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8008A -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8008A
CN114698008A CN202011576055.9A CN202011576055A CN114698008A CN 114698008 A CN114698008 A CN 114698008A CN 202011576055 A CN202011576055 A CN 202011576055A CN 114698008 A CN114698008 A CN 114698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data
receiving end
packet
measuremen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60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莹
王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60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80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3090 priority patent/WO202214237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8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根据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对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排队优先级的确定,以提高传输性能。该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为: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以及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这样,发送端在QoS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反馈的传输状态信息对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排队优先级的确定,由于传输状态信息是对当前信道及数据包传输情况的考量,通过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来综合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的方法有效保障数据包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5G(5th generation New Radio)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业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特征参数辅助进行数据排队时优先级的计算,对于不同业务类型的用户数据进行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资源调度过程的优化。具体的,用户数据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排队过程中综合考虑QoS信息,上述QoS信息包括资源类型、优先级、数据包时延预算、丢包率、最大数据突发流量等,来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辅助进行MAC层的资源调度。
但是,随着通信网络中新型业务的引入越来越多,业务需求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紧要业务或者对时延抖动敏感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仅应用当前QoS等级信息进行优先级区分,辅助进行资源调度,显然不能满足需求。
例如,具有较高优先级的业务在具有超高数据量时,将优先占用大量调度资源,使其他数据包因此产生拥塞,可能造成排队时延增加,甚至丢包率的增加等。
又如,对于时延敏感的业务,若出现传输拥塞,可能使数据包因超时而进行数据包的丢弃,或造成传输时延增长而降低用户业务体验性能。特别是当一些用户承载的是紧要业务或者对时延抖动敏感的业务时,常常会出现大量数据堆积,使得例如协议栈中PDCP层中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Bearer,DRB)排队时延增加;或者MAC调度拥塞,使数据到一定时间窗口长度被丢弃而导致的丢包,或者可靠性降低等等。
另外,5G及之前的通信系统对时延和丢包率的测量主要满足操作维护管理(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的性能观察、最小化路测以及QoS的检测等,其测量周期较大,并不能反映业务实时性的时延、丢包率等参量,尤其是针对未来定时敏感业务或者紧急业务等,无法提供实时性的参数,更无法及时对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进行调整。
可见,当用户数据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现有的排队机制无法保障数据包的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解决了无法有效保障数据包传输性能的问题。
本公开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包括:基站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基站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传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时延测量值;
丢包率测量值;
误块率测量值;
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时延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包括: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时延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时延测量值;
或者,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时延测量值为接收端获得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将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作为时延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丢包率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包括: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丢包率测量值,其中,丢包率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丢包率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误块率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包括: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误块率测量值,其中,误块率测量值为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是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并将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作为误块率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包括:
对所述数据包进行数据量测量,获取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应用承载数据;
对数据无线承载中的数据总量进行测量,获得第二应用承载数据;
将第一应用承载数据与第二应用承载数据的比值,作为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包括:
确定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基于业务类型或者QoS信息,在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参数;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包括: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或者,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包括:
将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获得相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
基于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包括:
基于业务类型或者QoS信息,分别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对应的权重因子;
基于QoS信息及对应的权重因子以及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及对应的权重因子确定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并基于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基于业务类型、QoS信息或者目标参数对权重因子进行动态更新;或者,
基于业务类型、QoS信息或者目标参数对权重因子按照预设周期或者预设传输业务类型个数进行半静态更新。
第二方面,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传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时延测量值;
丢包率测量值;
误块率测量值;
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时延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处理器用于: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时延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时延测量值;
