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4465A - 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4465A
CN114664465A CN202210141703.0A CN202210141703A CN114664465A CN 114664465 A CN114664465 A CN 114664465A CN 202210141703 A CN202210141703 A CN 202210141703A CN 114664465 A CN114664465 A CN 114664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water channel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17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博
王长玲
杨孔雳
于团结
吴水金
王明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to CN2022101417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4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4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4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9/00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for handling, or for facilitating the handling of, fuel or other materials which are used within the reactor, e.g. within its pressure vessel
    • G21C19/42Reprocessing of irradiated fuel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9/00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for handling, or for facilitating the handling of, fuel or other materials which are used within the reactor, e.g. within its pressure vessel
    • G21C19/02Details of handling arrangements
    • G21C19/06Magazines for holding fuel elements or control elements
    • G21C19/07Storage racks; Storage pool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9/00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for handling, or for facilitating the handling of, fuel or other materials which are used within the reactor, e.g. within its pressure vessel
    • G21C19/32Apparatus for removing radioactive objects or materials from the reactor discharge area, e.g. to a storage place;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adioactive objects or materials within a storage place or removing them therefrom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5/00Transportable or portable shielded containers
    • G21F5/06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to, the containers
    • G21F5/14Devices for handling containers or shipping-casks, e.g. transporting devices loading and unloading, filling of contai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所述转运方法包括:从贮存池中将乏组件移动至贮存间水道中的运输内桶中;从贮存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转运间水道中;从所述转运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沥水工位进行沥水;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本申请公开的方法操作流程简单,操作设备较少。

Description

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各个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内的乏组件外运普遍是湿式外运工艺,通过将装有乏组件的运输内桶吊装入转运水池内,在水下完成乏组件运输内桶的装桶,运输外桶的闭盖等操作。在完成乏组件的运输内桶装桶后,还需要对转运水池进行排水,对乏组件的运输外桶进行桶内吹扫,桶外干燥等操作,使得操作流程繁琐,操作设备较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转运系统,以解决操作流程繁琐、使用设备较多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包括:
从贮存池中将乏组件移动至贮存间水道中的运输内桶中;
从贮存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转运间水道中;
从所述转运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沥水工位进行沥水;
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
进一步地,从贮存池中将乏组件移动至贮存间水道中的运输内桶中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运输内桶放置于所述贮存间水道的底座上固定;
将所述乏组件从所述贮存池中的格架插桶吊装至所述运输内桶中。
进一步地,从贮存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转运间水道中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所述贮存间水道中的底座上吊装所述运输内桶至水道运输车;
由所述水道运输车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所述转运间水道;
在所述转运间水道内将所述运输内桶吊装至所述转运间水道的底座上。
进一步地,从所述转运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沥水工位进行沥水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所述转运间水道的底座将所述运输内桶吊装至所述转运池中的过渡台;
将屏蔽桶罩设所述过渡台上的所述运输内桶以屏蔽辐射;
吊装带有所述屏蔽桶的所述运输内桶至所述沥水工位进行沥水。
进一步地,从所述转运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沥水工位进行沥水的步骤之后,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的步骤之前,所述转运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贮存间水道和所述转运间水道之间的水道通路屏蔽门。
进一步地,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带有所述屏蔽桶的所述运输内桶吊装至所述装载工位的所述运输外桶;
将所述屏蔽桶与所述运输外桶对接,并将所述运输内桶放置于所述运输外桶内;
吊装顶盖至所述运输外桶上进行闭盖密封。
根据上述任意一项的转运方法,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的步骤之后,所述转运方法还包括:
对闭盖密封后的所述运输外桶内气体进行取样检验;
对所述运输外桶内部进行惰性气体吹扫,以对所述运输外桶内干燥以及辅助冷却。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乏组件的转运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贮存间,包括用于存放乏组件的贮存池、用于存放运输内桶的贮存间水道、用于运行转运机构的第一轨道和用于运行第一吊装机构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贮存池和贮存间水道的上方,所述第二轨道位于第一轨道上方;以及
转运间,包括可与所述贮存间水道连通的转运间水道、转运池、沥水工位、装载工位和用于运行第二吊装机构的第三轨道,所述转运池和所述装载工位分别位于所述沥水工位的两侧,所述第三轨道位于所述贮存间水道、转运池、所述沥水工位和所述装载工位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厂房还包括:
水道轨路,位于所述贮存间水道和所述转运间水道上方,用于运行水道运输车;以及
屏蔽门,可开闭地位于所述贮存间与所述转运间之间,所述屏蔽门打开可使所述水道运输车在所述贮存间和所述转运间之间运行;和/或,
过渡台,位于所述转运池内,所述过渡台上方水层高度大于运输内桶高度,所述过渡台上方水层高度小于所述屏蔽桶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乏组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运厂房;
运输容器,包括运输内桶和运输外桶,所述运输内桶用于容纳所述乏组件,所述运输外桶用于装载所述运输内桶;
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贮存间水道、所述转运间水道、转运池过渡台中,用于稳固所述运输内桶;
转运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用于转运所述乏组件;
第一吊装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上,用于吊装所述所述运输内桶;
第二吊装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轨道上,用于吊装所述运输内桶、所述屏蔽桶和所述运输外桶的顶盖;以及
运输车辆,用于在所述转运间的所述装载工位装载所述运输容器并往外运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通过从贮存池中将乏组件移动至贮存间水道中的运输内桶中,从贮存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转运间水道中,从转运间水道中将运输内桶移动至沥水工位进行沥水,将沥水后的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操作流程简单,操作设备较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乏组件的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3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另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转运厂房1;贮存间11;贮存池111;贮存间水道112;第一轨道113;第二轨道114;转运间12;转运间水道121;转运池122;沥水工位123;装载工位124;第三轨道125;水道轨路13;屏蔽门14;过渡台15;水道运输车16;运输容器2;运输内桶21;运输外桶22;底座3;转运机构4;第一吊装机构5;运输桶水下抓具51;贮存间吊车52;第二吊装机构6;带抓手的屏蔽桶61;屏蔽桶611;屏蔽桶抓具612;转运间吊车62;运输车辆7;顶盖8;乏组件9;格架插桶1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乏组件包括乏燃料组件和非燃料乏组件,因乏燃料组件应用最为广泛,下面将以乏燃料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因此不能理解为该方法只适用于乏燃料组件。
