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8046A -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8046A
CN114698046A CN202210159154.XA CN202210159154A CN114698046A CN 114698046 A CN114698046 A CN 114698046A CN 202210159154 A CN202210159154 A CN 202210159154A CN 114698046 A CN114698046 A CN 114698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domain
call
time period
l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91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8046B (zh
Inventor
李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044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6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8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04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7661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20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8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涉及通信领域,用于提高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的被叫成功率。呼叫接收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在新空口NR域接收来自网络的呼叫消息,呼叫消息用于请求呼叫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处于独立组网模式;如果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预期信息,则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回落至长期演进LTE域以接收呼叫。

Description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15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1534732.5、申请名称为“一种提高SA终端被叫成功率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运营商逐步建设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过程中,仍存在5G网络的SA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在被呼叫时,经常出现因为5G网络故障导致终端设备无法接通呼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用于提高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的被叫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叫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处于独立组网模式的终端设备在新空口(new radio,NR)域接收来自网络的呼叫消息,呼叫消息用于请求呼叫终端设备;如果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预期信息,则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回落至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域以接收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接收方法,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在NR域接收来自网络的呼叫消息时,当5G网络发生故障时,会导致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预期信息,所以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由于通常终端设备都是等待网络侧指示是否回落至LTE域的,当5G网络发生故障时,5G网络无法指示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接收方法通过主动回落至LTE域以尝试在LTE域接收呼叫,可以提高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的被叫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呼叫流程为终端设备与第五代5G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置流程,该RRC重配置流程由终端设备与5G核心网之间的服务请求流程触发,预期信息包括邀请(INVITE)消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与5G核心网之间完成服务请求流程触发的RRC重配置流程之后,终端设备预期从5G核心网接收邀请(INVITE)消息,由于网络故障等原因,终端设备无法接收邀请(INVITE)消息,则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呼叫流程为终端设备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服务集中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service centralization and continuityapplication server,SCC AS)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预期信息为承载指示信息或回落指示信息,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NR域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回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服务集中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后,终端设备预期从5G核心网接收承载指示信息或回落指示信息,由于网络故障或突发干扰导致上行发射困难等原因,终端设备无法接收承载指示信息或回落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终端设备未在LTE域接收到呼叫,则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以便终端设备能在LTE域接收到对端重拨的来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段之后的第三时间段内在LTE域接收重拨的呼叫;终端设备在第三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终端设备在LTE域延迟一段时间再返回NR域,以便在LTE域接收到对端重拨的来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由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预期信息的次数来确定,该次数越多则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越长,该次数越少则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越短。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预期信息的次数越多,表明NR域网络故障影响越大,因此在LTE域驻留接收来电的时间越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终端设备未在LTE域接收到呼叫,则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包括:在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终端设备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之后,未在LTE域接收到指示终端设备在LTE域建立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并且未接收到呼叫,则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也就是说,当终端设备无法在LTE域建立专有承载并接收呼叫,则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以便在NR域接收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统计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该成功率指终端设备成功回落至LTE域的次数与回落至LTE域的总次数之比,终端设备成功回落至LTE域指终端设备在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呼叫;终端设备根据成功率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回落至LTE域。也就是说,如果回落至LTE域并在LTE域接收呼叫的成功率很低,则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主动回落至LTE域;如果回落至LTE域并在LTE域接收呼叫的成功率很高,则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主动回落至LTE域并在LTE域接收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成功率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回落至LTE域,包括:如果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则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回落至LTE域。