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9462B -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9462B
CN114699462B CN202210174638.1A CN202210174638A CN114699462B CN 114699462 B CN114699462 B CN 114699462B CN 202210174638 A CN202210174638 A CN 202210174638A CN 114699462 B CN114699462 B CN 114699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blue light
parts
skin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46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9462A (zh
Inventor
汪晓凌
罗珍
宁初光
李祚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itu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initu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itu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initu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46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9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9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9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9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9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1Solanaceae (Potato family), e.g. tobacco, nightshade, tomato, belladonna, capsicum or jimsonw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7Euphorbiaceae (Spurge family), e.g. Ricinus (castorbea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3Rosaceae (Rose family), e.g. strawberry, chokeberry, blackberry, pear or firetho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61K36/752Citrus, e.g. lime, orange or lem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6Emollients or protectives, e.g. agains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A61K2800/5922At least two compounds being classified in the same subclass of A61K8/18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该组合物包括番茄提取物、血橙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四种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能够有效抑制蓝光导致的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皮肤颜色加深,皮肤亮度下降以及黑色素沉积问题,以预防、减低或清除蓝光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其可以通过口服服用,使用方法简单,制备难度低,具有极好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太阳光谱包含多种不同波长的电磁射线,包括短波长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和可见光,以及长波长低能量的红外射线。大部分太阳光谱都能够到达皮肤。其中紫外线占5%,可见光占50%,剩下的45%是红外辐射。紫外线辐照对皮肤造成伤害的研究相对较多,紫外防护的产品也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与紫外相比,广大消费者对于蓝光(BL)的危害知之甚少,也普遍缺乏对于蓝光的防护知识。
除去太阳光中的蓝光,人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与蓝光接触。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和平板电视都是基于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技术来提高屏幕亮度和清晰度,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约有60%的人每天使用这些数码设备达到6小时,而在非自然条件下,这些设备中的发光二极管是蓝光的主要来源,因此,人们实际上每天都会暴露在这些不同来源的蓝光长达数个到十数个小时不等。而这种过度的LED-BL照射会加剧氧化过程,还会导致炎症和皮肤屏障的改变,容易使皮肤产生衰老迹象。相关技术发现蓝光会通过增加角质形成细胞中视紫红质的表达,继而降低角质形成细胞中分化标记物角蛋白1(K1)和角蛋白10(K10)的表达,这将延缓表皮屏障的修复。而且蓝光能够通过感光蛋白偶联受体OPN3,导致MITF激活,上调黑色合成相关酶酪氨酸酶和DCT,增加二者的复合物形成,促进黑色素生成。而对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是构成真皮的主要细胞,而蓝光照射会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引起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合成增多,进一步降解胶原蛋白,加速皮肤衰老的发生。可见长期接触LED-BL辐射会扰乱皮肤的正常结构,加速皮肤衰老迹象,增加皱纹,细纹,缺水和色素沉着,对于人体健康水平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开发一种有效抵抗蓝光损伤,提高皮肤光老化抗性的组合物对于解决人体亚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该组合物由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血橙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四种天然产物组成,四种提取物相辅相成,协同增效,对于蓝光造成的相关问题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方式简单,无需注射或涂抹,口服即可,能够用于预防或缓解蓝光对人体的危害。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植物提取物组合,该植物提取物组合包括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血橙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番茄提取物富含无色番茄红素,包括但不限于八氢番茄红素(phytoene)和六氢番茄红素(phytofluene)。这些无色番茄红素烯烃链更短,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紫外线。当暴露于426nm蓝光下时,经β-胡萝卜素过滤蓝光的荧光可降低到30%。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更是能够使其降低到8%和17%。可见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好的蓝光过滤作用。类胡萝卜素经人体消化吸收后,可在皮肤中累积,皮肤中的含量能够反应机体抵御蓝光的能力。发明人发现口服番茄提取物(含有5mg/d多氢番茄红素),84天能够显著增加MED,增加皮肤L值和ITA值,改善皮肤亮度,能够减少皮肤干燥和粗糙,显著增加皮肤的柔韧性,均匀肤色和改善皮肤纹理。但其对于蓝光的抵御作用未有相关研究。