在反应堆中,大部分出堆后的乏燃料贮存在乏燃料贮存水池内的水池格架插桶中。水池内组件贮存量具有一定的限制。国内核电站水池贮存空间普遍紧张,对乏组件外运出贮存水池,运输至堆外进行贮存的需求日渐增大。
目前国内的各个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内的乏组件外运普遍是湿式外运工艺,通过将乏燃料运输容器吊装入转运水池内,在水下完成乏燃料的装桶,闭盖等操作。在完成乏燃料装桶后,还需要对转运水池进行排水,对乏燃料运输容器进行桶内吹扫,桶外干燥等操作。操作流程繁琐,操作设备较多,且远程操作的操作难度较大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乏组件的转运厂房,请参阅图1,转运厂房1包括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贮存间11包括用于存放乏组件9的贮存池111、用于存放运输内桶21的贮存间水道112、用于运行转运机构4的第一轨道113和用于运行第一吊装机构5的第二轨道114,第一轨道113位于贮存池111和贮存间水道112上方,第二轨道114位于第一轨道113上方。
转运间12包括可与贮存间水道112连通的转运间水道121、转运池122、沥水工位123、装载工位124和用于第二吊装机构6的第三轨道125,转运池122和装载工位124分别位于沥水工位123的两侧,第三轨道125位于贮存间水道112、转运池122、沥水工位123和装载工位124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的原因是贮存间11是人员主要活动区,而乏组件9在转运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引发辐射剂量的泄露,会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因此,需要及时关闭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之间的通道。贮存间水道112和转运转运间水道121连通,储有可以屏蔽辐射的液体(本申请将该液体泛称为“水”)。乏组件9存放在贮存池111中,贮存池111中的水淹没乏组件9,乏组件9从贮存池111转运至转运池122的过程中,乏组件9均在水中,从而可以屏蔽乏组件9的辐射。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以及设置第一轨道113、第二轨道114和第三轨道125,由于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之间可以相对隔离,在贮存间11设置第一轨道113和第二轨道114,在转运间12设置第三轨道125,方便乏组件9转运过程中的吊装,有效解决了乏组件9装载和运输的问题,提高了转运效率和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转运厂房1还包括水道轨路13和屏蔽门14。水道轨路13位于贮存间水道112和转运间水道121上方,用于运行水道运输车16。例如,水道轨路13可以是轨道,分别设置在贮存间水道112和转运间水道121的两侧岸上,水道运输车16两排车轮分别与两岸上的轨道啮合接触,车身处于水面上方,乏组件9连接在车身上,从贮存间水道112运输到转运转运间水道121。屏蔽门14可开闭地位于贮存间11与转运间12之间,屏蔽门14打开可以使水道运输车16在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之间运行。例如,屏蔽门14开设在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之间的墙壁上,从水道运输车16的行驶方向看,屏蔽门14的形状为倒“凸”形,能够隔绝贮存间11与转运间12的水上空间和一部分水下空间。屏蔽门14可以是电动闸门,通过电力驱动,实现屏蔽门14的自动开闭。水道轨路13的高度可以尽量贴近水面,以使屏蔽门14打开时的通过空间尽可能的小,从而可以减少贮存间11与转运间12之间的辐射传递。
本实施例采用水道轨路13,解决了乏组件9的从贮存间11到转运间12的运输问题,提高了转运效率,设置屏蔽门14,减小了乏组件9在转运间12出水后的过程中辐射剂量溢漏到贮存间11内,安全、高效。
在一实施例中,在贮存间11与转运间12之间也可以不设置水道轨路13。例如,通过可移动的底座3,待乏组件9转运至贮存间水道112的底座3后,底座3带动乏组件9移动至转运间水道121。本实施例中,可以不在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之间设置为水道运输车16通过的屏蔽门14,即使开设了供人员通过的屏蔽门14,在乏组件9转运过程中也不需开启屏蔽门14,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贮存间11与转运间12之间的辐射传递。
在一实施例中,转运厂房1还包括过渡台15,过渡台15位于转运池122内,过渡台15上方水层高度大于运输内桶21高度,过渡台15上方水层高度小于屏蔽桶611的高度。例如,如图1所示,过渡台15可以设置在转运池122底靠近沥水工位123的左侧,用于安装屏蔽桶611。
