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7106A - 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87106A CN114687106A CN202011608583.8A CN202011608583A CN114687106A CN 114687106 A CN114687106 A CN 114687106A CN 202011608583 A CN202011608583 A CN 202011608583A CN 114687106 A CN114687106 A CN 1146871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guide
- guide member
- water
- flow
- condensation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0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01267 Protein Subunit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7 rins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7—Tu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thereto components or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4—Conden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冷凝器内水流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冷凝效率低、烘干效果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外筒组件包括外筒本体以及设置在外筒本体上的冷凝外壳,冷凝外壳与外筒本体之间围设形成冷凝腔室,外筒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凝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冷凝腔室的内壁在靠近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单元,导流单元设置成能够引导经由进水口进入冷凝腔室内的水流流动并使水流分散下落。本发明通过导流单元将经由进水口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分散开来,使得冷凝水能够更加充分地流经冷凝腔室的空气接触,从而提高了冷凝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冷凝式洗干一体机大多是在滚筒洗衣机上增加烘干模块,烘干模块包括烘干风机、电加热器、冷凝器及其他相应的部件。冷凝器内通常形成有允许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从内筒来的湿热空气经冷凝器的进风口进入到气流通道内,然后再经由出风口排出。冷凝器具有注水口,外部水源经由注水口进入到冷凝器内作为冷凝水。这样,进入到气流通道内的湿热空气就会与冷凝水接触、混合,进而被冷却。
不过,注水口以及水流通道通常位于冷凝器的一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难保证水流的均匀分布,这样进入到冷凝器内的湿热空气与冷凝水也就不能够充分接触、混合,冷凝效率较低。并且,由于水流覆盖范围有限,如果湿热空气中夹带的线屑等堆积在水流覆盖不到的区域,运行时间长了之后,就会造成冷凝器内的流动阻力增大,进而导致烘干效果变差的问题。并且,线屑等杂物的堆积会导致冷凝器内滋生细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冷凝器内水流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冷凝效率低、烘干效果差等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筒组件,所述外筒组件包括外筒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筒本体上的冷凝外壳,所述冷凝外壳与所述外筒本体之间围设形成冷凝腔室,所述外筒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凝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冷凝腔室的内壁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设置成能够引导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冷凝腔室内的水流流动并使所述水流分散下落。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二导流构件,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大致沿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下侧,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用于将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室内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二导流构件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用于承接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导流后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分散。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为长条形筋板,所述长条形筋板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延伸至所述进水口。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构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大于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与所述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15~0.3;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20度。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流构件为圆弧形筋板,所述圆弧形筋板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并且所述圆弧形筋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沿所述圆弧形筋板的周向的尺寸为1~3mm。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三导流构件,所述第三导流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用于阻挡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冷凝腔室内的冲洗水并将所述冲洗水部分导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构件。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导流构件为弧形筋板,所述弧形筋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冷凝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的高度与所述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5~0.8;并且/或者所述第三导流构件沿冲洗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80度;并且/或者所述第三导流构件沿冲洗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的切线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并且/或者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的弧度为0.5~1。