番茄是人们生活中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它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有颜色的类胡萝卜素,如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已经被用于膳食补充剂中,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光照伤害。然而,口服或局部使用这些颜色强烈的类胡萝卜素,可能使皮肤呈现黄色、橙色或红色。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番茄提取物以无色番茄红素为主,同时含有其他类胡萝卜素,可以一定程度减少皮肤颜色变化的问题。
血橙中富含花青素、羟基肉桂酸、黄酮苷和抗坏血酸等活性物质。发明人发现,连续服用血橙提取物15天,UVB造成的皮肤晒斑显著减少。48小时内,皮肤红斑指数变化值显示,口服血橙提取物后,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红斑平均减少约40%。但其对于蓝光的抗性未有相关研究。
野樱莓,别名黑果腺肋花楸,富含花青素和原花青素。野樱莓提取物对N,N-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具有很好的清除能力,可见其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其对于蓝光的抗性未有相关研究。
余甘子富含维生素、多酚、多糖、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发明人试验发现余甘子能够显著提高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下调UVA辐照成纤维细胞导致的MMP-1上升和ROS过度生成。服用余甘子提取物还能够降低肝脏转氨酶和LPO含量,增加SOD、CAT、GST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但其对于蓝光的抗性未有相关研究。
发明人发现,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血橙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四者结合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金氏公式计算协同性,发现四者结合相对于两两结合具有显著的协同性,协同系数可以达到8.68,具有较好的协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质量份计,所述植物提取物组合由0.25~0.5份番茄提取物、7.5~15份野樱莓提取物、1.25~5份血橙提取物和7.5~15份余甘子提取物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按质量份计,所述植物提取物组合由0.5份番茄提取物、15份野樱莓提取物、5份血橙提取物和15份余甘子提取物组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提取物组合的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比例的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血橙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与1000质量份的水混合,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植物提取物组合的混合总质量20g,以便于更方便的用于各类产品中。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组合在制备抗蓝光产品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提取物组合的服用剂量为10~20g/d。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先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提取物组合的服用剂量为20g/d。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产品包括食品和药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包括一般食品和功能性食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包括口服剂和外用药剂。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其他剂型使用该组合物,以实现其本身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产品中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崩解剂、稳定剂、矫味剂、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和增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其他辅料,所选辅料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辅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产品具有下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
(1)抑制蓝光导致的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
(2)抑制蓝光导致的皮肤颜色加深,皮肤亮度下降;
(3)抑制蓝光导致的黑色素增加。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某些表征的检测可能采用间接的方式呈现,如检测MITFmRNA转录水平、细胞存活率或Ⅰ型胶原蛋白mRNA转录水平等方式,这些间接性方式所要表达的相关效果也应纳入本发明中对于功能性的限定。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抗蓝光口服产品,该抗蓝光口服产品含有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质量份计,按质量份计,所述植物提取物组合由0.25~0.5份番茄提取物、7.5~15份野樱莓提取物、1.25~5份血橙提取物和7.5~15份余甘子提取物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按质量份计,所述植物提取物组合由0.5份番茄提取物、15份野樱莓提取物、5份血橙提取物和15份余甘子提取物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中还含有果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果汁包括桃汁和苹果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中还含有食品添加剂,如食用香精。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20~40份的植物提取物组合、180~220份桃汁(购自安德利)、80~120份苹果汁(购自德乐)和0~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24~36份的植物提取物组合、180~220份桃汁(购自安德利)、80~120份苹果汁(购自德乐)和1~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24.25~35.50份的植物提取物组合、180~220份桃汁(购自安德利)、80~120份苹果汁(购自德乐)和1~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24.25份的植物提取物组合、200份桃汁(购自安德利)、100份苹果汁(购自德乐)和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25.75份的植物提取物组合、200份桃汁(购自安德利)、100份苹果汁(购自德乐)和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35.50份的植物提取物组合、200份桃汁(购自安德利)、100份苹果汁(购自德乐)和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该抗蓝光口服产品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质量计,推荐服用剂量为18~22g/d。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以该抗蓝光口服产品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质量计,推荐服用剂量为20g/d。
