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4776A - 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4776A
CN114724776A CN202210356351.0A CN202210356351A CN114724776A CN 114724776 A CN114724776 A CN 114724776A CN 202210356351 A CN202210356351 A CN 202210356351A CN 114724776 A CN114724776 A CN 114724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ore
diameter
preset value
unit length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63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锡群
胡乐云
王元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Weiying New Material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Weiying New Materi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Weiying New Material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Weiying New Materi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563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4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4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47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01B13/0207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14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extru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14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extrusion
    • H01B13/146Controlling the extrusion apparatus dependent on the capacitance or the thickness of the insulating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与系统,包括将若干根导体线经过高速绞线机进行圆形压紧绞合,得到铜芯,检测所述铜芯直径的均匀度,并进行校直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铜芯通过挤塑机进行绝缘层的制备,将具有绝缘层的电缆经过包覆机进行挤包处理,得到具有隔离层的电缆;具有隔离层的电缆进行再次挤包处理,将阻燃材料挤包于所述具有隔离层的电缆表面,从而得到成品电缆;设定铜芯加工标准直径d,预设铜芯检测周期与铜芯直径取值间隔距离。解决因铜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会导致电阻的增大,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通常是指用来导电和信号传输的导电体并通过一定的卷绕和包覆形成整体 的线缆总成,例如包括金属导体绞合成的内芯,在内芯外面卷包绝缘层、防火层、聚酯带、屏蔽层以及外护套,形成耐磨防火的电缆结构。在电缆的制备过程中,内芯通常由多根铜缆者其他金属线缆绞合成型,然后在其外部进行卷包。通常铜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决定导电性能。铜缆(也称为铜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会导致电阻的增大,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仍缺少在铜芯制备完成后根据对铜芯直径的均匀度和偏差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均匀度和偏差度检测结果对后续线缆的制备参数进行调节的制备加工方法。
同时现有技术中,也缺乏在电缆制备过程中对绝缘层粗糙度进行检测,并根据绝缘层粗糙度检测结果对后续电缆的制备参数进行调节的制备加工方法,从而提高制备的电缆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解决现阶段电缆制备中无法根据铜芯直径的均匀度与偏差度实时调整制备参数加工方法。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铜芯制备完成后根据对铜芯直径的均匀度和偏差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均匀度和偏差度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对铜线绞合速度,并增设针对铜芯的校直处理,解决因铜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会导致电阻的增大,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电缆制备过程中对绝缘层粗糙度进行检测,并根据绝缘层粗糙度检测结果动态调整挤塑机挤出速度,提高电缆绝缘层表面的光滑程度,从而提高制备的电缆质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铜芯单位长度偏差度动态调整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添加量,避免因铜芯的校直处理导致电缆局部性能下降,绝缘效果差的问题,并增设隔离层,根据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添加量动态调整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添加量,保证电缆表面整体的平整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判断获取的铜芯直径数据与设定直径标准值之间差值是否符合铜芯直径误差矩阵,并对符合直径误差矩阵的铜芯进行偏差度检测,通过均匀度与偏差度双重测试,从而保证铜芯的质量,避免铜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导致电阻的增大,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铜线经过熔炼、连铸连轧、拉丝、退火和绞合制得导体线,将若干根导体线经过高速绞线机进行圆形压紧绞合,得到铜芯,检测所述铜芯直径的均匀度,并进行校直处理;
步骤二:将经过预处理的铜芯通过挤塑机进行绝缘层的制备,将具有绝缘层的电缆经过包覆机进行挤包处理,得到具有隔离层的电缆;
步骤三:具有隔离层的电缆进行再次挤包处理,将阻燃材料挤包于所述具有隔离层的电缆表面,从而得到成品电缆;
其中,步骤一中设定铜芯加工标准直径d,预设铜芯检测周期与铜芯直径取值间隔距离。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具体为:
预设铜芯直径矩阵D,D(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铜芯预设值,D2为第二铜芯预设值,D3为第三铜芯预设值,D4为第四铜芯预设值,其中,D1<D2<D3<D4;
预设铜线绞合速度矩阵V,V(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2为第二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3为第三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4为第四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且V1<V2<V3<V4;
基于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预设直径矩阵之间层的关系设定所述铜线绞合速度,具体为: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3<v<V4;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2<v<V3;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1<v<V2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V1。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A,(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铜芯直径允许误差预设值,A2为第二铜芯直径误差预设值,A3为第三铜芯直径允许误差预设值,A4为第四铜芯允许误差预设值,其中,A1<A2<A3<A4;
根据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误差值矩阵之间的关系确定铜芯直径误差值的取值范围;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即a<A1;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2;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3;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4;
根据所述预设检测周期对所述铜芯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述预设铜芯直径取值间隔距离获取若干铜芯直径数据;
基于所述铜芯加工标准直径d与所述获取的若干铜芯直径数据得到铜芯误差值;
预设铜芯直径与所述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判断所述铜芯直径均匀度是否合格;
若所述铜芯误差值符合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则进行偏差度检测;
若所述铜芯误差值不符合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则对铜芯进行直径均匀度修正后进行偏差度检测。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差度检测具体为:
预设铜芯偏差度矩阵B,B(B1,B2,B3,B4),其中B1为第一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2为第二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3为第三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4为第四铜芯偏差度预设值,且B1<B2<B3<B4;
根据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铜芯偏差度的取值范围,具体为: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4;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3;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2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1;
获取铜芯的偏差度数据,并根据铜芯直径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是否符合铜芯偏差度矩阵。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具体为:
若所述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符合所述铜芯偏差度矩阵,则对所述铜芯进行校直处理;
若所述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不符合铜芯偏差度矩阵,则降低对铜线绞合速度,并对所述铜芯进行报废回收处理。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预设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矩阵M,M(M1,M2,M3,M4)其中,M1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M2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M3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M4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且M1<M2<M3<M4;
基于铜芯单位长度偏差度B0设定绝缘层材料的点位长度加入量,其具体为: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0<B1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M1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1<B0<B2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M2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2<B0<B3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M3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3<B0<B4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M4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三还包括:
预设挤塑机挤出速度矩阵,E,E(E1,E2,E3,E4)其中,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且E1<E2<E3<E4;
基于所述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具体为: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一预设值M1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3<e<E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二预设值M2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2<e<E3;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三预设值M3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1<e<E2;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四预设值M4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E1。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设定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并实时获取电缆表面粗糙度数据p,判断所述实时获取的电缆表面粗糙程度数据p是否符合所述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
当所述实时获取的电缆表面粗糙程度数据p不符合所述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时,实时调整所述挤塑机挤出速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还包括:
预设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矩阵N,N(N1,N2,N3,N4)其中,N1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N2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N3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N4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且N1<N2<N3<N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一预设值M1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四预设值N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二预设值M2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三预设值N3;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三预设值M3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二预设值N2;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四预设值M4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一预设值N1。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系统,包括:
铜丝制备模块,用于铜丝的初级加工;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铜芯直径的均匀度与偏差度,并用于检电缆绝缘层表面粗糙度;
校直模块,用于对铜芯进行校直处理;
高速绞线机,导体线经过高速绞线机进行圆形压紧绞合;
挤塑机,铜芯通过所述挤塑机进行绝缘层的制备。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铜芯制备完成后根据对铜芯直径的均匀度和偏差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均匀度和偏差度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对铜线绞合速度,并增设针对铜芯的校直处理,解决因铜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会导致电阻的增大,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对电缆制备过程中对绝缘层粗糙度进行检测,并根据绝缘层粗糙度检测结果动态调整挤塑机挤出速度,提高电缆绝缘层表面的光滑程度,从而提高制备的电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包括:
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铜线经过熔炼、连铸连轧、拉丝、退火和绞合制得导体线,将若干根导体线经过高速绞线机进行圆形压紧绞合,得到铜芯,检测所述铜芯直径的均匀度,并进行校直处理;
步骤二:将经过预处理的铜芯通过挤塑机进行绝缘层的制备,将具有绝缘层的电缆经过包覆机进行挤包处理,得到具有隔离层的电缆;
步骤三:具有隔离层的电缆进行再次挤包处理,将阻燃材料挤包于所述具有隔离层的电缆表面,从而得到成品电缆;
其中,步骤一中设定铜芯加工标准直径d,预设铜芯检测周期与铜芯直径取值间隔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定铜芯加工标准直径d与铜芯检测周期方式对铜芯直径均匀度与偏差度检测,增设了绝缘层表面粗糙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加工参数,从而提高制备电缆的质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一具体为:
预设铜芯直径矩阵D,D(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铜芯预设值,D2为第二铜芯预设值,D3为第三铜芯预设值,D4为第四铜芯预设值,其中,D1<D2<D3<D4;
预设铜线绞合速度矩阵V,V(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2为第二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3为第三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4为第四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且V1<V2<V3<V4;