或者,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时延测量值为接收端获得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将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作为时延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丢包率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处理器用于: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丢包率测量值,其中,丢包率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丢包率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误块率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处理器用于: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误块率测量值,其中,误块率测量值为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是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并将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作为误块率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处理器用于:
对数据包进行数据量测量,获取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应用承载数据;
对数据无线承载中的数据总量进行测量,获得第二应用承载数据;
将第一应用承载数据与第二应用承载数据的比值,作为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处理器用于:
确定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基于业务类型或者QoS信息,在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参数;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处理器用于: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或者,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处理器用于:
将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获得相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
基于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处理器用于:
基于业务类型或者QoS信息,分别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对应的权重因子;
基于QoS信息及对应的权重因子,以及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并基于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处理器还用于:
基于业务类型、QoS信息或者目标参数对权重因子进行动态更新;或者,
基于业务类型、QoS信息或者目标参数对权重因子按照预设周期或者预设传输业务类型个数进行半静态更新。
第三方面,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以及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这样,发送端可以在QoS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反馈的传输状态信息对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排队优先级的确定,由于传输状态信息是对当前信道及数据包传输情况的考量,通过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来综合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网络传输中的拥塞、抖动等对待传输数据包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保障数据包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基站与接收端构成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对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排队优先级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的流程图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的实体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的逻辑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目前的5G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利用5G QoS等级信息辅助进行数据排队过程中优先级的计算,对于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进行MAC资源调度过程的优化。但随着通信网络中新型数据包业务的引入越来越多,业务需求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紧要业务或者对时延抖动敏感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仅应用当前QoS等级信息进行优先级区分,辅助进行资源调度,显然不能满足传输需求。例如,具有较高优先级的业务在具有超高数据量时,将优先占用大量调度资源,使其他数据包因此产生拥塞,可能造成排队时延增加,甚至丢包率的增加等。又如,对于时延敏感的业务,若出现传输拥塞,可能使数据包因超时而进行数据包的丢弃,或造成传输时延增长而降低用户业务体验性能。特别是当一些用户承载的是紧要业务或者对时延抖动敏感的业务时,常常会出现大量数据堆积,使得例如协议栈中PDCP层中的DRB排队时延增加;或者MAC调度拥塞,使数据到一定时间窗口长度被丢弃而导致的丢包,或者可靠性降低等等。由此可见,当用户数据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现有的排队机制无法保障数据包的传输性能。
并且,基站与接收端进行通信过程中的用户数据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存在的,现有通信过程中衡量数据包传输到接收端的传输效率指标为QoS信息,即通过QoS信息反映数据包从基站传输到接收端的时延、丢包、抖动等信息。
为了保障数据包的传输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优选的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与接收端组成了系统架构。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来对待传输的各个数据包进行优先级计算,以确定其排队顺序,参阅图2所示,在确定排队优先级时,基站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200:基站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具体实施时,考虑到通信过程中QoS信息对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影响不同。
例如,对于高可靠不要求时延高数据量业务类型的数据而言,QoS信息中的数据包时延预算的影响较小,可以不予考虑。
又例如,对于低时延低可靠高数据量业务类型的数据而言,QoS信息中的数据包误差率的影响较小,可以不予考虑。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障数据包的传输性能,除了上述QoS信息,基站还会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具体的,传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下面具体介绍下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的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的获取方法:
第一种情况: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时延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时,基站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1: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时延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获得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获得时延测量值。
其中,时钟参考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包的特征信息,即在数据包传输之前即可基于时钟参考信息预计数据包到达接收端的时间,通常,该时钟参考信息可以用时长来表示,例如,80ms;基于当前发送时刻加上该时钟参考信息对应的时长即为预计数据包到达接收端的时间。
当然,时钟参考信息还可以采用绝对时间的形式来表示,例如,21点;另外,时钟参考信息还可以采用颗粒度足够低的子帧序号等方式来表示,明确该业务传输的时延要求。
另外,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为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为获取时延测量值,上述参考标识到达时间可以表征为具体的时长信息,其表示形式与时钟参考信息保持一致,例如,100ms;上述参考标识到达时间还可以表征为具体的到达时间,例如,21点10分;上述参考标识到达时间还可以用其所对应的颗粒度足够低的子帧序号来表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假设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通过参考信号或信道将时钟参考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解调该参考信号或信道获取时钟参考信息,其中,时钟参考信息是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相应的,接收端基于时钟参考信息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进行减法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时延测量值,并将获得的时延测量值反馈给发送端。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假设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发送端通过参考信号或信道将时钟参考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解调该参考信号或信道获取时钟参考信息,其中,时钟参考信息是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特征信息,相应的,接收端将时钟参考信息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对应进行减法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时延测量值。
方式2: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时延测量值为接收端获得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将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作为时延测量值。
