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9487A -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9487A
CN114679487A CN202210301953.6A CN202210301953A CN114679487A CN 114679487 A CN114679487 A CN 114679487A CN 202210301953 A CN202210301953 A CN 202210301953A CN 114679487 A CN114679487 A CN 114679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link frame
target
fram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19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9487B (zh
Inventor
蒲盼婷
李红彬
王宗尧
赵北宁
刘建东
何佳宁
李兴浩
黄韵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 Xiaom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 Xiaom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 Xiaom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 Xiaom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19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9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9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9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9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9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传递路径用于表示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第一链路框架与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转化结果用于表示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本发明解决了同一个业务系统中,两种链路追踪客户端难以兼容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金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分布式系统中,最初选择的分布式链路追踪客户端可能已经不适用于业务发展,但是新的服务仍然需要进行监控,所以需要选择其他合适的分布式链路追踪工具。这样一来一个业务系统中就需要使用两种分布式链路追踪客户端,系统需要准确记录两种分布式链路追踪工具的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并将整个调用链串联起来。目前分布式系统在业务服务过程中有故障定位难、问题排查难、服务梳理难、容量预估难、性能分析难等痛点。现有的技术只能够分别提供独立的分布式链路追踪系统和客户端,且两个分布式链路追踪客户端难以兼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以至少解决同一个业务系统中,两种链路追踪客户端难以兼容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传递路径用于表示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第一链路框架与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转化结果用于表示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
可选地,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确定与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基于目标数据格式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链路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调用关系;基于调用关系生成当前链路中的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标识数据,其中,父节点标识数据用于表示与每个节点关联的前一个节点的节点标识数据;基于父节点标识数据对当前链路中的多个节点进行连接,生成目标链路。
可选地,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包括:响应于当前链路由第一链路框架传递至第二链路框架,确定第二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或,响应于当前链路由第二链路框架传递至第一链路框架,确定那个第一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
可选地,确定与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包括:响应于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确定第一数据格式为目标数据格式,其中,第一数据格式用于表示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节点标识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格式;或,响应于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二链路框架,确定第二数据格式为目标数据格式,其中,第二数据格式用于表示对节点标识数据进行随机处理的数据格式。
可选地,基于目标数据格式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基于第一数据格式获取第一链路框架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连接关系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
可选地,基于目标数据格式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基于第二数据格式利用哈希算法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转化处理,生成转化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链路的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传递路径用于表示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第一链路框架与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转化模块,用于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转化结果用于表示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链路的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链路的处理方法。
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传递路径用于表示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第一链路框架与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转化结果用于表示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容易想到的是,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可以将当前链路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进而解决了同一个业务系统中,两种链路追踪客户端难以兼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一般分布式链路追踪架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新框架对调用方法的记录原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框架对调用方法的记录原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从上游兼容旧框架原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上游新框架服务追踪链数据传递给下游旧框架服务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分布式链路追踪架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风险名单生成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名词或技术术语进行如下解释说明:
分布式调用链追踪系统:指的是通过收集分布式系统之中的请求链路的跟踪数据,实现对服务系统的监控。
Jaeger:为开源的分布式调用链追踪系统。
Pinpoint:为分布式性能检测工具。
SkyWalking:为可观测性分析平台。
Span:指记录系统完成的一次方法调用,也可以称之为节点,节点信息中包含调用链地址、节点地址、父节点地址等。
Trace:为调用链,是多个节点组成的有向无环图。
SpanID:节点的地址。
TraceID:调用链的地址。
RootSpan:调用链中的第一个节点。
ParentSpan:当前节点的父节点。
