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4249A - 井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井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04249A CN114704249A CN202210336295.4A CN202210336295A CN114704249A CN 114704249 A CN114704249 A CN 114704249A CN 202210336295 A CN202210336295 A CN 202210336295A CN 114704249 A CN114704249 A CN 1147042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detection piece
- detection
- shaft
- signal rece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3 fluoro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27 veloci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10—Locating fluid leaks, intrusions or movements
- E21B47/117—Detecting leaks, e.g. from tubing, by pressure test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10—Locating fluid leaks, intrusions or mov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lushing boreholes, e.g. by use of exhaust air from motor
- E21B21/08—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ressure or flow of drilling fluid, e.g. automatic filling of boreholes, automatic control of bottom pressur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10—Locating fluid leaks, intrusions or movements
- E21B47/103—Locating fluid leaks, intrusions or movements using thermal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漏检测装置,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检测件上设置有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第一信号发射器沿井筒的轴向发射信号,以使第一信号接收器获取井筒轴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第二检测件内设置有贯穿第二检测件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可配置为与井筒相连通;第二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于流体通道的两侧,第二信号发射器沿第二容置槽的中心线发射信号,以使第二信号接收器获取井筒周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通过采用以上两个检测件进行泄漏位置的相互标定,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井漏检测装置无法准确的确定泄漏点位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井漏是经常会遇到的异常工况。例如,当钻井井眼的周围地层中存在着一定的裂缝和空隙,钻井液就会流失到周围的裂缝和空隙中,从而导致井漏的发生。井漏的发生会浪费大量的钻井液和有效的钻井时间,甚至导致井眼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及时且准确的找到泄漏点并进行堵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常采用井漏检测器对泄漏点进行检测。相关技术中的井漏检测器上通常设置有传感器,此传感器可以沿着井筒的轴向采集井筒内钻井液的相关数据,例如钻井液流速、温度及压力,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泄漏点。
然而,上述井漏检测器的检测误差大,导致无法准确确定泄漏点位置,进而影响了钻井的效率且增加了钻井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井漏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井漏检测装置无法准确的确定泄漏点位置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一种井漏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可配置为与井筒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沿着所述井筒的轴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沿所述井筒的轴向发射信号,以使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获取所述井筒轴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
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与所述第一检测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检测件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检测件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可配置为与所述井筒相连通;所述第二检测件内还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贯穿所述流体通道,且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心线相交;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二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且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的两侧,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沿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中心线发射信号,以使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获取井筒周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漏检测装置,其包括设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检测件上相对应设置有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当井漏检测装置沿着井筒的轴向上下移动时,通过此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能够沿着井筒的轴向采集钻井液的数据信息;同时,第二检测件内设置有贯穿第二检测件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与井筒相连通,使得钻井液能够流至流体通道内;第二检测件上设置有第二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且第二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于流体通道的两侧,从而使得第二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穿透流体通道内的钻井液并被第二信号接收器接收,从而实现对流体通道内周向钻井液数据的采集,即相当于实现了对井筒周向钻井液数据信息的采集。