也就是说,如果回落至LTE域并在LTE域接收呼叫的成功率很低,则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主动回落至LTE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回落至LTE域时,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寻呼消息,并且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四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INVITE消息或漏电提醒短信,并且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五时间段内接收到漏电提醒短信,则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其中,第四时间段与第五时间段无重叠。终端设备通过分析漏电提醒短信(包括漏电提醒关键字的短信)可以确定漏接呼叫,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处于独立组网模式,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在NR域接收来自网络的呼叫消息,呼叫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该通信装置;如果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收发模块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预期信息,则处理模块在第一时间段之后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呼叫流程为终端设备与第五代5G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重配置流程,RRC重配置流程由终端设备与5G核心网之间的服务请求流程触发,预期信息包括邀请(INVITE)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呼叫流程为通信装置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服务集中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预期信息为承载指示信息或回落指示信息,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在NR域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回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回落至LTE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收发模块未在LTE域接收到呼叫,则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在第二时间段之后的第三时间段内在LTE域接收重拨的呼叫;处理模块在第三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由收发模块未接收到预期信息的次数来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处理模块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收发模块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之后,未在LTE域接收到指示通信装置在LTE域建立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并且未接收到呼叫,则处理模块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统计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成功率指通信装置成功回落至LTE域的次数与回落至LTE域的总次数之比,通信装置成功回落至LTE域指通信装置在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呼叫;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成功率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回落至LTE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则处理模块在一定时间内不回落至LTE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处理模块在一定时间内不回落至LTE域时,如果收发模块接收到寻呼消息,并且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四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INVITE消息或漏电提醒短信,并且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五时间段内接收到漏电提醒短信,则处理模块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其中,第四时间段与第五时间段无重叠。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收发器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在上述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上述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存储器)接收信号,或者,向其它装置(例如通信接口)发送信号。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
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的技术效果参照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重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被叫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被叫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被叫无法接通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被叫无法接通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从NR域回落LTE域的界面变化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呼叫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呼叫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呼叫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同一类型特征的目的,不能理解为用于指示相对重要性、数量、顺序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概念进行描述。
独立组网(stand 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 alone,NSA):NSA指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也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与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也称新空口(new radio,NR))联合组网,SA指5G独立组网。在NSA中没有独立的5G核心网,而是采用双连接的方式,即在无线侧5G接入网设备和4G接入网设备共存,在核心网侧5G与4G共用4G核心网。在SA中,5G核心网与4G核心网是独立的,4G接入网设备和5G接入网设备也是独立的。本申请实施例以SA为例,但并不意在限定于此。
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的需求。IMS被认为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能够实现移动网络与固网融合。在IMS中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SIP),从而在LTE或NR中可以实现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在LTE中称为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TE,VoLTE),在NR中称为新空口语音承载(voice over NR,VoNR)。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终端设备101、第二终端设备102、核心网105、IMS 106、为第一终端设备101提供5G网络的第一接入网设备103、为第二终端设备102提供4G网络和5G网络的第二接入网设备104。其中,第一终端设备101可以为主叫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为被叫终端设备。本申请中可以将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101和第二终端设备102)以外的设备(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103、第二接入网设备104、核心网105和IMS 106)统称为网络(network,NW)
IMS 106可以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P-CSCF)实体1061、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control function,I-CSCF)实体1062、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all sessioncontrol function,S-CSCF)实体1063和归属地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1064。
P-CSCF实体1061是接入网到IMS 106的最先连接点,所有发起于支持IMS的终端设备的会话消息以及终止于支持IMS的终端设备的会话消息都要通过P-CSCF实体1061转发。P-CSCF实体1061可用于将来自终端设备的IMS注册请求转发给S-CSCF实体1063,以及,将注册响应信息转发给终端设备。
I-CSCF实体1062可以连接S-CSCF实体1063和P-CSCF实体1061,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到归属网络的入口。在IMS注册过程中,P-CSCF实体1061可以将来自终端设备的IMS注册请求转发给I-CSCF实体1062,I-CSCF实体1062可以查询IMS 106中的HSS 1064,为终端设备选择一个S-CSCF实体1063。在呼叫过程中,去往IMS网络的呼叫消息首先路由到I-CSCF实体1062,I-CSCF实体1062可以通过IMS 106中的HSS 1064为终端设备查询到用户所注册的S-CSCF实体1063的地址信息,之后再将消息路由到S-CSCF实体1063。