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组件还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四导流构件,所述第四导流构件将所述冷凝腔室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流单元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导流构件由所述冷凝腔室的外壁向内凹陷而成。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所述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三导流构件以及所述第四导流构件均设置于所述冷凝外壳。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本体在对应于所述第四导流构件的位置朝向所述第四导流构件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第四导流构件朝向所述外筒本体的侧面形成有凹槽,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支撑板插设于所述凹槽。
在上述外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外壳设置于所述外筒本体的底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外筒组件包括外筒本体以及设置在外筒本体上的冷凝外壳,该冷凝外壳与外筒本体之间围设形成冷凝腔室,外筒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从内筒来的湿热空气经由进风口进入到冷凝腔室,被冷却后再由出风口排出。冷凝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外部的水可以通过进水口进入到冷凝腔室内,进而对流经冷凝腔室的湿热空气进行冷凝,同时还可以对冷凝腔室的内壁进行冲洗,将湿热空气中夹带、并沉积在冷凝腔室的内壁上的线屑冲洗干净。冷凝腔室的内壁在靠近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单元,通过该导流单元能够引导经由进水口进入腔室内的水流流动,并能够使水流分散开来,这样分散开来的水流就能够更加充分地与流经冷凝腔室的湿热空气接触,提高冷凝效率。
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导流单元包括设置在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二导流构件,进水口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之间具有夹角,在没有任何阻挡和引导时,经由进水口进入到冷凝腔室的冷凝水初始时会沿着进水口的轴线方向流动,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流动。第一导流构件大致沿进水口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位于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下侧,这样经由进水口进入冷凝腔室的冷凝水就能够在第一导流构件的引导作用下沿进水口的轴线方向流动。第二导流构件靠近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设置,进入冷凝腔室的冷凝水经第一导流构件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该第二导流构件在承接经第一导流构件导流而来的冷凝水之后将其分散开来,从而也就使冷凝水在冷凝腔室内分散开来,分散开来的冷凝水能够更加充分地与流经冷凝腔室的湿热空气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构件为长条形筋板,该长条形筋板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延伸至进水口处,这样一来,外部的水经由进水口在刚进入到冷凝腔室内时,就在长条形筋板的引导作用下朝向第二导流构件流动,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
优选地,第一导流构件靠近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大于其远离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这是由于外部的水流经进水口进入到冷凝腔室的初时,由于流通通道突然增大,水流会向外扩散开来,而第一导流构件位于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下侧,第一导流构件靠近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较大,这样也就能够阻挡水流不经导流单元直接向下流动,然后再由第一导流构件远离进水口的部分将冷凝水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从而能够更好将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并且/或者,第一导流构件远离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与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15~0.3,因冷凝腔室的厚度有限,通过这样的设置,既能够保证第一导流构件具有足够的高度来将冷凝水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又不会因第一导流构件太高而占用太多的冷凝腔室内的空间,进而导致湿热空气在冷凝腔室内的流通空间减小,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冷凝效果。并且/或者,第一导流构件的出口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20度,即第一导流构件的出口向下延伸,进入到冷凝腔室的冷凝水在第一导流构件的引导下首先大致沿着进水口的轴线方向流动,然后在其出口处沿出口切线方向向下流动至第二导流构件,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
进一步地,第二导流构件为圆弧形筋板,圆弧形筋板的凹面朝向第一导流构件并且在该圆弧形筋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这样一来,经由第一导流构件导流而来的冷凝水直接流向圆弧形筋板的凹面,而经由进水口进入到冷凝腔室内并被第一导流构件导流之后的冷凝水为一束水流,这样一束水流在到达凹面处后缓冲并被扩张、分散开,从而能够均匀覆盖位于其下游端、与其尺寸相应的区域,从而也就达到了分散冷凝水的目的。进一步地,到达第二导流构件的冷凝水经由圆弧形筋板上的多个开口分别流向不同的方向,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分散开来。优选地,开口沿圆弧形筋板的周向的尺寸为1~3mm,这样到达第二导流构件的冷凝水中的一部分能够分别从各个开口穿过,从而也就能够更加多方位地分散冷凝水。
进一步地,导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三导流构件,该第三导流构件位于第一导流构件靠近进口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用于阻挡经由进水口进入冷凝腔室的冲洗水并将冲洗水部分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在冲洗阶段,为了更好地冲洗冷凝腔室的内壁,冲洗水的流量通常较大。经由进水口进入到冷凝腔室的冲洗水部分经由第一导流构件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部分直接冲刷至第三导流构件,在第三导流构件的阻挡及引导作用下,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并被第二导流构件分散开来,从而能够更好地冲洗冷凝腔室的内壁。