发明人发现,在给蓝光损伤豚鼠模型口服1.81g/kg体重的植物提取物组合后(即服用剂量约为20g/d),能够有效抑制蓝光导致的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皮肤颜色加深,皮肤亮度下降以及黑色素增加等问题,说明了该植物提取物组合能够有效预防、改善或治疗蓝光损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要由番茄提取物、血橙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四种原料组成的植物提取物组合,四者协同增效,共同起到吸收蓝光、抵御光老化、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减少皮肤色素沉着等作用,以预防、改善或治疗蓝光引发的相关问题。
2.本发明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可以通过口服服用,使用方法简单,制备难度低,效果显著,通过试验证明能够有效抑制蓝光导致的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皮肤颜色加深,皮肤亮度下降以及黑色素沉积问题。
3.发明人通过本发明发现了番茄提取物、血橙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四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组合的协同系数可以达到8.68,作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产品维生素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和试剂,若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可从商业途径所获得的耗材和试剂。
试验材料
在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特殊材料来源信息如表1所示。
表1植物提取物来源信息
组分 购买来源
番茄提取物 以色列Lycored有限公司
野樱莓提取物 广州康莱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血橙提取物 上海统园食品技术有限公司
余甘子提取物 宁波绿之健药业有限公司
当然,表1中各植物提取物来源并非对其材料本身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效果相似的其他来源的同一种植物提取物进行替代。
在本发明中,上述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方式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提取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醇提、水提等方式。
实施例1一种抗蓝光组合物
本实施例中的抗蓝光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含有0.5份番茄提取物、15份野樱莓提取物、5份血橙提取物和15份余甘子提取物。
制备方法为: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抗蓝光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配比,将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血橙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与1000份水混合,即得。
实施例2一种抗蓝光组合物
本实施例中的抗蓝光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含有0.5份番茄提取物、7.5份野樱莓提取物、1.25份血橙提取物和15份余甘子提取物。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抗蓝光组合物
本实施例中的抗蓝光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含有0.25份番茄提取物、15份野樱莓提取物、3份血橙提取物和7.5份余甘子提取物。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按质量份计,将0.5份番茄提取物与1000份水混合,即得。
对比例2
按质量份计,将15份野樱莓提取物与1000份水混合,即得。
对比例3
按质量份计,将5份血橙提取物与1000份水混合,即得。
对比例4
按质量份计,将15份余甘子提取物与1000份水混合,即得。
对比例5
按质量份计,将0.5份番茄提取物和15份野樱莓提取物与1000份水混合,即得。
对比例6
按质量份计,将5份血橙提取物和15份余甘子提取物与1000份水混合,即得。
试验例1植物提取物对蓝光辐照角质形成细胞的光老化的影响
取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进行传代培养,以传代2-4代的HaCaT细胞为样品进行试验。使用0.125%的胰酶消化HaCaT细胞,用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1200rpm离心10min,用DMEM培养基重悬,计数。然后以1.5×103个/孔的浓度将细胞悬液接种到96孔板,过夜培养。使用450nm波长蓝光以45J/cm2剂量照射细胞,构建细胞光老化模型。
分别使用终浓度为100μg/mL、300μg/mL的番茄提取物,100μg/mL、300μg/mL的血橙提取物,30μg/mL、100μg/mL的野樱莓提取物和30μg/mL、100μg/mL的余甘子提取物处理24h。以终浓度为100μg/mL的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同时设置不加入任何物质的HaCaT细胞作为模型组和未经蓝光老化处理的HaCaT细胞作为对照组。
RT-PCR检测HaCaT细胞中的K1和K10的mRNA转录水平。
具体检测方法为:用TrizoL法提取各组中的HaCaT细胞总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A280的比值进行纯度鉴定(比值范围在1.8-2.0间表明RNA的纯度高,可进行后续试验,否则需要重新提取)。将得到的HaCaT细胞总RNA反转录为cDNA作为模板(使用PrimeScript RT-PCR kit,购自TaKaRa),在Stratagene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荧光定量检测,以β-actin为内参。
PCR反应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071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081
其中,用于检测K1的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GGACATGGTGGAGGATTACCG-3′(SEQ ID NO.1);
下游引物:5′-TGCTCTTCTGGGCTATATCCTCG-3'(SEQ ID NO.2)。
用于检测K10的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GCAAAATCAAGGAGCGGTATGA-3′(SEQ ID NO.3);
下游引物:5′-GAGCTGCACACAGTAGCGACC-3′(SEQ ID NO.4)。
内参β-actin的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AGAGATGGCCATGGCTGCTT-3′(SEQ ID NO.5);
下游引物5′-ATTTGCGGTGGACGATGGAG-3′(SEQ ID NO.6)。
