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3161A - 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3161A
CN114673161A CN202210372237.7A CN202210372237A CN114673161A CN 114673161 A CN114673161 A CN 114673161A CN 202210372237 A CN202210372237 A CN 202210372237A CN 114673161 A CN114673161 A CN 114673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soil
area
slope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22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倩
余蔚青
陈晓枫
李熙
石元平
张灿
李璇
王熙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Priority to CN2022103722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31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3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3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18Making embankments, e.g. dikes, d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属于土石方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以塔基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的地形参数;依据所述地形参数确定施工线路;根据所述地形参数中的施工区域的坡度值确定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和余土异位处置施工区域;施工时将施工区表土剥离并堆放在特定地点;施工至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时,将余土回填至所述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施工至余土异位处置施工区域时,将余土回填至特定结构回填区;将剥离的表土回覆。本发明技术方案避免了临时道路施工余土处置不利导致的水土流失状况,通过采用余土原位处置、异位处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临时道路施工范围内的土石方平衡。

Description

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土石方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网建设施工过程中,因山丘区机械化施工临时道路开挖回填扰动面积较大,表土剥离及余土处置缺乏管控,临时道路边坡容易出现基岩裸露、缺土少土、溜坡溜渣、植被恢复困难等问题,这是由于输电线路是沿着山区走廊布设,因此水保施工场地不足、土壤条件差,特别是机械化施工方式条件下,还考虑需要计列不同坡度转场道路等情况,更是操作繁琐、施工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且后期恢复困难。
因此,如何将临时道路施工中产生的余土进行合理的处置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阐述的如何将临时道路施工中产生的余土进行合理的处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获取以塔基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的地形参数,所述地形参数包括可形成回填区的地形结构参数;依据所述地形参数确定施工线路,所述施工线路至少经过一次特定结构回填区;根据所述地形参数中的施工区域的坡度值确定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和余土异位处置施工区域;施工时将施工区表土剥离并堆放在特定地点;施工至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时,将余土回填至所述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施工至余土异位处置施工区域时,将余土回填至所述特定结构回填区;将剥离的表土回覆。
可选地,所述特定结构回填区设置为U形,形成U形回填区,所述U形回填区可多次回填余土。
可选地,所述U形回填区的转弯半径大于第一预设值,首次回填余土形成的道路坡面角度大于下一次回填余土形成的坡面角度。
可选地,对于施工道路区域,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一预设坡度范围时,对施工区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按预设的堆放参数堆放在道路外侧边际;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二预设坡度范围或第三预设坡度范围时,采用半挖半填方式,以第二预设值为一个道路单位,将该单位土体挖掘完成并拍实在道路坡体外侧后进行下一个单位作业,施工完成后,在施工道路与山体相邻的一侧设置排水沟。
可选地,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四预设坡度范围时,对余土进行异位处置,将挖掘的余土堆放到U形回填区。
可选地,各个路段回填余土的坡面长度小于第一预设坡面长度。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在施工前的道路选线阶段,先获取预设施工区域的地形参数,选出有利于施工设备以及余土转移的道路和余土回填区,施工初始阶段先将表土剥离,保留养分含量高的土壤,在后期施工结束后将剥离的表土回覆,有利于施工区植被的快速恢复,防止水土流失,通过采用余土原位处置、异位处置相结合的方式,从工程措施、临时措施等方面进行余土处置消纳,实现临时道路施工范围内的土石方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特定结构回填区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U形回填区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表土剥离与余土原位处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表土回覆与临时排水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参见图1所示,包括:
S10:获取以塔基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的地形参数,所述地形参数包括可形成回填区的地形结构参数。
在工程的初始阶段,施工人员获得铁塔的安装地点后,需要对以铁塔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地形进行勘察获取地形参数,如山体坡度和回填区的地形结构参数,充分考虑机械化施工与常规施工方式的不同,综合评估临时道路选线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及长度,其中,回填区指的是吸收余土的区域,这样便于后续的道路规划,能有效地避开不利于施工的地形。
