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2492A -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2492A
CN114722492A CN202210286182.8A CN202210286182A CN114722492A CN 114722492 A CN114722492 A CN 114722492A CN 202210286182 A CN202210286182 A CN 202210286182A CN 114722492 A CN114722492 A CN 114722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suspension system
vibration
suspension
engine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61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
邹小俊
邹亮
闻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veco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vec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veco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vec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861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24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2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仿真;悬置刚度与阻尼台架试验,进行模型静态校准;建立发动机激励源,并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试验,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校准;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分解。本发明运用振动原理、试验与仿真技术,解决了现有试验与仿真方法无法进行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问题,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精准识别与分解悬置系统混沌振动,为悬置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指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置系统振动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激励是车辆主要的振动源,对车辆NVH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发动机悬置系统是衰减发动机激励与提升车辆NVH性能的关键装置。目前对发动机悬置系统减振设计方法主要是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能量解耦设计、固有频率设计、变形设计与隔振率设计,而且各个设计指标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得发动机悬置系统减振设计变得困难,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发动机悬置系统常出现混沌振动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车辆的振动。目前对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的研究资料较少,并缺少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使得发动机悬置系统减振设计缺少针对性,而且减振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发动机悬置系统减振性能,前提条件是能够准确的识别与分解悬置系统混沌振动。为了解决现有试验与仿真方法无法进行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与流程,能够精准识别与分解悬置系统混沌振动,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悬置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指导。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试验与仿真方法无法进行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问题,并能够精准识别与分解悬置系统混沌振动,为悬置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指导,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与流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与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仿真;
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台架试验,并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静态校准;
建立发动机激励源,并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试验,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校准;
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
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分解。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的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仿真,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Hypermesh建立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有限元模型,并计算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模态中性文件;
将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中,建立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弹性体模型;
建立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设置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的质量参数与转动惯量参数;
采用BUSHING单元将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连接到发动机悬置支架弹性体模型上;
将发动机悬置支架弹性体模型固定在部分车架弹性体模型上;
对部分车架弹性体模型的两端进行固定约束;
在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的质心位置建立强制位移驱动,并进行仿真计算;
分别计算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的部分车架模型是指发动机与变速箱下方的车架局部模型,起到固定发动机悬置支架的作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所述的悬置刚度系统与阻尼台架试验,并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静态校准,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振动试验台对发动机悬置系统的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进行试验;
采用振动试验台对发动机悬置系统的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进行试验;
将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静态工况下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刚度设置的准确性;
将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静态工况下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阻尼设置的准确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的建立发动机激励源,并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包括如下步骤:
在发动机与变速箱结合处建立六向力;
建立发动机Z向与Rx向激励载荷数学方程;
根据发动机Z向与Rx向激励载荷数学方程修改六向力;
计算发动机Z向与Rx向载荷时域及频域数据;
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并提取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加速度数据,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率分析与振动幅频特性分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的六向力固定在发动机上,用来模拟发动机X向、Y向、Z向、Rx向、Ry向与Rz向的激励载荷,由于纵置4缸发动机的Z向与Rx向载荷是主要激励源,其他方向载荷可忽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的悬置主动端是发动机侧,悬置被动端是指车架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的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率是指车架侧振动加速度除以发动机侧振动加速度所得数值,振动传递率越小,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越好。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试验,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校准,包括如下步骤:
在发动机左悬置、右悬置与后悬置的主动端和被动端分别安装一个三向加速度传感器;
进行发动机怠速工况车辆振动测试,采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数据;
