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1495A - 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1495A
CN114661495A CN202210286086.3A CN202210286086A CN114661495A CN 114661495 A CN114661495 A CN 114661495A CN 202210286086 A CN202210286086 A CN 202210286086A CN 114661495 A CN114661495 A CN 114661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user
service
module
appl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60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普
翟一帆
夏炎
姚家艺
马静
潘云逸
杨昌俊
张延烨
杨祥
刘鹏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860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14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1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14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G06F9/548Object oriented;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2Event management; Broadcasting; Multicasting; Not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方案包括:设备集合中的多个设备相互之间呈网状化连接,各设备上分别搭载有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包括:用户交互模块,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业务模块,响应于与用户之间进行的交互,确定当前所要执行的指定业务;功能支撑模块,支持自身所在设备与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讯,查找其他设备所支持的能力,根据查找的结果,在设备集合中确定用于执行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以通过目标设备的业务模块执行指定业务。

Description

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日常工作生活中,身边不再只有手机一个智能设备,而是被多种智能设备包围,比如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手表、智能摄像头等。
虽然人们身边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但是各智能设备之间的配合仍显得不那么“智能”,往往需要用户主动发起命令后,各智能设备才能够进行配合执行业务。
基于此,需要能够更加智能且泛用性更广的应用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用以解决如下技术问题:需要能够更加智能且泛用性更广的应用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多个设备相互之间呈网状化连接,各所述设备上分别搭载有所述应用系统,所述应用系统包括:
用户交互模块,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
业务模块,响应于与用户之间进行的交互,确定当前所要执行的指定业务;
功能支撑模块,支持自身所在设备与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讯,查找所述其他设备所支持的能力,根据所述查找的结果,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确定用于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以通过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业务模块执行所述指定业务。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设备,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多个设备相互之间呈网状化连接,各所述设备上分别搭载有所述应用系统,所述应用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通过用户交互模块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
通过业务模块响应于与用户之间进行的交互,确定当前所要执行的指定业务;
通过功能支撑模块支持自身所在设备与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讯,并查找所述其他设备所支持的能力,根据所述查找的结果,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确定用于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以通过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业务模块执行所述指定业务。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功能支撑模块,能够实现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各设备之间进行通讯,提高了各设备之间通讯的便利性。而通过各设备支持的能力,能够为用户主动进行决策,无需用户下发指令,即可为用户选取最合适目标设备执行指定业务,进一步提高了智能设备的智能程度。而且基于应用系统架构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交互,不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提高了方案的泛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的网状化设备集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的,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的具体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的业务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传统的方案中,为解决智能设备不够“智能”的问题,可以从应用所在的操作系统层面定义一套设备的统一接口,以此方便设备直接的互联互通。然而该方式强依赖该操作系统,使得整体方案的泛用性较差。
基于此,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业务领域,比如,物联网领域、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电商业务领域、即时通讯业务领域、游戏业务领域、公务业务领域等。该架构中包括的设备可以由相应领域的设备(比如,物联网系统中的各智能设备等)构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某些输入参数或者中间结果允许人工干预调节,以帮助提高准确性。
