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6599A - 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6599A
CN114706599A CN202210217494.3A CN202210217494A CN114706599A CN 114706599 A CN114706599 A CN 114706599A CN 202210217494 A CN202210217494 A CN 202210217494A CN 114706599 A CN114706599 A CN 114706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ing
plc
data
vehic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74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鑫
应保胜
王峰
赵世金
万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to CN2022102174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6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6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6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2Software debug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4Environments for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6Software re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包括ECU烧录系统分为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两种烧录方式。本发明利用LabVIEW调用外部BootLoader进行ECU软件烧录,并与车间MES系统相结合,从而设计了一套自动化程度和刷写效率高的烧录软件,有了MES系统作为辅助,ECU烧录系统更加智能化。此外,该烧录软件的通用性高,模块功能分明,软件开发师可根据具体的需求对程序稍做修改和添加,即可快速完成软件的修复或升级,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占比日益增加。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电池管理系统备受关注,电池控制器程序烧录得到了各大主机厂的重视,其开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对于厂商而言,使用传统烧录器进行程序烧录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其生产要求,开发出一套自动化程度高、信息化集中的烧录软件是非常必要的。
国内传统的烧录方法是利用PC机将烧录程序存储到烧录器中,然后将烧录器与电池包相连,通过操作烧录器上的按钮完成ECU的程序烧录。此方法普遍是人工作业,作业人员多,烧录效率低下且成功率不太理想。国外的烧录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如美国DataIO的PSV7000和XELTEK的SUPERBOT系列,其特点是能同时多台烧录,烧录速度快,但是成本较高,烧录信息离散,不便于集中管理。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电池控制器程序烧录自动化程度低、生产离散化严重的问题,对其电池生产线电池管理系统烧录工序模块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与车间MES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烧录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了基于LabVIEW编程语言的汽车ECU烧录上位机软件,实现其与车间MES系统的交互。通过模块化的设计,降低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便于日后烧录系统的更新、升级和维护,使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结果表明,该上位机软件与车间MES系统交互性好,实现了生产线烧录自动化和生产数据信息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包括以下运行流程:
S1、电池包进入烧录工位后,获取电池包流水号,通过流水号信息与MES系统进行交互,获取工件的关键参数;
S2、将所述关键参数自动导入需要烧录的程序中,启动烧录检查;
S3、检查烧录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烧录程序与电池包流水号是否匹配;
S4、将经过校验的数据烧入相应的程序段之中使数据固化;
S5、烧录开始后,利用LabVIEW编写的程序调用BootLoader并加载完成烧录任务;
S6、对烧录结果进行判断,结果为OK,则程序烧录成功;若烧录失败,生成错误信息,并上传至ECU系统服务器;
本方法包括分为自动烧录和半自动烧录的两种方式;
所述半自动烧录是通过扫码枪直接读码获取电池包信息,用于烧录数量少和烧录失败再烧录的情况;
所述自动烧录是通过接收烧录工位PLC的信号,配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读取电池包电子标签获取信息,用于批量烧录生产的情况;
本方法的硬件主要包括工控机、PLC、CAN接口设备、USB控制灯塔、扫码枪、显示器和RFID读取器;采用USB-CAN作为硬件接口设备与下位机进行通信,选用NI公司型号为USB-8502的板卡。
优选的,本方法中上位机软件采用分层式结构设计,分为顶层、逻辑层和驱动层;
所述顶层主要包括人机界面和系统流程控制;
所述逻辑层负责实现系统的各种逻辑功能;
所述驱动层负责与硬件进行通信和文件I/O。
优选的,所述LabVIEW的编程包括数据库访问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和BootLoader模块;
所述数据库访问模块用于烧录信息的储存、管理和查询功能;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烧录情况,VISA读取对应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灯塔,在接收到数据后做出相应的回应,通过警示灯的状态变化判断烧录工位状态正常与否;
所述数据通信模块用于通过I/O服务器公布共享变量来与OPC服务器进行访问,利用OPC和PLC的握手机制,实现PLC与上位机的实时通信;
所述BootLoader模块用于依据BootLoder数据的下载流程,编写上位机软件向下位机控制器烧录程序。
优选的,在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建立通信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301、新建通道,对通道数据进行配置:在装置驱动下拉列表框中选取西门子TCP/IPEthernet,所需其他参数使用默认数据;
S302、新建设备,对设备信息进行配置:在Devicemodel下拉列表框中选取S7-1500,在DeviceID中输入与PLC同样的IP地址;
