220374267U (zh) | 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8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