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6566B - 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6566B
CN114666566B CN202011535829.3A CN202011535829A CN114666566B CN 114666566 B CN114666566 B CN 114666566B CN 202011535829 A CN202011535829 A CN 202011535829A CN 114666566 B CN114666566 B CN 114666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line
display
pixel
display panel
conta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58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6566A (zh
Inventor
马森
朱劲野
于静
韩天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58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6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6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6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6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三维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分光组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N个像素;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分光结构,被配置为形成N个视点,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该显示方法包括:获得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与N个视点一一对应的N个二维图像;根据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对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获得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将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输出给显示面板,以实现三维显示。

Description

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显示技术越来越备受关注。三维显示技术可以使显示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其原理在于,利用人的左右眼分别接收不同的画面,经过大脑对图像信息进行叠加重生后,可以构建出具有立体显示效果的影像。
但是,对于目前的基于分光组件(例如,柱镜光栅、视差屏障等)实现的多视点3D显示装置来说,由于分光组件与显示面板进行贴合时,对位精度不高,容易出现对位偏差,使得3D显示装置在进行3D显示时不能把左右眼图像完全分开,精确投射进对应的眼睛,即每个眼睛通常会看到其它视点的图像,这种干扰称之为串扰,从而导致显示效果非常差,严重影响观看体验,甚至可能出现无法正常观看的情况。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所述三维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分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N个像素;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分光结构,被配置为形成N个视点,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显示方法包括:获得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与N个视点一一对应的N个二维图像;根据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获得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将所述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输出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三维显示。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所述三维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分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N个像素;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分光结构,被配置为形成N个视点,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第一直线参数,生成包含所述第一直线参数对应的直线的测试图;其中,第一直线参数为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测试图输出给所述显示面板,并获取所述显示面板在显示所述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否平行;若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则将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上述的显示方法的步骤,或者,执行上述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三维显示装置,所述三维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分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N个像素;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分光结构,被配置为形成N个视点,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
还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显示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实现三维显示时,根据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出显示面板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根据确定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对所述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来得到的输出给显示面板的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如此,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3D显示的串扰,提升3D显示的立体感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3D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与分光组件进行贴合时对位精度的要求,降低了工艺难度,使得将任意显示屏和任意分光组件进行组合都能实现多视点3D显示,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三维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三维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与柱镜光栅放大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测试图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时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时的示意图;
图4A为显示面板中像素到对应的柱透镜的距离的示意图;
图4B为显示面板中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三维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生成测试图的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显示测试图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显示面板; 12-柱镜光栅; 13-隔垫介质层;