进一步地,第三导流构件为弧形筋板,该弧形筋板与第一导流构件之间的距离沿冷凝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这样经由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三导流构件导流后的冷凝水就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从而更好地分散冷凝水。优选地,第三导流构件的高度与冷凝室的厚度之比为0.5~0.8,这样既能够保证第三导流构件具有足够的高度来引导冷凝水流向第二导流构件,又不会因第三导流构件太高而占用太多的冷凝腔室内的空间,进而导致湿热空气在冷凝腔室内的流通空间减小。并且/或者第三导流构件的出口切线与进水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80度,第三导流构件的进口切线与进水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通过这样的设置,经由第三导流构件导流后的冷凝水朝向靠近第一导流构件的方向流动,并最终被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并且/或者第三导流构件的弧度为0.5~1,这样的弧度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大致为28.7~57.3度,也就是说第三导流构件的长度大致为同心圆的周长的十二分之一~六分之一,不会太短也不会太长,这个长度的第三导流构件能够将位于第一导流构件的右侧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又不会占用太多的空气流动空间。
进一步地,外筒组件还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设置在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四导流构件,该第四导流构件将冷凝腔室位于进风口与导流单元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这样经由进风口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湿热空气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而从进水口进入冷凝腔室的冷凝水在导流单元的作用下分散开来,并分别流向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进入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湿热空气就能够充分地分别与流向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冷凝水接触,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冷凝效果。优选地,第四导流构件由冷凝腔室的外壁向内凹陷而成。
进一步地,外筒本体在对应于第四导流构件的位置朝向第四导流构件延伸设置有支撑板,第四导流构件朝向外筒本体的侧面形成有凹槽,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该支撑板插设于凹槽内,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冷凝腔室位于进风口与导流单元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此外,通过支撑板与第四导流构件的抵接还能够增强冷凝腔室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冷凝外壳设置在外筒本体的底部,相应地,进风口和出风口也设置在外筒本体的底部,从出风口出去的空气被加热之后,得到的热气流再经由外筒本体的顶部重新进入到内筒内,然后再由设置在外筒本体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热气流从外筒本体的顶部流通到底部,流动路径较长,从而也就能够延长热气流在内筒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衣物的烘干。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设置有前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外筒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衣物处理设备具有前述的外筒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方案1、一种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组件包括外筒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筒本体上的冷凝外壳,所述冷凝外壳与所述外筒本体之间围设形成冷凝腔室,所述外筒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凝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冷凝腔室的内壁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设置成能够引导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冷凝腔室内的水流流动并使所述水流分散下落。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二导流构件,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大致沿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下侧,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用于将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室内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构件,
所述第二导流构件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用于承接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导流后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分散。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为长条形筋板,所述长条形筋板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延伸至所述进水口。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大于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与所述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15~0.3;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20度。
方案5、根据方案2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构件为圆弧形筋板,所述圆弧形筋板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并且所述圆弧形筋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沿所述圆弧形筋板的周向的尺寸为1~3mm。
方案7、根据方案2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三导流构件,所述第三导流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用于阻挡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冷凝腔室内的冲洗水并将所述冲洗水部分导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构件。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构件为弧形筋板,所述弧形筋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冷凝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的高度与所述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5~0.8;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导流构件沿冲洗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80度;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导流构件沿冲洗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的切线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的弧度为0.5~1。