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90s;95℃变性15s,60℃退火90s,70℃延伸120s,循环25次;72℃延伸5min。
根据记录的荧光信号,使用MxPro软件自动计算每个反应管内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Ct值)。Ct值越小,说明进入指数扩增需要的循环次数越少,细胞内mRNA的含量越高。
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各提取物对蓝光辐照HaCaT细胞中K1和K10的影响(n=4,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082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083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091
其中,*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比较P<0.01;#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可以发现,蓝光照射可引起HaCaT细胞内K1和K10水平的显著降低,而给予维生素C和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血橙提取物、余甘子提取物则会不同程度的上调K1和K10水平。由此可见,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血橙提取物、余甘子提取物能够缓解蓝光辐照对表皮屏障修复的不良影响。
试验例2植物提取物对蓝光辐照黑色素相关细胞的光老化的影响
取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进行传代培养,以传代2-4代的B16F10细胞为样品进行试验。使用0.125%的胰酶消化HaCaT细胞,用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1200rpm离心10min,用DMEM培养基重悬,计数。然后以每孔105个细胞接种到24孔板,过夜培养。使用450nm波长蓝光以38J/cm2剂量照射细胞,构建细胞光老化模型。分别使用终浓度为100μg/mL、300μg/mL的番茄提取物,100μg/mL、300μg/mL的血橙提取物,30μg/mL、100μg/mL的野樱莓提取物和30μg/mL、100μg/mL的余甘子提取物处理24h。以终浓度为100μg/mL的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同时设置不加入任何物质的B16F10细胞作为模型组和未经蓝光老化处理的B16F10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酶标仪检测450nm的吸光度,计算黑色素含量(分别计算上清和细胞内的黑色素含量)。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092
其中,A为实验组吸光度,B为实验组孔中的细胞数,C为对照组吸光度,D为对照组孔中的细胞数。
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植物提取物对蓝光辐照B16F10细胞上清和细胞内黑色素的影响(n=4,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093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094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01
其中,**为与对照组比较P<0.01;#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1。
可以发现,蓝光照射可引起B16F10细胞上清中黑色素水平的提高,但对于细胞内的黑色素水平则无明显影响。在给予阳性对照维生素C后,可降低上清中黑色素水平。给予血橙提取物、番茄提取物、余甘子提取物同样也可以抑制上清中黑色素水平的升高。野樱莓提取物促进上清中黑色素水平的升高,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对于细胞内黑色素水平的影响,血橙提取物、30μg/mL余甘子提取物和100μg/mL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均可有效降低细胞内黑色素水平,而300μg/mL番茄提取物、30μg/mL野樱莓提取物和100μg/mL余甘子提取物轻微增加细胞内的黑色素。血橙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细胞黑色素的生成,而番茄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都是在较低浓度下有着更好的降低黑色素生成的作用。野樱莓提取物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结果表明,单纯提高番茄和余甘子提取物的浓度并不会抑制更多黑色素生成。
进一步使用RT-PCR检测B16F10细胞中的MITF的mRNA转录水平,检测方法(包括PCR体系和反应程序)同上述试验例1。内参为GAPDH。
其中,用于检测MITF的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CAGAGTCCCTTGCTTGGAACA-3′(SEQ ID NO.7);
下游引物:5′-TTCTGAGGTAGGGCTTGTGTG-3′(SEQ ID NO.8)。
内参GAPDH的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AGCTACTCGCGGCTTTACG-3′(SEQ ID NO.9);
下游引物:5′-ATCCGTTCACACCGACCTTC-3′(SEQ ID NO.10)。
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植物提取物对蓝光辐照B16F10细胞中MITF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n=4,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02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03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11
其中,*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可以发现,蓝光照射可引起B16F10细胞MITF表达水平的上调,而结果证实维生素C、血橙提取物和30μg/mL野樱莓提取物可抑制这一上调。结合黑色素含量的结果可知,血橙提取物和维生素C一样都是通过下调MITF减少蓝光诱导的黑色素过度生成。
试验例3植物提取物对蓝光老化处理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
以原代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作为样品,使用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在37℃5%CO2的环境中培养。然后以1.5×103个/mL的浓度接种到96孔板中,过夜培养。使用450nm波长蓝光以15J/cm2剂量照射细胞,构建细胞光老化模型。然后分别使用终浓度为100μg/mL、300μg/mL的番茄提取物,100μg/mL、300μg/mL的血橙提取物,30μg/mL、100μg/mL的野樱莓提取物和30μg/mL、100μg/mL的余甘子提取物处理24h。以终浓度为100μg/mL的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λ=550nm检测吸光度,每组样品四复孔,将数据取平均值,表示为相对于未处理对照(100%)的存活率。
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植物提取物对蓝光辐照HDF细胞存活率影响(n=4,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12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13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21
其中,**为与对照组比较P<0.01;##为与模型组比较,P<0.01。