OpenTracing:是一个中立的与厂商无关、与平台无关的分布式追踪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规范,提供了统一接口方便开发者在自己的服务中集成一种或者多种分布式追踪的实现。
Hash:散列算法。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处理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传递路径用于表示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第一链路框架与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上述当前链路为当前正在使用的业务系统中的链路。其中,当前链路可以为第一链路还可以为第二链路。其中,第一链路可以为旧框架链路;第二链路可以为新框架链路。其中,旧框架链路为数据格式未经转化前的链路框架,新框架为数据格式转化后的链路框架,在旧框架链路中的数据格式未经转化之前,同一个链路中两种框架之间的数据格式不同,难以实现兼容。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转化链路框架中的数据格式,从而实现两种链路框架之间可以互相兼容。
上述传递路径可以表示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
上述节点可以用于记录系统完成的一次方法调用。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首先可以通过获取当前链路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调用关系,然后基于调用关系生成当前链路中的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标识数据,其中,父节点标识数据用于表示与每个节点关联的前一个节点的节点标识数据。最后基于父节点标识数据对当前链路中的多个节点进行连接,从而生成目标链路。
步骤S104,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
上述目标链路框架可以为第一链路框架,还可以为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链路下游的链路框架。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若当前链路是由第一链路框架将数据传递至第二链路框架,则可以确定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若当前链路是由第二链路框架将数据传递至第一链路框架,则可以确定第一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传递路径确定出目标链路框架,以便于根据目标链路框架确定出目标链路的节点标识数据。其中,节点标识数据可以代表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进一步的可以通过节点标识数据解决当前链路在不同链路框架中进行兼容的技术问题。
步骤S106,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转化结果用于表示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
上述节点标识数据可以代表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上述格式转化可以为将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数据的格式转化为目标链路数据格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链路数据格式可以为第一数据格式,目标链路格式还可以为第二数据格式。
其中,第一数据格式可以为旧框架的数据格式,其节点标识数据可能会重叠,第一数据格式可以用于表示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节点标识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格式;第二数据格式可以为新框架的数据格式,其随机生成的数据重叠概率较小,第二数据格式为可以用于表示对节点标识数据进行随机处理的数据格式。
上述转化结果可以用于表示当前链路是否可以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时,可以将第一链路框架中的第一数据格式确定为目标数据格式,然后再基于第一数据格式获取第一链路框架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连接关系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二链路框架时,可以将第二链路框架中的第二数据格式确定为目标数据格式,然后再基于第二数据格式利用哈希算法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转化处理,生成转化结果。
通过上述步骤,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传递路径用于表示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第一链路框架与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转化结果用于表示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容易想到的是,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可以将当前链路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进而解决了同一个业务系统中,两种链路追踪客户端难以兼容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确定与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基于目标数据格式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
上述目标数据格式可以为与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数据格式。当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时,目标数据格式可以为第一数据格式;当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二链路框架时,目标数据格式可以为第二数据格式。
在一般业务场景服务中,研发人员会选择使用一种分布式链路追踪工具,当对服务发起一次请求时,分布式链路追踪客户端会依次记录服务端的服务调用关系,形成一条调用链(也称Trace),用来模拟还原服务器处理情况。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一般分布式链路追踪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布式链路追踪工具一般包含3个组件:日志生产框架、日志采集器、日志数仓。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新框架对调用方法的记录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旧框架的链路地址为一个随机正整数,每个节点有两个核心属性,分别是链路地址、节点地址,同一条调用链路中每个节点的链路地址相同。调用链中的第一个节点的节点地址为”-”,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使用类似版本号的方式表示,假设该调用链路的链路地址为“2036422493”:则第一层节点的链路地址为“2036422493”,节点地址依次为”0.n”,其中n为正整数根据方法调用时间前后依次增加,如图3中的B节点节点地址为0.1,C节点节点地址为0.2。第二层节点的链路地址为“2036422493”,节点地址为”0.n.m”,n与上级节点相同,m的规则与n类似。如图3中的D节点节点地址为0.1.1;E节点的节点地址为0.1.2;G节点的节点地址为0.2.1;F节点的节点地址为0.2.2。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采用旧框架进行调用,节点地址依次递增的记录方式会加大追踪数据的重复概率,从而使得调用追踪数据重复概率大。其次,为了实现节点地址的依次递增,需要在底层加锁,会导致对业务系统性能影响大,当业务流量增大时对业务系统性能影响更明显。
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选择其他更合适的分布式链路追踪工具,这样会存在一个业务系统中使用两种分布式链路追踪客户端,根据现有技术,难以实现两种链路追踪客户端互相兼容,从而需要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先确定与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然后再基于目标数据格式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该结果可以用于表示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框架中的数据是否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链路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调用关系;基于调用关系生成当前链路中的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标识数据,其中,父节点标识数据用于表示与每个节点关联的前一个节点的节点标识数据;基于父节点标识数据对当前链路中的多个节点进行连接,生成目标链路。
上述父节点可以为当前链路中每个节点关联的前一个节点。