方案10、根据方案7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组件还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四导流构件,所述第四导流构件将所述冷凝腔室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流单元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流构件由所述冷凝腔室的外壁向内凹陷而成。
方案12、根据方案10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所述第二导流构件、所述第三导流构件以及所述第四导流构件均设置于所述冷凝外壳。
方案13、根据方案10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本体在对应于所述第四导流构件的位置朝向所述第四导流构件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第四导流构件朝向所述外筒本体的侧面形成有凹槽,
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支撑板插设于所述凹槽。
方案14、根据方案1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外壳设置于所述外筒本体的底部。
方案15、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配置有上述方案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筒组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以滚筒式洗干一体机为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筒组件的结构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筒组件的结构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筒组件的结构图三;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冷凝外壳的结构图一;
图5是图4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冷凝外壳的结构图二;
图7是图6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外筒组件内冷凝水的分布效果图;
图9是本发明的外筒组件内冲洗水的分布效果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外筒本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支撑板;2、冷凝外壳;21、进水口;3、导流单元;31、第一导流构件;32、第二导流构件;321、开口;33、第三导流构件;34、第四导流构件;3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虽然本实施例是以滚筒式洗干一体机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但是还可以适用于滚筒式干衣机、波轮式干衣机、波轮式洗干一体机、子母机等其他类型的衣物处理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通常,冷凝式洗干一体机通常是由滚筒洗衣机增加烘干模块而成,烘干模块通常包括冷凝器、风机和加热器,在风机的作用下,湿热空气从内筒出来后进入到冷凝器内被冷凝,然后再进入到加热器内被加热后,再进入到内筒内,如此往复循环,直至将内筒内的衣物烘干。冷凝器具有注水口,外部水源经由该注水口进入到冷凝器内冷却进入到冷凝器内的湿热空气。不过,注水口以及水流通道通常位于冷凝器的一侧,水流在冷凝器内易分布不均,进入到冷凝器内的湿热空气与冷凝水不能够充分接触、混合,冷凝效率低。另一方面,冷凝水分布不均匀,可能会无法充分地将沉积在冷凝腔室内的线屑冲洗干净,造成空气在流经冷凝腔室时的阻力增大,进而导致烘干效果差。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外筒组件,该外筒组件具有冷凝腔室,在该冷凝腔室内设置导流单元,通过该导流单元将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分散开来,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冷凝效果,并能够将沉积在冷凝腔室内的线屑均冲洗干净,有利于衣物的烘干。
具体地,参照图1、图2、图4来阐述本发明的外筒组件的可能的设置方式。其中,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筒组件的结构图一,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筒组件的结构图二,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冷凝外壳的结构图一。
如图1、图2、图4所示并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外筒组件包括外筒本体1和冷凝外壳2,外筒本体1的底部向外延伸有翻边,该翻边围设形成一个向后敞开的容纳空间,冷凝外壳2固定设置于该容纳空间的开口处,进而围设形成冷凝腔室。通过这样的方式围设形成的冷凝腔室相当于直接形成于外筒本体1,并且翻边与外筒本体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从而使得冷凝腔室更加稳定。目前通常外筒与冷凝器各自独立成型,然后将冷凝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外筒的侧部,在设备高速运转时,冷凝器的安装稳定性较差,可能会存在冷凝器与外筒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导致连接件损坏。本发明中的外筒本体1与冷凝外壳2通过熔覆等方式一体成型而成,这样形成的冷凝腔室显然更加稳定,即便设备运转速度再快,外筒本体1与冷凝外壳2之间也不会彼此相对运动。同时,一体成型的方式也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此外,上述方式形成的冷凝腔室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也就变相地增大了外筒筒体的容积,外形尺寸相同的冷凝式洗干一体机的外筒筒体也就会具有相对较大的容积,相应地,内筒容积也可以增大,从而能够提高处理能力。
显然,上述冷凝外壳2可以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等方式设置于外筒本体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冷凝外壳2与外筒本体1的具体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只要外筒本体1与冷凝外壳2能够围设形成冷凝腔室即可。
继续参照图1、图2、图4,外筒本体1对应于该空腔的下部开设有进风口11,上部开设有出风口12,这样在冷凝腔室也就形成了允许湿热空气通过的气流通道,从内筒出来的湿热空气从下部的进风口1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然后再由上部的出风口12排出。从出风口12排出的风经加热器加热之后,再经回风口进入到内筒内,继续烘干衣物。而回风口通常设置在窗垫等靠近内筒的衣物投放口的位置,也就是靠近外筒本体1的顶部(即图1中的前侧)的位置,而冷凝腔室的进风口11设置在外筒本体1的底部(即图1中的后侧)的位置,这样经由加热器加热后的热气流在内筒内的流动路径就是从内筒顶部到内筒底部,属于内筒内最长的流动路径,这样也就延长了热气流在内筒内的停留之间,有利于衣物的烘干。显然,在确保烘干效果的前提下,也能够使冷凝腔室形成于外筒本体1的侧部。显然,也可以是进风口11开设在外筒本体1的上部、出风口12开设在外筒本体1的下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在外筒本体1上的开设位置,只要能够在冷凝腔室内形成允许空气通过的气流通道即可。