由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通信是实时的,通信过程中相应的网络传输情况也是实时变动的,因此,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具有连续性,尤其是对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而言,其所包含的数据包的格式相同。
因此,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能够准确的反映当前网络状况对传输数据包的影响。
在一种实施例中,假设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时,则当发送端将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传输到接收端时,接收端可以获取该成功传输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将该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作为时延测量值,之后将获得的时延测量值反馈给发送端。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假设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时,则当发送端将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传输到接收端时,接收端可以直接获取改成功传输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并将该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作为时延测量值。
第二种情况: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丢包率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时,基站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丢包率测量值,其中,丢包率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丢包率测量值。
为了获得丢包率测量值,基站可以对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连续进行测量。
例如,基站基于PDCP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和未通过空口传输的数据包来计算得到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并将该实际丢包率作为当前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丢包率测量值。
在一种实施例中,假设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时,则接收端获取通过PDCP层接收的数据包和未通过空口传输的数据包,进而计算得到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之后将实际丢包率作为丢包率测量值反馈给发送端。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假设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时,则接收端获取通过PDCP层接收的数据包和未通过空口传输的数据包,进而计算得到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并将该实际丢包率作为丢包率测量值。
第三种情况: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误块率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时,基站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误块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的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并将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作为误块率测量值。
通信过程中,在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过程中会因为网络拥塞、抖动等而出现误块,因此,接收端收到的数据包的实际接收数据会与发送端发出时数据包的数据量有差异。
为了衡量当前网络状况对误块的影响,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情况能够准确的反映当前网络状况对传输数据包误块的影响。
在一种实施例中,假设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时,则接收端基于接收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接收数据以及上一个数据包在基站发送时的应有数据量测量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并将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作为误块率测量值反馈给发送端,以处理当前待传输的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假设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时,则接收端基于接收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接收数据以及上一个数据包在基站发送时的应有数据量测量上一个数据包的传输误块率,并且,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误块率作为误块率测量值,以处理当前待传输的数据包。
第四种情况: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时,基站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
首先,发送端对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进行数据量测量,获取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应用承载数据。
为了获取数据包中的真实数据长度,发送端对当前数据包进行数据量测量,以获得数据包中所包含的实际数据信息,即获取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应用承载数据。
其次,发送端对数据无线承载中的数据总量进行测量,获得第二应用承载数据。
狭义的讲,SDAP层上来的QoS流映射到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上,所有待传输的数据包都会映射到数据无线承载中来进行传输。发送端对数据无线承载中的数据总量进行测量,以获得第二应用承载数据。
实施过程中,发送端将上述第一应用承载数据与第二应用承载数据作除法计算,得到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参阅图2所示,在确定排队优先级时,发送端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201: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具体的,参阅图3所示,在执行步骤201时,发送端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2010:发送端确定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可分为低时延高可靠高数据量业务类型,低时延高可靠低数据量业务类型,高可靠不要求时延业务类型等几大类,具体业务类型根据传输数据包的特性确定。
通常,数据包的QoS信息至少包括优先级水平、分组时延预算以及丢包率这三个参数,当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不同时,其在传输过程中对QoS信息的要求也不同。
针对每个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其所对应的QoS信息中包含的参数也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过程中,发送端确定了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后,其所对应的QoS信息中的各个参数也得以确定。
步骤2011:基于业务类型或者QoS信息,在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参数。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确定后,基站会根据该业务类型在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参数。
例如,当发送端确定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低时延高可靠高数据量业务类型时,可以选取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这四个来作为目标参数,以满足该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低时延高可靠高数据量的需求。
又例如,当发送端确定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低时延高可靠低数据量业务类型时,可以选取时延测量值和丢包率测量值这两个来作为目标参数,以满足该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低时延高可靠低数据量的需求。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发送端确定了数据包的QoS信息后,为了提升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发送端会根据该QoS信息在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参数。
例如,发送端根据QoS信息中包括的分组时延预算、数据包误差率等具体数值,可以看出数据包对时延、数据包误差率的需求,相应的在传输状态信息中选取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和误块率测量值这三个中的相应组合来作为目标参数,即基站获取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和误块率测量值的具体数值。
步骤2012: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综合上述步骤2011和步骤2012可知,发送端结合现有的QoS信息以及新增加的传输状态信息来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具体的,发送端在执行步骤2012时,可以通过方式(1)或者方式(2)来执行以下操作:
方式(1):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首先,发送端将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获得相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
具体实施过程中,发送端针对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以及上述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得到联合编码的结果。