网状化设备集合,指的是设备集合设备之中包含有多个设备,且多个设备之间能够形成的网状结构的连接关系。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的网状化设备集合的示意图,在设备集合中的各设备(比如图2中所示的电视、手机、IoT设备、车机、云端等智能设备)之间互通互联,不同的设备之间可以通过Internet或者近场网络(比如,通过蓝牙、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zegbee、局域网等建立的近距离通信网络)进行连接通信。通常来说,若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则优先采用近场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若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则需要以Internet的方式,通过云端进行通信。
各设备上均搭载有如图1所示的应用系统,当然,不同设备上搭载的应用可能不会完全相同,比如,设备上搭载的应用系统的版本不同、应用系统向用户展示的界面不同、应用系统根据用户登录账户的不同所能够执行的具体业务的不同等,然而,各应用系统所采用的架构均是一致的,其内部均包含有如图1所示的相应模块,且各模块均能够起到相应的功能,以保证各设备能够通过应用实现互通互联。
如图1所示,应用系统包括用户交互模块、业务模块以及功能支撑模块。
用户交互模块,主要用于通过前端与用户进行交互,其能够向用户发出信息,也能够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比如,向用户展示业务的办理过程、向用户进行语音提示、接收用户通过虚拟键盘输入的信息等。通常来说,当用户交互模块接收到用户输入(比如,触屏输入、语音输入、外接外设输入等)的信息时,将该发送至业务模块中,由业务模块进行业务处理。
业务模块,应用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确定用户当前将要执行,或已经在执行过程中的指定业务。该指定业务可以是用户主动发起的,或者是基于用户在其他业务中的触发,预测用户将要执行的。业务模块针对不同的业务,其执行的过程、所采用的的逻辑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其在指定业务的执行过程中,所基于的应用系统的架构均是相同的。通常来说,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业务模块需要与云端进行交互,并通过调用本地存储的相关文件,为用户执行指定业务,此时也可以采用本文中的应用系统与云端进行交互。
功能支撑模块,一方面用于支持该应用所在设备与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如图2所示,基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各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或Internet等方式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在设备通信的过程中,功能支撑模块还能够查找其他设备支持的能力。能力指代设备所能够实现的功能,通常至少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比如,是否支持摄像功能、是否具有屏幕、是否具有MIC卡等硬件功能,是否支持特定软件模块、内置操作系统、芯片处理能力等软件功能,当然,根据用户在应用系统内登录的账户的不同,支持的能力还包括该设备所能够执行的业务范围等业务功能。
传统的方式中,用户需要自行指定目标设备执行指定业务。为了提高设备处理业务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体验,由功能支撑模块根据查找到的各设备支持的能力,在设备集合中为用户主动选取目标设备,并通过目标设备的业务模块为用户执行指定业务。
在目标设备上执行指定业务时,若指定业务需要用户登录账户,则可以通过功能支撑模块自动将该用户的账户在目标设备上登录。比如,用户在目标设备上执行支付业务时,登录用户的付款账户后,进行付款。若指定业务不需要用户登录账户,则可以在目标设备直接进行办理。比如,用户在目标设备上执行摄像业务,调用目标设备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通过功能支撑模块,能够实现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各设备之间进行通讯,提高了各设备之间通讯的便利性。而通过各设备支持的能力,能够为用户主动进行决策,无需用户下发指令,即可为用户选取最合适目标设备执行指定业务,进一步提高了智能设备的智能程度。而且基于应用系统架构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交互,不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提高了方案的泛用性。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的,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的具体架构示意图。功能支撑模块中包含有设备发现模块、设备广播模块、设备注册模块和能力查找模块。
当有新的设备接入至设备集合中后,该新的设备通过已安装的应用系统中的设备广播模块向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广播自身所在设备的设备信息,同时,设备发现模块发现并收集其他设备广播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中包括硬件信息和软件信息,能力查找模块即可基于收集的设备信息,来确定其他设备所支持的能力,其中,硬件信息与硬件能力相对应,软件信息与软件能力相对应。设备注册模块根据收集的设备信息,完成对其他设备的注册,而设备集合中已存在的其他设备,也完成了对新的设备的注册。当然,应用系统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其可以为全双工的通信模块,支持Internet通信和近场网络通信。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功能支撑模块还包含有决策中心模块。决策中心模块与能力查找模块能够进行数据交互,其主要用于在用户执行指定业务的过程中,不由用户发起决策,而是代替用户主动进行决策,选择目标设备,以减少用户所需要执行的动作,并为用户选择最为适配的目标设备,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为用户选择了目标设备,用户即可通过目标设备继续处理指定业务,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地,决策中心模块确定自身所在设备是否支持执行指定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能力(包括软件能力和硬件能力)。若是自身所在设备不支持该软硬件能力,则无法在自身所在设备上继续执行指定业务,需要在其他设备中选取目标设备执行指定业务。比如,用户正在使用设备A,并通过设备A发起了指定业务,此时,设备A即为自身所在设备。在执行业务中,需要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然而设备A的摄像头坏了,则需要在其他设备中选取能够支持摄像功能的目标设备,来执行人脸识别这一项指定业务。若是自身所在设备支持该软硬件能力,则根据其他设备对是否支持该软硬件能力的确定结果选取的目标设备,此时,执行指定业务的设备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周围所在场景等条件进行筛选,其可以是所在设备自身,也可以是其他设备中支持该软硬件能力的设备。
其中,在一些场景下,若设备A原本是支持某能力的,但是由于一些场景下的客观原因,导致该设备无法在当前环境下使用该能力,则在目标设备的选择过程中,也不将该设备选择为目标设备。比如,设备A是支持摄像的能力,能够执行人脸识别这一指定业务,但是在指定业务将要执行时,对目标设备的进行选取过程中,该设备的摄像头正在被其他应用占用,在当前时刻无法执行摄像功能,则不将该设备选取为目标设备。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功能支撑模块中还包括有状态同步模块,状态同步模块基于设备集合中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在各设备之间进行业务运行状态的同步,一旦用户通过设备集合中的一个设备执行了业务,该业务运行状态即可同步至设备集合中的其他所有设备或者只同步至部分设备(比如,只将业务运行状态同步至具有能力,能够执行该业务的其他设备上,或者更进一步,只将业务运行状态同步至选择出的目标设备上,以此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