S-CSCF实体1063为IMS 106的控制核心,为终端设备提供会话控制和注册等功能。S-CSCF实体1063用于接收P-CSCF实体1061转发的IMS注册请求,与HSS 1064配合对终端设备进行鉴权。S-CSCF实体1063在确定鉴权通过后,从HSS 1064获取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S-CSCF实体1063还用于与各应用服务器相连,S-CSCF实体1063还用于触发应用服务器执行操作,将终端设备的请求路由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
HSS 1064用于存储所有与用户和服务相关的数据,例如用户身份、签约信息、接入信息等。
应该理解,虽然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仅包括两个终端设备以及两个接入网设备,但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更少和/或更多终端设备,也可以包括更多接入网设备。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为第一终端设备101提供2G/3G/4G网络的接入网设备,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为第二终端设备102提供2G/3G网络的接入网设备。
以第二终端设备102为例,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在开机、重启、退出飞行模式、热插拔卡、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变更、跟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IMS注册失败等事件发生时,生成IMS注册请求。然后,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将该IMS注册请求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102以及核心网105发送给IMS 106中的P-CSCF实体1061。第二终端设备102还可以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102以及核心网105,从IMS 106接收注册响应消息。例如,IMS注册请求可以是初始注册请求。该初始注册请求可以包括用户信息、终端能力信息等。相应地,注册响应消息可以是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lization protocol,SIP)401消息。该401消息可以包括鉴权信息,用于要求第二终端设备102进行鉴权。又例如,IMS注册请求可以是挑战(challenging)注册请求。该挑战注册请求可以包括鉴权信息。相应地,注册响应消息可以是SIP 200OK消息,用于指示IMS注册成功。
在第二终端设备102成功注册IMS的情况下,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通过IMS来实现语音业务。例如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通过拨打其他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101)的手机号码来呼叫其他终端设备,或者接听来自其他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101)的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101或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例如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等),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例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等)。终端设备可以是4G网络、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终端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耳机、智能音箱、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和结构等不作限定。
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图2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该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接口230、电源管理模块240、电池241、无线充电线圈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传感器模块280、按键290、马达291、指示器292、摄像头293、显示屏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295等。
其中,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以及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处理器210可以是应用处理器AP。或者,上述处理器210可以集成在片上系统(system onchip,SoC)中。或者,上述处理器210可以集成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芯片中。该处理器210可以包括IC芯片中的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AFE)和微处理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终端设备2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2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2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2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USB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2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2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电源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如终端设备200的无线充电底座或者其他可以为终端设备200无线充电的设备),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例如,电源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USB接口2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242接收无线充电输入。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240为电池241充电的同时,还可以为电子设备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40接收电池241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接口220、显示屏294、摄像头293和无线通信模块2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40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241的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模块240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
终端设备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2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2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2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2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2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2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设备200通过GPU、显示屏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2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2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294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2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终端设备2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2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2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ISP用于处理摄像头293反馈的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293中。摄像头2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2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2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微闪迪(micro SanDisk,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2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20与处理器2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从而执行终端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此外,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storage,UFS)等。
终端设备2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2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音频模块2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或将音频模块2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210中。扬声器2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受话器2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麦克风2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终端设备2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270D可以是USB接口2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USA,CTIA)标准接口。