可以发现,蓝光照射可抑制原代人成纤维细胞(HDF细胞)的增殖,而血橙提取物、番茄提取物、余甘子提取物、维生素C、野樱莓提取物可提高细胞生存率,减少蓝光伤害。同时,可以发现,在100μg/mL浓度下,血橙提取物、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余甘子提取物的效果均优于维生素C。
同时,使用RT-PCR检测HDF细胞中的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转录水平,检测方法(包括PCR体系和反应程序)同上述试验例1。内参为GAPDH。
其中,用于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TGAGCCAGCAGATCGAGA-3′(SEQ ID NO.11);
下游引物:5′-ACCAGTCTCCATGTTGCAGA-3′(SEQ ID NO.12)。
内参GAPDH的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TCAACAGCGACACCCAC-3′(SEQ ID NO.13);
下游引物:5′-GGGTCTCTCTCTTCCTCTTGTG-3′(SEQ ID NO.14)。
结果如表7所示。
表7植物提取物对蓝光辐照后HDF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n=4,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22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23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24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31
其中,*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可以发现,蓝光照射可抑制原代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mRNA水平,而血橙提取物、番茄提取物、野樱莓提取物、余甘子提取物和维生素C均可以提高Ⅰ型胶原蛋白转录。且在100μg/mL浓度下,野樱莓提取物、余甘子提取物的效果显著优于维生素C。
在蓝光照射HaCaT细胞和HDF细胞模型中,随着提取物浓度增加改善效果也是递增的。蓝光致黑色素细胞光老化模型中提取物在低剂量下拥有更好的改善作用。提示我们,提取物在低浓度下即具有良好的抗光老化功效。
试验例4植物提取物组合对蓝光致豚鼠色素沉着模型的治疗效果
(1)蓝光致豚鼠色素沉着模型的制备:
随机选择72只10周龄雄性花色健康豚鼠,体重240~280g。随机平均分为12组(对照组(不进行照射,空白处理)、模型组(仅照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其中,实验组为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每天给与1.81g/kg灌胃。阳性对照组口服等量维生素C。各组豚鼠背部剃毛,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行蓝光照射。具体操作为:先用剪刀剪去豚鼠背部长毛,然后用电动剃须刀剃尽短毛,用蓝光照射豚鼠背部除毛区域,光谱峰值波长407~427nm,连续照射5天,每天1次,5天累积辐照100J/cm2
(2)植物提取物组合对豚鼠模型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根据分组情况,连续用药3周。取皮肤组织,组织匀浆后,经丙酮提取,液相质谱检测类胡萝卜素含量。
结果如表8所示。
表8不同实验组对蓝光辐照豚鼠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n=6,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32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33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41
其中,*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可以发现,蓝光照射后,模型组动物照射部位皮肤内类胡萝卜素水平显著减低,提示类胡萝卜素水平可能反映出皮肤受到蓝光损伤的程度。而在给予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3、5、6中的组合后,豚鼠模型均能够一定程度升高皮肤内类胡萝卜素水平。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1-3中四种植物提取物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皮肤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高于对比例。从而也说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3、5、6能够通过提高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皮肤抗蓝光的能力。
(3)植物提取物组合对豚鼠模型皮肤颜色的影响:
对豚鼠模型皮肤颜色进行测定:使用NH310色差仪(深圳市三恩驰科技有限公司)对蓝光照射前、照射后3周时的背部皮肤各区域的L值变化。
L值变化值(△L)=照射前皮肤的L值-照射后皮肤的L值;
协同作用按照金氏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42
其中,EA与EB为A和B单独使用时的效果,E(A+B)为2者合用的效果。
当q=0.85~1.15为单纯相加;1.15<q<20为协同增强;q>20为明显协同增强;q<0.56~0.85为拮抗;q<0.55为明显拮抗。
结果如表9和10所示。
表9各实验组对蓝光辐照豚鼠皮肤颜色的影响(n=6,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43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44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51
其中,**为与对照组比较P<0.01;#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可以发现,蓝光照射后,模型组的皮肤亮度减低,表现为△L(照射后测量值与照射前基础值的差值)小于0。而且,模型组的△L低于对照组的△L,提示蓝光照射使皮肤颜色变深,亮度减低。与模型组相比,维生素C组在照射后3周后△L值高于模型组,提示维生素C可阻止皮肤颜色变深。而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也都显示出具有能够不同程度阻止皮肤颜色变深的效果。而且,实施例1~3和对比例5的作用效果均优于维生素C。
表10实施例1对蓝光辐照豚鼠皮肤颜色影响的协同作用(n=6,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52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53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61
其中,#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
可以发现,番茄提取物和野樱莓提取物一起服用后,其对于蓝光造成的色素沉着效果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效果要好于每种成分单独使用,组合的协同系数均大于1.15,其中,对比例5相对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协同系数为3.49,说明该组合(对比例5)存在协同增效作用。血橙提取物和余甘子提取物共同使用效果也要好于每种成分单独使,组合的协同系数大于1.15,具体为1.60。当四种植物提取物混合使用时,该组合(实施例1)的抗蓝光功效显著增强,组合的协同系数大于1.15,具体为8.68,表明番茄、野樱莓、血橙和余甘子提取物联合使用能够协同发挥更好的抗蓝光作用。
(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豚鼠皮肤中的MITF的水平:
给药结束后,取豚鼠背部皮肤进行常规石蜡切片。石蜡切片脱蜡后,先进行抗原修复,然后加一抗(MITF、酪氨酸酶以及TRP2),在4℃条件下进行孵育24h,然后加入相应生物素化二抗,然后进行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croxidasecomplex,ABC)免疫酶标反应。ABC反应结束后,进行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并经硫酸镍铵加强。染色结束后,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化,中性树脂封片。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拍照,并用Image J软件进行灰度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各实验组对蓝光辐照豚鼠皮肤中MITF免疫染色灰度值的影响(n=6,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62
)/>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63
Figure BDA0003518589910000171
其中,**为与对照组比较P<0.01;#为与模型组比较,P<0.05,##为与模型组比较,P<0.01。
可以发现,蓝光照射可引起MITF免疫阳性染色的增强,提示其可以引发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分子水平的增加。而使用维生素C和各实验组均可以显著减低蓝光照射引起的MITF表达的增强趋势,但两者相比,实施例1~3和对比例5~6均显示出远优于维生素C的抗MITF表达的增强的效果。
一种抗蓝光口服产品
本实施例中的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35.5份实施例1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200份桃汁(购自德乐)、100份苹果汁(购自安得利)和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以该抗蓝光口服产品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质量计,推荐服用剂量为20g/d。
一种抗蓝光口服产品
本实施例中的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24.25份实施例2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200份桃汁(购自德乐)、100份苹果汁(购自安得利)和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以该抗蓝光口服产品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质量计,推荐服用剂量为20g/d。
一种抗蓝光口服产品
本实施例中的抗蓝光口服产品,按质量份计,含有25.75份实施例3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200份桃汁(购自德乐)、100份苹果汁(购自安得利)和4份食用香精(具体为水蜜桃香精)。
以该抗蓝光口服产品中的植物提取物组合质量计,推荐服用剂量为20g/d。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SEQUENCE LISTING
<110>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120>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130>
<160> 14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
ggacatggtg gaggattacc g 21
<210> 2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
tgctcttctg ggctatatcc tcg 23
<210> 3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gcaaaatcaa ggagcggtat ga 22
<210> 4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
gagctgcaca cagtagcgac c 21
<210> 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
agagatggcc atggctgctt 20
<210> 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
atttgcggtg gacgatggag 20
<210> 7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
cagagtccct tgcttggaac a 21
<210> 8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
ttctgaggta gggcttgtgt g 21
<210> 9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
agctactcgc ggctttacg 19
<210> 1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
atccgttcac accgaccttc 20
<210> 11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
tgagccagca gatcgaga 18
<210> 1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
accagtctcc atgttgcaga 20
<210> 13
<211> 1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
tcaacagcga cacccac 17
<210> 14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4
gggtctctct cttcctcttg tg 22

Claims (8)

1.一种抗蓝光的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由0.25~0.5份番茄提取物、7.5~15份野樱莓提取物、1.25~5份血橙提取物和7.5~15份余甘子提取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由0.5份番茄提取物、15份野樱莓提取物、5份血橙提取物和15份余甘子提取物组成。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蓝光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抗蓝光产品具有下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
(1)抑制蓝光导致的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
(2)抑制蓝光导致的皮肤颜色加深,皮肤亮度下降;
(3)抑制蓝光导致的黑色素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的服用剂量为10~20g/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蓝光产品包括食品和药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蓝光产品中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崩解剂、稳定剂、矫味剂、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和增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抗蓝光口服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含有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蓝光口服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蓝光口服产品中还含有果汁。
CN202210174638.1A 2022-02-24 2022-02-24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Active CN114699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4638.1A CN114699462B (zh) 2022-02-24 2022-02-24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4638.1A CN114699462B (zh) 2022-02-24 2022-02-24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9462A CN114699462A (zh) 2022-07-05