基于上述,当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检测到的泄漏位置处于相同范围内时,说明泄漏点位置相对准确;当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检测到的泄漏位置处于不同范围内时,说明采集的数据存在误差,从而能够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通过采用以上两个检测件进行泄漏位置的相互标定,从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定位精度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沿着所述井筒的轴向,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相对且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一信号接收器,且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端相对且共线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包括第一信号发射探头和第一信号发射套筒,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探头设置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套筒内;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套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套筒靠近所述第一安装腔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
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设置;且沿所述井筒的轴向,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套筒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包括第二信号发射探头和第二信号发射套筒,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探头设置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套筒内;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套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套筒内靠近所述第二容置槽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
所述第二容置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中心线方向,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套筒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20°-6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密封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电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件上设置有第二容纳腔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密封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件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件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器和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和第二压力检测器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第二检测件沿所述井筒的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第二检测件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井筒的轴向相平行;且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件相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一扶正器与所述第二检测件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扶正器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可配置为分别与所述井筒和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装置包括:
缸体,所述缸体与第一检测件固定相接;
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内,且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相贴合;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检测件相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检测件的底部设置有防护体,用于防护所述第二检测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井漏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井漏检测装置的第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井漏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井漏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井漏检测装置的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伸缩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伸缩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第一检测件;
110、第一容置槽;
120、第一安装座;121、第一安装腔;122、第二安装腔;123、第一板体;124、第二板体;125、第三板体;126、第四板体;127、第一电磁铁;128、第三电磁铁;
130、第一信号发射器;131、第一信号发射探头;132、第一信号发射套筒;133、第一磁铁;
140、第一信号接收器;141、第一信号接收探头;142、第一信号接收套筒;143、第三磁铁;
150、第一容纳腔;
160、第二安装座;161、第一温度检测器;162、第一压力检测器;200、第二检测件;
210、流体通道;
220、第二容置槽;221、第一容置分槽;222、第二电磁铁;223、第二容置分槽;224、第四电磁铁;
230、第二信号发射器;231、第二信号发射探头;232、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3、第二磁铁;
240、第二信号接收器;241、第二信号接收探头;242、第二信号接收套筒;243、第四磁铁;
250、第二容纳腔;
260、第三安装座;261、第二温度检测器;262、第二压力检测器;300、伸缩装置;
310、缸体;320、活塞;330、伸缩杆;340、第一密封垫;350、第一限位板;360、第二密封垫;370、第二限位板;380、固定板;381、紧固螺栓;390、固定块;
400、第一扶正器;410、进液孔;
500、第二扶正器;510、出液孔
600、连接体;