基于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预设直径矩阵之间层的关系设定所述铜线绞合速度,具体为: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3<v<V4;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2<v<V3;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1<v<V2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V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预设铜芯直径矩阵与铜线绞合速度矩阵,保证铜芯加工过程中效率,随着加工铜芯的直径逐渐增大,其高速绞合机的绞合速度逐渐降低,以此保证铜芯直径的均匀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A,(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铜芯直径允许误差预设值,A2为第二铜芯直径误差预设值,A3为第三铜芯直径允许误差预设值,A4为第四铜芯允许误差预设值,其中,A1<A2<A3<A4;
根据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误差值矩阵之间的关系确定铜芯直径误差值的取值范围;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即a<A1;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2;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3;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4;
根据所述预设检测周期对所述铜芯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述预设铜芯直径取值间隔距离获取若干铜芯直径数据;
基于所述铜芯加工标准直径d与所述获取的若干铜芯直径数据得到铜芯误差值;
预设铜芯直径与所述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判断所述铜芯直径均匀度是否合格;
若所述铜芯误差值符合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则进行偏差度检测;
若所述铜芯误差值不符合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则对铜芯进行直径均匀度修正后进行偏差度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铜芯直径误差矩阵,设定铜芯不同直径所允许的误差值,并通过判断获取的铜芯直径数据与设定直径标准值之间差值是否符合铜芯直径误差矩阵,对铜芯进行校直处理。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铜芯偏差度检测具体为:
预设铜芯偏差度矩阵B,B(B1,B2,B3,B4),其中B1为第一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2为第二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3为第三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4为第四铜芯偏差度预设值,且B1<B2<B3<B4;
根据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铜芯偏差度的取值范围,具体为: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4;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3;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2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1;
获取铜芯的偏差度数据,并根据铜芯直径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是否符合铜芯偏差度矩阵。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判断获取的铜芯直径数据与设定直径标准值之间差值是否符合铜芯直径误差矩阵,并对符合直径误差矩阵的铜芯进行偏差度检测,通过均匀度与偏差度双重测试,从而保证铜芯的质量,避免铜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导致电阻的增大,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偏差度检测具体为:
预设铜芯偏差度矩阵B,B(B1,B2,B3,B4),其中B1为铜芯偏差第一预设值,B2为铜芯偏差第二预设值,B3为铜芯偏差第三预设值,B4为铜芯偏差度第四预设值,且B1<B2<B3<B4;
基于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设定铜芯偏差度,具体为: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3<v<B4;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2<v<B3;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1<v<B2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1;
当达到预测检测周期时,测试铜芯的偏差度数据,并根据铜芯直径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与铜芯偏差度之间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通过预设铜芯偏差度矩阵设定不同铜芯直径的允许偏差度,随着生产铜芯直径不断增大,所允许的偏差值逐渐降低,这是因为随着铜芯直径的增大,其校正难度不断增加,并通过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与铜芯偏差度之间的关系,对铜芯生成参数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电缆生产质量
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具体为:
若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符合铜芯偏差度矩阵,则对铜芯进行校直处理;
若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不符合铜芯偏差度矩阵,则降低对铜线绞合速度,并对铜芯进行报废回收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与铜芯偏差度之间的关系,并对偏差度检测结果对铜线绞合速度进行修正,并剔除不符合铜芯偏差度矩阵的铜芯,保证电缆的生产质量。
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二具体为:
预设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矩阵M,M(M1,M2,M3,M4)其中,M1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M2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M3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M4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且M1<M2<M3<M4;
基于铜芯单位长度偏差度B0设定绝缘层材料的点位长度加入量,其具体为: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0<B1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M1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1<B0<B2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M2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2<B0<B3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M3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3<B0<B4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M4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矩阵,并根据铜芯不同的单位长度偏差量设定不同的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避免因铜芯的校直处理导致电缆局部性能下降,绝缘效果差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三还包括:
预设挤塑机挤出速度矩阵,E,E(E1,E2,E3,E4)其中,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且E1<E2<E3<E4;
基于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具体为: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一预设值M1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3<e<E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二预设值M2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2<e<E3;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三预设值M3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1<e<E2;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四预设值M4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E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矩阵,并根据不同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设定不同挤出速度,保证电缆表面光滑平整,并通过设定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并实时获取电缆表面粗糙度数据p,判断实时获取的电缆表面粗糙程度数据p是否符合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实时调整挤塑机挤出速度,从而提高制备电缆的质量。
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设定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并实时获取电缆表面粗糙度数据p,判断所述实时获取的电缆表面粗糙程度数据p是否符合所述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