进行匀速工况车辆振动测试,采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数据;
将发动机六向力的固定位置与相位设置为优化变量,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试验数据设置为目标函数;
通过迭代优化仿真确定发动机六向力的固定位置与相位,并根据优化结果修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
并将优化后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所述的六向力的固定位置是指在整车坐标系下X向、Y向与Z向坐标;六向力的相位是指在整车坐标系下,六向力的X向载荷与水平夹角。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包括如下步骤:
对发动机悬置系统进行匀加速工况振动仿真,并提取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振动加速度仿真数据;
对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小波去噪分析;
对小波去噪处理后的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谐波与组合谐波分析;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混沌状态辨识。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6)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分解,包括如下步骤:
对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自相关分析;
去除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加速度仿真数据的随机信号;
对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周期信号分解;
计算各个分解信号的贡献。
本发明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与流程,运用振动原理、试验与仿真技术,解决了现有试验与仿真方法无法进行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问题,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精准识别与分解悬置系统混沌振动,为悬置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指导。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技术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匀加速工况发动机质心振动加速度仿真数据。
图4是本发明的匀加速工况发动机质心振动加速振动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匀加速工况发动机质心振动贡献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模型;2、发动机模型;3、左悬置;4、右悬置;5、后悬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本发明的主旨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试验与仿真方法无法进行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与流程以解决上述问题,有效提高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精度,为悬置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指导。
参见图1与图2,本发明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与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仿真。
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仿真的步骤为:
采用Hypermesh建立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有限元模型,并计算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模态中性文件;
将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中,建立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弹性体模型;
建立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设置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的质量参数与转动惯量参数;
采用BUSHING单元将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连接到发动机悬置支架弹性体模型上;
将发动机悬置支架弹性体模型固定在部分车架弹性体模型上;
对部分车架弹性体模型的两端A1、A2、A3与A4进行固定约束;
在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的质心位置C1建立建立强制位移驱动,并进行仿真计算;
分别计算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
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台架试验,并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静态校准。
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台架试验,并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静态校准的步骤为:
采用振动试验台对发动机悬置系统的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进行试验;
采用振动试验台对发动机悬置系统的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进行试验;
将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静态工况下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刚度设置的准确性,刚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见表1。
表1 悬置系统刚度对比结果
刚度 X向刚度 Y向刚度 Z向刚度
吻合度 97.5% 98.3% 96.5%
悬置系统整体刚度的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度均大于95%,说明发动机悬置系统模型的刚度设置是正确的。
将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阻尼设置的准确性,阻尼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见表2。
表2 悬置系统阻尼对比结果
阻尼 X向阻尼 Y向阻尼 Z向阻尼
吻合度 92.5% 93.4% 93.5%
悬置系统整体阻尼的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度均大于90%,说明发动机悬置系统模型的阻尼设置是正确的。
建立发动机激励源,并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
建立发动机激励源,并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的步骤为:
在发动机与变速箱结合处C2建立六向力;
建立发动机Z向与Rx向激励载荷数学方程;
根据发动机Z向与Rx向激励载荷数学方程修改六向力;
计算发动机Z向与Rx向载荷时域及频域数据;
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并提取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加速度数据,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率分析与振动幅频特性分析。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试验,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校准。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试验,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校准的步骤为:
在发动机左悬置、右悬置与后悬置的主动端和被动端分别安装一个三向加速度传感器;
进行发动机怠速工况车辆振动测试,采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数据;
进行匀速工况车辆振动测试,采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数据;
将发动机六向力的固定位置与相位设置为优化变量,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试验数据设置为目标函数;
通过迭代优化仿真确定发动机六向力的固定位置与相位,并根据优化结果修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
并将优化后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悬置振动传递率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度见如表3,发动机振动峰值频率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吻合度见表4。
表3 悬置振动传递率对比结果
吻合度 怠速 30km/h 60km/h 90km/h 120km/h
左悬置 92.6% 92.7% 94.5% 93.2% 92.1%
右悬置 93.8% 91.8% 93.7% 92.5% 93.3%
后悬置 94.3% 93.7% 94.2% 94.6% 92.4%
表4发动机振动峰值频率对比结果
吻合度 1阶 2阶 3阶 4阶 5阶 6阶
试验数据 95.6% 96.2% 94.3% 94.8% 96.5% 96.25
仿真数据 94.4% 96.3% 93.8% 92.5% 94.3% 95.7%
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
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的步骤为:
对发动机悬置系统进行匀速工况振动仿真,并提取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振动加速度仿真数据;
对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小波去噪分析;