700、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井漏是经常会遇到的异常工况。例如,当钻井井眼的周围地层中存在着一定的裂缝和空隙,钻井液就会流失到周围的裂缝和空隙中,从而导致井漏的发生。井漏的发生会浪费大量的钻井液和有效的钻井时间,甚至导致井眼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及时且准确的找到泄漏点并进行堵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常采用井漏检测器对泄漏点进行检测。相关技术中的井漏检测器上通常设置有传感器,此传感器可以沿着井筒的轴向采集井筒内钻井液的相关数据,例如钻井液流速、温度及压力,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泄漏点。然而,上述井漏检测器通过传感器仅能够沿着井筒的轴向采集钻井液的相关数据,然而此数据无法进行验证。由此,当传感器出现故障或灵敏度降低时,会导致其采集的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但却无法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从而导致无法及时且准确的确定泄漏点的位置,进而影响了钻井的效率且增加了钻井成本。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漏检测装置,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检测件沿井筒的轴向相对设置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从而使得第一检测件能够沿着井筒的轴向采集钻井液的数据信息;同时,第二检测件内设置有贯穿第二检测件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与井筒相连通,使得钻井液能够流至流体通道内;且流体通道的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二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从而使得第二检测件能够沿着井筒的周向采集钻井液的数据信息。基于上述,当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检测到的泄漏位置处于相同范围内时,说明泄漏点位置相对准确;当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检测到的泄漏位置处于不同范围内时,说明采集的数据存在误差,从而能够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通过采用以上两个检测件进行泄漏位置的相互标定,从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定位精度更高。
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漏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件100和第二检测件200,第一检测件100的一端与第二检测件200的一端固定相接。其中,第一检测件100上设置有第一信号检测器,可用于沿井筒的轴向采集钻井液的数据信息,第二检测件200上设置有第二信号检测器,可用于沿井筒的周向采集钻井液的数据信息。
第一检测件100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10,第一容置槽110可配置为与井筒相连通,从而使得钻井液能够流入第一容置槽110处。同时,第一容置槽110内设置有第一信号检测器,第一信号检测器包括第一信号发射器130和第一信号接收器140,且第一信号发射器130和第一信号接收器140沿着井筒的轴向相对且间隔设置,即第一信号发射器130的发射端和第一信号接收器140的接收端相对设置,从而使得第一信号发射器130能够沿井筒的轴向发出信号,且使得第一信号接收器140能够获取井筒轴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同时,第一信号发射器130与第一信号接收器140之间沿井筒的轴向具有一定的间距,钻井液可流至此间距内,从而使得第一检测件100能够采集此间距段钻井液的数据信息。由此,随着井筒检测装置沿着井筒的轴向上下移动时,第一检测件100便能够将钻井液沿井筒轴向的数据信息全部采集到,从而完成井筒轴向上泄露位置的检测。
示例性地,第一检测件100可呈柱状,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10,且第一容置槽110可以呈弧状。第一容置槽110的开口朝向井筒的内壁,且第一容置槽1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井筒的轴向相平行。第一容置槽110内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20,第一安装座12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容置槽110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第一安装座120可以通过焊接设置于第一容置槽110内。且沿着井筒的轴向,第一安装座120上相对且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21和第二安装腔122,第一安装腔121内设置有第一信号发射器130,第二安装腔122内设置有第一信号接收器140,第一信号发射器130的发射端与第一信号接收器140的接收端相对且共线设置。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安装座12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123、第二板体124、第三板体125和第四板体126。其中,第一板体123和第三板体125相对且间隔设置,即第一板体123和第三板体125之间具有空腔,且第一板体123和第三板体125沿着井筒的轴向延伸,即第一板体123和第三板体125均由第一容置槽110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容置槽110的底部,且第一板体123和第三板体125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可均呈弧形,从而使得第一板体123和第三板体125能够与第一容置槽110的内壁相贴合。同时,第二板体124和第四板体126相对设置,即第二板体124和第四板体126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座120的顶部和底部,第二板体124和第四板体126也可以呈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第二板体124和第四板体126能够与第一容置槽110的内壁相贴合。由此,通过第一板体123、第二板体124、第三板体125和第四板体126围成具有空腔结构的第一安装座120,此空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腔121和第二安装腔122。
进一步地,第三板体125可以包括沿井筒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
其中,第一分板的顶端与第二板体124相接,其底端沿着井筒的轴向延伸,且第一分板与第一板体123之间具有空腔,此空腔形成第一安装腔121,第一安装腔121的底部可以为开口。同时,第一安装腔121内可以设置第一加强架,此第一加强架分别与第一板体123、第二板体124和第一分板相接,通过设置此加强架能够对第一安装腔12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防止第一安装腔121在钻井液的冲击作用下出现变形。另外,第一加强架的底部与第一安装腔121的开口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第一信号发射器130设置于此间距内,且第一信号发射器130的发射端位于第一安装腔121的开口处,从而使得第一信号发射器130的发射端能够与钻井液相接触。
第二分板位于第一分板的下方,且第二分板的顶端与第一分板的底端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第二分板的底端与第四板体126相接,其顶端沿着井筒的轴向朝向第一分板延伸,且第二分板与第一板体123之间具有空腔,此空腔形成第二安装腔122,第二安装腔122的顶部可以为开口。同时,第二安装腔122内设置有第二加强架,此第二加强架分别与第一板体123、第四板体126和第二分板相接,通过设置此第二加强架能够对第二安装腔122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防止第二安装腔122在钻井液的冲击作用下出现变形。另外,第二加强架的顶部与第二安装腔122的开口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第一信号接收器140设置于此间距处,且第一信号接收器140的接收端位于第二安装腔122的开口处,从而使得第一信号接收器140的接收端能够与钻井液相接触。由此,通过采用以上结构使得钻井液能够流至第一安装腔121与第二安装腔122之间的间距处,从而使得钻井液与第一信号发射器130和第一信号接收器140相接触,进而实现第一检测件100对井筒轴向钻井液信息的采集。