按键2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2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终端设备2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终端设备2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马达2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2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指示器2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2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295,或从SIM卡接口295拔出,实现和终端设备200的接触和分离。终端设备2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纳SIN(Nano SIM)卡、微SIM(MicroSIM)卡、SIM卡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200采用嵌入式(embedded SIM,e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终端设备200中,不能和终端设备200分离。
图3示出了终端设备(即前文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接收被叫的正常流程,包括步骤S101-S113,其中,步骤S102-S106是可选的。
S101、服务集中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service centralization and continuityapplication server,SCC AS)接收来自主叫方(即前文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的IMS呼叫请求消息,向5G核心网(本申请附图中用核心网表示)发送邀请(INVITE)消息。
SCC AS用于实现终端设备接入IMS域以完成IMS会话建立和控制。
在本申请中邀请(INVITE)消息用于请求呼叫终端设备。邀请(INVITE)消息包括来自(From)标签、至(To)标签、呼叫标识(Call-ID)标签。来自(From)标签用于指示呼叫的源地址。至(To)标签用于指示呼叫的目的地址。呼叫标识(Call-ID)标签作为呼叫的全球唯一标识符。
S102、5G核心网向5G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paging)消息。
寻呼(paging)消息用于在5G核心网与5G接入网设备之间建立会话。
S103、5G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移动终端寻呼(mobile terminal paging,MTpaging)消息。
移动终端寻呼消息用于请求呼叫终端设备。移动终端寻呼消息包括被叫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
S104、终端设备与5G接入网设备建立RRC连接。
S105、终端设备通过5G接入网设备与5G核心网执行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request procedure)。
服务请求流程的目的是将终端设备的5G系统移动性管理(5G system mobilitymanagement,5GMM)从5GMM空闲态(5GMM-IDLE)改变为5GMM连接态(5GMM-CONNECTED),并建立或恢复5G质量标识(5G quality identity,5QI)为5的承载,5QI为5的承载指用于传输IMS信令的不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Non-GBR)承载。
S106、5G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执行RRC重配置(reconfiguration)流程,以建立IMS的数据资源承载(data resource bearer,DRB)。
该RRC重配置流程是由服务请求流程所触发。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2-S106是可选的,如果终端设备的5GMM已经处于5GMM连接态(5GMM-CONNECTED)则不必执行步骤S102-S106。
终端设备通过该DRB的建立可以判断网络侧将要发送来电或短信,并通过该DRB接收IMS数据。
S107、5G核心网通过5G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邀请(INVITE)消息。
关于邀请(INVITE)消息参照步骤S101中邀请(INVITE)消息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8、终端设备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SCC AS发送100尝试(100Trying)消息。
100尝试(100Trying)消息用于表示已经接收到邀请(INVITE)消息。100尝试(100Trying)消息包括与邀请(INVITE)消息中相同的来自(From)标签、至(To)标签、呼叫标识(Call-ID)标签使得SCC AS能够将该100尝试(100Trying)消息与发送的邀请(INVITE)消息相关联。
S109、终端设备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SCC AS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
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会话的进度信息,该消息包括原因短语(reason-phrase)、头字段和消息体,原因短语用于指示原因,头字段或消息体可以用于指示建立会话的进度的更多信息。
S110、SCC AS通过5G核心网和5G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回落至LTE域的指示信息,或者,发送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
其中,回落至LTE域的指示信息针对终端设备不支持VoNR的场景。
S111、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回落至LTE域的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并在LTE域建立语音的专用承载。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4G接入网设备之间的TAU流程回落至LTE域,终端设备还通过4G接入网设备和4G核心网向SCC AS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关于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见前面描述。终端设备通过4G接入网设备与4G核心网建立语音的专用承载。
S112、终端设备通过4G接入网设备和4G核心网向SCC AS发送180响铃(180Ringing)消息。
该180响铃(180Ringing)消息用于表示终端设备进行响铃。如果用户选择接听则呼叫成功,呼叫的语音数据将在语音的专用承载上传输。
S113、终端设备与对端(呼叫方)进行通话。
终端设备通过4G接入网设备、4G核心网和SCC AS与对端(呼叫方)进行通话。
图4示出了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即前文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在LTE域接收被叫的正常流程,包括步骤S201-S213,其中,步骤S201-S209参照步骤S101-S109。
S210、SCC AS通过5G核心网和5G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
其中,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指示信息针对终端设备支持VoNR的场景。
S211、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在NR域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
终端设备还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SCC AS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关于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见前面描述。终端设备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
S212、终端设备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SCC AS发送180响铃(180Ringing)消息。
该180响铃(180Ringing)消息用于表示终端设备进行响铃。如果用户选择接听则呼叫成功,呼叫的语音数据将在语音的专用承载上传输。
S213、终端设备与对端(呼叫方)进行通话。
终端设备通过5G接入网设备、5G核心网和SCC AS与对端(呼叫方)进行通话。
在移动通信运营商逐步建设SA的过程中仍存在网络侧的SA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在被呼叫时,经常出现因为网络侧故障导致终端设备无法接通呼叫的问题。
如图5所示,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被叫无法接通的一种可能场景是:由于网络故障等原因,虽然图3中的步骤S101-S106(或S201-S206)执行成功,但是步骤S107(或S207)中SCC AS发送的邀请(INVITE)消息无法被5G接入网设备接收,SCC AS多次重传邀请(INVITE)消息以后,会执行电路交换重试(circuit switching retry,CS Retry)来在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CS)域寻呼终端设备。但是由于终端设备处于SA模式,只注册了IMS域未注册CS域,所以无法接收CS域的寻呼。
如图6所示,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被叫无法接通的另一种可能场景是:由于网络故障或突发干扰导致上行发射困难等原因,虽然图3中的步骤S101-S108(或S201-S208)执行成功,但是当终端设备在步骤S109(或S209)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后,未接收到回落至LTE域的指示信息,或者,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会多次重传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直至超时后终端设备会发送580资源预留失败(precondition failure)消息,表示寻呼失败。该场景下寻呼失败的原因在于演进分组系统回落(evolved packet system fallback,EPS FB)流程完全由网络侧控制,即使网络故障导致EPS FB流程异常,终端设备侧只能被动等待网络侧的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接收方法,以解决图5中所示的被叫无法接通的问题,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301-S311,其中,步骤S301-S306参照前文所述的步骤S101-S106,在此不再赘述。
