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8176A -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8176A
CN114698176A CN202011634935.7A CN202011634935A CN114698176A CN 114698176 A CN114698176 A CN 114698176A CN 202011634935 A CN202011634935 A CN 202011634935A CN 114698176 A CN114698176 A CN 114698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radiators
radiator
active
targe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49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8176B (zh
Inventor
方友平
郑弘佑
唐相伟
何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49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8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8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2Radiators or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80Apparatu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其中,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微波生成组件,用于生成辐射能量;辐射组件,用于对目标区域加热,辐射组件包括多个辐射器,部分辐射器与微波生成组件电连接,以向目标区域发射辐射能量;其中,辐射组件能够使目标区域内形成多个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能够有效实现分区加热功能,分区加热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在相同数量的辐射器的情况下,本方案中需要通过微波生成组件获取辐射能量的辐射器的数量更少,有利于减少所需的微波源通道或生成器的数量,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微波炉等烹饪设备中多采用微波射频加热的方式对食材进行加热,而作为微波加热装置的关键部件,辐射器的设置方式影响整体的加热效果。为实现分区加热,现有技术中采用了调整主动辐射器阵列的相位差的方式,以达到束波赋形的效果,将能量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炉腔的不同区域,例如图1所示的半导体微波源相控辐射器3×3矩阵,形成两个指向区域,左边的指向区域的辐射器矩阵的相位差为120°,右边的指向区域的辐射器矩阵的相位差为90°,但该方案加热时的分区效果有限,相同时间内两个指向区域内的温度上升幅度差别较小,若要满足对不同的食材进行分区加热的要求,需增加微波源通道,而微波源通道的价格较为昂贵,导致制造成本的大幅上升。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加热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微波生成组件,用于生成辐射能量;辐射组件,用于对目标区域加热,辐射组件包括多个辐射器,部分辐射器与微波生成组件电连接,以向目标区域发射辐射能量;其中,辐射组件能够使目标区域内形成多个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包括微波生成组件和辐射组件。微波生成组件用于生成辐射能量。辐射组件包括多个辐射器,其中部分辐射器与微波生成组件电连接,以获取微波生成组件所形成的辐射能量,并将辐射能量发射至目标区域,实现对目标区域加热。其中,在辐射组件的作用下,使目标区域中形成多个子区域,且不同的子区域中的能量大小不同,从而可在不同的子区域中对不同的食材进行加热,以实现分区加热。
本方案中的微波加热装置,能够有效实现分区加热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同的子区域中的分区的温度升高幅度更大,分区加热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在相同数量的辐射器的情况下,本方案中需要通过微波生成组件获取辐射能量的辐射器的数量更少,相应地,所需要的微波源的通道或生成器的数量也更少,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微波加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辐射器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辐射器,每个主动辐射器与微波生成组件电连接,主动辐射器能够向目标区域内发射辐射能量;至少一个被动辐射器,与主动辐射器对应设置,被动辐射器能够吸收主动辐射器发射的部分辐射能量,并向目标区域内转送辐射能量,以使目标区域形成多个子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辐射器中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辐射器和至少一个被动辐射器。主动辐射器与微波生成组件电连接,以获取微波生成组件的辐射能量,并向目标区域内发射辐射能量,以使位于目标区域的食材温度升高,实现加热功能。通过设置与主动辐射器对应的被动辐射器,以利用被动辐射器接收主动辐射器发射的部分辐射能量,并向目标区域内转送该部分辐射能量,以改变目标区域中的能量分布,通过辐射能量的叠加使目标区域中形成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以实现分区加热,同时增强加热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波生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微波生成器,微波生成器的数量与主动辐射器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微波生成器与一个主动辐射器电连接,以通过主动辐射器向目标区域发射辐射能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微波生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微波生成器,微波生成器作为微波源的通道,可生成辐射能量。