另外,第一安装腔1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127,换言之,第一电磁铁127设置于第一加强架的底端面上。第二安装腔122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铁143,换言之,第三电磁铁143设置于第二加强架的顶端面上。
示例性地,第一信号发射器130可以包括第一信号发射探头131和第一信号发射套筒132。其中,第一信号发射探头131设置于第一信号发射套筒132内,且第一信号发射探头131可以伸至第一信号发射套筒132的外部,从而更加便于对钻井液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第一信号发射套筒132滑动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21内,且第一信号发射套筒132靠近第一安装腔12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133,第一磁铁133与第一电磁铁127相对设置,同时沿井筒的轴向,第一电磁铁127与第一信号发射套筒13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在第一电磁铁127通电后,第一电磁铁127与第一磁铁133之间能够产生磁力。由此,通过改变第一电磁铁127处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能够改变第一电磁铁127与第一磁铁133之间的磁力大小和方向,从而使得第一信号发射套筒132带动第一信号发射探头131在第一安装腔121内滑动,进而使得第一信号发射器130与第一信号接收器14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第一信号发射器130与第一信号接收器140之间之间的距离可调。因此,通过调整不同的距离进行多次数据的采集,能够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示例性地,第一信号接收器140可以包括第一信号接收探头141和第一信号接收套筒142。其中,第一信号接收探头141设置于第一信号接收套筒142内,且第一信号接收探头141可以伸至第一信号接收筒的外部,从而便于对钻井液数据信息的采集。第一信号接收套筒142滑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122内,且第一信号接收套筒142靠近第二安装腔122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磁铁143,第三磁铁143与第三电磁铁143相对设置,同时沿井筒的轴向,第三电磁铁143与第一信号接收套筒14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在第三电磁铁143通电后,第三电磁铁143与第三磁铁143之间能够产生磁力。由此,通过改变第三电磁铁143处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能够改变第三电磁铁143与第三磁铁143之间的磁力大小和方向,从而使得第一信号接收套筒142带动第一信号接收探头141在第二安装腔122内滑动,进而使得第一信号接收器140与第一信号发射器13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第一信号接收器140与第一信号发射器130之间的距离可调,通过调整不同的距离进行多次数据的采集,能够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可以理解为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铁127和第一磁铁133之间的间距,和/或第三电磁铁143与第三磁铁143之间的间距,能够实现第一信号发射器130和第一信号接收器140之间的间距的调节,即实现井筒轴向方向上不同高度范围内钻井液信息的采集,由此能够更进一步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示例性地,第一信号检测器可以激光测速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检测器为超声波传感器,即第一信号发射器130为发射超声波传感器,第一信号接收器140为接收超声波传感器。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测得钻井液在井筒内相应位置处的流速,通过流速的变化判断泄露点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100还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50和第一密封板,第一密封板密封于第一容纳腔150的开口,且第一容纳腔150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分别与第一信号发射器130和第一信号接收器140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信号检测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第一电路板上进行存储。同时,第一电磁铁127和第三电磁铁143均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由此使得第一电磁铁127和第三电磁铁143能够得电。示例性地,第一密封板可以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50和第一安装座120之间,其中第一密封板可以通过液态高压密封胶密封于第一容纳腔150的开口处,且第一密封板与第一安装座120之间可以通过氟橡胶密封胶条进行二次密封,从而保证了第一容纳腔150内的密封性,进而防止了钻井液进入第一容纳腔150内,防止第一电路板发生短路。
另外,第一检测件1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座160,第二安装座160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器161和第一压力检测器162,第一温度检测器161和第一压力检测器162均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温度检测器161和第一压力检测器162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第一电路板上进行存储。由于,井筒内的温度和压力对钻井液的流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由此采集相关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并与钻井液的流速进行同步计算,能够更加转确定的定位泄露点的位置。示例性地,第一温度检测器161可以为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检测器162可以为压力传感器。
参照图6,第二检测件200可以呈柱状,其可以与第一检测件100并排设置,即第一检测件100的侧壁与第二检测件200的侧壁相连接;第二检测件200也可以与第一检测件100沿着井筒轴向设置,即第一检测件100的底端与第二检测件200的顶端相接。
第二检测件200内可以设置有贯穿第二检测件200的流体通道210,此流体通道210可配置为沿着井筒的轴向贯穿第二检测件200,且流体通道210与井筒相连通。第二检测件200内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容置槽220,第二容置槽220贯穿流体通道210且与流体通道210的中心线相交;第二容置槽220内设置有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和第二信号接收器240,且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和第二信号接收器240相对设置于流体通道210的两侧,第二信号发射器230沿第二容置槽220的中心线发射信号,以使第二信号接收器240获取井筒周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
可以理解为,沿着第二检测件200的长度方向,流体通道210由第二检测件200的顶部延伸至其底端,从而使得钻井液经第二检测件200的顶部流入流体通道210内,且经第二检测件200的底部流至流体通道210的外部。由于,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和第二信号接收器240相对设置于流体通道210的两侧,从而使得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发出的信号穿透流体通道210内的钻井液并被第二信号接收器240接收,从而实现对流体通道210内周向钻井液数据的采集,即相当于实现了对井筒周向钻井液数据信息的采集。
