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1771B -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1771B
CN114701771B CN202210620640.7A CN202210620640A CN114701771B CN 114701771 B CN114701771 B CN 114701771B CN 202210620640 A CN202210620640 A CN 202210620640A CN 114701771 B CN114701771 B CN 1147017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fixedly connected
cylinder body
barrel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06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01771A (zh
Inventor
张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ngmai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ngmai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ngmai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ngmai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06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1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1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1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01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1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54Gates or closures
    • B65D90/66Oper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40Feeding or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G53/46Gates or sluices, e.g. rotary whe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雾干燥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解决了需要两个驱动机构分别控制两个阀板,实际操作较为不便,而且增加了使用成本,以及不便于对上端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下端头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清理的问题,其包括下料筒本体、第一储料筒本体、第二储料筒本体和上料筒本体,所述第一储料筒本体位于下料筒本体的顶部,第二储料筒本体位于第一储料筒本体的顶部,上料筒本体位于第二储料筒本体的顶部,上料筒本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料斗;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料板和第二料板的翻转,提高了便利性,以及便于对下料筒本体、第一储料筒本体、第二储料筒本体和上料筒本体之间进行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雾干燥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背景技术
喷雾干燥机最常用的收料方式是旋风收料,旋风出料口一般处于负压状态,现在一般采用关风机或者双蝶阀的形式出料,避免旋风与外部空气串通。对于一些易吸潮或者流动性差的物料,经常会出现关风机被物料卡死或者蝶阀被物料堵住无法关严造成漏风的问题,对出料造成很多困扰。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2460275A的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旋风的双翻板阀出料结构,首先打开上阀板,关闭下阀板,旋风出料口的物料从上锥斗落入上阀板和下阀板之间,等过一段时间收集到一定物料后,关闭上阀板,打开下阀板,物料从下锥斗落入现有的收料容器中,其中,需要两个驱动机构分别控制两个阀板,实际操作较为不便,而且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上端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下端头之间拆装较为不便,进而不便于对上端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下端头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需要两个驱动机构分别控制两个阀板,实际操作较为不便,而且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上端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下端头之间拆装较为不便,进而不便于对上端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下端头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包括下料筒本体、第一储料筒本体、第二储料筒本体和上料筒本体,所述第一储料筒本体位于下料筒本体的顶部,第二储料筒本体位于第一储料筒本体的顶部,上料筒本体位于第二储料筒本体的顶部,上料筒本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料斗,第一料斗的底端位于第二储料筒本体内,第一储料筒本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料斗,第二料斗的底端位于下料筒本体内,下料筒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第一固定座的上方设有三个第一连接板,三个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一储料筒本体、第二储料筒本体和上料筒本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定位板贯穿第一矩形孔,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定位板相配合的插接固定组件,第一料斗内设有第一料板,第二料斗内设有第二料板,且第一料板相对第二料板垂直设置,第一料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贯穿第一料斗和第二储料筒本体,第二料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贯穿第二料斗和下料筒本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同步旋转驱动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同步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储料筒本体一侧的第一蜗轮,第一转轴的一端和第一蜗轮固定连接,下料筒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蜗轮,第二转轴的一端和第二蜗轮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一料斗的贯穿处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转轴和第二储料筒本体的贯穿处