上述父节点标识数据可以用于连接当前链路中的多个节点。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获取当前链路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调用关系,基于调用关系生成当前链路中的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标识数据,基于父节点标识数据对当前链路中的多个节点进行连接,生成目标链路,进一步的可以将生成的目标链路给到处理端,待后续使用,从而解决同一个系统中不同链路之间难以兼容的技术问题。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采用新框架,链路地址和节点地址都采用64位随机生成数,可以有效降低一段时间内链路地址和节点地址的重复概率。另一方面将节点地址和父节点地址分开表示,从而使得在指定节点地址时,不用相互依赖,进一步提升效率。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新框架对调用方法的记录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新框架的链路地址是一个随机产生正整数,每个节点有三个核心属性分别为链路地址、节点地址、父节点地址,同一条链路中每个节点的链路地址相同。链路第一个节点A的节点地址和链路地址相同,当前节点的父节点为“0”.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上下级关系通过父节点来确定。假设该链路的链路地址为“152570699el181c8”,则链路第一个节点的链路地址和节点地址都为“152570699el181c8”,父节点地址为”0”。
则第一层节点,节点B的链路地址为“152570699el181c8”,父节点地址为“152570699el181c8”,则它的节点地址为任一64位16进制随机数,假设为“29af831527aa7d92”。当第二层节点,节点D的链路地址为“152570699el181c8”,父节点地址为“29af831527aa7d92”,则它的节点地址为任一64位16进制随机数,假设为“ad193413877847a8”。同理第二层节点,节点E的链路地址为“152570699el181c8”,父节点地址为“29af831527aa7d92”,则它的节点地址为任一64位16进制随机数,假设为“83455940231932df”。
可选地,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包括:响应于当前链路由第一链路框架传递至第二链路框架,确定第二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或,响应于当前链路由第二链路框架传递至第一链路框架,确定那个第一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
上述目标链路框架可以为第一链路框架,上述目标框架还可以为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链路下游的链路框架。
其中,第一链路框架可以为旧的链路框架,第二链路框架可以为新的链路框架。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若当前链路是由第一链路框架将数据传递至第二链路框架,由于第二链路框架为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因此,可以确定第二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若当前链路是由第二链路框架将数据传递至第一链路框架,由于第一链路框架为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因此,可以确定第一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从上游兼容旧框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调用追踪链路数据从旧框架传递到新框架,其中,旧框架为上述的第一链路框架,新框架为上述的第二链路框架,在旧框架中,假设服务端链路地址为“xxxx”,节点地址为“-”,若按照原本旧框架传输,则下一个节点的链路地址为“xxxx”,节点地址为“0.1”。可选的,可以采用新框架传输,当链路地址为“xxxx”,节点地址为“-”时,在生产端下游即服务端,接收到节点信息后,可以根据该信息通过哈希算法,生成符合新框架的节点信息。在哈希运算过程中,链路地址保持不变仍为“xxxx”,节点地址进入运算过程Hash(“0.1|server”),父节点地址也将进入运算过程Hash(“0|cl ient”)。运算完成之后,将产生新的节点地址、以及父节点地址,链路地址保持不变。其中,链路地址仍为“xxxx”,新的节点地址为“yyyy”,新的父节点地址为Hash(“0.1|server”),至此完成一次传输。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调用追踪链路数据从旧框架传递到新框架,其中,旧框架为的第一链路框架,新框架为的第二链路框架,在旧框架中,假设服务端链路地址为“xxx”,节点地址为“0.n.n…”;假设客户端链路地址“xxx”,节点地址“0.1”。在生产端下游即服务端,接收到节点信息后,根据该信息通过哈希算法,生成符合新框架的节点信息。
其中,链路地址会一直传递下去,假设上游传递的节点地址为“0.n.n…”,链路地址为“xxxx”,则生成的下游新框架兼容的节点信息为:
服务端节点:节点地址为Hash(“0.n.n…|server”);父节点地址为,Hash(“0.n…|cl ient”)。
客户端节点:节点地址为“yyyy”;父节点地址为Hash(“0.n.n…|server”)。
其中,“xxxx”、“yyyy”和“n”都为64位16进制随机数。其中,Hash(“0.n.n…|server”),Hash(“0.n…|cl ient”)为哈希算法。
可选地,确定与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包括:响应于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确定第一数据格式为目标数据格式,其中,第一数据格式用于表示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节点标识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格式;或,响应于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二链路框架,确定第二数据格式为目标数据格式,其中,第二数据格式用于表示对节点标识数据进行随机处理的数据格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链路框架可以为第一链路框架,此时,可以将第一数据格式确定为目标数据格式,可以根据第一数据格式获取第一链路框架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连接关系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该转化结果可以用于表示当前链路是否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链路框架可以为第二链路框架,此时,可以将第二数据格式确定为目标数据格式,然后再基于第二数据格式利用哈希算法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转化处理,生成转化结果,该转化结果可以用于表示当前链路是否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上游新框架服务追踪链数据传递给下游旧框架服务示意图,如图所示,当追踪链路数据从新框架传递到旧框架。在生产端,下游接收到节点信息后,根据旧协议传递改节点数据,假设上游传递客户端的节点地址为“yyyy”,链路地址为“xxxx”,父节点地址为“0”,若在新框架中继续传输,则新的节点地址会变为“yyyy”,链路地址仍为“xxxx”,新的父节点地址会变为“xxxx”。可选的,当下游服务端位旧框架时,则下游的接受到的节点信息为,节点地址是“yyyy”;客户端节点信息为,节点地址是“yyyy.1”,其中链路地址仍保持不变。在图6中通过一次请求,服务端可以发生两次跨模块调用。
可选地,基于目标数据格式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基于第一数据格式获取第一链路框架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连接关系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
上述第一数据格式为旧框架中的数据格式。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数据格式获取第一链路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连接关系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从而可以利用旧框架的处理方式对标识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标识数据能够兼容于旧框架。
可选地,基于目标数据格式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基于第二数据格式利用哈希算法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转化处理,生成转化结果。
上述第二数据格式为新框架中的数据格式。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二数据格式,利用哈希算法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转化处理,生成转化结果。从而可以利用新框架的处理方式对标识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标识数据能够兼容于新框架。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分布式链路追踪架构图,如图所示,在旧框架日志生产完成之后,会进行下一步操作日志采集,其中,日志采集可以兼容旧框架日志,采集完成之后可以进行志存储。新框架日志产生可以兼容旧框架调用,在新框架日志产生结束之后,会进行日志采集,之后再进行日志存储。