CN114699462B true CN114699462B (zh) 2023-07-04

Family

ID=8216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4638.1A Active CN114699462B (zh) 2022-02-24 2022-02-24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946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6965A (zh) * 2019-07-23 2019-09-17 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 抗蓝光护肤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4952A (zh) * 2020-11-17 2021-02-05 成都三勒浆药业集团四川华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蓝光、改善皮肤质量功能组合物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0561A1 (en) * 2002-11-08 2005-08-10 Merck Patent GmbH METHOD FOR PROTECTION OF SKIN AGAINST SUN-INDUCED DAMAGE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N EXTRACT OF EMBLICA OFFICINALIS (syn. PHYLLANTHUS EMBLICA)
JP4654060B2 (ja) * 2005-03-29 2011-03-16 株式会社 ア・ファーマ近大 ネオヘスペリジンの抗酸化作用に基づく美白剤または色素沈着症改善剤
CN109939058B (zh) * 2019-04-19 2022-02-18 广州萝薇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蓝光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TW202103682A (zh) * 2019-07-19 2021-02-01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野櫻莓汁液用於抑止肌膚老化的用途
CN111514057A (zh) * 2020-05-12 2020-08-11 北京希诺赛尔健康科技推广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抗氧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6965A (zh) * 2019-07-23 2019-09-17 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 抗蓝光护肤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4952A (zh) * 2020-11-17 2021-02-05 成都三勒浆药业集团四川华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蓝光、改善皮肤质量功能组合物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9462A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vinato et al. Plant extracts and natural compounds used against UVB-induced photoaging
Saha Cosmeceuticals and herbal drugs: practical uses
CN110302071A (zh) 蓝光防护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有该组合物的化妆品
Chatatikun et al. Antioxidant and tyrosinase inhibitory properties of an aqueous extract of Garcinia atroviridis griff. ex. T. Anderson fruit pericarps
KR101509424B1 (ko) 주름 개선용 복합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주름 개선용 화장품
CN112493480B (zh) 一种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Suggs et al. Effect of botanicals on inflammation and skin aging: analyzing the evidence
CN108697706B (zh) 黑色素分解抑制剂
KR101851284B1 (ko) 들깻잎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노화 방지 및 주름 개선용 조성물
CN106214548B (zh) 一种美白护肤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Oh et al. Comparison of antiaging, anti‐melanogenesis effects, and active components of Raspberry (Rubus occidentalis L.) extracts according to maturity
CN114699462B (zh)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Viyoch et al. Effects of Thai Musa species on prevention of UVB-induced skin damage in mice
Goswami et al. Skin hyperpigmentation disorders and use of herbal extracts: a review
Eberlin et al. Effects of a Brazilian herbal compound as a cosmetic eyecare for periorbital hyperchromia (“dark circles”)
Wang et al. Review on oral plant extracts in Skin Whitening
US9572765B2 (en)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hair loss or promoting hair restoration, comprising soy extract
Taliana Facial skin health: antioxidant facial scrub from Red Dragon Fruit Extract
US10434130B2 (en) Hydrolysate of water extract of syzygium samarangense,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use thereof
US20190076350A1 (en) Coconut shell extract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and uses
KR102275267B1 (ko) 피부 개선용 조성물
KR20190063649A (ko) 그라비올라를 포함하는 백발 예방 및 흑모유발 촉진용 조성물
Matsuda et al. Melanin hyperpigmentation inhibitors from natural resources
CN114748389B (zh) 精华水及其制备方法
Afandi et al.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 used in topical cosmetic formulations for antiageing: a systematic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