如图1、图2、图4所示,冷凝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21,该进水口21设置在冷凝外壳2的上部,外部的水经该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然后沿冷凝腔室的内壁向下流动,与自下而上的湿热空气逆流接触,从而达到冷却该湿热空气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对冷凝腔室的内壁进行冲洗,将湿热空气中夹带、并沉积在冷凝腔室的内壁上的线屑冲洗干净,从进风口11排出。若出风口12开设在外筒本体1的下部,则冷凝水将冷凝腔室的内壁冲洗干净之后就会从出风口12处排出。冷凝外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流单元3,该导流单元3设置在靠近进水口21的位置,能够引导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水流流动,并能够使水流分散开来,这样分散开来的水流就能够更加充分地与流经冷凝腔室的湿热空气接触,提高冷凝效率。并且分散开来的冷凝水能够将沉积在冷凝腔室内壁各处的线屑冲洗干净,空气能够毫无阻力地从冷凝腔室内通过,有利于衣物的烘干。显然,进水口21也可以设置在外筒本体1上,相应地,导流单元3设置于外筒本体1位于进水口21的下方的位置。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阐述本发明的外筒组件的导流单元3的可能的设置形式。其中,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筒组件的结构图三,图5是图4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冷凝外壳的结构图二,图7是图6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8是本发明的外筒组件内冷凝水的分布效果图一,图9是本发明的外筒组件内冲洗水的分布效果图二。
如图1至图7所示并按照图4所示的方位,导流单元3包括设置在冷凝外壳2的内壁上的第一导流构件31和第二导流构件32,进水口21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其轴线方向大致为从左至右、倾斜向下,经由该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的冷凝水初始时也大致沿着左至右、倾斜向下的方向流动,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流动。其中,第一导流构件31大致沿进水口21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位于进水口21的轴线方向的下侧(即图4中进水口21的轴线的下方),这样经由进水口21进入冷凝腔室的冷凝水就能够在第一导流构件31的引导作用下沿进水口21的轴线方向流动。第二导流构件32靠近第一导流构件31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设置。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的冷凝水经第一导流构件31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第二导流构件32承接由第一导流构件31导流而来的冷凝水并将其分散开来,从而也就使冷凝水在冷凝腔室内分散开来,分散开来的冷凝水能够更加充分地与流经冷凝腔室的湿热空气接触。
显然,还可以是第二导流构件32设置在靠近进水口21、正对进水口21的位置,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在第二导流构件32的作用下分散开来,分散开来的冷凝水再在第一导流构件31的导流作用下向下流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导流构件31和第二导流构件32在冷凝腔室内的具体设置方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继续参照图1至图7,第一导流构件31设置为长条形筋板,该长条形筋板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延伸至进水口21处,这样一来,外部的水经由进水口21在刚进入到冷凝腔室内时,就在长条形筋板的引导作用下朝向第二导流构件32流动,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32。并且,该长条形筋板大致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靠近进水口21的部分,其长度大致为长条形筋板的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二部分为远离进水口21的部分,其长度大致为长条形筋板的长度的四分之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平滑过渡。可以看出,第一部分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高度,这是由于冷凝水从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时,流通空间突然增大,冷凝水会以喷发式的方式进入到冷凝腔室内,这样在靠近进水口21的位置的第一导流构件(即第一部分)的高度应该相对较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冷凝水。若是此处(第一部分)的高度不够,则可能会有部分冷凝水不经导流单元3的引导、分散,而是直接从进水口向下流动,从而影响冷凝效果。本发明通过使第一部分的高度高于第二部分的高度,从而使得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首先经第一部分阻挡、引导,然后再由第二部分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
显然,第一导流构件31各处的高度也可以是一致的。当然,第一导流构件31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如弧形筋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导流构件31的高度和形状,只要通过该第一导流构件31能够将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引导流向第二导流构件32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构件31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即图5中垂直于纸面的尺寸)与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15~0.3。这是因为第二部分主要用来将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而冷凝腔室的厚度通常有限,这里冷凝腔室的厚度指的是冷凝外壳2与外筒本体1的凹陷区域之间的距离。而若第一导流构件31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太矮,则可能存在部分冷凝水直接越过第二部分向下流动,不会被引导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若第一导流构件31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太高,则可能会占用太多的冷凝腔室的空间,导致湿热空气的流通空间减小,不利于湿热空气的冷凝。本发明通过将第一导流构件31的第二部分的高度限制为冷凝腔室的厚度的0.15~0.3,既能够保证第一导流构件31具有足够的高度来将冷凝水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32,又不会因第一导流构件31太高而占用太多的冷凝腔室内的空间,进而导致湿热空气在冷凝腔室内的流通空间减小,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冷凝效果。优选地,第一导流构件31的高度与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1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构件31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即出口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20度,即第一导流构件31的出口向下延伸,第二导流构件32位于第一导流构件31的下游端,这样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的冷凝水在第一导流构件31的引导下首先大致沿着进水口21的轴线方向流动,然后在其出口处沿出口切线方向向下流动至第二导流构件32,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32。优选地,第一导流构件31的出口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
