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6712A -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76712A CN114676712A CN202210205368.6A CN202210205368A CN114676712A CN 114676712 A CN114676712 A CN 114676712A CN 202210205368 A CN202210205368 A CN 202210205368A CN 114676712 A CN114676712 A CN 1146767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shell
- rod
- block
- device ba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缓冲组件,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方壳,方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簧,顶起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踏板,操作者通过本装置中的升降缓冲组件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阻拦,可以更加方便安保人员进行人员管理,并且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很好的对其进行保护,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安保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通过延时组件可以在学生走后可以自动将门进行关闭,在RFID芯片与信号接发器的作用下可以对学生佩戴的射频卡进行扫描,并且将信号发送给学生家长,可以使得学生家长更加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进校、离校时间,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系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系统,它通过射频无线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网络构成。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意学生在学校的安全,进而需要在学生进出校门进行统计,现在的学校门口多数由安保人员对学生的进出进行统计后将校门打开,对学生进行放行,而且在学生出门后安保人员还需要将门关闭上锁,但是当有较多的学生陆续进出校,这样不仅会浪费较多的时间,而且会增大安保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现在的学生家长需要知道学生的到校时间与离校时间,进而可以对孩子的行踪进行一定的了解,但是现在的学校只能通过学校的老师与家长沟通后,才可以了解到学生何时到校离校,这样学生家长就无法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行程。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保人员需要多次的进行开门关门会增大安保人员的劳动强度,学生家长无法及时的了解到学生何时进校离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缓冲组件,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方壳,方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簧,顶起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踏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缓冲组件包括滑轨,滑轨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部,滑轨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棘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固定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棘杆,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滑轨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移动块更好的进行移动,并且在转动齿轮与固定齿条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移动块向上移动,在棘轮与棘杆的作用下可以在移动块升起到一定高度时对其进行卡合,防止其反转。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表面开设有滑槽,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固定齿条啮合在转动齿轮的外部,棘轮的规格与棘杆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移动块的表面开设有长槽,连接杆滑动连接在长槽的内侧,方壳的底部设置有触点,缓冲块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底部,滑轨的外部设置有触板。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连接杆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移动块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并且在支撑弹簧与缓冲块的作用下在其快速下降时不会对外壳造成冲击,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时间。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推动卡合组件,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外部设置有延时组件,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RFID芯片,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发器。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推动卡合组件可以在学生进校离校时进行阻拦,进而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供RFID芯片对学生佩戴的射频卡进行扫描,并且通过信号接发器将学生的进校离校时间发送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中。
优选的,所述推动卡合组件包括固定壳,固定壳固定连接在移动块的内部,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推动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凹壳,凹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杆。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推动气缸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推杆与支撑板运动,在推杆与支撑板的作用下可以在对学生进行阻拦。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表面开设有圆孔,圆孔的规格与推杆的规格相匹配,外壳的表面开设有凹孔,凹孔的规格与支撑板的规格相匹配,支撑板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方孔,凹壳固定连接在方孔的内侧,每个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凹壳,其中一个凹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杆,凹壳的规格与卡杆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两个支撑板运动后接触可以有效地将学生进行阻拦,并且在凹壳与卡杆的作用下可以使得两个支撑板在接触时相互固定。
优选的,所述延时组件包括转轮,转轮转动连接在挡板的外部,挡板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槽轮,传动齿轮的外部啮合有小齿轮。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转轮转动带动槽轮转动,槽轮转动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小齿轮转动,进行一定的延时。
优选的,所述转轮的外部设置有拨杆,槽轮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规格与拨杆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小齿轮的外部设置有触块,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触块规格相匹配的触杆。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拨杆与凹槽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转轮转动带动槽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深孔,RFID芯片固定连接在深孔的内侧。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两个RFID芯片可以更好的对学生佩戴的射频卡进行扫描。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信号接发器固定连接在固定孔的内侧,RFID芯片与信号接发器均有两个且成对称分布。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两个信号接发器可以更加快速的将信号发送给学生家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转轮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二,电机一、电机二、电磁铁、推动气缸、RFID芯片、信号接发器均与电源电连接,学生需要佩戴与RFID芯片同规格的射频卡。