121-第一柱透镜; 122-第二柱透镜; 123-第三柱透镜;
124-第一边界线; 125-第二边界线; 126-轴线;
127-第三边界线; 80-三维显示装置; 81-分光组件;
82-处理器; 83-存储器; 84-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A和B中的至少一个”与“A和/或B”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以及A和B的组合。
相比于常规的平面显示,3D显示能够更真实的还原显示场景,给人以更加震撼的观看感受。3D显示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通常可将3D显示分为需要佩戴眼镜的3D显示系统(例如,使用快门式眼镜的3D显示系统或使用偏振式眼镜的3D显示系统)以及无需佩戴眼镜的3D显示(例如,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3D显示,利用柱镜光栅、狭缝、偏振分光、视差屏障等分光组件,把屏幕上显示的视差图像部分投射进左眼、部分投射进右眼,双眼分别看到3D场景不同视角的图像,人的大脑会将其融合产生3D感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显示装置,该三维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分光组件。其中,该分光组件,被配置为对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发出的光线进行分光处理,以在空间中形成N个视点。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沿行方向(即第一方向X)和列方向(即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像素,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可以划分为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可以包括:与分光组件提供的N个视点一一对应的N个像素。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像素可以是一个包括红色子像素(R子像素)、绿色子像素(G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B子像素)的像素单元。当然,还可以为其它,例如,每个像素可以仅是R、G、B三个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又例如,每个像素可以是一个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W子像素)的像素单元。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分光组件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分光组件可以由柱镜光栅来实现,也可以由视差屏障来实现。当然,还可以由其它结构来实现,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分光组件为柱镜光栅为例,如图1A所示,该三维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设置在显示面板11出光侧的隔垫介质层13以及设置在隔垫介质层13远离显示面板11一侧的柱镜光栅12。其中,显示面板11,被配置为显示具有N视点的三维图像;柱镜光栅12,被配置为提供N个视点,并将不同视点所对应的像素发出的光线投射到空间不同的区域,以实现三维显示(即多视点显示);隔垫介质层13,具有一定的厚度T,被配置为保证显示面板11处于柱镜光栅12的焦平面上,以得到最佳的准直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隔垫介质层贴合在显示面板和柱镜光栅之间,隔垫介质层的材料可以是玻璃、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透明材料。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光组件可以包括多个分光结构。例如,以分光组件由柱镜光栅来实现为例,该分光组件可以包括多个柱透镜(即每个分光结构为一个柱透镜),多个柱透镜可以彼此平行设置且沿该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又例如,以分光组件由视差屏障来实现为例,上述分光组件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交替排列的多个遮光条和多个透光条(即每个分光结构包括多个遮光条和多个透光条中位于相邻两个遮光条的中心线之间部分,也即包括一个透光条和分别位于该透光条两侧的半个遮光条)。其中,透光条可以设置为狭缝。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分光组件为柱镜光栅为例,如图1B所示,多个柱透镜可以彼此平行设置且沿该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其中,至少一个柱透镜所覆盖的显示面板的全部像素可以分成至少一个像素组,该至少一个像素组可以沿该至少一个柱透镜的延伸方向Z依次排列。其中,至少一个柱透镜所覆盖的像素是指通过该至少一个柱透镜进行分光的像素。例如,图1B示出了第一柱透镜121、第二柱透镜122和第三柱透镜123这三个柱透镜所覆盖的显示面板11中的全部像素所分成的全部像素组中的一个像素组(即图1B中虚线框内示出的部分)。
如图1B所示,柱镜光栅12与显示面板11之间具有一个夹角(例如,柱镜光栅的延伸方向Z与显示面板的第二方向Y之间具有一定夹角θ),通过柱镜光栅斜排的方式来提供N个视点。其中,图1B中共示出了28个视点。在柱镜光栅12与显示面板11的呈现一定夹角下,通过排图设计,可使得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柱镜光栅的相对位置成周期性变化(这里,像素可以仅指R、G、B三个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其中,图1B中每个子像素上标注的数字为其负责显示的视点的序号。例如,图1B中虚线框内的84个子像素为一个周期(即图1B中虚线框内示出的1号子像素(包括1号R子像素、1号G子像素和1号B子像素)至28号子像素(包括28号R子像素、28号G子像素和28号B子像素)可以为一个像素组,形成一个3D像素)。这里,不同视点所对应的子像素到柱镜光栅的轴线的距离不同(即图1B中不同视点序号的子像素到该子像素对应的柱透镜的轴线的距离不同),因此,所有像素组中对应于不同视点序号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线通过各自对应的柱透镜出射后的角度不同,从而,所有像素组中对应于不同视点序号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在空间中实现不同视点的分开(即所有像素组中对应于相同视点序号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线通过各自对应的柱透镜后形成一个视点),以在空间上分离或隔离分别在使用者左眼和右眼的方向上在显示面板上所显示的左眼图像部分和右眼图像部分,如此,可以实现3D显示。
经本公开发明人研究发现:图1B所示的具有多视点的3D显示装置对柱镜光栅的对位精度要求很高,只有当与相同视点对应的各个子像素(即所有像素组中对应于相同视点序号的子像素)与各自所对应的柱透镜的轴线均距离相等时,显示面板中相同视点对应的各个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柱镜光栅后在空间才能射到同一个区域。但是,目前柱镜光栅与显示面板进行对位贴合时,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而当柱镜光栅与显示面板的对位出现偏差时,如图1B所示的预先设置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预先设置的原始排图方式)将不再适用,此时,如果还是按照该原始排图方式将不同视点对应的二维图像(也可称为单视点图像、平面图像)进行排图来得到三维图像(也可称为多视点图像、立体图像),再驱动显示面板进行三维显示,将会出现串扰,显示效果非常差,严重影响观看体验,甚至可能出现无法正常观看的情况。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该三维显示装置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三维显示装置一致。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显示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获得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与N个视点一一对应的N个二维图像;
这里,与N个视点一一对应的N个二维图像是指由图像采集设备在不同方向(视点)捕捉到的图像。