当所述实时获取的电缆表面粗糙程度数据p不符合所述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时,实时调整所述挤塑机挤出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定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并实时获取电缆表面粗糙度数据p,判断实时获取的电缆表面粗糙程度数据p是否符合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实时调整挤塑机挤出速度,从而提高制备电缆的质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还包括:
预设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矩阵N,N(N1,N2,N3,N4)其中,N1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N2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N3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N4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且N1<N2<N3<N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一预设值M1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四预设值N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二预设值M2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三预设值N3;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三预设值M3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二预设值N2;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四预设值M4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一预设值N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并增设隔离层,根据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添加量动态调整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添加量,保证电缆表面整体的平整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系统,包括:
铜丝制备模块,用于铜丝的初级加工;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铜芯直径的均匀度与偏差度,并用于检电缆绝缘层表面粗糙度;
校直模块,用于对铜芯进行校直处理;
高速绞线机,导体线经过高速绞线机进行圆形压紧绞合;
挤塑机,铜芯通过所述挤塑机进行绝缘层的制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构思,通过铜芯制备完成后根据对铜芯直径的均匀度和偏差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均匀度和偏差度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对铜线绞合速度,并增设针对铜芯的校直处理,解决因铜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会导致电阻的增大,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构思,通过对电缆制备过程中对绝缘层粗糙度进行检测,并根据绝缘层粗糙度检测结果动态调整挤塑机挤出速度,提高电缆绝缘层表面的光滑程度,从而提高制备的电缆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构思,通过判断获取的铜芯直径数据与设定直径标准值之间差值是否符合铜芯直径误差矩阵,并对符合直径误差矩阵的铜芯进行偏差度检测,通过均匀度与偏差度双重测试,从而保证铜芯的质量,避免铜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导致电阻的增大,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构思,通过铜芯单位长度偏差度动态调整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添加量,避免因铜芯的校直处理导致电缆局部性能下降,绝缘效果差的问题,并增设隔离层,根据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添加量动态调整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添加量,保证电缆表面整体的平整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铜线经过熔炼、连铸连轧、拉丝、退火和绞合制得导体线,将若干根导体线经过高速绞线机进行圆形压紧绞合,得到铜芯,检测所述铜芯直径的均匀度,并进行校直处理;
步骤二:将经过预处理的铜芯通过挤塑机进行绝缘层的制备,将具有绝缘层的电缆经过包覆机进行挤包处理,得到具有隔离层的电缆;
步骤三:具有隔离层的电缆进行再次挤包处理,将阻燃材料挤包于所述具有隔离层的电缆表面,从而得到成品电缆;
其中,步骤一中设定铜芯加工标准直径d,预设铜芯检测周期与铜芯直径取值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预设铜芯直径矩阵D,D(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铜芯预设值,D2为第二铜芯预设值,D3为第三铜芯预设值,D4为第四铜芯预设值,其中,D1<D2<D3<D4;
预设铜线绞合速度矩阵V,V(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2为第二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3为第三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V4为第四铜芯绞合速度预设值,且V1<V2<V3<V4;
基于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预设直径矩阵之间层的关系设定所述铜线绞合速度,具体为: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3<v<V4;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2<v<V3;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1<v<V2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设定铜芯绞合速度v为v<V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A,(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铜芯直径允许误差预设值,A2为第二铜芯直径误差预设值,A3为第三铜芯直径允许误差预设值,A4为第四铜芯允许误差预设值,其中,A1<A2<A3<A4;
根据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误差值矩阵之间的关系确定铜芯直径误差值的取值范围;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即a<A1;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2;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3;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其铜芯误差值a的取值范围为a<A4;
根据所述预设检测周期对所述铜芯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述预设铜芯直径取值间隔距离获取若干铜芯直径数据;
基于所述铜芯加工标准直径d与所述获取的若干铜芯直径数据得到铜芯误差值;
预设铜芯直径与所述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判断所述铜芯直径均匀度是否合格;
若所述铜芯误差值符合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则进行偏差度检测;
若所述铜芯误差值不符合预设铜芯直径允许误差矩阵,则对铜芯进行直径均匀度修正后进行偏差度检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度检测具体为:
预设铜芯偏差度矩阵B,B(B1,B2,B3,B4),其中B1为第一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2为第二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3为第三铜芯偏差度预设值,B4为第四铜芯偏差度预设值,且B1<B2<B3<B4;
根据所需制备铜芯直径d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铜芯偏差度的取值范围,具体为:
当铜芯直径d为d>D1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4;
当铜芯直径d为D1<d<D2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3;
当铜芯直径d为D2<d<D3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2
当铜芯直径d为D3<d<D4时,设定铜芯偏差度b为b<B1;
获取铜芯的偏差度数据,并根据铜芯直径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是否符合铜芯偏差度矩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与铜芯偏差度矩阵之间的关系具体为:
若所述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符合所述铜芯偏差度矩阵,则对所述铜芯进行校直处理;
若所述铜芯偏差度实际检测数据不符合铜芯偏差度矩阵,则降低对铜线绞合速度,并对所述铜芯进行报废回收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为:
预设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矩阵M,M(M1,M2,M3,M4)其中,M1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M2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M3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M4为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且M1<M2<M3<M4;
基于铜芯单位长度偏差度B0设定绝缘层材料的点位长度加入量,其具体为: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0<B1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M1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1<B0<B2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M2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2<B0<B3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M3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当铜芯单位长度偏差量为B3<B0<B4时,设定绝缘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M4为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
预设挤塑机挤出速度矩阵,E,E(E1,E2,E3,E4)其中,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E1为挤塑机挤出速度第一预设值,且E1<E2<E3<E4;
基于所述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具体为: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一预设值M1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3<e<E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二预设值M2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2<e<E3;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三预设值M3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1<e<E2;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四预设值M4时,设定挤塑机挤出速度e为e<E1。
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并实时获取电缆表面粗糙度数据p,判断所述实时获取的电缆表面粗糙程度数据p是否符合所述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
当所述实时获取的电缆表面粗糙程度数据p不符合所述电缆表面粗糙度标准值P时,实时调整所述挤塑机挤出速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芯矿物质绝缘防护电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
预设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矩阵N,N(N1,N2,N3,N4)其中,N1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一预设值,N2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二预设值,N3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三预设值,N4为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第四预设值,且N1<N2<N3<N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一预设值M1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四预设值N4;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二预设值M2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三预设值N3;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三预设值M3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二预设值N2;
当绝缘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m为第四预设值M4时,设定隔离层材料单位长度加入量n为第一预设值N1。
10.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铜丝制备模块,用于铜丝的初级加工;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铜芯直径的均匀度与偏差度,并用于检电缆绝缘层表面粗糙度;
校直模块,用于对铜芯进行校直处理;
高速绞线机,导体线经过高速绞线机进行圆形压紧绞合;
挤塑机,铜芯通过所述挤塑机进行绝缘层的制备。
CN202210356351.0A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Withdrawn CN114724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6351.0A CN114724776A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6351.0A CN114724776A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4776A true CN114724776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4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6351.0A Withdrawn CN114724776A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47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0445A (zh) * 2022-09-27 2022-12-06 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压交联电缆防凹陷挤塑工艺
CN115938686A (zh) * 2022-11-24 2023-04-07 江苏洪能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汽车用充电电缆的制备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0445A (zh) * 2022-09-27 2022-12-06 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压交联电缆防凹陷挤塑工艺
CN115938686A (zh) * 2022-11-24 2023-04-07 江苏洪能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汽车用充电电缆的制备工艺
CN115938686B (zh) * 2022-11-24 2023-10-24 江苏洪能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汽车用充电电缆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24776A (zh) 一种铜芯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CN102347109B (zh) 核电站用低压电力电缆制造方法
CN110084000B (zh) 型线同心绞合导体结构的设计方法
CN107633922A (zh) 一种电缆制备工艺
CN110845859A (zh) 功能性屏蔽料电缆料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CN108417301B (zh) 一种中压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生产工艺
CN103680693B (zh) 抗拉圣诞灯饰电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80752B (zh) 一种同轴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CN112635121A (zh) 同心式光纤复合导线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CN105006282A (zh) 一种智慧能源动车组用薄壁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CN115312266A (zh) 一种异形电力电缆型线铜导体制备方法
CN101540216B (zh) 150℃辐照交联计算机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49110A (zh)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
CN208655313U (zh) 笼盘联绞设备
CN106251983A (zh) 一种塑料电缆生产工艺
CN110246611A (zh) 高压设备电气连接线及其制备方法
CN219800539U (zh) 适用于全自动剥线设备的新能源车辆用高压铝电缆
CN202650598U (zh) 一种六芯称重传感器电缆
CN204632364U (zh) 通信电源用铜包铝软电缆
CN216250033U (zh) 一种柔性多通路射频电缆
CN109065242A (zh) 一种水下传输用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CN111210950A (zh) 一种多股束绞合导体生产排列结构推算方法
CN211578400U (zh) 一种高效率特种型abc架空导线
CN201315466Y (zh) 三芯交联电缆热收缩中间接头
CN206340355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用铝合金芯光伏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