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转轴和第二料斗的贯穿处设有第三轴承,第二转轴和下料筒本体的贯穿处设有第四轴承,第二储料筒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第一蜗杆相啮合,第一蜗杆和第二储料筒本体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第二储料筒本体上设有与第一蜗杆相配合的驱动机构,下料筒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蜗杆,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相啮合,第二蜗杆和下料筒本体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通过传动器连接,通过驱动机构的设计,用于驱动第一蜗杆旋转,通过传动器的设计,使得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同步旋转,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蜗杆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蜗杆跟随第一蜗杆同步旋转,第一蜗杆旋转时,通过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的配合,使得第一蜗杆驱动第一蜗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轴驱动第一料板旋转,当第一料板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一料斗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的配合,第一蜗杆驱动第二蜗杆同步旋转时,第二蜗杆驱动第二蜗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转轴跟随第一转轴同步旋转,当第一料板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二料板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此时第二料斗处于关闭的状态,物料通过第一料斗进入到第二储料筒本体和第一储料筒本体内,通过第二储料筒本体和第一储料筒本体对物料进行收集,当收集到一定物料后,再次驱动第一蜗杆旋转,使得第一料板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同时第二料板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一储料筒本体和第二储料筒本体内的物料通过下料筒本体排出,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料板和第二料板的翻转,提高了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插接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一侧的活动座,定位板上开设有三个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设有卡板,第一矩形孔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矩形孔,卡板贯穿第二矩形孔,且卡板的一侧和活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靠近活动座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棱柱,第一棱柱的一侧和活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棱柱的另一侧和第一滑槽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一拉伸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棱柱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一连接板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和第一连接板通过两个第二棱柱连接,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两个活动板,第二棱柱贯穿活动板,且活动板的顶部和支撑板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的底部和活动座的顶部相接触,且第二卡槽和卡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限位孔,第一棱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限位孔内,活动座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通过插接固定组件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板相对定位板固定连接,需要对上料筒本体进行拆除时,通过人工驱动位于上料筒本体两侧的活动座移动,使得卡板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解除定位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固定关系,活动座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棱柱跟随活动座移动,使得第一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且活动座相对卡块移动,当卡板脱离第一卡槽时,活动座不再对卡块进行支撑,且第二卡槽移动至卡块的正下方,此时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压缩弹簧驱动活动板下移,使得卡块的底端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内,进而使得第一棱柱相对第一连接板固定,使得第一拉伸弹簧保持拉伸的状态,避免第一拉伸弹簧驱动第一棱柱和活动座移动,进而避免卡板的一端插入第一卡槽内,通过限位孔和限位块的设计,避免第一棱柱从第一滑槽内滑出,当卡板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时,通过人工驱动第一连接板上移,使得定位板脱离第一矩形孔,即可完成第一连接板的拆除,进而完成上料筒本体的拆除。
优选的,所述下料筒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顶部和第一储料筒本体的底部相接触,第一储料筒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顶部和第二储料筒本体的底部相接触,第二储料筒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顶部和上料筒本体的底部相接触,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设计,增加了下料筒本体、第一储料筒本体、第二储料筒本体和上料筒本体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传动器包括套设于第一蜗杆外部的第一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一蜗杆固定连接,第二蜗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二蜗杆固定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通过传动器的设计,当第一蜗杆旋转时,通过第一蜗杆驱动第一链轮旋转,通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的配合,当第一链轮旋转时,通过链条驱动第二链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同步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蜗杆两端