通过设置每个微波生成器与一个主动辐射器电连接,且微波生成器的数量与主动辐射器的数量相同,以实现微波生成器与主动辐射器之间一对一的配合,以向目标区域发射辐射能量。而被动辐射器无需专门设置微波生成器,在辐射器的总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本方案所需的微波生成器的数量更少,由于微波生成器的造价较高,因而本方案可大幅降低微波加热装置的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被动辐射器的端口接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被动辐射器的端口接地,以使被动辐射器与大地以及空间形成谐振电路,以发射电磁波,实现转送辐射能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辐射组件还包括:辐射基座,与目标区域对应设置;其中,主动辐射器与被动辐射器设于辐射基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辐射组件还包括与目标区域对应设置的辐射基座,以便于辐射器的安装;通过将主动辐射器和被动辐射器设置在辐射基座上,以便于对目标区域内发射辐射能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动辐射器和被动辐射器以阵列的形式排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主动辐射器和被动辐射器排布成阵列的形式,使得发射至目标区域的辐射能量的分布相对规范,以便于被动辐射器与主动辐射器相配合,从而形成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可以理解,若发射至目标区域的辐射能量分布比较杂乱,不便于对主动辐射器和被动辐射器进行装配和设置,影响分区加热效果的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被动辐射器的数量均为偶数个,且被动辐射器在阵列中呈对称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偶数个被动辐射器,且被动辐射器在阵列中呈对称设置,使得被动辐射器的排列具有一定规律,以便于被动辐射器转送辐射能量,并与主动辐射器发射的辐射能量配合,在目标区域中所需的位置形成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被动辐射器与主动辐射器的匹配性较好。其中,对称设置可以是中心对称或镜像对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同一个子区域中,不同位置所对应的辐射能量值的方差小于第一方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同一个子区域中,通过设置不同位置所对应的辐射能量值的方差小于第一方差值,使得不同位置对应的辐射能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较小,则同一个子区域中的辐射能量值相对较为接近,加热均匀性更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辐射器的长度尺寸为辐射能量的波长的一半的整数倍。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辐射器只能发射与其相匹配的辐射能量,辐射器与对应的辐射能量之间需满足一定的对应关系才能相互匹配。通过设置辐射器的长度尺寸为辐射能量的波长的一半的整数倍,例如一倍或两倍,以使该辐射能量的波长参数与辐射器相匹配,以便于通过辐射器向目标区域发射辐射能量,实现加热功能。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腔体;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微波加热装置,设于腔体上,用于对腔体内的目标区域加热。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烹饪设备包括腔体和微波加热装置。通过将微波加热装置设置于腔体上,例如腔体的底壁或侧壁上,使得微波加热装置与腔体相对应,以利用微波加热装置在腔体内形成目标区域,并对目标区域发射辐射能量,使放置于目标区域的食材的温度升高,实现对食材的加热烹饪操作。其中,微波加热装置能够使目标区域内形成多个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可同时在不同的子区域中对不同的食材进行加热,并产生不同的加热效果,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烹饪需求。
其中,本方案中的烹饪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炉、烤箱、蒸烤一体机,还可以是其他采用微波加热烹饪的器具。
此外,本方案中的烹饪设备还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微波加热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微波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微波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微波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微波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2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微波加热装置,11微波生成组件,111微波生成器,12辐射组件,120辐射器,121主动辐射器,122被动辐射器,123辐射基座,13目标区域,131第一子区域,132第二子区域,2烹饪设备,21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1,可用于具体腔体21的烹饪设备。
如图2所示,微波加热装置1包括微波生成组件11和辐射组件12。微波生成组件11能够生成辐射能量,辐射组件12能够将微波生成组件11的辐射能量发射至目标区域13,以使置于目标区域13的物体,例如食材温度上升,从而实现微波加热。