S307、SCC AS发送的邀请(INVITE)消息无法被5G接入网设备接收,SCC AS多次重传邀请(INVITE)消息。
S308、在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所触发的RRC重配置流程完成后,终端设备启动定时器T1。如果定时器T1超时后终端设备还未接收到邀请(INVITE)消息等IMS数据,则终端设备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并启动定时器T2。
定时器T1和定时器T2的时长可以根据网络侧的重传行为来确定,定时器T1小于网络重传的总时间,定时器T2大于网络重传的总时间。例如定时器T1为4秒,定时器T2为20秒。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是否接收到服务接受(service accept)消息来确定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是否完成,当接收到服务接受(service accept)消息时则可以确定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完成。终端设备从网络侧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并且反馈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即表明完成RRC重配置流程。并且终端设备通过IMS对应的DRB的建立可以判断网络侧将要发送来电或短信。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IMS承载(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标识)对应的DRB中是否有邀请(INVITE)消息等IMS数据来确定是否有来电或短信。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发起与4G接入网设备之间的TAU流程来主动回落至LTE域,终端设备可以在发起TAU流程时启动定时器T2。如图8所示,当终端设备从NR域回落至LTE域后,网络标识从5G变为4G。
终端设备在LTE域上接收呼叫指终端设备在LTE域(通过4G接入网设备)上接收邀请(INVITE)消息或者CS回落(CS fallback,CSFB)指示消息。
S309、如果终端设备在定时器T2超时前接收到呼叫,则回落成功,终端设备在通话挂断后主动回到NR域。如果终端设备在定时器T2超时前没有接收到呼叫,则回落失败,终端设备在定时器T2超时后主动回到NR域。
SCC AS多次重传邀请(INVITE)消息以后,会执行电路CS Retry来在CS域寻呼终端设备,SCC AS通过4G核心网(图中用核心网表示)和4G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呼叫,使得终端设备接收呼叫。
终端设备通过重选或切换或重定向流程主动回到NR域。如图8所示,当终端设备从LTE域回到NR域后,网络标识从变4G为5G。
S310、终端设备统计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如果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再主动回落至LTE域(即退出主动回落模式)。
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指终端设备成功回落至LTE域的次数与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的总次数之比,终端设备成功回落至LTE域指终端设备在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呼叫。
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再主动回落至LTE域(即退出主动回落模式)是指:在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所触发的RRC重配置流程完成后,终端设备启动定时器T1,如果定时器T1超时后终端设备还未接收到邀请(INVITE)消息等IMS数据,则终端设备也不会主动回落至LTE域。也就是说,如果回落至LTE域并在LTE域接收呼叫的成功率很低,则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主动回落至LTE域。
另外,如果该成功率大于或等于成功率阈值,则在下一次呼叫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步骤S308的条件满足时执行步骤S308,也就是说,如果该成功率大于或等于成功率阈值,在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所触发的RRC重配置流程完成后,终端设备启动定时器T1。如果定时器T1超时后终端设备还未接收到邀请(INVITE)消息等IMS数据,则终端设备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下一次呼叫,并启动定时器T2。
S311、终端设备退出回落模式后(即当终端设备统计出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时),如果满足一定条件终端设备仍会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
终端设备退出回落模式后,如果再次接收到移动终端寻呼(MT paging)消息,则启动定时器T5、定时器T6和定时器T7,如果在定时器T5超时前未收到邀请(INVITE)消息或者漏电提醒短信等IMS数据,而是在定时器T6超时后定时器T7超时前接收到漏电提醒短信,则终端设备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其中,定时器T6是可选的,即也可以在定时器T7超时前接收到漏电提醒短信,则终端设备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定时器T7的时长大于定时器T6的时长,定时器T6的时长大于定时器T5的时长。定时器T5、定时器T6和定时器T7的时长根据网络侧的漏电提醒行为来确定。
该步骤使得终端设备通过分析漏电提醒短信(包括漏电提醒关键字的短信)可以确定漏接呼叫,所以可以通过TAU流程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关于如何回落至LTE域以及如何确定接收到IMS数据见步骤S308,以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呼叫接收方法,以解决图6中所示的被叫无法接通的问题,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401-S414,其中,步骤S401-S408参照前文所述的步骤S101-S108,在此不再赘述。
S409、终端设备向5G接入网设备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启动定时器T3,并监测回落至LTE域的指示信息(即回落指示信息),以及,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即承载指示信息)。
定时器T3的时长小于183的重传总时间。
S410、如果终端设备在定时器T3超时前,未接收到回落至LTE域的指示信息,以及,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4G接入网设备之间的TAU流程主动回落至LTE域。
S411、终端设备通过4G接入网设备向4G核心网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progress)消息,并启动定时器T4。
定时器T4的时长自定义。
S412、终端设备与4G核心网在LTE域上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
终端设备通过4G接入网设备、4G核心网和SCC AS与对端(呼叫方)进行通话。
S413、如果终端设备在定时器T4超时前接收到呼叫,则回落成功,终端设备在通话挂断后主动回到NR域。如果终端设备在定时器T4超时前没有接收到呼叫,则回落失败,终端设备在定时器T4超时后主动回到NR域。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在定时器T4超时后启动定时器T8,当定时器T8超时后再主动回到NR域,以避免在定时器T8超时前漏接主叫方可能重拨的呼叫。
进一步地,如果(连续)多次出现(即出现次数大于次数阈值):终端设备向5G接入设备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后,在定时器T3超时前未接收到回落指示信息以及承载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在定时器T4超时后启动定时器T8。定时器T8的时间长度可以由上述情况出现的次数来确定,上述情况出现的次数越多则定时器T8的时间长度越长,上述情况出现的次数越少则定时器T8的时间长度越短,特别地,定时器T8的时间长度与上述情况出现的次数成比例增加。
另外,如果终端设备在LTE域上也出现了终端设备发送了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但是未能在LTE域上接收到指示终端设备在LTE域建立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提前回NR(无需等定时器T8超时)。
S414、终端设备统计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如果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再主动回落至LTE域(即退出主动回落模式)。
关于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可以参照步骤S310,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该成功率大于或等于成功率阈值,则在下一次呼叫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步骤S410的条件满足时执行步骤S410,也就是说,如果该成功率大于或等于成功率阈值,终端设备向5G接入网设备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启动定时器T3,如果终端设备在定时器T3超时前,未接收到回落至LTE域的指示信息,以及,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下一次呼叫。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呼叫接收方法,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终端设备在NR域接收来自网络的呼叫消息。