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和第二储料筒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蜗杆贯穿两个第一固定板,第一蜗杆和第一固定板的贯穿处设有第五轴承,第二转动件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蜗杆两端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和下料筒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蜗杆贯穿两个第二固定板,且第二蜗杆和第二固定板的贯穿处设有第六轴承,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设计,使得第一蜗杆相对第二储料筒本体转动连接,通过第二转动件的设计,使得第二蜗杆相对下料筒本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蜗杆一端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一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储料筒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和第二储料筒本体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二滑槽和滑块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滑块远离电机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第二滑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通孔,定位槽内设有定位杆,定位杆贯穿通孔,第二固定座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固定盘,定位杆的一端和固定盘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座和固定盘固定连接,固定盘的外部套设有固定连接的防滑套,通过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旋转,进而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配合,使得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蜗杆旋转,需要对电机进行拆除时,人工驱动固定盘远离第二固定座移动,第二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进而使得定位杆的一端脱离定位槽,解除对滑块位置的限定,通过人工驱动电机移动,使得滑块从第二滑槽内滑出,解除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即可完成电机的拆除,需要对电机进行安装时,人工驱动电机移动,使得滑块滑入第二滑槽内,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且定位槽移动至定位杆的一侧,进而松开固定盘,第二拉伸弹簧驱动固定盘移动,使得定位杆的一端插入定位槽内,即可使得滑块固定在第二滑槽内,进而完成电机的安装,便于对电机进行拆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通过驱动机构的设计,用于驱动第一蜗杆旋转,通过传动器的设计,使得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同步旋转,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蜗杆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蜗杆跟随第一蜗杆同步旋转,第一蜗杆旋转时,通过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的配合,使得第一蜗杆驱动第一蜗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轴驱动第一料板旋转,当第一料板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一料斗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的配合,第一蜗杆驱动第二蜗杆同步旋转时,第二蜗杆驱动第二蜗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转轴跟随第一转轴同步旋转,当第一料板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二料板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此时第二料斗处于关闭的状态,物料通过第一料斗进入到第二储料筒本体和第一储料筒本体内,通过第二储料筒本体和第一储料筒本体对物料进行收集,当收集到一定物料后,再次驱动第一蜗杆旋转,使得第一料板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同时第二料板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一储料筒本体和第二储料筒本体内的物料通过下料筒本体排出,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料板和第二料板的翻转,提高了便利性;
(2)、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设计,使得第一蜗杆相对第二储料筒本体转动连接,通过第二转动件的设计,使得第二蜗杆相对下料筒本体转动连接,通过传动器的设计,当第一蜗杆旋转时,通过第一蜗杆驱动第一链轮旋转,通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的配合,当第一链轮旋转时,通过链条驱动第二链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同步旋转,通过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旋转,进而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配合,使得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蜗杆旋转,需要对电机进行拆除时,人工驱动固定盘远离第二固定座移动,第二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进而使得定位杆的一端脱离定位槽,解除对滑块位置的限定,通过人工驱动电机移动,使得滑块从第二滑槽内滑出,解除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即可完成电机的拆除,需要对电机进行安装时,人工驱动电机移动,使得滑块滑入第二滑槽内,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且定位槽移动至定位杆的一侧,进而松开固定盘,第二拉伸弹簧驱动固定盘移动,使得定位杆的一端插入定位槽内,即可使得滑块固定在第二滑槽内,进而完成电机的安装,便于对电机进行拆装;
(3)、通过插接固定组件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板相对定位板固定连接,需要对上料筒本体进行拆除时,通过人工驱动位于上料筒本体两侧的活动座移动,使得卡板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解除定位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固定关系,活动座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棱柱跟随活动座移动,使得第一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且活动座相对卡块移动,当卡板脱离第一卡槽时,活动座不再对卡块进行支撑,且第二卡槽移动至卡块的正下方,此时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压缩弹簧驱动活动板下移,使得卡块的底端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内,进而使得第一棱柱相对第一连接板固定,使得第一拉伸弹簧保持拉伸的状态,避免第一拉伸弹簧驱动第一棱柱和活动座移动,进而避免卡板的一端插入第一卡槽内,通过限位孔和限位块的设计,避免第一棱柱从第一滑槽内滑出,当卡板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时,通过人工驱动第一连接板上移,使得定位板脱离第一矩形孔,即可完成第一连接板的拆除,进而完成上料筒本体的拆除;