步骤202:根据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像素可以是一个包括红色子像素(R子像素)、绿色子像素(G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B子像素)的像素单元。当然,还可以为其它,例如,每个像素可以仅是R、G、B三个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又例如,每个像素可以是一个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W子像素)的像素单元。这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这里,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可以是指分光组件的延伸方向Z与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X之间的夹角。如图1B所示,分光组件的夹角可以是指柱透镜的轴向方向Y与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X之间的夹角α。其中,延伸方向Z与第一方向X交叉。此外,分光组件的延伸方向Z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θ称为分光组件的对位角度,其中,θ=α-90°。
步骤203:根据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对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获得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
步骤204:将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输出给显示面板,以实现三维显示。
如此,由于在实现三维显示时,输出给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是根据由分光组件的倾斜角所确定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对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来得到的,那么,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3D显示的串扰,提升3D显示的立体感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3D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与分光组件进行贴合时,对分光组件的对位精度的要求,降低了工艺难度,使得将任意显示屏和任意分光组件进行组合都能实现多视点3D显示,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
下面对如何获得分光组件的实际倾斜角进行说明。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11~步骤2014:
步骤2011:获取输出给显示面板的测试图以及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
这里,获取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可以是指在显示面板显示测试图的过程中,通过第三方图像采集装置(例如,摄像头)在三维显示装置所提供的N个视点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视点对显示面板进行图像采集,所得到的图像。
步骤2012:确定获取到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否平行;
步骤2013:将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步骤2014:重新获取输出给显示面板的新测试图以及显示面板在显示新测试图时的新显示画面,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将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这里,执行步骤2012之后,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则可以执行步骤2013,将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作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则可以执行步骤2014,重新给显示面板输出新测试图,并获取显示面板在显示新测试图时的新显示画面,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将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这里,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不同。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012可以包括步骤2012a~步骤2012e:
步骤2012a:对测试图进行直线检测,获得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对应的第一直线参数;
步骤2012b:对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进行直线检测,获得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对应的第二直线参数;
步骤2012c:确定第二直线参数与第一直线参数是否相等;
步骤2012d:若第二直线参数与第一直线参数相等,则确定获取到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
步骤2012e:若第二直线参数与第一直线参数不相等,则确定获取到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
这里,第一直线参数、第二直线参数可以为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种。当然,还可以为其它,例如,第一直线参数、第二直线参数可以为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的数量。
例如,以第一直线参数、第二直线参数为直线的斜率为例,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斜率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斜率是相等的,则表明与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平行的;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斜率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斜率是不相等的,则表明与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不平行的。
又例如,以第一直线参数、第二直线参数为直线的倾斜角为例,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是相等的,则表明与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平行的;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是不相等的,则表明与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不平行的。
举例来说,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测试图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该测试图中可以包括:多条等间距、等倾斜角的直线,每个直线的宽度为1个像素。其中,图3A中示出了测试图中的3条直线。这里,由于显示面板是以像素为显示单元,因此,所生成的直线从微观上看必定是不连续的,而是阶梯形。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时的示意图,如图3B所示,虚线为测试图中的直线(即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直线),实线为显示画面中的直线(即通过柱透镜看到的直线),当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直线与柱透镜的轴线方向(即柱透镜的延伸方向Z)不平行时,通过柱透镜看到的直线将是不连续的,即用户眼睛实际看到的直线并不连续,而是一段一段的,并且用户眼睛实际看到的直线的倾斜角也与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直线的倾斜角是不相等的,也即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不平行的。其中,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之间的夹角越小,用户眼睛实际看到的直线分段数越少,用户眼睛实际看到的直线的倾斜角也越接近面板上显示的直线的倾斜角。图3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时的示意图,如图3C所示,虚线为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即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直线),实线为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即通过柱透镜看到的直线),当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直线与柱透镜的轴线方向(即柱透镜的延伸方向Z)平行时,通过柱透镜将看到一条条连续的直线,即用户眼睛实际看到的直线是连续的,并且用户眼睛实际看到的直线的倾斜角也与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直线的倾斜角是相等的,也即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平行的。