示例性地,第二容置槽22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容置分槽221和第二容置分槽223,即第一容置分槽221设置于流体通道210中心线的一侧,第二容置分槽223相对设置于流体通道210中心线的另一侧。同时,第一容置分槽221和第二容置分槽223均设置有开口,此开口朝向流体通道210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容置分槽221和第二容置分槽223均与流体通道210相连通,进而使得钻井液能够流至第一容置分槽221和第二容置分槽223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置槽22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铁222,即第一容置分槽2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铁222,第二容置槽220的底部设置有第四电磁铁224,即第二容置分槽223的底部设置有第四电磁铁224。
示例性地,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包括第二信号发射探头231和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第二信号发射探头231设置于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内,且第二信号发射探头231可以伸至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的外部,从而便于对钻井液数据信息的采集。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滑动设置于第二容置槽220内,即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滑动设置于第一容置分槽221内,且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内靠近第二容置槽220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233,第二电磁铁222与第二磁铁233相对设置;且沿第二容置槽220的中心线方向,第二电磁铁222与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在第二电磁铁222通电后,第二电磁铁222与第二磁铁233之间能够产生磁力。由此,通过改变第二电磁铁222处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能够改变第二电磁铁222与第一磁铁133之间的磁力大小和方向,从而使得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带动第二信号发射探头231在第一容置分槽221内滑动,进而使得第二信号发射器230与第二信号接收器24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第二信号发射器230与第二信号接收器240之间之间的距离可调。因此,通过调整不同的距离进行多次数据的采集,能够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示例性地,第二信号接收器240包括第二信号接收探头241和第二信号接收套筒242。第二信号接收探头241设置于第二信号接收套筒242内,且第二信号接收探头241可以伸至第二信号接收套筒242的外部,从而更加便于对钻井液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第二信号接收套筒242滑动设置于第二容置槽220内,即第二信号接收套筒242滑动设置于第二容置分槽223内,且第二信号接收套筒242内靠近第二容置槽220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四磁铁243,第四电磁铁224与第四磁铁243相对设置;且沿第二容置槽220的中心线方向,第四电磁铁224与第二信号发射套筒23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在第四电磁铁224通电后,第四电磁铁224与第四磁铁243之间能够产生磁力。由此,通过改变第四电磁铁224处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能够改变第四电磁铁224与第四磁铁243之间的磁力大小和方向,从而使得第二信号接收套筒242带动第二信号接收探头241在第二容置分槽223内滑动,进而使得第二信号发射器230与第二信号接收器24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第二信号发射器230与第二信号接收器240之间的距离可调。因此,通过调整不同的距离进行多次数据的采集,能够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可以理解为通过调节第二电磁铁222和第二磁铁233之间的间距,和/或第四电磁铁224与第四磁铁243之间的间距,能够实现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和第二信号接收器240之间的间距的调节,即实现井筒周向上不同范围内钻井液信息的采集,由此能够更进一步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置槽220的中心线与流体通道210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20°-60°,例如可以为20°、30°、45°或60°。通过设置以上角度,在保证对井筒周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采集的前提下,能够使得第二容置槽220具有较长的长度,即第一容置分槽221和第二容置分槽223均具有较长的长度,进而使得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在第一容置分槽221内可移动的距离增大,第二信号接收器240在第二容置分槽223内可移动的距离增大,由此增大了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和第二信号接收器240之间的可调距离,从而可以采集更多的数据,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件200还设置有第二容纳腔250和第二密封板250,第二密封板250密封于第二容纳腔250的开口,第二容纳腔250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分别与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和第二信号接收器240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信号检测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电路板上进行存储。同时,第二电磁铁222和第四电磁铁224均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由此使得第二电磁铁222和第四电磁铁224能够得电。其中,第二检测件2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密封板250的两端卡设于第二卡槽处,且第二密封板250可以通过液态高压密封胶密封于第二容纳腔250的开口处,从而保证了第二容纳腔250内的密封性,进而防止了钻井液进入第二容纳腔250内,防止第二电路板发生短路。