对小波去噪处理后的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谐波与组合谐波分析;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混沌状态辨识,处理后的发动机质心振动加速度仿真数据如图3所示,图中出现多个次谐波信号,可以判断在匀速工况下发动机悬置系统处理混沌振动状态。
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分解。
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分解步骤为:
对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自相关分析;
去除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加速度仿真数据的随机信号;
对除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周期信号分解,振动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主要由33.3Hz、66.6Hz、80.6Hz与91.7Hz周期信号组成;
计算各个分解信号的贡献,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仿真;
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台架试验,并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静态校准;
建立发动机激励源,并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试验,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校准;
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
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分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刚度与阻尼仿真,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Hypermesh建立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有限元模型,并计算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模态中性文件;
将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中,建立部分车架与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弹性体模型;
建立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设置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的质量参数与转动惯量参数;
采用BUSHING单元将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连接到发动机悬置支架弹性体模型上;
将发动机悬置支架弹性体模型固定在部分车架弹性体模型上;
对部分车架弹性体模型的两端进行固定约束;
在发动机与变速箱刚体动力学模型的质心位置建立强制位移驱动,并进行仿真计算;
分别计算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车架模型是指发动机与变速箱下方的车架局部模型,用于固定发动机悬置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刚度系统与阻尼台架试验,并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静态校准,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振动试验台对发动机悬置系统的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进行试验;
采用振动试验台对发动机悬置系统的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进行试验;
将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刚度、Y向刚度与Z向刚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静态工况下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刚度设置的准确性;
将发动机悬置系统X向阻尼、Y向阻尼与Z向阻尼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静态工况下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阻尼设置的准确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发动机激励源,并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包括如下步骤:
在发动机与变速箱结合处建立六向力;
建立发动机Z向与Rx向激励载荷数学方程;
根据发动机Z向与Rx向激励载荷数学方程修改六向力;
计算发动机Z向与Rx向载荷时域及频域数据;
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并提取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加速度数据,进行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率分析与振动幅频特性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向力固定在发动机上,用来模拟发动机X向、Y向、Z向、Rx向、Ry向与Rz向的激励载荷,由于纵置4缸发动机的Z向与Rx向载荷是主要激励源,其他方向载荷可忽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主动端是发动机侧,悬置被动端是指车架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系统振动传递率是指车架侧振动加速度除以发动机侧振动加速度所得数值,振动传递率越小,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越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试验,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校准,包括如下步骤:
在发动机左悬置、右悬置与后悬置的主动端和被动端分别安装一个三向加速度传感器;
进行发动机怠速工况车辆振动测试,采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数据;
进行匀速工况车辆振动测试,采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数据;
将发动机六向力的固定位置与相位设置为优化变量,将三个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试验数据设置为目标函数;
通过迭代优化仿真确定发动机六向力的固定位置与相位,并根据优化结果修改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
并将优化后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向力的固定位置是指在整车坐标系下X向、Y向与Z向坐标;六向力的相位是指在整车坐标系下,六向力的X向载荷与水平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包括如下步骤:
对发动机悬置系统进行匀速工况振动仿真,并提取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振动加速度仿真数据;
对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小波去噪分析;
对小波去噪处理后的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谐波与组合谐波分析;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混沌状态辨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分解,包括如下步骤:
对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自相关分析;
去除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加速度仿真数据的随机信号;
对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加速度仿真数据进行周期信号分解;
计算各个分解信号的贡献。
CN202210286182.8A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Pending CN1147224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6182.8A CN114722492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6182.8A CN114722492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2492A true CN114722492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8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6182.8A Pending CN114722492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2492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9706A (ko) * 2008-06-13 2009-12-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마운트 시험용 가진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실부하시뮬레이션 장치
CN102609551A (zh) * 2011-01-21 2012-07-2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法和优化装置
CN104503240A (zh) * 2014-12-23 2015-04-08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基于混沌识别的人机工程动态设计方法
CN107356432A (zh) * 2017-07-12 2017-11-17 石家庄铁道大学 基于频域窗经验小波共振解调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CN107643773A (zh) * 2016-07-21 2018-01-3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动力源的减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p2混动模块