这里,由于柱透镜的放大作用,实际看到的直线比面板上显示的直线粗。如此,根据此特征可检测出柱透镜的实际倾斜角度,按照步长Δα(即预设偏差值)依次生成包含不同倾斜角的直线的测试图,观察经过柱镜后的直线的形状,当观察到的直线连续时,即当显示画面中的直线(即通过柱透镜看到的直线)与测试图中的直线(即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直线)平行时,该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即为柱透镜的倾斜角(即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根据3D显示技术中多视点形成原理可知,不同视点之所以能够在空间分开,是由于各视点对应的像素距离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轴线(例如,柱透镜的轴线)的距离不同。其中,与分光结构的轴线(例如,柱透镜的轴线,即柱透镜的延伸方向Z上的直线)距离相同的像素发出的光线被该分光结构(例如,柱透镜)准直到相同的方向,在空间组成同一个视点;与分光结构的轴线(例如,柱透镜的轴线)距离不同的像素发出的光线被该分光结构(例如,柱透镜)准直到不同的方向,在空间不同的位置组成不同的视点。因此,当分光组件的对位角度(例如,柱镜光栅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称为柱镜光栅的对位角度)出现偏差时,原预先设计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原始对应关系(原始排图查找表)不再适用。那么,可以对每个像素到分光结构轴线(例如,柱镜轴线)的距离进行重新计算,以重新确定与分光组件的实际倾斜角对应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下面对如何基于分光组件的实际倾斜角来确定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21:
步骤2021:针对每个像素组,基于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的位置参数,确定出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与N个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02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21a至步骤2021c:
步骤2021a:基于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的位置参数,计算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包括:该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一一对应的N个距离参数;
步骤2021b:对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中的N个距离参数进行排序,获得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
步骤2021c:基于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以及预设的位序与视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与N个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每个像素,该像素的位置参数包括:该像素的顶点坐标或者该像素的中心点坐标。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每个像素,该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包括:该像素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轴线的距离或者该像素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边界线的距离。其中,轴线和边界线是指位于分光结构的延伸方向的直线。
这里,该像素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可以为该像素的中心点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轴线的距离,或者,可以为该像素的任一顶点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轴线的距离。类似地,该像素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边界线的距离可以为该像素的中心点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边界线的距离,或者,可以为该像素的任一顶点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边界线的距离。
举例来说,如图1B所示,第一柱透镜121、第二柱透镜122和第三柱透镜123均覆盖第一像素组(即图1B中虚线框所对应的像素组)中的部分像素,其中,第一柱透镜121与第一像素组中的2号子像素、5号子像素、8号子像素、11号子像素、14号子像素、17号子像素、20号子像素、23号子像素和26号子像素对应;第二柱透镜122与第一像素组中的1号子像素、4号子像素、7号子像素、10号子像素、13号子像素、16号子像素、19号子像素、22号子像素、25号子像素和28号子像素对应;第三柱透镜123与第一像素组中的3号子像素、6号子像素、9号子像素、12号子像素、15号子像素、18号子像素、21号子像素、24号子像素和27号子像素对应。这里,图1B中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柱透镜中,除第一个柱透镜和最后一个柱透镜之外,每两个相邻柱透镜中前一个柱透镜的右边界线与后一个柱透镜的左边界线重合。例如,第一柱透镜121的右边界线和第二柱透镜122的左边界线重合均可记为第二边界线125。
例如,如图1B所示,以17号子像素为例,那么,17号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可以包括:17号子像素到该17号子像素所对应的第一柱透镜121的左边界线(即第一边界线124)的距离、17号子像素到该17号子像素所对应的第一柱透镜121的右边界线(即第二边界线125)的距离、以及17号子像素到该17号子像素所对应的柱透镜的轴线126的距离中的一种。其中,17号子像素包括:17号R子像素、17号G子像素和17号B子像素,那么,17号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可以包括:17号R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17号G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和17号B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类似地,17号R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可以包括:17号R子像素到该17号R子像素所对应的柱透镜的第一边界线124的距离、17号R子像素到该17号R子像素所对应的柱透镜的第二边界线125的距离、以及17号R子像素到该17号R子像素所对应的柱透镜的轴线126的距离中的一种。以此类推,可以得到17号G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和17号B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
举例来说,以每个子像素的位置参数为该子像素的顶中心点坐标,每个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为该子像素的中心点到该子像素对应的柱透镜的左边界线为例,那么,如图4A所示,第一柱透镜121对应的每个子像素所对应的距离参数可以为该子像素的中心点到第一柱透镜121的左边界线(即第一边界线124)的距离,第二柱透镜122对应的每个子像素所对应的距离参数可以为该子像素的中心点到第二柱透镜122的左边界线(即第二边界线125)的距离,第三柱透镜123对应的每个子像素所对应的距离参数可以为该子像素的中心点到第三柱透镜123的左边界线(即第三边界线127)的距离。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的位序与视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第p位序与第q个视点对应,p、q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那么,步骤2021c可以包括:建立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中位于第p位序的距离参数所对应的像素与N个视点中的第q个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下面以分光组件为柱镜光栅,显示面板上的第(i,j)像素与柱镜光栅中的第p个柱透镜对应、以及该第(i,j)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为该第(i,j)像素的中心点到第p个柱透镜的左边界线的距离为例,对如何计算该第(i,j)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进行说明。