(4)、需要对上料筒本体进行安装时,人工过驱动上料筒本体移动,使得定位板贯穿第一矩形孔,当第一卡槽移动至卡板的一侧时,通过人工驱动活动板上移,使得卡块脱离第二卡槽,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解除对第一棱柱位置的限定,通过第一拉伸弹簧驱动第一棱柱移动,使得活动座朝向第一连接板移动,进而使得卡板的一端插入对应的第一卡槽内,即可使得第一连接板相对定位板固定连接,进而完成上料筒本体的安装,同理,根据上述拆装步骤,即可完成第二储料筒本体和第一储料筒本体的拆装,操作步骤简单便捷,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设计,增加了下料筒本体、第一储料筒本体、第二储料筒本体和上料筒本体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第二储料筒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插接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料筒本体;2、第一储料筒本体;3、第二储料筒本体;4、上料筒本体;5、第一料斗;6、第二料斗;7、第一固定座;8、定位板;9、第一连接板;10、第一矩形孔;11、第一料板;12、第二料板;13、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15、第一蜗轮;16、第二蜗轮;17、第一蜗杆;18、第二蜗杆;19、活动座;20、第一卡槽;21、卡板;22、第二矩形孔;23、第一滑槽;24、第一棱柱;25、第一拉伸弹簧;26、支撑板;27、第二棱柱;28、活动板;29、卡块;30、第二卡槽;31、压缩弹簧;32、限位孔;33、限位块;34、拉环;35、第一轴承;36、第二轴承;37、第三轴承;38、第四轴承;39、第一密封圈;40、第二密封圈;41、第三密封圈;42、第一链轮;43、第二链轮;44、链条;45、第一固定板;46、第五轴承;47、第二固定板;48、第六轴承;49、第一齿轮;50、第二齿轮;51、第二固定座;52、电机;53、第二连接板;54、第二滑槽;55、滑块;56、定位槽;57、通孔;58、定位杆;59、固定盘;60、第二拉伸弹簧;61、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9给出,本发明包括下料筒本体1、第一储料筒本体2、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上料筒本体4,第一储料筒本体2位于下料筒本体1的顶部,第二储料筒本体3位于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顶部,上料筒本体4位于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顶部,上料筒本体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料斗5,第一料斗5的底端位于第二储料筒本体3内,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料斗6,第二料斗6的底端位于下料筒本体1内,下料筒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7,第一固定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第一固定座7的上方设有三个第一连接板9,三个第一连接板9分别与第一储料筒本体2、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上料筒本体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9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10,定位板8贯穿第一矩形孔10,第一连接板9上设有与定位板8相配合的插接固定组件,第一料斗5内设有第一料板11,第二料斗6内设有第二料板12,且第一料板11相对第二料板12垂直设置,第一料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贯穿第一料斗5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第二料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贯穿第二料斗6和下料筒本体1,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通过同步旋转驱动组件连接。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图3、图6、图8和图9给出,同步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储料筒本体3一侧的第一蜗轮15,第一转轴13的一端和第一蜗轮15固定连接,下料筒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蜗轮16,第二转轴14的一端和第二蜗轮16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3和第一料斗5的贯穿处设有第一轴承35,第一转轴13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贯穿处设有第二轴承36,第二转轴14和第二料斗6的贯穿处设有第三轴承37,第二转轴14和下料筒本体1的贯穿处设有第四轴承38,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一侧设有第一蜗杆17,第一蜗轮15和第一蜗杆17相啮合,第一蜗杆17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第二储料筒本体3上设有与第一蜗杆17相配合的驱动机构,下料筒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蜗杆18,第二蜗轮16和第二蜗杆18相啮合,第二蜗杆18和下料筒本体1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通过传动器连接;
通过驱动机构的设计,用于驱动第一蜗杆17旋转,通过传动器的设计,使得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同步旋转,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蜗杆17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蜗杆18跟随第一蜗杆17同步旋转,第一蜗杆17旋转时,通过第一蜗杆17和第一蜗轮15的配合,使得第一蜗杆17驱动第一蜗轮15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轴13驱动第一料板11旋转,当第一料板11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一料斗5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二蜗杆18和第二蜗轮16的配合,第一蜗杆17驱动第二蜗杆18同步旋转时,第二蜗杆18驱动第二蜗轮16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转轴14跟随第一转轴13同步旋转,当第一料板11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二料板12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此时第二料斗6处于关闭的状态,物料通过第一料斗5进入到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第