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件20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三安装座260,第三安装座260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器261和第二压力检测器262,示例性地,第二温度检测器261可以为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检测器262可以为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检测器261和第二检测检测器均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温度检测器261和第二压力检测器262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电路板上进行存储。由于,井筒内的温度和压力对钻井液的流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由此采集相关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并与钻井液的流速进行同步计算,能够更加转确定的定位泄露点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100与第二检测件200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300和第一扶正器400。伸缩装置300的一端与第一检测件100相接,示例性地,伸缩装置300可以通过焊接与第一检测件100相接;伸缩装置30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扶正器400与第二检测件200相连接,伸缩装置300的伸缩方向与井筒的轴向相平行;且,第一扶正器400上设置有进液孔410,进液孔410可配置为分别与井筒和流体通道210连通,从而使得钻井液可通过进液孔410流至流体通道210内。
示例性地,进液孔410可以为长圆孔,且进液孔410可以为多个,多个进液孔410绕着第一扶正器400的外周均匀设置,从而使得钻井液绕第一扶正器400的外周流至流体通道210内,从而更加准确的采集沿井筒周向分布的钻井液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如图7至图9所示,伸缩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和伸缩杆,缸体与第一检测件固定相接;活塞滑动设置于缸体内,且活塞的外侧壁与缸体的内侧壁相贴合;伸缩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检测件相接。示例性地,伸缩装置可以为液压伸缩缸或气缸等,下面以液压伸缩缸为例进行阐述。
本实施例中,缸体31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活塞320与空腔的内壁之间相贴合,活塞320与空腔顶部之间的空间形成进油腔,活塞320与空腔底部的空间形成回油腔。空腔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伸缩杆330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缸体310内且与活塞320固定相接,活塞320的外周面与缸体310的内壁面相贴合,其另一端通过开口伸至缸体310的外部,且此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通过此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对此开口进行密封。
示例性地,第一密封件可以设于缸体310内,其可以包括第一密封垫340和第一限位板350,第一密封垫340和第一限位板350均可以为橡胶材料,第一密封垫340和第一限位板350均可以呈环形。第一密封垫340贴合于伸缩杆330的外周,第一限位板350环绕设置于第一密封垫340的外周,且第一限位板350的内壁与第一密封垫340相贴合,其外壁与缸体310的内壁相接。由此,通过采用以上结构使得第一密封垫340能够对通过伸缩杆330与缸体31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避免了灰尘进入缸体310内,进而避免了灰尘在缸体310内积存过多而影响伸缩装置300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伸缩杆330伸缩时,可以通过缸体310与第一限位板350之间的配合,对第一密封垫340起到有效的限位固定,从而避免其移动错位。
示例性地,第二密封件可以设置于缸体310外部,其可以包括第二密封垫360和第二限位板370,第二密封垫360和第二限位板370均可以为橡胶材料,第二密封垫360和第二限位板370均可以呈环形。第二密封垫360套设于伸缩杆330的外周,且第二密封垫360的内周面与伸缩杆330的外周面相贴合,第二密封垫360与缸体310的底端面相抵接。第二限位板370套设于伸缩杆330的外周,且第二限位板370上端面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的结构与第二密封垫360的结构相配合,使得第二密封垫360能够设置于凹陷部处,且缸体310的底端卡于此凹陷部内;另外,第二限位板370的两侧面分别通过辅助固定件与缸体310相连接。通过采用以上结构使得第二密封垫360能够对伸缩杆330与缸体31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灰尘进入缸体310内,进而避免了灰尘在缸体310内积存过多而影响伸缩装置300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伸缩杆330伸缩时,可以通过缸体310与第二限位板370之间的配合,对第二密封垫360起到有效的限位固定,从而避免其移动错位。
示例性地,辅助固定件可以包括固定板380、固定块390和紧固螺栓381。
固定板380可以呈L型,其一端与缸体310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与缸体310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固定板380的此端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另外,固定块390位于固定板380与缸体310间的间隙内,且与缸体310的侧壁固定相接,固定块390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相对设置,紧固螺栓381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并将固定板380与固定块390紧固连接,从而使得固定板380与缸体310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由此,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在第二密封垫360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拧动紧固螺栓381,即可将第二限位板370与缸体310,从而对第二密封垫360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井漏检测装置还包括连接体600,连接体600可成柱状。连接体600沿井筒的轴向设置且与第二检测件200的底部相接,连接体600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护罩700。通过设置连接体600和防护罩700能够防止井漏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撞击到井筒内的其他物体时,造成装置内部零件的损坏。
另外,连接体600与第二检测件200之间通过第二扶正器500相连接,即第二扶正器500的一端套设于连接体600的顶部,其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检测件200的底部。其中,第二扶正器500上设置有出液孔510,出液孔510可配置为分别与井筒和流体通道210连通,从而使得钻井液可由流体通道210通过此出液孔510流出至井筒内。
示例性地,出液孔510可以为长圆孔,且出液孔510可以为多个,多个出液孔510绕着第一扶正器400的外周均匀设置,从而使得钻井液绕第一扶正器400的外周流至流体通道210内,从而更加准确的采集沿井筒周向分布的钻井液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通过设置第一检测件100和第二检测件200,且第一检测件100上设置有沿井筒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信号发射器130和第一信号接收器140,实现对井筒轴线方向上钻井液数据信息的采集;同时,第二检测件200内设置有贯穿第二检测件200的流体通道210,流体通道210与井筒相连通,使得钻井液能够流至流体通道210内;且第二检测件200内设置有贯穿流体通道210且相对设置的第二信号发射器230和第二信号接收器240,实现对井筒周向上钻井液数据信息的采集。由此,当第一检测件100和第二检测件200检测到的泄漏位置处于相同范围内时,说明泄漏点位置相对准确;当第一检测件100和第二检测件200检测到的泄漏位置处于不同范围内时,说明采集的数据存在误差,从而能够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通过采用以上两个检测件进行泄漏位置的相互标定,从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定位精度更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井漏检测装置无法准确的确定泄漏点位置的技术问题。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地,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可配置为与井筒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沿着所述井筒的轴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沿所述井筒的轴向发射信号,以使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获取所述井筒轴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