以显示面板的左下顶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坐标单位为1像素,柱镜光栅中的第p个柱透镜的左边界线可以如下公式(1)表示,那么,通过如下公式(2)至公式(5)即可计算出该第(i,j)像素的中心点到第p个柱透镜的左边界线的距离。如此,就计算出了该第(i,j)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
yp=kx+bp 公式(1);
k=tan(α) 公式(3);
bp=-k*p*Plens/cos(θ) 公式(4);
θ=α-90° 公式(5);
其中,(x(i,j),y(i,j))为第(i,j)像素的中心点坐标;k表示第p个柱透镜的左边界线的斜率;α表示第p个柱透镜的左边界线的倾斜角(即柱镜光栅的倾斜角,也即柱镜光栅的延伸方向Z与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X之间的夹角);θ表示柱镜光栅的对位角度(即柱镜光栅的延伸方向Z与显示面板的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Plens表示柱镜光栅中柱透镜的间距(例如,第p个柱透镜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特征);D(i,j)表示第(i,j)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例如,第(i,j)像素到第p个柱透镜的左边界线的距离)。
接下来,以此类推,就可以计算出与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一一对应的N个距离参数,即计算出了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
类似地,若第(i,j)像素为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像素单元,那么,第(i,j)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各自对应的距离参数。这里,基于红色子像素的中心坐标为(xR(i,j),yR(i,j))、绿色子像素的中心坐标为(xG(i,j),yG(i,j))、蓝色子像素的中心坐标为(xB(i,j),yB(i,j)),通过上述公式(2)至公式(5)即可计算出第(i,j)像素中每个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
举例来说,按照原设计的子像素周期性分组(例如,图1B中虚线框所示周期性),针对每个像素组内的每个子像素,按每个子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从小到大重新进行排序,距离最小的R子像素、距离最小的G子像素和距离最小的B子像素,赋予视点序号1;距离第二小的R子像素、距离第二小的G子像素和距离第二小的B子像素,赋予视点序号2;以此类推,对每个像素组内的每个子像素,进行重新编号,如此,就得到了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图4B示出了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在获得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与N个视点一一对应的N个二维图像之后,可以根据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出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对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获得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最后,将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输出给显示面板,以实现三维显示。如此,由于在实现三维显示时,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是根据确定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对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来得到的,而显示面板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根据确定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3D显示的串扰,提高了显示效果,从而,提升3D显示的立体感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3D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与分光组件进行贴合时对位精度的要求,降低了工艺难度,使得将任意显示屏和任意分光组件进行组合都能实现多视点3D显示,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维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该三维显示装置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三维显示装置一致。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三维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检测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基于预设的第一直线参数,生成包含第一直线参数对应的直线的测试图;
这里,第一直线参数为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种。当然,还可以为其它,例如,第一直线参数可以为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的数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502:将测试图输出给显示面板,并获取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
这里,获取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可以是指在显示面板显示测试图的过程中,通过第三方图像采集装置(例如,摄像头)在三维显示装置所提供的N个视点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视点对显示面板进行图像采集,所得到的图像。
步骤503:确定获取到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否平行;
步骤504: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则将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505: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则基于第一直线参数和预设偏移量,生成新的第一直线参数;基于新的第一直线参数,生成包含新的第一直线参数对应的直线的新测试图;
步骤506:重新将新测试图输出给显示面板,并重新获取显示面板在显示新测试图时的新显示画面,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将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这里,执行步骤503之后,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则可以执行步骤504,将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则可以执行步骤505至步骤506,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将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5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5031至步骤5033:
步骤5031:对显示画面进行直线检测,获得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对应的第二直线参数;
这里,第二直线参数可以为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种。当然,还可以为其它,例如,第二直线参数可以为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的数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5032:确定第二直线参数与第一直线参数是否相等;
步骤5033:若第二直线参数与第一直线参数相等,则确定获取到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