若是指定业务已经在执行的过程中,或者需要在其他设备上继续执行指定业务,则需要状态同步模块进行业务运行状态的同步。若是指定业务还未开始,或者继续在本设备上继续执行该指定业务,则可以不需要状态同步模块的进行同步,或者只将该指定业务的前置业务、用户的账户信息等进行同步。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决策中心虽然能够主动为用户决策,选择得到目标设备,但是在一些场景下,最终选择到的目标设备可能不是用户真正想用的,比如,为用户选择的目标设备是当前时刻最适宜执行指定业务的,但是用户与其他人有约定,在1分钟后使用该目标设备与其他人进行通话,难以在1分钟内执行完指定业务,此时用户实际上更想用其他设备执行指定业务。
基于此,在确定了当前所要执行的指定业务后,在用户交互模块中,向用户提示(比如,通过界面展示、通过语音播报等方式)设备集合中支持软硬件能力的设备(若应用当前所在设备支持,则所在设备也可以作为提示设备中的一部分),用户即可基于该用户交互模块进行设备的选择,并通过选择得到的设备执行指定业务,以满足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对用户体验的支撑。其中,提示的过程可以与决策中心模块同步进行,也可以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将两种形式异步进行或择一进行。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决策中心模块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确定当前的交互场景数据,并根据交互场景数据预测当前的交互场景是否为不方便用户进行操作的用户不适场景。其中,交互场景指的是,用户在哪种场景里使用设备,与设备进行交互,而交互场景数据则是采集到的,能够从正面或侧面反应出交互场景的数据。比如,通过设备中携带的姿态传感器、陀螺仪等采集到的设备状态数据,其能够正面反应出用户当前的交互场景,或者,通过应用系统或操作系统采集到的,用户在设备上所执行的操作数据,能够根据其进行推理,从侧面反应出用户当前的交互场景。而用户不适场景则指的是,用户当前正在执行中的业务,与该交互场景之间存在冲突。
此时,若预测认为存在用户不适场景,则说明用户正在进行该执行中业务的同时,难以维持该交互场景,继续与设备进行交互,以执行指定业务。此时,根据其他设备的软硬件能力支持结果,在其他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以使用户能在目标设备上执行指定业务,使得用户能够在保持该交互场景,继续执行业务的同时,也无需在用户不适场景中执行指定业务,保证了用户体验。
例如,决策中心模块确定在自身所在设备上的执行中业务(该执行中业务可以是应用系统执行的,也可以是所在操作系统中其他应用执行的),在实际的生活中,用户在设备上执行该执行中业务和指定业务时,其自身与设备之间往往具有比较固定的交互姿势,在此将执行中业务对应的交互姿势称作第一交互姿势,将指定业务对应的交互姿势称作第二交互姿势。
若是在实际生活中,用户同时执行第一交互姿势与第二交互姿势时,容易产生冲突,不方便用户同时维持第一交互姿势与第二交互姿势进行相关操作,则可以根据该执行中业务确定交互场景数据。比如,执行中业务为进行通话,与客服反馈订单问题,则第一交互姿势需要用户将设备贴近脸部,将麦克风靠近嘴部,将听筒靠近耳部。而指定业务为通过应用系统进行文字输入或获取订单号等信息,则第二交互姿势需要将设备拿到面前,以方便进行文字输入或信息获取。此时,第一交互姿势与第二交互姿势之间存在冲突,用户难以同时进行这两个交互姿势,该交互场景则为用户不适场景。
进一步地,在用户不适场景下,为用户选择目标设备,以执行指定业务,虽然能够提高用户在业务执行过程中的便利性,但是仍需要用户手动前往目标设备执行指定业务。
基于此,决策中心模块在用户不适场景下,暂时中断执行中业务,并指示用户继续通过第一交互姿势进行操作。响应于用户通过第一交互姿势进行的操作,在其他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后,通过该目标设备对用户进行的操作进行响应,然后恢复执行中业务。通过暂时中断执行中业务,使得用户不需要执行其他交互姿势,继续通过交互姿势即可实现在目标设备的响应,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仍以上文中的进行通话和通过设备进行信息获取为例,决策中心模块暂时中断执行中业务,暂时屏蔽对话线路,但是不会屏蔽对用户语音接收,用户此时说的话决策中心模块能够继续获取,而通话的另一方是听不到的。此时通过语音对用户进行提示,让用户通过语音唤起目标设备(比如,目标设备为智能电视),在目标设备中显示用户需要获取的信息,然后恢复用户与通话方的对话。
更进一步地,若是用户需要指定的指定业务为获取业务信息(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订单号),则除了通过目标设备向用户展示该业务信息,然后由用户将业务信息转述给通话方外,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状化连接,由目标设备将该业务信息反馈至执行中业务,在通话中直接向通话方发出语音,将业务信息告知对方,无需用户进行额外操作,保证了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交互姿势导致用户不适场景外,还可能会存在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用户难以通过自身所在设备继续执行指定业务,此时,也可以选择通过目标设备辅助自身所在设备执行指定业务。
具体地,当决策中心模块确定自身所在设备支持执行指定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能力时,通常就由自身所在设备继续执行指定业务。此时,应用系统确定指定业务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等级;交互等级越高,表示该指定业务需要用户进行的操作越多。
应用系统可以通过自身或底层操作系统监控采集自身所在设备所处的网络环境,当设备处于地下室、地铁站等环境时,网络传输速度的上限可能低于指定速度,将该场景下的网络环境称作弱网环境。若是自身所在设备处于弱网环境,则难以通过自身继续执行指定业务,而若是该指定业务对应的交互等级较低,低于预设等级,需要用户进行的操作很少(比如,用户正在玩挂机类游戏、或者从一个云端向另一个云端传输文件),则此时在目标设备上执行指定业务,直至自身所在设备脱离弱网环境后,在自身所在设备上继续执行指定业务。如此能够保证,在弱网环境下,用户也能够通过目标设备执行一些不是很需要自身进行交互的指定业务,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这部分指定业务的运行效率。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的业务处理的流程示意图,当用户在某设备上启动应用系统后,通过设备广播模块广播自身的设备信息,并同时通过设备发现模块发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通过设备注册模块进行设备注册。
用户在准备执行指定业务时,通过用户交互模块提示用户可以通过哪些设备执行指定业务,由用户选择目标设备。或者,通过决策中心模块主动决策,选择目标设备。
在目标设备上启动该指定业务,并在指定业务的执行过程中,通过状态同步模块在不同的设备上同步指定业务的状态。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系统对应的设备,如图5所示。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设备,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多个设备相互之间呈网状化连接,各所述设备上分别搭载有所述应用系统,所述应用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通过用户交互模块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
通过业务模块响应于与用户之间进行的交互,确定当前所要执行的指定业务;
通过功能支撑模块支持自身所在设备与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讯,并查找所述其他设备所支持的能力,根据所述查找的结果,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确定用于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以通过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业务模块执行所述指定业务。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多个设备相互之间呈网状化连接,各所述设备上分别搭载有所述应用系统,所述应用系统包括:
用户交互模块,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
业务模块,响应于与用户之间进行的交互,确定当前所要执行的指定业务;
功能支撑模块,支持自身所在设备与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讯,查找所述其他设备所支持的能力,根据所述查找的结果,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确定用于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以通过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业务模块执行所述指定业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功能支撑模块包括设备发现模块、能力查找模块;
所述设备发现模块,发现并收集自身所在设备当前连接的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能力查找模块,根据所述设备信息,查找自身所在设备当前连接的设备的所支持的能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功能支撑模块还包括决策中心模块;
所述决策中心模块,根据所述指定业务,确定自身所在设备当前是否支持执行所述指定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能力,以及根据所述能力查找模块,确定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当前是否支持执行所述指定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能力;
根据当前对所述软硬件能力是否支持的确定结果,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确定用于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所述目标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决策中心模块,确定自身所在设备当前是否支持执行所述指定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能力;
若否,则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中确定用于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所述目标设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用户交互模块,在所述业务模块确定当前所要执行的指定业务之后,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设备集合中支持执行所述指定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能力的设备,以便所述用户选择设备执行所述指定业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功能支撑模块还包括状态同步模块,同步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多个设备上业务运行的状态,以便所述指定业务的执行。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决策中心模块,确定当前的交互场景数据,根据所述交互场景数据,预测当前的交互场景是否为不方便用户进行操作的用户不适场景;
若是,则根据当前对所述软硬件能力是否支持的确定结果,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中确定用于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所述目标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决策中心模块,确定所述自身所在设备上的执行中业务,所述执行中业务对应于所述用户与所述自身所在设备之间的第一交互姿势,所述指定业务对应于所述用户与所述自身所在设备之间的第二交互姿势;
根据所述执行中业务确定所述交互场景数据,其中,在所述用户不适场景下,所述不方便用户进行操作是由于所述第一交互姿势与所述第二交互姿势之间的冲突导致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决策中心模块,在所述用户不适场景下,暂时中断所述执行中业务,指示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交互姿势进行操作;
响应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交互姿势进行的操作,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
恢复所述执行中业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系统,通过在所述目标设备中执行所述指定业务所获取的业务信息通过所述网状化连接或者所述用户,被反馈至所述执行中业务。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决策中心模块,确定自身所在设备当前是否支持执行所述指定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能力;
若是,则确定所述指定业务与所述用户之间的交互等级;
若所述自身所在设备所处的网络环境处于弱网环境,且所述交互等级低于预设等级时,则在所述目标设备上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直至所述自身所在设备脱离所述弱网环境后,在所述自身所在设备上继续执行所述指定业务。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系统,所述多个设备中包括云端设备和本地设备,所述应用系统属于搭载于所述设备上的应用APP。
13.一种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设备,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多个设备相互之间呈网状化连接,各所述设备上分别搭载有所述应用系统,所述应用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通过用户交互模块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
通过业务模块响应于与用户之间进行的交互,确定当前所要执行的指定业务;
通过功能支撑模块支持自身所在设备与所述设备集合中的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讯,并查找所述其他设备所支持的能力,根据所述查找的结果,在所述设备集合中确定用于执行所述指定业务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以通过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业务模块执行所述指定业务。