一储料筒本体2内,通过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第一储料筒本体2对物料进行收集,当收集到一定物料后,再次驱动第一蜗杆17旋转,使得第一料板11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同时第二料板12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一储料筒本体2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内的物料通过下料筒本体1排出,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料板11和第二料板12的翻转,提高了便利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8给出,插接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9一侧的活动座19,定位板8上开设有三个第一卡槽20,第一卡槽20内设有卡板21,第一矩形孔10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矩形孔22,卡板21贯穿第二矩形孔22,且卡板21的一侧和活动座19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9靠近活动座19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3,第一滑槽23内设有第一棱柱24,第一棱柱24的一侧和活动座19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棱柱24的另一侧和第一滑槽23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一拉伸弹簧25连接,第一棱柱2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30,第一连接板9的上方设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和第一连接板9通过两个第二棱柱27连接,支撑板26的下方设有两个活动板28,第二棱柱27贯穿活动板28,且活动板28的顶部和支撑板26通过压缩弹簧31连接,活动板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29,卡块29的底部和活动座19的顶部相接触,且第二卡槽30和卡块29相适配,第一滑槽23的顶部内壁开设有限位孔32,第一棱柱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3,且限位块33位于限位孔32内,活动座19远离第一连接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34,下料筒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39,第一密封圈39的顶部和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底部相接触,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40,第二密封圈40的顶部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底部相接触,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密封圈41,第三密封圈41的顶部和上料筒本体4的底部相接触;
通过插接固定组件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板9相对定位板8固定连接,需要对上料筒本体4进行拆除时,通过人工驱动位于上料筒本体4两侧的活动座19移动,使得卡板21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20,解除定位板8和第一连接板9之间的固定关系,活动座19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棱柱24跟随活动座19移动,使得第一拉伸弹簧25处于拉伸状态,且活动座19相对卡块29移动,当卡板21脱离第一卡槽20时,活动座19不再对卡块29进行支撑,且第二卡槽30移动至卡块29的正下方,此时压缩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压缩弹簧31驱动活动板28下移,使得卡块29的底端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30内,进而使得第一棱柱24相对第一连接板9固定,使得第一拉伸弹簧25保持拉伸的状态,避免第一拉伸弹簧25驱动第一棱柱24和活动座19移动,进而避免卡板21的一端插入第一卡槽20内,通过限位孔32和限位块33的设计,避免第一棱柱24从第一滑槽23内滑出,当卡板21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20时,通过人工驱动第一连接板9上移,使得定位板8脱离第一矩形孔10,即可完成第一连接板9的拆除,进而完成上料筒本体4的拆除,需要对上料筒本体4进行安装时,人工过驱动上料筒本体4移动,使得定位板8贯穿第一矩形孔10,当第一卡槽20移动至卡板21的一侧时,通过人工驱动活动板28上移,使得卡块29脱离第二卡槽30,压缩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解除对第一棱柱24位置的限定,通过第一拉伸弹簧25驱动第一棱柱24移动,使得活动座19朝向第一连接板9移动,进而使得卡板21的一端插入对应的第一卡槽20内,即可使得第一连接板9相对定位板8固定连接,进而完成上料筒本体4的安装,同理,根据上述拆装步骤,即可完成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拆装,操作步骤简单便捷,通过第一密封圈39、第二密封圈40和第三密封圈41的设计,增加了下料筒本体1、第一储料筒本体2、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上料筒本体4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图3、图6、图7和图9给出,传动器包括套设于第一蜗杆17外部的第一链轮42,第一链轮42和第一蜗杆17固定连接,第二蜗杆18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链轮43,第二链轮43和第二蜗杆18固定连接,第一链轮42和第二链轮43通过链条44连接,第一转动件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蜗杆17两端的第一固定板45,第一固定板45的一侧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蜗杆17贯穿两个第一固定板45,第一蜗杆17和第一固定板45的贯穿处设有第五轴承46,第二转动件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蜗杆18两端的第二固定板47,第二固定板47的一侧和下料筒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蜗杆18贯穿两个第二固定板47,且第二蜗杆18和第二固定板47的贯穿处设有第六轴承48,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蜗杆17一端的第一齿轮49,第一齿轮49和第一蜗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座51,第二固定座51的一侧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板53连接,第二固定座51的一侧设有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50,第二齿轮50和第一齿轮49相啮合,第二固定座5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4,电机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55,滑块55位于第二滑槽54内,第二滑槽54和滑块55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滑块55远离电机52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56,第二滑槽54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通孔57,定位槽56内设有定位杆58,定位杆58贯穿通孔57,第二固定座51远离电机52的一侧设有固定盘59,定位杆58的一端和固定盘59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杆58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拉伸弹簧60,第二拉伸弹簧6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座51和固定盘59固定连接,固定盘59的外部套设有固定连接的防滑套61;