其次,发送端基于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该联合编码的结果可以优先级等级序列值的形式来表示,优先级等级序列值(Priority value)表示数据包经过联合编码后所对应的优先级值,通常,优先级等级序列值越小,其优先级越高。
该联合编码的结果还可以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Bitmap)的形式来表示,即待传输的数据包在排队过程中的优先级通过占用固定比特量来确定联合编码后所对应的优先级值,进而辅助进行MAC层的资源调度。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对应的二进制值越小,则表示该数据包在排队过程中的优先级越高。
在上述方式(1)中,联合编码得到的优先级可根据QoS信息以及目标参数的不同动态变化进行变化。发送端根据QoS信息辅助进行MAC层的资源调度过程,优先进行资源占用,增强该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传输性能。
方式(2):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首先,发送端基于业务类型或者QoS信息,分别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对应的权重因子。
例如,当发送端确定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低时延高可靠低数据量业务类型时,选取了时延测量值和丢包率测量值这两个来作为目标参数,这种情况下,基站要分别确定时延测量值对应的权重因子以及丢包率测量值对应的权重因子。
又例如,当发送端确定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包括优先级水平和分组时延预算这两个参数时,相应的,发送端在传输状态信息中选取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这两个来作为目标参数,这种情况下,发送端要分别确定时延测量值对应的权重因子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对应的权重因子。
并且,上述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发送端基于业务类型、QoS信息或者目标参数对权重因子进行动态更新;或者,发送端基于业务类型、QoS信息或者目标参数对权重因子按照预设周期或者预设传输业务类型个数进行半静态更新。
在实施过程中,上述预设周期和预设传输业务类型个数可根据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具体的:
例如,在某一数据量较大业务传输完成的下一时刻(即一个完整的传输周期)调整权重因子,之后计算优先级,进行资源调度过程。
又例如,当前队列中业务类型个数超过某个阈值时调整权重因子等等。
其次,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及对应的权重因子,以及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及对应的权重因子确定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并基于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按照公式
Figure BDA0002863971470000171
Figure BDA0002863971470000172
进行计算。
其中,A可以表示QoS信息(比如,优先级水平、时延预算、数据包误差率等参数综合确定的QoS值),B可以表示第一种目标参数(比如,时延测量值),C表示第二种目标参数(比如,丢包率测量值),D可以表示第三种目标参数(比如,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当然,上述A、B、C和D只是象征性的表示目标参数,计算过程中,目标参数的个数以及选取类型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灵活调整。
相应的,α表示A所对应的权重因子,β表示B所对应的权重因子,γ表示C所对应的权重因子,δ表示D所对应的权重因子。需要说明的是,α、β、γ和δ只是象征性的表示权重因子,计算过程中,权重因子的个数以及具体数值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灵活调整。
上述方式(2)中的权重计算方法中,在计算得到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后,根据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的大小确定数据包在数据队列中的优先级顺序,辅助进行MAC层的资源调度过程。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用场景1:
下面以待传输的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为例来具体说明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参见表1所示,假设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中所包含的QoS信息(优先级水平、数据包时延预算和数据包误差率)和传输状态信息(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863971470000181
Figure BDA0002863971470000191
假设,数据包1-4对应的业务类型均为低时延低可靠高数据量。
那么,发送端确定排队优先级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
针对数据包1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2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2。
针对数据包2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15,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
针对数据包3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5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3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6。
针对数据包4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4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5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
步骤11:发送端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在一种方式中,发送端可根据上述业务类型,在相对应的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这两个参数作为目标参数。
具体的,发送端为数据包1选取的目标参数为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时延测量值为0~5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发送端为数据包2选取的目标参数为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时延测量值为-20~-1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60%;发送端为数据包3选取的目标参数为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时延测量值为-20~2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发送端为数据包4选取的目标参数为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时延测量值为-10~1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20%。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数据包1-4中的时延测量值是一个范围,上述各个时延测量值对应的是具体数值范围,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数据包的时延测量值在上述具体数值范围内,发送端即可根据联合编码来确定排队优先级。当然,上述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的具体数据只是象征性的例举数据,计算过程中,目标参数的个数以及对应的具体数据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灵活调整。
在另一种方式中,发送端可根据数据包1-4对应的优先级水平和数据包时延预算在相对应的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这两个参数作为目标参数。
具体的,发送端为数据包1选取的目标参数为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时延测量值为0~5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发送端为数据包2选取的目标参数为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时延测量值为-20~-1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60%;发送端为数据包3选取的目标参数为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时延测量值为-20~2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发送端为数据包4选取的目标参数为时延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时延测量值为-10~1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20%。
在确定了数据包1-4中的目标参数后,可采用联合编码或者权重计算的方法来计算数据包1在数据包1-4中的排队优先级。
步骤12: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下面先以联合编码的方式来说明,由表1可知,数据包1相关的QoS信息中优先级水平为2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2,数据包1相关的传输状态信息中的时延测量值为0~50ms,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
采用优先级等级序列值的联合编码方式时,将上述数据包1的优先级水平为20、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2、时延测量值为0~50ms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均输入等级编码器,得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0。
将上述数据包2的优先级水平为15、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时延测量值为-20~-10ms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60%均输入等级编码器,得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1。