步骤5034:若第二直线参数与第一直线参数不相等,则确定获取到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
例如,以第一直线参数、第二直线参数为直线的斜率为例,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斜率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斜率是相等的,则表明与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平行的;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斜率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斜率是不相等的,则表明与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不平行的。
又例如,以第一直线参数、第二直线参数为直线的倾斜角为例,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是相等的,则表明与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平行的;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是不相等的,则表明与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不平行的。
下面对如何生成包含有直线的测试图,并显示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设待生成的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为β(即预先设置的第一直线参数为β),其中,β为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与第一方向X之间的夹角。若显示面板显示该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即第二直线参数)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β相等,表明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此时,检测出的分光组件的倾斜角为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β。若显示面板显示该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即第二直线参数)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β不相等,表明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此时,给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β加上预设偏移量Δβ,作为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即新的第一直线参数),依次类推循环,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即新的第二直线参数)与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即新的第一直线参数)相等,即重新获取到的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时,将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例如,显示面板的像素可用二维矩阵表示,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有m×n个像素,以显示面板的左下顶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坐标单位为1像素,那么,第(i,j)像素的中心点坐标可以记为(m+1-i-0.5,j-0.5)。
以坐标原点为第一条直线的起点,测试图中包含的多个直线的表达式为
yq=Kx+bq (公式6);
K=tan(β) (公式7);
bq=-K(q-1)d (公式8);
其中,q为测试图中直线的序号;K表示第q个直线的斜率;β表示第q个直线的倾斜角;D(i,j,q)表示第(i,j)像素的中心点到第q个直线的距离;d表示多个直线之间的间距;(x(i,j),y(i,j))为第(i,j)像素的中心点坐标。
举例来说,生成直线时,各子像素的点亮规则可以为:当D(i,j,q)≤0.5时,表明第(i,j)像素的中心点到第q个直线的距离小于半个像素宽度,此时,可以令第(i,j)像素显示255灰阶。当D(i,j,q)>0.5时,表明第(i,j)像素的中心点到第q个直线的距离小于半个像素宽度,此时,可以令第(i,j)像素显示0灰阶。在图7中,阴影表示的像素为被点亮的像素。
这里,多个直线之间的间距可以为d个像素。例如,d的取值可以为4、5、6等正整数。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三维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可以基于预设的第一直线参数,生成包含第一直线参数对应的直线的测试图。然后,将测试图输出给显示面板,并获取显示面板在显示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接下来,确定获取到的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否平行。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则将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若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则基于第一直线参数和预设角度偏移量,生成新的第一直线参数;基于新的第一直线参数,生成包含新的第一直线参数对应的直线的新测试图;重新将新测试图输出给显示面板,并重新获取显示面板在显示新测试图时的新显示画面,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将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如此,能够准确检测出分光组件的倾斜角。这样,将该检测方法应用到实现三维显示的场景中时,能够根据检测到的准确的分光组件的倾斜角来确定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确定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对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来得到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进而,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3D显示的串扰,提高了显示效果,从而,提升3D显示的立体感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3D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与分光组件进行贴合时对位精度的要求,降低了工艺难度,使得将任意显示屏和任意分光组件进行组合都能实现多视点3D显示,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三维显示装置80,其中,该三维显示装置8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11出光侧的分光组件81,显示面板11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N个像素;分光组件81包括:多个分光结构,被配置为形成N个视点,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82以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8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83,其中,处理器82执行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显示方法的步骤,或者,可以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处理器82和存储器83可以通过总线84相连。处理器82和存储器83通过总线8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专用集成电路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总线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84。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或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