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设计,使得第一蜗杆17相对第二储料筒本体3转动连接,通过第二转动件的设计,使得第二蜗杆18相对下料筒本体1转动连接,通过传动器的设计,当第一蜗杆17旋转时,通过第一蜗杆17驱动第一链轮42旋转,通过第一链轮42、第二链轮43和链条44的配合,当第一链轮42旋转时,通过链条44驱动第二链轮43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同步旋转,通过电机52驱动第二齿轮50旋转,进而通过第二齿轮50和第一齿轮49的配合,使得第二齿轮50驱动第一齿轮49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蜗杆17旋转,需要对电机52进行拆除时,人工驱动固定盘59远离第二固定座51移动,第二拉伸弹簧60处于拉伸状态,进而使得定位杆58的一端脱离定位槽56,解除对滑块55位置的限定,通过人工驱动电机52移动,使得滑块55从第二滑槽54内滑出,解除第二齿轮50和第一齿轮49之间的啮合关系,即可完成电机52的拆除,需要对电机52进行安装时,人工驱动电机52移动,使得滑块55滑入第二滑槽54内,第二齿轮50和第一齿轮49相啮合,且定位槽56移动至定位杆58的一侧,进而松开固定盘59,第二拉伸弹簧60驱动固定盘59移动,使得定位杆58的一端插入定位槽56内,即可使得滑块55固定在第二滑槽54内,进而完成电机52的安装,便于对电机52进行拆装。
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驱动机构的设计,用于驱动第一蜗杆17旋转,通过传动器的设计,使得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同步旋转,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蜗杆17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蜗杆18跟随第一蜗杆17同步旋转,第一蜗杆17旋转时,通过第一蜗杆17和第一蜗轮15的配合,使得第一蜗杆17驱动第一蜗轮15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轴13驱动第一料板11旋转,当第一料板11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一料斗5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二蜗杆18和第二蜗轮16的配合,第一蜗杆17驱动第二蜗杆18同步旋转时,第二蜗杆18驱动第二蜗轮16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转轴14跟随第一转轴13同步旋转,当第一料板11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二料板12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此时第二料斗6处于关闭的状态,物料通过第一料斗5进入到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第一储料筒本体2内,通过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第一储料筒本体2对物料进行收集,当收集到一定物料后,再次驱动第一蜗杆17旋转,使得第一料板11旋转至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同时第二料板12旋转至垂直水平面的位置时,第一储料筒本体2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内的物料通过下料筒本体1排出,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料板11和第二料板12的翻转,提高了便利性,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设计,使得第一蜗杆17相对第二储料筒本体3转动连接,通过第二转动件的设计,使得第二蜗杆18相对下料筒本体1转动连接,通过传动器的设计,当第一蜗杆17旋转时,通过第一蜗杆17驱动第一链轮42旋转,通过第一链轮42、第二链轮43和链条44的配合,当第一链轮42旋转时,通过链条44驱动第二链轮43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同步旋转,通过电机52驱动第二齿轮50旋转,进而通过第二齿轮50和第一齿轮49的配合,使得第二齿轮50驱动第一齿轮49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蜗杆17旋转,需要对电机52进行拆除时,人工驱动固定盘59远离第二固定座51移动,第二拉伸弹簧60处于拉伸状态,进而使得定位杆58的一端脱离定位槽56,解除对滑块55位置的限定,通过人工驱动电机52移动,使得滑块55从第二滑槽54内滑出,解除第二齿轮50和第一齿轮49之间的啮合关系,即可完成电机52的拆除,需要对电机52进行安装时,人工驱动电机52移动,使得滑块55滑入第二滑槽54内,第二齿轮50和第一齿轮49相啮合,且定位槽56移动至定位杆58的一侧,进而松开固定盘59,第二拉伸弹簧60驱动固定盘59移动,使得定位杆58的一端插入定位槽56内,即可使得滑块55固定在第二滑槽54内,进而完成电机52的安装,便于对电机52进行拆装,通过插接固定组件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板9相对定位板8固定连接,需要对上料筒本体4进行拆除时,通过人工驱动位于上料筒本体4两侧的活动座19移动,使得卡板21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20,解除定位板8和第一连接板9之间的固定关系,活动座19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棱柱24跟随活动座19移动,使得第一拉伸弹簧25处于拉伸状态,且活动座19相对卡块29移动,当卡板21脱离第一卡槽20时,活动座19不再对卡块29进行支撑,且第二卡槽30移动至卡块29的正下方,此时压缩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压缩弹簧31驱动活动板28下移,使得卡块29的底端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30内,进而使得第一棱柱24相对第一连接板9固定,使得第一拉伸弹簧25保持拉伸的状态,避免第一拉伸弹簧25驱动第一棱柱24和活动座19移动,进而避免卡板21的一端插入第一卡槽20内,通过限位孔32和限位块33的设计,避免第一棱柱24从第一滑槽23内滑出,当卡板21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20时,通过人工驱动第一连接板9上移,使得定位板8脱离第一矩形孔10,即可完成第一连接板9的拆除,进而完成上料筒本体4的拆除,需要对上料筒本体4进行安装时,人工过驱动上料筒本体4移动,使得定位板8贯穿第一矩形孔10,当第一卡槽20移动至卡板21的一侧时,通过人工驱动活动板28上移,使得卡块29脱离第二卡槽30,压缩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解除对第一棱柱24位置的限定,通过第一拉伸弹簧25驱动第一棱柱24移动,使得活动座19朝向第一连接板9移动,进而使得卡板21的一端插入对应的第一卡槽20内,即可使得第一连接板9相对定位板8固定连接,进而完成上料筒本体4的安装,同理,根据上述拆装步骤,即可完成