辐射组件12包括多个辐射器120,其中,部分辐射器120与微波生成组件11电连接,以获取微波生成组件11所形成的辐射能量,并将辐射能量发射至目标区域13,而另一部分辐射器120与前述的辐射器120配合。在辐射组件12的辐射器120的作用下,目标区域13中能量分布发生变化,并形成多个子区域,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子区域131和第二子区域132;不同的子区域中的能量大小不同,从而可在不同的子区域中对不同的食材进行加热,以实现分区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同的子区域中的分区的温度升高幅度更大。
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能够有效实现分区加热功能,分区加热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在相同数量的辐射器120的情况下,本方案中需要通过微波生成组件11获取辐射能量的辐射器120的数量更少,有利于减少所需的微波源的通道或生成器的数量,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3所示,多个辐射器120中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辐射器121和至少一个被动辐射器122。主动辐射器121与微波生成组件11电连接,以获取微波生成组件11的辐射能量,并可主动向目标区域13内发射辐射能量,以使位于目标区域13的食材温度升高,实现微波加热功能。
与主动辐射器121相对应的被动辐射器122,不与微波生成组件11相连,且不可主动向外发射辐射能量,但被动辐射器122可接收主动辐射器121发射的部分辐射能量,并向目标区域13内转送该部分辐射能量,使得目标区域13中的磁场发射改变,进而改变目标区域13中的能量分布。
在微波加热装置1工作时,利用主动辐射器121与被动辐射器122的相互配合,使目标区域13中的局部产生辐射能量叠加,从而形成多个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例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子区域131和第二子区域132,以实现分区加热,同时增强加热效果。当用户需要同时对不同的食材进行加热时,可将不同的食材分别放置于不同子区域中,利用微波加热装置1对不同子区域中的食材分别进行加热,加热效率更高,且不同的子区域中的温度上升幅度更高,有利于改善使用体验。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与图1所示的微波加热设备,分别进行加热试验,分区加热一杯100ml、初始温度为20℃的水,加热时间为3分钟。试验结果表明,图1中的两杯水的温度上升幅度分别为13℃和18℃,而本实施例中的两杯水的温度上升幅度分别为40℃和30℃,因而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的加热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辐射器120的长度尺寸为辐射能量的波长的一半的整数倍,例如一倍或两倍,以使该辐射能量的波长参数与辐射器120相匹配,以便于通过辐射器120向目标区域13发射辐射能量,实现加热功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4所示,微波生成组件11包括至少一个微波生成器111,微波生成器111作为微波源的通道,可生成辐射能量。微波生成器111与主动辐射器121一一对应,即微波生成器111的数量与主动辐射器121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微波生成器111与一个主动辐射器121电连接,从而使微波生成器111与主动辐射器121之间实现一对一的配合,以向目标区域13主动发射辐射能量。
被动辐射器122无法主动发送辐射能力,因而无需专门设置微波生成器111。经试验表明,与图1中示出的微波加热设备相对比,在辐射器120的总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所需的微波生成器111的数量更少,加热效果更佳。由于微波生成器111的造价较高,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所需的微波生成器111的数量更少,因而可大幅降低微波加热装置1的成本。
进一步地,被动辐射器122的端口接地,以使被动辐射器122与大地以及空间形成谐振电路,以发射电磁波,实现转送辐射能量。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1,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所示,辐射组件12还包括辐射基座123。辐射基座123与目标区域13对应设置,以便于辐射器120的安装,并为主动辐射器121和被动辐射器122提供排布空间。主动辐射器121和被动辐射器122均设置在辐射基座123上,并通过相应的排布方式,对目标区域13内发射辐射能量。当微波加热装置1装配于烹饪设备中时,可通过辐射基座123与烹饪设备的腔体21连接固定,以实现装配。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1,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所示,主动辐射器121和被动辐射器122在辐射基座123上排布成阵列的形式,例如图5中示出的3×3阵列,使得辐射器120的整体排布较为规则,相应地,使得发射至目标区域13的辐射能量的分布相对规范,以便于被动辐射器122与主动辐射器121相配合,简化设置操作,有利于降低加工装配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若辐射器120的整体排布比较杂乱,则发射至目标区域13的辐射能量分布也比较杂乱,不便于对主动辐射器121和被动辐射器122进行装配和设置,影响加工装配的效率,也影响分区加热效果的实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1,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被动辐射器122的数量为偶数个,如图5所示,辐射器120的总数为9个,包括5个主动辐射器121和4个被动辐射器122,排布为3×3阵列。