S303、设置PLC中变量绑定的标签变量。
优选的,在步骤S303中,所述设置PLC中变量绑定的标签变量包括以下步骤:
S3030、将名称写入所需位置;
S3031、输入进行配合的地址信息后,设置标签变量属性;
S3032、通过地址的方式对其与PLC中的变量进行绑定。
优选的,在所述BootLoader模块中下载流程分别为编程阶段、主编程阶段和后编程阶段。
优选的,所述获取工件的关键参数,采用的是条码地址配置,通过把PLC条码存储地址和MES系统条码采集地址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后,OPC访问技术读取条码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LabVIEW调用外部BootLoader进行ECU软件烧录,并与车间MES系统相结合,从而设计了一套自动化程度和刷写效率高的烧录软件。有了MES系统作为辅助,ECU烧录系统更加智能化。此外,该烧录软件的通用性高,模块功能分明,软件开发师可根据具体的需求对程序稍做修改和添加,即可快速完成软件的修复或升级,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系统总体架构;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的系统接口管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的软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的三层式结构架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的访问数据库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的VISA通信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的OPC与PLC通信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的数据追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电池控制器烧录系统方案设计
根据车间生产线生产需求,本烧录系统设计为线边烧录的形式,集成在电池生产线烧录工位。ECU烧录系统分为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两种烧录方式。半自动烧录是通过扫码枪直接读码获取电池包信息,用于烧录数量少和烧录失败再烧录的情况;自动烧录是通过接收烧录工位PLC的信号,配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读取电池包电子标签获取信息,用于批量烧录生产的情况。
该上位机软件通过CAN工具与下位机建立对话服务,利用条码和PLC进行数据的采集,并与MES系统数据服务器相互关联,以LabVIEW作为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控制调用BootLoader。数据下载过程遵循UDS协议,根据规定的服务命令完成数据传输。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ECU烧录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工控机、PLC、CAN接口设备、USB控制灯塔、扫码枪、显示器和RFID读取器。车间MES系统和外部接口如图2所示,目前常用的设备接口形式有以太网设备、串口设备(RS-232)等几种。通常与系统、计算机类的硬件接口均为以太网形式,串口形式设备接口简单方便,数据接口多为数据库或文件交换方式。
本发明的烧录系统采用USB-CAN作为硬件接口设备与下位机进行通信,选用NI公司旗下的板卡,型号为USB-8502。其通信稳定流畅,具有数据速率灵活高速的特点,能有效提高烧录效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7,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一、上位机软件运行流程
整个系统的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电池包进入烧录工位,首先获取电池包流水号,通过流水号信息与MES系统进行交互,获取工件的关键参数。把关键数据自动导入需要烧录的程序中,启动烧录检查。检查烧录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烧录程序与电池包流水号是否匹配。将经过校验的数据烧入相应的程序段之中,从而使数据固化。烧录开始后,利用LabVIEW编写的程序调用BootLoader并加载完成烧录任务。对烧录结果进行判断,结果为OK,则程序烧录成功;若烧录失败,生成错误信息,最终上传至MES系统服务器。
二、三层式结构设计
基于LabVIEW自身的特性,针对其数据流的编程方式,上位机软件采用分层式结构设计,分为顶层、逻辑层和驱动层。顶层主要包括人机界面和系统流程控制;逻辑层负责实现系统的各种逻辑功能,例如配置、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查询等;驱动层负责与硬件进行通信和文件I/O等。
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并规划模块之间的联系,根据模块的功能来编写程序,设计成相应的子VI,最后进行测试与调试。本发明软件架构的最大优点是可使程序代码的再使用性最大化。在不同逻辑层中的VI可重复使用相同驱动层中的VI;而在顶层VI中,又可重复使用相同逻辑层中的VI。因此,在软件运行过程中,顶层VI只需将逻辑层VI做最有效的调用编写,同时规定每层的VI不能跨层调用,且同层的VI不能互相调用。
三、ECU烧录主程序设计
LabVIEW的编程可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数据库访问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信模块、BootLoader模块。
(1)基于ODBC技术的数据库访问模块该模块设计了烧录信息的储存、管理和查询功能。生产线上数据之间的存储比较复杂,采用读取文件的方式来获取数据是很难实现的,因此需要利用数据库来存储、管理和查询数据。ODBC作为公共数据化接口,能够以统一的标准处理数据库。为了使得应用程序与指定数据库进行有效合理的通信,使用上位机程序访问ODBC,即在LabVIEW提供大量底层VI函数的情况下,结合使用labSQL工具包,利用ADO与ODBC连接,以此访问支持ODBC的SQL数据库。利用ADO与ODBC访问数据库的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
(2)基于串口通信的报警模块作为一个工业级别的烧录软件,工位烧录异常报警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现场安装了控制灯塔,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VISA读取对应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灯塔,在接收到数据后做出相应的回应,通过警示灯的状态变化判断烧录工位状态正常与否,其原理图如图6所示。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对串口的配置依据相应的通信规则进行制定,按照要求对通信端口的传输速率、Start位、Stop位和检验位等参数进行配置。VISA的串口配置要与控制灯塔的串口配置一一对应。
(3)基于PLC技术的数据通信模块