本发明以开放式链路为基准,在原有的日志生产、日志采集等的基础上,在新框架日志生产端和日志收集端增加兼容处理,从上下游,分客户端和服务端对节点地址进行不同的哈希运算,兼容了两种乃至多种不同的分布式追踪链路协议,使得同一条调用链的节点能够确定上下级关系,从而能完整的记录一条调用链。进而解决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同一个业务系统中两种及多种链路难以兼容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链路处理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优选应用场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风险名单生成装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传递路径用于表示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第一链路框架与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确定模块804,用于基于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转化模块806,用于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转化结果用于表示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目标链路框架中。
可选地,转化模块806,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第一转化单元,基于目标数据格式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链路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调用关系;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调用关系生成当前链路中的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标识数据,其中,父节点标识数据用于表示与每个节点关联的前一个节点的节点标识数据;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父节点标识数据对当前链路中的多个节点进行连接,生成目标链路。
可选地,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当前链路由第一链路框架传递至第二链路框架,确定第二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响应于当前链路由第二链路框架传递至第一链路框架,确定那个第一链路框架为目标链路框架。
可选地,转化模块806,还包括: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一链路框架,确定第一数据格式为目标数据格式,其中,第一数据格式用于表示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节点标识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格式;第二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目标链路框架为第二链路框架,确定第二数据格式为目标数据格式,其中,第二数据格式用于表示对节点标识数据进行随机处理的数据格式。
可选地,转化模块806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数据格式获取第一链路框架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二转化单元,用于基于连接关系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
可选地,第二转化单元,还包括:转化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二数据格式利用哈希算法对当前链路中处于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转化处理,生成转化结果。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链路的处理方法。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链路的处理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链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所述传递路径用于表示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所述第一链路框架与所述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基于所述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所述目标链路框架为所述第一链路框架和所述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
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所述转化结果用于表示所述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所述目标链路框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所述转化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链路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调用关系;
基于所述调用关系生成所述当前链路中的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标识数据,其中,所述父节点标识数据用于表示与所述每个节点关联的前一个节点的节点标识数据;
基于所述父节点标识数据对所述当前链路中的所述多个节点进行连接,生成目标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链路由所述第一链路框架传递至所述第二链路框架,确定所述第二链路框架为所述目标链路框架;
或,
响应于所述当前链路由所述第二链路框架传递至所述第一链路框架,确定那个所述第一链路框架为所述目标链路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为所述第一链路框架,确定第一数据格式为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用于表示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对所述节点标识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格式;
或,
响应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为所述第二链路框架,确定第二数据格式为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用于表示对所述节点标识数据进行随机处理的数据格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格式获取所述第一链路框架中多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基于所述连接关系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所述转化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格式利用哈希算法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转化处理,生成所述转化结果。
8.一种链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链路的传递路径,其中,所述传递路径用于表示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一链路框架和第二链路框架之间的传递方向,所述第一链路框架与所述第二链路框架中节点标识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传递路径确定目标链路框架,其中,所述目标链路框架为所述第一链路框架和所述第二链路框架中处于下游的链路框架;
转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当前链路中处于所述目标链路框架的节点标识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生成转化结果,其中,所述转化结果用于表示所述当前链路能够兼容在所述目标链路框架中。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链路的处理方法。
10.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链路的处理方法。
CN202210301953.6A 2022-03-25 2022-03-25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Active CN114679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1953.6A CN114679487B (zh) 2022-03-25 2022-03-25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1953.6A CN114679487B (zh) 2022-03-25 2022-03-25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9487A true CN114679487A (zh) 2022-06-28
CN114679487B CN114679487B (zh) 2023-12-22

Family

ID=82076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1953.6A Active CN114679487B (zh) 2022-03-25 2022-03-25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9487B (zh)

Citation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049A (zh) * 2005-02-04 2006-08-09 微软公司 分布式应用程序的面向对象和面向服务的表示之间的映射
US20070019561A1 (en) * 2001-04-24 2007-01-25 Peterson Diane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logging the operation of a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stem