将上述数据包3的优先级水平为50、时延预算为3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6、时延测量值为-20~20ms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均输入等级编码器,得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2。
将上述数据包4的优先级水平为40、时延预算为15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时延测量值为-10~10ms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20%均输入等级编码器,得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3。
步骤13: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基于上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即数据包1对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0,数据包2对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1,数据包3对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2,数据包4对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3。可知,数据包1-4的排队优先级由高到低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
应用场景2:
下面仍以待传输的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为例来具体说明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参见表1所示,假设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中所包含的QoS信息(优先级水平、数据包时延预算和数据包误差率)和传输状态信息(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的具体数值如上述表1所示。
假设,数据包1-4对应的业务类型均为低时延高可靠高数据量。
那么,发送端确定排队优先级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
针对数据包1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2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2
针对数据包2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15,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
针对数据包3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5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3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6
针对数据包4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4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5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
步骤21:发送端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发送端可根据上述业务类型,在相对应的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这两个参数作为目标参数。
具体的,发送端为数据包1选取的目标参数是时延测量值为0~5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2,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发送端为数据包2选取的目标参数是时延测量值为-20~-1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3,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60%;发送端为数据包3选取的是时延测量值为-20~2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6,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发送端为数据包4选取的目标参数是时延测量值为-10~1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3,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20%。
在确定了数据包1-4中的目标参数后,可采用联合编码或者权重计算的方法来计算数据包1在数据包1-4中的排队优先级。
步骤22: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下面先以联合编码的方式来说明,由表1可知,数据包1相关的QoS信息中优先级水平为2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2、数据包1相关的传输状态信息中的时延测量值为0~5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2、误块率测量值为>0.5%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
采用优先级等级序列值的联合编码方式时,将上述数据包1的优先级水平为20、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2、时延测量值为0~5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2、误块率测量值为>0.5%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均输入比特编码器,得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00。
同理,将上述数据包2的优先级水平为15、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时延测量值为-20~-1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3、误块率测量值为<0.2%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60%均输入比特编码器,得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01。
同理,将上述数据包3的优先级水平为50、时延预算为3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6、时延测量值为-20~2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6、误块率测量值为>0.0001%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10%均输入比特编码器,得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10。
同理,将上述数据包4的优先级水平为40、时延预算为15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时延测量值为-10~10ms、丢包率测量值为≈10-3、误块率测量值为<0.003%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为20%均输入比特编码器,得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为11。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数据包1-4中的时延测量值是一个范围,上述各个时延测量值对应的是具体数值范围,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数据包的时延测量值在上述具体数值范围内,发送端即可根据联合编码来确定排队优先级。当然,上述优先级水平、时延预算、数据包误差率、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和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的具体数据只是象征性的例举数据,计算过程中,目标参数的个数以及对应的具体数据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灵活调整。
步骤23: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基于上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即数据包1对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为00,数据包2对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为01,数据包3对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为10,数据包4对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为11。可知,数据包1-4的排队优先级由高到低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
应用场景3:
下面仍以待传输的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为例来具体说明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参见表1所示,假设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中所包含的QoS信息(优先级水平、数据包时延预算和数据包误差率)和传输状态信息(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假设,数据包1-4对应的业务类型均为低时延低可靠低数据量。
那么,发送端确定排队优先级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
针对数据包1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2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2。
针对数据包2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15,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
针对数据包3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5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3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6。
针对数据包4而言,发送端获取其在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具体包括优先级水平为40,数据包时延预算为15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