继续参照图1至图9,第二导流构件32设置为圆弧形筋板,该圆弧形筋板的凹面朝向第一导流构件31,这样经由第一导流构件31导流而来的冷凝水直接流向圆弧形筋板的凹面,而经由进水口进入到冷凝腔室内并被第一导流构件31导流之后的冷凝水为一束水流,这样一束水流在到达凹面处后缓冲并扩张开来,使得水流的覆盖区域更广,能够至少覆盖位于第二导流构件32下方区域,部分水流还会向第二导流构件32的两侧扩张(详见图8和9),从而也就达到了分散冷凝水的目的。显然,第二导流构件32还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如半椭圆形筋板、曲面筋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二导流构件32的具体设置形式,只要第二导流构件32能够将到达其的水流扩张并分散开来即可。
继续参照图1至图7,该圆弧形筋板上设置有两个开口321,两个开口321分别设置在圆弧形筋板的左右两半圆弧上,到达第二导流构件32的冷凝水经由圆弧形筋板上的两个开口321能够分别流向不同的方向,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冷凝水分散开来。每个开口321沿圆弧形筋板的周向的尺寸为1~3mm,这样到达第二导流构件32的冷凝水中的一部分能够分别从两个开口321穿过,从而也就能够更加多方位地分散冷凝水。优选地,开口321沿圆弧形筋板的周向的尺寸(即图5所示出的缝隙宽度)为2mm。
上述两个开口321的尺寸可以相同,均为2mm,也可以不同,一个为1.5mm、另一个为2.2mm,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开口321的具体尺寸,开口321的尺寸不宜过大,若过大,到达圆弧形筋板的冷凝水可能会都经由开口321流出,开口321的尺寸也不宜过小,过小则会导致能够通过开口321的冷凝水的量较少。也就是说,开口321的尺寸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到分散冷凝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散冷凝水,将开口321沿圆弧形筋板的周向的尺寸限定在1~3mm。
显然,上述圆弧形筋板上还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开口321,如三个、四个等,多个开口321在圆弧形筋板上可以对称分布,也可以不对称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开口321在圆弧形筋板上的设置数量、排布方式等,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如图1至图7所示,导流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冷凝外壳2的内壁上的第三导流构件33,该第三导流构件33位于第一导流构件31靠近进口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即图4中第一导流构件31的右侧),通过该第三导流构件33能够阻挡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冲洗水,并能够将冲洗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湿热空气夹带的线屑在冷凝腔室内沉积,在冷凝过程中或者是冷凝过程完毕后,通常会向冷凝腔室内送入冲洗水来冲刷冷凝腔室的内壁,以期去除沉积在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线屑。在冷凝阶段,冷凝水的流量通常不会太大,冷凝水经由第一导流构件31引导流向第二导流构件32,到达第三导流构件33的冷凝水较小。而在冲洗阶段,为了更好地冲洗冷凝腔室的内壁,通常会采用较大的冲洗水量。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冲洗水部分经第一导流构件31导流到达第二导流构件32,部分继续冲刷至第三导流构件33处,在第三导流构件33的阻挡作用下,避免了冲洗水直接冲向冷凝腔室的右下方、不经第二导流构件32分散就与经由进风口进入到冷凝腔室的湿热空气接触。到达第三导流构件33的冲洗水在第三导流构件33的引导作用下,被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然后再经由第二导流构件32分散开来,这样也就能够更好地分散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冲洗水,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冲洗冷凝腔室的内壁。
继续参照图1至图7,第三导流构件33设置为弧形筋板,该弧形筋板与第一导流构件31之间的距离沿冲洗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经第一导流构件31和第三导流构件33导流后的冲洗水也就逐渐向中间集聚,这样也就能够更好地将冲洗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的凹面,从而更好地分散冷凝水。显然,第三导流构件33还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如半椭圆形筋板、曲面筋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三导流构件33的具体设置形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导流构件33的高度(即图5中垂直于纸面的尺寸)与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5~0.8,与上述第一导流构件31的高度的设置原因相同,其高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既能够保证第三导流构件33具有足够的高度来阻挡并引导冲洗水流向第二导流构件32,又不会因第三导流构件33太高而占用太多的冷凝腔室内的空间,进而导致湿热空气在冷凝腔室内的流通空间减小。可以看出,第三导流构件33的高度要高于第一导流构件31的高度,这是因为第三导流构件33相较于第一导流构件31位于偏下的位置,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冲洗水在到达第三导流构件33时的速度较其在第一导流构件31处的速度快,需要设置相对较高的高度才能够阻挡冲洗水并将冲洗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优选地,第三导流构件33的高度与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5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导流构件33沿冲洗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即第三导流构件33的出口切线)与进水口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80度,第三导流构件33沿冲洗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的切线(即第三导流构件33的进口切线)与进水口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这样一来,第三导流构件33被设置成从右往左、倾斜向下的结构,而第一导流构件31为从左向右、倾斜向下的结构,这样冲洗水在第一导流构件31和第三导流构件33的引导作用下向下、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流动,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冲洗水引导至第二导流构件32。优选地,第三导流构件33的出口切线与进水口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3度,第三导流构件33的进口切线与进水口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导流构件33的弧度为0.5~1,这样的弧度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大致为28.7~57.3度,也就是说第三导流构件33的长度大致为同心圆的周长的十二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之间,不会太短也不会太长,这个长度的第三导流构件33能够将位于第一导流构件31的右侧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而相较于第一导流构件31,第三导流构件33更靠近出风口12,而其高度又比第一导流构件31高,若第三导流构件33的长度过长,则会占用到太多空间,影响到气流在冷凝腔室内的流动。