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通过本装置中的升降缓冲组件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阻拦,可以更加方便安保人员进行人员管理,并且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很好的对其进行保护,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安保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通过延时组件可以在学生走后可以自动将门进行关闭,在RFID芯片与信号接发器的作用下可以对学生佩戴的射频卡进行扫描,并且将信号发送给学生家长,可以使得学生家长更加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进校、离校时间,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壳内部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延时组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图6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升降缓冲组件;21、滑轨;22、移动块;23、固定齿条;24、连接杆;25、转动齿轮;26、棘轮;27、电磁铁;28、固定弹簧;29、棘杆;210、支撑弹簧;211、缓冲块;3、方壳;4、顶起弹簧;5、踏板;6、推动卡合组件;61、固定壳;62、推动气缸;63、推杆;64、支撑板;65、凹壳;66、卡杆;7、挡板;8、延时组件;81、转轮;82、传动齿轮;83、槽轮;84、小齿轮;9、RFID芯片;10、信号接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中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包括外壳1。
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缓冲组件2,升降缓冲组件2包括滑轨21,滑轨2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滑轨2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2,移动块2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23,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25,转动齿轮2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棘轮26,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7,电磁铁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28,固定弹簧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棘杆29,移动块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210,支撑弹簧2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211。
在滑轨21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移动块22更好的进行移动,并且在转动齿轮25与固定齿条23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移动块22向上移动,在棘轮26与棘杆29的作用下可以在移动块22升起到一定高度时对其进行卡合,防止其反转,滑轨2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移动块22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固定齿条23啮合在转动齿轮25的外部,棘轮26的规格与棘杆29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移动块22的表面开设有长槽,连接杆24滑动连接在长槽的内侧,方壳3的底部设置有触点,缓冲块21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底部,滑轨21的外部设置有触板。
通过连接杆2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移动块22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并且在支撑弹簧210与缓冲块211的作用下在其快速下降时不会对外壳1造成冲击,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时间,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方壳3,方壳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簧4,顶起弹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踏板5。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中图5-7,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缓冲组件2,升降缓冲组件2包括滑轨21,滑轨2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滑轨2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2,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方壳3,方壳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簧4,顶起弹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踏板5。
移动块22的内部设置有推动卡合组件6,推动卡合组件6包括固定壳61,固定壳61固定连接在移动块22的内部,固定壳6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62,推动气缸6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推杆63,推杆63远离推动气缸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4,支撑板6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凹壳65,凹壳6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杆66,固定壳61的表面开设有圆孔,圆孔的规格与推杆63的规格相匹配,外壳1的表面开设有凹孔,凹孔的规格与支撑板64的规格相匹配,支撑板64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支撑板64的表面开设有方孔,凹壳65固定连接在方孔的内侧,每个支撑板6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凹壳65,其中一个凹壳6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杆66,凹壳65的规格与卡杆66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两个支撑板64运动后接触可以有效地将学生进行阻拦,并且在凹壳65与卡杆66的作用下可以使得两个支撑板64在接触时相互固定,在推动气缸62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推杆63与支撑板64运动,在推杆63与支撑板64的作用下可以在对学生进行阻拦。
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7,挡板7的外部设置有延时组件8,延时组件8包括转轮81,转轮81转动连接在挡板7的外部,挡板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82,传动齿轮8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槽轮83,传动齿轮82的外部啮合有小齿轮84,通过转轮81转动带动槽轮83转动,槽轮83转动带动传动齿轮82转动,传动齿轮82转动带动小齿轮84转动,进行一定的延时,转轮81的外部设置有拨杆,槽轮83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规格与拨杆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小齿轮84的外部设置有触块,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与触块规格相匹配的触杆。
通过拨杆与凹槽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转轮81转动带动槽轮83转动,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RFID芯片9,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发器10,通过推动卡合组件6可以在学生进校离校时进行阻拦,进而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供RFID芯片9对学生佩戴的射频卡进行扫描,并且通过信号接发器10将学生的进校离校时间发送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中,外壳1的表面开设有深孔,RFID芯片9固定连接在深孔的内侧,外壳1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信号接发器10固定连接在固定孔的内侧,RFID芯片9与信号接发器10均有两个且成对称分布,两个RFID芯片9与信号接发器10可以更好的对学生佩戴的射频卡进行扫描,并且可以更加快速的将信号发送给学生家长。
工作原理:当学生需要进入学校时,这时学生站立在踏板5的顶部,这时学生压动踏板5运动,踏板5压动顶起弹簧4与触点接触,这时电源为RFID芯片9通电,RFID芯片9通电运行对学生佩戴的射频卡进行扫描,这时RFID芯片9将扫描后的信号发送给信号接发器10,这时信号接发器10将信号发送给对应的学生家长,这样家长就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进校离校时间,这时操作者控制电源为推动气缸62通电,推动气缸62通电运行带动推杆63运动,推杆63运动带动支撑板64运动,这时卡杆66不再与凹壳65卡合,进而对支撑板64进行收回。