步骤31:发送端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在实施过程中,发送端可根据上述业务类型,在相对应的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时延测量值这个参数作为目标参数。
具体的,发送端为数据包1选取的目标参数是时延测量值为0~50ms;发送端为数据包2选取的目标参数是时延测量值为-20~-10ms;发送端为数据包3选取的目标参数是时延测量值为-20~20ms;发送端为数据包4选取的目标参数是时延测量值为-10~10ms。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数据包1-4中的时延测量值是一个范围,上述各个时延测量值对应的是具体数值范围,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数据包的时延测量值在上述具体数值范围内,发送端即可根据联合编码来确定排队优先级。
在确定了数据包1-4中的目标参数后,可采用联合编码或者权重计算的方法来计算数据包1在数据包1-4中的排队优先级。
步骤32: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下面先以权重计算的方式来说明,首先基于业务类型分别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对应的权重因子,具体的:
发送端分别确定上述数据包1的优先级水平为20、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2、时延测量值为0~50ms这四个目标参数的权重因子为a,b,c,d,将各个目标参数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输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W1。
发送端分别确定上述数据包2的优先级水平为15、时延预算为1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时延测量值为-20~-10ms这四个目标参数的权重因子为e,f,g,h,将各个目标参数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输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W2。
发送端分别确定上述数据包3的优先级水平为50、时延预算为30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6、时延测量值为-20~20ms这四个目标参数的权重因子为i,j,k,l,将各个目标参数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输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W3。
发送端分别确定上述数据包4的优先级水平为40、时延预算为150ms、数据包误差率为10-3、时延测量值为-10~10ms这四个目标参数的权重因子为m,n,o,p,将各个目标参数以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输入到公式中计算得到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W4。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数据包1-4中的时延测量值是一个范围,上述各个时延测量值对应的是具体数值范围,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数据包的时延测量值在上述具体数值范围内,发送端即可根据权重计算来确定排队优先级。当然,上述优先级水平、时延预算、数据包误差率和时延测量值中的具体数据只是象征性的例举数据,计算过程中,目标参数的个数以及对应的具体数据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灵活调整。
步骤33:发送端基于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基于上述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即数据包1对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为W1,数据包2对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为W2,数据包3对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为W3,数据包4对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为W4。可知,数据包1-4的排队优先级由高到低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阅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器401,用于存储可执行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402,用于读取存储器401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其中,在图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4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4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4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401可以存储处理器4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4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401可以存储处理器4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传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时延测量值;
丢包率测量值;
误块率测量值;
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时延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处理器402用于: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时延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时延测量值;
或者,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时延测量值为接收端获得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将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作为时延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丢包率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处理器402用于: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丢包率测量值,其中,丢包率测量值是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丢包率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误块率测量值,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处理器402用于:
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发送端获取接收端反馈的误块率测量值,其中,误块率测量值为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是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的;
若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并将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作为误块率测量值。
可选的,若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则获取传输状态信息,处理器402用于:
对数据包进行数据量测量,获取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应用承载数据;
对数据无线承载中的数据总量进行测量,获得第二应用承载数据;
将第一应用承载数据与第二应用承载数据的比值,作为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处理器402用于:
确定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基于业务类型或者QoS信息,在时延测量值、丢包率测量值、误块率测量值以及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参数;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处理器402用于: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或者,
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处理器402用于:
将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获得相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
基于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基于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处理器402用于:
基于业务类型或者QoS信息,分别确定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对应的权重因子;
基于QoS信息及对应的权重因子,以及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并基于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可选的,处理器402还用于:
基于业务类型、QoS信息或者目标参数对权重因子进行动态更新;或者,
基于业务类型、QoS信息或者目标参数对权重因子按照预设周期或者预设传输业务类型个数进行半静态更新。