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拆装,操作步骤简单便捷,通过第一密封圈39、第二密封圈40和第三密封圈41的设计,增加了下料筒本体1、第一储料筒本体2、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上料筒本体4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包括下料筒本体(1)、第一储料筒本体(2)、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上料筒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料筒本体(2)位于下料筒本体(1)的顶部,第二储料筒本体(3)位于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顶部,上料筒本体(4)位于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顶部,上料筒本体(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料斗(5),第一料斗(5)的底端位于第二储料筒本体(3)内,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料斗(6),第二料斗(6)的底端位于下料筒本体(1)内,下料筒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7),第一固定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第一固定座(7)的上方设有三个第一连接板(9),三个第一连接板(9)分别与第一储料筒本体(2)、第二储料筒本体(3)和上料筒本体(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9)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10),定位板(8)贯穿第一矩形孔(10),第一连接板(9)上设有与定位板(8)相配合的插接固定组件,第一料斗(5)内设有第一料板(11),第二料斗(6)内设有第二料板(12),且第一料板(11)相对第二料板(12)垂直设置,第一料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贯穿第一料斗(5)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第二料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贯穿第二料斗(6)和下料筒本体(1),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通过同步旋转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同步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储料筒本体(3)一侧的第一蜗轮(15),第一转轴(13)的一端和第一蜗轮(15)固定连接,下料筒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蜗轮(16),第二转轴(14)的一端和第二蜗轮(16)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3)和第一料斗(5)的贯穿处设有第一轴承(35),第一转轴(13)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贯穿处设有第二轴承(36),第二转轴(14)和第二料斗(6)的贯穿处设有第三轴承(37),第二转轴(14)和下料筒本体(1)的贯穿处设有第四轴承(38),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一侧设有第一蜗杆(17),第一蜗轮(15)和第一蜗杆(17)相啮合,第一蜗杆(17)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第二储料筒本体(3)上设有与第一蜗杆(17)相配合的驱动机构,下料筒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蜗杆(18),第二蜗轮(16)和第二蜗杆(18)相啮合,第二蜗杆(18)和下料筒本体(1)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通过传动器连接;
所述插接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9)一侧的活动座(19),定位板(8)上开设有三个第一卡槽(20),第一卡槽(20)内设有卡板(21),第一矩形孔(10)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矩形孔(22),卡板(21)贯穿第二矩形孔(22),且卡板(21)的一侧和活动座(19)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9)靠近活动座(19)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3),第一滑槽(23)内设有第一棱柱(24),第一棱柱(24)的一侧和活动座(19)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棱柱(24)的另一侧和第一滑槽(23)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一拉伸弹簧(25)连接;
所述传动器包括套设于第一蜗杆(17)外部的第一链轮(42),第一链轮(42)和第一蜗杆(17)固定连接,第二蜗杆(18)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链轮(43),第二链轮(43)和第二蜗杆(18)固定连接,第一链轮(42)和第二链轮(43)通过链条(44)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蜗杆(17)两端的第一固定板(45),第一固定板(45)的一侧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蜗杆(17)贯穿两个第一固定板(45),第一蜗杆(17)和第一固定板(45)的贯穿处设有第五轴承(46),第二转动件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蜗杆(18)两端的第二固定板(47),第二固定板(47)的一侧和下料筒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蜗杆(18)贯穿两个第二固定板(47),且第二蜗杆(18)和第二固定板(47)的贯穿处设有第六轴承(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柱(2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30),第一连接板(9)的上方设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和第一连接板(9)通过两个第二棱柱(27)连接,支撑板(26)的下方设有两个活动板(28),第二棱柱(27)贯穿活动板(28),且活动板(28)的顶部和支撑板(26)通过压缩弹簧(31)连接,活动板(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29),卡块(29)的底部和活动座(19)的顶部相接触,且第二卡槽(30)和卡块(29)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3)的顶部内壁开设有限位孔(32),第一棱柱(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3),且限位块(33)位于限位孔(32)内,活动座(19)远离第一连接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39),第一密封圈(39)的顶部和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底部相接触,第一储料筒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40),第二密封圈(40)的顶部