终端设备处于SA模式。呼叫消息用于请求呼叫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为5GMM空闲态时,呼叫消息可以为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寻呼(MT paging)消息,当终端设备为5GMM连接态时,呼叫消息可以为前文所述的邀请(INVITE)消息。具体见步骤S101-S106中的相关描述。
S502、如果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预期信息,则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呼叫流程为服务请求流程(service requestprocedure)所触发的RRC重配置流程,预期信息为邀请(INVITE)消息等IMS数据。该实施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308,第一时间段指从定时器T1启动到定时器T1超时之间的时间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呼叫流程为发送183会话进度(183sessionprogress)消息,预期信息为承载指示信息或回落指示信息,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NR域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回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该实施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409-S410,第一时间段指从定时器T3启动到定时器T3超时之间的时间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接收方法,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在NR域接收来自网络的呼叫消息时,当5G网络发生故障时,会导致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预期信息,所以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由于通常终端设备都是等待网络侧指示是否回落至LTE域的,当5G网络发生故障时,5G网络无法指示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接收方法通过主动回落至LTE域以尝试在LTE域接收呼叫,可以提高处于SA模式的终端设备的被叫成功率。
可选的,如图11所示,该呼叫接收方法还可以包括:
S503、在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终端设备未在LTE域接收到呼叫,则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段之后回到NR域。
步骤S503可以参照步骤S309,第二时间段指从定时器T2启动到定时器T2超时之间的时间段。或者,步骤S503可以参照步骤S413,第二时间段指从定时器T4启动到定时器T4超时之间的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终端设备在LTE域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183session progress)之后,未能在LTE域接收到指示终端设备在LTE域建立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并且未接收到呼叫,则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段之后回到NR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时间段之后的第三时间段内在LTE域接收重拨的呼叫,并在第三时间段之后回到NR域。其中,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由终端设备在NR域未接收到预期信息的次数来确定,该次数越多则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越长,该次数越少则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越短。该实施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413,第三时间段指从定时器T8启动到定时器T8超时之间的时间段。
该步骤使得终端设备能在LTE域驻留一段时间以便不会错过接收对端重拨的来电,当一段时间后在LTE域无法接收到呼叫时可以回到NR域重新接收来电。
S504、终端设备统计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并根据成功率来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否主动回落至所述LTE域。
关于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可以参照步骤S310,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该成功率大于或等于成功率阈值,则在下一次呼叫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步骤S502的条件满足时执行步骤S502,也就是说,如果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预期信息,则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回落至LTE域以接收下一次呼叫。该实施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310或S414。
如果该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则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再主动回落至LTE域(即退出主动回落模式),也就是说,如果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即使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预期信息,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之后也不会主动回落至LTE域。该实施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310或S414。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的原因可能是LTE域的信号较差导致,此时在一定时间段避免终端设备主动回落LTE域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LTE域和NR域之间反复重定向。
但是,当终端设备一定时间段内不主动回落至LTE域时,如果满足一定条件终端设备仍可以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例如,当终端设备一定时间段内不主动回落至LTE域时,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寻呼消息(例如移动终端寻呼(MT paging)消息),并且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四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INVITE消息、漏电提醒短信等IMS数据,并且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五时间段内接收到漏电提醒短信,则终端设备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第四时间段与第五时间段无重叠。该实施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311,第四时间段指从定时器T5启动到定时器T5超时之间的时间段,第五时间段指从定时器T5超时到定时器T7超时之间的时间段,可选的,第五时间段指从定时器T6超时到定时器T7超时之间的时间段。终端设备通过分析漏电提醒短信(包括漏电提醒关键字的短信)可以确定漏接呼叫,所以可以主动回落至LTE域以接收重拨的呼叫。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功能模块。从而实现上述各种方法。
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2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30包括处理模块301和收发模块302。该通信装置30可以为前文所述的终端设备。处理模块3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功能。例如执行图7中的步骤S309、S310、S311,图9中的步骤S410、S413、S414,图10中的步骤S502,图11中的步骤S502、S503、S504。收发模块3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收发功能。例如执行图7中的步骤S303-S311,图9中的步骤S403-S414,图10中的步骤S501-S502,图11中的步骤S501-S504。收发模块302可以称为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以通信装置3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302用于在NR域接收来自网络的呼叫消息,呼叫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该通信装置;如果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收发模块302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预期信息,则处理模块301在第一时间段之后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呼叫流程为通信装置与5G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重配置流程,该RRC重配置流程由通信装置与5G核心网之间的服务请求流程触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呼叫流程为通信装置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服务集中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预期信息为承载指示信息或回落指示信息,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在NR域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回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回落至LTE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301还用于:在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收发模块302未在LTE域接收到呼叫,则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302在第二时间段之后的第三时间段内在LTE域接收重拨的呼叫;处理模块301在第三