此外,上述三维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或膜层,例如栅线、数据线、像素电极、公共电极等用于显示的各种部件等。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三维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三维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显示方法的步骤,或者,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公开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EEPROM、闪存(Flash RAM)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虽然本公开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公开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分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N个像素;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分光结构,被配置为形成N个视点,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与N个视点一一对应的N个二维图像;
根据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获得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
将所述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输出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三维显示;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针对每个像素组,基于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的位置参数,计算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包括:该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一一对应的N个距离参数;对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中的N个距离参数进行排序,获得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基于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以及预设的位序与视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与N个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包括:
获取输出给所述显示面板的测试图以及所述显示面板在显示所述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
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否平行;
若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则将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则重新获取输出给显示面板的新测试图以及所述显示面板在显示所述新测试图时的新显示画面,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所述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将所述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其中,所述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否平行,包括:
对所述测试图进行直线检测,获得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对应的第一直线参数;
对所述显示画面进行直线检测,获得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对应的第二直线参数;其中,第一直线参数、第二直线参数为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所述第二直线参数与所述第一直线参数是否相等;
若所述第二直线参数与所述第一直线参数相等,则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
若所述第二直线参数与所述第一直线参数不相等,则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每个像素,该像素的位置参数包括:该像素的顶点坐标或者该像素的中心点坐标;和/或,该像素对应的距离参数包括:该像素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轴线的距离或者该像素到与该像素对应的分光结构的边界线的距离,其中,轴线和边界线是指位于分光结构的延伸方向的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位序与视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第p位序与第q个视点对应,p、q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基于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以及预设的位序与视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与N个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建立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中位于第p位序的距离参数所对应的像素与N个视点中的第q个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7.一种三维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分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N个像素;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分光结构,被配置为形成N个视点,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的第一直线参数,生成包含所述第一直线参数对应的直线的测试图;其中,第一直线参数为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种;
将所述测试图输出给所述显示面板,并获取所述显示面板在显示所述测试图时的显示画面;
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否平行;
若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则将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还包括:获得与N个视点一一对应的N个二维图像;根据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N个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排列,获得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将所述具有N个视点的三维图像输出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三维显示;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确定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针对每个像素组,基于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和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的位置参数,计算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包括:该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一一对应的N个距离参数;对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集中的N个距离参数进行排序,获得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基于每个像素组对应的距离参数序列以及预设的位序与视点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每个像素组所包含的N个像素与N个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显示面板中的像素与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则基于所述第一直线参数和预设偏移量,生成新的第一直线参数;基于所述新的第一直线参数,生成包含所述新的第一直线参数对应的直线的新测试图;