CN202210286086.3A 2022-03-23 2022-03-23 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Pending CN1146614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6086.3A CN114661495A (zh) 2022-03-23 2022-03-23 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6086.3A CN114661495A (zh) 2022-03-23 2022-03-23 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1495A true CN114661495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6086.3A Pending CN114661495A (zh) 2022-03-23 2022-03-23 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149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346A (zh) * 2006-09-13 2008-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090248458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Air Canda Method And System To Enable A Us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Use A Flight Pass
EP2466456A1 (en) * 2010-12-20 2012-06-20 Clayster Asia Ltd. Device independent method for defin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20140143353A1 (en) * 2012-11-16 2014-05-22 Lu Wang Platform-independ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onically engaging customers
WO2019029456A1 (zh) * 2017-08-07 2019-02-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614223A (zh) * 2018-11-01 2019-04-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硬件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硬件资源调度设备
CN112835653A (zh) * 2021-02-02 2021-05-25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3596798A (zh) * 2021-08-04 2021-11-02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4115016A (zh) * 2021-11-22 2022-03-01 北京光启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346A (zh) * 2006-09-13 2008-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090248458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Air Canda Method And System To Enable A Us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Use A Flight Pass
EP2466456A1 (en) * 2010-12-20 2012-06-20 Clayster Asia Ltd. Device independent method for defin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20140143353A1 (en) * 2012-11-16 2014-05-22 Lu Wang Platform-independ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onically engaging customers
WO2019029456A1 (zh) * 2017-08-07 2019-02-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614223A (zh) * 2018-11-01 2019-04-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硬件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硬件资源调度设备
CN112835653A (zh) * 2021-02-02 2021-05-25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3596798A (zh) * 2021-08-04 2021-11-02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4115016A (zh) * 2021-11-22 2022-03-01 北京光启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0842B (zh) 一种播放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10872B (zh) 语音交互方法及装置
US20220172717A1 (en) Voice Intera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525760B1 (ko) 통화 기능 지원을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10119296B (zh) 切换父页面和子页面的方法、相关装置
KR20140038105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741502B (zh) 移动终端及其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方法
WO2021063090A1 (zh) 一种建立应用组合的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3325996B (zh) 分屏显示方法和装置
US20220358089A1 (en) Learning-Based Keyword Search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47660B (zh) 一种控件的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30213B (zh) 应用运行方法及装置
EP3958106A1 (en)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134359A (ko) 시맨틱 지능형 태스크 학습 및 적응형 실행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22518656A (ja) 着信があるときに電子デバイス上に映像を提示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CN111597000A (zh) 一种小窗口管理方法及终端
WO2022143883A1 (zh) 一种拍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300189A (zh) 一种资源下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66713A1 (zh) 电子设备及其应用的显示方法和介质
CN106201611B (zh) 运行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US20240168603A1 (en) Card Display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661495A (zh) 网状化设备集合中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设备
CN106909450A (zh) 进程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787157A (zh)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响应方法
CN111294470A (zh)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