上述存储器401和处理器402相互配合,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00-步骤202中智能设备所执行的任意一种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装置,参阅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501,用于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确定单元502,用于发送端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上述获取单元501和确定单元502相互配合,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00-步骤202中智能设备所执行的任意一种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流程中基站执行的任意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QoS信息,以及获取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以及基于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这样,发送端在QoS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反馈的传输状态信息对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排队优先级的确定,由于传输状态信息是对当前信道及数据包传输情况的考量,通过QoS信息和传输状态信息来综合确定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网络传输中的拥塞、抖动等对待传输数据包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保障数据包的传输性能。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系统。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系统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系统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信息,以及获取所述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QoS信息和所述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时延测量值;
丢包率测量值;
误块率测量值;
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时延测量值,则获取所述传输状态信息,包括:
若所述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所述发送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所述时延测量值是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的;
若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所述时延测量值;
或者,
若所述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所述发送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所述时延测量值为所述接收端获得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
若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所述接收端将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作为所述时延测量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丢包率测量值,则获取所述传输状态信息,包括:
若所述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所述发送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丢包率测量值,其中,所述丢包率测量值是所述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的;
若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所述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所述丢包率测量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误块率测量值,则获取所述传输状态信息,包括:
若所述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所述发送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误块率测量值,其中,所述误块率测量值为所述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所述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是所述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所述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的;
若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所述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所述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所述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并将所述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作为所述误块率测量值。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则获取所述传输状态信息,包括:
对所述数据包进行数据量测量,获取所述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应用承载数据;
对数据无线承载中的数据总量进行测量,获得第二应用承载数据;
将所述第一应用承载数据与所述第二应用承载数据的比值,作为所述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QoS信息和所述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或者所述QoS信息,在所述时延测量值、所述丢包率测量值、所述误块率测量值以及所述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参数;
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或者,
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包括:
将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获得相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
基于所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所述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或者所述QoS信息,分别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对应的权重因子;
基于所述QoS信息及对应的权重因子,以及所述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并基于所述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所述QoS信息或者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权重因子进行动态更新;或者,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所述QoS信息或者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权重因子按照预设周期或者预设传输业务类型个数进行半静态更新。
12.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信息,以及获取所述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QoS信息和所述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时延测量值;
丢包率测量值;
误块率测量值;
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时延测量值,则获取所述传输状态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所述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所述发送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所述时延测量值是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的;
若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标识到达时间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时钟参考信息的比较结果,获得所述时延测量值;
或者,
若所述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所述发送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时延测量值,其中,所述时延测量值为所述接收端获得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
若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所述接收端将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信息测量值作为所述时延测量值。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丢包率测量值,则获取所述传输状态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所述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所述发送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丢包率测量值,其中,所述丢包率测量值是所述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的;
若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所述接收端基于测量得到的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实际丢包率得到所述丢包率测量值。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误块率测量值,则获取所述传输状态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所述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则所述发送端获取所述接收端反馈的误块率测量值,其中,所述误块率测量值为所述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所述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是所述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所述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的;