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由收发模块302未接收到预期信息的次数来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处理模块301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收发模块302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之后,未在LTE域接收到指示通信装置在LTE域建立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并且未接收到呼叫,则处理模块301在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NR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301还用于统计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成功率指通信装置成功回落至LTE域的次数与回落至LTE域的总次数之比,通信装置成功回落至LTE域指通信装置在回落至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呼叫;处理模块301还用于根据成功率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回落至LTE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则处理模块301在一定时间内不回落至LTE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处理模块301在一定时间内不回落至LTE域时,如果收发模块302接收到寻呼消息,并且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四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网络的INVITE消息或漏电提醒短信,并且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五时间段内接收到漏电提醒短信,则处理模块301回落至LTE域以接收呼叫;其中,第四时间段与第五时间段无重叠。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4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收发器403,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和收发器403相耦合,收发器403用于支持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当处理器401执行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图7、图9、图10、图11中终端设备对应的方法被执行。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502。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502可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5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至少一个接口电路5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存储器)接收信号,或者,向其它通信装置(例如通信接口)发送信号。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在上述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例如执行图7、图9、图10、图11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上述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例如执行图7、图9、图10、图11所示的方法。
关于通信装置、芯片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技术效果参照前面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设备,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呼叫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在新空口NR域接收来自网络的呼叫消息,所述呼叫消息用于请求呼叫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独立组网模式;
如果在预设呼叫流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的预期信息,则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回落至长期演进LTE域以接收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呼叫流程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五代5G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流程,所述RRC重配置流程由所述终端设备与5G核心网之间的服务请求流程触发,所述预期信息包括邀请INVITE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呼叫流程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5G接入网设备和5G核心网向服务集中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所述预期信息为承载指示信息或回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R域建立或修改语音的专有承载,所述回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回落至所述LTE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回落至所述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未在所述LTE域接收到所述呼叫,则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所述NR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所述NR域,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的第三时间段内在所述LTE域接收重拨的所述呼叫;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时间段之后返回所述NR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由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所述预期信息的次数来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设备回落至所述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未在所述LTE域接收到所述呼叫,则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所述NR域,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回落至所述LTE域后的第二时间段内,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发送183会话进度消息之后,未在所述LTE域接收到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LTE域建立语音的专有承载的指示信息,并且未接收到所述呼叫,则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返回所述NR域。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统计回落至LTE域的成功率,所述成功率指所述终端设备成功回落至所述LTE域的次数与回落至所述LTE域的总次数之比,所述终端设备成功回落至所述LTE域指所述终端设备在回落至所述LTE域后的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呼叫;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成功率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回落至所述LTE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成功率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回落至所述LTE域,包括:
如果所述成功率小于成功率阈值,则所述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回落至所述LTE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回落至所述LTE域时,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寻呼消息,并且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四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的INVITE消息或漏电提醒短信,并且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寻呼消息之后的第五时间段内接收到漏电提醒短信,则所述终端设备回落至所述LTE域以接收所述呼叫;其中,所述第四时间段与所述第五时间段无重叠。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59154.XA 2021-12-15 2022-02-21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14698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4495.2A CN116896772B (zh) 2021-12-15 2022-02-21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22/117661 WO2023109205A1 (zh) 2021-12-15 2022-09-07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732 2021-12-15
CN2021115347325 2021-12-1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4495.2A Division CN116896772B (zh) 2021-12-15 2022-02-21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8046A true CN114698046A (zh) 2022-07-01
CN114698046B CN114698046B (zh) 2024-05-14