这时学生运动进入学校,踏板5在顶起弹簧4的作用下不再与触点接触,这时电源不再为推动气缸62通电,同时电源为电机二通电,电机二通电运行带动转轮81转动,转轮81转动在拨杆与凹槽的作用下带动槽轮83转动,槽轮83转动带动传动齿轮82转动,传动齿轮82转动带动小齿轮84转动,小齿轮84转动带动触块运动,当触块与触杆接触时,这时电源不再为电机二通电,同时电源为推动气缸62通电,推动气缸62通电运行带动推杆63反向运动,推杆63运动带动支撑板64运动,这时卡杆66与凹壳65卡合。
当需要对校门进行较长时间的打开时,操作者控制电源为推动气缸62、电磁铁27和电机一通电,推动气缸62通电运行使得两个支撑板64不再接触,电磁铁27通电后产生磁性,进而吸引棘杆29压缩固定弹簧28运动,这时棘杆29不再与棘轮26卡合,这时电机一通电运行带动转动齿轮25反向转动,转动齿轮25反向转动带动固定齿条23运动,固定齿条23运动带动移动块22向下压缩支撑弹簧210运动,这时校门可以长时间打开,当需要对其进行关闭时,操作者控制电源为电机一通电,电机一通电运行带动转动齿轮25转动,转动齿轮25运动带动移动块22运动,当移动块22与触板接触时,这时电源不再为电磁铁27通电,同时电源为推动气缸62通电,这时电磁铁27磁性消失,棘杆29在固定弹簧28的作用下顶起,这时棘杆29与棘轮26卡合进而使得移动块22不再运动,推动气缸62通电运行使得两个支撑板64相接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缓冲组件(2),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方壳(3),方壳(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簧(4),顶起弹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踏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缓冲组件(2)包括滑轨(21),滑轨(2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滑轨(2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2),移动块(2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23),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25),转动齿轮(2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棘轮(26),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7),电磁铁(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28),固定弹簧(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棘杆(29),移动块(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210),支撑弹簧(2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移动块(22)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固定齿条(23)啮合在转动齿轮(25)的外部,棘轮(26)的规格与棘杆(29)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移动块(22)的表面开设有长槽,连接杆(24)滑动连接在长槽的内侧,方壳(3)的底部设置有触点,缓冲块(21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底部,滑轨(21)的外部设置有触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2)的内部设置有推动卡合组件(6),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7),挡板(7)的外部设置有延时组件(8),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RFID芯片(9),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发器(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合组件(6)包括固定壳(61),固定壳(61)固定连接在移动块(22)的内部,固定壳(6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气缸(62),推动气缸(6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推杆(63),推杆(63)远离推动气缸(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4),支撑板(6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凹壳(65),凹壳(6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杆(6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61)的表面开设有圆孔,圆孔的规格与推杆(63)的规格相匹配,外壳(1)的表面开设有凹孔,凹孔的规格与支撑板(64)的规格相匹配,支撑板(64)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支撑板(64)的表面开设有方孔,凹壳(65)固定连接在方孔的内侧,每个支撑板(6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凹壳(65),其中一个凹壳(6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杆(66),凹壳(65)的规格与卡杆(66)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组件(8)包括转轮(81),转轮(81)转动连接在挡板(7)的外部,挡板(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82),传动齿轮(8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槽轮(83),传动齿轮(82)的外部啮合有小齿轮(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81)的外部设置有拨杆,槽轮(83)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规格与拨杆的规格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小齿轮(84)的外部设置有触块,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与触块规格相匹配的触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开设有深孔,RFID芯片(9)固定连接在深孔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信号接发器(10)固定连接在固定孔的内侧,RFID芯片(9)与信号接发器(10)均有两个且成对称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05368.6A CN114676712A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05368.6A CN114676712A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76712A true CN114676712A (zh) | 2022-06-28 |
Family
ID=8207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05368.6A Withdrawn CN114676712A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76712A (zh) |
-
2022
- 2022-03-02 CN CN202210205368.6A patent/CN11467671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365614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回弹防护结构的人脸识别门禁装置 | |
CN203879078U (zh) | 一种智能车位锁 | |
CN206844753U (zh) | 一种不占用道路的路边停车车架装置 | |
CN114676712A (zh) |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识别学生进出校设备 | |
NL2020095A (en) | Variable-speed Circulating Book Borrowing and Returning Conveyor Suitable for the Subway Station Platform | |
CN204883830U (zh) | 小区物业计算机管理系统 | |
CN106760746A (zh) | 一种不占用道路的路边停车车架装置及方法 | |
CN220450733U (zh) | 一种地铁站用自动检票闸门 | |
CN204984125U (zh) | 一种智能远程遥控电动车库门系统 | |
CN113963470A (zh) | 一种智能化门禁闸机设备及其系统 | |
CN203625806U (zh) | 一种加宽通道翼闸闸机 | |
CN201180448Y (zh) | 防雨自动关闭窗 | |
CN110778191A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立体车库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5117598U (zh) | 一种高速公路etc防蹭卡装置 | |
CN215769858U (zh) | 一种方便记录人流量的会展用智慧门闸 | |
CN109035531B (zh) | 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 |
CN211974532U (zh) | 共享隐形地下节能立体车库装置 | |
CN213540491U (zh) |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隧道防护门闭门装置 | |
CN211294019U (zh) | 一种智慧工地门禁装置 | |
CN207866942U (zh) | 电动工具检测装置 | |
CN209854599U (zh) | 一种高速公路门禁设备 | |
CN210396298U (zh) | 一种物联网立体车库模拟系统 | |
CN208184323U (zh) | 四杆侧方升降式立体车位 | |
CN203269241U (zh) | 一种电梯访客功能实现系统 | |
CN221142587U (zh) | 一种快速抬杆且防砸的停车道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