S20:依据所述地形参数确定施工线路。所述施工线路至少经过一次特定结构回填区。
根据获得的地形参数,可以有效地避开陡坡、地质疏松区和岩石区等施工困难的地形,然后进行施工线路的规划,确定出需要修筑的由周边可利用道路通往铁塔安装位置的道路,并确定需要修筑的道路的宽度和长度,确定出的施工线路至少要经过一次特定结构的回填区,保证施工时能顺利的将余土填至特定结构回填区。其中,施工道路的开挖宽度可以在3米至3.5米的范围内。
S30:根据所述地形参数中的施工区域的坡度值确定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和余土异位处置施工区域。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施工区域的坡度值,判断出该施工区域应进行余土原位处置还是余土异位处置,得出结论后确定出余土原位处置和余土异位处置的区域,在设置余土异位处置所需要的特定结构回填区时,可以利用山体的等高线内凹的沟谷将特定结构回填区设置成“U形”,并将转弯处的道路宽度增加来扩大回填余土的容量,节省空间,转弯处的半径可以在6米以上,且该U形回填区可以多次回填,第一次回填余土时形成的道路坡面比可以是1:1.5,下次回填时,可以采用道路坡面比小于1:1.5的形式进行阶梯形状整地。
S40:施工时将施工区表土剥离并堆放在特定地点。
在施工初始阶段,首先将施工区的表土剥离并对方在特定地点,施工结束后将表土回覆至施工区,有利于施工区的植被快速恢复,防止水土流失。
S50:施工至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时,将余土回填至所述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
在施工至余土原位处置回填区时,先将施工区域的表土剥离对方在提前规划好的区域,并可用防尘网盖住剥离的表土。
S60:施工至余土异位处置施工区域时,将余土回填至所述特定结构回填区。
将施工区无法消化的余土,进行异位回填,避免了因施工余土随处堆放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生。
S70:将剥离的表土回覆。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特定结构回填区设置为U形,形成U形回填区,所述U形回填区可多次回填余土,所述U形回填区的转弯半径大于第一预设值,首次回填余土形成的道路坡面角度大于下一次回填余土形成的坡面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U形回填区的转弯处半径时,为了尽可能多的吸收余土,可以将转弯半径设置在6米以上,且该U形回填区可以多次回填,第一次回填余土时形成的道路坡面可以是1:1.5,下次回填时,可以采用道路坡面比小于1:1.5的形式进行阶梯形状整地。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对于施工道路区域,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一预设坡度范围时,对施工区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按预设的堆放参数堆放在道路外侧边际。示例性的,第一预设坡度范围可以是坡度小于1:2,在该路段施工时,表土隔10米至20米分段剥离后沿道路外侧带状堆放成龟背形,其中,堆土宽度为1米至2米,堆土高度为0.4米至0.7米,且按1∶1.5放坡小于黏土安息角35°在道路外侧边际堆放,并采取彩条布或防尘网覆盖。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二预设坡度范围或第三预设坡度范围时,采用半挖半填方式,以第二预设值为一个道路单位,将该单位土体挖掘完成并拍实在道路坡体外侧后进行下一个单位作业,施工完成后,在靠近山体内侧设置排水沟,其中,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二预设坡度范围时进行表土剥离。示例性的,第二预设坡度范围可以是坡度在1:2至1:1.2以内,表土剥离完成后,采用半挖半填的方式,以挖掘机旋转作业直径长度5米至7米作为一个道路单位,对前方坡体分两次挖掘,第一次挖掘的余土堆放在挖掘机右后方的道路坡顶边缘,每堆堆放宽为0.8米至1.2米,高为0.4米至0.5米,长为2米至4米,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挖掘,第二次挖掘产生的余土随坡回填在坡体外侧并拍实,达到道路宽度后,继续下一个单位作业。需要注意的是,该处路段通常坡度较大,在道路开挖完成后靠近山体内侧设置排水沟,并进行表土回覆。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三预设坡度范围时不进行表土剥离。示例性的,第三预设坡度范围可以是坡度在1:1.2-1:0.6以内,在该路段进行施工时,因坡度较大,表土剥离困难,且采用半挖半填的形式施工时,对该施工区的植被影响较小,因此在该施工路段不进行表土剥离,直接采用半挖半填的形式,以挖掘机旋转作业直径长度5米至7米作为一个道路单位,直接挖掘前方土体,随坡回填在坡体外侧并拍实,达到道路宽度后,继续下一个单位作业。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四预设坡度范围时,对余土进行异位处置,将挖掘的余土堆放到U形回填区。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预设坡度范围为坡度大于1:0.6,在该路段开挖往往直达基岩,因坡度过大,开挖余土量大,施工道路余土原地无法处置,所以进行异位回填,不能在开挖作业时直接将产生的余土顺坡溜,必须通过运输车运输至在施工道路选线阶段设置的U形回填区。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各个路段回填余土的坡面长度小于第一预设坡面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坡面长度可取3米。
此外,在进行施工时,还可增加道路临时排水措施、道路开挖植被保留措施和边坡工程及植被措施。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施工道路应做好排水,要求在山坡内侧开挖排水沟将水引至施工区域外,施工道路区排水沟断面为梯形或矩形,示例性的,施工道路倾斜度可取2%,排水沟优先采用土质排水沟结构,大于35°坡处,沟内覆盖土工布,沟两侧延伸出30cm,土石块盖压固定。也可结合沟内播撒草籽采用20g/㎡厚的无纺布覆盖,沟两侧延伸出30cm,土石块盖压固定。最终形成生态植草沟,有助于路面排水,减少降雨对施工路面的冲刷,有利于固土护坡、植被恢复。
施工道路开挖作业尽量选取具有极佳恢复性能、固土护坡效果良好的原有植被区域,如各种荆条、构树、锦鸡儿、沙棘等灌木及芒草、竹类等灌草丛,该类区域植被相对低矮,容易压倒,同时可减少开挖量,便于形成路面;同时该类植物根系发达,具有极佳的恢复性能,能重新穿土而出,有助于固土护坡、植被恢复。因此注意保护开挖面上能再次萌发的特殊植物的根系,尽量采用压倒、割断及填埋措施,减少挖出其根茎,直接形成路面。
作为可选地实施例,在高度小于3米或坡度小于1:1.2的坡面,可迅速采取防尘网覆盖或采用植被恢复措施;在溜渣坡面,高差大于3米且坡度大于1:1.2,可将土地摊平后立即用土工格栅、铁丝网或椰丝毯等罩面护坡,后期进行表土回覆并撒播攀援植物以及用无纺布覆盖的综合施工。
临时道路可在施工架线阶段前后期进行土地整治,便于运输相关材料,同时撤掉场地表土剥离堆放处的临时毡盖,对裸露坡面及地表进行表土回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沿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以塔基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的地形参数,所述地形参数包括可形成回填区的地形结构参数;