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与所述第一检测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检测件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检测件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可配置为与所述井筒相连通;所述第二检测件内还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贯穿所述流体通道,且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心线相交;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二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且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的两侧,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沿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中心线发射信号,以使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获取井筒周向钻井液的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沿着所述井筒的轴向,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相对且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一信号接收器,且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端相对且共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包括第一信号发射探头和第一信号发射套筒,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探头设置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套筒内;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套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套筒靠近所述第一安装腔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
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设置;且沿所述井筒的轴向,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套筒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包括第二信号发射探头和第二信号发射套筒,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探头设置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套筒内;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套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套筒内靠近所述第二容置槽的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
所述第二容置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中心线方向,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套筒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2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密封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电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件上设置有第二容纳腔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密封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件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件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器和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和第二压力检测器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第二检测件沿所述井筒的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第二检测件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井筒的轴向相平行;且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件相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一扶正器与所述第二检测件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扶正器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可配置为分别与所述井筒和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
缸体,所述缸体与第一检测件固定相接;
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内,且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相贴合;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检测件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井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件的底部设置有防护体,用于防护所述第二检测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36295.4A CN114704249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井漏检测装置 |
PCT/CN2022/126525 WO2023184941A1 (zh) | 2022-03-31 | 2022-10-20 | 井漏检测装置 |