优选地,第三导流构件33的弧度为0.78。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并按照图3所示的方位,外筒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冷凝外壳2的外壁向内凹陷而成的、大致为条状结构的第四导流构件34,该第四导流构件34沿空气流动方向延伸,将冷凝腔室的下部、位于进风口11与导流单元3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这样经由下部的进风口1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湿热空气分为两部分,分别自下而上进入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而从进水口21进入冷凝腔室的冷凝水在导流单元3的作用下分散开来,并分别自上而下流向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进入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湿热空气充分地与流向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冷凝水逆流接触,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冷凝效果。显然,第四导流构件34也可以是设置在冷凝外壳2的内壁上的筋状结构,即不是由其外壁向内凹陷而成。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经由冷凝腔室上部的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首先经第一导流构件31导流,沿第一导流构件31向下流动至第二导流构件32,部分靠右的冷凝水经由第三导流构件33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第二导流构件32承接导流后的冷凝水并将其分散开来。经由冷凝腔室下部的进风口1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湿热空气分别经由第四导流构件34分隔而成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向上流动,在向上流动过程中与经由第二导流构件32分散开来的冷凝水充分接触,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冷凝效果。并且,分散后的冷凝水能够更加充分地将沉积在冷凝腔室内壁各处的线屑冲洗干净,空气能够毫无阻力地从冷凝腔室内通过,有利于衣物的烘干。
继续参照图1、图3、图6和图7,第四导流构件34朝向外筒本体1的侧面形成有长条形的凹槽341。外筒本体1在对应于第四导流构件34的位置朝向第四导流构件34设置有支撑板13,该支撑板13的长度与第四导流构件34大致相同,支撑板13的宽度与凹槽341的宽度大致相同。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支撑板13插设在凹槽341内,在插设好时,支撑板13远离外筒本体1的侧面与凹槽341的槽底相抵,第四导流构件34与外筒本体1相抵,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冷凝腔室位于进风口11与导流单元3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此外,通过支撑板13与第四导流构件34的抵接还能够增强冷凝腔室的稳定性。
显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在插设好时,也可以仅第四导流构件34与外筒本体1相抵,或者是仅支撑板13远离外筒本体1的侧面与凹槽341的槽底相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调整支撑板13的高度和/或凹槽341的槽高,只要能够将位于进风口11与导流单元3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即可。
显然,第四导流构件34朝向外筒本体1的侧面也可以不设置凹槽341,第四导流构件34朝向外筒本体1的侧面设置为平面,该平面与支撑板13相抵。显然,也可以不设置支撑板13,第四导流构件34直接与外筒本体1相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四导流构件34与外筒本体1的抵接方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如图4所示,第一导流构件31、第二导流构件32、第三导流构件33、以及第四导流构件34均设置于冷凝外壳2,这是因为冷凝腔室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均设置于外筒本体1,也就是均位于冷凝外壳2的对侧,这样经由进风口1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湿热空气也就会首先直冲至进风口11的对面、冷凝外壳2的内壁上,进而被设置在冷凝外壳2上的第四导流构件34分隔成两部分,进而与经由第一导流构件31、第二导流构件32、第三导流构件33分散开的冷凝水充分接触,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冷凝效果。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配置有上述外筒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衣物处理设备具有前述的外筒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冷凝腔室的内壁靠近进水口21的位置设置的导流单元3,从而能够引导经由进水口21进入冷凝腔室的冷凝水的流动并将冷凝水分散开来,从而能够使冷凝水更加充分地与流经冷凝腔室的湿热空气接触,提高了冷凝效率,并能够更好地冲洗冷凝腔室的内壁,减低了冷凝腔室内的阻力有利于衣物的烘干。通过设置为长条形筋板的第一导流构件31将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通过设置为弧形筋板的第三导流构件33将经由进水口21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构件32,通过第二导流构件32承接第一导流构件31和第三导流构件33导流后的冷凝水,在通过其自身以及其上设置的多个开口321将到达第二导流构件32的冷凝水分散开来,从而获得较好的冷凝效果。通过第四导流构件34将冷凝腔室位于进风口11与导流单元3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使得进入到冷凝腔室内的湿热空气能够更加充分地与冷凝水接触,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冷凝效果。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组件包括外筒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筒本体上的冷凝外壳,所述冷凝外壳与所述外筒本体之间围设形成冷凝腔室,所述外筒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凝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冷凝腔室的内壁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设置成能够引导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冷凝腔室内的水流流动并使所述水流分散下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二导流构件,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大致沿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下侧,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用于将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室内的冷凝水导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构件,