依据所述地形参数确定施工线路,所述施工线路至少经过一次特定结构回填区;
根据所述地形参数中的施工区域的坡度值确定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和余土异位处置施工区域;
施工时将施工区表土剥离并堆放在特定地点;
施工至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时,将余土回填至所述余土原位处置施工区域;
施工至余土异位处置施工区域时,将余土回填至所述特定结构回填区;
将剥离的表土回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结构回填区设置为U形,形成U形回填区,所述U形回填区可多次回填余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回填区的转弯半径大于第一预设值,首次回填余土形成的道路坡面角度大于下一次回填余土形成的坡面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施工道路区域,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一预设坡度范围时,对施工区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按预设的堆放参数堆放在道路外侧边际;
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二预设坡度范围或第三预设坡度范围时,采用半挖半填方式,以第二预设值为一个道路单位,将该单位土体挖掘完成并拍实在道路坡体外侧后进行下一个单位作业,施工完成后,在靠近山体内侧设置排水沟,其中,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二预设坡度范围时进行表土剥离,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三预设坡度范围时不进行表土剥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开挖山体边坡坡度包含于第四预设坡度范围时,对余土进行异位处置,将挖掘的余土堆放到U形回填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个路段回填余土的坡面长度小于第一预设坡面长度。
CN202210372237.7A 2022-04-11 2022-04-11 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Pending CN1146731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2237.7A CN114673161A (zh) 2022-04-11 2022-04-11 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2237.7A CN114673161A (zh) 2022-04-11 2022-04-11 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3161A true CN114673161A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79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2237.7A Pending CN114673161A (zh) 2022-04-11 2022-04-11 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3161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29597U (zh) * 2016-01-17 2016-06-22 游洪臣 一种公路
CN113502825A (zh) * 2021-07-30 2021-10-15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区输电线路塔位机械化施工水保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29597U (zh) * 2016-01-17 2016-06-22 游洪臣 一种公路
CN113502825A (zh) * 2021-07-30 2021-10-15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区输电线路塔位机械化施工水保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炳等: "基于VIKOR 法输电线路工程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方案群决策研究", 《价值工程》, vol. 38, no. 1, pages 63 - 67 *
魏志军: "利川安家坝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no. 2, pages 17 - 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68227A (zh) 一种稀土迹地边坡生态防水力侵蚀系统及方法
CN108411856B (zh) 一种河道弃渣岸坡生态修复结构及方法
CN111663513B (zh) 基于谷坊群的浅埋厚煤层开采地表塌陷裂缝治理方法
CN103362135B (zh) 防崩岗、护水土的网草护坡
CN113235623A (zh) 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生态恢复的厚层基材客土喷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Reddy et al. FARM PONDS: A Climate Resilient Technology for Rainfed Agriculture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N104294830A (zh) 边坡生态防护及恢复方法及其布置结构
CN110800415A (zh) 一种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化治理方法
CN114032874A (zh) 一种黄土高原治沟造地的沟道土地整治结构及方法
CN111997072A (zh) 一种适用黄土滑坡裂缝回填处理方法
CN106688800A (zh) 尾矿库保水保肥土地复垦新工艺
CN114673161A (zh) 输变电工程山丘区临时道路施工扰动的余土处置方法
CN206245319U (zh) 一种防稀土迹地边坡水力侵蚀系统
CN113502825B (zh) 山区输电线路塔位机械化施工水保方法
CN109940033A (zh) 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客土修复方法
CN208346749U (zh) 一种河道弃渣岸坡生态修复结构
CN211037008U (zh) 一种高原区道路下边坡挂渣综合治理系统
CN211472454U (zh) 一种土地裂缝治理结构
CN113914265A (zh) 基于煤矸石填充技术的荒沟生态恢复及治理方法
CN204298833U (zh) 边坡生态防护及恢复用布置结构
CN105220299B (zh) 用于保护植被的三维立体草坪加固垫及其铺设方法
CN216820990U (zh) 一种植被恢复结构
CA2136422A1 (en) Organic geotextile
CN219297883U (zh) 一种sps高强排水生态植草坪广场
CN109083122A (zh) 深厚泥炭土地区施工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