需要说明的是,使过渡台15上方水层高度大于运输内桶21高度的原因是,乏组件9的上方需要一定的水层厚度来屏蔽辐射剂量,避免人员受到辐射伤害;使过渡台15上方水层高度小于屏蔽桶611的高度的原因是,过渡台15的高度应保证屏蔽桶611上的操作杆露处于水面,便于对其进行操作,也就是说过渡台15的高度要设置成,转运池122的水深与过渡台15的高度之差要大于运输内桶21的高度,转运池122的水深与过渡台15的高度之差小于屏蔽桶611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乏组件的转运系统,包括上述的转运厂房1、运输容器2、底座3、转运机构4、第一吊装机构5、第二吊装机构6以及运输车辆7。运输容器2包括运输内桶21和运输外桶22,运输内桶21用于容纳乏组件9,运输外桶22用于装载运输内桶21。底座3分别设置在贮存间水道112、转运间水道121和转运池122过渡台15上,用于稳固运输内桶21。例如,底座3上设有定位卡扣,可以实现运输内桶21的周向定位,防止运输内桶21在水底倾倒。
在一实施例中,转运机构4安装于第一轨道113上,用于转运乏组件9。例如,转运机构4可以是乏组件9自动转运设备,如转运吊车,行驶在第一轨道113上,可以将乏组件9从贮存池111的格架插桶10上吊装至运输内桶21里。第一吊装机构5安装于第二轨道114上,用于吊装运输内桶21。例如,第一吊装机构5包括运输桶水下抓具51和贮存间吊车52,运输桶水下抓具51安装在第二轨道114上的贮存间吊车52上,将装有乏组件9的运输内桶21从贮存间水道112内底座3上吊装至水道运输车16上。水道运输车16上设置有与运输桶水下抓具51相配合的接口位置,用于搭接运输桶水下抓具51,使得运输内桶21在转运过程中一直处于水下,并保持有足够的屏蔽水层厚度,减小对转运厂房1内人员的伤害。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采用可移动的底座3,可以不设置运输桶水下抓具51以及贮存间吊车52,也只需第一轨道113即可,即省略了第二轨道114、运输桶水下抓具51以及贮存间吊车52,由于贮存间水道112的底座3可移动,还可省略转运间水道121的底座3。
进一步地,第二吊装机构6安装在第三轨道125上,用于吊装运输内桶21、屏蔽桶611和运输外桶22的顶盖8。第二吊装机构6包括带抓手的屏蔽桶61、转运间吊车62以及脱钩挂钩装置;转运间吊车62配合运输桶水下抓具51将水道运输车16上装有乏组件9的运输内桶21吊装至转运间水道121内的底座3上,待水道运输车16原路返回至贮存间水道112后,继续使用转运间吊车62勾住运输桶水下抓具51将运输内桶21吊装至转运池122内的过渡台15上。
可以理解的是,运输桶水下抓具51搭接在水道运输车16的接口上,若水道运输车16上接口没有伸缩功能,无法将运输内桶21移动至过渡台15上,则需要先使用转运间吊车62的吊钩勾起运输桶水下抓具51,使运输桶水下抓具51与水道运输车16上的接口脱离,将运输内桶21放置在转运间水道121的底座3上,防止运输内桶21倾倒,待水道运输车16返回至贮存间水道112后,使用转运间吊车62勾起运输桶水下抓具51将运输内桶21移动至转运池122内的过渡台15上。可以理解地,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均可放置运输桶水下抓具51。
进一步地,带抓手的屏蔽桶61包括屏蔽桶611和屏蔽桶抓具612,屏蔽桶611用于罩设运输内桶21,屏蔽桶抓具612部分可活动位于屏蔽桶611内,位于屏蔽桶611的部分用于抓取运输内桶21,露出的部分与转运间吊车62的吊钩连接。当转运间吊车62吊着屏蔽桶抓具612将屏蔽桶611罩设在运输内桶21后,然后继续下降,直至屏蔽桶611接触过渡台15表面,由于过渡台15的阻挡,屏蔽桶611无法进一步下降,而位于屏蔽桶611内的屏蔽桶抓具612能够继续在屏蔽桶611内下降,直至屏蔽桶抓具612的一端与运输内桶21的顶部接触,然后通过操纵屏蔽桶611上露出水面的操作杆,实施屏蔽桶抓具612对运输内桶21的抓取,随后通过转运间吊车62的吊钩吊住屏蔽桶抓具612的另一端将屏蔽桶611吊装至沥水工位123上的沥水座上。
进一步地,当沥水完成后,转运间吊车62吊住屏蔽桶611在装载工位124上与运输外桶22对接,将运输内桶21放入运输外桶22中,通过操作屏蔽桶611上的操作杆,脱开屏蔽桶抓具612对运输内桶21的连接,然后通过转运间吊车62勾住顶盖8,吊装至运输外桶22上,实现密封,最后通过安装在转运间吊车62上的自动脱钩挂钩装置,脱开转运间吊车62的吊钩与顶盖8之间连接。运输车辆7用于在转运间12的装载工位124装载运输桶并往外运输。
本实施例通过运输内容器装载乏组件9,避免了辐射的泄露,采用转运机构4、第一吊装机构5、第二吊装机构6以及运输车辆7,实现了乏组件9在贮存间11和转运间12之间的移动、处理以及运输,有效地解决了乏组件9的外运问题,安全、高效。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请参阅图2,包括:
S1、从贮存池111中将乏组件9移动至贮存间水道112中的运输内桶21中;
S2、从贮存间水道112中将运输内桶21移动至转运间水道121中;
S3、从转运间水道121中将运输内桶21移动至沥水工位123进行沥水;
S4、将沥水后的运输内桶21移动至装载工位124的运输外桶22中闭盖密封。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方法操作流程简单,操作设备较少,由于大部分都在水下进行操作,沥水时可采用其他屏蔽辐射的措施,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S1步骤:从贮存池111中将乏组件9移动至贮存间水道112中的运输内桶21中,具体包括:
S11、将运输内桶21放置于贮存间水道112的底座3上固定;
S12、将乏组件9从贮存池111中的格架插桶10吊装至运输内桶21中。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S2步骤:从贮存间水道112中将运输内桶21移动至转运间水道121中,具体包括:
S21、从贮存间水道112中的底座3上吊装运输内桶21至水道运输车16;
S22、由水道运输车16将运输内桶21移动至转运间水道121;
S23、在转运间水道121内将运输内桶21吊装至转运间水道121的底座3上。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S3步骤:从转运间水道121中将运输内桶21移动至沥水工位123进行沥水,具体包括:
S31、从转运间水道121的底座3将运输内桶21吊装至转运池122中的过渡台15;
S32、将屏蔽桶611罩设过渡台15上的运输内桶21以屏蔽辐射;
S33、吊装带有屏蔽桶611的运输内桶21至沥水工位123进行沥水。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S3步骤之后,在上述S4步骤之前,转运方法还包括:
S5:关闭贮存间水道112和转运间水道121之间的水道通路屏蔽门14。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S4步骤:将沥水后的运输内桶21移动至装载工位124的运输外桶22中闭盖密封,具体包括:
S41、将带有屏蔽桶611的运输内桶21吊装至装载工位124的运输外桶22;
S42、将屏蔽桶611与运输外桶22对接,并将运输内桶21放置于运输外桶22内;
S43、吊装顶盖8至运输外桶22上进行闭盖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S4步骤之后,转运方法还包括:
S6、对闭盖密封后的运输外桶22内气体进行取样检验;
S7、对运输外桶22内部进行惰性气体吹扫,以对运输外桶22内干燥以及辅助冷却。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转运方法区别于国内普遍的湿式外运方式。国内湿式外运是将装有乏组件9的运输内桶21放置于专设的转运井内(转运井注满水),然后在水下将装有乏组件9的运输内桶21装入运输外桶22内,在水下完成运输外桶22的闭盖,然后再排出转运井内的水及运输外桶22内的水,再进行运输外桶22的内部吹扫烘干及外部的清洗干燥。本申请干式转运的方法是先在水下将乏组件9装入运输内桶21,然后将运输内桶21吊装出水池,沥水后放置于水池外的运输外桶22中,最后在水池外进行乏组件9运输外桶22的闭盖。
因此,本申请的转运方法不需要在水下对运输外桶22的直接装料、闭盖,转运井、运输外桶22内部的排水,运输外桶22外表面的清洁干燥等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操作流程变得简单、人员操作设备较少,减轻了对人员的伤害。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乏组件9的转运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请参阅图3,包括:
S11、将运输内桶21放置于贮存间水道112的底座3上固定;
S12、将乏组件9从贮存池111中的格架插桶10吊装至所述运输内桶21中;
S21、从所述贮存间水道112中的底座3上吊装所述运输内桶21至水道运输车16;
S22、由所述水道运输车16将所述运输内桶21移动至转运间水道121;
S23、在所述转运间水道121内将所述运输内桶21吊装至所述转运间水道121的底座3上;
S31、从所述转运间水道121的底座3将所述运输内桶21吊装至转运池122中的过渡台15;
S32、将屏蔽桶611罩设所述过渡台15上的所述运输内桶21以屏蔽辐射;
S33、吊装带有所述屏蔽桶611的所述运输内桶21至沥水工位123进行沥水;
S5、关闭所述贮存间水道112和所述转运间水道121之间的水道通路屏蔽门14;
S41、将带有所述屏蔽桶611的所述运输内桶21吊装至装载工位124的运输外桶22;
S42、将所述屏蔽桶611与所述运输外桶22对接,并将所述运输内桶21放置于所述运输外桶22内;
S43、吊装顶盖8至所述运输外桶22上进行闭盖密封;
S6、对闭盖密封后的所述运输外桶22内气体进行取样检验;
S7、对所述运输外桶22内部进行惰性气体吹扫,以对所述运输外桶22内干燥以及辅助冷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乏组件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贮存池中将乏组件移动至贮存间水道中的运输内桶中;
从贮存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转运间水道中;
从所述转运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沥水工位进行沥水;
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贮存池中将乏组件移动至贮存间水道中的运输内桶中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运输内桶放置于所述贮存间水道的底座上固定;
将所述乏组件从所述贮存池中的格架插桶吊装至所述运输内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贮存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转运间水道中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所述贮存间水道中的底座上吊装所述运输内桶至水道运输车;
由所述水道运输车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所述转运间水道;
在所述转运间水道内将所述运输内桶吊装至所述转运间水道的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转运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沥水工位进行沥水的步骤,具体包括:
从所述转运间水道的底座将所述运输内桶吊装至所述转运池中的过渡台;
将屏蔽桶罩设所述过渡台上的所述运输内桶以屏蔽辐射;
吊装带有所述屏蔽桶的所述运输内桶至所述沥水工位进行沥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转运间水道中将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沥水工位进行沥水的步骤之后,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的步骤之前,所述转运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贮存间水道和所述转运间水道之间的水道通路屏蔽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带有所述屏蔽桶的所述运输内桶吊装至所述装载工位的所述运输外桶;
将所述屏蔽桶与所述运输外桶对接,并将所述运输内桶放置于所述运输外桶内;
吊装顶盖至所述运输外桶上进行闭盖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沥水后的所述运输内桶移动至装载工位的运输外桶中闭盖密封的步骤之后,所述转运方法还包括:
对闭盖密封后的所述运输外桶内气体进行取样检验;
对所述运输外桶内部进行惰性气体吹扫,以对所述运输外桶内干燥以及辅助冷却。
8.一种乏组件的转运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贮存间,包括用于存放乏组件的贮存池、用于存放运输内桶的贮存间水道、用于运行转运机构的第一轨道和用于运行第一吊装机构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贮存池和贮存间水道的上方,所述第二轨道位于第一轨道上方;以及
转运间,包括可与所述贮存间水道连通的转运间水道、转运池、沥水工位、装载工位和用于运行第二吊装机构的第三轨道,所述转运池和所述装载工位分别位于所述沥水工位的两侧,所述第三轨道位于所述贮存间水道、转运池、所述沥水工位和所述装载工位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厂房还包括:
水道轨路,位于所述贮存间水道和所述转运间水道上方,用于运行水道运输车;以及
屏蔽门,可开闭地位于所述贮存间与所述转运间之间,所述屏蔽门打开可使所述水道运输车在所述贮存间和所述转运间之间运行;和/或,
过渡台,位于所述转运池内,所述过渡台上方水层高度大于运输内桶高度,所述过渡台上方水层高度小于所述屏蔽桶的高度。
10.一种乏组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运厂房;
运输容器,包括运输内桶和运输外桶,所述运输内桶用于容纳所述乏组件,所述运输外桶用于装载所述运输内桶;
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贮存间水道、所述转运间水道和转运池过渡台上,用于稳固所述运输内桶;
转运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用于转运所述乏组件;
第一吊装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上,用于吊装所述运输内桶;
第二吊装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轨道上,用于吊装所述运输内桶、所述屏蔽桶和所述运输外桶的顶盖;以及
运输车辆,用于在所述转运间的所述装载工位装载所述运输容器并往外运输。
CN202210141703.0A 2022-02-16 2022-02-16 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Pending CN114664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1703.0A CN114664465A (zh) 2022-02-16 2022-02-16 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1703.0A CN114664465A (zh) 2022-02-16 2022-02-16 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4465A true CN114664465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27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1703.0A Pending CN114664465A (zh) 2022-02-16 2022-02-16 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44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55795A1 (en) Canister transfer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traveling shielded bell
CN1323405C (zh) 直行式核反应堆燃料组件换料装卸工艺流程
CN108602549B (zh) 集装箱船
CN110246600A (zh) 一种全地下式紧凑型反应堆换料装置
CN110619964B (zh) 浮动核电站堆舱布置结构
EP04714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or unloading goods, in particular goods stacked on pallets, generally for use with ships
CN114664465A (zh) 乏组件的转运方法、转运厂房及其转运系统
CN110246599A (zh) 一种紧凑型反应堆双堆共用乏池装置
WO2001063622A1 (fr) Procede de manipulation d'une cuve de reacteur
JPS5937497A (ja) 原子炉の燃料移送設備
CN108447575B (zh) 压水堆乏燃料干式贮存装载方法
CN102568633A (zh) 一种乏燃料组件干式吊装方法
CN212032666U (zh) 一种紧凑型反应堆双堆共用乏池装置
CN108899105B (zh) 重水堆乏燃料干式贮存的生产方法
CN113284639A (zh) 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多盒转运方式的换料系统
JPH0810804Y2 (ja) 鉛直保持式核燃料移送設備
CN115831415A (zh) 一种海上核电平台的控制区布置结构和海上核电平台
JPH02208599A (ja) 原子炉用核燃料移送設備
CN113895569B (zh) 一种核动力船舶反应堆装卸料系统及装卸料方法
CN117012421A (zh) 乏燃料接收方法、接收厂房布置结构以及接收系统
JPH0153760B2 (zh)
CN116771173A (zh) 乏燃料容器运输厂房和乏燃料容器运输方法
CN113284638A (zh) 一种用于核动力船舶的模块化换料方舱
JPS63243793A (ja) 原子炉の燃料出入装置
RU203260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и перегрузки сыпучих груз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