CN111291446A (zh) * 2019-10-24 2020-06-1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前悬颤振和怠速振动的悬置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
EP3769982A1 (en) * 2019-07-26 2021-01-27 DTR VMS Italy S.r.l. Method of generating a force for the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for a top shock absorber mount or for an engine suspension mount, and active reduc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of
CN113158907A (zh) * 2021-04-25 2021-07-23 东莞理工学院 基于小波和混沌理论的微弱舰船辐射特征信号检测方法
CN113916536A (zh) * 2021-09-03 2022-01-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正弦滚轴筛联轴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4091176A (zh) * 2021-11-18 2022-02-25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域和频域状态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校准方法
CN114117923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河海大学 基于混沌特征空间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状态判断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9706A (ko) * 2008-06-13 2009-12-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마운트 시험용 가진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실부하시뮬레이션 장치
CN102609551A (zh) * 2011-01-21 2012-07-2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法和优化装置
CN104503240A (zh) * 2014-12-23 2015-04-08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基于混沌识别的人机工程动态设计方法
CN107643773A (zh) * 2016-07-21 2018-01-3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动力源的减振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p2混动模块
CN107356432A (zh) * 2017-07-12 2017-11-17 石家庄铁道大学 基于频域窗经验小波共振解调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EP3769982A1 (en) * 2019-07-26 2021-01-27 DTR VMS Italy S.r.l. Method of generating a force for the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for a top shock absorber mount or for an engine suspension mount, and active reduc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of
CN111291446A (zh) * 2019-10-24 2020-06-1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前悬颤振和怠速振动的悬置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
CN113158907A (zh) * 2021-04-25 2021-07-23 东莞理工学院 基于小波和混沌理论的微弱舰船辐射特征信号检测方法
CN113916536A (zh) * 2021-09-03 2022-01-1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正弦滚轴筛联轴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4091176A (zh) * 2021-11-18 2022-02-25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域和频域状态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校准方法
CN114117923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河海大学 基于混沌特征空间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状态判断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继辉;夏均忠;王增强;朱明兵;于明奇;: "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隔振试验与优化",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no. 07, 25 July 2017 (2017-07-25) *
李飞建;郑玲;: "混沌免疫遗传算法在汽车悬置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噪声与振动控制, no. 01, 18 February 2013 (2013-02-18) *
邹亮;李晓杰;古忠;韦国新;张遵智;: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和能量解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 汽车实用技术, no. 19, 15 October 2017 (2017-10-15) *
邹小俊等: "电动汽车电机总成悬置系统仿真分析及优化",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vol. 25, no. 04, 31 December 2017 (2017-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6147B (zh) 一种车辆工作时各振动激励系统贡献量计算分析方法
Diez-Ibarbia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transfer path analysis methods on an electric vehicle
Shangguan et al. Design method of automotive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based on vibration and noise limitations of vehicle level
CN112597595B (zh) 汽车车内结构噪声诊断及优化方法
Zhou et al.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ehicle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Zhen et al. Determination of system vibrator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pplying a spectral-based inverse sub-structuring approach. Part I: analytical formulation
Panda Dealing with noise and vibration in automotive industry
Tatlow et al. Road noise input identification for vehicle interior noise by multi-reference transfer path analysis
CN106482919B (zh) 车辆传递路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4722492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混沌振动识别与分解的方法
Courteille et al. New analytical method to evaluate the powerplant and chassis coupling in the improvement vehicle NVH
Sirafi et al. Accurate modeling for the powertrain and subframe modes
CN109383261B (zh) 一种悬置系统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6777781A (zh) 隔振件的隔振性能分析方法、刚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Fouladi et al. Evaluation of seat vibration sources in driving condition using spectral analysis
CN114923649A (zh) 一种基于试验与仿真技术的车身复合振动识别方法
CN114689167A (zh) 一种确定车内间歇性低频声问题所在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20073A (zh) 一种用于解决悬架系统耦合振动的混合分析方法
CN108733944B (zh) 方向盘抖振性能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robustness analysis of powertrain excitation forces
Shi et al. Rubber Stiffness Optimization for Floor Vibration Attenuation of a Light Bus Based on Matrix Inversion TPA
CN113704870B (zh) 发动机激振力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Gu et al. Th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in the cab of a heavy truck
CN112461474B (zh) 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CN112067319B (zh) 轮胎噪声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