上位机与PLC通信需要LabVIEW安装数据记录与监控模块(NI DSC),结合了虚拟仪器技术与PLC技术,通过NI OPC服务器与西门子S7-1500进行实时通信。NI公司的OPC服务器提供了西门子生产厂商的驱动,省去了编写底层驱动的工作。在LabVIEW项目中,通过I/O服务器公布共享变量来与OPC服务器进行访问,利用OPC和PLC的“握手机制”,从而实现PLC与上位机的实时通信。本系统通信原理如图7所示。
建立通信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新建通道,对通道数据进行配置。在装置驱动下拉列表框中选取西门子TCP/IPEthernet,所需其他参数使用默认数据。
②新建设备,对设备信息进行配置。在Device model下拉列表框中选取S7-1500,在Device ID中输入与PLC同样的IP地址。
③设置PLC中变量绑定的标签变量。首先将名称写入所需位置,然后输入进行配合的地址信息(该地址已设置完毕),继而设置标签变量属性,最后通过地址的方式对其与PLC中的变量进行绑定。
实施例3
请参阅图8,面向MES端的系统功能实现
MES系统是从经营战略到具体生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MES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烧录过程可视化监控、烧录结果实时采集、烧录内容自动获取、烧录参数与电池型号自动配置、烧录数据查询追溯、人员权限管理以及输出各类报表等功能。ECU烧录软件和车间MES系统交互的关键是数据库中表格之间建立联系。
一、烧录数据库表格建立
根据对烧录流程的分析,为BMS烧录系统设计了主要数据库表格,其字段涵盖了烧录完整的流程信息。将PartSN(电池包流水号)设置成主键,利用SQL数据中的主键和外键约束,与MES服务器数据库中的表格建立联系。
二、数据采集
BMS烧录工位采用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为了更好地完成生产线数据库集成,需对所采集的数据库和PLC数据地址与MES系统内部采集地址相关联。通过MES系统PLC与设备PLC的实时交互,最终完成基于PLC的质量数据采集,实现生产过程数据实时采集。本发明采用的是条码地址配置,通过把PLC条码存储地址和MES系统条码采集地址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最终利用OPC访问技术读取条码信息。
三、人员权限管理
为防止非相关人员操作,对人员进行权限管理。用户分为两种,一种为操作用户,可以登录进去操作;另一种为管理用户,可对软件运行涉及的人员信息进行管理,为人员赋予角色,并对其进行权限分配,可以起到定职定责的作用。对人员表格中员工编号进行角色分配,不同的角色权限也不同。
四、数据的查询与追溯
在查询生产数据时,可以通过电池包的型号确认要查询的表名,查询流程如图8所示。当获取查询数据时(扫码枪读取或人工输入),根据标签辨识标识对象类型;当确认为电池包工件时,由工件产品码中的标签生成的时间来确认理论上对应的表名称。查询数据库中所有历史记录的工件生产信息表,寻找是否存在对应表。存在对应表时,直接去对应的表中查询,返回查询结果。一般而言,不存在该表和查询无结果都是异常结果,代表其信息未记录或者记录错误。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对所有的记录表遍历查询,该查询过程耗时较长,但是异常状态发生的概率极小。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运行流程:
S1、电池包进入烧录工位后,获取电池包流水号,通过流水号信息与MES系统进行交互,获取工件的关键参数;
S2、将所述关键参数自动导入需要烧录的程序中,启动烧录检查;
S3、检查烧录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烧录程序与电池包流水号是否匹配;
S4、将经过校验的数据烧入相应的程序段之中使数据固化;
S5、烧录开始后,利用LabVIEW编写的程序调用BootLoader并加载完成烧录任务;
S6、对烧录结果进行判断,结果为OK,则程序烧录成功;若烧录失败,生成错误信息,并上传至ECU系统服务器;
本方法包括分为自动烧录和半自动烧录的两种方式;
所述半自动烧录是通过扫码枪直接读码获取电池包信息,用于烧录数量少和烧录失败再烧录的情况;
所述自动烧录是通过接收烧录工位PLC的信号,配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读取电池包电子标签获取信息,用于批量烧录生产的情况;
本方法的硬件主要包括工控机、PLC、CAN接口设备、USB控制灯塔、扫码枪、显示器和RFID读取器;采用USB-CAN作为硬件接口设备与下位机进行通信,选用NI公司型号为USB-8502的板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中上位机软件采用分层式结构设计,分为顶层、逻辑层和驱动层;
所述顶层主要包括人机界面和系统流程控制;
所述逻辑层负责实现系统的各种逻辑功能;
所述驱动层负责与硬件进行通信和文件I/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abVIEW的编程包括数据库访问模块、报警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和BootLoader模块;
所述数据库访问模块用于烧录信息的储存、管理和查询功能;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烧录情况,VISA读取对应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灯塔,在接收到数据后做出相应的回应,通过警示灯的状态变化判断烧录工位状态正常与否;
所述数据通信模块用于通过I/O服务器公布共享变量来与OPC服务器进行访问,利用OPC和PLC的握手机制,实现PLC与上位机的实时通信;
所述BootLoader模块用于依据BootLoder数据的下载流程,编写上位机软件向下位机控制器烧录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建立通信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301、新建通道,对通道数据进行配置:在装置驱动下拉列表框中选取西门子TCP/IPEthernet,所需其他参数使用默认数据;
S302、新建设备,对设备信息进行配置:在Devicemodel下拉列表框中选取S7-1500,在DeviceID中输入与PLC同样的IP地址;
S303、设置PLC中变量绑定的标签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3中,所述设置PLC中变量绑定的标签变量包括以下步骤:
S3030、将名称写入所需位置;
S3031、输入进行配合的地址信息后,设置标签变量属性;
S3032、通过地址的方式对其与PLC中的变量进行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BootLoader模块中下载流程分别为编程阶段、主编程阶段和后编程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工件的关键参数,采用的是条码地址配置,通过把PLC条码存储地址和MES系统条码采集地址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后,OPC访问技术读取条码信息。