CN101364926A (zh) * 2007-08-08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保护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90349A (zh) * 2006-02-27 2009-03-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分布式前向链路调度器
CN101626540A (zh) * 2008-07-11 2010-01-13 深圳市沃其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种移动终端多点接入系统
CN104346377A (zh) * 2013-07-31 2015-02-11 克拉玛依红有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唯一标识的数据集成和交换方法
CN107729210A (zh) * 2017-09-29 2018-0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分布式服务集群的异常诊断方法和装置
CN108462750A (zh) * 2018-03-22 2018-08-28 平安好房(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分布式调用追踪方法、业务系统、监控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213709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广东神马搜索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09408701A (zh) * 2018-11-08 2019-03-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爬虫爬取路径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9981750A (zh) * 2019-03-06 2019-07-0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流程系统、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266598A (zh) * 2019-06-20 2019-09-20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30288A (zh) * 2019-09-16 2019-11-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节点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75267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569174A (zh) * 2019-09-17 2019-12-13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ifi任务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0708212A (zh) * 2019-09-10 2020-01-17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中调用链路的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10941611A (zh) * 2019-11-06 2020-03-3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标识编码技术的标识解析系统实现方法
CN111478839A (zh) * 2020-04-09 2020-07-3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总线及操作系统解耦的分布式航空通信系统
CN112380184A (zh) * 2020-11-20 2021-02-1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事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8969A (zh) * 2019-08-29 2021-03-0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追踪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1621A (zh) * 2020-11-26 2021-03-16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506894A (zh) * 2020-12-02 2021-03-16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链路追踪的服务链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532295A (zh) * 2020-11-11 2021-03-19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基于专用链路信息节点的可重构星载信息网络构建方法
CN112653586A (zh) * 2019-10-12 2021-04-13 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全链路监控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应用性能管理方法
CN112910908A (zh) * 2021-02-09 2021-06-0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工业异构协议转换装置管理及协同转换方法
CN113254341A (zh) * 2021-05-31 2021-08-13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链路数据的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52607A (zh) * 2020-03-24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链路采集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89899A1 (zh) * 2020-09-24 2021-09-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链路状态的追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72630A (zh) * 2021-02-10 2021-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779121A (zh) * 2021-02-08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923258A (zh) * 2021-12-13 2022-01-11 北京九章云极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系统
CN114168421A (zh) * 2021-12-09 2022-03-11 上海甄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调用链的客户化代码兼容性分析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9561A1 (en) * 2001-04-24 2007-01-25 Peterson Diane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logging the operation of a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stem
CN1816049A (zh) * 2005-02-04 2006-08-09 微软公司 分布式应用程序的面向对象和面向服务的表示之间的映射
CN101390349A (zh) * 2006-02-27 2009-03-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分布式前向链路调度器
CN101364926A (zh) * 2007-08-08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保护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26540A (zh) * 2008-07-11 2010-01-13 深圳市沃其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种移动终端多点接入系统
CN104346377A (zh) * 2013-07-31 2015-02-11 克拉玛依红有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唯一标识的数据集成和交换方法
CN109213709A (zh) * 2017-06-30 2019-01-15 广东神马搜索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处理设备
CN107729210A (zh) * 2017-09-29 2018-0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分布式服务集群的异常诊断方法和装置