若所述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基站,则所述接收端基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上一个数据包在所述接收端的实际接收数据确定所述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并将所述上一个数据包的误块率作为所述误块率测量值。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传输状态信息中包括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则获取所述传输状态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
对所述数据包进行数据量测量,获取所述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应用承载数据;
对数据无线承载中的数据总量进行测量,获得第二应用承载数据;
将所述第一应用承载数据与所述第二应用承载数据的比值,作为所述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
18.如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QoS信息和所述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或者所述QoS信息,在所述时延测量值、所述丢包率测量值、所述误块率测量值以及所述单位数据包与应用承载数据比例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参数;
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或者,
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并基于联合编码的结果,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进行联合编码,获得相应的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
基于所述优先级等级序列值或者所述优先级等级序列位图值,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QoS信息和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进行权重计算,并基于计算得到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或者所述QoS信息,分别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参数中的各个目标参数对应的权重因子;
基于所述QoS信息及对应的权重因子,以及所述获得的至少一个目标参数及对应的权重因子计算相应的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并基于所述目标排队优先级度量值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排队优先级。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所述QoS信息或者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权重因子进行动态更新;或者,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所述QoS信息或者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权重因子按照预设周期或者预设传输业务类型个数进行半静态更新。
23.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发送端获取高层协议栈中待传输的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oS信息,以及获取所述数据包在高层协议栈传输时对应的传输状态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QoS信息和所述传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在缓存区的排队优先级。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576055.9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698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6055.9A CN11469800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113090 WO2022142374A1 (zh) 2020-12-28 2021-08-17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6055.9A CN11469800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8008A true CN114698008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9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6055.9A Pending CN114698008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8008A (zh)
WO (1) WO20221423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0083A (zh) * 2022-09-13 2022-10-14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334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device and methodology for hybrid scheduling using strict priority and packet urgentn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N2015DN03255A (zh) * 2012-11-09 2015-10-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WO2015188875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US10959240B2 (en) * 2016-04-15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quality-of-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426776B (zh) * 2016-05-24 202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0083A (zh) * 2022-09-13 2022-10-14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190083B (zh) * 2022-09-13 2022-12-02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2374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7492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anagement
US7876684B2 (en) Data flow amount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EP1903726B1 (en) Data flow amount control device and data flow amount control method
CN110831033B (zh) 服务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059531B2 (en) Packet scheduling method for real-time traffic transmiss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9487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准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JP2009517968A (ja) 高速ダウンリンクにおける低ビットレートユーザのフロー制御
US20160156563A1 (en) Network Assisted Rate Adaptation
CN114698008A (zh) 一种确定排队优先级的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1071430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cheduling control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148147A (zh) 一种bsr上报方法和中继节点
JP2012015600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サーバ
JP5576553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キューを扱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対応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WO2011013768A1 (ja) 無線端末及び伝送速度予測方法
TW201924411A (zh) 一種功率控制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WO2017147771A1 (zh) 业务优化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144615B2 (en) Rate ma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ate matching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714794B (zh) 一种业务模型选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15773B (zh) 一种码率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5947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supported transmission channel configurations
CN103442406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146696B1 (ko) 단말기 무선자원의 스케줄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503506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base station control program stored therein
KR100580833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소 전송율 보장을 위한 패킷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기록매체
CN113271678B (zh) 一种帧结构调整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