重新将所述新测试图输出给所述显示面板,并重新获取所述显示面板在显示所述新测试图时的新显示画面,直至重新获取到的所述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将所述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的倾斜角确定为所述分光组件的倾斜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是否平行,包括:
对所述显示画面进行直线检测,获得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对应的第二直线参数;其中,第二直线参数为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所述第二直线参数与所述第一直线参数是否相等;
若所述第二直线参数与所述第一直线参数相等,则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平行;
若所述第二直线参数与所述第一直线参数不相等,则确定获取到的所述显示画面中包含的直线与所述测试图中包含的直线不平行。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显示装置,所述三维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分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N个像素;所述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分光结构,被配置为形成N个视点,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
还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35829.3A 2020-12-23 2020-12-23 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666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5829.3A CN114666566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5829.3A CN114666566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566A CN114666566A (zh) 2022-06-24
CN114666566B true CN114666566B (zh) 2024-04-02

Family

ID=8202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5829.3A Active CN114666566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656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8939A (zh) * 2007-09-25 2009-04-01 株式会社东芝 多视点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
CN102487446A (zh) * 2010-12-03 2012-06-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柱透镜光栅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及立体显示器
CN103235415A (zh) * 2013-04-01 2013-08-0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基于光栅的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器
CN104079913A (zh) * 2014-06-24 2014-10-01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光栅式立体显示器兼容2d-3d显示的子像素排列方法、装置
CN106067969A (zh) * 2016-06-30 2016-11-0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柱镜光栅的多视点3d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17057210A1 (ja) * 2015-10-02 2017-04-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8939A (zh) * 2007-09-25 2009-04-01 株式会社东芝 多视点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
CN102487446A (zh) * 2010-12-03 2012-06-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柱透镜光栅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方法及立体显示器
CN103235415A (zh) * 2013-04-01 2013-08-0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基于光栅的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器
CN104079913A (zh) * 2014-06-24 2014-10-01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光栅式立体显示器兼容2d-3d显示的子像素排列方法、装置
WO2017057210A1 (ja) * 2015-10-02 2017-04-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装置
CN106067969A (zh) * 2016-06-30 2016-11-0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柱镜光栅的多视点3d显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566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5325B (zh)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裸眼3d显示方法及控制系统
JP6449428B2 (ja) 曲面状多視点映像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416548B1 (ko) 3차원 영상 표시장치
JP6677385B2 (ja) 立体表示装置及び視差画像補正方法
KR100598758B1 (ko) 입체 표시 장치
US7583307B2 (e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CN106604018B (zh) 3d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60219260A1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arallax image correcting method
US9110296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parallax correction
JP6142985B2 (ja) 自動立体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061734A1 (ja) 立体表示装置
CN102630022A (zh) 三维影像显示装置及三维影像显示方法
CN112987332B (zh) 一种高分辨率光栅立体显示装置
CN112596261B (zh) 一种基于双光栅的多视区立体显示装置
KR20170029210A (ko) 무안경 3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975246B1 (ko) 다시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40192047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160323570A1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2399168B (zh) 一种多视点图像生成方法、存储介质、显示装置
CN108271013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4666566B (zh) 三维显示装置的显示、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879377B (zh) 水平视差三维光场显示系统的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0416549B1 (ko) 다안식 3차원 영상 표시장치
US2024006129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KR20060064678A (ko) 3차원적 인식가능한 표현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