Family

ID=8213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9154.XA Active CN114698046B (zh) 2021-12-15 2022-02-21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2310804495.2A Active CN116896772B (zh) 2021-12-15 2022-02-21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4495.2A Active CN116896772B (zh) 2021-12-15 2022-02-21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4698046B (zh)
WO (1) WO202310920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05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684046A (zh) * 2023-07-03 2023-09-01 国广顺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通信质量下数据上传异常处理系统
WO2024078493A1 (zh) * 2022-10-11 2024-04-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35173A (zh) * 2024-03-05 2024-04-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语音呼叫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65379A1 (en) * 2015-03-06 2016-09-07 Openet Telecom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lte session continuation using logical scalable units
CN107820716A (zh) * 2017-09-30 2018-03-20 深圳市云中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sfb的回落结果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80184277A1 (en) * 2015-06-26 2018-06-28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372327A (zh) * 2020-02-18 2020-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5g sa网络的呼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3242583A (zh) * 2021-06-21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3438679A (zh) * 2021-05-31 2021-09-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提升sa网络下电话呼通率的通信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13498123A (zh) * 2020-03-20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系统、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7612B2 (en) * 2018-03-06 2020-08-25 T-Mobile Usa, Inc. Controlling fallback procedures for different user groups or device groups
CN113709903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698046B (zh) * 2021-12-15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65379A1 (en) * 2015-03-06 2016-09-07 Openet Telecom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lte session continuation using logical scalable units
US20180184277A1 (en) * 2015-06-26 2018-06-28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820716A (zh) * 2017-09-30 2018-03-20 深圳市云中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sfb的回落结果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72327A (zh) * 2020-02-18 2020-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5g sa网络的呼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3498123A (zh) * 2020-03-20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13438679A (zh) * 2021-05-31 2021-09-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提升sa网络下电话呼通率的通信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13242583A (zh) * 2021-06-21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2-154020_was_153081_WID-enhanced VoLTE"", 3GPP TSG_SA\\WG2_ARCH *
庄晓明;: "5G语音解决方案探讨", 电信技术, no. 12 *
王波;: "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 no. 0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05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4078493A1 (zh) * 2022-10-11 2024-04-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84046A (zh) * 2023-07-03 2023-09-01 国广顺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通信质量下数据上传异常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6772B (zh) 2024-05-17
WO2023109205A1 (zh) 2023-06-22
CN114698046B (zh) 2024-05-14
CN116896772A (zh)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98046B (zh) 呼叫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1568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destination address in sidelink,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3520478A (ja) 構成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通信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KR10237433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CN110622617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3246248A1 (zh) 一种被叫寻呼方法和装置
CN111246449B (zh) 一种通信状态更新方法及设备
US20240049342A1 (en) Drx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20200011137A (ko) 다중 sim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US20220248484A1 (en) Relay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device
WO2020248140A1 (zh) 跟踪区更新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57776A1 (zh) 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呼叫方法、终端和网络功能
US202303711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imer,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22664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147754A1 (zh) 一种用于用户设备发起ims注册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CN111263462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23050362A1 (zh) 下行传输配置、接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249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data, an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226662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4928868B (zh) 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4060057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57774A1 (zh) 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功能
WO202322664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065127A1 (zh)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254881A1 (en) Activated resource switch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