其中,中间一排的三个辐射器120均为主动辐射器121,第一排和第三排中均包括一个主动辐射器121和两个被动辐射器122,且第一排和第三排呈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将被动辐射器122在阵列中呈对称设置,使得被动辐射器122的排列具有一定规律,以便于被动辐射器122转送的辐射能量与主动辐射器121发射的辐射能量配合,在目标区域13中形成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被动辐射器122与主动辐射器121的匹配性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辐射器120的排布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排布方式,被动辐射器122也可以是设置为镜像对称或其他形式。此外,辐射器120的数量、主动辐射器121与被动辐射器122的比例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形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例如,4个主动辐射器121和2个被动辐射器122排布为3×2阵列,或者2个主动辐射器121和2个被动辐射器122排布为2×2阵列,或者4个主动辐射器121和4个被动辐射器122排布为2×4阵列,具体可根据装配微波加热装置1的烹饪设备的腔体21结构尺寸以及设计要求而设定。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装置1,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5所示,在同一个子区域中,不同位置所对应的辐射能量值的方差小于第一方差值,使得不同位置对应的辐射能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较小,则同一个子区域中的辐射能量值相对较为接近,加热均匀性更强。
举例而言,如图5中所示的第一子区域131,若第一子区域131中包括X个不同位置,每个位置所对应的辐射能量值为EX,第一子区域131的辐射能量值的平均值为E0,则第一子区域131中的辐射能量值的方差σ2=∑(EX-E0)2/X。通过设置第一方差值
Figure BDA0002878181640000091
Figure BDA0002878181640000092
则第一子区域131中的辐射能量变化幅度较小,辐射能量分布相对较为均匀,有利于增强加热均匀性。
以下提供了上述微波加热装置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2至图5所示,微波加热装置1包括微波生成组件11和辐射组件12,可用于具体腔体21的烹饪设备。
微波生成组件11能够生成辐射能量,辐射组件12能够将微波生成组件11的辐射能量发射至目标区域13,以使置于目标区域13的物体,例如食材温度上升,从而实现微波加热。
如图2所示,辐射组件12包括多个辐射器120和辐射基座123,其中,部分辐射器120与微波生成组件11电连接,以获取微波生成组件11所形成的辐射能量,并将辐射能量发射至目标区域13,而另一部分辐射器120与前述的辐射器120配合。具体地,如图3所示,辐射器120的数量为9个,包括5个主动辐射器121和4个被动辐射器122。主动辐射器121与微波生成组件11电连接,以获取微波生成组件11的辐射能量,并可主动向目标区域13内发射辐射能量。与主动辐射器121相对应的被动辐射器122,不与微波生成组件11相连,且不可主动向外发射辐射能量;被动辐射器122的端口接地,被动辐射器122可接收主动辐射器121发射的部分辐射能量,并向目标区域13内转送该部分辐射能量,使得目标区域13中的磁场发射改变,进而改变目标区域13中的能量分布。
如图4所示,微波生成组件11包括至少一个微波生成器111,微波生成器111作为微波源的通道,可生成辐射能量。微波生成器111与主动辐射器121一一对应,即微波生成器111的数量与主动辐射器121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微波生成器111与一个主动辐射器121电连接,从而使微波生成器111与主动辐射器121之间实现一对一的配合,以向目标区域13主动发射辐射能量。
在辐射组件12的辐射器120的作用下,目标区域13中能量分布发生变化,并形成多个子区域,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子区域131和第二子区域132;不同的子区域中的能量大小不同,从而可在不同的子区域中对不同的食材进行加热,以实现分区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同的子区域中的分区的温度升高幅度更大。
其中,辐射器120的长度尺寸为辐射能量的波长的一半的整数倍,以使该辐射能量的波长参数与辐射器120相匹配,以便于通过辐射器120向目标区域13发射辐射能量,实现加热功能。
如图5所示,辐射基座123与目标区域13对应设置,主动辐射器121和被动辐射器122均设置在辐射基座123上,并通过相应的排布方式,对目标区域13内发射辐射能量。当微波加热装置1装配于烹饪设备中时,可通过辐射基座123与烹饪设备的腔体21连接固定,以实现装配。
进一步地,主动辐射器121和被动辐射器122在辐射基座123上排布成阵列的形式,例如图5中示出的3×3阵列,使得辐射器120的整体排布较为规则,相应地,使得发射至目标区域13的辐射能量的分布相对规范,以便于被动辐射器122与主动辐射器121相配合,简化设置操作,有利于降低加工装配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被动辐射器122的数量为偶数个,如图5所示,辐射器120的总数为9个,包括5个主动辐射器121和4个被动辐射器122,排布为3×3阵列。其中,中间一排的三个辐射器120均为主动辐射器121,第一排和第三排中均包括一个主动辐射器121和两个被动辐射器122,且第一排和第三排呈中心对称设置。通过将被动辐射器122在阵列中呈对称设置,使得被动辐射器122的排列具有一定规律,以便于被动辐射器122转送的辐射能量与主动辐射器121发射的辐射能量配合,在目标区域13中形成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被动辐射器122与主动辐射器121的匹配性较好。
进一步地,在同一个子区域中,不同位置所对应的辐射能量值的方差小于第一方差值,使得不同位置对应的辐射能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偏差程度较小,则同一个子区域中的辐射能量值相对较为接近,加热均匀性更强。举例而言,如图5中所示的第一子区域131,若第一子区域131中包括X个不同位置,每个位置所对应的辐射能量值为EX,第一子区域131的辐射能量值的平均值为E0,则第一子区域131中的辐射能量值的方差σ2=∑(EX-E0)2/X。通过设置第一方差值
Figure BDA0002878181640000111
Figure BDA0002878181640000112
则第一子区域131中的辐射能量变化幅度较小,辐射能量分布相对较为均匀,有利于增强加热均匀性。