CN108462750A (zh) * 2018-03-22 2018-08-28 平安好房(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分布式调用追踪方法、业务系统、监控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475267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408701A (zh) * 2018-11-08 2019-03-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爬虫爬取路径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9981750A (zh) * 2019-03-06 2019-07-0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流程系统、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266598A (zh) * 2019-06-20 2019-09-20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8969A (zh) * 2019-08-29 2021-03-0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追踪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8212A (zh) * 2019-09-10 2020-01-17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中调用链路的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10430288A (zh) * 2019-09-16 2019-11-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节点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69174A (zh) * 2019-09-17 2019-12-13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ifi任务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653586A (zh) * 2019-10-12 2021-04-13 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全链路监控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应用性能管理方法
CN110941611A (zh) * 2019-11-06 2020-03-3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标识编码技术的标识解析系统实现方法
CN113452607A (zh) * 2020-03-24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链路采集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78839A (zh) * 2020-04-09 2020-07-3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总线及操作系统解耦的分布式航空通信系统
WO2021189899A1 (zh) * 2020-09-24 2021-09-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链路状态的追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32295A (zh) * 2020-11-11 2021-03-19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基于专用链路信息节点的可重构星载信息网络构建方法
CN112380184A (zh) * 2020-11-20 2021-02-1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事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1621A (zh) * 2020-11-26 2021-03-16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506894A (zh) * 2020-12-02 2021-03-16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链路追踪的服务链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79121A (zh) * 2021-02-08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910908A (zh) * 2021-02-09 2021-06-0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dn的工业异构协议转换装置管理及协同转换方法
CN113572630A (zh) * 2021-02-10 2021-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254341A (zh) * 2021-05-31 2021-08-13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链路数据的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8421A (zh) * 2021-12-09 2022-03-11 上海甄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调用链的客户化代码兼容性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3923258A (zh) * 2021-12-13 2022-01-11 北京九章云极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 YU: "Distribute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spatially interconnected systems with perturbed links", 《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
李兴来: "探究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中网链路负荷均衡方法",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
郑邦峰;: "分布式系统服务链追踪与监控", 工业技术创新, no. 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9487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inque et al. Microservices monitoring with event logs and black box execution tracing
US768527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latency in web services
CN111831548B (zh) 一种依赖关系拓扑图的绘制方法和装置
CN107181821A (zh) 一种基于sse规范的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1400127B (zh) 业务日志的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08632111A (zh) 一种基于日志的服务链路监控方法
CN102904774B (zh) 终端、服务器和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法
CN111737207B (zh) 展示、归集分布式系统中服务节点的日志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92246A (zh) 金融交易链路的问题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416557B (zh) 调用关系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040032A (zh) 一种协议转换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547430A (zh) 一种开发服务网关系统及开发服务网关
CN115412592B (zh) 业务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CN114679487B (zh) 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2579699A (zh) 业务数据处理链路的质量监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579352A (zh) 业务数据处理链路的质量监控结果生成方法、存储介质及质量监控系统
CN114157561B (zh) 故障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US84294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analysis
CN11342273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13434604B (zh) 一种时序数据库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67604A (zh) 基于微服务系统的服务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CN115987858A (zh) 区块链网络的压力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141366B (zh) 报文报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62079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7424887A (zh) 一种错误码上传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