CN202210217494.3A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Pending CN114706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7494.3A CN114706599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7494.3A CN114706599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6599A true CN114706599A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6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7494.3A Pending CN114706599A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65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8815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所托(山东)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汽车测试刷写软件的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909592A (zh) * 2023-09-13 2023-10-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行烧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5614A1 (en) * 2009-08-04 2011-02-10 Red Hat, Inc.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battery statistics using a system-wide daemon
CN111538511A (zh) * 2020-04-02 2020-08-14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bms软件自动刷写系统及方法
CN212872810U (zh) * 2019-12-17 2021-04-0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系统
WO2022017125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程序刷写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5614A1 (en) * 2009-08-04 2011-02-10 Red Hat, Inc.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battery statistics using a system-wide daemon
CN212872810U (zh) * 2019-12-17 2021-04-0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系统
CN111538511A (zh) * 2020-04-02 2020-08-14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bms软件自动刷写系统及方法
WO2022017125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程序刷写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峰;严浩浩;赵鑫: "面向智能化汽车电池控制器烧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 31 August 2021 (2021-08-31), pages 51 - 5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8815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所托(山东)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汽车测试刷写软件的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909592A (zh) * 2023-09-13 2023-10-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行烧录系统及方法
CN116909592B (zh) * 2023-09-13 2024-03-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行烧录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06599A (zh) 一种车载ecu控制器多通道并行刷写的方法
CN110069053B (zh) 一种基于tsp云台的远程车辆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US7574417B1 (en) Self configuration of embedded historians
CN11116080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用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078294B2 (en) Conditional download of data from embedded historians
CN107945307B (zh) 一种铁路设备追踪管理系统
CN101458525B (zh) 一种电控单元配置自动识别方法
CN104488004A (zh) 用于提供车辆维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08767A (zh) 工业系统中非时间序列事件的关联
JP2005520725A (ja) 車両および車両構成要素の遠隔モニタリング、構成、プログラミングおよび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1770612A (zh) 发电厂eam系统的设备缺陷管理模块
CN102566561A (zh) 基于半物理仿真的诊断汽车电控单元故障的方法及装置
MXPA02008822A (es) Sistema de red para manufacturar.
CN101763581A (zh) 发电厂eam系统和该系统的报表管理模块
CN110766178A (zh) 一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CN112034816A (zh) Eol诊断方法、eol诊断控制器及eol诊断系统
CN112253738B (zh) 一种变速箱自动防错加注指示装置及方法
CN114338741A (zh) 一种车辆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CN114115166B (zh) 一种应用商用车电控系统防错和追溯管理方法
CN102984052A (zh) 物联网前端数据采集网关、网关运行方法以及系统
CN100573376C (zh) 工厂信息系统及其更新数据的方法
CN215264493U (zh) 新能源汽车整车故障检测诊断系统
CN114936054A (zh) 一种车辆的调试工艺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轨道车辆
CN110941842B (zh) 一种船舶体系化综合保障信息系统
CN214623391U (zh) 一种设备智慧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