US18/521,195 US20240093599A1 (en) | 2022-03-31 | 2023-11-28 | Lost circulation detection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36295.4A CN114704249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井漏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04249A true CN114704249A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17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36295.4A Pending CN114704249A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井漏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93599A1 (zh) |
CN (1) | CN114704249A (zh) |
WO (1) | WO202318494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84941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井漏检测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4218A (en) * | 1975-10-09 | 1977-07-05 |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Focused detection logging technique |
US4492865A (en) * | 1982-02-04 | 1985-01-08 | Nl Industries, Inc. | Borehole influx detector and method |
CN2760228Y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钻井液测漏装置 |
CN207568595U (zh) * | 2017-11-07 | 2018-07-0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钻井液漏失测量装置 |
CN111364978A (zh) * | 2020-03-02 | 2020-07-03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井涌井漏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
CN114876448A (zh) * | 2022-03-30 | 2022-08-09 | 长江大学 | 一种用于井筒泄漏点定位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WO2023184941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井漏检测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03611A (ja) * | 2000-04-19 | 2001-10-31 | Tone Corp | 掘削機の計測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10336295.4A patent/CN114704249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0-20 WO PCT/CN2022/126525 patent/WO202318494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
- 2023-11-28 US US18/521,195 patent/US20240093599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4218A (en) * | 1975-10-09 | 1977-07-05 |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Focused detection logging technique |
US4492865A (en) * | 1982-02-04 | 1985-01-08 | Nl Industries, Inc. | Borehole influx detector and method |
CN2760228Y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钻井液测漏装置 |
CN207568595U (zh) * | 2017-11-07 | 2018-07-0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钻井液漏失测量装置 |
CN111364978A (zh) * | 2020-03-02 | 2020-07-03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井涌井漏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
CN114876448A (zh) * | 2022-03-30 | 2022-08-09 | 长江大学 | 一种用于井筒泄漏点定位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WO2023184941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井漏检测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84941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井漏检测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84941A1 (zh) | 2023-10-05 |
US20240093599A1 (en) | 2024-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51756B (zh) | 一种基于声波成像的管道泄漏识别和定位系统及方法 | |
CN101309853B (zh) | 用于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或其他传感器进行井下流体分析的装置 | |
CN204461544U (zh) | 多变量流体水位检测系统 | |
CN212674106U (zh) | 一种探测进油孔内管接芯深度并可自动报警的探测仪器 | |
CN114704249A (zh) | 井漏检测装置 | |
CN102392635A (zh) | 地下井水位观测装置 | |
US7007563B2 (en) | Monitor to check the path of motion of reciprocating piston | |
US5520053A (en) | Ultrasound testing device for gas pressure accumulators | |
CN108756861B (zh) | 一种井下测温测压装置 | |
CN104500052A (zh) | 补偿密度随钻测井仪 | |
US20190277672A1 (en) | System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fluid flow within a conduit | |
CN210923090U (zh) | 一种用于汽车零配件焊接处的气压检测装置 | |
CN106197613A (zh) | 飞机用光纤油位传感器 | |
RU2822728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потери циркуляции | |
CN2760228Y (zh) | 一种钻井液测漏装置 | |
CN210888922U (zh) | 一种有玻璃窗的保压舱结构 | |
US3633414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ate of bottom hole pressure change | |
CN208633817U (zh) | 一种抗冲击振动的井下测温测压装置 | |
CN104847337A (zh) | 地质钻探用井温探管 | |
US6915685B2 (en) | Tool holder for measurement means | |
CN218298125U (zh) | 一种超声波探头结构 | |
CN214368740U (zh) | 一种液位仪快速固定安装装置 | |
CN209053615U (zh) | 43/4英寸随钻旋转方位密度测井仪 | |
CN21092358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声测装置 | |
CN220108467U (zh) | 一种伽马探头组件的减振结构及钻铤式方位伽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