在微波加热装置1工作时,利用主动辐射器121与被动辐射器122的相互配合,使目标区域13中的局部产生辐射能量叠加,从而形成多个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例如图5中所示的第一子区域131和第二子区域132,以实现分区加热,同时增强加热效果。当用户需要同时对不同的食材进行加热时,可将不同的食材分别放置于不同子区域中,利用微波加热装置1对不同子区域中的食材分别进行加热,加热效率更高,且不同的子区域中的温度上升幅度更高,有利于改善使用体验。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与图1所示的微波加热设备,分别进行加热试验,分区加热一杯100ml、初始温度为20℃的水,加热时间为3分钟。试验结果表明,图1中的两杯水的温度上升幅度分别为13℃和18℃,而本实施例中的两杯水的温度上升幅度分别为40℃和30℃,因而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的加热能力更强。
此外,由于被动辐射器122无法主动发送辐射能力,因而无需专门设置微波生成器111。与图1中示出的微波加热设备相对比,在辐射器120的总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所需的微波生成器111的数量更少,加热效果更佳。由于微波生成器111的造价较高,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所需的微波生成器111的数量更少,因而可大幅降低微波加热装置1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辐射器120的排布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排布方式,被动辐射器122也可以是设置为镜像对称或其他形式。此外,辐射器120的数量、主动辐射器121与被动辐射器122的比例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形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例如,4个主动辐射器121和2个被动辐射器122排布为3×2阵列,或者2个主动辐射器121和2个被动辐射器122排布为2×2阵列,或者4个主动辐射器121和4个被动辐射器122排布为2×4阵列,具体可根据装配微波加热装置1的烹饪设备的腔体21结构尺寸以及设计要求而设定。
本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能够有效实现分区加热功能,分区加热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在相同数量的辐射器120的情况下,主动辐射器121的数量更少,相对应的微波生成器111的数量也更少,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2,如图2和图6所示,烹饪设备2包括腔体21和微波加热装置1。
腔体21内可容纳食材;微波加热装置1设置于腔体21上,例如设于腔体21的底壁或侧壁上,使得微波加热装置1与腔体21相对应。在工作时,微波加热装置1能够在腔体21内形成目标区域13,并对目标区域13发射辐射能量,使放置于目标区域13的食材的温度升高,实现对食材的加热烹饪操作。其中,微波加热装置1能够使目标区域13内形成多个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例如图2中的第一子区域131和第二子区域132,不同的子区域中可对不同的食材进行加热,并产生不同的加热效果,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烹饪需求。
其中,本方案中的烹饪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炉、烤箱、蒸烤一体机,还可以是其他采用微波加热烹饪的器具。子区域的数量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也可以是大于两个的其他数量。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2还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分区加热功能,分区加热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在相同数量的辐射器的情况下,本方案中需要通过微波生成组件获取辐射能量的辐射器的数量更少,有利于减少所需的微波源的通道或生成器的数量,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波生成组件,用于生成辐射能量;
辐射组件,用于对目标区域加热,所述辐射组件包括多个辐射器,部分所述辐射器与所述微波生成组件电连接,以向所述目标区域发射所述辐射能量;
其中,所述辐射组件能够使所述目标区域内形成多个能量大小不同的子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辐射器包括:
至少一个主动辐射器,每个所述主动辐射器与所述微波生成组件电连接,所述主动辐射器能够向所述目标区域内发射所述辐射能量;
至少一个被动辐射器,与所述主动辐射器对应设置,所述被动辐射器能够接收所述主动辐射器发射的部分辐射能量,并向所述目标区域内转送辐射能量,以使所述目标区域形成多个所述子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生成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微波生成器,所述微波生成器的数量与所述主动辐射器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微波生成器与一个所述主动辐射器电连接,以通过所述主动辐射器向所述目标区域发射所述辐射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动辐射器的端口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组件还包括:
辐射基座,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主动辐射器与所述被动辐射器设于所述辐射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辐射器和所述被动辐射器以阵列的形式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动辐射器的数量均为偶数个,且所述被动辐射器在所述阵列中呈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同一个所述子区域中,不同位置所对应的辐射能量值的方差小于第一方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器的长度尺寸为所述辐射能量的波长的一半的整数倍。