所述第二导流构件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构件用于承接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导流后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分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为长条形筋板,所述长条形筋板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延伸至所述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大于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部分的高度与所述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15~0.3;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导流构件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2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构件为圆弧形筋板,所述圆弧形筋板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一导流构件并且所述圆弧形筋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沿所述圆弧形筋板的周向的尺寸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三导流构件,所述第三导流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轴线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用于阻挡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冷凝腔室内的冲洗水并将所述冲洗水部分导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构件为弧形筋板,所述弧形筋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构件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冷凝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的高度与所述冷凝腔室的厚度之比为0.5~0.8;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导流构件沿冲洗水流动方向的下游端的切线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80度;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导流构件沿冲洗水流动方向的上游端的切线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导流构件的弧度为0.5~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组件还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室内壁上的第四导流构件,所述第四导流构件将所述冷凝腔室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流单元之间的部分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08583.8A CN114687106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08583.8A CN114687106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87106A true CN114687106A (zh) | 2022-07-01 |
Family
ID=8213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08583.8A Pending CN114687106A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8710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2332A (zh) * | 2020-12-03 | 2022-06-07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滚筒洗衣机及其冷凝结构 |
-
2020
- 2020-12-30 CN CN202011608583.8A patent/CN11468710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2332A (zh) * | 2020-12-03 | 2022-06-07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滚筒洗衣机及其冷凝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75399B2 (en) | Condensing apparatus for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 |
CN114703643B (zh) | 一种冷凝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 |
CN114687106A (zh) | 外筒组件及具有该外筒组件的衣物处理设备 | |
JP7466004B2 (ja) | 乾燥機器用の凝縮器及び乾燥機器 | |
KR102577087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용 배수펌프 | |
CN111304891B (zh) | 一种洗衣机 | |
CN215561393U (zh) | 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衣物处理设备 | |
KR20200035763A (ko) | 의류 건조기 | |
CN111005193B (zh) |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 |
KR100648173B1 (ko) | 드럼세탁기의 응축 장치 | |
CN220665750U (zh) | 冷凝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 |
JP7561707B2 (ja) | 衣類乾燥機 | |
CN218345744U (zh) | 风道组件和衣物处理设备 | |
CN111021014B (zh) | 座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9117803U (zh) | 过滤组件和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
CN221760244U (zh) |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
CN221760245U (zh) |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
CN111021013B (zh) | 底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 |
CN111088676B (zh) | 基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6864588U (zh) |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
US20230203731A1 (en) | Washing machine with drying function | |
CN221167150U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WO2023134460A1 (zh) | 用于烘干设备的冷凝通道及烘干设备 | |
CN219157244U (zh) | 冲洗构件、过滤组件和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 |
CN220450528U (zh) | 一种风道盖板和干衣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