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底部相接触,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密封圈(41),第三密封圈(41)的顶部和上料筒本体(4)的底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蜗杆(17)一端的第一齿轮(49),第一齿轮(49)和第一蜗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座(51),第二固定座(51)的一侧和第二储料筒本体(3)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板(53)连接,第二固定座(51)的一侧设有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50),第二齿轮(50)和第一齿轮(49)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5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4),电机(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55),滑块(55)位于第二滑槽(54)内,第二滑槽(54)和滑块(55)的横截面均为T形结构,滑块(55)远离电机(52)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56),第二滑槽(54)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通孔(57),定位槽(56)内设有定位杆(58),定位杆(58)贯穿通孔(57),第二固定座(51)远离电机(52)的一侧设有固定盘(59),定位杆(58)的一端和固定盘(59)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杆(58)的外部套设有第二拉伸弹簧(60),第二拉伸弹簧(6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座(51)和固定盘(59)固定连接,固定盘(59)的外部套设有固定连接的防滑套(61)。
CN202210620640.7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Active CN114701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640.7A CN114701771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640.7A CN114701771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1771A CN114701771A (zh) 2022-07-05
CN114701771B true CN114701771B (zh) 2022-08-30

Family

ID=8217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0640.7A Active CN114701771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17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7239B (zh) * 2022-08-22 2022-12-09 常州润凯干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喷雾干燥机旋风的双翻板阀出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27355U (zh) * 2014-08-30 2015-01-28 冯淑华 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
CN205978491U (zh) * 2016-08-28 2017-02-22 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 新型粉料锁风装置
CN207762297U (zh) * 2017-12-25 2018-08-24 山东天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翻板密封封烟阀
CN207802656U (zh) * 2018-01-25 2018-08-31 上海苏柏建筑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控制主机
CN208413267U (zh) * 2018-03-20 2019-01-22 瑞安市南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重锤双层翻板卸料阀
CN208391712U (zh) * 2018-06-28 2019-01-18 河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打磨装置
CN212091842U (zh) * 2020-03-08 2020-12-08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料均匀的磷酸铁锂加工用混料机
CN213463444U (zh) * 2020-07-16 2021-06-18 河南万华畜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育雏设备的堵料装置
CN112503191B (zh) * 2020-11-28 2022-06-21 浙江宏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双门电动翻板阀
CN112460275A (zh) * 2020-12-08 2021-03-09 常州一步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旋风的双翻板阀出料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1771A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01771B (zh) 一种用于喷雾干燥机的双翻板阀出料组件
CN101391691B (zh) 活动盖式垃圾桶
CN113857127B (zh) 一种机械零件清洗装置
CN108801719B (zh) 一种便于取样的空气粉尘定时采集装置
CN112757468A (zh) 一种用于青色空心砖块成型装置
CN114964930A (zh) 一种工业废气检测用废气取样装置
CN108788683B (zh) 一种管状电机轴承安装设备
CN111035150B (zh) 一种无人早餐车的存储构造
CN116785884A (zh) 一种便于活性炭装填的活性炭吸附设备
CN201086969Y (zh) 活动盖式垃圾桶
CN114733218A (zh) 一种用于离心喷雾干燥机的气流阻隔卸料装置
CN113069842B (zh) 高效刀片式除尘器
CN219319873U (zh) 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大气采样器
CN108316799A (zh) 用于智能仓储老化房窄小空间的全自动开闭门装置
CN220900826U (zh) 一种翻转式自动点胶机
CN215371221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燃烧器用矩形百叶阀
CN208906886U (zh) 一种液体垃圾运输车
CN221063780U (zh) 一种自动滚料机
CN219922314U (zh) 一种快开式过滤器
CN218234798U (zh) 一种机器人的多货箱门控制装置
CN217531448U (zh) 一种密炼机的液压式卸料门机构
CN114772213B (zh) 一种丝状食品的多级下料装置
CN113954406B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离处理的风选机
CN115387007B (zh) 一种用于收集纺织尘的集尘箱
CN213514510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空气源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