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设于所述腔体上,用于对所述腔体内的目标区域加热。
CN202011634935.7A 2020-12-31 2020-12-31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114698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4935.7A CN114698176B (zh) 2020-12-31 2020-12-31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4935.7A CN114698176B (zh) 2020-12-31 2020-12-31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8176A true CN114698176A (zh) 2022-07-01
CN114698176B CN114698176B (zh) 2024-05-24

Family

ID=82134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4935.7A Active CN114698176B (zh) 2020-12-31 2020-12-31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817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8978A (ja) * 2002-03-27 2003-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イクロ波照射装置
CN108605390A (zh) * 2016-02-17 2018-09-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微波加热装置
CN110268801A (zh) * 2016-12-01 2019-09-20 现场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使用有源和无源元件的电磁炉加热能量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31620A (zh) * 2019-11-12 2020-04-17 四川大学 一种利用单固态源调频实现微波分区加热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8978A (ja) * 2002-03-27 2003-10-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イクロ波照射装置
CN108605390A (zh) * 2016-02-17 2018-09-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微波加热装置
CN110268801A (zh) * 2016-12-01 2019-09-20 现场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使用有源和无源元件的电磁炉加热能量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31620A (zh) * 2019-11-12 2020-04-17 四川大学 一种利用单固态源调频实现微波分区加热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8176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15380C2 (ru) Микроволновая печь и волновод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использующего высокую частоту излучения
AU2018201838B2 (en) System for preparing at least one food product
WO2011070721A1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及び高周波加熱方法
KR100565656B1 (ko) 전자레인지
CN106231712B (zh) 微波炉的天线组件及微波炉
CN114698176A (zh) 微波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CN111578328A (zh) 微波加热电器和微波加热电器的控制方法
WO2020207029A1 (zh) 烹饪器具
CA1134449A (en) Microwave oven having rotating conductive radiators
WO2018050104A1 (zh) 微波炉的天线组件及微波炉
JP7230802B2 (ja) マイクロ波処理装置
JP2016213099A (ja) 加熱調理器
US20170251530A1 (en) Direct heating through patch antennas
EP3476183B1 (en) Multi-feed microwave oven with improved crisp function
JP2004327293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RU2141746C1 (ru) Микроволновая печь
WO2011070765A1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装置及びその設計支援方法
KR102180507B1 (ko) 안테나가 구비된 열선을 이용한 복합 가열 장치
CN109951911A (zh) 矩形阵馈式微波加热炉
US20210352779A1 (en) Oven including antenna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3098021A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装置
US11985753B2 (en) Oven
CN113939054B (zh) 辅助装置和微波加热电器
KR100360253B1 (ko) 전자렌지의 히팅장치
KR100565655B1 (ko) 전자레인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